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豪情壯志繪藍圖 穩步前進創輝煌——在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67W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檔案十二

豪情壯志繪藍圖   穩步前進創輝煌——在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豪情壯志繪藍圖 穩步前進創輝煌

——在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討 論 稿)

李 藝 凌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各位代表、同學們:

現在,我受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三屆學生會主席團的委託,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代表們審議。

第一部分 過去兩年的工作回顧

第三屆學生會成立以來,在校區(學院)黨委、校學生會的正確領導下,在校區(學院)團委的具體指導下,在校區(學院)各系各辦各教研室的關心和幫助下,在校區(學院)全體同學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我們緊緊圍繞校區(學院)黨政中心工作,按照校區(學院)黨委建設“和諧型、學習型、節約型”校園的工作要求,始終貫徹“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工作宗旨,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原則,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工作要求,秉承“以服務謀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工作理念,努力把學生會建設成“同學之家、師生之橋、幹部之校”。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以加強思想教育為先導,以提高廣大同學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建設,為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廣闊的舞臺,在校區(學院)的學生工作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把握契機,與時俱進,努力實現“自我教育”

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始終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學生的頭腦,積極探索政治理論學習的新途徑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充分利用廣播、海報、會刊、網站等宣傳陣地,以鮮活的活動帶動有效的主題宣傳工作,提高學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理論水平。

1.關注社會熱點,緊跟時代步伐,強化形勢政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在這兩年中,校區(學院)學生會把握了建黨85週年、“神州六號”成功發射、香港迴歸10週年、xx大勝利召開、全國“兩會”、改革開放30週年、“五四”青年節、“十一”國慶節等重大歷史契機,大力開展愛黨愛國教育,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把學生對時事熱點的表層關注上升到理性思考,並進一步轉化為振興中華的實際行動。如:積極配合校區(學院)團委,參與進行“五·四”評優工作,對優秀的學生會幹部進行表彰,並鼓勵他們繼續發揚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優良品質,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XX年11月,學生會結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事背景和會議精神,及時向基層年級委員會發出學習黨的xx大精神倡議書,並組織開展了學習xx大“青春與使命”演講比賽、“學生會幹部學習xx大精神的知識問答比賽”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在校區掀起了學習“xx大”精神的熱潮,切實加強了同學們對“xx大”會議的重視和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我們還認真組織引導廣大同學認真學習中共xx大報告和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屆二次全會上省委書記汪洋所作的《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重要講話以及XX年全國“兩會”精神,組織開展以 “繼續解放思想,以新一輪的思想大解放推動學生會工作新一輪大發展”為主題的學習研討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幹部、廣大同學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同學們的思想政治覺悟。

2.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直以來,校區(學院)學生會始終以幫助青年學生樹立和培養遠大理想為目標,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時代特色鮮明、活動意義重大的系列主題活動,如以踐行“八榮八恥”,傳承併發揚良好學風等為主題的 “共建學習型校園——學風建設大討論”、“繼續解放思想,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學生會工作新一輪大發展”討論會、各系辯論聯賽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在參加佛山市“明榮知恥”高校辯論賽中榮獲冠軍。主題突出、目的明確、特色鮮明的活動充分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增強了青年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了青年學生把個人的理想前途與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利益密切聯絡起來,勉勵同學們遵循“立志、遵紀、知禮、明德、勤奮、創新”的培養要求,追求卓越,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水平,努力成為“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的時代楷模。廣大同學在學習教育中得到了昇華,實現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優化機制,強化管理,完善“自我管理”功能

1.整合資源,適時調整,優化管理機制。校區(學院)學生會把工作機制建設放在學生會自身建設的重要位置。在這兩年中,校區(學院)學生會面對一校三區的新格局,多校區管理的新情況,不斷總結新經驗,創新組織的設定形式、管理方法和執行機制,以適應新形勢下校區(學院)學生會建設的需要。為形成更高效更優質的執行機制,我校區(學院)學生會適當地對一些職能部門和外圍機構進行了調整,如增設資訊網路部以加強學生會網站的建設,膳食委員會增設《飲食天地》編輯部以配合三校區的《飲食天地》刊物編輯工作等,在過去一年中,這些增設的部門都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發揮重要作用。

2.銳意創新,推行“幹部之校”培訓管理模式,培養創新型幹部隊伍。校區(學院)學生會牢固樹立學生幹部“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觀念,不拘一格地擇能任賢,不斷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XX年,校區(學院)學生會銳意創新,大膽嘗試,在校區首度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公開招聘、擇優錄用的幹部選拔方式,使幹部競聘公開化、透明化,保證幹部隊伍質量,取得良好效果。校區(學院)學生會的幹部培訓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鍛鍊,堅持整體綜合素質培訓與分部門培訓相結合。我校區(學院)學生會積極組織幹部成員進行暑假幹部培訓、團隊拓展訓練,參加校區(學院)團委舉辦的團校、幹部培訓系列講座,學習“公關禮儀知識”、“公文寫作”、“幹部心理調整”等內容。另外,各個部門針對自身特點進行培訓,堅持“以老帶新”,“傳、幫、帶”相結合的原則,綜合各年級的幹部情況,大膽提拔新人的同時注重幹部隊伍的梯度建設,為學生會培養後備力量。

3.強化管理,獎懲分明,逐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為使學生會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校區(學院)學生會一直重視加強學生會組織建設,組織建立了各項工作制度。這兩年,結合以往的經驗和現實情況,校區(學院)學生會進一步完善落實各項工作制度,編輯了首本《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指南》,《工作指南》涵蓋了學生會的幹部考核制度、會議制度、辦公室使用制度、值班制度、公章使用制度、財務制度和宣傳欄使用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規範了各項工作的工作程式,使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能實現有章可循。為及時地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推動我校區優良校風、學風的進一步建設,在全校區範圍內營造“爭先創優” 的良好風氣,校區(學院)學生會每年組織開展學生會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評選工作及表彰大會,這對於表彰先進,激勵後進,進一步調動廣大學生幹部的工作熱情,抓好校區(學院)學生會系統幹部隊伍的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4.以溝通交流,促進自身建設。溝通利於發展。校區(學院)學生會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加強溝通和交流。校區(學院)學生會與校區(學院)團委積極溝通,有機配合,組織一系列活動,如迎接新生、幹部培訓、文化藝術節、科技學術節活動等,提高了我校區(學院)學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此外,校區(學院)學生會也十分注重加強與各基層組織的聯絡,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努力推進民主化建設,及時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加強與各基層級委的聯絡。如開展與各基層級委級長的交流拓展活動;將各年級委員會工作彙報納入學生會工作中,向各年級委員會發放工作快訊;定期與各年級委員會級長召開主席團擴大會議,真實瞭解各年級各班的情況,及時收集和反饋基層組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加強與基層聯絡的同時不斷促進自身建設。

三、提升層次,拓寬平臺,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1.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營造濃厚校園學術氛圍。校區(學院)學生會積極響應華南師範大學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建立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要求,結合廣大同學的需要,開展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活動,如積極參與校團委、校學生會主辦的科技學術節、認真組織新舊生交流會、各系辯論聯賽、“星光為了明天”師範生教學技能比賽、“跨越杯”英語研究性活動成果展、網頁設計大賽等多項學術品牌活動,營造濃厚校園學術氛圍,有效推動了校區學風建設。

2.提升內容層次,拓寬活動平臺,營造良好學習風氣。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活動的內容層次不斷提升,活動平臺不斷拓展,學習渠道不斷拓寬。校區(學院)學生會積極響應建設學習型校園的號召,緊跟校區(學院)改革發展的步伐,積極投身於校區(學院)學風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如:組織第一屆以“青春與使命”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給廣大學生提供了展現口才的舞臺,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演講人才;組織學生參加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讓對漢語言有濃厚興趣的同學找到了一展才華的天地;協助我校區(學院)圖書館舉行“圖書館交流會及購書活動”,加強了同學們對圖書館的瞭解,同時,還為館長和同學們之間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與校區(學院)團委合作開展的“文明修身、學習為先——共建學習型校園”的學風建設研討會、首屆學生文化沙龍系列活動營造了濃郁學術氛圍。此外,還與校區的知行學社、英語俱樂部等學術類社團、知識性社團合作,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類活動,從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同學們的學習的內驅力,幫助同學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形成良性的學習競爭氛圍。

四、反映民情,建言獻策,切實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

1.加強職能發揮,努力搭建“師生之橋”。校區(學院)學生會是聯絡學校與學生的橋樑和紐帶,是學校開展工作的有力助手。校區(學院)學生會能堅持深入瞭解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有關情況,及時準確地向學校反映,及時為學生解決難題,消除疑慮,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兩年來,我校區(學院)學生會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堅持“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先後與學生辦、教科辦、後勤辦、圖書館、就業服務與指導中心等相關部門聯絡百餘次,共同組織“學生會委員會委員開放日”、“經理對外服務日”、“自律委員會開放日”十多次,使學校和同學之間達到有效溝通。

2.參與民主管理,維護同學們的正當權益。校區(學院)學生會的職能作用發揮明顯,建立學生資訊綠色通道,通過廣泛調研、設定意見箱來收集、整理同學們對學校教學、後勤、食堂、圖書館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並及時反饋意見給學校的相關部門,為學校的發展和改革獻計獻策。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女生節等節日開展相關的大學生權益服務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增強了廣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如第三屆女生節之黑白經典系列活動的“案例表演與現場訪談”活動,寓教於樂,給當代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取得良好效果。

五、活動多樣,內容豐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樹立品牌,厚積薄發,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圍繞構建和諧校園,營造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這一目標,我們主要開展了三項工作。

1.校園活動品牌化。遵循“常規活動制度化、零散活動系列化、傳統活動創新化、大型活動主題化”的原則,以校園為基本空間,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的廣泛交流為基本形態,建設有時代特徵、青年特點、華師特色的學生群體文化,朝著精英主流文化的大方向,打造華師校園文化品牌,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好主題文化系列活動,是我校區(學院)學生會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都集中精力,抓好一年一度的女生節和公寓文化節活動。以集中辦節的全新模式,樹立我校區(學院)全面展示文化藝術素質的品牌。我們本著“巨集觀指導,微觀入手”的原則,在組織形式上,採取了定活動、定專案,以統一佈置和分散實施兩種形式,逐步落實了每項活動的具體協辦單位、承辦單位,充分調動了學生會幹部、學生社團幹部、級委、班委幹部和廣大同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組織機構上,成立主題活動籌委會,進行巨集觀上的具體指導和把握。從女生節創新性的籌備組織到實施,我們深深體會到,樹立品牌活動,組織主題文化系列活動的確是促進學生朝一專多能培養目標發展的有效途徑。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文化交流,展現了當今大學生“勤奮學習,多才多藝” 的青春風采,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為實現培養目標起到促進的作用。

2.文娛活動多元化。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娛活動為校區(學院)學生會的生命線,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搭建平臺,堅持“教育性、品牌性、可行性”的活動定位,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地領導和組織同學們參與各項校園文化活動,如首屆“唱革命歌曲,憶光輝歲月 ”ktv大賽,謳歌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85年光輝歷程。以實際行動迎接了中國共產黨85週年的誕辰,弘揚革命精神。使廣大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實踐根本宗旨,發揚優良傳統,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第五屆、第六屆學生宿舍美化大賽,促進舍友間合作互助,構建校區學生公寓文化;“we are all dancing queens”首屆健美操比賽,充分體現我校區學生青春、健康、亮麗的形象。

3.體育活動普及化。我校區(學院)學生會積極響應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制定了陽光體育運動實施方案,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富有意義的體育活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校區(學院)學生會的認真協助下,我校區(學院)於XX年成功舉辦了校區(學院)第四屆田徑運動會,XX年、XX年全校區學生元旦環校跑;同時,我校區(學院)在連續兩屆校運動會上獲得學生男子團體、學生女子團體以及教工男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此外,校區(學院)學生會還根據校區(學院)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校區(學院)的體育類社團合作開展形式多樣、有益身心的“陽光體育運動”,包括學生籃球賽、足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比賽、健美操比賽等。同學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高,競技水平不斷提升,在07-08學年校體委主辦的七人制男子足球賽和“新生杯”男子籃球賽中,分別獲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優異成績,我校區學生的陽光體育形象在石牌校區和大學城校區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此外,學生會通過協助校區(學院)開展早操管理、體育知識宣傳和元旦環校跑等方式,引導同學們積極投身於體育鍛煉,擴大體育鍛煉普及面,為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道德情操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立足於點,輻射到面,實踐出成效,宣傳出亮點,交流促發展

1.實踐活動穩推進。實踐作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對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深化大學生的認識,提高大學生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校區(學院)學生會秉承“在實踐中成長,在成長中奉獻”的宗旨,積極為同學們創造實踐的機會,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實踐的內容均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此引導廣大同學提高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促進提高同學們的動手實操能力。校區(學院)學生會與校區(學院)團委共同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不但引導了同學們對自身創業的提前規劃,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此活動順應當代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在我校區(學院)掀起了創業浪潮。作為校區(學院)學生會品牌活動的“跳蚤市場”、“第二墟” 深受同學們的青睞,同學們通過我校區(學院)學生會提供的自主創業的平臺,充分發揮自我創造和自我服務能力,兩屆的跳蚤市場都人山人海,場面熱烈,效果良好。我校區(學院)學生會還注重實踐活動的思想性和高度性,立足於點,輻射到面,兩年來,開展了“綠色?心?創想”第三屆diy手工藝品製作大賽、“魅力無限,健康生活”第十八屆華南師範大學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攜手共迎奧運”第四屆diy手工藝品製作大賽等活動,增強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同時,對diy手工藝製作大賽中獲獎作品和部分優秀作品的義賣,大大提高了同學們通過勞動實現自身價值的實踐積極性,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支援、上級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讚揚。

2.宣傳工作出亮點。教育資訊化是華南師範大學的特色和亮點,也是這兩年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的努力方向。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在工作過程中依靠媒體宣傳支撐體系,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取得突破,通過廣播、海報、網站和學生會會刊《有為青年》電子刊物等宣傳陣地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校的重要舉措和與學生密切相關的資訊,同時注重在宣傳工作中注入創新理念和整合理念,不斷改進宣傳的方式和提升宣傳力度,各種宣傳方式互補優勢。資訊網路部的增設,使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在網路宣傳方面更加多元化和專業化。學生會網站的建設不斷完善,目前學生會網站已經進行了第六次的換版更新工作,欄目設定更趨向科學合理,內容更加充實,注重新聞的圖文並茂和資訊的及時更新。兩年來,我們不斷加強學生會宣傳陣地建設,響應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號召,重點辦好會刊《有為青年》電子雜誌,突出這一雜誌的專題性、教育性,突出我校區(學院)學生會特色。新生軍訓、女生節等特刊都圖文並茂,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在不斷優化宣傳工作的過程中,也注重與校區內其它校園媒體的交流合作,如與《風華》編輯部、廣播臺、藍點文學社、《學生工作通訊》編輯部共同舉辦的媒體工作經驗交流會,給廣大媒體工作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的平臺,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目的。

3.對外交流促發展。校區(學院)學生會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對外的交流與合作。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的對外交流工作廣泛深入地開展。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加強與中國移動、百事可樂等公司企業的聯絡,這為活動的順利舉辦提供了更多的贊助渠道,有利於增強校區(學院)學生會在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華南師範大學一校三區的格局下,校區(學院)學生會十分注重與石牌校區和大學城校區的溝通聯絡,建立和完善交流溝通機制,促進專案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校區(學院)學生會曾多次組織與石牌校區、大學城校區學生會幹部進行幹部經驗交流活動,並邀請國防生學生會幹部、歷史文化學院學生會幹部以及石牌校區學生會和大學城校區學生會學習部的幹部前來我校區進行參觀交流,交流氣氛活躍,效果良好,大大加強了學生會系統的溝通與合作。此外,校區學生會還自覺創造條件,促進各高校間的合作與交流,對江門五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龍洞校區、東軟資訊科技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校區,廣東商學院三水校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本部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廣泛的校際關係,在交流中不斷吸收其他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既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也樹立了我校區(學院)學生會的良好形象。

七、以人為本,融入生活,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1.關注生活,服務同學,努力營造“同學之家”氛圍。校區(學院)學生會以服務同學成長成才為目標,在工作中不斷強化自身服務意識。以人為本,突出了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目標定位,立足同學需求,關注同學生活,對廣大同學的生活常識進行指導;加強與校區(學院)後勤辦、飯堂等有關部門、組織的聯絡,及時反映同學們在生活上的意見和要求並跟進解決;做好各學生公寓宣傳欄“天氣預告”、“生活點滴欄目”等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欄目。

2.依章辦事,工作落實,為建設文明校園作貢獻。自律委員會積極宣傳和引導學生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協助維持校區(學院)日常秩序,積極推進學生公寓內務標準化制度的實行,推動校區(學院)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積極增強同學們的安全防範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區生活氛圍。自律委員會積極配合校區(學院)後勤辦的工作,強化學生公寓管理,繼續加強對常規工作的建設——把晚檢和衛檢工作進一步落實以及完善,並嚴格開展內務檢查。此外,自律委員會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校園文化生活氛圍。如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首屆學生公寓文化節”,極大激發了同學們的熱情,促進了男女生宿舍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與審美觀,鞏固了宿舍成員之間的友誼。自律委員會還承辦了由後勤辦、學生辦主辦的“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不僅使同學們瞭解到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識,也增強了大家在交通安全、毒品、消防、防盜、防騙等方面的防範意識。消防安全器材演示及使用比賽更是讓同學在親身實踐中有所收穫,意義深刻、效果明顯。

3.加強監督,保質飲食,為學生健康服務。飲食質量是校園的焦點問題,對於我校區的實際情況就更加明顯。我校區(學院)只有一家集體飯堂,為全校區七千多師生員工提供伙食。提高飲食質量,維護同學的利益,成為了學生會的又一責任和義務。因此,學生會膳食委員會秉承“愛我學院,服務同學,共建文明膳堂”宗旨,一直致力於提高膳堂飲食質量,維護同學利益。對學生飯堂的飯菜質量、飯菜價格、用餐環境與秩序等方面進行監督,加強與飯堂和後勤服務中心的聯絡,促請其對於同學提出的問題加以重視和進行改善。在“經理對外服務日”活動中,廣泛聽取同學們對飯堂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傳達、反饋資訊,做好溝通橋樑作用。通過黑板報、《膳訊》和《飲食天地》等方式向同學們傳遞有關健康飲食資訊。發動全校區(學院)師生為全面打造文明飯堂而努力,營造“愛我膳堂,愛我學院,人人共創新天地”的良好氛圍。這兩年,膳食委員會很好地傳承了華南師範大學“大學生之家”活動傳統,結合我校區(學院)實際創造性地新增自主活動環節讓此活動特色鮮明,趣味橫溢,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此外,膳食委員會定期與石牌校區、大學城校區的膳食委員會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吸收經驗,不斷改善我校區(學院)的餐飲水平。

各位代表、同學們,兩年來校區(學院)學生會的豐富實踐,使我們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對搞好學生會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概括起來主要做到了“四個堅持”:

一是隻有堅持以黨團為依託,才能把握好工作的方向和目標。校區(學院)學生會是黨聯絡廣大學生的紐帶,代表著同學們的利益,校區(學院)學生會的成長,需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校區(學院)學生會取得的每一項成績,獲得的每一項榮譽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和團委的指引。

二是隻有堅持工作層面有更高的定位,才能堅持不懈地引導同學成才。兩年來,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到堅持不懈地正確引導同學,必須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有更高的定位,以特色活動和高定位的活動引領同學。校區(學院)學生會通過堅持學習各種先進理論,形成系統的工作思路,打造學生會的高品位活動專案,在廣大青年學生心目中樹立標杆,旗幟鮮明地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三是隻有堅持群眾定位更深入基層,才能切切實實的做到為同學服務。學生會以“滿足廣大同學需求”為工作目標,只有深入同學之中,瞭解學生需求,維護學生利益,校區(學院)學生會的事業才能蓬勃發展。在開展工作中,我們結合廣大同學的思想特點,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活動參與面,做到最大層面地代表同學、服務同學。

四是隻有堅持工作載體的不斷創新,才能滿足同學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學生會積極樹立創新意識,緊跟時代脈博,與時俱進,利用多元化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同學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實。

回顧兩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深深地感到:校區(學院)學生會必須始終明大局,明使命,明責任;必須始終明確出發點和落腳點,找準聚焦點和結合點,把握著力點和突破口;必須始終堅持善於傳承,敢於創新,內聯外引,活一盤棋的發展思路,推動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向前發展。

回首過去兩年的工作歷程,我們基本完成了第三次學生代表大會確定的工作任務。總結兩年來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取得的成績和廣大同學得到的發展,我們衷心感謝校區(學院)黨政領導、校學生會的關懷和支援,感謝廣大師生對學生會工作的關心和幫助。兩年來,校區(學院)黨政領導、校學生會、校區(學院)團委、社會各界人士為學生會的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老師們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成才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校區(學院)學生會向所有關心、幫助我們健康成長成才的領導、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支援學生會工作的廣大同學和長期以來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廣大學生會幹部致以誠摯的謝意!

第二部分 今後兩年的工作方向和任務

代表們、同學們,實現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全體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更需要廣大青年學生勇敢擔當起民族振興的歷史重任。我校區(學院)現在正處在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期,為早日實現我校區(學院)的跨越式發展目標,校區(學院)學生會責無旁貸。我們認為,今後兩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生會工作全域性,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帶領青年學生堅定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圍繞校第三十二次學生代表大會提出的“活躍基層,整合資源,提高發展能力,團結和帶領全校廣大同學為我校實現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巨集偉目標而矢志奮鬥”的目標,突出構建“和諧校園”這一主題,為學生會在更高平臺服務黨政工作中心,更深層面上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寬領域地開拓學生會工作新視角作出新貢獻。具體目標任務是:“圍繞一個提升,立足兩個發展,做活三篇文章”。

一、打造精英團隊、提升整體水平

校區(學院)學生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就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切實做好“三個著力、三個提升”。

1.著力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一是認真學習黨的xx大精神、學習時事要務,正確把握校區(學院)黨委工作的重大部署,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增強辨別能力。二是構建學習型組織。校區(學院)學生會幹部要帶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掀起學習新高潮,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努力建設一個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富有創造力的新型學生會,提高學生會幹部的工作水平。

2.著力完善制度,提升整體效能。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工作程式,推進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程式化建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創新機制,調動積極性,通過機構設定、檢查監督制度、例會制度、獎懲機制等增強學生會的工作指導功能;在管理模式上,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達到上下一盤棋,共榮辱、同進退,使之成為“個體合格,群體合拍,整體合力”的堅強集體。對學生會幹部的選拔任用、考核評優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確保同學們的參與權和知情權。三是加強學生會的管理職能,實現“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加強對各年級委員會的指導工作及交流。學生會將繼續加強對各年級委員會工作的指導,密切與各年級委員會的聯絡,促進校區(學院)學生會的管理模式由“停留上層”向“重心下移”轉變;逐步完善基層學生會組織建設,按照“經驗要在基層創,典型要在基層樹”的指導思想,把管理運作的重心下移,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指導,把握青年的脈博,通過更廣闊的途徑、更新穎的形式瞭解各年級委員會的工作情況,聽取廣大同學對學生會工作的意見及建議,充分尊重和發揮各年級委員會的作用,以謙虛、務實的工作作風以贏得廣大同學的信任與支援。

3.著力加強思想建設、提升服務意識。一是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提高學生會幹部的理論水平,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宗旨,當好構建和諧、美好校園的表率,發揚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二是加強校區(學院)學生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想同學之所想,急同學之所急。保持與廣大同學的密切聯絡,為廣大同學的學習、生活、就業、身心健康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服務和幫助。三是要主動溝通。進一步確立校區(學院)學生會組織在涉及學生的校內外事務中的參與作用,協助校區(學院)更好地培養教育學生;疏通同學意願的反映渠道,及時有效地把同學的意見、建議提交到校區有關部門,積極為同學服務;在對制度的修訂和實施、活動的策劃和開展等方面,廣泛徵求同學們的意見,鼓勵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到校區(學院)學生會的各項工作中來。

二、立足全面發展和科學發展

1.堅持以德育為首,實現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學校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學校以育人為本,必須堅持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德育的首位。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堅定不移地抓好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們校區(學院)學生會的神聖使命。要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人才,就必須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使廣大同學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國現代化的程序中發揮生力軍作用。校區(學院)學生會開展育人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學生會組織先進性與群眾性相統一的獨特優勢,深入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xx大”精神,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用科學發展觀構築學生的精神支柱,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堅持科學發展,促進廣大學生成長成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主旋律,以改革、創新和發展為主基調,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全域性,在科學發展觀的旗幟下解放思想,以新一輪的思想大解放,推動校區(學院)學生會各項工作的大發展。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立青年學生的文明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處理好德與才、知與行、博與專、得與失的關係;克服狹隘視野,樹立世界眼光,謀劃學生會的發展,做身心健康、德才兼備、既博學又有專長的高素質人才,以健全的身心素質迎接時代的挑戰。

三、以黨政工作為中心,做活三篇文章

按照校區(學院)黨政工作的總體佈局,結合我校區(學院)學生會的特點,今後兩年的工作重點做活以下三篇文章:

1.抓學風、促轉變,實現跨越式大發展。學風建設,一直都是我校區(學院)的工作重心,學生會有責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廣大同學瞭解社會形勢和發展趨勢,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所以在今後的工作,我們會繼續致力於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配合校區(學院)抓好學風陣地建設。重點把教室、宿舍建設成為良好學風的主要場所,建立文明教室、優雅舍區,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注意結合我校區(學院)專業特色,開展形式多樣、專業特色明顯,併為同學喜聞樂見的活動,才能更好的調動大家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我們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科研活動、文娛活動相結合,讓同學們做到立足學校,放眼社會,實現跨越式大發展。

2.抓節約、促發展,興起校園文化新高潮。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響應黨中央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我校區(學院)提出了建立節約型校園的號召,校區(學院)學生會在開展活動中必須積極響應、理解和貫徹落實這個號召,從自己的生活點滴做起,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約意識,建立健全節約型執行機制,做到在傳統精品活動中銳意革新,努力構建節約型校園,共創和諧校園。

在傳承過去精彩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建設節約型校區的需要,把建設校園文化與建設節約型校區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要根據校區(學院)特色,整合資源,探索創新出真正屬於我們校區(學院)特色的精品活動,做到“學生髮起,老師指導,學生參與,學生受益”。以特色活動、精品活動吸引同學、服務同學,充分調動和發揮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力打造我們校區(學院)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引導校園文化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如繼續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文化節、學生公寓文化節和女生節等富有特色的活動,並逐步豐富這些活動的內容,在保留原有的各系辯論聯賽、健美操大賽和籃球賽等深受同學們歡迎的活動的同時,積極開辦文化水平較高的講座和論壇,以此拓展和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在追求校園文化活動內容豐富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活動的針對性,使開展的各項活動能受到全校區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同學的歡迎,激發更廣大同學參與的熱情,全方位地活躍校園文化氛圍,使更多的同學在活動中陶冶情操,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

3.抓實踐,促提升,培育社會有用人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點要落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服務。科技創新能力也在社會所需求的大學生能力結構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加大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力度,拓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形式和內涵,是今後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校區(學院)學生會將一方面結合我校區(學院)特點,開展各種涉及多領域的科技實踐創新活動,培養和提高廣大同學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活躍校園科技創新的氛圍;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專業老師的指導和支援,組織發動同學們創造出高水平的科技作品,促進整個校園科技創新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充分發揮知行學社、有為法學研究會、漫雪詩社、英語俱樂部、普悅書友協會、電腦愛好者協會、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等學術型、知識性社團在科技創新工作的作用,通過開展學術講座、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進一步濃厚校園科技文化氛圍。此外,我們還要積極配合校區(學院)團委大力推進社會實踐工作。總之,我們要把握奮鬥方向,不斷深化改革,探索新的活動專案和活動途徑,在促進廣大同學的素質提高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由短期實踐到常年實踐的轉變,在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上要逐步創新,加強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引導社會實踐活動向陣地化發展,讓廣大同學在不斷的社會實踐中早日成為適應社會建設的有用人才、專才。

各位代表、同學們,時代賦予了我們青年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祖國,譜寫華麗嶄新篇章的神聖歷史使命,更給予了我們青年大學生施展無限才華、放飛青春理想的廣闊舞臺,我們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時代賦予重任,學生寄予厚望,實現今後兩年的工作目標,任務艱鉅,意義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起來,在黨的xx大精神指引下,高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校區(學院)黨政中心,立足發展大局,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團結帶領廣大同學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定信心,紮實工作,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積極投身於校區(學院)的建設、改革和發展,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為推動我校區(學院)學生會工作新一輪大發展,推動我校區(學院)跨越式大發展,實現我校“xx”規劃和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巨集偉目標,釋放激情,點燃夢想,攜手華師,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