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通用11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97W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1

湯洪波,男,漢族,1975年10月出生,籍貫湖南湘潭,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__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__年5月,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__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通用11篇)

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

20__年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20__年6月17日,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20__年6月17日9時,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北京時間20__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後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2

劉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黑龍江省依安縣兆祥公社東昇生產大隊(今紅星鄉東昇村)普通社員家庭。父劉志生(獨生子),母生五子、一女,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因其子女多,勞動力少,家境貧困。伯明自幼穎悟懂事,性格內向、堅毅。從小話語不多,人很文靜、聰明,其他兄弟4人都沒有他頭腦靈活,在兆祥公社讀國小和國中時,學習成績總是班級前三名。伯明愛運動,課餘生活豐富多彩,凡是娛樂樣樣都會,特別愛好下圍棋,喜歡踢足球,酷愛體育運動。

1982年9月,劉伯明以優異成績考入依安縣第一中學高中。這時家裡同時負擔6個孩子讀書,以種地為生的父親深感乏力。劉伯明知道家裡困難,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住校。父親咬牙花100多元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的自行車,供他往返。家距學校10餘公里,他每天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往返家和學校之間20餘公里。東北夏季天長冬季天短,每年11月份便是冰天雪地。每天要早起兩個多小時,上下學都需近1小時,晚8時才到家。他帶午飯總是玉米麵大餅子,外加鹹菜。一年四季都沒換過新衣服。為賺學費,暑假到附近磚廠打力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從來不說,卻鍛鍊體魄和毅力,為成為航天員奠定了堅實基礎。1985年6月,高中畢業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飛行基地學校來依安一中招飛行員,他聽說考上飛行員讀大學不用花錢,還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報考軍校。父親得知後,他對父親說:"家裡負擔太重,當兵能省一大筆費用,"面對懂事的兒子,父親感到欣慰。經嚴格考試和重重體檢,最後一輪到齊齊哈爾市體檢合格,他成為依安一中唯一被選上的飛行員。1990年9月,劉伯明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並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飛過殲八等機型,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但他並不滿足,經幾年刻苦訓練,無論飛行技能還是戰鬥機飛行員的作風養成,都有快速進步。他號稱"小諸葛",除學習和訓練好,凡是動腦筋的事他都願參與,每次智力競賽他都參加。有一次,一名以出刁鑽題著稱的教官連續提問十餘個難題,伯明卻對答如流。他常說:"只要認真做事,就沒有不成的理兒"。從此,教官對他實行"擴音"政策。1998年1月,經多年航天員訓練,劉伯明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

20__年,"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前,作為"神五"飛船首飛梯隊隊員的劉伯明,突然聽到母親病故噩耗,非常悲痛。母親的去世讓劉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慟之中,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劉伯明始終鬱鬱寡歡。後來。劉伯明的妻子、戰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並帶他做心理治療。大約過了半年時間,他才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20__年,劉伯明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正團職,上校軍銜。同年6月,他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20__年9月15日21時10分,劉伯明作為"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成員,同翟志剛、景海鵬一道,承載著全國人民的企盼與厚望飛向太空,並同翟志剛密切配合,協同操作,完成了太空出艙行走的偉大壯舉,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

劉伯明為祖國增光,為家鄉添彩,依安人民為之驕傲和自豪。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3

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螢幕前,屏住呼吸,緊盯著那張被黑色、白色面板人種包圍著的面孔,緊盯著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歎,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於結果,雖然喊了那麼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衝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鬥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後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於結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說:“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果和成績不重要。”可是,來到真正接受現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麼說,心裡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麼說了,就要這麼做。蘇炳添的經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杆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帶著兒子看了蘇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傢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知道我要說什麼,對我笑了起來。我說,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裡,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於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獲得第六名。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蹟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生!一直以來,因為體質和肌肉構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為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而科學的訓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的培養,也可以佐證,基礎性、系統性的體育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體還有軟體,都要加大投入。而現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和培訓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臺,為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4

“我非常期待站在機械臂末端,張開雙臂,面向茫茫宇宙。”再度出征的劉伯明信心滿滿。

20__年9月27日,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協助和配合下,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任務。如今,劉伯明再上太空。

在航天員大隊公寓門口立著8個大字:“祖國利益高於一切。”這也是劉伯明的執著信念。

20__年“神七”任務中,當翟志剛將要漫步太空時,出現了兩個小“意外”:一是開啟艙門時遇到了麻煩,翟志剛用力拉了3下,艙門絲毫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駛出測控區,艙門必須儘快開啟,否則出艙活動就無法進行,“神七”任務的核心目標就無法實現。這時,劉伯明遞過來一把開艙輔助工具,他們清楚,使用輔助工具撬開艙門,有可能給艙門密封造成損傷。但無論如何都得出去,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在劉伯明的協助下,翟志剛使用輔助工具,終於打開了連線浩瀚太空的艙門。

然而,緊張的心情還未平復。耳機裡突然傳來火災報警聲。劉伯明鎮定地將國旗遞給翟志剛,當翟志剛在艙外展示五星紅旗時,他轉身飄向軌道艙內檢查火災點。他壓低嗓門平靜地跟艙外的翟志剛說:“如果起火了,我們也回不去了。程式繼續吧。”在他們腦海裡,當時想到的只有祖國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使命。

20__年12月,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飛行乘組。神舟十二號任務的複雜性、艱鉅性,遠超以往歷次載人航天任務。最辛苦的還是模擬失重出艙活動訓練。人在加壓後的訓練服裡,每次“舉手投足”都十分困難。由於戴著頭盔,只能通過腕部反光鏡觀察,腳隔著厚厚的鞋子沒有觸覺,更別說攀爬、擰螺絲等更高難度的操作了。

“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有幸參與載人航天這個偉大的事業。”劉伯明說。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5

20__年9月15日21時10分,劉伯明作為“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成員,同翟志剛、景海鵬一道,承載著全國人民的企盼與厚望飛向太空,並同翟志剛密切配合,協同操作,完成了太空出艙行走的偉大壯舉,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第一次飛向太空,劉伯明驚歎於地球家園的美麗,驚歎於個人的渺小和人類的偉大,更為祖國航天事業的成就感到自豪。受失重的影響,他們在太空中執行任務困難重重。僅僅開啟艙門這一個動作,就讓劉伯明和翟志剛的體力完全透支。

我們在電視轉播鏡頭中看到,劉伯明與兩位戰友沉著冷靜地完成每一個步驟,為的就是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高高飄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他們準備出艙工作時,劉伯明的耳機中突然響起了陣陣火災報警聲,危急時刻他做出了怎樣的決定呢?

20__年9月27日16時30分許,是翟志剛開啟飛船艙門,開始太空行走的計劃時間。一切準備就緒,不料,意外卻發生了:當他開啟艙門時,艙門絲毫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飛出測控區,若打不開艙門,出艙活動就要延遲。

“決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決不能辜負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迅即啟動預案,用輔助工具連續撬了3次,終於打開了中國人信步蒼穹的大門。就在此時,“意外”接踵而至:軌道艙突然響起火災語音預警,並不斷重複。他們深知,艙外航天服一旦著火,後果將不堪設想。劉伯明當即報告地面,並認真檢查艙內電路,卻未查出原因。為了完成出艙任務,劉伯明臨時改變了操作步驟,把國旗遞給翟志剛,讓他走出艙門後率先揮舞國旗,自己則返回軌道艙排除火災隱患。那時他只有一個想法:“生死不在我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完成任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祖國人民的重託,無愧歷史的選擇。”

“出艙!”危急關頭,顧不上猶豫,翟志剛果斷決定開門出艙。關鍵時刻,根植革命軍人血脈的堅不可摧信仰信念和生來為戰勝的血性秉性,迸發出強大力量。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把完成任務作為首要選擇,臨時改變出艙程式。16時43分許,身著“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揮動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向地面報告:“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後經查,火警是因煙火敏感器對高真空環境適應性不好所致。在清華大學的一場報告會中,當有學生問起“擔不擔心回不來”時,劉伯明的回答撼動人心:“即便是死,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在太空的三天,每當他們飛到北京上空的時候,劉伯明都想趴在舷窗上,抽一點點時間往外看一看。每當遇到困難、累到極限時,他都會想起祖國。劉伯明還向鏡頭展示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俯瞰家園,同一個地球村;橫望日月,同一個太空城;三馬飛天,齊祝願;天地連線,一家人。”

一如20多年前那個在家鄉泥濘道路上頂著風雪騎車往返的堅毅少年,今天的劉伯明,用當年的那股韌勁面對航天員艱苦的訓練,並取得驕人成績。從“神五”落選後,劉伯明觸動很大。為彌補差距,他把相關專業書籍都找了出來,進行重新梳理。3個月內,他整理出筆記、資料70多萬字。針對“神七”任務,劉伯明還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比如,他從不死記硬背,而是總結出心理表象記憶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把白天訓練的操作程式在腦海裡放電影。父親劉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親眼見證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回憶起這些鏡頭,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對兒子的憐惜。如今,劉伯明帶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乘坐神舟七號飛向太空。20__年9月27日16時43分,翟志剛穿著我國自主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劉伯明的協助下開啟艙門,邁出了中國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劉志生得知這個訊息非常激動,他說:“沒有白努力,兒子是好樣的!”

神舟七號飛船順利著陸後,劉伯明出艙後發表講話:“我們剛才進行了重力返回再適應,並進行醫監醫保檢測,身體狀況都正常,相信中國航天員是最棒的,請祖國人民放心,感謝祖國人民。”

20__年11月7日上午10點,慶祝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劉伯明“英雄航天員”,並獲頒“航天功勳獎章”。劉伯明與翟志剛、景海鵬三位航天員在太空的身影是20__年的焦點和亮點,他們成就的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太空飛行、太空漫步,更是中華兒女的自信和夢想,他們實現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飛天夢想。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6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並完成太陽翼展開。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壯舉,標誌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再次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空間站任務階段第一艘載人飛船,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將奔向“中國空間站”。其中,聶海勝是第三次“飛天”。

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57歲的聶海勝第三次出征太空!有意思的是,聶海勝的太空“三部曲”,剛好對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這是聶海勝的傳奇,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傳奇。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最複雜、難度最大、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正式確立:第一步發展載人飛船;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造空間站。20__年10月,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邁出“三步走”的第一步。兩年後,費俊龍、聶海勝執行神六任務,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__年9月,在劉伯明、景海鵬的配合下,翟志剛完成首次太空出艙行走。20__年6月,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完成中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性飛行,即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此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將成為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階段後的首批太空訪客,開啟為期3個月的飛行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樹立新的里程碑。

縱觀聶海勝的飛天曆程,可以看到,他在太空的三次“邁步”,神舟六號任務、神舟十號任務、神舟十二號任務,剛好對應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三個階段:載人飛船階段;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階段;建造空間站階段。也就是說,聶海勝全程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他的每一小步,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大步。聶海勝的太空“三步”,剛好彰顯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三部曲,可以說是唯一在太空親歷了“三步走”的航天員。這是他個人的幸運與傳奇,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佳話。

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的出征,也見證了載人航天工程的承上啟下與接力相傳。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二號,短短十餘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戰略一步一個腳印,步履堅實。一代代的航天員,一代代的航天人,在太空追逐夢想,實現夢想。這是中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太空是神奇的,飛天是我們的祖先千百年來的嚮往,只為了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中國人也應在浩瀚太空佔有一席之地。中國人的飛天之路,一定越走越寬廣。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7

1998年1月5日,從全軍數千名優秀飛行員中選拔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進駐航天城,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立。這一天,從此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此後的20年,航天員大隊圓滿完成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多人多天、太空出艙、交會對接、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後有11名航天員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劉伯明就是其中光榮的一員。

20__年的秋天,神舟七號以天馬行空的優美姿態在太空繪就了當年最美的中國畫面,劉伯明與翟志剛、景海鵬三位航天員經過了68個小時多的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後,將這一壯舉留在了所有中國人的記憶裡。

在入選航天大隊之前,劉伯明和另兩位航天員翟志剛、景海鵬一樣都曾經是飛行員,對於航天事業的熱愛,促使他報名並經過嚴格的選拔,進入了航天大隊。十幾年來,在航天大隊裡,他經歷了嚴格的訓練,做好了隨時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出征太空的準備。在這一次的神七載人航天任務中,他終於夢想成真,實現了自己作為航天員的最高理想,併為祖國和人民帶來了成功太空漫步的捷報!

航天英雄劉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的一個普通農家,他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時候,家裡很窮,劉伯明很懂事。假期裡,他上山放豬。在依安一中讀書時,學校離家有20多裡地,別的同學都住校,但懂事的劉伯明為了省住宿費和餐費,每天騎自行車

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別的孩子早起兩三個鐘頭。為賺學費,劉伯明暑假到附近磚廠做力工。冬天的依安特別冷,即使不下雪,劉伯明騎到學校時也是臉上、脖子上、身上掛滿了白霜,衣服都是溼的,被同學們戲稱為“小雪人”。但是無論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父親劉志生說,雖然每天騎車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劉伯明高中3年從未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高中3年,鍛鍊了劉伯明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他日後奠定了堅實基礎。

正是從高中時代的一篇英文課外資料中,劉伯明第一次接觸到了“航天”這個詞。“‘對個人來說,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讀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說的這句話,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確是全人類的事業。”劉伯明事後表示。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8

湯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縣雲湖橋鎮飛欄村人。他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為一名航天員,這一路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又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在困難面前,湯洪波迎難而上,勇於直前,敢於衝破一道道難關。

1995年,湯洪波被空軍某航校錄取。可入學後,他遭遇到了第一道難關——體能成績在班裡是最後一名。空軍航校的學員是實行淘汰制的,如果體能通不過,就會被淘汰。怎麼辦?練!只有練,才能增強體能。於是,湯洪波一有空就在跑道上一圈一圈跑,在單槓雙槓上反覆地練,在操場上堅持跳高跳遠。晴天,就在操場上鍛鍊;雨天,就在器械室鍛鍊。不管學業有多忙,他堅持天天練從不間斷。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他的體能成績從最後一名進到優秀行列。

從航校畢業後,湯洪波來到了空軍某部。在進行飛行訓練時,湯洪波駕駛的飛機在落地時,一度把握不穩。於是,他總是拿著飛機模型比劃著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他躺在床鋪上,腦子裡還在一次次演練操作飛機的起降,琢磨著眼手腳如何更好地協調;甚至在吃飯時,他也常常拿著飯勺子比劃著。經過幾個月訓練後,他的飛行訓練成績次次被評為優秀。

20__年,湯洪波被選為航天大隊航天員。天空和太空,有著巨大的跨越,航天員要完成上百個課目的訓練。這些訓練,既挑戰學習能力,更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可失重訓練一度是湯洪波邁不過去的坎。失重訓練時,訓練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動。一段時間,他一穿上訓練服,心裡就煩躁。後來,他請教執行過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如何闖過煩躁關,又請工作人員把訓練服溫度儘量調低,以便讓情緒穩定下來。經過反覆訓練後,他終於闖過了這道難關。

20__年12月,湯洪波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20__年6月17日9時22分,他和戰友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向了太空。3個月後,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勝利返回地球。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9

1985年6月,高中畢業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飛行基地學校來依安一中招飛行員,他聽說考上飛行員讀大學不用花錢,還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報考軍校。父親得知後,他對父親說:“家裡負擔太重,當兵能省一大筆費用,”面對懂事的兒子,父親感到欣慰。經嚴格考試和重重體檢,最後一輪到齊齊哈爾市體檢合格,他成為依安一中唯一被選上的飛行員,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軍校的四年,讓劉伯明完成了從地方學生到軍人、飛行員的轉變,也讓他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養成了良好的軍事素質。那段時間裡,他特別愛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等方面的史料書籍,深切感受到了前輩英雄們的偉大事蹟,也更加堅定了保家衛國的決心。1989年7月,他被分配到空軍某基地,對飛行操作技能進行強化訓練。

1990年9月,劉伯明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那時,他所在師裡的一個團飛殲8,一個團飛殲6,他主動向上級申請去飛殲8,領導考慮他飛行經驗少,沒有立即批准他的申請。但劉伯明相信天道酬勤,也深知要飛最先進的戰機就必須要有最過硬的技術。訓練中他主動“加碼”,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1992年12月,終於如願以償飛上了殲8。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但他並不滿足,經幾年刻苦訓練,無論飛行技能還是戰鬥機飛行員的作風養成,都有快速進步。在一次編隊訓練中,他曾遭遇飛機與鷹相撞的險情,在右側機翼撞出一個大洞的情況下,他依然冷靜地穩住駕駛杆,完成編隊任務。

1996年,劉伯明聽說了選招航天員的訊息。他想,航天一定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業,自己的性格遇事比較冷靜,身體素質也不錯,應該具備當航天員的基礎,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後來,他順利通過了體檢、特檢,1997年底,接到了被錄取的通知,能夠開闢一個全新的事業,他的心裡非常高興。1998年1月,經多年航天員訓練,完成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劉伯明和其他13名戰友一起加入到航天員大隊,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面對鮮豔的國旗,他們莊嚴宣誓:甘願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選拔是嚴格而殘酷的,儘管14名航天員都具備了獨立執行任務的能力,但神舟五號任務,只有一人能夠實現飛天夢想。20__年,“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前,作為“神五”飛船首飛梯隊隊員劉伯明,在信心滿滿地備戰神五時,突然聽到母親病故噩耗。母親的去世讓劉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慟之中。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劉伯明始終鬱鬱寡歡。後來。劉伯明的妻子、戰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並帶他做心理治療。大約過了半年時間,他才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中擺脫出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學習訓練,用最好的成績告慰母親在天之靈,回報領導和戰友的關心幫助,並用加倍的努力,早日實現飛天夢想,回報母親的恩情。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中,劉伯明雖然進入了備份乘組,卻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雖然最終沒能上天,但他沒有氣餒,選拔沒有失敗,只有認真總結提高,更加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早日圓夢。與“神五”“神六”任務不同,備戰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時,新增了3個地面大型訓練裝置:模擬失重水槽、低壓艙和出艙程式模擬器。學習訓練的內容和強度成倍增加,劉伯明從難從嚴圓滿完成訓練任務,並取得優異成績。20__年底,劉伯明被選入“神七”乘組。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10

中國飛人蘇炳添1日在東京奧運田徑賽場上以9秒83的成績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打破亞洲紀錄。

這一訊息讓許多亞洲人備感振奮,多家日本媒體也不吝稱讚——日本時事通訊社2日報道中寫道,蘇炳添跑出了亞洲短跑新的歷史,有日本網友說,同為亞洲人,“我為他感到驕傲”。當我們為蘇炳添表示祝賀時,卻不知蘇神到底經歷了怎樣的風雨才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如果說袁國強教練是蘇炳添初期的領路人,那麼亨廷頓則是蘇炳添中後期取得巨大突破的功勳教練,沒有亨廷頓的指導,也許蘇炳添pb只停留在9秒99,雖然已創造亞洲本土選手的歷史,但始終與世界一流水準相差甚遠,蘇炳添這匹千里馬遇上了亨廷頓這位好伯樂。

20__年開始,亨廷頓正式成為蘇炳添主管教練。亨廷頓幫助蘇炳添改變跑動過程中的擺臂動作和腳掌落地後的發力方式。蘇炳添一度感到不適,但成績進步卻很明顯。20__年國際田聯馬德里挑戰賽,28歲的蘇炳添跑出了9秒91的成績,在亨廷頓的指導下蘇炳添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整個20__賽季蘇炳添四次開啟10秒大關。

職業選手,因為訓練過度難免受傷,蘇炳添也曾經因為腰部受傷,缺席全國田徑錦標賽。那時候,他曾經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達到終點了,甚至開始聯想自己退役後,是否要去當教練。但是不甘心後退的人,必然會重新回到賽場。蘇炳添坦言,那段時間壓力俱增,除了自己一個是80後以外,剩下的全是90後,那個時候,他猛然發現,自己似乎老了。亞洲百米飛人蘇炳添,創造新的歷史,9秒83神話背後的平凡故事是挑戰體能與年齡的限制,也是一件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作為一個黃色面板的亞洲人,他用不懈的努力挑戰了年齡與體能的極限,讓世界為之驚歎,每一個國人都與有榮譽!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強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鑑。專注執著,科學追求,是開啟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材料 篇11

24日下午17時30分,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三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亮相。他們是: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他們有著相同的年齡:42歲;他們有著相似的體重,相近的身高,甚至他們的成長背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都有諸多相似之處。今晚21∶07至22∶27,他們將攜手飛天。

此次入選神七航天員乘組的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同為1966年出生,同為1985年入伍。翟志剛、劉伯明還是黑龍江老鄉,他們從空軍招飛體檢時起就相識,兩人從航校到飛行部隊一直在一起,甚至結婚也在同一天。

教員們對劉伯明的評價是,愛思考,愛鑽研。在航天員隊伍裡,綽號“小諸葛”的他曾因流利地回答一名教官10多個刁鑽的專業問題,從此被這名教官“擴音問”。

泥濘求學路 每天往返20公里

劉伯明出生在黑龍江省依安縣一個農民家庭。劉伯明最難忘記的是自己的高中時代。他家離縣城9公里,高中三年,劉伯明每天奔波在這條9公里的路上,顛簸不平的道路成為他永遠的記憶。日晒雨淋,劉伯明已記不得有多少次,沒有替換的衣服,硬是用體溫把溼衣服“烤”幹。

難以想象,當時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每天在這泥濘的道路上跑著,往返近20公里,風雨無阻。

那一段艱苦的求學生涯,讓劉伯明在收穫好成績的同時,也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格,令他受益至今。他在空軍部隊的體育達標評比中,曾取得引體向上37個的傲人成績,至今無人啟及。

“從小到大,我心中形象最高大的就是母親。東北的冬天,別人都不吃早飯,而母親每天比我提前兩小時起床,然後生爐子,給我做飯。”

“我母親覺得當航天員光榮。選航天員時,她對我說,都說在飛行員身上投入的黃金和飛行員的體重差不多,國家選你,你要爭取上去。”

劉伯明結婚時就跟妻子商量,等條件好一些後,在北京,哪怕是周邊地區給父母買一套房子,讓父母來住幾年,報答一下父母。然而,這已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

劉伯明的母親幾年前去世了,那時正值神五發射前夕,航天員即將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場人船箭地大型演練。領導得知訊息後,決定讓劉伯明回家看看。然而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即將執行,作為航天員不能因此缺席訓練。他強忍悲痛,只在家待了3天就踏上歸程,奔赴發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