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政治學習 學習焦裕祿事蹟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75W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村人,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幹部楷模。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政治學習 學習焦裕祿事蹟

1、 人物簡介

焦裕祿(1922.8.16—1964.5.14),山東省淄博市北崗山村人,1946年元月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分隊長、班長、縣委宣傳部幹事、副區長、區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62年冬任蘭考縣委書記。當時的蘭考,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境內決口,內澇、風沙、鹽鹼“三害“嚴重,再加上受到1958年大躍進的影響,群眾生活十分貧苦。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人民戰天鬥地,治理“三癌,於1964年5月14日病逝,葬於鄭州烈士陵園,後遵照他的遺囑,於1966年遷葬於蘭考。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以《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為題,宣傳他的事蹟。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他學習的號召。

2、 生平經歷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現源泉鎮)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時代只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焦裕祿同志像日偽統治時期,焦裕祿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他的父親焦方田走投無路,被逼上吊自殺。焦裕祿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焦裕祿忍受不了日寇的殘害,於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無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給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兩年長工。

1943年, 逃荒到宿遷縣城東15裡雙茶棚村,給地主胡泰榮家當了2年僱工,住在地主一頭是豬窩、一頭是牛草的小棚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從宿遷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他的家鄉雖然還沒有解放,但是共產黨已經在這裡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活動,焦裕祿主動要求當了民兵。當民兵後,他參加過解放博山縣城的戰鬥。

焦裕祿於1946年1月在本村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正式參加了本縣區武裝部的工作,在當地領導民兵,堅持游擊戰爭。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地區參加過土地改革複查工作,曾擔任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後擔任過副區長、區長、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而後又先後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1953年 豫劇《焦裕祿》劇照 (11張)6月,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此期間,焦裕祿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12月,焦裕祿調到河南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

蘭考縣地處豫東黃河故道,是個飽受風沙、鹽鹼、內澇之患的老災區。焦裕祿踏上蘭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這個地區遭受連續3年自然災害較嚴重的一年,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年最低水平。他從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他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

在帶領全縣人民封沙、 治水、改地的鬥爭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帶頭趟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菴、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把群眾同自然災害鬥爭的寶貴經驗,一點一滴地集中起來,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成為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祿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情。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的心裡裝著全縣的幹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後“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3、 人物故居

焦裕祿 故居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內,這裡就是焦裕祿同志誕生地,距焦裕祿紀念館300餘米。應參觀者和廣大遊客要求,崮山鎮在上級黨組織的支援下,對焦裕祿故居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了修繕整修,設立了陳列室,陳列了焦裕祿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使用過的農具、傢俱等物品,介紹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以及童年中的一些小故事,部分珍貴文物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4、 人物紀念

4.1 博山焦裕祿紀念館

博山焦裕祿紀念館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北頭。北崮山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故鄉,為了紀念他,博山區於1966年建立紀念館,1989年5月重新修建時由胡喬木題寫館名。紀念館共佔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5. 32平方米,分三個展覽室,通過照片、水彩畫、浮雕、文物、配樂解說等,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偉大的一生。第一展覽室陳列著焦裕祿生前照片、遺物和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室中間立一尊2米高的焦裕祿全身塑像;第二、三展室詳細介紹了焦裕祿生平和光輝業績。

4.2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位於河南省蘭考縣焦裕祿烈士陵園內,由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題寫館名,1994年5月13日,在焦裕祿烈士逝世30週年紀念日前夕,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xx受xx委託參加了紀念館落成暨焦裕祿銅像揭幕儀式。

5、 獲得榮譽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學習焦裕祿同志忠心耿耿地為黨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全面介紹了焦裕祿的感人事蹟。隨後,全國各種報刊先後刊登了數十篇文章通訊,在全國掀起了一個學習焦裕祿的熱潮。焦裕祿成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焦裕祿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