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香港基礎教育考察報告

欄目: 考察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71W

按照《廣東省中國小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XX-2020)實施方案》(粵教師[XX]21號)及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培養方案》的相關要求,我們一行幾十人於XX年4月中旬赴香港開展基礎教育考察學習活動。

香港基礎教育考察報告

在香港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分別聆聽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專業顧問、崇真書院前校長張文彪博士的講座《香港優秀教師的必備素養和專業發展》,香港前教育局副祕書長、前教育署副署長鄭文耀先生的講座《香港中國小教育制度、校本管理及課程改革》,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拔萃女書院、崇真書院、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並就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範疇涉及的問題與鄭文耀先生進行了對話交流,隨學生參觀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展城館,從而對香港的基礎教育有了較全面的瞭解。

一、香港教育的基本情況

1.辦學形式和管理架構。

香港的中國小共1085所,其中90%為津貼、直資學校,5%為官立學校,5%為私立學校。香港沒有內地的“中職”類學校。我們參加的三所學校中,拔萃女書院為基督教學校,是直接資助學校辦學模式,在政府每年按學生人數資助經費之外,學生每月還需交納一定的學費給學校;崇真書院也是基督教學校,為津貼學校辦學模式,跟官立學校一樣學生均不用交納學費。

香港基礎教育的主管部門是香港教育局,負責研製教育政策,監管教育計劃的執行情況。各所學校的具體管理架構不盡相同,在校長之上普遍設立有校董會或學校管理委員會(由教育局或校董、學校、家長、校友等方面的代表組成)。

2.學制和規模。

香港的國民教育體系為:1-2歲為學前教育(家長陪同參加),3-5歲為幼兒園教育,6-11歲為國小教育,12-17歲為中學教育,18-21歲為大學教育。每所中學均設定中一至中六年級,國小、中學的十二年已全面實行免費教育(即內地的義務教育)。

XX-XX學年的基礎教育在校生總數為797976人。每所學校的在校生總數一般為600-1000人,每班人數為27-33人。拔萃女書院為國小、中學一貫制女校,社會聲譽極佳,在校生也只有1120人。

3.入學辦法

國小、中學(國中、高中)均實行免試入學,分別按照《小一入學辦法(poa)》《中學學位分配辦法(sspa)》《國中評核辦法(jsea)》就讀國小、國中(中一)、高中(中四);大學則依據香港考試局組織的“中學文憑試”及《大學聯合招生辦法》進行自主招生。

4.課程設定與教學語言。

因為中六的文憑試科目為4個核心科目(中、英、數、通識教育)和至少一個選修科目,所以各校的高中課程基本一致(選修科目共十餘門,各校開設的選修科目數量不一)。國中與國小的科目設定各校不盡相同,如拔萃女書院設立9個學習領域18個學習科目;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的中一、中二為14個科目,中三為16個科目。

香港中國小的教學語言普遍為英語或粵語,只有教學“中國語文”等科目時才使用普通話。

5.關於教師。

香港的教師必須是教師專業本科畢業生,非教師專業畢業的必須進行一年的“教育文憑”學習才可以取得教師資格。所有教師入職前要有16周的實習訓練期。除正式教師外,還有約15%的教學助理,但他們不能單獨擔任教師的教學工作

教師待遇收入高於全港平均工資水平,國立學校教師是公務員。制定有教師退休保障計劃——公積金制度。

班級教師配額,國中為1:1.7,高中為1:2。教師周課時較多,工作量較大。拔萃女書院另聘了30餘名教師,教師每週課時約17節,已是全港工作量最少的學校。

二、香港基礎教育的基本特點

1.充足的財政保障。

XX-XX財政年度,香港支出的教育經費為682.74億元港幣,佔政府財政總支出的18.6%。中國小整體實現相對均衡性的發展。

2.管理和評價方法獨樹一幟。

政府不直接管理學校事務,而是對學校實行“賦權問責”的管理方法。學校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香港政府則通過《質素保證機制》分八個範疇23個指標每年對每一所學校進行為期一週的綜合評估,評估等級分為“優異、良好、尚可、欠佳”,但評估報告不向社會公佈。此外,還有國際層面的“專家定期檢討”機制對學校進行評估。

學生就讀國小、中學期間,大型的統考只有中六的“文憑試”(相當於內地的大學聯考),各科成績以等級的形式呈現;各校之間互不知道對方的考試成績和錄取情況。我們所參觀的三所名校,都沒看到、聽到學校介紹歷年大學聯考升學情況。從牆上貼著的“XX年中學文憑試安排表”來看,考試分散安排在四月份的18天中,每天考一門學科。

學校不可以開除學生。留級生應低於學校人數的5%,但國小或中學階段每位學生最多隻能留一次級。不提倡學生復讀備考。

3.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

嚴格教師准入制度。制定有相對比較具體的“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以讓教師對專業能力進行審視,同時也對教師給予專業發展道路的指引。以制度保證在職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其中每位教師在三年內須參與150小時的持續專業發展訓練。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香港的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研討交流的機會普遍較少。

4.“全人教育”頗具特色。

香港學校普遍開展形式活潑的“全人教育”,讓學生全面成長。其中拔萃女書院的辦學理念為“追求卓越”,力圖讓學生高效能學習,發揮潛能並樂於終身學習。

香港課程改革後新設立的“通識教育”“應用學習”科目很有特色。通識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論題,發展學生自我研習的技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應用學習”則是一反“學以致用”的做法,採取以“用”促“學”的方式,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學校一般是上午8點到下午3:30為規定在校時間,其中中午休息(含吃午飯)為一小時。下午放學後的50分鐘一般為學生自主的興趣小組活動時間。其中拔萃女書院成立了70多個興趣小組,要求學生至少參加其中的一個。學校提供各種設施裝置平臺,讓學生課後自我充分發展。對學生收取適當的費用,目的是讓學生具有責任感,只要學生本學期能保證參加課外活動的出勤率,還能獲得退費的待遇;學校還為一些課外興趣小組聘請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人士來進行指導。

崇真書院開設了很多必修或選修的實用課程,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如縫補、手工、烹飪等。

5.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落到實處。

香港的學校普遍成立有“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他們經常協助學校開展教學之外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等教育。而社會也為學校教育大開綠燈,如香港立法會內設有一個“學生模擬立法會”,以從小培養學生的民主、法制和參政意識;而開放香港展城館給公眾參觀,以瞭解香港的城市建設發展的歷史和未來的城市規劃,更能激發市民特別是中國小生的愛港熱情,讓學生從小就樹立主人翁的精神,為城市未來發展規劃獻計獻策,這比任何空洞的說教有用得多。

三、幾點思考與啟示

1.教育必須均衡發展,努力縮國小校間的區域差異、城鄉差異。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烏龜跑贏兔子只能是一個童話故事。

2.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確立全面的人才觀。應樹立普高、職高、技工學校都能讓學生成才的觀念,應引導社會、群眾對中國小進行綜合評價。應正確處理好大學聯考、會考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係,不能讓大學聯考、會考成為應試教育的藉口。

3.社會要求與學校要求應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