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家園林城鎮建立材料

欄目: 申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27W

國家園林城鎮建立材料

國家園林城鎮建立材料

某某鎮位於浙江省某某縣中部,系原某某縣縣城,是某某中西部的經濟、文化和貿易中心、某某縣第二大鎮;全國第一批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在蘇、浙、滬地區有很高知名度,是一個具有18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被譽為千年古鎮、孝子之鄉。從1984年至今歷經二次區域調整,現域面積194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7個社群,總人口5.3萬人。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全鎮水源充沛,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景觀淵源豐厚。年平均氣溫15.6℃,降水量為1485.4毫米。具有得天獨厚生態優勢和發展潛力。某某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改革發展試點鎮”、“省級衛生城鎮”、“省級文明鎮”。

幾年來,某某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縣委、縣府“生態立縣----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生態文化大縣、生態人居名縣”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園林綠化建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鎮黨委、政府堅持保護與開發並舉、環境與經濟同步原則,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力度加大,重視生態資源保護,在充分尊重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城鎮建設用地合理佈局,努力實現生態建設良性迴圈、社會經濟全面進步和持續發展。通過拆遷闢綠、見縫插綠、空地增綠、垂直掛綠、屋頂植綠和拆一片房、建一片綠等方法改善了市容環境,城市面貌迅速得到改善;通過擴大城市規模,強化城市管理,增強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一、基本情況

某某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作為全國園林城鎮建立單位之一,具有歷史、環境、人文等得天獨厚的優勢。

某某環城皆山,“鳳凰山峙其左,太陽山鎮其右,石語山拱於前,大會山障於後”,峰巒疊嶂,屬天目山餘脈。山上林木蔥鬱,連綿起伏,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云“此為乃竹鄉,春筍滿山谷”,是其真實寫照。森林覆蓋率達75.1%;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有“天然氧吧”之稱。境內還有西苕溪穿城而過,構成一條美麗的風景線。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0平方米。鎮內郊野氣息濃郁,山巒眾多,環境優美,具有“淨山、淨水、淨土”的特點。某某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氣息,環境優美,注重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安居樂業所向往的地方。歷史上名人薈萃,人傑地靈,曾有魏晉東北朝時名噪一時的“竹林七賢”,常在鎮東門會集,研討詩文。曾出現朱然、吳維嶽、胡宗南等名人,同時留下大量的歷史人文景觀,如中山陵、雲鴻塔、古城牆、革命烈士陵園等景點。頗具特色的孝文化、竹文化,營造出悠悠的竹韻,使某某成為環境優美、具有山水特色的江南古鎮。

某某鎮園林綠化工作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園林綠化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各類園林綠地指標為:

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60公頃

城鎮建成區綠地面積:58公頃

其中:

公園綠地面積:20公頃

單位附屬綠地面積:6.7公頃

居住區綠地面積:12.6公頃

道路綠地面積:1公頃

生產綠地面積:5.7公頃

風景林地面積:9公頃

其他綠地面積:3公頃

建成區各類綠化指標:

綠地率20.43%

綠化覆蓋率22%;

人均公園面積10平方米,城鎮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以上,城鎮幹道87.5%的綠地率達30%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進一步推進城鎮面貌建設,城鎮面貌展新容。城鎮面貌、基礎設施完善程度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直接體現;繁榮的城鎮建設為傳統的城鎮增添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使人們生活在更加絢麗多彩的文化環境中。為了實現現代化山水園林生態城鎮的建設目標,近幾年來,某某鎮以被國家發改委列入新一輪國家級小城鎮發展試點的契機,加大投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積極實施“跨河東擴”工程,順利完成新城區的建設搬遷。先後投資1.2億元新建了花園式鎮政府辦公樓、鎮中學和國小教學樓,並新建了文化中心樓、公安派出所、工商、土管、供電等辦事機構。

老城區則以改造為主,通過拆遷闢綠、見縫插綠、空地增綠、垂直掛綠、屋頂植綠和拆一片房、建一片綠等方法改善了市容環境,城市面貌迅速得到改善;通過擴大城市規模,強化城市管理,增強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二)進一步推進公共綠地建設,生態、經濟顯效益。為了完善城鎮綠地系統、美化城鎮形象、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我鎮還不惜重金在城市黃金地段營造“綠肺”,於XX年投資500萬元,在西笤溪畔建設佔地60畝的孝子公園,將一個以孝文化為內涵的特色公園,集健身、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展現在市民眼前。孝子公園是某某鎮的綠地核心,通過孝子文化的營造和展示來創造休閒娛樂的綠地自然文化景觀。孝子公園主要體現某某鎮特有的鄉土風情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公園安排了大量的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和較大的綠地空間,利用自然的地勢高差創造出錯落有致的景觀空間,通過水、石和植物的穿插交融從而營造出一處絕佳的生態和休閒綠地,一個城在綠中座,綠在城中生,人在綠中行的生態城市呼之而出,成為某某鎮人民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三)進一步推進環境治理工作,綠色理念入人心。為提高城鎮汙水集汙率和處理率,在新城區已完成近2平方公里截汙管網埋設工程,並與縣城汙水管網相連線,本鎮的汙水處理納入縣城汙水處理一體化處理。某某鎮還建立完善的城鎮、農村垃圾收集系統,合理佈局垃圾箱和垃圾房,落實環境保潔責任制,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統一清運經垃圾中轉送縣城垃圾處理中心,作填埋處理。真正做到“戶裝袋,村收集,鎮中轉,縣處理”。為了適應發展需要,某某鎮還將週轉30噸的垃圾中轉站擴容到日週轉50噸,全鎮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均納入某某縣垃圾汙水處理系統,實行無害化處理,以達到保護環境目的。而且我們還一直把水源保護作為建立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對賦石水庫採砂船進行了取締,並對廢水、廢物排放現象進行了專項整治,設立水源保護標誌,提高了源水質量,改善了水環境。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並重的方針,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路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初步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四)進一步推進古蹟保護工作,歷史遺物煥新顏。文物古蹟是歷史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只有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才能煥發光彩,成為富有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不斷豐富城市旅遊內容。某某鎮有云鴻塔、某某烈士陵園、某某古城牆等一系列歷史文化古蹟。其中,雲鴻塔建造於明嘉靖年間,具有明顯的清代建築風格,極具研究價值,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XX年進行修繕,成為某某鎮的象徵聳立在寶塔山上。某某革命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在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中英勇犧牲的新四軍將士而建立的,是省歷史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被省市縣三級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8月,某某烈士陵園進行擴建,在主體工程、辦工用房重新建設的同時,將陵園前的廣場建成市民公園,綠化面積達到7800平方米。改建後的烈士陵園將成為市民的休閒公園,也將成為某某東大門的一個亮點。

(五)進一步推進市容管理工作,長效保潔出新章。建設是基礎,管理是持續保持的關鍵。近年來,我們始終把集鎮建設作為城鎮面貌改變的重中之重。城鎮建設嚴格按照規劃設計要求,突出城鎮文化和地方特色,建設和諧、佈局合理、市容美觀。為了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某某鎮城管大隊、環衛所等單位依據《城市管理條例》、《某某縣城市綠化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從提高城鎮品位的目標出發,加大投入力度,改進管理手段,日常管理與綜合整治相結合,對主要入城口,違章建設、主要道路、河道及城郊合部環境衛生等進行重點管理,有效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時通過社群活動、廣場文化等多樣形式,以宣傳、教育為主,引導市民樹立文明、守法、誠信等觀念,提高了市民素質,豐富了城市內涵。

某某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城市面貌有了新的亮點,優化綠化建設有了新的效益,城市管理有了新的提升。

三、取得的成效。

(一)人居指數全面提升通過幾年的生態建設,某某鎮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較好,全鎮森林覆蓋率山區達到75.1%,丘陵達到40%,平原達到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77.8%;氣、水、聲、固廢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某某空氣質量達到i級,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0平方米;90%以上的村建有休閒健身綠地,主要道路和河道兩旁實現綠化,農戶庭院綠化達到90%以上;建18所公共廁所,農戶衛生廁所改造率達70%;清潔能源普及率達到67%;河床廠礦資源得到保護,河岸整齊,河道堤坊和排澇工程建設符合國家標準;依據生態型集鎮和生態村建設,生態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農居大部分都是現代“小洋樓”式的房屋,乾淨整潔,錯落有致。屋旁古樹參天,鳥語花香,依山傍水,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協調的自然景觀。

(二)綠地建設提檔升級居住區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鎮在居住區綠地建設中,堅持按《某某縣城市綠化管理辦法》等法規,嚴格把好綠地率指標關和種植質量關,堅持先規劃設計,後建設施工,堅持大綠量、高品位,以植物造景為主,喬、灌、草、花合理搭配,適當點綴花架、亭廊、花壇、雕塑等園林建築小品,創造出優美、舒適、宜人的環境景觀,不斷提高人居環境質量。

我鎮居住區綠地面積12.6公頃,園林式居住區佔80%以上,居住區綠地養護管理均以納入物業管理的日常工作,做到組織落實、資金落實和措施落實,使居住區綠化全面普及。新建居住區綠化率平均在30%以上,如麗天嘉園、竹景園等,都是集自然風光、休閒活動場所於一體的居住區,其環境幽雅、植被豐富、花木繁茂,如同一個個優美別緻的花園。老居住區雖然原有綠地質量一般,但是通過分期、分批、合理有序的全面改造,通過拆房建綠、拆違補綠、拆牆透綠、見縫插綠和大力發展立體綠化,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不斷提高,逐步向園林式居住區過渡,顯著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我鎮單位附屬綠地已經達到6.7公頃,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廣泛開展爭創“園林式綠化先進單位”評比活動,大力倡導庭院綠化、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室內綠化,利用有限場地和空間,積極建設綠地,進行全方位綠化,以改善工作環境,形成綠化亮點。

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某某最大的財富。在這個基礎上,我鎮將以國家園林城鎮建立為動力,以建設“生態某某、綠色竹鄉”為總目標,加大投資力度,完善綠化管理制度,確保城鎮綠化建設有序發展,使人居環境和文化有新的融合,極大提升某某城鎮品位。

建立國家園林城鎮活動,極大地促進了我鎮園林建設,也推動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形成了各項工作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良性迴圈,但作為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我們將對照標準,再接再厲,狠抓落實,確保建立工作的各專案標任務在我鎮都能較好地落到實處。

中共某某鎮委員會

某某鎮人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