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通用15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44K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張桂梅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紮根貧困地區全身投入教育事業,用生命點滴書寫出來的人生故事傳說彰顯出一名普通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通用15篇)

她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張桂梅同志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階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是“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榜樣。她響應黨的號召,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華坪縣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黨員佩戴黨徽上班的單位。張桂梅讓黨員在群眾和師生面前“明身份”,促使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做到了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徽在閃爍。20__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後,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裡,在她身上充分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她牢記使命,為民奉獻一輩子。40多年來,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餘萬公里。張桂梅與孩子們之間有很多故事傳說,每一個都是催人淚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個男生突然發高燒,張桂梅看到這位學生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去世後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位學生,並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趕到醫院,看到已經守候了整整10個小時的張桂梅臉色蒼白,神情憔悴,這位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

她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不遺餘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當地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2

朱彥夫對張家泉村的感情非常深厚。

1957年,朱彥夫擔任了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只有24歲的他,扛起帶領鄉里鄉親過上好日子的重擔。他用25年的艱苦奮鬥,把張家泉村當成了戰場,帶領著村民發起了棚溝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電的“三大戰役”,張家泉村從一個落後的小山村,一躍成為全縣第一個有拖拉機、最早實現水澆田過半、全鎮最早通上電的村,村民人均收入始終保持全鎮第一。

在張家泉,一首首不斷改編的民謠“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來三代人的變化:一唱“三慌慌”,春天鬧糧荒,夏天忙得慌,秋冬無衣愁得慌;二唱“三慌慌”,春天有糧不慌慌,集體生產喜得慌,秋冬不再鬧饑荒;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如今,張家泉村早已是“山頂松柏戴帽、山間果樹環繞”的富裕村。

朱向峰作為朱彥夫唯一的兒子,不僅目前照顧著朱彥夫的日常起居生活,還從朱彥夫手中接過了接力棒,要繼續帶領張家泉村人發家致富。“我父親曾經說過,他是黨的人,這一生都在為黨幹事,一生都在為老百姓幹事。”朱向峰告訴記者,“回村裡之後,父親叮囑了我兩件事:管住手,管住嘴。其實他當年也是這樣做的。”

朱彥夫用右臂支撐,揮動左臂用自制的工具寫字

朱向峰迴村後,也給老百姓許下了承諾:清清楚楚地來,清清白白地走。每花一分錢,都讓村民知道是怎麼花的,讓村集體全部在陽光下執行,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直到今天,朱彥夫還關心著家鄉的發展。他經常看書看到帶領鄉親們致富的好點子、好經驗,就會記在筆記本上,等朱向峰迴家後告訴他,讓他不斷學習農村工作的經驗做法。

今年過年時,朱向峰給鄉親們拍了照片和小視訊,回家之後拿給父親看,朱彥夫看到熟悉的面孔很是激動,因為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張家泉村。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3

在20__年東京奧運會上,有一位短跑運動員,他拼盡全力,仍未登上領獎臺,但他卻憑藉9秒83的成績,成為第一個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黃種人。

這個成績,一舉打破亞洲紀錄。他的名字在賽後轟動世界,是繼劉翔之後,又一個封神的中國田徑英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人心目中的短跑英雄,卻是一個超期服役的80後運動員,甚至幾次想打報告退役。

不過幸好雖然傷痛、年齡等因素讓他在訓練中倍感壓力,但他卻從未放棄過心中的夢想。

他就是中國飛人蘇炳添。

在短跑之路上,他為自己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蘇炳添,1989年出生在廣東中山古鎮鎮,父母親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古鎮鎮特別重視田徑運動,經常在村子裡舉辦比賽,比蘇炳添大9歲的表哥就是村子裡的短跑冠軍。

蘇炳添和表哥的關係很要好,兩人經常在一起追逐玩耍,有時候,蘇炳添比表哥跑得還快。

上學後的蘇炳添真正接觸田徑運動還是在國中,看著學校田徑隊員的專業訓練,蘇炳添也想加入。

無奈蘇炳添個子低,達不到入隊的標準,被教練拒絕了。為了加入田徑隊,蘇炳添給教練展示了一個絕活,他以1米5高的身材,向上跳躍後可以摸到2米9高的門板。

教練驚訝到合不上嘴,隨後如獲至寶般地接收了蘇炳添。

縣城的體育學校,訓練條件實在有限,連最基礎的訓練設施都不完善,現有的裝置也都是破破爛爛。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蘇炳添堅持每天早晨5點半就起床訓練,一練就是一整天,每週六日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過,但他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累。

經過教練專業的指點,蘇炳添無論在技能上,還是在體能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他在學校、村裡的各項比賽中多次奪得冠軍,這也為蘇炳添日後成為“飛人”打下堅實基礎。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4

他是野外調查的“特種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原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這位胸前佩戴著“七一勳章”的長者,曾經的風華正茂蛻變為如今的淡定從容。從醫一甲子,吳天一始終踐行著黨和國家交付的重託。

上世紀50年代末,響應祖國支邊號召,大批青年扶老攜幼舉家西遷,滿腔熱血傾注西北建設,23歲的吳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皚皚雪域令支邊青年著迷,然而隨著缺氧、乏力、頭痛欲裂等高原反應接連出現,有的人患了嚴重疾病,甚至犧牲了生命。

作為一名內科軍醫,吳天一為此憂心忡忡。經長期研究,他認定這是一種高寒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要開發、建設世界屋脊,勢必探明人體在如此極端氣候下的生理適應規律,找尋到抵抗高原病的應對之策。自此,吳天一開啟了數十年如一日的高原醫學研究事業。

高原醫學研究與一般的醫學研究不同,它的實驗室不僅在室內,更在風雲多變、險象環生的萬仞高山之中。吳天一一面克服頭痛、胸悶、失眠、腹瀉和嘔吐等自身的高山反應,一面頻繁出入高寒地帶,住帳篷、吃冰饃、吞雪水,他和戰友們每次闖入“生命禁區”都成了“鑽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最驚險的一次是1982年開展大規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吳天一乘坐吉普車行至橡皮山時,因山體陡峻、路面溼滑,吉普車發生側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機血流滿面,幸而大難不死。“作為高原醫學人,沒有獻身精神,哪能獲取一線科研資料?”事後吳天一回憶說。

還有一次車禍,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險些戳入心臟。“骨折確是痛苦,但人的骨頭再生能力很強,你看我站得多穩。”吳天一不以為然。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5

1984年,青海省成立全國唯一的高原醫學科學研究所,吳天一的才華在此充分施展。

牧民居住分散,又隨季節變化遊牧遷徙,有時數十公里才見一處帳篷,但吳天一告訴他的隊員們,“為了準確掌握人群患病率和危險因素,群體調研時一家也不能落,可能出問題的就在這一家。”

高原氣候變化劇烈,剛才晴空萬里,轉眼就大雨如注。但這些從未讓吳天一退卻,他總說“我是塔吉克的好騎手。”高遠難走的地方都是吳天一和他的乘騎衝在最前面。

數次歷險,數次轉危為安,吳天一的研究資料越積越多,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的資料都在幾十萬份。1981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感慨道:“我的成長和成功,都是國家給予我的,是黨和人民給予我的。”

上世紀90年代,吳天一設計的大型高低壓綜合氧艙建成。艙體上升可至海拔1.2萬米,下降可至水下30米,對高原醫學研究至關重要。但人體實驗有風險,第一次由誰進艙?“我設計的,肯定我進。”吳天一毫不含糊。

進入艙內,壓力逐步攀升,吳天一感受著每一階段的身體反應。由於當時缺乏經驗,操作人員在減壓時讓壓力下降速度過快。驟然間,他頭痛難耐,只聽耳鼓膜“嘣”的一聲,再就陷入無聲。吳天一的鼓膜被擊穿了!即使如此,長好了,再實驗,又穿了,又長好了,前後四次,致使他的聽力受損嚴重。

氧艙實驗結果後在青藏鐵路建設中派上大用場。吳天一提議在青藏鐵路沿線建供氧站、高壓氧艙,後被證明是解救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最佳方案,創造了14萬築路大軍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6

堅持才是王道 飛人也差點中途放棄

終於開始了正規的短跑訓練,蘇炳添的天賦更是一下子體現出來。 有一次蘇炳添家聚會,蘇炳添問表哥蔡健發100米的成績是多少,蔡健發說11秒多。蘇炳添就笑話表哥,“這麼慢,我能夠跑到11秒以內。”表哥蔡健髮根本不信,當即和他打賭,如果蘇炳添能夠跑進11秒,能夠答應蘇炳添要求,“要什麼就獎勵什麼。”結果,他們就到附近一個學校測了一把,蘇炳添跑出了10秒7,這個速度把當時一旁上課的體育老師都震住了。

不過,真正的體育訓練並非那麼輕鬆。蘇炳添在20__年代表古鎮參加了中山市運動會,被當時中山體校的教練發現,並將蘇炳添從鄉下中學帶到了中山市體校。剛到體校的時候,蘇炳添對於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訓練並不適合。而且,因為剛到市體校,又沒有朋友,蘇炳添一個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個人3次從體校跑回家。體校教練發現後,就動員楊永強教練再去蘇炳添家裡做說客,勸說蘇炳添回去。

之後隨著成績越來越好,蘇炳添在新學校也開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來。20__年,蘇炳添代表中山市參加了廣東省中學生比賽,暫露頭角。於是,蘇炳添成為了廣東省田徑隊的一員,真正進入了專業運動員的行列。

即便成為了專業運動員,蘇炳添也一度險些放棄。在田徑隊成績中游,蘇炳添一年之後遭遇成績瓶頸,甚至還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過放棄。後來很多人都勸他留下,協助他堅持渡過瓶頸期。這才有了後來短跑名將袁國強發掘出蘇炳添,一路成就中國速度的故事。

蘇炳添勵志故事

學習體育兩不誤

蘇炳添不但是國家隊的中國速度,還是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樣非常讚賞,“蘇炳添陽光、努力且十分謙虛。雖然因為訓練的原因不常在學校,但是和同學老師的聯絡和溝通從不間斷。在學習上,雖然是體育特長生,但卻十分認真。本科論文還是‘優’!平時因為訓練缺課,都會即時補上。是體育生中很努力、很認真的人,願意學習的一個孩子。”

正是因為謙遜的性格,在張培萌跑出10秒成績後,蘇炳添和張培萌成為了互相推動的搭檔,兩人攜手奪得亞運會接力冠軍,並重新整理了全國紀錄。

蘇炳添破十神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機會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速度,屬於執著於每個0.01秒的人。

懷揣著這種不服輸的信念,蘇炳添捅破了這層讓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窗戶紙”。

蘇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破十對中國是個里程碑,作為中國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我感到非常驕傲。但在未來的路上我還要繼續努力,不要因這個成績而自滿。”蘇炳添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說。作為中國“飛人”,他的未來依然可期。

劉翔的含恨退役,讓黃種人在短跑領域出現真空,蘇炳添橫空出世,即時填補了空缺,這位步頻型的小個子英雄,擁有無與倫比的瞬間啟動水平。在國內,蘇炳添面臨 張培萌的競爭;在亞洲,蘇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戰,即使之前蘇炳添生活在張培萌、桐生祥秀的陰影下,但天道酬勤,他憑藉劃時代的壯舉榮膺黃種人第一飛人,註定被寫進體育歷史教科書。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7

1958年,年僅23歲的吳天一和妻子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高原建設青海。當時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來到青海,吳天一發現這些建設者都不同程度有心慌、頭疼、胸悶等高原反應,有的甚至因此獻出了生命。作為一名內科軍醫,吳天一迫切地想要醫治好這些身體有病痛的高原建設者。

然而,高原病當時在我國醫學研究領域還尚屬空白,吳天一摸著石頭過河,經過長期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高寒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但是具體的發病原因以及相關應對之策還需進一步研究。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護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價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醫學研究。’”青海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李曉東在宣講會上說。

據李曉東介紹,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高原醫學研究生涯中,吳天一院士常年與高山、冰川、雪地、草地為伴。“60多年來,他不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還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等地進行了長期的綜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吳天一主持了歷時10餘年、覆蓋10萬人的高原病大調查,到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鄉鎮牧村。每到一個地方,吳天一就問哪裡的海拔最高。在他看來,高原醫學研究必須要去高、偏、遠的地方,不落下一戶一人,才能準確掌握疾病分佈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吳天一在進行高原病大調查時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車禍。當時他乘坐的吉普車行至橡皮山時,因山體陡峻、路面溼滑,吉普車發生側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機血流滿面,幸而大難不死。“作為高原醫學人,沒有獻身精神,哪能獲取一線科研資料?”事後吳天一回憶說。

在開創和發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過程中,吳天一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全身14處骨折,40多歲雙眼患上嚴重的白內障,耳朵鼓膜被擊穿,年事漸高後,心臟還裝了起搏器。

60多年來,吳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團隊推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所建立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診斷標準,被國際高山醫學協會作為國際標準,並命名為“青海標準”,於20__年在國際上統一應用,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貢獻。這也是首個以我國地點命名的國際診斷標準。

今年已經86歲的吳天一坦言:“現在我年紀大了,主要責任是帶好我的團隊,培養好年輕的接班人”。

王晉說,吳天一院士常常勉勵他們——“時代在召喚、祖國在召喚、青海人民正展開雙臂歡迎你,你的事業就在這裡,走進大地,走進生活,你就一定會成功”。

“走進大地,走進生活”是吳天一高原醫學研究的真實寫照。在進行高原病普查的時候,他騎著馬,趕著馱滿儀器的犛牛,餓了吃點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帶的乾糧,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攝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帳篷裡,深夜點著酥油燈整理資料資料……

過去,由於文化差異,牧民們忌諱抽血化驗,吳天一穿戴上氈帽、皮襖、馬靴,地道的藏語一出口,牧民就親熱地拉他坐進了帳篷。

“吳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職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年輕一輩。就像院士所說,年輕一輩生在偉大的時代、偉大的國度,擁有偉大的使命和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更應該珍惜這些機會,投身於偉大的事業中。”王晉說。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8

時至今日,五十五歲的劉伯明已經兩度肩負著全國人民的希望向太空征戰,而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的他為國家在航天領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哪怕是劉伯明的家人都想不到。曾經那個一度輟學去打工的劉伯明如今竟成為了中國人民的驕傲,甚至得到了被國家領導人親自頒發證書的殊榮。

短短十幾年的改變,竟然變化如此之大,那麼當年的劉伯明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又因為什麼事情讓他進入了航天事業呢?

1985年,一位英俊秀氣的青年從教室自信滿滿地走了出來,而後被通知已經通過招飛體檢的青年又參加了文化課的考試,最終這位青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從家鄉齊齊哈爾來到了長春空軍飛行學院。

這位青年就是劉伯明,劉伯明面對前來送行的老師和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因為沒有他們的支援自己也不可能通過飛行員的考試。

劉伯明的高中老師張福林這次也親自趕過來送劉伯明,他一直非常喜歡劉伯明這個聰明努力的學生,這次劉伯明通過錄取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他這個好訊息。

劉伯明在高中時期非常聰明,也非常懂禮貌,幾乎教過他的老師都會喜歡上這個安靜踏實又努力的孩子。

臨走前張福林對劉伯明說道“繼續努力,按照你高中時期的精氣神來繼續堅持,以後一定沒問題,如果感覺自己有進步就給我寫信,退步就不用了啊”。

在老師帶著深切的希望和打破離別的幽默之下,在場的人都開懷大笑,而劉伯明也在這樣的歡聲笑語之中堅定地踏入了學校,以後的每年只要劉伯明獲得了好成績都會給老師張福林寫信告知。

“他的信每次都挺長,有時候會跟我說訓練上的事情,感覺每次都很累,但是隻要提到這個他都會接一句說老師,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放心這種話”

作為高中班主任的張福林其實非常看好自己這個看了三年的學生。

每次張福林收到劉伯明的信件回到家中總是第一時間來讀信,信中的劉伯明會把近期發生的事情和自己面對學業的困擾都告訴他的老師,張福林每次讀完信都會既心疼又希望劉伯明能夠堅持下來。

因為作為劉伯明的老師,他非常清楚這對於劉伯明來說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所以每次給劉伯明的回信中張福林都會想辦法開解他,跟他說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家鄉的變化,包括每次都會鼓勵劉伯明。

在張福林的心裡,他是相信劉伯明的,因為高中時期的劉伯明一直都是一個能吃苦又踏實的好學生,所以他希望劉伯明能把握這次機會。

兩人的信件來往持續了整整四年,這份簡單卻又濃厚的師生之情陪伴了劉伯明整個大學生涯,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家人師友親切地期盼,所以劉伯明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做好自己的學業。

劉伯明在學校每天早上都要進行一萬米的晨練,剛開始的他很難跑下來,但是每次都是咬著牙堅持下去,後來慢慢適應之後的劉伯明每天早上不跑還感覺不習慣。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曾經在北京親眼見到了兒子真實的訓練是怎樣的,“坐在一個高空上面,那個椅子會來回旋轉,然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甚至要一整天頭朝下睡在一張斜的床上”。

劉父每次提起兒子的訓練都是一臉的無奈和心疼。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9

10月17日上午,20__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芭蕉箐小組的村民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多年來,他們憑藉“一隻手+兩條腿”相依為命、自強不息,在戰貧鬥困中奮發、奮鬥、奮進,書寫“無腳踏出脫貧路,無手撐起半邊天”的感人事蹟。

“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倆都是一級殘疾。丈夫右手和雙腳先後截肢,只剩下一隻左手;妻子生下來就沒有手,只有一雙腳。在常人眼裡,他們並不適合組建家庭。

“當初,我到她家提親時,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兩個殘疾人在一起無法生活。”張順東說,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以真誠打動了她,組建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結婚後,他們經歷了短暫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相繼而來。家裡貧窮、住房破舊,感覺“日子過得像爬大山一樣難,兩人想死的心都曾有過,覺得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國秀常常流著淚說:“我這一生最大的虧欠,就是不能給孩子一個擁抱。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用雙手抱大的,而我家的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

家中有小是個寶,兒女是全家人的希望。“決不能把貧困傳給下一代,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

不論天陰還是下雨,常常是別人還沒有起床,夫妻倆就上山找豬草,下地種莊稼。

“靠養牲口、種莊稼增加收入,是我們靠自己努力能夠做到的。”張順東說,妻子雖然沒有雙手,但她的腳像手一樣靈活、有力,煮飯、喂牲口、針線活等家務,她樣樣能幹;除草、收花生、種紅薯等農活,她樣樣在行。

夫妻同心,黃土也能變成金。面對困難,張順東總鼓勵妻子說:“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沒有什麼坎過不去。”夫妻倆就這樣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0

氣動力是飛機設計的靈魂,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推動了飛機的跨代發展。我國開始飛機設計之初,氣動力設計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蘇聯在當時對我國進行的援助僅限於製造,關於設計方面的技術堅決不提供。

顧誦芬參加工作後接受的第一項挑戰,就是我國首型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氣動力設計。他在大學學的是螺旋槳飛機,現在需要設計噴氣式飛機,而且徐舜壽提出要採取兩側進氣,不能用機頭進氣,國內沒有先例。

當時聽說北航圖書館有一份相關的國外文獻,他便動身從瀋陽來到北京,借一輛舊自行車,天天晚上跑北航查詢抄錄資料。他潛心學習研究國外資料,最終提出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引數設計準則和氣動力特性工程計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殲教1飛機的氣動佈局設計。

顧誦芬隨後又完成我國首型初級教練機——初教6飛機氣動佈局設計,建立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初教6飛行品質出色,為我軍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飛行員。

一刻不停,顧誦芬轉身又投入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研究。當時國內一無超音速風洞,二無工程適用的數值計算能力。他依靠紮實的理論功底,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實現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計算、試驗與試飛的閉環。他所創立的飛機氣動力設計方法體系至今仍被國內飛機設計採用,為後續殲擊機設計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1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名單出爐,“人民楷模”、“時代楷模”朱彥夫當選。朱彥夫由於身體原因未能到場,朱彥夫四女兒朱向欣代父親到頒獎典禮現場領獎。

“能登上領獎臺,我十分榮光,但也覺得非常有壓力,我們作為晚輩,向父親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接過父親的獎盃之後,朱向欣既倍感榮耀,又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

作為朱彥夫的四女兒,朱向欣說自己繼承了父親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

在朱向欣很小的時候,她記得父親主動騰出自家的一間屋子,買了200多本書,成立了村裡第一個圖書室,當時識字的人很少,所以能來圖書室的人並不多。治標要治本,為了幫助村民讀書認字,朱彥夫又張羅著辦起了夜校,教村民們識字,每天拖著十幾斤重的假肢往返家和夜校。作為老師的朱彥夫,每天夜晚都要步行一公里的給村民們上課。夜校的開辦,改變了張家泉村很多人的命運,也培養出了村裡的會計和文書人員等中堅力量。

朱向欣長大後也讀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在沂源縣實驗國小做了一名人民教師。“我也把學生當作我自己的孩子,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教書育人。”朱向欣一直在教師的崗位上默默耕耘,20__年,她獲得了“沂源最美教師”的稱號。

朱向欣到現在依然記得小時候,每天天還沒亮就聽到父親用假肢走路“嘎達嘎達”的聲音。“當然,我也從來沒覺得父親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在朱向欣看來,朱家人從沒覺得父親是一個殘疾人,電纜、壘牆頭、拾地瓜幹他都能幹,一些體力活他都幹,甚至比母親和家裡其他成員乾的都多。

朱彥夫精神始終指引著朱家的晚輩。在朱向欣眼中,父親是一位自立自強的勇士。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朱向欣會想到父親的事蹟。父親能沒手沒腳的情況下,做了25年的村支書,為村裡棚溝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電,他還能寫出《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兩部長篇小說,“那我沒有理由做不好工作,父親就是我的榜樣。”說起這些時,朱向欣的語調鏗鏘又有力。

殘而不廢,朱家人認為這是對朱彥夫人生最好的概括。朱彥夫的人生,是從挑戰“不可能”、突破“不可能”中走過來的,他不僅把常人眼中的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個個可能”,而且創造了一個個常人做不到的奇蹟。“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職工作,把父親的事蹟傳承下去。”朱向欣說。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2

為了打破“個子小跑不快”的說法,寧教練為蘇炳添制定了針對性的訓練方案。

安心留下來的蘇炳添,在寧教練的系統訓練中受益匪淺,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蘇炳添骨子裡有股不服輸的勁,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總是認真完成教練的每一個訓練方案,無論多苦從不喊累。

他對自己的飲食也很嚴苛,家庭聚會中,他不吃豬肉、不喝酒,甚至連飲料都不會喝。

他的自律和堅持,成為他人生路上的法寶,也為日後他成為亞洲飛人做好鋪墊。

經過正規訓練後的蘇炳添,雖然傷痛不斷,但他的成績突飛猛進。

20__年,蘇炳添在學校的推薦下參加了廣東省運動會,這個不是專業運動員的選手,竟然以比冠軍落後0.01秒的成績,奪得比賽亞軍!

這個成績讓廣東省田徑隊的教練們大吃一驚,也為蘇炳添進入省隊鋪就了一條陽光大道。

省隊中高手如雲,蘇炳添先前的優勢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沒有發揮出來,訓練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績出不來,再加上日漸增長的年齡,蘇炳添又一次產生了動搖,他懷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擋了短跑事業的發展。

眼看蘇炳添的運動生涯又要畫上句號,是隊友的一句話讓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鬥志:

把目標定得低一點,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進步幾個0.01秒,那奪冠不就在眼前嗎?

為了0.01秒的突破,蘇炳添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訓練上,他除了在訓練場上,基本上沒有任何娛樂生活,不抽菸不喝酒,每天10點準時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很是難能可貴。

努力付出的結果,是收穫一枚枚象徵榮譽的獎牌:20__年,蘇炳添在國內外比賽中,累計獲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著蘇炳添的進步和實力,一年後,他走進國家隊的大門,這個農村娃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走向田徑運動的最高殿堂。

國家隊有著全國最頂級的訓練方案、裝置和教練,蘇炳添在這裡還有著自己遠大的目標,希望可以將成績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個什麼概念?全球能跑出這個成績的,只有區區幾十人,亞洲至今還沒有人能達到這個成績。

9秒不僅是蘇炳添的心願,更是國家隊的目標,為了讓自己的運動員積累更多的國際大賽經驗。

國家隊斥巨資將運動員送出國參賽,與此同時還請來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田徑教練來為運動員訓練,這其中就有蘇炳添的教練蘭迪。

針對蘇炳添的短板,蘭迪進行了大量的資料分析,調整了他跑步時的整體節奏,對他整個身體機能進行了解並改善,加強他的爆發力。

20__年,經過苦練後,蘇炳添征戰國際田聯鑽石聯賽,賽場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張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績,成為第一位在百米賽道衝破10秒大關的亞洲運動員,這次比賽也被人們稱為蘇炳添的成名之戰。

繼此之後,蘇炳添的職業生涯像是被命運打開了好運之門:

他兩次闖進世錦賽決賽,與短跑名將博爾特這樣的體育巨星同場競技,就連亞洲人難於突破的9秒成績,蘇炳添也輕易打破,還多次在國際比賽創下9秒92、9秒91的亞洲紀錄,成為國際著名運動員。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3

1930年2月4日,顧誦芬出生於江蘇蘇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那時的飛機轟炸聲成了顧誦芬兒時印象最深刻的聲音。日本飛機頻繁在頭頂上空盤旋,炸彈爆炸震得家裡的玻璃窗都發顫。經歷過這樣的日子,顧誦芬說:“沒有航空的話,我們國家將來還得受人欺負,我以後想造飛機。”就這樣,報國的種子在他心裡埋下了。

顧誦芬10歲生日時,叔叔顧廷鵬買了架航模飛機送他,他視若珍寶。父親見他這樣喜歡航模,便也買了一架給他。最初的航空夢想,便從小小的航模上誕生。此後,他先後求學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沒有制空權的軍隊就要被動挨打,航空武器裝備是現代戰爭的首戰裝備、決勝裝備。建立獨立完整並能與西方列強比肩的航空工業,是中國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1951年,顧誦芬畢業後分配到航空工業局。當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難時刻,黨中央做出重大決定,國家拿出“60億斤小米”建設航空工業,航空工業局成立,新中國航空工業艱難起步。這一年,21歲的顧誦芬便將自己的一生與祖國的航空事業緊緊聯絡在了一起。

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瀋陽飛機設計室於1956年成立,顧誦芬作為首批核心成員,擔任氣動組組長,在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等開拓者的領導下,開啟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征程。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4

1941年秋天,葉嘉瑩懷著夢想進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輔仁大學,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人生總是在喜從天降時禍也不請自來,1941年9月,十七歲的葉嘉瑩正沉浸在大學開學季的歡喜裡,同時,也迎來了她人生當中第一個厄運——母親的去世。

母親的去世給葉嘉瑩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17歲的她,已經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經對萬事萬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所以母親的離去對她來說,無疑上天給了她一顆甜棗,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時也斷了她一條路。為了祭奠母親,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這段痛苦的日子是詩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來。

此後,葉嘉瑩與伯父、伯母及兩個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長姐,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她一下子長大了,懂得了責任是什麼,彼時淪陷區物質條件艱苦,度日很是艱難,但幸運的是,她情感並不孤寂,她還擁有賢惠慈祥的伯母,母親去世後,伯母就擔當起為兩家人做飯的責任,每當葉嘉瑩要幫忙時,伯母總推開她讓她去專心讀書。

走出母親去世的陰影后,葉嘉瑩把心思放在了學習上,因為才華卓然,容貌清麗,很快就成為了學校裡的名角兒,也就是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人生的伯樂顧隨老師,1942年秋季,葉嘉瑩正值大二,在唐宋詩課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恩師顧隨,顧隨既是她的文學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導師。

兩人成為師生關係後,因為共同的愛好,對詩書的追求,使得兩個人成為了高山流水之情,顧隨的授課方式飄逸自然,從不刻板,因為對詩詞有著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東西信手拈來,葉嘉瑩成為了顧隨的小迷妹,顧隨也非常欣賞這個極具天賦的姑娘,所以經常一起討論詩詞,一起做文學研究,這段日子是葉嘉瑩最充實最快樂的日子。

感動中國張桂梅先進事蹟材料 篇15

得知顧誦芬先生獲此榮譽後,許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對顧誦芬講出深情祝願。“顧總是瀋陽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為新中國飛機設計事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開創性貢獻。”瀋陽所總設計師孫智孝說。“顧院士是飛機氣動力設計的奠基人,在他的帶領下,瀋陽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負眾望,注重創新,信念無比堅定,力量無比強勁。”瀋陽所副所長左林玄說。“從老一輩的設計師身上,我看到了勤奮、鑽研、嚴謹、忍辱負重、勇於擔當的品質,由於行業的特殊性,他舍小家,為大家,遠離名利,為了國家和民族做出個人最大的犧牲。”瀋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說。

顧誦芬的辦公室在二樓東側。一套木桌椅、兩個舊沙發是這件屋子僅有的活動空間,剩下全被各式書籍和資料填滿。在這片“書的海洋”裡,顧誦芬仍然能記得每一本書的位置,記起每一本書的內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編的叢書。

顧誦芬年近80歲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醞釀名為“大飛機工程”的科技類叢書,顧誦芬欣然受邀擔任了該叢書的總主編。叢書涵蓋我國國產大飛機的總體氣動、航空發動機、結構強度、航電、製造等專業方向和關鍵技術。其內容既包括領域內專家們最先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成果,也包括來自飛機設計第一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截至20__年1月,顧誦芬作為《大飛機出版工程》主編,先後出版6個系列、100多種圖書,撰寫數十份涉及通用航空、轟炸機、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等多機種的研究報告、諮詢報告和建議書。

如今,年屆九旬的顧誦芬,仍在為了航空事業思考謀劃,業內外院士、專家也經常過來請教技術問題。對每位專家提出的難題,顧誦芬都會神情專注地聽來者講述,並簡潔明快地作出回答。有時,他會站起來,步履稍顯蹣跚,但卻準確無誤地走向書架,幾乎不假思索地抽取一本書或刊物,翻到某一處,指點給來者說:“你所說的這裡有論述。”

由於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原因,顧誦芬曾謙虛地說,“我自己的餘生就是搞這些工作了”,但實際上,他做的絕不僅僅限於組織寫書、譯書、出版和推介。他對我國發展大型運輸機、加快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航空高素質人才隊伍培養等提出決策建議,受到中央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對中央的正確決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自20__年起,航空工業發起“書香·航空”活動,每年一期。在第二屆活動中,時年已87歲高齡、剛動過手術的顧誦芬,親臨現場,與年輕人互動。他號召廣大青年人多讀書,首先是必須樹立正確的革命人生觀,建議熟讀並牢記的《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和《愚公移山》,努力鑽研《實踐論》和《矛盾論》,這也是錢學森推薦給科研人員的。同時,要向榜樣學習,研讀徐舜壽先生、管德院士以及美國凱利·約翰遜、俄羅斯費多索夫院士等航空界著名人物的傳記,認真學習他們鑽研技術,不斷創新的精神。

“這次參加兩院院士大會,聆聽書記的講話後我整夜沒能閤眼,感覺壓力很大,一直在思考我們的航空工業到底要如何突破‘卡脖子’的關鍵專業和技術問題。”20__年,年近90高齡仍心繫航空科技創新,分享了自己參加兩院院士大會的所思和所想,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航空事業始終如一地堅守、熱愛與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