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與反思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4.67K

從XX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正式頒佈開始算起,我國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正式開展八年年了。八年中,我國基礎教育界經歷過近乎狂熱的歡欣鼓舞,也經歷過改革帶來的困惑、矛盾和不安,為了總結課改經驗,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為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提供支撐和保證,為推動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決策依據,我們組織對慈雲及比鄰鎮街中國小課改實施情況開展了調研。從總體上看,江津區各級領導、學校和廣大中國小教師對課改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當前學校教學工作的第一要務。新課程的理念已被廣大教師接受,並被嘗試用於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面貌,教師角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轉變,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已逐步形成,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步變革。同時也應看到課改在前行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問題,需要深刻反思後前行。

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與反思大綱

一、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廣大教師已經認同和接受新的課程理念,並初步貫徹到教育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出現了新面貌。

從這次調研所看到的課堂教學來說,在絕大多數課堂教學中,基本上都一改過去那種課堂上的老師講、學生聽,聽師問,學生答、老師看、學生練的機械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陳悶、單調的狀況,取而代之的是在很多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的生動、活潑的探究學習場面,課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學中,教師力求使學生通過自身的主體活動來獲取知識的教學行為明顯凸現。他們正在把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努力轉化為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轉化為對學習物件的感覺、感知、體驗的過程;他們正在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認識知識,生成知識,理解、掌握並運用知識,並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過程與方法,同時伴隨著愉悅的情感體驗。課堂教學出現的這種可喜的變化,源於教師們對新的課程理念的認同,源於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的熱情、慾望和教學行為,是課程改革帶來的初步成效。

(二)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

我們感受到老師們正在悄悄地進行著角色轉變,新課程倡導的先進理念正在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並使教師的教學實踐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教師不再表現出是知識的“權威”,他們正在從課堂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教和學開始向和諧統一的方向發展。課堂教學更具有了民主性、開放性,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豐富而具有個性,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正在建立,課堂正在走向和諧的心靈對話。教師學會了欣賞孩子,與學生平等對話,對自已學會了反思,學會了與學生合作。

1、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在課堂教師中,教師們都十分重視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注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創設接近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並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走向知識,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進行自主地學習活動。

2、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做到“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如老農種絲瓜,只需牽引導向,任其自由曼延伸展,充分凸顯其個性。具體表現在教師們都注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狀態,在學生遇到障礙或困難時,能較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能較適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得以順利完成,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老師們在觀察、傾聽、交往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學著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學生的差異、人格和選擇,讚賞學生的閃光點,並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課堂上教師行為變化體現在教師們“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真正體現出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平等對話,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三)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變化。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們都儘量以“尊重、理解、寬容和讚賞”來處理師生關係。教師們不僅尊重每一位學生,而且全方位地瞭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和處理問題;教師們儘可能尊重學生運動的多樣性,充分地寬容學生,珍視個性差異,尤其是寬容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堅信學生有改正缺點錯誤、追求上進、進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教師們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及其獨立性,讚賞學生所取得的任何進步,讚賞學生所付出努力的良好行為,讚賞學生的批判精神等。

以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來代替知識的灌輸,突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以居高臨下的身份施教,而是與學生一起組成學習共同體,教學也就成為了地位平等的主體之間共同探討有關學習問題的活動。教師們在不斷地啟用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讓學生體驗學習所隱含的樂趣,變“苦學”為“樂學”,使學生成為具有主體精神和獨立個性的真正的人。

教師們注意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絡,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關注學生的心理世界,創設對學生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還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單一的集體教學組織形式。

(四)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發展的主體,具體再現在以下幾點:

1、教師正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

沒有自主學習的土壤是不可能滋養自主學習的幼苗。教室課桌過於整齊的擺放就有居高臨下地灌輸,學生不許有異已的思想,必須聽教師的講解,所有行動聽指揮。這樣在心理上已經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而自主學習免不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了更好的提供討論空間,使兒童更方便地交流,教師們將教室座位打破原有的整齊劃一的“秧田式”排布,將幾張課桌放在一起,形成類似圓桌會議的桌子擺放,方便了討論的同時擴大了學具操作的場地,給人一種寬鬆的感覺,兒童一進入教室,見到的不再是整齊劃一、壓抑的環境;有的教師將教室牆壁佈置得歡快活潑,有助於在學生心理上、視覺上寬鬆、創造心理氛圍的營造。

2、學生學習興趣明顯增強,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儘量給學生髮揮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情況去發現知識,經歷知識發展的過程,並對其進行內化,適當的時候教師給以點撥。在課堂上,匯入新知識時,用常見的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到親切、實用。教學時,特別是對於低年級兒童,運用色彩豐富、有趣的教具。運用多媒體,形式多樣地把相關知識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感到知識的奧妙;這樣既能發揮學生能動性,又兼顧集體教學的優勢。絕大多數學生都自覺關注學習內容,對一些內容有較強烈的探究慾望,課堂氣氛熱烈。

3、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有一定的獨立性。

學生能自主進行一些動手操作活動.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注意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自主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初步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的願望。

4、學生有了合作的初步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盡力引導學生彼此欣賞接納,互相取長補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勇於負責、善於負責的意識,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還會維護並辯護自己的觀點。學生能和同學進行合作,能傾聽別人的意見,能表述自己的想法等等。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反思

(一)課程改革中課程資源的短缺

在一份調查問卷中,教師在回答“課程實施的不利條件”時,排在最前的是“教學設施等物質條件不能滿足需求”,在回答“新課程實施的主要困難”時,排在首位的是“缺少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缺乏已成為目前課程實施最不利的條件。

新課程改革中“短缺”的課程資源包括“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在“硬體”上,大多數學校現有的教學裝置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極大制約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網路和多媒體建設上,先進的教育教學軟體不足,教師無法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實際結合起來,無法及時獲得新的資訊。

在“軟體”資源上,雖然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較為明確,但由於缺少學科教育的研究基礎,有些學科的課程目標並不清晰,課程標準的陳述欠規範,導致實踐中操作困難。另一方面,由於缺少幫助教師理解課程目標和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性材料,課程開發、教學實施的參考、指導性資源匱乏;教材缺少相關的教學參考書和教學案例,使教師的備課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另一方面,教師很難自主開發課程資源。新課程強調課程資源的生成性和教師的自主性,倡導教師自主開發課程資源,但實際上由於教師時間和精力的限制,難以開發更多的教學資源,依然以教學用書(教科書、教參等)為主要的教學資源,很多教師不能有效利用身邊豐富的課程資源,開發出符合學生實際、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課程,對課堂上生成的資源也不能有效把握

影響一項課程改革計劃之實施的因素之一,是改革計劃的“實用性”:也即改革計劃除了一般的目標陳述與改革措施之外,有沒有為教師採用改革計劃提供足夠的輔助資源;這樣的資源越是豐富,教師越容易將變革付諸實踐,反之則越難。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的這一次課程改革確實存在著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不但全國的課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