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通用4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99W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通用4篇)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 篇1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6月中旬,區人大常委會城市管理工作調查組在常委會副主任李仕民、馮天萬的帶領下,深入區城管局、區規劃和建設局、區工商局、區衛生局、區公安分局、區環保局、東西城迴風街道辦事處,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和走訪等形式對我區城市管理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及做法

近年來,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管理工作,把加強城市管理工作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綜合功能、保障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尤其在城區市政基礎設施薄弱、市民城市意識不強、樹城市形象與擴大就業保民生壓力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區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負重擔當,克難攻堅,做了大量工作,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注重宣傳引導,公眾的文明意識逐漸提升。區政府堅持把宣傳教育引導作為抓好城市管理的前提,一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宣傳媒體及流動宣傳車、辦櫥窗、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廣泛開展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近年來,共印發《致巴城市民一封信》、《致經營業主一封信》、《城管知識二十問》、《居民環境衛生公約》共計5萬餘份。二是以開展”七進”(進機關、進校園、進家庭、進社群、進村社、進景區)活動和”五、十、百、千”示範單位建立活動為載體,不斷增強全民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自覺性。三是以城市管理及執法工作的正反典型案例,倡導文明次序,抵制和糾正陋習。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城市管理的良好輿論氛圍逐步形成,公眾參與支援城市管理的意識逐漸增強。近四年來,無一起因城管執法而引起的群訪事件發生,實現了城管執法零信訪。

(二)注重部門配合,城市環境逐漸優化。在構建大城管工作格局中,相關職能部門協作配合,積極參與,城市經營秩序逐漸優化。一是加大了治理力度。按照嚴管區、一般控制區、開放區三種管理模式,組織城管職能部門開展了集中整治,解決了市民反映較強烈的川劇團片區、街心花園四周的騎門攤,草壩街、通佛路、紅軍路等主幹道的佔道經營等老大難問題。開展了城區農貿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對城區原防疫站門口、職業中學對面、印盒路等7個臨時自發形成的農貿市場進行了整體搬遷,在南壩水井灣、二環路等設定臨時菜市,對原肖家巷市場、北門市場重新進行劃線定點。為規範停車次序,解決車輛亂停亂放、行人亂穿馬路的現象,區政府成立了區車輛管理中隊,加大對各類車輛亂停亂放的管理力度,增設了人車隔離帶和交通標誌,增設了摩托車、自行車停放點239處和3個貨運停車場,並在社群、居委會中聘請了60名交通勸導員專門治理行人亂穿亂行現象。開展聯合執法,加大了對違章違規搭建的整治力度,拆除了南池路、江南濱河路等處違章搭建遮陽雨棚5000餘平方米,在科技園依法拆除了違法建築5.8萬平方米。二是推進城市風貌塑造。按照整體美觀、結構安全、畫面清晰、邊框精緻的要求,重點從戶外廣告、門市店招改造入手,組織專業人員對老城區破損、陳舊的戶外廣告進行了全面清理拆除,打造了西外街、東城街及鐘鼓樓步行街的店招廣告示範街,完成了迴風大道店招店牌和戶外廣告的升級改造。三是完善經營功能分割槽。對部分小街小巷及便民開放區域實行劃區、限時、分類管理,先後規劃設定了24處水果、花卉、小吃、百貨、夜市、滷菜等臨時經營區,設定臨時經營攤位餘個,解決了2500餘名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三) 注重建設投入,市政基礎設施逐漸改善。一是加強對草壩街、回民巷支道、南池北路、鐘鼓樓街等江南片區69條75千米街道進行了集中整治改造,維護和新增鋪設雨汙管網36千米。完成了江南濱河路3500米後期河堤工程建設,完成了濱河路路面硬化17500平方米。二是加強了公園綠地、河堤防護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風景林地等的建設和管護,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34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5.9%.。三是加強了光亮光景工程建設。在老城區建永久性路燈4822盞,簡易路燈385盞、建led數碼管3800米,led燈帶1600米,在江南濱河路、街心花園等處建立了光彩設施,光亮設施已覆蓋了江南城區主幹道和濱河路沿岸,在部分小街小巷增設了夜間照明路燈。

(四)注重發揮街道作用,社群自治管理逐漸加強。城區街道辦事處認真落實城市管理轄區負責制,動員和組織全體幹部職工主動開展城管集中整治活動,積極引導或發揮社群居民自治作用。一是積極探索社群管理城市方式。如西城街道辦事處建立了定地點、定人員、定守護的“三定”守護機制,建立了自管自治機制,形成了以自治促管理、以管理促自治的良好工作局面,建立起了共駐共建、居民監督機制、聯責聯效機制。東城街道辦事處建立了領導分社群掛包督導對隊伍、市政執法人員為主體的綜合執法隊伍、社群幹部或市政協管員為主體的維護隊伍、以公益性崗位或部分志願者組成的清掃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上一頁 [1] [2] 保潔隊伍等四支隊伍。小區管理落實了業主負責人、樓院長責任。二是積極參與城市管理。西城街道辦事處組織轄區居民重點對小街小巷攤點隨街亂擺、亂停亂掛亂搭、小廣告、汙水、噪音等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的現象進行了有效地整治;東城街道辦事處先後對轄區內的四個農貿市場進行了多次集中整治,並多方籌資10多萬元購置垃圾車、製作廣告欄、提供公益性崗位;迴風

街道辦事處堅持政府統一規劃、業主抽選攤位、嚴格功能分割槽的辦法,成功搬遷了3個農貿市場。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區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城市管理相對滯後的問題比較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設效益的發揮,影響了城市化總體水平。

(一)對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社會支援參與度不高。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在全社會形成共識,特別是在當前城市面貌“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的新形勢下,城市建設戰線長、任務重、壓力大,政府及其部門正全力以赴推進、集中力量攻堅,尚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和推進城市管理,致使城市管理滯後於城市建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同時,由於宣傳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原因,社會公眾對城市管理要求高,但部分市民對城市管理認知度和支援度、參與度不高,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的現象普遍存在,市民文明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體制不順,管理職能交叉分散。雖然我區採用了“8+1”城市管理機制,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落實”的城市管理體系未能真正形成,管理體制上存在條塊縱橫,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部門分散執法力度不到位,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比如現有的城市管理涉及到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市場管理、噪聲和環境汙染及車輛管理等職能,相應地分散在建設、城管、工商、環保、公安等部門,職能過於分散,又沒有綜合的職能機構予以牽總協調,工作難以銜接,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和扯皮的現象時有發生,削弱了管理權威,使城市管理整體功能難以得到最大發揮。

(三)規劃控制及配套設施建設滯後,加大了城市管理難度。隨著城市化的程序加快,巴城人口逐年劇增,江南老城區的規劃由於受諸多因素的限制,詳細規劃滯後,加之受體制的影響,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亂搭亂建、違規建設、無序開發的問題非常突出,進一步加大了城市拆遷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管理難度。另外,我區集貿市場、公廁、停車場、垃圾轉運站等配套設施建設總量不足且佈局不合理,導致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與民生之間的矛盾突出。佔道經營、亂行亂走、亂停亂、亂搭亂建、亂排亂放、建築工地亂象等問題屢禁不止,嚴重影響和制約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老城區部分建成區排汙管網設計不合理、管網陳舊,下水道經常堵塞,依靠社群治理難;迴風片開發的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排汙管網建設卻一直滯後,社會反響強烈。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城管機構職能有待加強,執法難較突出。由於歷史欠帳多,我區的市政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簡陋老化、數量不足等問題。隨著城市的擴容,城區市政設施大幅增加,城市管理執行成本大大提高,但城市維護費沒有同步增加,遠遠不能適應現行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機構的職能有待加強,目前區城管局儘管有行政執法人員49人,協助執法人員220人,但我區城市建設起步晚,市民的文明意識不強,增加了管理難度,相應增大了城市管理壓力,城管任務艱鉅。同時因其執法主體資格不合法,行政處罰權該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執法難問題比較突出。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體系需進一步完善。我區城市管理執法目前主要依據的是國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規,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制度辦法,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城市管理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未能建立起有利於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

三、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營造全民參與氛圍。要切實加大對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廣大市民的道德意識和綜合素質。要充分發揮市民自治作用,積極引導市民加強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並利用新聞媒體等多種平臺加強對市民的城管相關法律法規教育,不斷增強市民的城市意識、環境意識、社會公德意識,提高經營者的守法經營意識,使廣大市民和企、事業單位積極支援理解並自覺參與到城市管理中去,強力推進“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努力增強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責任感,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整合力量,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區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提升現行“8+1”城管工作模式,積極探索職能部門之間雙邊或多邊聯合執法和委託執法,探索職能部門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將相關管理職能委託與街道辦事處,切實增強條塊管理的互補性。按照“管理、服務、執法”三位一體的“大城管”格局,進一步加強城管機構職能和社群在管理城市中的職能,全面整合現有城管資源,著力完善城市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協調,在條塊之間、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絡溝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報制度。要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制度體系,建立有利於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建議區人民政府儘快制定《巴城江南老城區城市管理辦法》。

(三)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管理投入力度,確保基礎設施配套。 區人民政府要繼續加大對城市建設管理的投入力度。要著力完善城市管理配套公共設施,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努力解決好各種基礎設施不配套、不完善的問題 。

(四)進一步加強職能部門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綜合行政執法水平。要加強對職能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的理念,大力推行陽光執法、文明執法,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紀律嚴、作風硬、善於打硬仗、群眾滿意的行政執法隊伍,以此適應城市管理不斷髮展的需要。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 篇2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建立健全長效的城市管理機制、著力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市委工作安排,市政協成立了以主席陳莉為組長、副主席李建國為副組長、政協專委會主任及政協委員為成員的城市管理調研課題組,課題組在市規管局、住建局及三個辦事處等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採取“聽、看、查、訪”的方式,對城市規劃編制、城市管理執法、環境衛生管理、城市園林綠化等事關城市管理領域中的重點工作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幾年來,市委政府始終堅持以打造具有文明和諧環境、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強力推進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加強城市管理,著力提高管理水平,突出管理重點,力求標本兼治,系統地開展了以城市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市容市貌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管理活動,經過不懈的努力,城鄉規劃統籌發展,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環境淨齊靚美,城市管理工作正朝著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一)高標準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一是開展市域空間發展規劃。為整合全市產業佈局,完成了《新鄭市產業園區總體佈局規劃》,確定了“一箇中心、三大板塊、六大園區”的發展思路。二是修編新鄭市總體規劃。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修編完成了《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9-2030)》,作為全省城鄉規劃編制的試點,2019年2月11日獲省政府批覆。三是全面推進專項規劃。完成了新鄭市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鄭韓故城大遺址保護規劃、具茨山森林公園、城市水系等專項規劃。四是強化詳細規劃編制。先後編制了城東新區、城西南區、城南區、城北區及《黃水河綜合治理規劃》、《龍湖鎮紡織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新港產業聚集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黃帝故里舊城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心城區新區詳細規劃》等重要區域控制性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二)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道路綜合整治、背街小巷改造等民心、實事工程成效顯著。今年以迎接 “庚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鄭州市“清潔家園”競賽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紅旗路段、公廁中轉站”評選活動,180萬㎡城市道路做到了一日兩掃,全天保潔,清掃保潔率100%,市區人民路、新建路、新華路等主幹道實行一日兩次機械化清掃,機械化清掃率達30%;城區19座垃圾中轉站按照“八無六淨”式標準管理,垃圾清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在家屬區、社群內積極推廣垃圾袋裝化工作,垃圾袋裝率達到了50%以上。垃圾清運做到密閉化運輸,清運率達100%。今年共清運生活垃圾6.9萬餘噸,生活垃圾清運率達到100%。曹莊垃圾填埋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範,科學規範無害化進行垃圾處理,處理率達100%。二是不斷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先後擴容曹莊垃圾填滿場、籌建城北區、城東區2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同時投資28萬元對沿街公廁、垃圾中轉站及集裝箱、保潔車進行重新整理改造。三是積極實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改造工程。新增綠地面積10.68萬平方米,新栽植喬木1.2萬棵、花灌木287.3萬棵,鋪植草坪4.7萬平方米,同時完成喬木補栽、更換347棵,花灌木補栽、更換17.2萬棵,完成行道樹嫁接688棵。對城市主要幹道、廣場、花園實施了燈光改造、綠化美化改造工作。完成了炎黃廣場燈光更新改造,安裝中華燈16盞、方頭燈46盞、庭院燈36盞;完成了黃帝像清洗、四周欄杆噴砂以及地面改造等工作。完成了鄭新路(城牆口至甌江大道路口)道路兩側行道樹法桐無球嫁接工作,共嫁接法桐688棵;完成了城區主次幹道、街頭遊園等處缺株行道樹、斷壟綠籬補植補栽工作,共補栽各種花灌木133572棵,補栽喬木279棵;對綠地內基礎設施進行了維修。通過升級改造,改善了城市綠化及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強化行政執法,著力提高城市管控能力和實效

一是強化專項治理,著力維護正常的市容環境秩序。先後針對“垃圾亂扔、攤點亂擺、車輛亂停、廣告亂貼、工地亂建”等“五亂”現象、“三汙”違法排放、夜間渣土偷倒、機動車販賣水果等問題以及再生資源回收、農貿市場外部環境等進行了專項整治,加大了防違、控違、查違、拆違的工作力度,嚴厲查處違法施工工地,協同拆除各類違章建築,取締無照廢品收購點,集中解決了一些影響市容環境的難點問題。二是完善管控措施,著力提升市容環境監管水平。針對城市管理“全區域覆蓋、全時段管控、全天候檢查”的特點和要求,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法。建立聯勤機制,加強一線執法力量;實施問責制度,將任務、要求、責任落實到各個環節、崗位和人員;針對難點熱點問題採取重點管控、重點辦案、重點整治等措施,加大對突出問題的執法力度;同時,堅持控防結合,在部分路段實施了人行道防護路障,規範和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取得了較好的實效。三是強化城市管理力度,定期開展集中整治活動。針對市區流動攤點多、攤位不固定、時間不集中、管理難度大的現狀,採取堵與疏相結合的辦法,實行晝夜值班,晝夜巡邏,重點查處流動攤點、亂停亂放、破壞市政設施和亂噴、亂寫、亂貼小廣告的“三亂”行為為主,維護城市環境。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張,城市管理依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城市管理體制不夠順暢

城市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由於職能交叉,加上體制和法律規定上的不統一,部門扯皮、推諉現象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工作合力的形成。如戶外廣告管理、修(洗)車審批管理等需要涉及工商、交通、建設部門;農貿市場管理需要涉及工商、衛生和建設部門;市區交通秩序維護、車輛亂停放、亂營運等問題涉及交通、交警和建設等部門。上述工作如相關部門不能協調配合就會出現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另外,我市城管一直都是部門為主的“條狀管理”模式,辦事處與社群居委會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出現了無人問津的管理“盲區”,如城中村、園中村的髒亂差問題等。 (二)城市規劃執行不夠到位。

一是市民和開發商的規劃意識不強,受利益驅動,經常出現一些違規的行為;二是規劃實施過程由於受到行政干預而改變原來規劃設計;三是職能部門監管缺位,無序開發時有所見;四是詳細規劃出臺有其滯後性,城市建設不按規劃實施現象時有發生,致使規劃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佈局、功能不能得到體現。

(三)城市管理薄弱環節依然存在

主要表現為:一是佔道經營現象屢禁難絕。特別是洧水路、文化路等主幹道存在佔道經營,流動攤、店外攤、佔道修車、洗車、店外作業加工等現象。二是交通秩序整治存在死角。機動車輛亂停放、隨意上人行道,計程車違規停車載客、車輛亂調頭現象突出,摩托車、三輪車在主幹道、人行道上任意停靠行駛,非法客運現象普遍,非機動車和行人不按道行進、不遵守交規,闖紅燈、橫穿馬路等現象普遍存在。三是城市公共設施破壞嚴重。公用設施、市政設施遭到破壞和盜竊現象較嚴重。四是環境衛生現狀不容樂觀。市民隨地亂扔垃圾,部分居民隨意傾倒垃圾、排放汙水,農貿市場、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部分小區存在衛生死角,建築垃圾管理不夠規範。

(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基礎設施不配套、硬體設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難度,也影響了城市管理的質量。主要存在問題是綜合市場建設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規範的和方便市民購物室內市場, “促使”不少“散”戶在市場外圍擺攤或遊動佔道經營。

(四)市民的文明素質需進一步提高

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城市人口數量的急速增長,這部分人群中既有從農村進城的移民和外來農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崗職工,還有相當部分的弱勢群體,他們生存於城市底層和邊緣,沒有固定收入,基本依靠擺攤設點等收入來維持生活,以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城市文明往往被拋在一邊,市民素質與文明城市所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衛生意識、環境意識相去甚遠。

(五)城市管理的工作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優化

一是人員編制較為緊張。主要存在園林綠化管理人員嚴重不足、城管規劃大隊的人員開支形式不統一等問題;二是保障仍較滯後。城管執法部門的裝備無法滿足工作需要,突出的是車輛問題。規劃監察大隊共有156人,10個執法中隊,每個中隊都有十多名執法人員,但每個執法中隊僅配備一輛執法車輛,執法車輛偏少,影響執法工作的開展。環衛機械裝置老化現象嚴重,機械化水平較低。市區文化路、新建北路、金城路等7座垃圾中轉站機械裝置是1997年購置,經過長期使用,裝置磨損嚴重,故障頻繁發生,不但影響了垃圾正常中轉,同時也給安全生產造成極大事故隱患,現急需升級改造、更新;三是作業經費不足。由於新建道路和居民區沒有增加環衛清掃人員,形成了新的衛生死角,如:中華北路、鐵北一路、鐵北二路、故城外環路、西環路等。由於經費不足,只有採取增加勞動量不增加人的辦法進行維持,導致環衛作業標準下降,直接影響市容。四是環衛工人待遇和地位偏低。由於勞動強度大、工資收入與其付出的勞動量不成比例、社會地位低等因素,造成我市環衛工人人員短缺、年齡偏高、隊伍不穩定等現狀,給管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另外,鄭州、鞏義、登封、滎陽等周邊縣市環衛工人工資達到800元/月以上,而且市區主要繁華街道實行了兩班制,與其相比我市環衛管理工作相對滯後。

(六)社群環境髒亂差問題依然存在

社群環境髒亂差問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轉,但是由於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欠賬太大,路不平、燈不亮、排水不暢的問題在部分社群仍然存在,亂貼亂畫、亂擺亂放、垃圾成堆到處扔的現象隨處可見,直接影響了社群環境。有的個別地方不是好轉而是越來越差,有的居民抱怨說特別到過節時,垃圾成堆,臭氣熏天,堵到樓門口,在垃圾堆裡過節。

三、建議與對策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議市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由分管領導任主任,規管局、住建局和公安局等領導任副主任,工商、環保、衛生和交通運輸等部門為成員單位,負責全市城市管理巨集觀決策和組織指揮。在城管委領導下,建立一支公安、規管、住建、工商、環保等部門參加的城管聯合執法隊伍。

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和協調機制,統一規範管理標準和要求,形成制度化、規範化管理模式,不僅在突擊性整治中做到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在日常管理中也要形成聯動和協調機制,對偷倒渣土、無證經營等“五亂”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措施。

規管、住建、財政以及公安、工商、環保等各職能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樹立主動管理、主動協調、主動配合的意識,做到管理資源共享、資訊互通,針對一些疑難和共性問題,要及時研究、協調,明確責任主體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充分發揮辦事處及社群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屬地管理職能和督查協調作用,做到責權一致,進一步推進長效管理機制的全面落實。

(二)進一步推進市場化運作,落實有效管理措施

逐步實行道路清掃、垃圾清運等環衛作業市場化運作。建議在現有環衛作業市場化運作基礎上,按照“事企分開、幹管分離”原則,合理界定職能,逐步將市區所有主次幹道清掃保潔作業推向市場,公開招標發包,進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職能部門負責對承包公司作業質量檢查、考核、評比,並按考核結果撥付環衛作業經費,同時強化管理職能作用,對全市環衛工作進行指導協調、監督管理。

(三) 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提高現代城市管理效率

加強隊伍建設。根據現代城市管理工作的特點和任務需要,加強對城市管理的體制、機制研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和方案,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同時要關心關愛城市管理員和環衛職工的工作、生活,相應提高他們工資和福利待遇。

優化保障工作。加強行政執法一線的辦公以及車輛保障工作,結合實際工作和任務需要,配置好執法用車及設施裝置。

(四)進一步提高認識,著力維護城市規劃的可持續性

在執行城市規劃方面,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有充分的認識,做到“規劃一張紙、審批一支筆”,嚴格依法、依程式辦事,不能隨意改變,職能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不按規劃實施的要敢於叫停,真正體現城市規劃的法律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五)進一步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20xx年,我市將迎來三年一次的國家衛生城複審工作,為確保順利通過,儘快完成第二生活垃圾場選址規劃等前期工作;加快城區七座垃圾中轉站升級改造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工作;升級改造人民西路、炎黃廣場公廁;同時購置配套壓縮運輸車4臺,提高環衛基礎設施檔次水平,增強、完善城市功能。

進一步抓好道路建設、背街小巷等城市基礎工程建設。加快環衛設施、裝置的更新保障。儘快實現小區垃圾收集的機械化作業,確保居民生活垃圾及時收集清運。加快社群環衛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對經濟薄弱社群的基礎設施改造投入力度及保潔保序工作的扶持,鞏固和提高生活垃圾清運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水平。

(六)疏堵結合,進一步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一是要整治佔道經營。切實按照“退街進巷,退攤進店,引市入場”原則,加大“遷移、取締、整治、規範”的力度,逐步整治規範城區佔道經營行為,同時加快農貿市場規劃建設,讓經商者有其所。二是整治交通秩序。加大市區公共場所泊車位管理,增設公共停車場、點,完善標誌牌及標線,定期開展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減少車輛亂停放現象。三是加大社群環境的整治力度。針對關係群眾切身利益、有礙觀瞻、影響城市形象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重點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的 “髒亂差”、“牛皮癬”等問題的整治,應繼續加大拆除違章建築、違法建築的力度,把管理、教育、處罰有機結合起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四是加大城郊結合部的整治力度。改變目前違章建築多、亂堆亂放多、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多的現象,樹立整潔、亮麗的城市新形象。

(七)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參與意識

要切實加強市容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宣傳教育工作,潛移默化提高市民的市容環境衛生法制意識和文明素質。加大對城市管理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提高居民的參與意識,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好權利與義務關係。對於一些疑難問題,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細緻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居民群眾和單位的理解支援,逐步形成“新鄭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良好局面。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 篇3

隨著“兩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我縣城市面貌進一步改觀,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城市交通秩序混亂、違章建築、佔道經營等各類“城市病”日益顯現。

為此,我縣先後開展“兩違”整治、城區交通整治、城市管理“三亂”等專項行動,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客觀來說,人民群眾對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較大差距。為全面提升我縣城市管理工作情況,近期,根據我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安排,就加強我縣城市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市管理工作發展現狀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我縣城市管理面臨的執法考驗越來越多、承擔的執法職責越來越廣、承受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重,但城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1、工作強度大。隨著我縣沙田新區的建成,城市規模將進一步擴張,工業園區納入城區管理,人口不斷積聚,“兩違”管控、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工作任務將更加繁重。

2、輿論關注多。城市管理工作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群眾對此高度關注。大量城管負面報道見諸報端,城管幾乎成為負面形象代言人,給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壓力。

3、人員流失快。按照城市發展的需要,我縣城管執法人員不足極大的影響城市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目前,縣城管局城管大隊事業編25人,聘用編50人,聘用人員財政下撥人員工資1000多元/月,由於收入入水平和社會地位較低,嚴重影響了城管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人員流失嚴重,每年也有近10人相繼離職。

4、社會理解少。城市管理主要物件往往是失業人員(含下崗工人)、失地農民、進城農民工以及孤寡殘等弱勢群體,為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在人員密集場所、集貿市場等場所擺攤設點、沿街叫賣,往往對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援,甚至產生牴觸情緒。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給城管執法帶來較大困難。

5、文明意識差。從城市發展情況來看,我縣新增的城區人口主要來源於拆遷安置、進城務工等人員,大部分自身素質有待提升。受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影響,市民亂倒垃圾、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市民還在小區綠化帶種植蔬菜。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破壞了城市環境,影響了城市形象。

二、當前城市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城市管理是一項非常細緻而繁重的系統工程,隨著我縣城市管理工作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體制尚不健全。我縣城市管理部門存在職能配置不盡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違章建築、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佔道經營、流動攤販、車輛亂停亂放、戶外廣告及公共場所管理等職能,分散在城管局、建設局、規劃局、交管大隊等部門,職能過於分散,造成職責不清、多頭管理,極大地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此外,部門、街道、村(居)委間缺乏溝通銜接和監督機制,相互推諉和扯皮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有利就爭,無利就推”、“批而不管,罰款了事”、“能管不管,想管無力管”的現象,管理和執法難以形成合力,造成城管執法工作脫節,甚至貽誤工作時機。

2、市政設施相對滯後。我縣城區停車場建設相對滯後,從而導致部分車輛佔用城區道路現象發生,不僅增加城區交通壓力,也對市政道路造成極大破壞。城區主要商業網點停車位不足,無法滿足私家車快速攀升,城區現有9處集貿市場,部分存在衛生狀況較差、管理不夠規範、規劃佈局不盡合理等現象,難以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3、執法手段單一落後。當前,國家對城市管理還沒有出臺一部系統完整的實體法,對許多影響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為缺乏處罰治理的法律依據。城管在日常工作中面對最多的往往是糾正違法行為,在勸說、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執法手段只有暫扣物品和處罰,沒有有效制約違法違規行為的法律效能,造成執法方式單一,行政執法成本過高。

4、執法環境亟待改善。城管執法的場合往往是馬路執法、一線執法,而執法的物件成份複雜,又大多是弱勢群體,城市管理執法環境相對特殊。一些市民受同情心驅使,盲目同情違章經營者,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被管理者的牴觸情緒,致使阻撓執法、抗拒執法的事件不斷髮生,甚至發生暴力抗法事件。

5、隊伍建設有待加強。2019年我縣正式成立城市管理局,編制為正科級事業單位,而不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這種定性不具備執法資格,仍面臨身份、執法合法性等爭議,目前,九江地區僅九江市執法局為參公單位,具有執法權。與此同時,城市管理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城管隊伍人員整體年齡結構偏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專業人員缺乏,較難適應新形勢下城市管理工作。

三、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幾點建議

管理好城市,創造良好的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環境,是廣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和要求。對此,我縣必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城市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破解影響城市管理髮展瓶頸,切實做到敢為人先,勇於突破,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規範化、常態化。

1、理順體制,健全機制。高規格的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作為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項,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綜合協調,著力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將涉及到城市管理職能統一劃歸城管局,進一步提升城管綜合管理和執法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了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扯皮推諉、效率低下的弊端,著力構建“大城管”的綜合管理體制。

2、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決定城市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抓好街道、村(居)委、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聯動,充分調動團委、婦聯、志願者、義工等組織作用,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利用各類媒體曝光不文明行為,通過正反典型教育,激勵和引導廣大市民理解、支援、參與城管工作,引導廣大市民文明行車、文明走路,提高文明交通參與意識。

3、整合力量,聯合執法。城管、交警等部門要強化一線執法,將更多警力、隊員部署在街頭巷尾,建立24小時聯合巡查制度,重點治理各類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以及佔道經營行為。公、檢、法等部門都應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形成城管執法、公安護法、法院司法“三位一體”的城管行政執法機制,提高行政執法機關移交案件的處理效率和質量,及時處理暴力抗法問題,對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

4、創新思路,科技先行。積極探索政府出資向市場購買專業化公共服務,將亂張貼清理、停車管理、綠化保養等具體管理、服務業務推向市場,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通過招投標選擇有實力專業公司進行維護,形成統一管理、多家經營、有序競爭的執行機制,進一步提高管理績效,降低管理成本。發揮城管指揮中心指揮排程作用,整合城管、交警、交通優勢資源,對城市管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制止、處置。實現城市管理指揮智慧化、監控視覺化、管理網格化。

5、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全面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綜合素質和執法管理水平,對城管隊員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建立嚴格獎懲考核機制,嚴肅工作紀律,樹立良好執法形象。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援,將我縣城市管理局列為參公單位,切實解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問題,使城管隊員具備執法資格。

6、疏堵結合,常態管理。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規劃建設便民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等專業市場,妥善解決流動攤販、困難群眾的生計問題。

關於城市管理的調研報告 篇4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情況不斷複雜化,城市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式,轉變城市管理模式,本文針對淮陰區的城市管理工作進行充分調研,並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全面配合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政策,力爭打造城市管理新篇章。

一、當前城市管理現狀

(一)建設和管理雙管齊下

一直以來,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有建就有管。城市建設是為了更好的改善城市功能,滿足群眾的生活需要,而城市管理就是為使得城市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實現,並且延長其壽命,從而推動城市的更好發展。城管局作為淮陰區的城市管理單位,一直以來認真履行自身的管理職責。在建設方面,城管局積極配合相關單位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特別是推進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便民小吃城等設施的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公廁32座,垃圾中轉站17座,小吃城2處。在管理方面,實行“三洗一清”的制度,確保路兩側牆面、地面、門面乾淨整潔。定期開展市容環衛專項整治活動、非機動車專項整治活動等,全面清理佔道經營、流動攤點、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倒垃圾、亂潑汙水等違章行為,全面淨化城區環境衛生,取得了明顯效果。通過上述措施,強化對城市的道路、建築物、公共設施的維護和保養,確保城市建設的壽命,切實保證了長效化的管理效果,共同推進 “五城同創”工作。

(二)整體和區域性齊頭並進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淮陰區城管局一方面加強精品建立,打造亮點工程。積極打造城管工作精品和亮點工程,相繼開展示範路建立,精品廣場、精品小吃城建立。全面建成洛陽路及西壩美食小吃城、爭創淮海路省級示範路等,為城市管理增添更多的亮點。

另一方面注重細節,加強無縫管理,力爭在時間和空間上實行全覆蓋。在管理時間上,推行延時工作制,全體人員每天比其他部門提前半小時上班,推遲15分鐘下班,星期天、節假日不休息。執法大隊實行早中晚班制,早上6:00至晚上9:30不間斷巡查執法管理。渣土管理實行24小時三班制,全天候管理。在管理空間上,實行“一把掃帚掃到邊”,所管轄的區域清掃到邊,保潔到位,不留死角。環衛管理實行“兩掃兩保”制,人員機械同步制,即每天從早4:30至晚10:00進行兩次清掃、兩班保潔。建立局紀委督查、辦公室督查、科室督查三級聯動督查體系,做到一級督查實行追究制、二級督查實行督辦制、三級督查實行自查自糾制,通過層層交叉督查,確保不出現監督空當。

(三)法律和教育剛柔並濟

城市執法的管理,其目的在於糾正違法行為而不是處罰。針對城市管理的物件,有許多小攤小販都屬於弱勢群體,在很大程度上,生活都存在一些困難。淮陰區城管局針對這一情況,積極主動拿出對策,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在保證城市管理質量的前提下,也讓管理物件易於接受。

一是實行執法影像送審制。要求對執法過程進行全程攝像,並將攝像資料及時報送法制科稽核。同時實行每週一點評,要求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限期整改到位,逐步提高執法水平,避免出現誤判的現象。

二是建立違章檔案。要求按路段建立違章戶檔案,一次違章實行告知,兩次違章進行教育,免於處罰,對三次以上違章者將進行嚴格處罰,實行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管理與執法相結合。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設立隊伍建設督導員,在日常執法時,進行現場監督和指導。擴大社會監督渠道,向社會公佈執法監督舉報電話,並定期邀請媒體記者、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城管執法工作,對城管執法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保證執法的公平與公正。

二、城市管理存在問題

城市管理工作由於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相關單位做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有許多問題存在,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一)執法環境複雜,社會輿論不良渲染

城市管理涉及到社會管理的一些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並且一直以來偏見也存在於一些人的心中,因此城管工作存在社會矛盾集中、管理難度大、群眾理解少等難題。加之由於政府資訊公開的不及時,相關資訊流通不暢,且少數媒體、網站有時不顧事實地大肆渲染,容易使社會輿論形成一邊倒局面,常常使城管工作處於被動的境地,給城管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執法物件特殊,管理工作經常受阻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特別對於市容市貌管理而言,大多數的執法物件情況都比較特殊。其中不乏老弱病殘,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本身生活困難,文化層次不高,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時,同樣要兼顧其生活狀況,這給管理工作又增加了許多難點。此外,目前市民對於城市管理許多章程和法規都不瞭解,用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執法工作,使得執法工作經常受到阻撓。

(三)管理體系傳統,緊急響應有時滯後

當前社會已經處於資訊社會的時代,網路大資料體系已經形成。但是政府部門的許多管理體系仍然沿用過去的傳統做法,未能及時更新換代。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缺少立即響應的報警體系。有時市民群眾發現問題,甚至不知道去哪尋求解決。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訊也不能夠共享,有時一件事情多個單位關注,有時卻無人關注。

(四)相關法律缺位,部門體制有所衝突

目前,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規定了城管執法相對集中行使市容環境衛生、規劃、綠化、市政、環保、工商、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處罰權。由於城管執法多數是執“他法”,沒有一部真正屬於城管自己的法律,因此,存在“借法”執法、執法依據不足、執法難的局面。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部門職責交叉、多頭執法等問題,導致城管執法體制不順,城管執法職能不完善,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創新社會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智慧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效率

充分應用當前的資訊和通訊技術手段,將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服務融為一體,建設智慧化管理體系,打造智慧城市。從城市管理角度來說,一方面可以建立數字城管“網格化”管理,在區域內街道、社群、公共場所逐步劃分網格點,定人、定時、定點地進行管理,並通過當前資訊科技手段,採用網路攝像頭、遠端監控等手段,進行實時監測,確保管理不漏死角,緊急響應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通過實施數字城管,可以有效整合資訊資源,建設基礎資料共享平臺,實現城管工作細節精細化;通過城管辦公自動化、移動指揮智慧化、監控視覺化、監督舉報社會化等手段,逐步提高城市的執行效率,實現“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管理。

(二)加強部門聯動制度,推進科學管理

一是針對政府各部門出現的智慧交叉地帶,進行梳理,成立聯席會議制度,避免多頭領導和多方不管的狀態,確保管理無漏洞。二是部門之間資訊共享,對於弱勢群體的問題,既要管理,也要幫助,及時提出計劃,城管、民政、規劃等部門要互通有無,保證群眾的生產生活。三是建立城市管理信用平臺,並與個人徵信平臺相掛鉤。對待頑固分子,可以建立黑名單制度,借用信用平臺倒逼城市居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城市管理規則,保障城市各項功能的實現,共同推進建設美麗新城市的目標。

(三)轉變被動管理模式,實現自主優化

一直以來,管理者與管理物件都處於對立的狀態,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管理者要加強學習,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法律法規及執法程式的培訓,建立考核制度,嚴格約束執法人員,轉變執法方式,變粗暴執法為柔性執法,以勸說、教育為手段,化解矛盾衝突。另一方面,注重對於社會公民的道德修養的培養。政府要在全社會的範圍內進行宣傳,對一些造謠的個人與媒體進行處罰,保證社會資訊的暢通與準確性。同時發揮社群的力量,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的原則,就地解決問題。與智慧社群理念相結合,城市管理的立足點是公共服務,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城市管理僅靠城管執法部門是難以管到位的,只有充分發揮廣大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因此,要精心設計載體,形成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機制,增強市民城市管理意識,引導市民協調一致搞好城市管理,推進城市管理社會化。特別是要廣泛發動組織廣大志願者參與城市管理,充分挖掘廣大市民對社會的責任感和鄰里互助的精神,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四)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引入市場機制

對於管理工作中而言,人才是基礎,資金是保障。為促進城市管理朝著更好更科學的管理方式轉變,需要加強對於城市管理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大資金投入,有助於提升城市管理的整體水平,吸納優秀人才、專業人才打造先進科學的管理隊伍。

對城市相關的養護、管理等專案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供鼓勵和優惠政策,調動市場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激發市場的活力,改進管理的方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益的目的。鼓勵私人、企業投資進入城市管理與服務,可以嘗試採取政府與企業合作的BOT[1]、BLT[2]等一些新的發展模式,讓更多的市場資源進入到公共服務與管理當中來,推進城市空間的開發管理與探索利用,切實起到利用市場槓桿促進城市管理的作用。

四、展望

在當前社會中,創新社會治理已成為黨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針。對於城市管理工作,作為社會治理方式轉變的重要部分,相信在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基礎下,新型的社會管理體制將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也能夠逐漸形成,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所帶來的紅利,讓人民的生產生活更為舒適便利,建設社會主義美麗新家園的目標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