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社會管理調研報告(精選3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21W

社會管理調研報告 篇1

在創新社會管理中,律師可以發揮積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律師作為法律工作者與社會各方面均有接觸,對於社會管理有切身體會,基於職業訓練而形成嚴謹、規範的素養,有利於社會管理創新規範化、制度化,同時作為法律工作者,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積極作為不僅是職責所在,也有利於提升律師的職業榮譽感和地位。

社會管理調研報告(精選3篇)

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內容,與律師的日常工作關係密切,律師皆有切身體會,對其中的利弊得失感同身受。廣大律師從內心也有意願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有意願為創新社會管理獻言獻策,但如何把我們的良好意願化為切實的行動,並達到一定的效果,真正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作用,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在思想上正確認識律師的職業屬性

律師職業不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發揮作用也不僅於“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律師本身首先是一個公民,凡公民皆有對社會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律師在日常工作中服務於委託人,從事有報酬的勞動。但律師的職業屬性天然與社會管理密切相關,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管理環境下,律師服務於委託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因此,律師不能把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當做等閒之事,也不能因為參與創新社會管理可能沒有直接創造效益而漠不關心,認為是浪費時間,應當在思想上把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放到一個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認識。律師的職業屬性要求律師不僅是一個職業的法律工作者,也應當是一個社會活動家、實踐家,律師不是坐而論道,而應當在創新社會管理的實踐中發揮律師職業規範、理性的素質,這也是創新社會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是律師職業屬性的要求。律師行業不僅可以因創新社會管理而受益,律師在創新社會管理過程中也可以拓展個人形象,提升個人能力,擴大社會交往,在直接服務於社會中增長自己的能力。

二、在形式上依託律師協會發揮作用

律師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律師在個案的辦理中也可以對創新社會管理提出建議和意見,但由於律師在個案辦理中所處的法律地位以及個案的特殊性,基於個案提出的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為系統,也難以迴避就案而起的偏見,因而採信程度及實用性較差。因此,在律師參與創新社會管理中,應依託律師協會,以行業協議的名義參與,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師協會均設有各專門委員會和各專業委員會,所涉範圍可以涵蓋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這些委員會除開展律師業務活動外,可以就創新社會管理問題進行研討,律師也可以把個人的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反映給律協,由律協組織進行調研並形成完整的意見,反映給相關部門。南京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在20xx年通過調研,發現因新法實施,勞動爭議案件突然增多,受勞動爭議仲裁審限限制,無法及時化解,通過律協與南京市白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會商,創新設立的勞動爭議前置調解機制,在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方面創新了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可以說,沒有律協組織,單憑律師個人是難以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的。

三、在操作上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或辦法

創新社會管理在操作中必須提出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或辦法,不能僅僅簡單地提出隻言片語。社會管理本身是一個系統,創新社會管理需對系統本身的動作方式有相應的瞭解,提出的創新意見應考慮新舊系統的相互聯絡,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其目的是使系統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不是打破原有系統重建。因此,在創新社會管理中應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和辦法。應當發揮律師的職業優勢,在與相關部門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拿出具體的操作方案和制度設計的操作程式,使創新成果制度化。在南京律協所創新勞動爭議前置調解活動中,所涉的具體操作性規範檔案,均由律協組織律師起草,發揮了律師職業優勢,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好評。

四、在行動上身體力行積極參與

在創新的社會管理中,凡是可以由律師參與的,均應當積極參與其中。律師在創新社會管理中,不僅應當提出制度建設的創新意見,在具體實施的活動中也應當積極參與。一方面,積極參與創新的社會管理活動可以擴大律師社會活動的範圍,提升律師行業的整體社會形象;另一方面,律師的職業水準也能夠在創新的社會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並通過發揮作用獲得新的業務發展機遇,使律師在非訴訟領域的業務渠道不斷拓展;再一方面,如果律師僅僅是制度創新的建議者或設計者而不積極參與,則律師參與創新社會管理誠意也會受到質疑。當然,就目前社會整體對律師的認識水平而言,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活動在很多時候還不會有的直接的收益,這就需要廣大律師具有奉獻精神,不能目光短淺,我只有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才能讓整個社會逐步認識到律師行業在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從而推動律師業的蓬勃發展。

社會管理調研報告 篇2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主要任務是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既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也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程序,更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我區社會管理工作,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近期,我們對全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社會管理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旅遊經濟發展為中心,圍繞建設“平安南嶽”、“和諧南嶽”、“幸福南嶽”的目標,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綜治維穩工作連續20xx年獲得了省市先進,連續兩屆(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連續多年群眾上訪總量全市最少,非正常赴省進京上訪保持零記錄。20xx年,南嶽在全省公眾安全感和政法隊伍形象民意調查中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1.以健全機制為前提,社會管理格局基本形成。經過調研,我們感到,全區上下對社會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已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主要體現在:一是有地位。區委、區政府將社會管理工作擺在全區各項工作的“第一位置”,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第一責任”,成立了由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掛帥的綜治委,明確了由區政法委、綜治辦牽頭主抓的專門工作班子,形成了區、鄉鎮(單位)、村(社群)、村(居)民小組四級綜治網路。每年的社會管理工作與全區經濟工作都是同謀劃、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政法委、綜治辦被區委、區政府賦予了“領導權、排程權、處置權、拍板權、獎懲權、否決權”等六大職權,並對綜治成員單位的幹部任免具有建議權。二是有機制。結合區情實際,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領導聯點。對全區36個村(社群)逐一明確了聯絡的縣級領導和責任單位(較大的村明確了2名以上領導和2個以上單位),各村的社會管理、和諧穩定狀況與聯絡領導的進退留轉掛鉤,與責任單位的評先評優掛鉤。第二,完善制度。先後圍繞綜治工作考核、流動人口管理、出租房屋管理、“四型小區”建立、創新社會管理等出臺了10多個專門檔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第三,健全機構。繼前幾年成立綜治委總攬全區社會管理工作後,去年以來又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為契機,重新調整了景區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等工作機構的職能職責;特別是推出了城區路段管理責任制,實行職責分割槽、條塊管理、責任到人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社會管理的工作效能和工作水平。三是有保障。主要是在經費上保障到位。如,對政法幹警和綜治幹部的待遇優先到位(近三年政法綜治幹警人均工作經費預算遠遠高出市級標準);對政法綜治工作的財政預算優先保證(近三年財政投入政法綜治的經費年均增長11%);對社會管理工作經費優先撥付,區財政除為各鄉鎮足額安排社會管理專項經費外,還為每個村(社群)安排社會管理工作經費(20xx年每個村5萬元、每個社群8萬元,20xx年每個村6萬元、每個社群10萬元)。

2.以加快發展為先導,社會管理基礎不斷夯實。調研中,大家普遍反映,我區社會管理的基礎之所以比較堅實,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定目標鼓舞群眾。結合區情實際,始終堅持以旅遊經濟建設為中心,確立“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特色精品旅遊區”的總體目標和建設“生態南嶽、休閒南嶽、文化南嶽、高速南嶽、活力南嶽、幸福南嶽、和諧南嶽”的主要任務,有效地凝聚了全區人民的共同意志。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人均gdp(南嶽為3.4萬元,全市為2.2萬元,全省約為2.98萬元)、人均可用財力(南嶽人均7988元,全市為3231元,全省為5276元)、人均銀行儲蓄(南嶽人均為4.5萬元,全市為1.9萬元,全省為2.9萬元)、人均收入水平(南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96萬元、0.89萬元,全市分別為1.78萬元、0.85萬元,全省分別為1.88萬元、0.65萬元),均居全市、全省前列。人民群眾在實實在在的發展中受得了鼓舞,得到了實惠,增強了信心。二是講民主尊重群眾。近年來,我們十分注重保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著力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了具有南嶽特色的重大事項溝通協調製度,區委、區政府在作出一些重大決策之前,堅持廣泛聽取相關專家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反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然後再按程式進行決策,切實提高了決策的群眾參與度和社會透明度,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準確性。在決策中尊重了群眾,在工作中就自然而然地爭取了群眾、贏得了群眾,確保了工作的順利實施和社會的和諧穩定。三是解難題贏得群眾。近年來,我們舉全區之力,負重加壓,攻堅克難,辦成了一批影響和制約南嶽加快發展的大事、難事。如,全面完成區屬國有企業改制、古鎮整修、城市道路改造、景區環境整治、營運格局調整、開通免費公交、建立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等等,得到了全區人民的擁護支援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和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為區委、區政府樹立了權威,贏得了民心,獲得了支援。

3.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人民群眾實惠逐年增多。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最重要的前提。調研中,大家一致認為,這些年我區社會管理工作最大的亮點就是民生建設。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的執政理念,明確提出“確保讓全區人民共享旅遊經濟發展的成果,確保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民生,確保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並持續高於周邊縣區”的原則,全區每年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佔全區財政總支出的三分之二強,民生保障工作在全省實現了“兩提前”,即:免徵農業稅比全省統一部署提前一年、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比全省統一部署提前一年。在全市實現了“五率先”,即: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全區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條件較好的地方還實現了通組到戶;在全市率先為村民發放風景資源保護補償費(每年500多萬元,受益群眾佔全區農民的三分之一強),在全市率先推行農村低保制度,在全市率先為所有被徵地的失地農民落實了社保,在全市率先為村(居)幹部購買養老保險。目前,全區城鄉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城鄉低保的保障標準為全市最高,村(居)幹部每人每月待遇超過省定標準200多元,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持續攀升,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社會活力、融洽了社會關係,促進了社會和諧。

4.以群眾工作為統攬,社會政治大局保持穩定。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是做群眾工作。這些年我區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與過硬的群眾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全區堅持以群眾工作攻社會管理之難、以群眾工作創社會和諧之優,成立了群眾工作部,圍繞加強基層基礎、改進群眾工作、幹部參加勞動等出臺了專門檔案,完善了相關制度,為做好群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注重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對全區36個村(社群)、410個村民小組、11537戶村(居)民,堅持“轄區群眾全走訪、上訪群眾全接待、矛盾糾紛全調處”,建立了區、鄉、村、組四級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完善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實現了群眾工作的“無縫覆蓋”。特別是近兩年來,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和“十萬幹部百鄉千村萬戶大走訪”等活動為載體,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組織各級幹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通過落實幹部聯絡卡、民情日記、民情臺帳等便民、近民、惠民舉措,先後共落實整改專案12類239個,為老百姓辦實事238件,解決老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125個,群眾測評滿意度在98%以上。堅持以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除嚴格執行縣級領導接訪日製度外,針對勞動、民政、徵地拆遷、涉法涉訴等方面群眾反映問題比較多的實際,還從這些部門抽調班子成員長期到信訪局接訪,組成“專家門診”,當場“會診”,當場“開處方”。對於能即時解決的問題即時解決,不能即時解決的限定時間、明確責任人限期解決,直到來訪群眾滿意為止。近幾年全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率達100%,調處成功率98%以上,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全區信訪數量與規模持續下降。

5.以平安建立為載體,和諧南嶽建設成效明顯。近年來,我區以爭創“長安杯”為目標,以“四型”(安全穩定型、環境優美型、文明學習型、友善和諧型)小區建立為載體,在全省率先將平安建設推進到小區層面,出臺了一系列專門檔案,嚴格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對各居民小區和聯創單位實行責任捆綁,堅持“鄉鎮(街道)包重點、政法單位包社群、聯創單位包小區”的責任機制,城區87個小區、134家區直單位全部開展“四型”小區聯點聯創,建立參與率達到了100%,形成了“社會和諧人人共建,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平安建立工作中,各機關單位建立了單位負責人、內保主任、門衛、樓棟長四級責任機制,各鄉鎮街道建立了村(社群)、小區、中心戶(街巷院落)、樓棟四級治安防範網路,各居民小區廣泛開展了“我為別人守一天,別人為我守一月”的居民義務巡邏,切實增強了全區上下抓平安建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小區有事喊得應、居民遇事看得到、防控處事來得及、矛盾化解擺得平”的工作局面。通過“四型小區”建立,去年全區50%以上的小區實現了“零發案”,後山三鄉近20xx年來未發生刑事案件,南嶽鎮被評為全省平安鄉鎮。

6.以遊客滿意為宗旨,對外旅遊形象不斷提升。南嶽既是一個人口小區,又是一個旅遊大區,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如何營造好環境、服務好遊客,是我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我區歷來十分注重旅遊環境綜合治理,牢固樹立“以遊客為本”的理念,全面推行旅遊綜治路段管理責任制,不斷強化廣大市民特別是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了24小時不間斷的旅遊投訴處理體系,推出了“南嶽旅遊誠信十大承諾”,嚴格做到“主客糾紛、只找主人”,“遊客被盜、賓館先賠”,來南嶽旅遊的車輛在本區範圍內違章做到只糾章,不罰款、不扣車,寓服務於管理,努力營造文明、安全、熱情、周到的旅遊環境,進一步提升了旅遊服務質量。良好的旅遊環境受到了廣大遊客的一致肯定,近幾年的旅遊黃金週調查,南嶽旅遊的遊客滿意度均在97.5%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區在社會管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我區的社會管理工作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部門職能交叉重疊,“有利的事爭著管,棘手的事都不管”的現象時有發生,容易留下管理空擋,造成秩序紊亂。另一方面,社會管理工作責任劃分不明確,考核不科學、不細緻、不具體,一些職能部門在執法管理過程中隨意性大,甚至為防止群體事件發生,不惜“花錢買平安”。此外,村(社群)工作重心尚未完全擺正,有趨於行政化管理的跡象,基層自治和服務功能亟待加強。

2.基層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主要體現在:一是基層黨組織不健全、作用發揮不到位。全區基層黨組織普遍存在數量不夠、班子不強的問題,如全區非公企業和協會黨群組織僅19個,村兩委幹部隊伍年齡老化(50歲以上的村幹部數佔總數25.5%)、文化程度較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佔36.7%),綜合素質難以適應工作要求。二是社會中介組織、行業自律組織奇缺。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區社會中介組織只有5個,行業自律組織基本沒有,社會管理主要依賴政府大包大攬,社會自治功能十分薄弱。三是公共安全體系亟待完善。城區治安巡邏主要集中在幾條主幹道上,案件易發的小街小巷仍然警力不足、力量不夠。部分住宅小區圍牆、大門、門衛值班室、物業管理中心等物防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城景區電子監控系統科技防控的技術含量有待提高。農村地區人防、物防、技防設施比較缺乏,“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及兒童自我防範能力較弱,財產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等等。

3.幹部作風有待進一步轉變。轉變幹部作風,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保證。近幾年我區幹部作風總體上在不斷好轉,但在少數幹部身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有的片面理解社會管理就是社會穩定,只要不捅婁子、不出亂子就不會“丟帽子”;有的作風不實,不深入基層,不掌握情況,有時即使下到基層也走走過場,做做樣子,身入而心不入,當“葫蘆式”幹部;有的責任意識不強,凡事“怕”字當頭,怕冒風險,怕擔責任,怕出問題,歪風邪氣不敢管,大事難事不敢抓,不敢堅持原則,事事明哲保身,當“老好人”幹部;有的懶懶散散,鬆鬆垮垮,對工作不盡心,推一推,動一動,應付了事,被動執行,當“拖拉機”幹部。這些現象雖然發生在少數人身上,但影響很壞,不容忽視。

4.群眾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兩年我區的群眾工作出與過去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離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還有明顯差距:主要是一些幹部缺乏與群眾溝通交流的經驗和方法,不善於用群眾的語言與群眾打交道,用群眾容易接受的方法做群眾工作;特別是少數幹部把群眾工作簡單理解為與群眾拉關係、交朋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意識不強、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

5.旅遊綜治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年我區雖然在旅遊綜治工作方面做出了艱辛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目前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如,在管理機制上尚未實現長效管理,主要是依靠“人盯人”式的高壓式管理和“亡羊補牢”式的集中整治,代價大,成本高,效率低;特別是重點地段和高峰時段,遊客大量集中,全區200餘處景觀景點,幾千家經營門店,管理的點多、線長、面寬,而對旅遊綜治工作具有執法資格的只有少數幾個單位,不但工作力量遠遠不夠,而且對一些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打擊,調查取證難,執法手段不多、不硬。去年推出的城區路段管理責任制,雖然比原來的管理模式有了明顯進步,但由於路段管理人員都是各單位臨時抽調組成的,素質參差不齊,管理難以到位,凝聚力、戰鬥力不強,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

6.公眾參與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是社會管理的主體,他們的參與度決定社會管理工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當前我區社會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區委、政府主導,人民群眾參與和社會自治亟待加強:一是群眾參與意識不強。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居民群眾認為社會管理就是黨委政府的事,是相關職能部門的事,與自己沒什麼關係,“官急民不急,上急下不急”的尷尬局面使一些工作推進比較艱難。二是部門主動履責不夠。一些部門認為社會管理主要是政法、綜治部門的事,在工作中被動應付的多、主動作為的少;有的則認為社會管理矛盾多、麻煩多、費力不討好,工作中能躲則躲,能推就推,嚴重影響了工作效果。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建議

社會管理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突出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從影響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入手求變求新,才能使工作更加富有實效。

1.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在體制機制上求創新。良好的體制機制是創新社會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一要完善社會管理工作機制。要以組建綜合執法局為突破口,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對全區各級各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進行全面梳理和科學分析,重新界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綜治辦、城管辦、景區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以及各綜治成員單位的職能職責,切實解決相關部門職能交叉重疊和工作“缺位”、“越位”的問題,以工作職能的歸位推動工作水平的提高。二要完善領導幹部聯點機制。建立領導幹部聯絡點制度,既是聯絡基層的需要,更是加強基層、穩定基層的需要。要充分發揮南嶽地域小、人口少的優勢,進一步完善領導幹部聯點制度,除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村、鄉鎮幹部包組,聯創單位包小區”外,對一些生活困難、矛盾集中、情緒不穩、社會關注的特殊人群,還要建立定向聯絡制度,對聯絡的領導和單位實行經濟工作和社會管理工作一崗雙責,確保工作落實到位。三是完善科學決策和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群眾參與度,對重大專案、重要決策堅持邀請群眾參與,聽取和尊重群眾意見,做到群眾不參與不決策、群眾意見發表不充分不決策、大部分群眾不支援不決策,確保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同時,對重大決策的落實和重大專案的實施要進行專項風險評估,在敏感期、重大節假日要進行綜合評估,既保證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又能及早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四是完善矛盾調處機制。完善矛盾糾紛預警和排查調處制度,定期開展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通過“三調聯動”工作體系、維穩專項督辦等方式,及時進行化解,切實防止小事拖大、矛盾激化。五是完善群眾訴求處置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制度,暢通渠道,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健全部門聯動、問題化解制度,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強治安防控,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社會安全穩定。

2.以組織建設為重點,在夯實基礎上求創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重心在基層,關鍵在基層,活力源泉也在基層。要切實扭轉社會管理過分依賴區委、政府的現狀,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自治上來,真正把基層打造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平臺、居民日常生活的依託、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一要完善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加強支部建設,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定等分類,加強對後進黨組織的整頓轉化;配強基層班子,特別是要加強村支書隊伍建設,抓好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解決村幹部年齡老化、素質不高、後繼乏人的問題,著力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素質,提高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強化多方參與,社會自治的理念,著力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中介組織、行業自律組織建設並不斷強化其社會管理職責,建立健全“以城鄉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社群自治組織為主體,以政府部門派駐力量為依託,以物業公司和社群社會組織為補充,社群居民廣泛參與”的新型社群管理和服務體系,著力把基層做強、把基礎做實。二要完善基礎設施。城區要按照國際水準、國內一流的標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加快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努力把南嶽建設成為設施完善、功能配套、環境優美、獨具特色、宜居宜遊的精品旅遊城鎮。農村要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標準,認真學習借鑑攸縣“城鄉同治”的成功經驗,堅持“把城市當客廳、把農村當公園”,做到一手抓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一手抓鄉村旅遊開發,精心打造一批生態村鎮和休閒農莊等鄉村旅遊服務點,逐步把我區廣大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發展、設施配套、特色鮮明、環境優雅的精品鄉村景區。三要完善公共安全體系。要通過整合警力資源、民力資源和技防資源等各種社會資源,協調各方面力量,著力構建和完善社群防範、街面巡邏、內部單位防範等治安防控網路,增強整體防控能力。要進一步推進警力下沉、關口前移,全面落實基層民警包社群(片區)負責制,增設社群(村)警務室,配齊配強基層警力。要進一步強化公安巡邏、專業巡邏、居民義務巡邏相結合的人防體系,繼續加強重點單位治安巡邏和安全保衛,城鎮住宅小區要加強圍牆、大門、門衛值班室、物業管理中心等物防設施建設。要著力完善城景區電子監控系統建設,進一步提高科技防控的技術含量。

3.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在公共服務上求創新。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在加快發展中加強社會管理建設、在惠民利民(20xx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中創新社會管理。一要重視落實民生舉措。要圍繞建設“幸福南嶽”的目標,始終把落實民生舉措放在首位,堅持惠

民政策不變,惠民力度不減。要圍繞老百姓就業、醫療、教育、住房以及弱勢群體生活保障、困難救助等方面,制定和實施更多的民生舉措,提供更多公共服務,使發展成果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惠及人民群眾。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闢就業崗位,實施創業促進工程,加快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失地農民、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再就業工作,優先保障弱勢群體就業。二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要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新農合、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要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優先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慈善事業,優先落實失地農民保障、專項救助和困難群眾幫扶等民生舉措,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社群和困難群體傾斜。要妥善處理好景區資源保護與村民生產生活的關係,重視解決山區困難群眾和景區搬遷村民的生活保障問題,以社會保障、社會服務促進社會和諧。三要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與人的發展目標統一起來,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民幸福的關係,更加註重人民對發展的認同度、滿意度,把旅遊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努力使城鄉居民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病有所醫、弱有所扶、貧有所濟、住有所居,不斷增加人民福祉,切實提高全區人民的幸福指數。

4.以轉變作風為重點,在服務群眾上求創新。轉變作風是服務群眾的基本前提,是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法寶。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一要以真摯感情貼近群眾。在思想觀念上,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懂得我們的一切都來自於人民,我們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人民謀利益;在制定政策時,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重要依據;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始終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二要以務實作風融入群眾。要把到基層工作、到一線指揮、到現場辦公作為一條工作紀律,各級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和“十萬幹部下基層”活動,對群眾作出履職承諾並且要忠實踐行承諾;對待群眾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像解決自己的事情一樣,每一項工作都要最大限度地讓群眾滿意;要實行重心下移,堅持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傾聽民聲,洞悉民情,滿腔熱情、腳踏實地、竭盡全力為基層和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謀利益。三要以實在效果感化群眾。“說一萬句好話,不如辦一件實事。”領導幹部不僅要做到心“近”群眾,更要做到心“進”群眾。對於老弱病殘的弱勢群體,要定期、定點、定向的“一對一”、“一對多”的聯絡幫扶,針對他們的實際困難制定幫扶規劃,落實幫扶措施,踐行幫扶承諾,構築幫扶體系;要緊密聯絡實際,認真調查研究,積極主動地為群眾謀發展、想辦法,實實在在的幫助群眾發家致富。唯有如此,領導幹部才能在群眾的心中更有分量,群眾才會真心擁護和支援,社會管理水平才能不斷提升。

5.以強化管理為重點,在管理手段上求創新。社會管理要創新,管理手段是關鍵。可以說,管理手段決定管理效果。一是要推進公共安全資訊化。要以建設“現代資訊高速”為重點,加快建設城景區數字化工程,打造南嶽資訊服務平臺。要把物防技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新建工程專案規劃的審批內容,實現城區重點地段、重點場所、重點部位的監控全覆蓋。要堅持科技強警,以指揮中心為龍頭,打造公安大情報、大資訊平臺,實行視訊監管一網控、辦案辦公一網通、情報資訊一網綜、服務措施一網辦、工作執法一網考。二是要推進人口管理制度化。對於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要加強鄉鎮(街道)流動人口與出租屋管理所、社群流動人口與出租屋管理站規範化建設,聘請流動人口協管員,配齊管理服務力量,保障工作經費,規範工作制度。同時,建立健全流動人口準住管理辦法,出租房屋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和出租房屋分類管理辦法,積極探索出租房屋“統一招租”模式,實現“以房管人”。對於刑釋解教人員,要建立監所、勞教所、看守所與司法所和家庭、單位、社群的銜接機制,做到出監必接,防止脫管漏管失控;要強化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責任,逐一確定幫教責任人、簽訂責任狀、建立幫教檔案;對於社會閒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要加大教育、幫扶、引導工作力度,並逐人建立檔案,由學校、家庭、社群明確專人幫教。三是要推進網路管理規範化。進一步明確電信運營企業和使用者的法律責任,加強對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新型媒體的監管,及時刪除封堵有害資訊。要注重提高黨員幹部應對和引導網路輿情的能力,將新興媒體知識納入中心組學習、黨校培訓、專家講座、幹部考察的重要內容。要注重電子政務公開,凡是依法能夠公開的一律實行網上公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務透明度,打造陽光政府,維護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6.以全民參與為重點,在平安建立上求創新。平安穩定,事關千家萬戶。只有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工作才能如魚得水。要進一步深化平安建立的認識,著力發動群眾參與。要廣泛動員小區居民、單位幹部職工、退休老幹部、老同志積極參與平安小區建立,不斷壯大義務巡防隊伍,使巡防工作變成居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和義務行為。要引導小區居民集體表決通過“居民公約”,用村規民約規範日常行為;要經常性開展文明衛生戶、五好家庭和文明經營戶評比活動,用身邊典型帶動身邊群眾;要大力開展“矛盾化解進家庭、進社群”活動,用身邊的人化解身邊的矛盾,充分調動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努力形成社會管理人人蔘與、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進一步發揮政法部門“主參”作用、鄉鎮街道“主導”作用、聯創單位“主要”作用、社群座落單位“主人”作用和社群小區“主體”作用、小區區長“主角”作用、小區居民“主力”作用,確保建立工作人人有責、人人蔘與、人人受益、人人滿意。

社會管理調研報告 篇3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空前廣泛的社會變革,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是擺在我們每個黨政工作人員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作為一名老幹部工作者深切感到,老幹部工作與社會管理創新不僅關聯度強而且責任重大,如果能夠更加重視和進一步做好老幹部工作,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老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於不斷提升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不斷開創社會管理新局面,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老幹部群體是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依靠力量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根本要義是與時俱進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在這其中,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開創社會管理新局面。而那些置身於人民群眾之中的離退休老幹部就勢必成為依靠力量當中的重要力量。

截至20xx年底,霍城縣有離退休幹部2459名,其中離休幹部57名,退休幹部2402名。剔除年事已高的離休幹部和身體不好以及在外地居住的退休幹部800餘名,在本縣居住還可以參加一定社會工作的老幹部至少還有1600餘名,而且退休幹部的數量每年都是增加的。這是加強社會管理應該充分開發利用的一大塊十分寶貴的人力資源。

老幹部有著“政治、經驗、威望、親情、時空”等優勢。這些老幹部大多出生在建國前後,他們受黨培養教育幾十年,親身經歷過重大社會變革,親身參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理想信念堅定,對黨絕對忠誠。現在他們雖然身不在工作崗位,但心始終沒有離開黨的事業,時刻都在關注黨和國家大事,關注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並且都渴望力所能及地參與一些社會事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再盡一份心力,使老年生活更有意義和價值。他們還大都擔任過不同層次領導職務,有些還擔當過地方、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工作。他們善於從規律層面研究思考問題,在解決複雜矛盾和問題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些老幹部在職時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退出工作崗位後仍有著廣泛的社會聯絡,言談舉止有著很強的社會影響力。他們還是令人敬重的長者,是親朋族友的榜樣和楷模。他們對孰是孰非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其親身經歷和豐富實踐,是對當地親人、朋友進行說服教育的生動教材。特別是他們整天生活在社會群眾之中,最瞭解社會輿情,最掌握群眾心態,與廣大群眾有著深厚感情。如果他們從“平民”的角度幫助黨委政府做群眾工作,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幹部退休後也有了充裕的時間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事務管理工作。

二、組織老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的基本路徑

(一)組織老幹部當好“諮詢員”,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

老幹部群體人才濟濟,在他們當中有的曾擔任各級領導職務,有的曾是各行業各領域的骨幹,有的曾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應積極組織他們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明建設、法制建設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參考。近年來霍城縣加大了老幹部情況通報會、開通了老幹部建言獻策直通車、定期發放意見建議徵求表、組織老幹部分層次分領域參觀工農業生產建設,極大地提高了老幹部建言獻策的積極性,他們為霍城縣的經濟轉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方面都推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得到縣委和政府的肯定。

(二)組織老幹部當好“宣傳員”,宣傳黨和政府的決策。

老幹部在地方工作時間長,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有一定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熟悉群眾語言,善於與群眾溝通。組織老幹部擔任宣傳員,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群眾更容易接受。可以通過他們把黨的方針政策更好地傳遞下去,又把群眾的願望和訴求更好地反映上來,使之成為暢通社情民意、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的一條重要渠道。

(三)組織老幹部當好“調解員”,協助排解社會矛盾糾紛。

社會管理的重點、難點在基層。老幹部人脈廣、公信度高,有一套做群眾思想工作的方法,有些矛盾糾紛請他們出門調解糾紛,群眾更易於接受。也可以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和諮詢點撥,幫助基層幹部增強管理社會事務、開展群眾工作、激發社會活力、處理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

(四)組織老幹部當好“監督員”,幫助構建良好社會環境。

有許多老幹部還是社會管理領域某些方面的專門人才,不僅樂於、敢於而且善於做社會監督工作。在選拔任用幹部、在黨風廉政建設、在群眾關注的領域等方面都可以聘請老幹部擔任監督員,多聽取老幹部的意見,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鼓勵和支援老幹部參加黨風廉政和反腐敗鬥爭,認真行使黨內監督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推進廉政文化建設。通過聘請老幹部擔任社會監督員、定期召開老幹部座談會徵求意見、組織老幹部參加視察和檢查等有效方式和途徑,切實加強對行政執法、社會治安、公共安全、城鄉建設及其管理、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的監督工作,及時發現並督促有關部門解決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強化管理、改進工作,推動整個社會管理工作朝著規範化、科學化的方向健康發展。近年來霍城縣有百餘名老幹部被聘請為各個方面和領域的監督員,例如在今年的農村“三資”清查中,許多涉農單位都聘請了本單位的老幹部作為監督員:一是通過他們積極宣傳清查政策;二是他們在單位工作時間長家底清,在清查時可以省時省力;三是他們已經退了下來,可以放開手腳監督。

(五)組織老幹部當好“維穩員”,為民族團結做貢獻。

新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分裂和反分裂鬥爭日益突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日益重要。廣大老幹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具備的堅定的立場和信念、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崇高的精神和風範、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政治優勢,他們是在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中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可以根據老幹部的特長和身體狀況,為他們設定政策宣傳、資訊收集、治安巡邏、結對幫教等崗位,並積極搭建工作平臺。

(六)組織老幹部當好“輔導員”,關心教育下一代。

老幹部與廣大青少年有著天然的親情關係,他們很樂意為下一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依託老幹部的“五大”優勢,對青少年進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的思想教育。一是可以聘請老幹部擔任校外輔導員,利用團隊日,定期開展紅色傳統教育活動。例如霍城縣關工委這幾年組織老幹部進校園開展“講一講家鄉變化,講一講邊疆歷史,講一講老一輩童年”的“三個講一講”、“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開展幫教活動。組織老幹部配合相關部門對失足青少年和有劣跡青少年等群體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等形式多樣的幫教活動和心理疏導,最大程度地救助邊緣青少年。三是配合有關部門淨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組織老幹部積極參與與青少年身心和身體健康有關行業的監督工作。四是積極參與家長學校建設。組織老教師積極參與家長學校的建設,提升家長學校的品質,豐富家長學校的內容,提高家長自身素質,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七)組織老幹部當好“傳播員”,弘揚先進民族文化。

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薰陶,使不少老同志們在戲曲、書法、繪畫、舞蹈等方面愛好多樣,各有特長。近年來如霍城縣退休幹部馮達、卜照孔、李仰文等老同志書法作品在有關刊物上多有發表和獲獎、在各種書畫交流中也獲得讚譽,激發了很多人學習書畫的興趣。霍城縣的老幹部攝影班也培養了許多攝影愛好者,他們將美好的事物、改革開放的成果定格在永恆。老幹部藝術隊排練的舞蹈經常參加群眾廣場、基層組織建設、三下鄉、兵地之間的匯演。老幹部合唱團經常參加縣上的文藝演出。老幹部地方戲曲協會對挖掘、創造、傳承、弘揚地方曲藝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些都對提高群眾性文化活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鄉鎮調研的時候,瞭解到很大一部分鄉鎮的文化站都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大部分時間都是閒置的,究其原因無非是缺少管理人員,經費緊張。這和老年人普遍缺少活動場所又是相矛盾的,可以從住在本地的退休幹部中聘請一名老幹部來管理,同時以老幹部為核心成立一些老年人自管文體協會,再適當地舉辦一些文體活動加以引導,這樣花錢不多還可以用活這個陣地,也滿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八)組織老幹部當好“管理員”,幫助做好老年人工作。

霍城縣同樣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而老幹部是社會老年群體的中堅和骨幹,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生活姿態,在社會老年群體中起著引領和導向的作用,產生著群超效應。在加強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中,應充分發揮老幹部在社會老年群體中領頭雁和帶頭羊的作用,把更多的老年人凝聚和吸引在黨的周圍。一是大力發展老年體育事業。可以老幹部為主體,成立老年體育協會,最大限度地動員組織社會老年人蔘加多樣化的體育健身活動,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夠真正增強體質,遠離疾病困擾,健康輕鬆地享受晚年生活。二是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事業。以老幹部為主體,以老幹部大學為依託,深度開發老年教育資源,組織引導更多的社會老年人蔘加學習,不斷提升他們的知識層次和思想境界,使晚年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霍城縣的老年大學常年開設的班已有7個,但是由於資源和經費的限制,還遠遠達不到老年人的需求,精品課也不多,今年搬遷至新的活動中心後,給老年大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間。三是大力發展老年文化事業。以老幹部為主體,以老幹部書畫、攝影、藝術團等自管協會為依託,廣泛吸納社會老年人中的書畫、攝影、合唱、舞蹈藝術等方面的愛好者積極參與其中,使更多的老年人修養心性,陶冶情操,晚年生活更加富有情趣,生活更愉悅。例如蘆草溝鎮的老幹部工作以老幹部黨支部為核心,以文化室為陣地,成立了書畫、舞蹈、合唱、地方小曲等五個老年人自管組織,他們中間的帶頭人都是老幹部,天天都有活動,不僅使老年人積極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還帶動了全鎮的群眾文化生活。

三、充分調動老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的積極性

(一)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幹部的教育和引導。

一是在政治上要多關心。落實好老幹部閱讀重要檔案、參加重要會議、聽取工作報告等相關制度,使他們及時準確地把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及重大決策部署,思想觀念真正與時俱進。二是在生活上要多關照。凡是政策規定老幹部應享受的生活待遇,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凡是幹部職工享受的福利待遇,對老幹部要優厚安排;要根據老幹部實際需要,盡最大可能多辦好事和實事,解除他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三是在思想上要多溝通。要經常與老幹部保持熱線聯絡,及時瞭解和掌握他們思想情緒的變化和心理活動的脈波,多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心情舒暢地學習、工作和生活。四是在工作上要多請教。要以老幹部為師,決策重大事項前要注意傾聽老幹部的意見和看法,解決複雜矛盾和問題時要請老幹部幫助出主意,使老幹部切實感受到組織上對他們的厚愛和敬重。

(二)發揮老幹部作用要把握二個原則。

一是個人志趣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原則。在引導老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工作時應該注意到,老幹部發揮作用有其自身的特點和侷限性。因此,要實事求是,既要考慮不同型別、不同層次、不同志趣的老幹部的特點,又要根據社會需求,不斷創新老幹部發揮作用的方式,努力把豐富老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發揮老幹部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調動老幹部的積極性,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二是自覺自願與量力而行相結合的原則。老幹部是推動改革、發展和穩定不可缺少的力量。然而,老幹部畢竟年事已高,不宜從事高難度的工作,應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在老幹部自覺自願的前提下,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力所能及地開展工作,利用一切適合於自已情況的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老幹部工作部門要做好服務。

一是要合理建立老幹部人才資源庫。堅持自願和量力而行的原則,根據精力、專長、志趣等因素進行分類。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就要拿出一支隊伍。二是加強宣傳,選樹典型。要深入總結和宣傳老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張旗鼓地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形成正確的輿論和行為導向,激勵和引導更多的老幹部在參與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加強社會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因而發揮老幹部這個獨特的群體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中的獨特作用,是擺在老幹部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求實創新,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加強引導,發揮優勢,調動各族老幹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積極性,激發各族老幹部“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熱情,引導廣大各族老幹部為建設幸福和諧新霍城發揮餘熱、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