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如何寫調研報告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78W

一旦你開始撰寫研究報告,那就意味著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聲,那麼如何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一些調研報告,希望大家喜歡!

如何寫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怎麼寫

調研報告是指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驗或問題,經過在實踐中對其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將調查瞭解到的全部情況和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這就是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象,按事物的本來面目瞭解事物,詳細地佔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至於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複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採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如何寫好調研報告?

第一,必須掌握符合實際的豐富確鑿的材料,這是調研報告的生命。豐富確鑿的材料一方面來自於實地考察,一方面來自於書報、雜誌和網際網路。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獲得間接資料似乎比較容易,難得的是深入實地獲取第一手資料。這就需要眼睛向下,腳踏實地地到實踐中認真調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寫好調研報告的前提,必須下大功夫。

第二,對於獲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資料,要做艱苦細緻的辨別真偽的工作,從中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性,這是不容易的事。調研報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篩選出最典型、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對其進行分析,從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或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得出正確的結論,總結出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寫調研報告時應特別注意的。

第三,用詞力求準確,文風樸實。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很好的典範。寫調研報告,應該用概念成熟的專業用語,非專業用語應力求準確易懂。通俗應該是提倡的。特別是被調查物件反映事物的典型語言,應在調研報告中選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詞新穎,把簡單的事物用複雜的詞語來表達,把簡單的道理說得雲山霧罩、玄而又玄,實際上是學風浮躁的表現,有時甚至有“沒有真功夫”之嫌。

調研報告一般是針對解決某一問題而產生的。報告需要陳述問題發生發展的起因、過程、趨勢和影響。如果用詞概念不清,讀者就難以瞭解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調研報告,用詞準確有助於政策決策者迅速準確地理解調研報告的內容,有利於政策制定和調整的正確性。

第四,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調研報告要做到觀點鮮明,立論有據。論據和觀點要有嚴密的邏輯關係,條理清晰。論據不單是列舉事例,講故事,邏輯關係是指論據和觀點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絡。如果沒有邏輯關係,無論多少事例也很難證明觀點的正確性。結構上的創新只是形式問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報告的形式上。調研報告的結構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思想素質。好的調研報告,是由調研人員的基本素質決定的。調研人員既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一項政策往往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許多方面,並且影響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只有具備很寬的知識面,才能夠深刻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正確判斷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體的需要;才能看清複雜事物的真實面目。恩格斯說過:如果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任何科學都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調研人員一定要具備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源於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對事業、對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調研報告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作者所處的立場決定了報告的主題和觀點,也決定了報告素材選取的傾向性。巴金說,“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實際搞調研,一定要有為老百姓、為國家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和感情。

·市場調研報告·安全生產調研報告·社會調研報告·會計調研報告·產品調研報告

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調研報告的寫作過程實際上也是探索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報告的論點和論據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而不是追隨潮流,迎合某些群體的需要。這就需要調研人員非常敬業,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調研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研報告”、“關於××××的調研報告”、“××××調研”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研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研的物件、範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範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範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研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物件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研物件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研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研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寫好調研文章的竅門。

影響基層檢察調研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選題、方法、資料、態度等,但歸納起來,基層檢察調研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解決寫什麼、如何寫兩個問題。

寫什麼實際上是選題問題,我把多年經驗總結為一個訣竅:凡是法律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的、司法實踐當中有爭議的或者是規定已經過時的,而自己又有寫作衝動的,都可以寫。

如何寫實際上就是要解決如何調研、對調研成果如何表現的問題。顯然,這是一個關於方式方法的技術性問題。我認為,寫好調研文章有三個方面必須重視:

首先,要講究結構。結構是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作者表述調研經過和結果的方式,必須強調邏輯性、層次性和條理性。整篇文章就一個大自然段,或者本來就是很短的文章,卻偏偏要分成第一個大問題、第二個大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不對,形式應當為內容服務。具體來說,確定文章結構,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複雜程度,如果表現內容較多而複雜,就得選用複雜一些的結構。

學術文章雖然多是議論性質的,但其具體形式不盡相同,既有調查報告又有案例分析,還有純理論性的文章,而且寫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樣,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求證,還有的是為了反駁或者立論。因此,在遵循一般規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這些特殊因素,儘可能選擇最有利於表現自己思想內容的結構。

其次,要講究語言。語言運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個標準務必做到:第一,要精練、精緻、精巧,一句話中不能有多餘的字,一段話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複。第二,要準確,一方面用字用詞要準確,另一方面語意氛圍要準確。第三,要連貫,也就是說論述的時候,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依次進行,一種意思沒有表達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內容,否則會造成論證上的突然中斷。不能跳躍,不能性急。

再次,要講究文風。文風問題實際上是心態問題,講樹立良好的文風,就是要求深入實際調查,不浮躁,不閉門造車,不想當然。寫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強詞奪理,要言之有物,不譁眾取寵,要持之以恆,不急功近利。

調研報告範文1

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既關係到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關係到糧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關係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加強對流通過程中糧食質量的監督檢查,是保證糧食符合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範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此,《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建立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的抽查、監測制度。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可以進入糧食經營者經營場所檢查糧食的收購、儲存活動中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收購、儲存活動中的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

根據目前現狀,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最基層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對糧食質量進行抽查監測的直接執行者,也就是說,監測把關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是否到位,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然而,糧食質量、原糧衛生監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必要的經濟投入。

糧食質量監測內容雖然較多,但比較容易,對儀器裝置沒有特殊要求。然而對原糧衛生監測所包涵的內容較廣,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對收穫期的糧食(原糧)進行農藥汙染監測;二是對收穫、儲存過程中微生物毒素的汙染狀況進行監測;三是對原糧儲存過程中用於防、治蟲、黴熏蒸劑殘留的監測;四是對其他化學物品對原糧汙染的監測。要對糧食(原糧)進行以上內容的監測,就必須要有很專業的檢測技術、效能可靠的檢測裝置和工作認真負責的專業檢測人員,這些對目前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來說,的確是一大難題。就本人瞭解,目前xx地區各縣(市)能開展這項工作的糧食局確實很少,原計劃經濟時期功能齊全併為糧食質量、衛生監測做出貢獻的縣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在糧改時先後被撤掉,檢測人員也先後被裁減掉,即使保留下來的也因儀器裝置老化、人員減少而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本人認為,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履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的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的職能,就必須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必須儘快落實“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的規定

根據《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糧食質量、衛生法律、行政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履行糧食質量、衛生監管與服務職責。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使命,是做好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的基礎。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我認為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儘快落實《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恢復或加強縣(市)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要用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的技術力量來開展這項工作。

二、必須配備相應的監測人員

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檢測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就質量檢測而言,既有物理檢測,也有化學檢測;既有常規檢測,也有專項檢測;既有原糧檢測,也有成品糧檢測。特別是原糧衛生檢測、農殘檢測、微生物毒素檢測、薰蒸劑殘留檢測的技術性較強,其中專有名詞多達上千個,檢驗專案多達近千種。因此沒有專業的檢測人員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不斷充實和培訓檢化驗技術人員,充分調動糧油檢測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專業檢測人員的作用,並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培訓糧油檢測人員,以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把糧食檢測工作引向科學、便捷、準確的方向,並使之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充分吸收引進使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糧食檢測的科學水平,以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需求。

三、必須添置相應的監測裝置

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必須憑藉必要的檢驗檢測儀器和裝置,必需要按照國家質量標準、衛生標準、標準檢測方法等進行取樣、檢測;因此,為確保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這項工作能順利進行,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性、準確性,就必需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應用最新標準,添置最新檢測裝置。目前,各縣(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沒有專職檢測機構,更談不上擁有分析儀器和檢測裝置,因此,建立檢測機構、配備必要的檢化驗設施、裝置,及時更新舊的儀器裝置,配齊檢測需要的各類化學試劑、藥品應是當務之急。

四、必須落實相應監測經費

要對糧食的質量進行監測,就必須要對糧食進行抽樣、分樣、包裝、檢測、報告,有些檢測專案還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和特殊的試劑等材料,因此,要做好糧食的檢測工作,就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專項檢測資金,這樣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眾所周知,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監測既是維護糧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同時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需要,更是加強糧食行政執法的需要。所以說,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檢測屬政府行為,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確保放心糧工程的重要舉措,糧食質量及衛生監測費用應由政府列入財政支出,這也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16條所明確規定的。

強化糧食質量檢測工作,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質量檢測工作對糧食流通進行監督的基礎性作用,有效貫徹國家頒佈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更好地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執行各項糧油質量標準、衛生標準,而且可以有效指導國家糧食儲備,確保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最終實現保障人們身體健康這一目的。

調研報告範文2

就業是民生之本。做好就業工作,需要全面分析當前所面臨的形勢,既要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又要把握促進就業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一、我市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一)建立就業協調機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並把促進就業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強力推進。為了加強我市就業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成立了由24個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組成的市促進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出臺了“消除零就業家庭”等若干項促進就業政策措施。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也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從而自上而下建立了促進就業工作的協調機制,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了促進就業的目標責任制,進行年度考核。

(二)落實就業優惠政策。按照《就業促進法》和中央、省、市促進就業的各項決策部署,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等政策認真實施。去年以來,全市發放就業服務卡2萬多份,發放再就業優惠證6660份,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60筆、金額3485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50%,直接扶持創業者760人,帶動6500多人實現就業。累計發放扶持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855筆、金額10285.5萬元,發放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31筆,金額2043萬元。XX年,全市落實主輔分離政策安置下崗人員1620人,減免企業所得稅544萬元;落實穩定就業政策,辦理出口退稅2.38億元;落實鼓勵吸納招收下崗人員中就業困難人員431人,減免增值稅4412人次,減免稅額594.28萬元;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減免稅收262.8萬元。

(三)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近年來,我市建立了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群(村)、村民組五級服務網路平臺,已建成勞動保障事務所272個(其中街道18個,鄉鎮154個),勞動保障工作站

1579個(其中社群220個,村1359個),在村民組設立資訊員43681名。與此同時,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各級勞動部門主辦的區域性中心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已達13家,市、縣勞動部門舉辦的公共培訓機構14家,在鄉鎮共建立公共及民辦職業介紹機構100多家,建立縣、鄉就業培訓機構60餘家,為城鄉勞動力資源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推進統籌城鄉就業。我市堅持科學發展、統籌兼顧的原則,在穩定城鎮就業工作的同時,把就業工作重點快速向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方面轉移。大力實施農民工素質就業計劃。開展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緊緊圍繞勞動力需求和本地企業用工緊缺工種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培訓,同時還積極為參加培訓的農村勞動力提供技能水平鑑定評價服務,不斷提高農民工素質。全市農民工技能培訓人數達39103人,共有近3萬人通過培訓成功實現就業,就業人數佔培訓總人數的84%。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市針對返鄉農民工的特點,積極開展調查摸底,瞭解返鄉農民工的技能情況、求職願望和技能培訓需求,對有創業願望的積極組織創業培訓,有一般技能培訓需求的及時安排培訓。大力實施“1511”工程。即培養1000名創業者、解決500戶“零轉移農戶”轉移就業、建立100個充分就業鄉村、建設100個培訓基地,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渠道。

(五)以創業促進就業。我市將鼓勵創業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手段。XX年市委、市政府開展全民創業行動以來,全市共建立了創業園區13個、創業街10條,園、街吸納創業者507人,帶動11885人實現了再就業。在創業培訓上,全市共組織了186個班次的創業培訓,80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和有創業願望人員參加了培訓,已有3087人實現成功創業或自謀職業,累計帶動再就業人數達萬餘人。

(六)推進就業援助。我市將零就業家庭就業幫扶和建立充分就業社群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城區先後開展了“建立充分就業社群”、“消除零就業家庭”、“再就業百日幫扶”等專項援助活動,在農村開展了“春風行動”、“消除零轉移就業農戶”、“建立轉移就業鄉村”等活動,從而建立了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就業援助體系。全市(含縣區)共走訪下崗失業人員困難家庭3200多戶,確定援助物件2812位,簽訂服務協議2812分。截至目前,幫助272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98人安置在公益性就業崗位;為71戶“零就業家庭”開展了就業援助,並有129位“零就業家庭”成員成功就業;援助“零轉移就業農戶”524戶,有703人實現就業。全市共舉辦專場招聘會126場,發放政策宣傳材料14.5萬份,2萬餘人實現就地就業。

二、當前就業形勢分析

(一)就業局面複雜、壓力大。“新增就業壓力大、轉移就業壓力大、再就業壓力大、總量規模壓力大”是我國就業的特點,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就業壓力將繼續增大。人口基數大、新增就業人口不斷增長,加之產業結構升級帶來的就業結構性矛盾和農業現代化程序加快等,是現階段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權威部門統計,“xxx”時期,我國進入新的人口勞動力增長高峰,5年新增勞動力總供給將達5000多萬,特別是高校畢業生人數會持續增長。但勞動力就業需求崗位只能新增4000萬個,勞動力供求缺口將達1000萬個左右。

(二)經濟結構調整影響就業。國內經濟週期進入減速通道,經濟調整將影響就業。相關資料顯示,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帶動的就業已由“xx”時期的94萬人,減少到“十五”時期的80萬人,並且呈持續下滑狀態。自XX年以來,國內經濟持續保持了8年的擴張勢頭,從XX年3季度開始,我國經濟已經由持續的擴張轉為收縮,gdp增速逐季回落,儘管XX年下半年中央已連續出臺了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經濟下行的趨勢並未改變。XX年,面對空前嚴重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央已經和將要採取一系列刺激內需的巨集觀經濟政策,但巨集觀調控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調整的力度和時間,而不可能消除經濟調整,經濟增長放緩勢必要影響就業。

(三)金融危機對就業形勢衝擊。全球金融危機已對我國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一是國外需求下降,出口企業訂單減少,導致企業停產或裁員。從去年下半年,我市對返鄉農民工的監測可以看出,提前返鄉的農民工大多是來自“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依賴出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二是影響投資信心,導致就業崗位增長減緩。有的企業雖然未受大的影響但本來打算擴大投資,增加就業崗位,卻選擇了觀望。三是影響消費信心進而影響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沒有消費,就業能促進消費、拉動內需,這也是中央將“保增長”與“保就業”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原因。

三、我市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受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以及我市市情特點,當前,我市勞動力就業存在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四個矛盾”:

一是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根據城鄉統籌就業的要求,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大了我市新增勞動力與新增就業崗位的矛盾。我市又恰恰是典型的就業困難城市。首先是農業和人口大市,農業人口480多萬,有130多萬農村富餘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受金融危機影響,截止到春節前,全市返鄉農民工達到110萬人,春節後有100萬農民工重新外出務工。截止到3月底,外出務工中有2.33萬名農民工又重新返鄉,返鄉農民工數量多;其次我市作為發展中老工業城市,下崗失業人員較多,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截止3月底,我市企業新招聘員工32358人,新裁減員工3130人,企業新增加崗位29228人;停產、半停產企業113戶,涉及職工6063人;採取措施穩定崗位175家企業,涉及職工19102人。再次是教育大市,大中專畢業生數量多,“三多”給**就業工作帶來了極大壓力。

二是結構性的矛盾。從我市當前產業轉型看,一方面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比例下降,第三產業發展緩慢,新上的能源化工、機械製造等專案科技含量和機械化程度高,使普通勞動者選擇就業的機會減少,體力型勞動者就業空間越來越小。另一方面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勞動力數量龐大但整體素質偏低,一般勞動力數量嚴重過剩,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就業難”和“招工難”的問題並存,“有事沒人幹”和“有人沒事幹”的現象同時存在。而且隨著我市經濟結構性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逐步加快,這些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尤其“4050”下崗職工因年齡和技能原因,再就業更為困難。同時,福利企業經營比較困難,殘疾人下崗失業增多。

三是勞動者就業觀念與市場機制不相適應的矛盾。多數失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不高,看重眼前利益,寧可去競爭技能要求不高,工資待遇低的崗位,也不願意花時間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當前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蔓延,我市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用工不足,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崗位供求的矛盾,使得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四是就業多元化與管理培訓落後的矛盾。當前就業工作呈現用工單位多元化,就業渠道、就業方式多元化的特點,各級政府在管理與服務中存在諸多困難。目前我市就業服務機構尚不健全,服務條件、手段落後,勞動力網上市場即無形市場尚未形成,就業培訓體系不完善。特別是就業培訓種類繁雜,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尤為突出,加之一些企業用工行為不規範,合同簽約率不高,社會保險的參保率低,勞動監察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四、對我市促進就業工作的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要進一步強化政府職責,切實推動《就業促進法》的貫徹落實。促進就業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政府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各級政府要全面落實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貫徹《就業促進法》,把促進就業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任務,建立健全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遵循市場對就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政府促進就業的主體責任,要把就業作為政府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也要堅持將就業形勢作為制定改革發展措施的主要評估指標,擴大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高就業質量,以保證就業年度計劃的落實,努力實現全市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的目標。

二要進一步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要緊緊抓住中央擴大內需帶來的就業拉動效應,大力爭取國家專案和資金支援,加快寧宜城際鐵路等各類投資專案推進,堅持在發展中擴大就業。全面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動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林漿造紙、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結構升級,不斷培育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積極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旅遊業、商貿流通業、餐飲業、社群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勞務經濟,大力發展公益事業,千方百計挖掘就業崗位資源,帶動各類勞動人員就業。積極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社群建設和應徵入伍,切實引導好高校畢業生就業。

三要進一步抓好創業載體建設,推動創業帶動就業。要實施積極的創業政策,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加大政策引導、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力度,繼續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採取積極措施,實施創業帶動就業。著力在提高創業意識、增強創業能力和優化創業環境方面下功夫。加強創業載體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專案推介、專家指導、法律援助等創業服務。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研究、落實減輕企業用工負擔的政策措施,鼓勵用人單位吸納“4050”人員和殘疾人就業。加強創業典型宣傳和創業教育,引導和激勵有志者投身創業。

四要進一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效果。要鼓勵和支援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開展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積極整合勞動、婦聯、團委、職業教育等社會培訓資源,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實行工學結合,拓展培訓專業。要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實現培訓專業與經濟發展、培訓方式與就業意願、培訓內容與就業崗位的相互對接。充分發揮就業服務中心在技能培訓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勞動者的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研究和探索就業技能培訓高效機制,著力提高培訓合格率和就業率。

五要進一步加強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要著力構建城鄉就業服務平臺,制定和完善相關工作標準和管理制度。在加快推進街道(鄉鎮)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的基礎上,要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推進村級平臺建設。結合勞動力動態管理要求,利用就業服務網路和資訊,對城鎮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被徵地農民、新成長勞動力實施動態管理,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建立公共就業服務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各界為公益性就業服務提供捐贈、資助。加強社會職業中介機構管理,促進依法開展就業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形成開展促進就業工作的合力。

Tags: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