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3篇

欄目: 申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3.33K
本文目錄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踐行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3篇

執教以來,陳老師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教育事業,灑向她的每一位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她甘願為教育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之光,溫暖了學生的心靈。

一、點教學明燈,讓自己在“比”中打造高效課堂

在陳老師這位普通語文教師心中,當一名出色的教師一直是她努力的方向。鑽研教材,研究學情,提高業務水平,是她從教以來不懈的追求。人們都說:若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但她卻力求教會自己去挖水。

在“課內比教學”活動中,她能積極借鑑“杜郎口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緊緊圍繞著導學案要充分體現“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指導科學化”的原則,率先在八年級語文備課組開始了個人主備。她編寫的導學案教學目標具體,導學流程科學、合理,導學過程注重學法指導,“對學”和“群學”有機結合,檢測內容有針對性。為了讓課堂變得“高效靈動”,她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充分考慮每一個細節,使學生在活動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儘量讓學生在課堂中佔主體地位,讓他們的潛質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生在語文課中感受到充分的快樂。她體會到:課堂上不僅教師要精彩,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表現的精彩!

除了備課、講課,陳老師更多的是與老師們多次聚在一起進行“磨” 課、“草根”研討。隨時隨地,同事們一針見血地指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有的建議先分任務,然後再開展小組的交流,可節約時間;有的建議將大問題化成小問題,分解難度;又有的建議交流一定要充分,全班大展示可有選擇性地進行……聽了同事們真誠的、坦率的建議,陳老師的教學思路開闊多了,這為她下一步調整教學方案提供了許多參考的依據,努力使她的課化繁為簡,打造出先學後教的“高效輕負”的課堂。

在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中,高強度的聽課之餘,她經常問自己“如果這節課讓我來上,我會怎麼上?”能在學習與反思中正視自己的遺憾與不足,讓自己在“比”中進步,在“比”中提升,在“比”中成長。 

平時,陳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工作要有比勁兒,也要有奉獻勁兒。”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陳老師在參加校“課內比教學”競賽時,恰好她丈夫生病,她趕到學校上完課,又急忙去醫院照顧丈夫輸液,在醫院,她一邊守著丈夫輸液,一邊還在床頭批改作業,晚上趕回家哄完兒子睡覺,又忙於在電腦上準備參賽的課件。為了上好這堂競賽課,她忙了幾個星期,功夫不負有心人,比賽結束後,這堂課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她卻病倒了。這樣的事例,在陳老師身上舉不勝舉。多年來,她所教學科學生成績優異,她本人也連續多年被評為校“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

走萬家之路,讓自己在“訪”中提升師德修養

教師不僅要專業知識過硬,還要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教師應該用心靈、用人格魅力去接觸學生,用愛喚醒學生。陳老師一直把家訪工作當成與班上孩子們溝通、交流的好橋樑。

八年級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加之一些家庭變故、學生逆反等因素,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對於心理出現偏差的學生,陳老師經常放棄休息時間,找學生個別談心,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與家長反覆溝通,瞭解學生家庭狀況,耐心細緻地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任海均的男孩自父母離婚後,每日裡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無精打采、臉上再無笑容。有一次瘦弱矮小的他因為和班上同學打架被陳老師請進了辦公室,但是不管陳老師怎麼勸說,動手打人的他就是固執得不肯認錯。陳老師沒轍了,只好提出讓他請家長來,他一聽說要請家長,臉上頓時顯出沮喪、難過的神情,再也不說話了。經過陳老師再三的耐心勸導,他才流著淚小聲說道“陳老師,我父母是不會來學校的,他們離婚了,都不管我了!”陳老師看著這個平日裡沉默寡言,內心敏感的孩子,沉思了很久……

下自習後,陳老師約了同班兩位老師一起去任海均家進行第一次家訪。天黑,路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家,等了很長時間他的父親才打完麻將回家,老師們述說了孩子在校的表現,並希望做父親的多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思想狀況,任海均的父親點頭稱是,並一再保證晚上按時回家,履行監管職責。

家訪後的一段時間裡,陳老師觀察到任海均學習和紀律有了明顯的起色,決定再去他母親那裡家訪一次,讓他母親也對他多些關心與鼓勵。

第二次家訪時陳老師終於看見了任海均的母親,她一人租住在菜市場樓上的一間小屋裡,從事加工業。屋裡空間狹窄,室內僅放得下一張床和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兩人只好站著說話。通過交談,得知任海均的母親其實非常想念兒子,也想多去關心兒子,可是當父親的不許她踏進家門半步,更不許她和孩子有接觸。得知這種情況後,陳老師又和任海均的父親電話聯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他父親被陳老師說服並同意孩子的母親可以隨時來探望和照顧孩子。

家訪後的第二天,任海均的母親帶著他去辦公室找到陳老師,她說:“多虧了老師啊,要不是你們,我哪有機會經常看見並關心兒子,說實話,我一直很內疚,總覺得是大人耽誤了孩子,讓孩子缺乏溫暖,我想見又不敢見,想管又不能管,是你們,讓我又有了這個機會!”

數月後,當陳老師第三次去家訪時,任海均一家三口終於團坐在窗明几淨的客廳裡熱情的守候著她的到來,這比第一次吃閉門羹、第二次無處談話要幸福多了。看著孩子父母一臉的喜悅之色,又看看孩子自信、樂觀、活潑的神情,

陳老師感到由衷的高興。

愛心,是想學生所想,不斷給學生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作為班主任,陳老師始終認為班內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因此,多年來她帶出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生成績也是名列前茅,連三年被評為“文明班級”,陳老師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三、點明燈,走萬家,讓師生在“比訪”中雙受益

翻開陳老師的《課外訪萬家活動記載手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幾組感人的畫面:

XX年9月12日晚上八點,經常惹事生非,打架鬥毆的學困生劉奇鑫聽陳老師講述了父母對他的殷殷期盼,他激動地對身邊的父母說:“爸、媽,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請相信我!”這孩子以後變得文明守規了。

10月9日,一家長對沉迷於網路遊戲逃學在家的兒子說:“俊傑,你看陳老師走了那麼遠的路來找你,你要是不好好讀書,你對得起誰?”孩子羞愧地低下頭,在陳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幫助下,最終戒掉了網癮,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11月23日,郝彪父親在手冊上留言:感謝陳老師,是您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照顧郝彪,才讓這個沒媽的孩子感受到了溫暖,孩子不再孤獨了。

12月6日,陳老師的家訪心得——只要有愛,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位家長都是上帝。我願播撒愛的種子,收穫愛的果實!

XX年1月11日下午四點,期末家長會,17名留守子女和32位家長齊聚教室,孩子的話讓家長淚流滿面,家長的話讓孩子們倍受鼓舞。會後,家長們感謝陳老師給了他們與孩子溝通、交流的的機會,讓他們學到了正確的教育管理方法,也明白了自身責任的重大。

陳老師一邊在“訪萬家”活動中見證了學生的進步,家長的轉變與配合,一邊在如火如荼的“比教學”活動中也收穫到喜悅。她說:“活動中,不管是我個人的付出,還是同事們的幫助,這都是一種幸福。‘課內比教學’比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教學能力,更是教研組團隊的智慧,它還是我們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陳老師作為“全員賽課”中的一員,經歷了自選課例、個人主備、試講、組類磨課、再講、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她終於體驗到了破繭成蝶的驚喜。這項活動就如同一盞教學明燈,讓陳老師在艱辛的課改之路上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讓學生解放了頭腦,講臺成了他們的地盤,黑板成了他們的舞臺,重新找回了他們的快樂。

作為一名教師,在自己平凡而又崇高的崗位上,陳老師願做綠葉一般的事業,懷揣著一顆仁愛、智慧的心,點教學明燈,走萬家之路,用愛開啟每個孩子的心扉,用溝通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靈。她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灑三尺講臺,無怨無悔地為人民教育事業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2) | 返回目錄

無私奉獻 甘為人梯

-------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王青梅,軹城鎮東留養國小教師,多年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在工作中,她不計得失、積極進取、服從領導、團結同事;在教學中,她潛心鑽研、不斷學習、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她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得到了學生的喜愛與尊敬,她是學校師德建設的標兵,是學校文明教育的典範。

一、提升素質、積極進取。

作為班主任、數學教師、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再加上平時的一些臨時性任務,王青梅老師的任務很重,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總是盡心盡力地做好每項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及教師的一致讚揚。

為了完美地展現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在教學中,王青梅老師潛心鑽研教材、教法,不斷總結工作的成敗得失,同時積極向同事請教,借鑑別人的可取之處,她還特別注意聽取學生的建議,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教學更貼近學生。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她冥思苦想、遍翻資料;為了設計一節好課,她不斷改進、反覆調整。興趣的激發、氛圍的形成、難點的突破、活動的設計……她不斷地思考、打磨、推敲,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課堂風格,教學成績不斷提高,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從教十餘年來,她所帶班級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她也得到了學生的喜愛與尊敬,並且多次獲得鎮優質課獎,是省級、市級骨幹教師。

二、真誠關愛、無私奉獻。

王青梅老師班裡有好幾個學生都是單親家庭,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問題,為了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她做了許多工作。其中有個孩子在父母離異後跟著做小生意的母親轉來,剛開始時,由於擔心同學笑話,而且少學了一個單元,他的學習進入不了狀態,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啥。他是個要強的孩子,為此深感苦悶,回家後對著母親大發脾氣,說不上學了。萬般無奈又望子成龍的母親找到了王老師,說真不行的話先讓他休學。當王青梅老師瞭解到他只是因為一時的差距和心理負擔才產生的厭學情緒後,對她說:“不要緊,孩子只是有一部分知識斷層,而且孩子受到傷害後需要有一個適應、癒合的過程,慢慢來。我想辦法幫他補課,你回家後也多勸導他,關愛他,讓他不必著急。”以後的一段時間,她課上關照、課下輔導,幫他補課,與他溝通。好在這個學生是個本性開朗的孩子,一段時間後又恢復了以往的活潑,成績也趕了上來,期末考試,數學還考了94分,是他取得的最好成績。

班裡還有一個女生,很乖巧、很懂事,但由於早年喪父,家裡生活比較困難。聽說學校有春蕾女童的指標,王老師趕緊幫她聯絡申請、整理材料,最終確定了她為資助物件,為她的家庭減輕了一些經濟負擔,她也很爭氣,在校表現一直不錯,品學兼優。

三、做好本職,育人為先。

多年來,王青梅老師一直擔任學校的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為了做好工作,她處處留心,學習理論、吸取經驗、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她非常善於利用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清明節,她帶領學生徒步到烈士墓為烈士掃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教育。站在松柏青翠的烈士墓前,獻上親手製作的白花,聆聽著老紅軍的教誨,追憶著先烈們的事蹟,學生們個個熱血沸騰、心潮起伏。母親節,她號召學生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媽媽,長大了我會孝敬您!”一封封筆跡稚嫩但飽含深情的信,讓許多家長淚流滿面。這項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學會了感恩,讓家長感到了欣慰,教育效果顯著。國慶節,她在學校舉行歌詠比賽,《社會主義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讓學生感到振奮,一段段激情飛揚的旋律讓學生感到自豪!在歌聲中,學生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幸福和快樂。

王青梅老師還特別善於捕捉細節問題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看到生活中人們浪費水的現象非常嚴重,她組織開展了“我是節水小能手”科技實踐活動。從設計方案到實施活動,從查閱資料到蒐集資訊,從調查訪問到交流討論,從總結經驗到申報成果,每個活動,每個細節都滲透了她的心血和智慧。在這項活動中,學生們不僅瞭解了我國水資源的現狀,認識到了浪費水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更學到了許多節約用水的好方法。比如: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澆花、澆樹,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板、衝地面等;小流量用水,洗手、洗澡時用小水流,減少水的浪費,等等。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意識,還使學生養成了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也贏得了家長的廣泛讚譽和社會好評。同時,這項活動還獲得了濟源市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河南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四、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王青梅老師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每天早上她總是第一個到教室,把門窗開啟,等候同學們的到來,放學後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離開;任課教師有事或自習課上她自願和學生泡在一起,帶領大家一起讀書、學習;課間十分鐘、課外活動總是和學生在一起活動、遊戲或者談話;衛生,特別是大掃除,她和學生一起搞;在生活上,她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時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學生生病、受傷,她都是第一現場趕到、精心護理和及時送去就醫;學校、班級搞活動,她一直都陪著學生,一起經受嚴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樂。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也形成了無形的動力,全班同學都能按時到校,很少有人遲到,學習和各項活動都能認真對待,一絲不苟。

王青梅老師就是這樣不求名,不圖利,默默無聞,甘於平凡;就是這樣有愛心,有責任,無私奉獻,甘為人梯。

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師德先進個人申報材料(3) | 返回目錄

我叫xx,29歲,中共黨員,xx市xx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轉眼間,我已經在中學教育戰線上工作9個年頭。9年來,做為一名年輕教師,我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強烈責任感,把自己的願望和抱負全部都傾注在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上。憑著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全部熔鑄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認真踐行“xxxx”的重要思想。工作中曾多次被評為“xx市模範班主任、區級骨幹教師、教科研先進工作者”的稱號,多次在學校組織的“民生杯”優質課評比中獲獎,我所帶的班級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深受領導和家長的好評。我用行動詮釋著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巨集偉的世界去研究,在每一個平凡的細微處發現工作的價值,並把工作的意義藉助每一個細節傳揚開來,讓平凡不平庸。”是我的信條。現將近幾年來的工作實際介紹如下:

一、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九年來,面對我的學生,我心愛的教育事業,我一直堅持著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堅持每天早來晚走,經常深入宿舍、晚補,瞭解學生第一手材料。與學生同勞動、同學習、同休息、同鍛鍊、同歡樂、同悲傷。大齡結婚,未請一天婚嫁;孩子出生,未耽誤一節課。

二、多方學習,豐厚專業素養。

對一個語文教師而言,文化的底蘊、教育的理念、藝術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學養。

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豐富自己的閱讀,豐盈自己的內心世界,使自己擁有高遠的認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時,勤學苦練,堅持寫作,提高自己聽說讀寫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大氣、睿智、平和、的教師氣息,增加了教學的魅力。

為了避免專業學習上的惰性,我把工作中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個任務都作為了自己學習的壓力,把完成任務的過程轉變成專題學習的階段,把每一個培訓都作為自己學習的機會,比如:我經常用學校組織公開課的機會,給自己提高標準,選擇本冊書中最難的課來組織,在農村任教期間,學校對語文綜合性學習上的研究一直是一個空白,我就利用公開課的時機,選擇了一個綜合性學習內容“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鍛鍊了自己,受到了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另外,我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曾經多次自費到省內的多所名校聽課學習,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上網查詢名家的視訊課例、講座等等。這樣才使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迅速掌握了語文教學基本理念,也被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三、深入研究,提高教學境界

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學的研究是我工作的常態。追求有效教學一直是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課堂是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我會研究每一節課,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作深度反思,與教師們共同研討。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一直堅持落實三個方面:情趣、發現、培植。用語文課堂的情趣培植學生語文學習的情趣,藉助語文的視角幫助學生髮現生活的情趣並能改變生活的品位;善於發現學生的學習特色並強化為學生學習的自信;培植終生學習和人格完善的思想種子。在班裡形成了口才訓練、寫作訓練、社會實踐活動等系列平臺,古詩詞誦讀、經典美文介紹、學生習作交流等等,得以在平時的課堂中健康生動地開展。

四、積極探索,研究教育方法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研究,我在教育中管理班級上摸索到一些方法,那就是,堅持在“嚴、愛、細、活”四上下工夫。

嚴格要求學生,即是行為規範嚴格訓練,我特別注重良好行為的養成。如認真細緻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的勞動習慣、熱情開朗的文明禮貌習慣,有序參與的活動習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經常採取“做榜樣、教方法、耐心帶、及時評、時時查”的辦法訓練學生的行為,比如:有的學生來自5、6個學校,習慣差異非常大,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時特別留心孩子們的舉動,誰在課間操的時候把教室的燈關掉了,做完操之後就立即表揚,誰上課姿勢端正,也點名表揚讓大家學習,誰給班級扛了純淨水,更是掌聲鼓勵,誰的作業認真乾淨,也決不吝嗇溢美之詞……當然,對於不好的,我多是指出現象,不在班裡點名批評,嚴重的,就找到辦公室私下談話,幾天下來,同學知道了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好的,加上每週都給班幹部開例會,指出一週的優缺點,並制定下週的工作目標,培養學生習慣的工作就會有條不紊的進行,班級很快就會進入良好的狀態。

做這些工作,絕對需要腿勤,多進班,走到學生中間,由接觸而瞭解,由瞭解而理解,師生關係才會融洽;眼勤,勤觀察,瞭解學生的心態,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嘴勤,勤指導,經常和學生聊天,指出不足,表揚優點,增進師生感情;手勤,多示範;腦勤,勤思考。俗話說“天道酬勤”,勤,能彌補我們經驗的不足和才智的缺陷。

“細”即班級管理、學生教育工作紮紮實實,從細微的事情抓起,從身邊抓起。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後,制定一個長期目標,三年我要實現什麼?在起始時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工作思路,我要清楚我面對是一群什麼樣的孩子?我要帶著他們到哪去?如何帶?第一步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通常我把目 標定位為:要培養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每節課上課前,同學們把桌椅要對整齊,讀書的時候把書拿起來,身體坐直,書本都擺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等等,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這關乎到學生好習慣的培養。班主任工作就是這樣瑣碎的工作,必須紮紮實實做好每天的每件事情,班級管理才能更上一層樓。為了改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使孩子自覺地學習。我精心設計每一個家長會、班會和活動課,這是一次家長會——《愛老師,愛父母》,孩子和家長們齊聚在教室,孩子們真切地話語,對爸爸媽媽的理解讓在場的許多家長淚流滿面,家長的殷切希望,讓孩子們備受鼓舞,有更大的動力前行。我也不斷拓展教育教學新方法,我自制了“學生評議表”,班裡進行了“誰與爭鋒學習評比”等來激勵他們勇往直前。

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我感到對學生、對事業的熱愛,不能僅僅表現為勤勤懇懇、埋頭苦幹,而且還應該體現在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上,要“愛”也要“活”。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有個性,教育他們如果僅僅是喝斥、責罵,那是起不到良好凡教育效果的,需要我們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比如:一次學生問我,為什麼對王懷宇同學違反紀律是就很少進行一些懲罰呢?我就告訴他,由於王在國小時經常是因為違反紀律在教師角落裡罰站,需要給他機會和愛啊!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吃、住、學都在學校,學校就是他的家。需要教師關愛,有些學生很少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輔導甚至就是單親學生。就更需要教師擔負起學生生活、學習方方面面的幫助和引導,這沒有對學生的愛是無法做到的。我班中有家比較遠的學生,如阿爾山的、黑河的等,他們一學期才能回家一次,生活就需要老師特別的關愛,五一,十一放假的時候,我就把他們帶回家,帶他們去買衣物,讓他們通過qq和家裡的父母進行交流,離開的時候將他們送上火車。家長對此非常滿意。

我就是這樣為我的教育事業奉獻著我的青春,我把心中所用的溫情化成無數份愛心奉獻著我的學生;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澆灌著教育事業這篇沃土上;我知道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教師,但我願意把我的真誠、愛心全部奉獻給我所熱愛的黨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