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優秀的調研報告(精選23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65W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

簡隨著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畢業生就業壓力前所未有。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

優秀的調研報告(精選23篇)

調查目的:一是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二是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三是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調查形式:於20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6.8%,女生佔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68張,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軟體進行資料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製。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如下圖),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衝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如下圖),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裡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裡,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援,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資訊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資訊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2

文化需求是社會人的一般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當新生代農民工物質需求逐步得到滿足時,其他方面的需求就會被激發出來,文化需求顯得相當突出。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現狀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文化作為一種符號傳遞著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狀態。新生代農民工已經由生存理性轉變到社會理性,物質已經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需求,他們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樣迫切。但是由於經濟原因,農民文化消費潛力不強;另外,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把農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娛樂生活極其單調。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休閒娛樂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覺、聽廣播等較為原始、低階的娛樂方式上。即使有的農民工開始接觸網路等較現代化的娛樂方式,他們也大多把網路作為打發時間的工具(聊天、看電影等),而沒有有意識地利用網路在資訊傳遞、文化提升、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農民工相對單調的文化生活致使他們在價值觀上也呈現出保守、落後的特徵,大大不利於其市民化程序。

2、新生代農民工對專業技能的需求。學好一門過硬的技術是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最強烈的願望。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水平比傳統農民工雖然有了顯著提高,但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他們即使有心擺脫出賣苦力的低階打工狀態,也普遍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個“坎”,就是求職過程中的技術門檻,他們普遍陷入一種“技術困境”。另一方面隨著產業的升級,城市此刻緊缺技術工人,但求職農民工80%沒有任何技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要求。雖然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意識,但由於學習成本較高以及收益的不穩定性,對於學什麼、怎樣學,卻還存在著很多迷惘和認識上的誤區。

3、新生代農民工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雖然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水平較傳統農民工文化水平有顯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卻遠遠低於城市從業人員,這種差距與農村城市化的程序不相適應。新生代農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斷學習,理解新知識、新技能,從根本上適應農民到市民主角的轉變。隨著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要想順利地爭取自己的權利,務必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和文化知識與之相匹配,他們的實踐需要決定了他們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另外,許多農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帶來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期望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期望子女能夠理解良好的教育,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生代農民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學習慾望強烈。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基本上是國中以上,還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理解過中專或高技類課程培訓,知識面、資訊來源比較廣。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新生代農民工的學習熱情較高,知識能夠改變命運這種觀點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得到最廣泛的認同。他們不僅僅僅自己有著強烈的學習慾望,而且對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對知識的渴望使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文化狀況遠遠不能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度較高,土地意識淡化。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特性變化和技能素質提升,加上農地制度變遷使得他們新生代農民工的鄉土社會認同在減弱,他們大多數人往往直接從學校進入外出務工行列,有的還是在城裡跟著打工父母成長起來的,對於現代產業規律的熟悉程度遠高於傳統農業。同時,他們極力謀求對城市社會的認同,在經歷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圍的薰陶之後,更感覺到城鄉社會的差距,從而表現出對城市社會更強烈的嚮往。他們不管各種制度性的障礙仍然存在,轉變就業觀念、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用心主動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嚮往和對禮貌生活的追求對傳統的思想觀念、雙重製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戰。

3、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期望值較高,立足長遠發展。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謀求發展。他們有較強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不僅僅僅滿足於掙錢來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發展。他們更看重個人的潛力和機會,相信只要透過個人努力拼搏就能獲得成功。在爭取待遇、謀求更大發展空間上,這一代農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農民工刻苦學習專業技術,以提高就業的競爭潛力。他們把務工當做學習、提高、適應的過程,期望透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從農民到工人到更高社會層次的生存方式與人生道路的轉變。這要求政府和社會務必重視新生代農民工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渴求,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

滿足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的對策推薦1。多方推進,豐富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儘管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經和城市居民差異不大,但在精神上,他們仍獨自結成了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要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們儘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和農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是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要把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公共服務範疇,不斷增強公共服務的職能。

二是企業要充分發揮農民工的主體作用。要根據農民工的需要層次,增加文化活動設施,豐富農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同時,要組織農民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活動,激發農民工的參與熱情。

三是用心發揮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社群、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經常為農民工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滿足他們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素質。對新生代農民工而言,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著獲取資源潛力的高低,進而影響著他們的社會認同狀況和社會融入潛力。

一是要對他們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培訓。根據新生代農民工比較年輕、受教育水平較高、理解潛力較強等特點,透過建立和完善多層次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體系,使他們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並透過多層次教育體系來引導和組織新生代農民工理解就業和創業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既熟練掌握職業技能,又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新型勞動者。

二是擴大新生代農民工的社交面,加強與其他群體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動交流。要利用社群、街道辦及其他社會團體等資源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在交流和互動中增進了解,促進融合,從而使新生代農民工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禮貌素養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使城市居民糾正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偏見,消除歧視,以平等的心態看待並接納他們。

三是加大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投入。透過政府主導,社會團體輔助等方式整合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充分發揮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工青婦組織的作用,用心探索政府、企業與社會共同推進農民工教育和培訓的新路徑,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和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3

為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遼寧大學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作為09級本科生中的一員,很高興可以有此次機會,從身邊生活環境入手,進行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在此以個人為單位,在自家居住的社群xx小區進行調研。圍繞居民住房情況這一選題作此報告,報告涉及社群住房現狀統計、社群居民房租房用途、社群住房未來發展以及調研建議和結語等四方面內容。

一、xx小區地理位置和住房現狀介紹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凌海市內分佈著眾多的居民小區,多數分佈於商業街、娛樂場所附近以及城郊,從居住環境來看,這些地方一般位於交通要衝地帶,來往車輛較多,環境較為嘈雜,或者位於城郊距離市中心較遠。另有一部分依學校而建,這些小區或建於國小、中學附近,或建於高中附近,是大多數家庭優先選擇的住房地點,其中以依高中而建的更為搶手,而xx小區正是環繞在凌海二高附近的小區之一,擁有文化區的所有特點,周圍環境清幽雅緻,噪聲低,書店、文具店齊全,且沒有網咖、遊戲廳、舞廳等娛樂場所,學習氛圍濃厚。

處在這樣環境中的xx小區,其居民結構大部分被在校教師家庭和有學生的家庭佔領,因為高中時間緊張,而xx小區距離學校的路程時間,不超過5分鐘,因此極為便利。還有一部分居民是老年人,看中安靜的居住環境和壓力不大的交通環境,此部分居民通常住在二三樓層。

此外,小區內有相當一部分面積用來綠化建設,樓層間間距較大保證採光,還建有眾多花壇給了社群小朋友充足的遊戲空間,夏日的傍晚,花壇邊飄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整個小區頓時熱鬧起來!

(二)住房數量調查

xx小區現正擴建,暫不計算擴建後的住房量,現在小區內共有八棟樓房,每棟樓房分佈四個單元,六層樓高,每個單元每層兩戶人家,在我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有售樓現象,以此計算,xx小區住房數量已達384戶。

二、xx小區居民買、租房用途

時下人們買房通常是為了“工作生活較臨近”、“學習便利省時間”以及“新婚買房置新房”,在xx小區,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人們住房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一般在學校附近的小區,都會存在房主出租給學生住房的情況,且在高中附近尤甚,在xx小區的調查中,我訪問了幾名高三的學生,問她們為什麼選擇到校外住宿,她們告訴我因為學校宿舍要求按時熄燈,一般在十一點鐘,想要抓緊時間多學習的同學就會受到制約,現在處在大學聯考的衝刺階段,希望可以用燈自由;此外她們還告訴我,校外幾人合租房的價錢也不貴,一年每人1500元,水電費包括在內。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我發現這種合租房的現象很普遍。

(二)還有一種學生租房情況,稱作“陪讀”,一般租一樓的車庫倉庫或門市店(經營商店、藥店、門診等),由家長長期陪同,可以很好的照顧孩子,且租金較低,等到一二年考學後再搬走。內有七八處陪讀住房,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三)在內,還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具有經濟頭腦買房不為住,而是為了“錢生錢”,就好像一筆定期存款,隨著房價上漲,將來就可以賣個好價

錢。他們敢於這樣做的最主要原因是對地理位置很自信,在高中附近永遠有人買,也是對未來的一項不錯的投資,當然,這類情況在內佔少數。

(四)在內走訪過程中遇見不少老年人,他們有的自己買房有的兒女給買,認為居住環境不錯,用來安享晚年,清晨和傍晚,經常有老年人出來運動,小區一帶樹木較多,路上車輛較少,空氣清新,確實是鍛鍊身體的好場所。

三、社群住房未來發展

xx小區南面有大面積平房,是市內少有的幾處具有東北特色的民居平房之一,由於城市化進度加快,這些民居正在拆遷,XX年8月初已經開始。

這部分土地用來擴建,其面積將擴大出兩棟樓的位置,一兩年內竣工後將有更多的樓房等待出售,給那些為了滿足孩子上學便利的家庭帶來了好訊息,屆時,我相信這些住房將不難賣出。

只是我想,這一大片平房中能否留出一部分進行保護,城市裡高樓林立,偶爾出現的二十年前的民居作為景點也可以為人們調劑一下生活,增添一點情趣。而且據我調查,這些平房中住有很多退休老職工,他們覺得老年人還是住平房外出更方便些,更有利於活動腿腳,自己還可以種些蔬菜花草,豈不樂哉!

而且,在這些房子附近長有多年的老樹,已是參天碧野,倘若建樓,定會毀掉這些和時間一路走來的老樹,金錢與經濟發展固然重要,可是有些自然的東西卻更為珍貴,一旦失去就會後悔莫及,如果在平衡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注意保護,那將是再好不過的了。

四、建議和結語

出水一芙蓉,寧靜與雅緻的家園。以上便是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獲得的一些具體調查情況,從多方面讓人感覺到了xx小區的優勢所在,看似好像是對她的宣傳和頌揚。但是任何一事物都有其不足所在,在實踐調研中就不可能不會發現,在調查中,要秉持客觀的原則,在調研中,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思考。

xx小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眾多家庭在此居住,社群綠化讓居民滿意,現如今,它也正邁開步伐向前發展,擴建版圖。可是在現階段,仍存在一些易被忽略的點,在被我詢問的幾位居民的口中得知,他們覺得社群警戒力度不足,雖然處於文化區,治安較為穩定,但他們仍然擔心不定的安全隱患,以此,我建議社群管理中心可以在門衛處加強警戒,增派幾名社群保安,費用由受益的小區居民分擔,讓每位居民都可以有一個安心的居住處所。此外,也有幾位老人反映,他們每天在樓上有時會覺得很無聊,是否可以開個小小交流會,大家之間也可以認識認識。在城市裡,有時住個兩三年對門鄰居間不打招呼可能也屬於正常現象,可是我們都聽說過遠親不如近鄰、遠水解不了近火,鄰里間的相處也很重要。就此我有個建議,在調研中我發現,當我問不同的人同一個問題時,大家的反想幾乎一樣,這說明同一社群的人雖然彼此不認識卻仍存在很大的共鳴,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為交流感情的基礎,我想,xx小區中畢竟年輕人佔絕大部分,因此平時可能沒有時間,我們可以在節日的時候大家聚一聚,例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上,在小區中點上煙花、掛上燈籠,時間也不長,不會佔用大家太多休息的時間,只要把它辦得熱鬧起來,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蔘加,不需要很多次,一年兩三次,就可以為社群間交流做出很大貢獻了。

這次調研給我感觸很大的是,每個人都是組成社會的最小粒子,人來組成家庭,家庭組成社群,一個個社群才組成整個社會,整個國家,這樣有小到大,我們都是這個鏈條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和諧”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所努力的目標,人與人和諧、家庭和諧、社群和諧直至社會和諧,環環相扣,而這裡,使我認識到,和諧,要從小處著眼,從基層抓起。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是從建設國家的實踐中不斷驗證並得到創新發展起來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實踐是多麼重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提高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社會實踐工作原則提醒著我們社會實踐中應注意哪些點,我確信,做好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使我們從知識上、認識上、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而這些,書本上是學不到的,也是我們要急待加強的。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4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21世紀,各個國家最主要有養老方式有家庭養老、社群養老和機構養老三種模式,我國目前主要的養老模式有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模式兩種。而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家庭規模日益縮小,家庭養老模式的發展加之我國國情和養老模式建設的特點。作為機構養老的中央組成部分的敬老院養老模式成為我國社會現實及人口老齡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口方面:

1、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為 7230744人,同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20xx年共減少223256人,下降3.00%。

2、家庭戶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056742戶,家庭戶人口為690707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6人,比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58人減少0.22人。

3、性別構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641114人,佔50.36%;女性人口為3589630人,佔49.6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4、年齡構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651884人,佔22.85% ;15~64歲人口為4895594人,佔67.71%;65歲及以上人口為683266人,佔9.45%。。

二、研究設計

1.研究物件

我們這次調查的主要物件是碭山縣人民敬老院的老人,以入住在敬老院的老人為調查物件,共調查了23名老人。其中男性12名,約佔總調查人數的51.1%,女性11名,約佔總人數的48.9%。

2.研究方法

問卷法:通過對敬老院老人生活初步瞭解以及上網查詢先關文獻的基礎上,設計關於敬老院老人對敬老院生活滿意度的訪問。對於參加此次調查的小組成員就詢問方式、詢問技巧等方面標準化、統一化,以保證訪談所收集的資料真實可靠。

3.研究內容

此次調查訪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生活狀況及滿意度。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家庭狀況(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文化程度、被調查者先前的職業、被調查入住養老院原因、被調查者的收入來源等。生活狀況方面我們這次調查訪問主要側重休閒(娛樂環境與方式)、硬體設施、醫療護理等,詢問老年人需求,被調查者的認為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被調查者年齡大多在6070歲、身體狀況不太好、已婚有偶的居多;

2.性別比例相差不大,男性略多於女性;三十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等方面差異比較大。

此外根據對這個表格相關資料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老年人入住敬老院有以下方面幾個原因:

因為身體狀況需要照顧的

(24%);

缺少伴侶的

(22%);

減輕子女負擔的

(43%);

認為環境好適宜養老的

(11%)

綜合以上資料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老人之所以來到敬老院最主要的就是減輕子女的負擔,真正認為養老院環境好適宜養老的人不多。

敬老院老人生活滿意度的涵義

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指個體各方面的需求和願望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主觀合意程度。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既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機構養老績效的重要指標。

1.老人對敬老院生活的總體評價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老人對自己在敬老院的生活的評價水平比較高,其中,在23位調查者中有20位對於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只有三位老人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

2.老人休閒環境滿意度的分析

老人在敬老院的休閒活動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日常娛樂活動,一個是敬老院舉辦的活動。在平時老人一天當中所佔時間最長的娛樂活動聊天

(52%);棋牌類遊戲

(39%);健身

(9%);對於是否還有其他活動,如其他選項則沒有人選,健身和娛樂都有專門的室內場所,可見老人平時娛樂活動比較單一,但休閒相關硬體設施還是齊備的。在敬老院舉辦的活動老人蔘與度調查中選參與敬老院所舉辦的活動經常

(22%);偶爾

(74%);很少

(4%)。敬老院舉辦那些活動選春節、元旦等節日活動的有

(58%);舉辦的比賽

(36%);其他

(6%),可見平時敬老院舉辦的活動型別比較單一,很難滿足老人更多的娛樂需求。

3.老人對敬老院硬體設施滿意度

本文將敬老院的硬體設施細分為住宿設施、活動場所。衛生設施、健身設施等四大類。通過對上述四大類生活環境滿意度的分析發現:老人對敬老院的住宿條件、衛生設施的滿意度最高;對敬老院的活動場所、健身設施的滿意度次之。

在問卷中,不少老人反映:在硬體設施上,養老院改善明顯,設有娛樂室、棋牌室、健身房、康復室等等。對於健身設施滿意度在被調查的23人中10人認為滿意,8人認為一般,5人不滿意,養老院的硬體設施建設為文化娛樂建設提供了條件,在每一間的房間都置辦了電視機,同時還特別安排了一些娛樂室作為娛樂活動的舉辦場所,豐富了老年人的業餘文化生活,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4.老人對敬老院的服務內容的滿意度

總體而言,大部分老人對敬老院提供的各項服務感覺一般,敬老院為老人配備的護工最主要是打掃房間、擦擦桌子等,在我們做問卷調查期間遇到一位老人癱瘓在床平時起居都要靠人照顧這就需要護工全程照顧。老人對於護理、醫療服務滿意度水平比較高,年紀大了對於醫療護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人都有或多或少被疾病困擾。因此對於敬老院的服務內容很關注,而敬老院的服務內容包括他們所關心的。老人對於飲食的滿意度次之在調查人當中有15人持基本滿意和一般的態度,只有8人不滿意;相對而言,飲食方面敬老院還有待改善。

5.老人對於服務素質的滿意度

在這篇報告中,服務質量是衡量服務素質的唯一標準。在被調查的老人當中有57%持基本滿意的態度,有39%的人認為一般,4%持不滿意的態度。

總的來說老人在護理以及對敬老院的衛生環境的需求上基本可以得到滿足,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老人在住宿、飲食、休閒上的需求沒有的到滿足。因此在調查老人需求以及敬老院需要改善的地方,都是這著幾個方面。

四、問題與建議

問題: 如身體原因而敬老院的相關措施的不齊全基本上不出門;藥品價格太貴,一些常用藥品短缺且要收費;健身場所開放時間有限,還有對老人食堂飯菜種類過少價格過高有意見。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們小組經過討論給出以下建議供敬老院參考。

1.增加院內的工作人員。讓每位老人都能有專人照顧。

2.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管理等規章制度,在制定要充分考慮老人的需求,進一步規範食品、藥品採購、儲存、價格等方面規定進一步完善,同時要有相應的問責機制與處罰措施。

3.與老人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以便了解老人的需求及意見,確保老人與敬老院的溝通渠道順暢,建議敬老院除了直接向老人瞭解也可以向老人身邊的工作人員瞭解,制定對提出意見並被採納的工作人員的獎勵措施。

4.通過各種渠道讓國家重視老年服務事業,加大師資力量投入,提高服務人員的各種福利,建設專門的技術平臺,專門培育一批以服務老年人生活為宗旨的教育模式。

以上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敬老院有良好的社會支援網路以及相對充足財政預算。因此要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充分藉助媒體對工作進行廣泛宣傳呼籲社會更多的關注敬老院,爭取社會資金和資源相關投入,當然也要爭取國家、所在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資金投入。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5

高中青年教師對工作倖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這種情況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門黨政領導、學校領導的進一步關注。

一、當前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

從整體和本質上來看,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他們熱愛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熱愛家鄉,對家鄉的教育事業充滿熱忱;他們思想敏稅、刻苦耐勞、勤奮好學、積極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師已在教育教學和教科研中成為骨幹或學科帶頭人。有的還承擔著省、市級重點攻關專案,成為當地教育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生力軍。但是,也不可否認,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在思想上還存在著不少應引起我們注意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思想開放,關注政事;熱心改革,反對*。但關注中夾雜著冷漠,熱心中隱含著觀望,期待中蘊藏著憂慮。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際利益,親眼目睹改革給周圍帶來的鉅變,他們中的大多數十分關心教育事業,希望通過改革,為自己創造一個適於自身發展和成才的環境,有個能公平競爭,不論資排輩,不搞“階級鬥爭”,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機制。

高中青年教師對黨和政府一手抓懲治*,一手抓廉政建設表示擁護,但對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績評價比較低調,認為“力度不夠“,只流於形式。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師存在偏激情緒,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當一部分人對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質與業務素質的發展不夠平衡。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教師也大都具有大學本科學歷,部分教師還參加了研究生主幹課程班或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他們有關著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長,在業務上有很大的潛力。但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覺悟不高,缺乏社會實踐鍛鍊和基層工作體驗,表現在認識上存在片面,態度上不夠積極,政治上不夠成熟。所以在付出與回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有時會陷入誤區,影響了鑽研業務,加強理論學習的積極性,甚至產生消極低落情緒。

3、具有青年人和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徵。作為青年人,他們血氣方剛、熱情奔放,具有較強的事業心;作為知識分子,他們知識豐富、勤奮好學、思維敏捷,富有創新精神。他們在業務上大都有著強烈的進取精神,有較大的抱負。實踐證明一個知足常樂、胸無大志的人一般不會勝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師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渴望有所作為。但高中學校裡知識分子成堆,優勝劣汰,必須具有競爭意識,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緊迫感和責任感使他們在目標設計和現實生活中帶有濃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騖遠,對現實的困難估計不足,而惰性和依賴性的意識行為又使他們對克服困難缺乏勇氣和信心。當所處環境與自己的設想出入較大,或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時就常常表現出消沉、失落、苦悶,以致產生調離原校的想法。

4、學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現在:

一是學校的內外部環境令青年教師失望。許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包括學校只是口頭上重視教育事業、重視知識、重視青年人才、重視工作業績,事實上卻人浮於世,在分配製度上變相的平均主義現象依然非常嚴重;在職稱評聘制度上又論資排輩,評價失準,人為“炒作”;法律賦予教師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優越性得不到兌現;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少斤缺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例如某縣市高中段教育進行市財政拼盤中,教師的工資構成中校發部分竟達到75%以上,房補是沒有的,公積金是自交的。在勞動保障體制改革中把教師這一適應性差的行業首先推向社會,向社保所交養老金,而且自交養老金額度大,工資明加暗釦,教師的勞動價值得不到社會真正的認可,甚至“內耗現象”普遍,所有的這一切都使青年教師對所處的環境抱失望態度,以致喪失創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質生活條件差,使青年教師隊伍“軍心不穩”。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對獲得較豐厚的勞動報酬抱有強烈的願望。因為他們的經濟生活負擔較重。他們中的不少人讀了近二十年的書,剛踏上工作崗位就面臨購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問題。加之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農村,父母為培養他們已耗盡了財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卻無力接濟家裡,大多數人還因請不起保姆不得不將不願出遠門的老母親接來幫助帶孩子……這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極度的內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學,在機關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職,最差的婚後也擁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優厚的工資報酬;至於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當上老闆的,更是出門小車,手提膝上型電腦。如此一比,心裡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的人才招聘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輿論導向,為青年教師謀求新的職業提供了極為優越的社會環境和理論依據,讓他們“坐懷不亂”已不可能。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後,有的只好放棄自己曾經熱愛的教育事業而忍無可忍地選擇去經商,去考公務員當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學業務精湛的青年教師則是走“逃跑”到經濟發達、教師待遇能兌現的東部沿XX市去執教的“白道”。而“沒人要”的教師,繼續留在原校的則被認為是在走“一橫黑”的“黑道”。

二、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現狀

1、青年師資隊伍流失嚴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基礎教育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同時也不可否認地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一些青年教師,在“出國熱”“下海熱”“投資熱”“經商熱”等熱風的刺激下紛紛跳槽,這給我市的教育教學、科研帶來了諸多的新問題。特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擴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率先擴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滿足人民群眾的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這樣,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師或大批優秀教師,他們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進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齡上有一定限制,這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二次”創業的契機,他們為了響應發達地區創教育“強市”、“強縣”、“強鎮”,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為了支援經濟大省、文化大省建設教育大省,也為了解決自己生活與家庭困難問題,改變在校內壓抑的環境,他們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湧向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據不完全統計,浙西某經濟欠發XX縣重點中學,兩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點中學就有14人,全市流向東部沿XX市的已達上百人。

2、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由於收入、住房、職稱等問題一時得不到妥善解決,一些業務精湛的青年教師工作熱情不高,對教學敷衍了事,而整天忙於炒股票、炒地皮、炒房產、炒外匯或搞家教。還有的青年教師一門心思對付入城應考,或走*、拉關係、等調動等等不一而論。

3、學校教學質量出現滑坡。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由於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對教育事業“不管不問”,不少學校負債經營,教師福利差導致了青年教師人心不齊,加上近來學校搞“創收”,佔用了學校領導的大量精力,雖說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的經費問題,但卻影響了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使得教學改革很難深入,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據不完全統計,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級市近六年來尚未有一所學校升格為省級重點中學,而在經濟發達的縣市有的一年就有6個學校上重點等級。

4、青年教師中躁動現象增加。主要表現在急躁、浮躁、狂躁。這種躁動化傾向充滿了功利色彩,他們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間成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為常常帶有強烈的衝動性、情緒性、盲目性。他們的心理也變得異常的脆弱、輕率、走險,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會盲動,稍有點“*”就會盲從,漸漸地,“精神”變成了“物質的奴隸”,理想、目標當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穩定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對策

1、根據知識分子的特點,加強和改進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於社會大氣候的影響,教師對自己職業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以往教師對人們把自己比作“紅燭”,“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感到自豪,而現在一些青年教師則稱自己是“應急燈”,亟待充電,方能繼續維持。因此在高中學校內部,急需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教育,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敬業、奉獻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師文化程度較高,不願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論和流於形式的說教,也不願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強行灌輸的思想教育內容,所以對他們的教育應多疏導和引導,少說教和訓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關愛的態度,喻之以義,曉之以理;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高度出發,因勢利導,對青年教師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幫助他們全面分析自我,正確選擇道路,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在生活上多關心青年教師,努力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後,才會去實現自我的價值。的確,“安居”才能“樂業”。青年教師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學以及繼續教育、勞資福利等問題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不可聽之任之、束之高閣或把一些正當的要求當作“只講個人利益”予以批評,而應體察他們的實際困難,並竭力加以解決。否則也就難怪有的教育業內人士教育子女不要當教師。因為教師首先是“物質”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樣示範,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師是一個高層次、高文化的群體,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身體力行,不斷提高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只有這樣,青年教師才有可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同時,學校各級領導還應當經常深入到教研組、班主任當中去,瞭解和熟悉青年教師,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發展,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目標和任務。並積極採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廣大青年教師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健康成長。

4、建立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這個激勵機制應包括晉職晉級、晉升工資、獎金、精神獎勵、生活照顧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是學校現階段激發教師教學、教研積極性的最直接動力。學校應該鼓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打破以往論資排輩的觀念,採取一些有力的傾斜政策。如:像高校裡35歲以下教師晉升副教授,根據其教育教學、科研業績可以不受任職年限、指標的限制,給予破格晉升。這樣的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給青年教師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且可以增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但總的說來,學校在職評過程中憑資格、拉關係、吃“大鍋飯”等的現象還是較為普遍,一些業務素質好的青年教師因得不到晉升和重用,*捲起鋪蓋,拖兒帶女,離開自己曾由衷熱愛的家鄉而走險他鄉。只有進行目標管理,根據目標管理條例,對教師進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並作出正確評價晉升晉級,並給予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獎勵,才可使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安心工作。

5、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優化成才的校內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都是環境刺激的反應,改變環境就可以改變人。在現實生活中,最有說服力的往往不是說教,而是生活本身。為什麼在愛國問題上中國小生做得,大學生次之,在職人員再次之?問題關鍵就在於教師、教材遠比不上社會生活的說服力,教師、教材的教學效果遠抵不過受教育者親身遭遇的事實。所以穩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段青年教師隊伍的正確思路之一是營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可以薰陶人、改變人、培養人,人際激勵、尊重激勵和成就激勵等對知識分子來說則比金錢激勵更有效。這是一種適合青年教師心理、行為特徵而更有效的求實、求新、含蓄、潛移默化的教育,具體做法:

一是國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實提高教師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大眾傳媒也應在平時報道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為他們唱讚歌,這比要等到教師節那天才把鏡頭對準校園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時在宣傳優秀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時,要避免“馬太效應”。如某學校某個青年教師在某方面比較突出,就無限誇大其業績,各種榮譽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結果是打擊了其他教師的積極性,致使一些同齡同學科教師產生逆反心理,疏遠“典型”,甚至覺得有他在,自己就沒戲的消極想法。其次,要想方設法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起碼要保證法律法規賦予教師的經濟待遇。三要信任教師。如浙西某市公務員的信用證可低息貸款,而教師的信用證是沒有用的。這是一種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體現。政府應相信育人者誠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師教研、教科研和實驗條件。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努力解決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骨幹在教研、教科研、實驗室和裝置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問題。在教育教學、教科研中要大膽使用青年教師,給他們定崗位、壓擔子,委以重任,提高業務素質,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新課改,支援青年教師出專著,不拘一格選擇、培養青年人才,創造有利於傑出人才湧現和成長的氛圍。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師參加高層次培訓學習、教研、教科研活動,擴大他們的眼界。青年教師書讀得多,實際見識少,通過外派學習、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可擴大他們的教育教學視野,跟蹤課改前沿,把握學科教學發展方面,同時,也會使這些青年骨幹教師真正從心底裡覺得在學校裡幹有甜頭、有幹頭、有奔頭。

實踐證明,採用那種考核“不予合格”、職評“不予晉升”、聘任“給予下崗”等手段來恐嚇青年教師的做法是失敗的。把教師這一適應性較差的職業推向社會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它只會激起青年教師的憤慨。教育的成功只屬於對教育事業有“心”的人。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6

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基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XX年暑期三下鄉活動成果和我們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舜陵鎮九嶷洞村進行了實地的調查和走訪。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幫助下,我們的實踐隊員深入到典型留守兒童家中,與他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和溝通。通過對留守兒童個案的調查以及網上收集的關於留守兒童的原始資料,我們掌握了他們的一些共性,也對他們的家庭教育問題有了清楚的瞭解,現撰寫出調查報告。

一、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

XX年8月17日—8月22日,我們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舜陵鎮九嶷洞村針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開展了本次調查。寧遠縣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轄17個鄉鎮(其中少數民族鄉4個),4個國有林場,688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2498平方公里,總人口77.8萬,外出打工人員接近30萬。其中調查走訪的九嶷洞村,人口1390人,396戶人家中有200多戶有青壯年外出打工,正是由於此地農業人口多,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經濟發展較緩慢,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放棄了種田而選擇出外謀生,因而當地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普遍。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為視角考察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即透過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寧遠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在調查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需求,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解決提出合理建議,以期為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和建設盡棉薄之力。

二、“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留守兒童問題,不是農村之事,更不是農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產生“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邊造成的,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管理帶來的深層次矛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農業比較利益的下降,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與國家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國長期以來實施的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義務教育制度,進城務工農民雖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與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這樣直接導致務工農民會把自己的子女留在農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顯缺位是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直接原因

許多“留守兒童”在幼年時期就被迫與父母分離,他們早期無法與父母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在長期與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的需要、情感常常無法得到親人的反饋,這必然對他們的親社會行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易使他們產生諸多心理問題。而一些家長因為長期在外務工,對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過錢、物等大量的物質滿足來補償對孩子的精神關愛,而這些孩子在花錢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監督,極易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誤入歧途。

三、“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發現在調查中的留守兒童一般都具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無人看管,缺乏監護;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遠離父母,缺少關愛。其中:

留守兒童”面臨五大問題

一是生活問題: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年幼的階段,孩子的養育、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問題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兒童能夠按時接受各種預防性疫苗的比例明顯低於非留守兒童。現在大部分留守兒童是由自己的親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實際上就沒有監護人。

二是心理問題:由於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最大的心願。由於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三是教育問題:在我們走訪中得知,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務勞動甚至一些農活都落在了留守兒童身上,不能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因此而有些下降。臨時監護人對孩子學習的督促幫助不夠、方法不當,也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棄學現象。由於目前農村教育資源不足,教育質量偏低,有些孩子進城後跟不上學習進度,不得不返回農村;有的由於家長不斷在農村、城市之間變動,孩子也會隨之由“留守”到“流動”再到“留守”,不能及時接續學業。我們調查的資料顯示,留守兒童在國小階段的入學率相對高一些,國中階段則呈明顯下降趨勢,輟學率比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訪中有監護人說出“不可能也沒能力讓孩子上高中”的話語。

四是道德問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於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據當地村支書透露,在該地留守兒童違法違紀的比例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

五是安全問題:另根據網上公安部門有關調查顯示,在被拐賣的兒童當中,流動兒童佔第一位,留守兒童佔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現的女童被惡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據報道,在XX年湖南洪災遇難的12名兒童中,11名都是留守兒童,這說明沒有父母的呵護和指導,留守兒童缺乏應變和自我保護能力。

由於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的特殊性,使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殘缺的家庭教育給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在九嶷洞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了留守兒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諸多的問題。

四、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

1、家庭方面

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儘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科學的生活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單方面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針對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監護和隔代監護情況嚴重的問題,可以通過興辦農村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2、學校方面

要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教育管理機制。幼兒園是直接教育管理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實體,教育措施的制定應當包容更多的關愛幫助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內容,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更多關懷和呵護。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增強學校和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摸底工作,將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現記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提供方便

在學校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並使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絡瞭解子女學習情況;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聘請專家或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

(3)廣泛開展有助於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

如親子活動等,加強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幼兒互助互愛,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對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可動員家長將其轉入學校寄宿,由專門教師負責其飲食起居生活。實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著相似的經歷,對他進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喚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發學習熱情,增強集體歸屬感。

一、問卷調查

1、問卷的設定及意圖

本問卷共設計有8類問題:留守兒童的吃、住、用;與父母聯絡頻率;雙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難;學習情況;老師的關心程度;今後的希望;16個小題。題型為封閉選擇和開放問答兩類。目的在於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現狀。

2、調查的過程與方法

我校一、二年級共16個班,每個年級按成績分為兩層。調查中隨機抽了兩個年級、兩個層次的8個班級的52名學生。分別以不記名的形式獨立作答。並另卷調查了全校“留守兒童”等情況。

二、現狀分析

1、資料的彙總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為了便於統計,只隨機統計50份。統計具體結果見附表。

2、現狀的分析

(1)留守兒童面大。父母雙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單親和孤兒:6.2%。

[簡析]實際上沒有父母直接監護的佔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總共就佔總數的70.1%。這些兒童要麼缺乏父愛,要麼缺乏母愛,當然就極有可能性格發展缺失。尤其在對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應有的照顧和愛護,由此,他們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甚至變異滋生蔓延,影響他們自身的發展,影響學校影響社會。

(2)監護不能落實。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佔56%;無人監護佔26%;其他親戚監護佔18%。

[簡析]隔代監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於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護,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只要親戚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兒童雙休日的生活水平與在學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週包括乘車的零花錢6.28元;

[簡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從上述資料看出,很多留守兒童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滿足需求。

(4)父母親情淡薄。36%的留守兒童與父母不是經常聯絡;與父母雙方經常打電話的佔18%;父母經常給我打電話只佔46%。

[簡析]父母親情是兒童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根本元素。這種東西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然而,現在的父母,由於沒有教育知識教育經驗,有的因為生活所迫,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甚至連電話就不與孩子聯絡。這樣孩子就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

(5)家務勞動繁重。80%的留守兒童在雙休日要做家務勞動;52%的留守兒童要在雙休日做飯。90%的留守兒童自己洗衣服。

[簡析]本來讓孩子們勞動可以培養勞動觀念,但這些孩子做家務勞動都是在被動進行,因此對家務勞動大多感到厭倦。同時,有孩子也的確由於學習時間緊而沒有勞動時間,有的孩子還真的有很多家務勞動不會做。這樣就給留守兒童帶來了心理的壓抑和具體的困難。

(6)老師關注太少。本期以來,46%的留守兒童還沒有老師找他談過話。

[簡析]留守兒童應該是我們教師關注的重點,然而從調檢視,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兒童在將近兩個月的教學時間裡沒有與老師談過一次話,即使是批評也是如此。

(7)學習壓力很大。50%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30%的留守兒童明顯表示學習成績不好;部分表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

[簡析]本來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習,但留守兒童的壓力一是來自多方面,二是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8)心理壓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兒童表示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見,思念父母,16%的留守兒童為今後的生活著急,部分留守兒童感到孤獨,失望、羨慕別人;煩惱,既要照顧自己,還要為家裡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裡的大小事務由自己處理;得不到同學不理解;有時遭別人歧視等。

[簡析]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進入青春期後,雖然具有了獨立意識,但畢竟經歷不夠、能力不足,對父母還具有很強的依附性。然而,這些留守兒童不會做飯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獨、失望、煩惱、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視,甚至為今後的生活著急,等等。顯然,對同樣一個十二三歲的留守兒童來說,所擔當的負荷肯定是超載的。

三、對策探悉

1、成立自立組織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於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鍛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自然、順利成長。據調查,這些兒童中有個別孩子很懂事,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我們更應理解父母的難處,更應為父母減少擔心,於是覺得,在家裡累點苦點也很自然。因此,我們認為,班級應該成立“獨立兒童小組”,學校要成立“獨立兒童”委員會,要選用其中具有獨立能力的孩子擔當成員,從而擴大他們的影響,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自己管理自己,從而保障自我鍛鍊。這樣,既可增加心理傾述渠道,增進夥伴之間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覺,同時自己的組織便於隨時請教,隨時求助。

2、建立專門檔案

從我們的調檢視,現在的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極個別經濟十分困難外,最缺的不是財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兒童。因此,不論是一個班級,還是一所學校,我們都應把他們作為我們教育的重點,在教育活動中,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但從現有狀況來看,很多學校如我們調查情況相似,對其關注不夠,有的甚至漠視了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認為,不管是班級還是學校必須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要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從而保障對他們生活上的必須求助,對心理上的及時疏導。

3、定期召開會議

留守兒童問題應該是當今教育的新問題,也是當今教育面臨的難點問題,而且學生所佔比例大,涉及問題多。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班級,每期都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留守兒童問題,要形成會議制度,要通過會議形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決議和制度。從而保證班級、學校在決策上的“政策”支援,同時,促使我們把握和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重心,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

4、設立諮詢機構

留守兒童的問題並不全是共性問題,不同兒童往往其問題有著本質的不同,如果從組織的角度,以集體的活動形式去解決個性問題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因而,針對留守兒童的別個問題和個性問題,學校還要設立相應的諮詢機構,一是便於作個別心理疏導,二是便於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謀劃策,三是保證了專門途經,如:設立“學生請教處”(或者“獨立兒童辦公室”),成立“獨立兒童熱線”,確定接待時間(如課外活動),委派熱心且懂心理的老師負責接待。

5、師生互結對子

按筆者調查統計,留守兒童、單親、孤兒一共為18.3%,班額以60人計算,每班不超過11名。因此,要保證對這些兒童的關懷真正落實,我們不妨通過師生一對一的互結對子,實施幫扶。現在的中學,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備的教師,而且大多數學校都超過了這個比例,因而,按這樣計算,實際上每位教師結對的留守兒童都不會超過3名。也就是說,這種做法是既實際又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得到幫助關懷的最後防線。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今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難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引起高度重視,都應做為其工作的重點之一去研究去解決。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7

土地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既是重要的資源,也是重要的資產,還是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槓桿。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對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斷加強,我國的土地市場建設獲得了較大發展,土地資本運營已成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課題。是一個較為貧困落後的山區縣,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國有土地資本運營顯得尤為重要。20xx年下半年實施縣鄉機構改革,新組建**縣國土資源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我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提高土地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為目標,堅持資源保護與資產管理並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購儲備各項制度,加大國有土地儲備交易工作力度,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規定,土地市場的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土地市場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斷深化,如何盤活土地,抓好土地儲備交易工作成為經營城市的一大課題。為此,我們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舊城、開發新城工作中,為實現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在完善土地儲備交易制度方面結合縣情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一)成立機構建章立制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產生是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調控土地二級市場的內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結果。由於我縣城鎮規模較小,佈局分散,城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建設資金短缺,過去長期實行無償、無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國有土地以劃撥方式進行轉讓,非法入市現象嚴重,應徵土地出讓金隨意減免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大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政府難以發揮巨集觀調控的作用,也為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床。針對這一情況,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國發[20xx]15號)和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第39號令)等檔案精神,依法規範土地市場,確保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高度壟斷。20xx年8月,我縣成立了土地儲備交易中心,隸屬**縣國土資源局,定編5人,主要從事土地徵收徵用、土地收購、土地儲備、國有建設用地出讓等工作。

確定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是接受縣政府委託實施國有土地資本運營工作的法定機構,代表縣政府對城鎮國有土地實行統一徵收、儲備、經營和管理,做到“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同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縣國有土地收儲運營管理暫行辦法》、《**縣國有土地收儲運營程式》和《**縣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為規範有序地實施土地儲備交易提供了保障。

(二)清理整治土地市場,優化土地儲備交易環境

20xx年2月20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土地市場秩序電視電話會議,下發相關通知,針對一些地方土地管理鬆馳,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場混亂問題,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為優化土地儲備交易環境,我縣以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為契機,抓好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促進土地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明確劃撥供地範圍,切實抓好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自20xx年以來,我縣就完善土地儲備交易機制,加大土地市場配置力度,連續推出了一系列舉措。結合我縣實際,下發了《**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出讓的土地管理“五統一”的原則;根據土地市場的變化,及時修改我縣的城鎮規劃區基準地價,並就土地儲備範圍、土地儲備工作程式、儲備土地的處置程式等內容進一步明細化、規範化;相繼出臺《關於加強城鎮規劃區內土地管理的通告》、《關於加強土地市場秩序管理、嚴禁非法買賣土地轉讓土地的通告》,堅決凍結縣城區內建設用地的供應和審批,查處非法買賣、轉讓土地。一系列檔案的出臺,為搞好土地收購儲備和規範土地市場提供了法律法規支援。

(三)多形式並舉,廣泛宣傳國土資源法律法規

為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我縣在宣傳力度上花了很大的力氣,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土地國情、國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採用書寫張貼懸掛標語、出動宣傳車、利用網路、廣播電視、舉辦專欄板報、演講比賽、印發資料、召開座談會等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每年開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傳活動,使全縣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到我縣國土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明白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以此增強土地憂患意識,全面提高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覺性。這樣,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更加深入人心,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也為我縣推進土地儲備工交易工作和規範土地市場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認真履行職責,實施土地交易“陽光工程”

招拍掛出讓國有建設用地是《土地管理法》、《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第39號令)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公開土地出讓的方式。法律規定,經營性用地必須實行“招拍掛”。近年來,我縣不斷完善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著力於掛牌出讓精心打造土地交易“陽光工程”。全縣經營性用地掛牌出讓一律實行市場化運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採取招拍掛方式公開出讓。並通過《中國土地網》、廣播電視等媒體和張貼公告等形式對外發布公告,實施陽光交易。參加競買土地者有縣內、縣外,州內、州外,也有省內、省外的投資商、開發商。每宗地掛牌出讓公告期滿後,有兩家以上要求現場競價,均由縣政府牽頭組織新區建設指揮部、國土資源、建設、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聯合舉行現場競價會,在媒體上釋出交易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土地儲備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嚴格按照規定對國有土地實行統一徵用、儲備、經營和管理,依法按程式對全縣經營性用地實施了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自土地儲備交易成立至今的5、6年時間,**縣土地儲備交易中心在**縣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下,以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合理流轉土地資源為工作出發點,供應國有建設用地32.4840公頃,其中劃撥21.39公頃,出讓11.0940公頃,收取土地出讓金5054.2625萬元,為**縣城新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保障,解決了72個黨政機關及社會團體單位的辦公用地問題,為**縣城特別是縣城新區的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土地市場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的土地市場建設正處於發育起步階段,經過五年多的培育和規範,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出讓供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供地的比例還有待提高。由於行政行為和部門利益驅動,在發展經濟、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等方面供地操作不夠規範,低價出讓、甚至減免出讓金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了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是土地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有待進一步落實,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巨集觀調控還有待加強。土地市場發展的前提是政府控制土地供應總量,但社會上部分人員國土資源政策、法律意識淡薄,違法佔地、隨意佔用耕地的現象屢禁不止,少數開發商與鄉(鎮)、村違法私自簽訂用地協議圈佔土地搞建設,多頭分散供地久治不絕,影響了政府對土地供應巨集觀調控的實施和耕地保護。

三是由於我縣是一個較為貧困落後的山區縣,年供地量不大,競爭力不強,加上收購土地的資金無來源,財政提供不了專項週轉金,銀行貸款困難,造成收儲資金無著落,從客觀上給土地“招拍掛”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制約。

四是土地私下交易行為比較突出,少數單位和個人為逃避稅費,不依法申報辦理變更手續,部分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利用原劃撥土地直接非法入市或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開發,造成土地交易市場混亂。

上述問題的產生,既有國土部門內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外部的諸多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建設專案用地選址隨意性大,未能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選址,在專案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往往實行規劃跟著專案走,隨意調整規劃。多數情況下,用地單位或個人忽視城市規劃,認為只要獲得政府批准的土地,建設過程中隨意性較大,不嚴格執行供地過程中的規劃設計要求;部門間的相互協調不夠,宗地管理無法實現,違規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的職能不到位,政府不能集中統一供地,多頭供地現象依然存在,使“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原則得不到真正的落實。三是一些單位和個人對土地政策、法律法規意識不強,違法佔地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鄉鎮過分強調發展經濟,隨意提供工業用地,只顧當前利益,不顧長遠計劃。為引進資金,興辦企業,一味遷就企業不合理要求,以犧牲土地和農民利益為代價,不要求企業主嚴格地完善依法用地手續,造成農村土地市場混亂。四是缺乏土地儲備資金,從而對老城區企業改制、劃撥用地改變用途等國有土地管理的難度加大,無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五是利益分配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徵收的土地出讓金未按上級要求管理、分配使用,致使在應對上級檢查時捉襟見肘。

三、解決土地市場建設問題的對策措施

規範土地市場就是政府用市場的眼光看待國有土地,通過運用市場機制和市場規律,限度地優化配置土地資源、資產,實現土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行為,它對於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上述我縣土地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能逐步加以解決。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從發展和規範土地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度,大力宣傳規範土地市場、實施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重要意義,為深入推進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公開供應制度。建立土地市場集中統一供應制度,國有土地招標、拍賣制度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促進土地“招拍掛”工作公開、公正、公平。

三是要同相關協作部門共同研究解決土地招拍掛工作中的問題,完成供地前期規劃、供地後期管理的基礎工作和驗收工作;建立統一協作關係,共同促進和培育規範的土地市場。

四是要求縣財政部門提供一定的土地收儲週轉金,銀行提供相應的貸款,以保障土地收儲運營工作的正常執行。通過協調資金(政府出資或銀行借款等方式),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力度,確保土地儲備交易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儲及出讓管理規範化、合法化。

五是要加強同紀檢監察機關的密切配合,進一步加大土地違法案件查處力度,查處與土地有關的違紀違法案件,推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的實施。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8

建設禮貌衛生宜居縣城是我縣城市建設管理的總目標,而實現車輛停放的科學有序管理是規範城市管理美化市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狀況來看,xx縣城車多、停車位少、交通嚴重擁堵的現象正日益加劇,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綜合運用各種有效辦法,最大限度減輕縣城道路交通壓力,實現人車暢其行、車輛停得下,正成為城市管理者關注的重要課題。現結合城管工作實際,對縣城道路交通管理談幾點粗淺意見。

一、縣城區道路交通管理面臨的現狀

據瞭解,xx縣城目前常住人口已超過13萬人,按老城區5。7平方公里的面積計算,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2.3萬人,幾乎與國內一線城市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持平。縣城核心區有路、路、路等14條主街道,道路總里程10多公里,縣城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專職公共停車場僅老幹步行街1處,有停車位約90個,路、路、路施劃的臨時停車位共約100個,縣城各機關單位院落停車位約8000個。目前,縣城共有各類客貨車1。7萬臺,且每年以0.3萬臺的速度增長。故能夠預見,縣城車輛停放、交通管理的壓力近年內還將呈不斷增長的態勢。

二、縣城交通管理主要工作狀況

(一)城區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縣政府加大了投入,近年來新建了xx大道、桂花路、繞城公路等多條交通主幹道,部分新建的商品住宅樓同步修建了城下停車場,提高了道路通行潛力,緩解了縣城交通壓力;二是在城區主幹道上已基本完善了交通標牌標線,在4個主要交叉路口安裝了紅綠燈交通指揮系統和電子警察系統。進一步提高了交通管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三是在老幹步行街建成了1個社會停車場,府順家園對面的停車場也正在建設之中,進一步優化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務功能。

(二)保障道路安全暢通力度不斷加大。一是合理施劃了臨時停車位。目前,我縣城區晚上停放在大街小巷路邊的貨車小車近千臺。在管理工作中,縣交警大隊和我局根據現有道路條件和交通流量,在路、路、路及老幹步行街等人流、車流較多的地方安排臨時停車位,以緩解停車難,對老幹步行街停車位實行停車收費制以促進相對公平使用公共停車位。同時,還加大了其他路段的車輛亂停亂放的管理工作,以持續道路暢通;二是加大了對三輪摩托車、“摩的”上路行駛的管理,持續推進依法暫扣處罰,每年暫扣處罰非法營運三輪車200多臺、“摩的”近800臺,並對所屬的雨陽棚進行了割除沒收處理。三是配合交警對酒後駕駛、闖紅燈、亂停亂放、超速行駛、無牌無證、客車超員、騎摩托車不帶安全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專項整治。

(三)整治車輛亂停亂擺行動不斷加強。我局按堵疏結合的辦法管理各型車輛的亂停亂擺現象。對摩托車規定按垂直車行道的方向停放在人行道外邊緣,對縣城所有適合的人行道都規劃完成了摩托車停車位劃線。對既無停車場又沒劃定臨時停車位的路段,則規定實行單邊順道停放禁止逆向停車。20xx年,在縣教育局經縣醫院至南門橋路段上設立雙向單邊行駛隔離帶500米,嚴禁車輛的亂調頭、亂停放現象,在現有條件下儘可能地確保交通秩序。我們還嚴格處罰,各執法中隊不間斷地巡查值守,對違規停放車輛隨見隨鎖、摩托車隨見隨拖。並定期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地點對縣城交通秩序進行嚴打整治,同時狠剎放人情車、關係車的歪風邪氣,大大提高了整治車輛亂停亂放行動的震懾力。幾年來,我局共查處亂停亂擺車輛1。7萬臺,全部處罰到位。為標本兼治地解決好車輛亂停亂擺問題,20xx年,我局按照縣人民政府安排,聯合國土、規劃等部門到縣城周邊考察選址建設停車場,相關狀況已向縣人民政府作了彙報。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停車場建設少,車輛亂停亂擺現象嚴重。目前,城內只有老幹步行街1處公共停車場,各街道劃定的臨時停車位由於管理不到位,黑出租和私家車任意佔用,導致部分車輛見縫插針地停放在城區道路上。

(二)對城區車輛亂停亂放,建築材料亂堆亂佔等違法違規行為管理不夠嚴。目前,對城區多數亂停放車輛,處罰較輕或沒有作出相應處罰,而臨街建房、門面裝修等建材亂堆亂放現象也沒有作出嚴厲處罰,導致縣城因亂停車、亂堆物而堵車現象時有發生。

(三)一些特殊行業車輛佔道行駛停放現象嚴重。城區內物流、洗修車等特殊行業的存在,各類小車和大型物流車輛佔道停放加劇縣城交通壓力。

四、管理工作推薦

(一)進一步加大停車場建設,切實解決車輛亂停亂擺現象。儘快建成府順家園對面停車場並作為社會停車場使用,啟動三角公園立體式停車場前期論證工作。

(二)縣城改造完工後,主街道不再劃分停車位。鑑於縣城車輛通行壓力,應以保暢通為主,取消所有主街道所劃的臨時停車位,提高車輛通行潛力。

(三)對特殊行業大型車輛進入縣城核心區作出限制。應儘快制定完善xx縣城區城市綜合管理實施細則,依法依規並結合實際出臺縣城市容管理管理規定,對包括物流、洗修車等特殊行業作出硬性規定,不得在縣城核心區內設定。

(四)縣城有條件的機關單位院落要開放為公共停車場。加強管理,有條件開放公共停車場的機關單位,要在院落內施劃停車位,按車位數免費帶給停車服務。

(五)嚴禁過境車輛入城。由交警在縣城各主要出入口設立醒目標誌,嚴禁過境車輛入城,對於違規車輛實行嚴管重罰。

(六)對部分大型車輛實行限時進出城。對於郵政等特殊行業單位的大型車輛進出城實行限時管理,晚上10點到次日早上6點為進出城時間。

(七)對於房產開發配套修建停車場實行前置管理,儘可能多地建設地下停車場。在辦理批覆房產開發專案時,務必將配套修建停車場作為“標配”,以所建房屋套數作為修建停車位的下限,否則不予審批。

(八)加大城區亂停亂放車輛的處罰力度。對佔用主街道停車的,在實行頂格處罰的同時,交警要作出扣分處理,城管也要相應配備執法拖車,對於亂停放車輛,在處罰的同時,與交警一樣對車輛進行拖走處理。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9

一、摘要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市場逐漸成為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機制,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農民外出務工,產生了留守兒童群體的教育問題.由於家庭教育的長期缺失、留守兒童特殊群體存在安全隱患多、學習成績差、心理障礙凸顯等諸多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關係到國家社會穩定與發展,關係到農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各級政府為徹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擔負主要的責任.國家應改革戶籍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各級地方政府應通過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來消除農村留守兒童就學障礙;農村基層政府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建立靈活、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方式等等.

二、關鍵詞

農村 留守兒童 剩餘勞動力 農民工 工業化 城市化 戶籍制度教育投入 靈活、多元的教育教學

三、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

1.導語

伴隨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流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為促進留守兒童發展,中央和地方出臺了相關法規和政策。各地學校和社群進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多元化關愛模式。為正確認識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尋求有效的解決之道,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對現有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尋求解決的政策。

2.調查的方法

問卷調查法,問卷法是調查者運用統一設計好的問卷,向被調查者瞭解情況的一種資料收集方法。查者實現設計好的書面的標準化的調查問卷,因而,它有著自身吐出的特點:(1).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能在廣闊的範圍內對地域上相隔千里的眾多的調查物件同時進行調查,評課在腳斷掉時間內蒐集到大量的資訊。(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3).便於資料定量分析。(4).能夠排除人為干擾。(5).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

3.結果分析

(1)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親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兒童均“十分想念父母親”,但幾個月、一年甚至幾年見不到父母親是家常便飯。長期得不到父母親的撫慰與關懷,這些孩子往往焦慮緊張,暴燥叛逆,不服臨時監護人和老師的管教。

二是道德滑坡,價值扭曲。由於父母外出務工,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心理上對孩子有歉疚,總是以金錢來彌補,使得一些留守兒童養成了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陋習。

三是不愛學習,不守規章。臨時監護人往往重養輕教,把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全部推到學校方面,教育渠道單一,缺乏家庭、社會的配合,很難達到教育的目的。這些留守兒童,不愛學習、不守規章,長期尋釁滋事,同學之間打架鬥毆事件時有發生。現在學生之間打架,動不動就是鐵棍、砍刀。

四是管理空檔,早戀成風。留守兒童缺失親情,缺乏安全感,他們一方面尋求親情,尋求保護,另一方面管理空檔,他們行為自由,行事懵懂,早戀成風。

五是監護不力,存在安全隱患。在留守兒童中,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管,加之部分監護人和代養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臨時監護人和代養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2)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意識薄弱和教育方式不當。家庭教育作為兒童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作為聯絡學校和學生的紐帶,在兒童的成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學生教育問題,與其缺少來自家庭的正確教育和指導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小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援和知識上的解答。

二是學校教育來看,課程設定與兒童身心發展不相適應。 教師的關注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 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這些教育內容不但對留守兒童是必要的,對生活在社會飛速變化,媒體迅猛發展時代的所有兒童都是必要的。

4.討論

對策與建議

一是政府應積極作為,加強主導。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一是要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大力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保證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加強農村中國小基礎設施建設和合格學校的建設。二是要推進政策的完善配套。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特別是要杜絕網咖和遊戲廳接納未成年學生的行為。三是要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建設。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讓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在學校,是解決留守兒童系列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是學校應盡職盡責,擔當使命。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首先要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兒童教育過程中,學校應主動承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其次要注重培育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針對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對老師進行相關心理指導培訓,使他們有能力對學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定期聘請有關專家為學生講授青春期健康知識。通過老師與學生對話,幫助學生坦然面對成長的煩惱,對遭遇挫折或困難的孩子及時給予心理撫慰,特別幫助留守兒童克服孤僻、膽怯、冷淡等心理,以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缺失。再則要努力架起暢通的家校橋樑。要組織老師多走訪留守兒童家庭,指導家長或親屬如何教育孩子。建立留守兒童家校聯絡卡,利用現代發達的資訊通訊工具,加強與家長的聯絡。除此,學校還可以利用春節、假期孩子父母返鄉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三是家庭應善於作為,履行職責。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影響人一生的至關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有利於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一代。留守兒童的父母要增強教育子女的責任意識。家庭的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思想教育不好,就是危險品,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極大,父母有責任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留守兒童的父母要學會心靈的溝通。關心孩子,要從“心”開始。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心”裡去,去了解他們心裡想些什麼,需要什麼,不但要當好父母,還要當好孩子們的知心朋友。長期在外的父母應充分利用電話定期和孩子進行溝通,對其進行教育。留守兒童的父母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愛國愛民、尊老愛幼、勤勞節儉等優良品德,以身示範。

四是社會應奮力敢為,形成合力。加強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其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要構建監護體系。構建一支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隊伍。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大力宣傳各地各部門的好經驗好做法,引起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廣泛關注。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讓更多的農民就近務工。鼓勵幫助農民返鄉創業,使父母雙方或一方能留在家裡,減少留守兒童的產生。這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最好出路和長久之計。

四、小結

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對於提高全民素質、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成長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0

高中青年教師對工作倖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這種情況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門黨政領導、學校領導的進一步關注。

一、當前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

從整體和本質上來看,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他們熱愛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熱愛家鄉,對家鄉的教育事業充滿熱忱;他們思想敏稅、刻苦耐勞、勤奮好學、積極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師已在教育教學和教科研中成為骨幹或學科帶頭人。有的還承擔著省、市級重點攻關專案,成為當地教育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生力軍。但是,也不可否認,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在思想上還存在著不少應引起我們注意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思想開放,關注政事;熱心改革,反對*。但關注中夾雜著冷漠,熱心中隱含著觀望,期待中蘊藏著憂慮。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際利益,親眼目睹改革給周圍帶來的鉅變,他們中的大多數十分關心教育事業,希望通過改革,為自己創造一個適於自身發展和成才的環境,有個能公平競爭,不論資排輩,不搞“階級鬥爭”,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機制。

高中青年教師對黨和政府一手抓懲治*,一手抓廉政建設表示擁護,但對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績評價比較低調,認為“力度不夠“,只流於形式。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師存在偏激情緒,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當一部分人對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質與業務素質的發展不夠平衡。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教師也大都具有大學本科學歷,部分教師還參加了研究生主幹課程班或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他們有關著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長,在業務上有很大的潛力。但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覺悟不高,缺乏社會實踐鍛鍊和基層工作體驗,表現在認識上存在片面,態度上不夠積極,政治上不夠成熟。所以在付出與回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有時會陷入誤區,影響了鑽研業務,加強理論學習的積極性,甚至產生消極低落情緒。

3、具有青年人和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徵。作為青年人,他們血氣方剛、熱情奔放,具有較強的事業心;作為知識分子,他們知識豐富、勤奮好學、思維敏捷,富有創新精神。他們在業務上大都有著強烈的進取精神,有較大的抱負。實踐證明一個知足常樂、胸無大志的人一般不會勝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師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渴望有所作為。但高中學校裡知識分子成堆,優勝劣汰,必須具有競爭意識,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緊迫感和責任感使他們在目標設計和現實生活中帶有濃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騖遠,對現實的困難估計不足,而惰性和依賴性的意識行為又使他們對克服困難缺乏勇氣和信心。當所處環境與自己的設想出入較大,或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時就常常表現出消沉、失落、苦悶,以致產生調離原校的想法。

4、學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現在:

一是學校的內外部環境令青年教師失望。許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包括學校只是口頭上重視教育事業、重視知識、重視青年人才、重視工作業績,事實上卻人浮於世,在分配製度上變相的平均主義現象依然非常嚴重;在職稱評聘制度上又論資排輩,評價失準,人為“炒作”;法律賦予教師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優越性得不到兌現;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少斤缺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例如某縣市高中段教育進行市財政拼盤中,教師的工資構成中校發部分竟達到75%以上,房補是沒有的,公積金是自交的。在勞動保障體制改革中把教師這一適應性差的行業首先推向社會,向社保所交養老金,而且自交養老金額度大,工資明加暗釦,教師的勞動價值得不到社會真正的認可,甚至“內耗現象”普遍,所有的這一切都使青年教師對所處的環境抱失望態度,以致喪失創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質生活條件差,使青年教師隊伍“軍心不穩”。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對獲得較豐厚的勞動報酬抱有強烈的願望。因為他們的經濟生活負擔較重。他們中的不少人讀了近二十年的書,剛踏上工作崗位就面臨購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問題。加之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農村,父母為培養他們已耗盡了財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卻無力接濟家裡,大多數人還因請不起保姆不得不將不願出遠門的老母親接來幫助帶孩子……這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極度的內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學,在機關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職,最差的婚後也擁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優厚的工資報酬;至於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當上老闆的,更是出門小車,手提膝上型電腦。如此一比,心裡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的人才招聘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輿論導向,為青年教師謀求新的職業提供了極為優越的社會環境和理論依據,讓他們“坐懷不亂”已不可能。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後,有的只好放棄自己曾經熱愛的教育事業而忍無可忍地選擇去經商,去考公務員當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學業務精湛的青年教師則是走“逃跑”到經濟發達、教師待遇能兌現的東部沿XX市去執教的“白道”。而“沒人要”的教師,繼續留在原校的則被認為是在走“一橫黑”的“黑道”。

二、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現狀

1、青年師資隊伍流失嚴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基礎教育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同時也不可否認地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一些青年教師,在“出國熱”“下海熱”“投資熱”“經商熱”等熱風的刺激下紛紛跳槽,這給我市的教育教學、科研帶來了諸多的新問題。特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擴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率先擴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滿足人民群眾的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這樣,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師或大批優秀教師,他們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進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齡上有一定限制,這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二次”創業的契機,他們為了響應發達地區創教育“強市”、“強縣”、“強鎮”,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為了支援經濟大省、文化大省建設教育大省,也為了解決自己生活與家庭困難問題,改變在校內壓抑的環境,他們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湧向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據不完全統計,浙西某經濟欠發XX縣重點中學,兩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點中學就有14人,全市流向東部沿XX市的已達上百人。

2、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由於收入、住房、職稱等問題一時得不到妥善解決,一些業務精湛的青年教師工作熱情不高,對教學敷衍了事,而整天忙於炒股票、炒地皮、炒房產、炒外匯或搞家教。還有的青年教師一門心思對付入城應考,或走*、拉關係、等調動等等不一而論。

3、學校教學質量出現滑坡。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由於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對教育事業“不管不問”,不少學校負債經營,教師福利差導致了青年教師人心不齊,加上近來學校搞“創收”,佔用了學校領導的大量精力,雖說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的經費問題,但卻影響了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使得教學改革很難深入,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據不完全統計,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級市近六年來尚未有一所學校升格為省級重點中學,而在經濟發達的縣市有的一年就有6個學校上重點等級。

4、青年教師中躁動現象增加。主要表現在急躁、浮躁、狂躁。這種躁動化傾向充滿了功利色彩,他們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間成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為常常帶有強烈的衝動性、情緒性、盲目性。他們的心理也變得異常的脆弱、輕率、走險,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會盲動,稍有點“*”就會盲從,漸漸地,“精神”變成了“物質的奴隸”,理想、目標當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穩定經濟欠發達地區高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對策

1、根據知識分子的特點,加強和改進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於社會大氣候的影響,教師對自己職業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以往教師對人們把自己比作“紅燭”,“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感到自豪,而現在一些青年教師則稱自己是“應急燈”,亟待充電,方能繼續維持。因此在高中學校內部,急需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教育,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敬業、奉獻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師文化程度較高,不願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論和流於形式的說教,也不願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強行灌輸的思想教育內容,所以對他們的教育應多疏導和引導,少說教和訓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關愛的態度,喻之以義,曉之以理;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高度出發,因勢利導,對青年教師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幫助他們全面分析自我,正確選擇道路,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在生活上多關心青年教師,努力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後,才會去實現自我的價值。的確,“安居”才能“樂業”。青年教師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學以及繼續教育、勞資福利等問題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不可聽之任之、束之高閣或把一些正當的要求當作“只講個人利益”予以批評,而應體察他們的實際困難,並竭力加以解決。否則也就難怪有的教育業內人士教育子女不要當教師。因為教師首先是“物質”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樣示範,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師是一個高層次、高文化的群體,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身體力行,不斷提高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只有這樣,青年教師才有可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同時,學校各級領導還應當經常深入到教研組、班主任當中去,瞭解和熟悉青年教師,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發展,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目標和任務。並積極採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廣大青年教師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健康成長。

4、建立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這個激勵機制應包括晉職晉級、晉升工資、獎金、精神獎勵、生活照顧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是學校現階段激發教師教學、教研積極性的最直接動力。學校應該鼓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打破以往論資排輩的觀念,採取一些有力的傾斜政策。如:像高校裡35歲以下教師晉升副教授,根據其教育教學、科研業績可以不受任職年限、指標的限制,給予破格晉升。這樣的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給青年教師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且可以增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但總的說來,學校在職評過程中憑資格、拉關係、吃“大鍋飯”等的現象還是較為普遍,一些業務素質好的青年教師因得不到晉升和重用,*捲起鋪蓋,拖兒帶女,離開自己曾由衷熱愛的家鄉而走險他鄉。只有進行目標管理,根據目標管理條例,對教師進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並作出正確評價晉升晉級,並給予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獎勵,才可使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安心工作。

5、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優化成才的校內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都是環境刺激的反應,改變環境就可以改變人。在現實生活中,最有說服力的往往不是說教,而是生活本身。為什麼在愛國問題上中國小生做得,大學生次之,在職人員再次之?問題關鍵就在於教師、教材遠比不上社會生活的說服力,教師、教材的教學效果遠抵不過受教育者親身遭遇的事實。所以穩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中段青年教師隊伍的正確思路之一是營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可以薰陶人、改變人、培養人,人際激勵、尊重激勵和成就激勵等對知識分子來說則比金錢激勵更有效。這是一種適合青年教師心理、行為特徵而更有效的求實、求新、含蓄、潛移默化的教育,具體做法:

一是國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實提高教師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大眾傳媒也應在平時報道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為他們唱讚歌,這比要等到教師節那天才把鏡頭對準校園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時在宣傳優秀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時,要避免“馬太效應”。如某學校某個青年教師在某方面比較突出,就無限誇大其業績,各種榮譽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結果是打擊了其他教師的積極性,致使一些同齡同學科教師產生逆反心理,疏遠“典型”,甚至覺得有他在,自己就沒戲的消極想法。其次,要想方設法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起碼要保證法律法規賦予教師的經濟待遇。三要信任教師。如浙西某市公務員的信用證可低息貸款,而教師的信用證是沒有用的。這是一種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體現。政府應相信育人者誠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師教研、教科研和實驗條件。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努力解決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骨幹在教研、教科研、實驗室和裝置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問題。在教育教學、教科研中要大膽使用青年教師,給他們定崗位、壓擔子,委以重任,提高業務素質,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新課改,支援青年教師出專著,不拘一格選擇、培養青年人才,創造有利於傑出人才湧現和成長的氛圍。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師參加高層次培訓學習、教研、教科研活動,擴大他們的眼界。青年教師書讀得多,實際見識少,通過外派學習、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可擴大他們的教育教學視野,跟蹤課改前沿,把握學科教學發展方面,同時,也會使這些青年骨幹教師真正從心底裡覺得在學校裡幹有甜頭、有幹頭、有奔頭。

實踐證明,採用那種考核“不予合格”、職評“不予晉升”、聘任“給予下崗”等手段來恐嚇青年教師的做法是失敗的。把教師這一適應性較差的職業推向社會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它只會激起青年教師的憤慨。教育的成功只屬於對教育事業有“心”的人。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1

調查目的:通過對大學生就業與心理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的主要因素,並深入研究產生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從而找到緩解這些心理壓力的方法

調查結果:

(一)調查物件:目前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調查他們的學業水平、擇業要求及其它考慮因素。

(二)調查資料分析:

1.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男女比例:男同學佔46.2%,女同學佔53.8%。說明調查的學生當中女同學比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讀專業:文法類佔6.2%,經濟類佔9.2%,理工類佔6.2%,藝術類佔7.7%,,其它專業佔50.8%,。。。 。。。

3.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生源地:本省農村的佔,本省城市的佔,外省農村的佔,外省城市的佔。

4.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大一佔10.8%,大二佔33.8%,大三佔41.3%,大四佔12.3%,其中大三的學生較多,其觀點比較接近我們大部分人目前的觀點。

5.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其專業的滿意度:很滿意的佔,滿意的佔,一般的佔,不滿意的佔,很不滿意的佔。

6.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期望就業的公司型別:民營企業的佔,國營企業的佔,自主創業的佔,政府部門的佔,其它。

7.接受調查的大學生選擇工作的首要因素:薪水佔,地理因素佔,行業前景佔,個人喜好佔,辦公環境佔,其它佔。

8.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專業是否對口問題的看法: 專業一定要對口占,既來之則安之佔,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佔,其它佔。

9.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以下佔,1500-2500佔,2500-3500佔,3500以上佔。

10.接受調查的學生對工作地點的想法:經濟文化中心佔,西部地區佔,一般的城市佔,出國佔,其它佔。

11.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認為畢業生應具有的素質:專業水平佔,心理素質佔,公關能力佔,道德素質佔,其它佔。

12.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認為當前就業難的原因: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佔,就業期望過高佔,就業人數過多佔,其他佔。

13.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就業難的態度:先就業再擇業佔,先就業再擇業佔,考研佔,待業。

14.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現工作的原因:家庭貧困佔,對考研沒把握佔,實現自我價值佔,其它佔。

15.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周圍同學平均就業率的瞭解:50%以下佔,50%-70%佔,70%-90%佔,90%以上佔,不清楚佔。 總結及建議:

在調查的過程當中以及根據問卷調查問卷所顯示的內容來看,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1. 就業難。就業難,究竟難在哪裡?其實根據調查,大學擴招是一個方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進了高等學府進行深造,必然帶來的是眾多的高校畢業生。根據資料顯示,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413萬人,與20xx年相比增幅達到22%,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95萬人,而20xx年更是創紀錄的突破了600萬大關。在這樣嚴峻的社會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業難的問題;但是,這只是唯一的因素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仍有無數家企業招不到適合的人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學生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與企業期望的差距。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大家太過於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實踐,導致我們的動手能力太差。而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在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企業認為“培養人是學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業不是學校,沒有培養人的社會義務”。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好自己本專業的知識,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同時應加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學校應該結合企業需求設定專業與課程,而企業應該給大學生提供系統的就業前培訓以及儘可能多的實習機會。只有各個群體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這個問題才有可能真正解決。

2. 對專業的不滿意。很多的同學都對所學的專業並不滿意。究其原因,許多的同學選專業時並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的,有的是被父母逼的選擇,有的只是為了將來好找工作,這樣必然決定了專業的不對口。還有的同學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也漸漸的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了,這又是為什麼?有兩點原因,其一,學生本人對自己興趣的把握可能不準確。高中學生對大學某專業的興趣往往來自於自己對中學相關學科的成功體驗,或者是受到這些專業未來發展前景的吸引,等等,嚴格地說,這些都不是對專業的直接興趣。其二,影響專業學習的因素,除了專業興趣外,還與從事某一專業或職業的生涯動機、個人學習某一專業或從事某一職業所應具備的能力,以及個人的個性特點等有關,這些都是專業選擇和職業選擇中應該重要考慮的方面。所以,對於已經無法改變自己專業的同學來說,培養自己對專業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多去發現自己專業中的樂趣。或者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去學一些自己喜歡的學科,畢竟大學的自學時間還是比價充裕的,所以多多利用閒暇時間去學習自己想學的課程。總之,不能因為專業的不喜歡就大把大把的浪費自己的時間,畢竟浪費的時間都是自己的,並且是在大學這麼寶貴的時間,所以,珍惜現在的一分一秒,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

3. 就業公司的單一化,缺乏創業精神。大部分學生在就業選擇的部門之中,國營企業與外資企業這樣的大型企業則更受大學生的青睞。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部門的待遇普遍偏高,就業穩定性更高。而私營企業選擇的人數較少。這樣的選擇其實無可厚非,在當今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社會生活壓力極大,有一份能夠比較好養活自己的工作,對於大多說人來說,已經是不錯的。但這樣,必然造成了熱門職位的緊俏,只有極個別的學生能夠獲得這樣的“香餑餑”,大部分的學生還是無法獲得這樣的機會。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先在一些私營企業,甚至是小企業來鍛鍊自己,雖說這樣的企業薪酬以及福利方面會不及大型國營企業,但在這裡你一樣有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剛畢業的學生之所以不太好獲得較好的工作,主要原因還是經驗的缺失。所以,在這樣的小公司先進可能多的獲得鍛鍊的機會,填補自己的經驗。這樣當過了幾年之後,伴隨著自己經驗的日益增多,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再是夢想了。而對於大家不願意選擇創業,我想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創業不只是嘴上隨便便說而已,真正的創業並不是我們在學校參加的那種模擬創業活動那麼簡單。踏雪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對於我們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實在是太難了。但人生只有多經歷一些事情,才可以變得豐富多彩。我們並經還年輕,有可以揮霍的資本。在我們這個年紀,多經歷一些事情,對於我們將來的發展是有很多益處的。即使撞得頭破血流,只能證明我們當時選擇的路是錯誤的,那再重新來過就好了,沒有什麼丟人的。當我們獲得成功的時候,那種內心的喜悅與成就感是外人無法感覺到的,在那一刻,才會覺得原來所付出傷於痛是值得的。另外,國家最近幾年對大學生的創業扶持力度還是很大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相信正是我們發揮自己的青春與才智的機會。

4. 薪資期望過高,缺乏理性認識。工資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學生都有一種驕傲心理,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並且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飯來張口,衣食無憂的年代,當然希望自己的工資很高來滿足自己較高的消費水平。但企業所能提供的的工資卻不能滿足當今大學生的期望值。這種現象一方面導致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企業創造不了價值,致使企業不願意為此付出高薪,另一方面卻是家長花高價打造的天之驕子掙的工資僅僅剛能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希望高工資是好的,但自己首先要有這樣的水平才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可值得炫耀的資本:比技術,你不一定有專業技術工技術好;比專業知識,沒有科研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識豐富;而工作經驗更是幾乎為零。這樣的條件,又憑藉什麼樣的條件來獲得較高的工資呢?其實,這是一種擇業功利心理。所以,大家應該清醒的認識,剛畢業的我們不可能得到過高的工資的,只有憑藉我們辛勤的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才可以得到相應的高工資。記住,自己的收穫是與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只有付出的努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收到與之相對應的薪資。因此,大家在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不要僅僅將工資水平的高低作為唯一的選擇標準。如果這樣,會使我們失去很多的機會,對我們人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工資最高的,但一定要是最適應自己的,適合自己發展的。我們應該在就業前就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定位,確立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我們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5. 就業地點過於集中於發達城市。好的環境對於人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發達城市,我們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時可以擴大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堅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只是提高我們自己的一個條件而已。最重要的還是看我們自身的能力。沒有過硬的自身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遲早是會被淘汰的。並且,由於大家都普遍認為大城市對就業有好處,所以必然造成求職競爭的激烈。而實際上這些地方的人才供需已相對飽和,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只靠一股衝勁和猛勁在這些地方很難立足的。這種就業觀念使不少大學生失去了就業和發展的機會。我們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面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有些人在發達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這樣時間久了,還是會因為工作不適合自己而放棄這樣的工作。所以,無論是在哪裡找工作,最重要的找一份適合自己的,有興趣愛好的,願意為這件事情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這樣找到的工作對於自己來說才是最好的,不要僅僅因為就業地點而選擇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這樣就得不償失了。畢竟,找工作是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若干年之後,要讓自己對當年的選擇不後悔。這樣,就就算自己成功了。

6. 大學生對專業水平重視度較高,而忽略了自身的修養。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社會上許多的事情會使我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觀念,比如,拜金主義,鋪張浪費等。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我們人格的一種缺失。我們在學校,只知道一味的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因為覺得只有將自己的學習搞好,才能將來在社會上出人頭地,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平時生活中,你所擁有的知識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一點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一個人即使沒有出眾的專業知識,沒有淵博的學識,但只要他骨子裡夠正直,為人謙和友善,談吐不凡。這樣的人一樣會受到招聘公司的青睞。這也就是為什麼最近幾年,許多用人單位漸漸的淡化專業知識,而是將道德修養考察更多的原因了。所以,我們應當在平時多花一些時間來培養我們自身的修養,而不是盲目的去學習課本上生硬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綜合素質,而不是一個只會讀死書的“機器”。

7. 考研人數與就業人數基本持平。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上需求的高階人才也越來越多,這是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的一個原因。同時,考研可以使自身的專業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與此掛鉤的是研究生的平均工資高於應屆畢業大學生,這也是考研人數眾多的一個原因。但最近幾年,卻出現了一類人。他們考研的原因並不是為了比別人多學習許多專業知識,而只是單純的逃避就業。他們覺得現在的就業人數太多了,怕自己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與其這樣還不如再在學校呆上3年時間,等這幾年就業高峰期過後,自己再去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其實,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什麼錯誤,在就業人數多的時候,繼續深造,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一個提升,等自己的能力能夠達到單位要求的時候,再去找一份好工作,獲得較高的收入,何樂而不為。但是,這些人卻丟失了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選擇接受挑戰,而是選擇了逃避。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只不過是白白浪費了自己幾年美好時光,到頭來同樣不會獲得你想要的結果。也許是我們從小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得我們沒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就業不僅僅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舞臺,同時也是我們人生當中的一次不可多得挑戰機會。選擇舒適安逸的生活固然沒錯,但更高的挑戰同樣會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所以不要讓眼前的困難難倒,挑戰它會獲得更多的樂趣。所以,真正想提高自己而考研的同學,應該努力把握好現在的每時每刻,好好掌握基本知識,為考研做好準備;而為了逃避就業而考研的同學,應該擺正心態,積極地面對就業所帶給你的挑戰。當你真正面對它的時候,才會發現它並沒有你想象的困難。

總之,經過這次關於大學生就業與心理的調查,我覺的大家對於就業方面的知識掌握的並不是十分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就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家必須要認真並積極的對待。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就業觀念,才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才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2

黨的xx大報告指出,要嚴格保護耕地。保護耕地,就必須嚴格執法。當前,我國耕地保護的形勢不容樂觀,各類土地違法案件不斷髮生,“執法難” 似乎是已成共識。土地執法疲軟既然成為了常態,那就一定有它的原因。筆者以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上的,也有體制上的,也有機制上的,當然還有更深層次上的原因。

一、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觀念偏差。

一些基層地方政府在政績觀、發展觀和利益觀上出現偏差,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指標,工業強市、工業強縣、工業強鄉成為首選,就連許多村也完全不顧自身實際,紛紛高喊“工業強村”了。發展工業,必然要大量佔用土地,在當前國家進行巨集觀調控,緊把土地供給閘門的形式下,一些地方政府鋌而走險違法佔用土地發展經濟也就勢在必然了。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管理者,還是相當一部分土地佔用的審批者,甚至又是土地的使用者,政府領導在耕地保護與“政績”之間發生矛盾時,天平向何方傾斜是十分明瞭的了。面對這種形勢,土地管理部門要想規範用地秩序、依法查處政府主導下土地違法行為無疑只是一廂情願的事了。

(二)基層執法手段偏軟。

目前,土地執法監察人員相對不足、工作能力和執法水平不高,也是土地違法履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動態巡查不到位,一些土地違法行為難以發現,即使發現後也只能口頭或書面停工,如果當事人無理取鬧,拒不停工,強行制止,可能引發矛盾激化,執法人員可能受到圍攻和人身威脅。依法處理必須經過調查取證、處罰聽證、複議訴訟、申請執行等許多環節,一個環節遇阻,就會造成案件查辦久拖不決。另外,國土資源部門在對違法佔地作出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後,按照現行法律規定無權強行拆除,必須申請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此類申請,法院一律不予受理。土地執法監察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久而久之,執法人員乃至執法機構對查處土地違法案件缺乏了動力、喪失了信心。

(三) 法律法規明顯缺失。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都有沒收地上建築物的處罰規定。但如何沒收,由哪個或哪些部門來沒收,沒收後如何處理,法律上沒有相應的規定,實踐中也就難以操作。那麼,最後就會演變成不操作,或者是以罰款代沒收。這樣的處罰就形同虛設。土地管理部門照這樣的規定下處罰,違法者卻並不拿它當回事。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對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容易執行到位,但這不是目的,“責令限期改正”才是目的。可被處罰人拒不改正怎樣處理,法律上沒有給出答案。土地管理部門拿被處罰人沒轍。就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恐怕也難以處理。所以這一目的事實上難以達到或者說根本達不到。

《土地管理法》第七章法律責任中,沒有任何條款對村級組織的違法行為作出法律規定,因此村級組織就會以集體的名義鑽法律的漏洞,從事涉及違法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中針對主要責任人的行政處分條款很多,但並不能適用於村委會這些責任人。這樣對這類直接責任人而言,行政處分不適用,刑事犯罪構不上,剩下的只有行政處罰中的罰款了。實際情況是通過土地違法行為獲得的收益遠遠大於罰款的實際數目,致使土地執法的威懾力大大折扣。

(四) 執法執紀相互脫節。

現在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可以說是全方位的了。法律法規紀檢監察都有規定,對土地違法行為者的責任追究有行政的、刑事的、民事的和經濟的,不可謂不全面。對案件的查處規定有移送的、聯合辦案等機制,可能涉及的單位和部門有公安、檢察、紀檢監察,按說是陣容強大,可實際效果卻並不令人滿意。什麼原因?主要是這些規定過於原則,機制發揮不了很好的作用,資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各種責任是明確的,但如何去做才能追究到責任人的責任卻並不明確。實踐中,一些部門和單位認為查處土地違法行為是土地管理部門的事,與己無關。處理人是得罪人的事,都不想沾。由於沒有明確細緻的規定,土地管理部門按規定移送或提出聯合辦案,若是不合意,有關單位和部門總能說出若干條理由來加以婉拒。即使勉強接受,也是久拖不決。上級部門追得實在太緊,處理幾個小魚小蝦應付一下,或者是大事化小,從輕發落,風頭過去了,可能還把處分決定從檔案中抽走,即搞所謂的“假處理”。違法者不僅毫不畏懼,事後可能還被提拔重用。這種在黨紀政紀方面執紀不嚴,行政法上處罰不當,刑法上罪刑不適應,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違法者的違法心態,刺激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和部門違法用地。

二、嚴格土地執法的思考

要解決土地執法難的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以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構建和保障科學發展的新機制為目標,對土地違法者敢於動真格,使我國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的“嚴格”落到實處。

(一)嚴格實行問責制。

近些年來,國家連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等土地管理新政,強調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負總責,嚴格實行問責制。在具體的土地執法中如果真正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對每一起土地違法案件尤其是影響較大的土地違法案件問責到位,土地違法的蔓延趨勢一定會得到遏止。

(二)提高行政執法效果。

在提高土地執法監察的公信力、確定力、執行力,保證土地執法監察的實際效果的基礎上。建議國家高層研究制定土地執法與紀律檢查和刑事處罰的有效銜接機制,使土地行政處罰的拆除、沒收、罰款以及移送後的紀律處分、刑事處罰都能落到實處,真正把國家的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在國家機器的個個環節。

(三)調整法律責任標準。

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建設應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而現有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存在著對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罰標準或過重或過輕、處罰規定不具體不明確等的情形,況且在新形勢下的一些土地違法行為找不到處罰依據。所以建議修改完善土地法律法規,提高土地行政處罰的針對性,使土地執法行政處罰依據完全充分、處罰標準具體明確,處罰措施易於操作。

(四)保障社會經濟發展。

國土資源部門要解決好執法難的問題,就必須解決好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關係,積極為地方首長當好參謀、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搞好服務。xx市國土資源局根據自然地域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提出了向黃河灘要農業用地,向山前沖積坡要工業用地,向淺山區要城市用地,向空間拓展要建設用地的戰略措施。通過努力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充裕的空間,這樣土地違法現象自然而然的就會減少或者消失。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3

一、當前我市法律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法律服務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從拓展著眼,從規範入手,我市的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業和法律援助事業蓬勃發展,較好地發揮了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等方面的職能作用,促進了政府依法行政、企業依法經營、公民依法維權,在保障司法公證、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我市現有律師事務所5家,執業律師38名;公證處1家,執業公證員5名;基層法律服務所26家,法律服務工作者92名;法律援助中心1家,法律援助律師(工作者)和志願者207名;司法鑑定機構1家,司法鑑定人4名。

1、律師成為法律服務主角。全市律師積極圍繞經濟工作“中心”,主動介入招商引資、沿江開發、園區建設、拆遷整治、重大工程專案等領域,已成為法律服務業的主體力量。20xx年我市律師共擔任法律顧問281家,辦理各類訴訟及代理893件,避免經濟損失1.6億元,實現業務創收551萬元。律師參政、議政的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有1名律師擔任揚州市人大代表,2名律師擔任**市政協委員,6名律師擔任市政府法律顧問。

2、公證法律服務成績顯著。20xx年辦證9587件,比20xx年增長14%,其中涉外和涉港、澳、臺公證3187件;公證業務收入達350餘萬元,比20xx年增長18.9%。20xx年獲得“江蘇省文明公證處”稱號,20xx年榮獲揚州市公證工作第一名。

3、基層法律服務作用獨特。基層法律服務主要業務市場是面向農村。20xx年全市基層法律服務所共擔任法律顧問834家,其中擔任鎮政府、事業單位、村居委會321家,開展各類業務1804件,避免經濟損失4234.2萬元,實現業務創收198.4萬元。

4、法律援助事業迅猛發展。20xx年我市率先在揚州建立起法律援助市-鎮-村三級工作網路,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法律援助體系。20xx年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26件,比20xx年增長41.7%,340名受援物件滿意率100%。20xx年1月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律援助規範與質量檢查活動先進機構,今年6月又被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

5、司法鑑定逐步走向規範。20xx年元月我市在市人醫成立司法鑑定所,進一步規範我市法醫臨床類司法鑑定服務行為,初步建立統一的司法鑑定管理體制。自成立以來完成法醫臨床鑑定近300件。

二、我市法律服務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充分肯定我市法律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法律服務業在發展程序中暴露出的以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法律服務組織機構規模偏小。主要表現為:從人數上看,每家律師事務所平均不到10人,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1人;每家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到4人,都屬於小型所。從執業律師佔總人口的比例來看,我市為萬分之零點三六,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萬分之壹點零八。我市法律服務組織機構規模偏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的法律服務還處於較低的水平上,與我市經濟水平不相適應。

2、法律服務專業化程度較低。以律師為例,我市執業律師文化程度在大學本科以下的6人,佔律師執業總數的15.38%,其中還有高中學歷1人,且非法律專業3人。從律師業務來看,律師們還普遍缺乏專業化發展意識和提高專業化水平的措施。不少律師出於“生存”需要,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或其他型別的案件,幾乎是有什麼接什麼,接什麼做什麼,把自己塑造成“萬金油”律師。從總體上看,我市法律服務隊伍素質不夠高,不僅表現為學歷偏低,而且知識結構單一,專業化程度低,外語能力不強,尤其是涉外涉新人才不足。

3、法律服務服務渠道窄。目前我市法律服務機構有12家集中在城區,佔到35%以上,其他22家法律服務機構(全是法律服務所)分佈在12個鄉鎮。法律服務所因改制被推向市場,競爭加劇,不少法律服務人員流失,現有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比改制前減少35%以上,平均每鎮服務人數不到6人。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佈局不合理,服務渠道窄,基層法律服務力量薄弱,不能滿足城鄉居民法律服務需求。

4、法律服務管理手段

弱。按照現行法律法規,我市作為縣級市,其法律服務管理許可權僅限於對法律服務人員批評教育、調查上報,對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沒有行政處罰權,只能管事,難以管人,管理手段軟弱。

三、對我市法律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我市法律服務工作要創新發展,提高水平,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逐步構建統籌規劃、政策扶持、秩

序規範、管理科學的法律服務體系,適應建設“ 法治、和諧”的奮鬥目標,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法治意識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

1、統籌規劃,優先發展。一是提高認識。大力發展法律服務業,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法律保障,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及發改委、商貿局等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法律服務業的重要意義。二是科學規劃。發改委、商貿局等相關部門應以前瞻、發展的眼光和科學、務實的態度,將法律服務業納入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司法行政部門應結合法律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高質量、高起點編制好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基層法律服務、司法鑑定等專項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任務和措施。三是優先發展。市委、市政府要及時聽取有關法律服務工作的彙報,研究解決法律服務業在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把法律服務業放在優先發展、重點發展的位置上。

2、政策扶持,優化環境。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市政府應樹立“政府購買服務”的新理念,加大對法律服務業的財政投入,設立扶持法律服務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建立完善經費保障制度。二是實行稅收優惠。我市法律服務業的營業稅、綜合基金、個人所得稅稅率在11%左右,稅務部門應適當降低稅費比例,制定和完善法律服務業稅費政策。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市人事部門應積極落實“人才強市”政策,採取靈活措施,加快引進法律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加強對中青年法律服務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改善法律服務隊伍人員結構,提高法律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四是解決“三難”問題。公、檢、法等部門應進一步改善律師執業環境,切實解決律師執業過程中長期存在的會見難、閱卷難和調查取證難,保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合法權益,確保公民獲得高質量的法律服務。

3、拓展市場,優質服務。一是積極推介法律服務。發改委、經發局要積極推介法律服務介入重大工程、重大專案,走進我市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創造“法企合作”平臺,推動法律服務工作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拓展。二是著力推進政府顧問工作。政府部門應進一步拓展法律顧問的配備,提高政府行政行為的民主性和科學性,並積極開展公職律師試點工作。三是深入推進法律服務人員參與信訪接待。司法行政部門應探索組織引導法律服務人員介入信訪、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新途徑,協助政府運用法律手段化解信訪和涉法涉訴等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四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法律服務機構應努力擴大法律服務的覆蓋面,把法律服務延伸到農村,在全市實現“一村一顧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農村招商引資、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法律服務,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4、規範管理,優勝劣汰。一是行政管理。司法行政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法律服務機構的資質管理,嚴格審批、設立、年檢程式,嚴把法律服務機構進口關;嚴格法律服務機構合夥人審批制度,規範合夥人的進出行為,發揮好導向、准入、協調和監督作用。二是市場管理。行業協會應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嚴格執業紀律,推行法律服務執業公示制度,加快建立法律服務信用體系,完善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的誠信檔案,順應市場規律,淘汰“作坊式”的法律服務機構。三是自律管理。法律服務機構應樹立自覺管理、自主管理、規範管理的意識,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質量內控,規範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逐步規範其自律性管理。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4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事業還處於起步階段。2019年底,九部委頒佈了《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鼓勵社會力量和資本參與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作用,更好的推行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3月25日,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一行,來到位於北京東三環的雙井恭和苑,深入考察《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的落實和執行。

王培安副主任在參觀的同時聽取了樂成集團總裁桂水發的介紹。在北京市政府支援下,恭和苑通過先行先試、政策整合,將醫與養深入結合,逐步完善,不僅建立了適老優良的現代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還構建起標準化的、五養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同時在市政府支援下積極開展多方面養老服務的職業教育與培訓。

王培安副主任一行還參觀了老人房間,親切地詢問老人的生活和健康。同時,還專程前往餐廳,關注老人的用餐環境及營養搭配。

王培安副主任強調,“醫養結合”探索對國家大力發展多層次養老事業的重要性。樂成集團在北京建立養老機構-恭和苑的同時以第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形式建立“醫”以配合“養”,這種醫養結合模式是一種新方法,值得推廣。

王培安副主任針對當前醫養結合現狀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民營養老機構現在面臨融資成本高、融資難的瓶頸,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積極探索,給予民營養老機構優惠政策支援,實現金融機構與民營養老機構融合發展。

2、根據國家規定,社群醫院等級相對較低,針對老人的藥品相對偏少,無法滿足老人的日常需求。因此,各相關部門應給予社群醫院各項政策扶持,以達到方便老人看病用藥的要求。

3、政府需持續探討臨終關懷在養老機構的相關問題,並逐步完善臨終關懷體系標準。

北京雙井恭和苑負責人表示:“我們這裡除了配備適宜老人的飲食起居設施,還提供文娛、護理、醫療等多方面服務,深度融合了養老和醫療,利用先進的智慧系統,全面掌握老人的健康資料,提供科學的健康管理,發現問題及時預警、及時干預,盡最大努力幫助老人實現健康養老的願望,替子女盡一份孝心。”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5

一、目前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效益穩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藝不同,食品分為28大類525種。目前,全國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44.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72%,20xx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1586.95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6.8%,產量分別達到:小麥粉5193萬噸、食用植物油1985.5萬噸、鮮冷藏凍肉1112.5萬噸、乳製品1459.6萬噸、啤酒3515.2萬千升、軟飲料4219.8萬噸,啤酒、食用油、飲料、味精等食品的總產量位居世界前列。10人以上企業6.9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18.7%;10人以下小企業小作坊35.3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9.3%。20xx年上半年,對食用油、油脂及製品,酒類,水產製品,糧食加工品,飲料,肉製品,乳製品,調味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糖10類中國消費量最大的食品組織國家監督抽查,除水產製品抽樣合格率為85%外,其餘9類食品專項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製品抽樣合格率達到97.6%。

食品工業的三大特點:一是肉製品、乳製品、飲料、啤酒等食品企業加工技術和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膜分離、物性修飾、無菌冷灌裝、濃縮、冷加工等加工關鍵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二是企業質量管理更加科學規範。共有10.7萬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資格,2675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了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ccp)認證;三是產品結構趨於優化,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逐漸上升,軟飲料製造業形成了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果蔬飲料、茶飲料等多元化發展的態勢。

影響食品安全的三大隱患:一是佔食品企業總數70%強的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大多不具備生產合格食品的必備條件,產品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二是一些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偽造標識、濫用標識,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特別惡劣的是將假冒偽劣食品銷往農村集貿市場和小賣店,農民購買食品時容易上當,蒙受損失;三是食品生產潛規則屢屢曝光: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毒豆芽、毒火腿、毒酒、毒泡菜、毒黃花菜、蘇丹紅、雀巢奶粉碘超標、光明變質奶、紅心鴨蛋等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嚴重影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和中國的對外形象。

二、 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的基本情況

(一)食品企業(包括小作坊)的基本情況

我市有食品取證企業1064家,簽約食品小作坊558家,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食品加工坊約1827家,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有6家,僅佔企業總數的0.17%;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到3億元之間的中型企業有50家,也僅佔企業總數的1.45%;而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下的有3393家,其中不符合生產條件、存在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的小作坊有1800多家,佔企業總數的53.0%,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絕大部分規模偏小,且小作坊和私營食品企業佔較大比重,它們在裝置投入、人員使用、原材料採購等方面不能保證要求,甚至盲目降低原材料成本,導致產品質量極不穩定。據20xx年統計結果: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5 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8.16億元,實現利稅7.3426億元,其中利潤3.35億元。

(二)產業特點、特色

1、區域特徵明顯

我市食品行業區域分佈較為明顯。各個地區由於文化、歷史、傳統、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中,行業分佈明顯、產品錯位發展,帶有鮮明的地方特徵。海安形成了以大米、食用油和禽蛋製品為主的食品工業發展格局;肉製品、黃酒、白酒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如東和啟東藉助臨海之勢,形成了水產加工的產業鏈;**大富豪啤酒、海門羊肉均做出特色。但是,數量上的優勢未必就能轉化為質量上的強勢,海安的食用油企業數目多,卻缺少龍頭企業;白酒企業數多,卻缺少品牌企業;啟東、如東海產品企業多,但與寧波、大連產業發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2、產品種類齊全

我市食品企業數量多,門類廣,涉及食品種類近500種。

3、特色產品多

像白蒲黃酒、茶幹、潮糕,新中腐乳、脆餅,市區的費家扒雞等具有濃郁地方風味和特色的產品有幾十種之多,這些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

三、目前我市食品生產監管的措施、效果及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監管的措施、效果

1、嚴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市場準入是國家針對食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局嚴格按照行政許可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把現場核查關,凡是不符合審查通則和審查細則規定要求的,一律不予通過,真正做到 寧缺毋濫;同時加強服務,動員幫助具備基本條件的小作坊取證。僅20xx年全市新增取證食品企業281家,換證企業104家。持續確保我市符合取證條件的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生產許可證。

2、強化日常監管工作,深入開展專項整治。

(1)、以巡查、回訪、年度報告審查、新增劑備案、監督檢查、強制出廠檢驗和加嚴

檢驗等手段,多管齊下,力求監管工作富有實效。根據、b、c、d分類監管原則,結合季節生產特點,有針對性地擬定巡查計劃,確保每週都有巡查小組在外突擊檢查,每月一小結, 通報問題企業,確定回訪計劃,確保整改到位。今年累計巡查、回訪取證企業1598家(次)、小作坊778家(次),發現問題553個,已整改到位539個。市區年度報告審查80家、新增劑備案累計77家、委託加工備案53家。

(2)、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全力推進食品小作坊產品目錄報批工作,目前當地政府均已批覆第一批允許存在的小作坊及產品目錄;同時督促小作坊改造生產條件,監督小作坊履行各項質量安全承諾,通過重點幫扶、督促改造,全市有34家小作坊整改提高後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3)、對高風險食品重點監管。一是確定“一地一品”,實施專項檢查。根據各地以往的監管情況和當地食品產業特點,確定一個高風險的產品作為重點檢查的物件,通過企業自查,監管部門巡查,上級部門抽查,形成食品監管的高壓態勢;二是開展監督抽查。根據省局的統一部署,先後對轄區內涉乳製品、水產品、年貨食品等開展監督抽查。

3、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國務院啟動食品安全事故一級響應,在第一時間組織對轄區內乳製品生產企業檢查,對企業原料進貨把關、現場是否有三聚氰胺;對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檢查企業生產工藝、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管理執行是否到位;同時根據上級局要求實施駐廠監管,對企業原材料驗收把關及儲存、生產過程、成品包裝入庫、成品檢驗、產品銷售臺賬、不合格品處理、風險監控等各個環節展開監管,嚴格監督企業原料奶驗收,產品出廠實行批批檢驗,對三聚氰胺專案每批必須送**市質檢所檢測,確保產品檢驗合格方能出廠。另外還採取五項措施,保障我市乳製品質量安全:一是啟動全市質監繫統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成立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統一組織指揮全市系統乳製品質量安全應急工作;二是認真做好乳製品舉報投訴接待和宣傳工作;三是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四是嚴格資訊報送制度;五是嚴格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問責制。

(二)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相關部門監管界線不夠明確

一是《食品安全法》雖已頒佈,其實施條例、省人大會關於食品小作坊監管的法規尚未出臺,造成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不明確,如街面、集貿市場內糕點房等前店後廠、現做現賣企業應該誰監管;二是食品安全的標準制定跟不上,許多標準標齡過長,有的已經滯後,明顯不具備應有的科學性與先進性,在技術內容方面與wo協定存在較大差距。三是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要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2、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經費沒有保障,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力量明顯不足

大量的小作坊式企業分佈於城鄉結合部和鄉鎮、農村。目前在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過程中,經費遠遠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僅靠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聘請食品協管員、資訊員,這就需要工作經費。同時,許多基層質檢機構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沒有專項財政經費,投入不足,相關檢測設施和技術人員匱乏,嚴重製約著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

根據國務院新的三定方案,今後將不再進行衛生許可,兩證並一證,質檢部門職能增加了,責任加大了,但監管隊伍沒有得到應有的擴充,監管難以到位。食品監管的機構僅設到縣(市)級,基層鄉鎮政府部門無專職的監管人員,不能形成基層的監管網路,無法因地制宜地開展必要的監管工作,尤其是面對數量多、規模小、分佈廣的食品小作坊、小企業,缺乏專職人員進行有效監控,而這些區域往往又是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多發地帶。

3、食品小作坊監管難度大

全市2385家食品小作坊,遍佈各地。生產環境、生產裝置、衛生條件、從業人員素質、檢驗能力等均達不到應有要求,具體反映為質量意識淡薄,無標生產情況嚴重,產品質量不合格,濫用食品新增劑、違規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工業用新增劑等現象時有發生。由於這些小作坊、小企業具有簡易性、季節性、流動性、隱蔽性等特點,給食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給食品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

四、探索科學的監管方式,健全應急反應機制

(一)、探索食品企業電子動態監管方式

20xx年以來,我局依託自主研發的食品動態監管資訊系統,建立了以實現全過程監管為目標、以落實企業質量安全責任為核心、以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為目的、以完善質量安全監管環節為措施、以強化過程監控為主要內容、以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為抓手的完整的質量監管鏈條。該系統使用“.n”語言,採用bs架構,監管終端依託質監電子政務工作平臺,企業終端由質監局主頁電子監管平臺接入。該系統能夠按照全過程監管的目標要求,通過監督企業實行企業全備案、產品全登記、檢測全報告、變更全告知,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的監管體系,配合現場巡查、回訪、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等措施,以“動態監管組合拳”,形成對食品企業365天天天監管的態勢。食品動態監管資訊系統由企業概況(基本資訊)、食品企業監管(過程監控)、外網資料管理(質監政訊)三個部分組成,實現檔案、監管、動態、溝通等四大功能。

1、系統組成

(1)企業概況(基本資訊)部分。記載了企業相關證照的基本內容,以及人員結構、產值效益等。其中的質量技術監督資訊較為詳細地記錄了企業產品資訊、質量控制、主要生產裝置、行政許可、認證認可、綜合評定、監督檢查、違法違規等不良行為記錄等基礎資訊。為確保基本資訊的真實性,系統禁止企業對自身的基本資訊任意修改,如確需修改,系統會將修改的內容自動提交監管部門稽核,只有經監管人員稽核通過的資訊才會儲存。

(2)食品企業監管(過程監控)部分。這是實現對食品企業實時動態監管的主要手段。這部分總共包含了十四個小模組,分別為:產品資訊、生產裝置、檢測儀器、質管人員、原材料、包裝材料、新增劑、生產報表、日常巡查、監督抽查、不合格品、委託檢測、行政處罰和生產許可。每個模組都是由1到2張相對獨立的含有相關關鍵欄位的動態資料資訊表組成,記載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質量關鍵控制資訊和其他重要資訊。如:“日常巡查”模組,就記載了由監管部門根據《江蘇省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巡查回訪管理辦法(試行)》對轄區食品企業的分類分級,進行巡查回訪檢查的歷史記錄。“監督抽查和委託檢測”模組,記載了食品企業接受國家、省級和市級各項專項監督檢查的情況和委託法定質檢機構進行檢驗的歷史記錄。“行政處罰”模組記載了食品企業接受質監部門行政處罰的歷史記錄。

在上述十四個模組中,原材料、包裝材料、新增劑和生產報表這四張動態表是食品企業動態監管的精髓所在。企業每次採購原輔材料、包裝材料和食品新增劑的情況都要求及時錄入,包括採購產品名稱、規格、批量、時間、索票驗證情況,新增劑名稱、用途、作用、使用範圍等;企業每批產品的生產情況和食品新增劑使用情況都要求及時錄入,包括生產時間、數量、出廠檢驗情況、基本銷售去向;新增劑名稱、用途、作用、使用範圍、最大允許使用比例、實際最大使用量、備案情況等,出廠檢驗通過電子版本直接上傳至系統。這些動態表的資訊由企業落實專人負責錄入,不經監管部門稽核直接儲存,由企業對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負責。系統監管埠能同步接收到企業報送的資料資訊,監管部門根據這些資訊通過系統對企業發出相應的監管指令。

(3)外網資料管理(質監政訊)部分。這部分主要由通知公告、諮詢交流、監督提示三個功能對話模組和待稽核企業資料、企業登入日誌、企業操作統計、企業密碼管理和線上企業資訊等五個輔助功能模組組成。監管部門通過這些模組進行資料稽核、釋出政策資訊、通知公告和監督提示、接受企業諮詢,和食品企業實現動態實時交流,實時掌握食品企業在某一時間段內登入使用情況。

2、系統的主要功能

1)分級管理、分類查詢,食品企業質量檔案做到全覆蓋。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全登記、全備案,全面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了質量管理、計量、標準化、特種裝置、執法查處等完整的質量資訊檔案,實現了全方位、全覆蓋。市局和縣(市)局監管人員可以按照許可權、實現分級管理、分類登記、分類查詢、分類監管。

2)嚴把兩頭,突出中心,食品質量監管實行全過程。按照全過程監管要求,從企業產品原輔材料進貨登記驗證臺帳、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記錄、食品新增劑備案情況、食品新增劑使用記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產品出廠檢驗記錄和產品流向記錄等全過程實施動態監管,完善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使任何質量安全問題都可追溯,確保監管關口前移,嚴把源頭質量關。

3)實時申報,互聯互動,監管資訊更新實現全動態。定期提醒食品監管人員,按照監管等級定期巡查,遠端登陸檢視動態監管系統資訊,並與實際生產經營狀況比對,變事後監督為事先服務,督促和指導企業規範質量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記錄巡查內容,明確企業需要整改的專案和期限,做好巡查後處理工作,提高巡查的有效性。

4)及時釋出,加強溝通,政策要求落實實現全方位。依託輔助監管模組,及時釋出食品最新政策資訊,企業登陸系統可以隨時查詢,實時簽收會議通知,點對點進行政策諮詢,遠端進行釋疑解惑,實現監管部門與企業“和諧監管”的問題。實現資訊的實時交換,突出監管雙方資訊交流功能。同時,質監部門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向企業發出網路監管提示。

(二) 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加強應急指揮決策體系、應急監測、報告和預警體系、應急檢測技術支撐系統、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體系,以及培訓演練基地、現場處置能力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建立回訪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研究食品可能發生的危害後果及其嚴重性,以及危害發生的概率,並據此劃分食品的風險等級,對高風險食品安全性和企業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建設及落實情況進行調查、評價,開展農獸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汙染、食品新增劑、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工藝和裝置對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風險評估。

五、幾點建議

(一)明確分工,制定制度,健全網路,落實責任

1、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大安全範疇,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要研究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各級政府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考核,並將食品安全必須的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2、要健全鄉鎮食品安全機構。在鄉鎮、街道一級成立統一的食品安全領導機構,明確領導機構和具體人員的職責,強化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

3、政府要強化食品安全組織協調、綜合監管牽頭部門的作用,使之真正成為政府食品安全的“抓手”。

4、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堅持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每年通過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的自查、抽查的形式,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重點督促檢查履行監管責任的情況,嚴格問責制。

(二)突出監管重點

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把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作為重點監管地區;把區域性、季節性高風險食品作為監管品種;把無證生產加工食品窩點,亂用非食品新增劑的行為作為查處重點物件。

(三)食品加工作坊要扶強去小

“”期間,小作坊監管將堅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原則,在摸清底數、落實質量安全承諾制、鼓勵小作坊聯營發展和嚴厲查處違法行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實行分類監管,並探索建立小作坊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對食品小作坊、小企業的監管措施,原則就是逐步提高其控制能力、降低風險、消除隱患、減少危害、確保安全。

具體做法是:對數量較多的同類小作坊,由政府協調,集中在一個區域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便於監管;二是把已達到條件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點積極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使其取證;三是鼓勵走聯合生產加工的路子,把分散的、有限的生產加工資源整合起來,使之壯大,達到規範的標準。

(四)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培訓、教育力度

以《食品安全法》頒佈為契機,各級新聞媒體要對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及時報道宣傳,各執法部門也要採取多形式的宣傳方式,教育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引進課堂,強化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市、縣兩級政府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於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訓力度,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特別是鄉(鎮)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食品安全常用的、基本的知識,便於開展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增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自律性和依法生產經營意識,強化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五)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儘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提高整個質監隊伍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反應預案。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快速反應程式,落實工作職責和責任,按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手冊》,組織相關培訓和演練,加快建立實施食品安全快速反應聯動機制,使一線工作人員面對突發事件能夠做到掌握主動,反應迅速,處置果敢。二是建立突發事件緊急報告制度。對發生區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必須及時就有關情況向市局、地方政府彙報,做到第一時間層層彙報。三是實行定期食品安全專家諮詢制度和突發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專家評估制度。通過評估瞭解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準確掌握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和發生原因,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準確性。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6

吉林省多重殘疾人狀況分析報告

多重殘疾人數和殘疾人等級狀況

本次調查多重殘疾總人數為357人,佔全部殘疾總人數的比例為 17 %。   等級分佈:一級佔47%,二級佔17%,三級佔23%,四級佔13%。

分佈差異:①層間分佈差異。我們比較的是8個層面的情況:較發達的市區(朝陽區、昌邑區、龍潭區、二道區);其他地級市市區(洮北區、東昌區、二道江區);東部山區縣級市(延吉市、臨江市);中部平原縣級市(榆樹市、公主嶺市、九臺市、舒蘭市、蛟河市);西部平原縣級市(大安市);東部山區縣(撫松縣、安圖縣);中部山區縣(農安縣、梨樹縣、永吉縣);西部平原縣(長嶺縣、乾安縣)。較發達市區佔20%,地級市佔14%,東部山區縣級市佔12%,中部平原縣級市佔23%,西部平原縣級市佔4%,東部山區縣佔9%,中部山區縣佔12%,西部平原縣佔6%。即較發達市區和中部平原縣級市所佔多重殘疾的人數比例大一些。②年齡分佈差異。60歲以上人群在多重殘疾的各個等級中基本佔多數比例,0~14歲人群的殘疾明顯少於另外兩類人群,即年齡越大,多重殘疾的發生率越高。

多重殘疾人群的社會活動和參與能力分析

理解與交流能力:多重殘疾中無障礙者佔16%,輕度障礙者佔41%,中度障礙者佔16%,重度障礙者佔13%,極重度障礙者佔14%。   身體移動情況:身體移動無障礙者佔47%,輕度障礙者佔16%,中度障礙者佔16%,重度障礙者佔9%,極重度障礙者佔12%。   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無障礙者佔24%,輕度障礙者佔30%,中度障礙者佔22%,重度障礙者佔13%,極重度障礙者佔11%。   與人相處能力:與人相處無障礙者佔26%,輕度障礙佔17%,中度障礙佔20%,重度障礙佔18%,極重度障礙佔19%。   生活活動能力:生活活動能力無障礙者佔5%,輕度障礙者佔17%,中度障礙者22%,重度障礙者佔25%,極重度障礙者佔31%。   社會參與能力:社會參與能力無障礙者佔1%,輕度障礙者佔20%,中度障礙者佔32%,重度障礙者佔22%,極重度障礙者佔25%。即所有多重殘疾者幾乎都存在社會參與能力的障礙,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討論

通過這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多重殘疾佔殘疾人的比例為17%,一級所佔比例最大,其他等級人數比例相仿;發達市區及中部平原縣市的多重殘疾比例稍多,其餘地區差異不大;60歲以上人群是多重殘疾的高發人群;多重殘疾人群的活動與參與能力存在一定障礙;多重殘疾者中有48%的人持有殘疾證。在6~14歲多重殘疾人群中,只有13%接受了普通教育學校普通班的教育,4%接受了普通教育學校特教班的教育,26%接受了特殊教育學校的教育,即43%的適齡人群接受了義務教育,還有57%的人失學;有11%的多重殘疾人蔘加了養老保險,24%的人蔘加了醫療保險,0.2%的人蔘加了工傷保險,沒有人蔘加失業保險,有71%的人沒有參加任何保險;領取過低保的人只佔19%,領取過救濟的人佔17%;在接受服務或扶助方面:接受過醫療服務與救助的佔40%,接受過輔助器具的佔9.7%;接受過康復訓練與服務的佔12.4%;接受過教育費用補助或減免的佔0.3%;接受過教育與培訓的佔0.4%,接受過就業安置或扶持的佔0.7%,接受過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的佔13%;接受過法律援助與服務的佔0.6%;接受過無障礙設施的佔0.09%;接受過資訊無障礙的佔0.26%;接受過生活服務的佔3.2%;接受過文化服務的佔0.26%;未接受過任何服務或扶助的佔19%。

多重殘疾兒童的研究和干預是特殊教育領域近年來的熱點問題。多重殘疾兒童是指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缺陷的兒童,他們是特殊教育領域中最特殊、最困難的群體。與單一殘疾兒童相比,這一群體最顯著的特徵是:①殘疾情況複雜;②殘疾種類不同造成個體間差異巨大;③普遍殘疾程度較重。

對多重殘疾兒童訓練的切入點的選擇關係到訓練的成敗,切入點選得好,訓練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選得不好,則可能使訓練失敗。把行為矯正作為訓練的切入點(具體原因在前面已作了說明) ,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是正確的。此外,在對多重殘疾兒童進行訓練時,還應注意充分利用殘疾兒童的殘存能力。

在本個案的干預中,以活動為基礎的干預方法訓練效果非常顯著。至於該方法是否適用於其他的多重殘疾兒童(外部效度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檢驗。要正確處理好家校訓練的配合和銜接問題。在本個案中,由於家長工作繁忙,寒暑假只得把多重殘疾兒童放到其外婆、姥姥等親戚家,由親戚對其進行“照管”。而親戚朋友遠遠不能如父母般對多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故往往當多重殘疾兒童從親戚家返回時,他的許多技能和知識又回覆到了基線水平,這不能不令人深思。我們建議,為保持訓練和教育的延續性和教育效果的鞏固性,應正確處理好家校訓練的配合和銜接問題。此外,社群也應積極參與進來,共同把特殊教育事業搞好。

特殊教育僅僅依靠愛心和奉獻精神是不會結出碩果的,它還需要技術,需要特教老師把科學研究的成果和訓練技術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對特殊兒童,特別是多重殘疾兒童的訓練和康復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這當然需要老師的愛心和奉獻精神,但由於各個兒童殘障的程度、殘障的原因及其所處的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對特殊兒童的訓練和康復有法但又無定法,這就要求特教老師要積極思考,努力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做一名學習型和創造型的老師,爭取掌握已有的、最新的、實踐證明最有效的訓練方法,並創造性地把它們運用到特殊兒童的干預實踐中去。

綜上所述,希望政府對殘疾人群中適齡人群的教育、殘疾人群的各種保險、各種輔助與援助給予最大程度的關注,並能給予相關政策上的強有力支援,以使殘疾人和普通人一樣享有同樣的生活環境和待遇。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7

產業現狀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三高”、“三新”的特點。“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是指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流合一”是對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的概括。電子商務產業具有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電子商務在我國工業、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旅遊和城鄉消費等各個領域的應用不斷得到拓展,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正在形成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發展態勢。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人群中的普及化,以及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程序的推進和國家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視,網路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觀念,改變國人的消費模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會進行網上購物。“”末,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現代物流和電子認證等支撐體系加快完善。圍繞電子商務資訊、交易和技術等的服務企業不斷湧現,“”末,已達到2.5萬家。電子商務資訊和交易平臺正在向專業化和整合化的方向發展。社會信用環境不斷改善,為電子商務的誠信交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市場容量

20xx年中國網購交易額突破1萬億,這表明中國電商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xx年中國網購使用者為2.42億,絕對數量很大,但和中國超過13億的總人口相比,網購依然只是日常消費的很小部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到20xx年,技術應用、物流配送、消費者需求都在發生著新變化。中國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迅速,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迅速普及,網路消費持續增長,電子商務對傳統服務業和傳統流通業的影響和帶動作用日益增強。20xx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8.1萬億元,同比增長31.7%,增速約為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的4.1倍。

截至20xx年底,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65億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有四:一是手機使用者數量和用手機上網使用者數量攀升;二是廉價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大量普及;三是上網速度、無線寬頻、資費下調;四是傳統電商沉澱,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移動電子商務憑藉其對傳統電子商務的有效補充,開拓出了一片廣闊的新藍海。移動電子商務市場還在發展初期,這個領域等待更多的人加入,也需要更多像聚尚科技酷碼商城這樣敢為人先的創新性產品加入,進而不斷完善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為移動電子商務的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社會實踐報告垂直電商之路

20xx年,中國垂直電商行業進入發展的拐點期,中國垂直電商或將結束高速發展期,在未來五年時間將進入發展平穩期。市場經濟的大轉型,消費者對電商購物需求得到了空前的釋放,一方面湧現出大大小小的電商企業,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產業金額也快速上升。20xx年的光棍節,僅淘寶就達到了191億的巔峰數額。電子商務的崛起成就了淘寶、京東以及無數大大小小的各類賣家,無數電商企業在這時候達到企業輝煌發展期。而在20xx年,中國經濟開始呈現下行趨勢,中國電商行業的暫時衰退已經不可避免。垂直電商屬於快速發展的行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普遍磨練出了較好的執行力和市場應對能力,但企業的整體戰略應變力不足,企業普遍對外部環境過度敏感,卻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方向看不清,資源配置隨意。

機遇與前景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手段,從發展趨勢來看,它的外延在不斷擴散,以金融產品、旅遊產品、精品消費為代表的物流電子商務將成為整個市場的重要補充力量。20xx年,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已經將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納入“”規劃的範疇之內,未來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將得到更多政策資源的支援。目前,我國正著手推動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國家資訊化推進辦公室先後批准了17個電子商務試點,覆蓋了多個行業、地區、企業。我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當中,各個行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和一些個體戶,應該牢牢把握這個契機,實現產品利益的最大化。中國電子商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平臺服務上獲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從作為本地化電商平臺,卻在行業的發展中蓄勢待發,20xx年,我國電子商務行業投資額將達到35億美元。

優劣勢比較及問題分析

目前商業服務業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商業服務業態,就是實體店鋪業態模式,如家樂福、零售店等;另一種是最近2019年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商業服務業態,就是網店業態模式。這兩種業態模式各有優劣。實體店鋪的優勢在於便利和服務有保障,劣勢在於成本太高,費時費力;網店模式的優勢在於方便、成本低,劣勢在於服務週期長、服務保障低。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電子商務對促進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對經濟轉型和價值創造的貢獻潛力尚未充分顯現。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8

民康藥店是一家即將開業的綜合藥店,內有處方藥、非處方藥、中藥飲片、保健品、化妝品、日用品等多種商品集為一體的中型藥店。目前在龍洞步行街雖有不少藥店,但是民康藥店在藥物品種和服務態度上都具有一定優勢。所以在藥店的選址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

一 新店周圍地理位置特徵表述

1我們預設我們新的藥店位於廣州市天河區龍洞步行街內.藥店位於鈺貝軒麵包西餅坊旁邊,哎呀呀、新新書店的斜對面。

2附近有龍洞購物中心、流行前線、華潤萬家,龍洞美食廣場等,人流量大。步行街繁忙路段,商業氛紛濃厚,周邊環境有住宅小區、20多間中高等專科院校及有名的“城中村”及工業區,所以周邊居民、學生較及流動人口多,人流集散比較大,消費能力強。

3交通方便,多路公交車能到達。下公交車後,只要步行3至5分鐘就能到達。

4 區位優勢,龍洞步行街是廣州天河東北部總要的商業中心,規劃的定位輻射範圍廣。包括天河客運站到柯木朗、高唐石,甚至羅崗一帶。商業發展前景好。

二、周邊環境地帶

從小地圖來看不難發現,我們藥店的地址屬於熱鬧的商業區,人流很大,而且周邊店面的經營的活動也很多樣,所以為我們的藥店提供了更好的潛在顧客。這樣就更有利我們的新藥店的盈利。競爭者的情況也不可忽視,在龍洞步行街還是有幾間藥店的,不過因為客流量大的原因,所以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展的。總的來說,我們藥店選擇的位置還是不錯的。

三、藥店選址的房產資訊

1、 藥店選址在龍洞步房主的房產資料齊全,不存在房產糾紛。

2、 該商鋪是房主一手放租,不存在高價轉租等的問題。

3、 行街附近,商鋪月租租金約為10000,但因藥店選址在龍洞國小附近,客流量大,足以支付鋪租。

4、 藥店選址在龍洞步行街,步行街現在正處於發展階段,不會存在拆遷問題,所以藥店可以長期營業。

四、附近交通狀況

我們的藥店雖然位於龍洞步行街中心位置,但交通尚算便利,步行大約300米左右即可到達公交站,有28路、30路、84路、84a路、39路、235路、535路、564路公交車可供乘坐,雖然距離地鐵站較遠,最近的天河客運站需要15分鐘車程,但如果選擇自行車或汽車的話,則有停車場可供停放。除特別節假日外,路面狀況十分暢通,絕不會耽誤你寶貴的時間。

五、客流量

藥店店址位於龍洞步行街的中心地帶,靠近龍洞國小、華潤萬家、流行前線,附近還有居民住宅區、龍洞美食廣場。步行街屬繁忙路段,商業氛圍濃厚,不僅滿足人群不同形式的需求,而且方便廣大人民群眾。人流組成主要有遊客、居民、學生等,人流集散比較大,消費能力強,均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和消費需要。客流量很大,這大大提高了藥店的營業額。

六、客源分析

藥店選在龍洞步行街內的潮流全線這邊的話,客源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眾所周眾,龍洞這邊有著眾多的高校(廣工,廣藥職院,廣金,廣東工程)還有幾個中高校專學校。學生做為消費的主力軍,龍洞步行街來說每天的客流量來說是很大的,學生在這裡佔了絕大部分。 2外來居民。龍洞這邊是屬於郊區,相比較於市中心和市中心附近來說,房價會便宜的多,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會選擇來龍洞租房居住,龍洞這邊的消費來說相對而言還是會便宜的多。

3龍洞當地居民,做為當地的居民來說,龍洞步行街的離居住地近,選擇在這裡購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地的居民來說(客源佔絕大部分的還是老年人,老年人退休在家,空閒的時間多,再加上人老了之後,本身的一些免疫力開始下降,開始一些老年人常出現的一些病)。

七、購買力分析

藥店購買力是人們支付貨幣購買藥品和醫藥服務的能力,或者說在一定時期內用於購買藥品的貨幣總額。我們藥店地處龍洞步行街後端,附近有工業區,靠近民居,附近有一所國小,因此消費者多為附近居民和工薪族,其中更多的是20-40歲消費者。

因此我們通過隨機抽樣調查獲取了附近居民的收入水平。通過抽取出家庭樣本50個。經過彙總分析,這50個樣本中,人均收入在月1700—20xx元的約佔50%,1200—1700元的佔 20%,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下的10%,人均月收入20xx元以上的20%。

由此說明,該地區居民大多都是工薪族,屬於中等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為偏向一般廉價OTC藥品,但龍洞本土居民依靠固定資產出租獲利豐富,同時也是各類保健品,貴价藥品的消費主力,可按照分析比例合理分配。

八、競爭店狀況分析

1、德仁堂

店面很大,積分換購的禮品特別豐富.藥品品種較齊全,價格較高定位於中高收入消費人群,以中藥飲片為經營特色。在康力藥店隔壁,競爭力大。

2、康力連鎖藥店

銷售中藥飲片和西藥,價格適中,有會員和搞促銷活動。在德仁堂隔壁,競爭力大。

3、健和堂

在步行街街頭,客流量很多,經營的藥品品種齊全,價格也較適中,常搞促銷等優惠活動。在仁和堂隔壁,競爭力大。

4、仁和堂

也位於步行街街頭,客流量很多,經營的藥品品種齊全,常搞促銷等優惠活動,知名度較高。在健和堂隔壁,競爭力大。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19

一、前言

藥店連鎖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在醫療體制改革和加入WTO等“催化劑”的推動下,整個藥店連鎖業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圈地”現象,“如何選擇良址”已經成為每家連鎖藥店經營者最關注的問題。為了推動武漢市場零售藥店的快速發展,給藥店提供一個合理的發展空間,武漢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作出了新開藥店零距離限制的規定,這也為武漢市零售藥店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援。

北京同仁堂作為全國品牌知名度非常高的藥店連鎖企業,在進入武漢市這樣一個新的市場時,戰略佈局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位於中北路上的意向點,北京同仁堂定位於開的是在繁華地段或商圈內的藥店,對於日後提高品牌認知度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我公司自代理湖北同仁藥業有限公司新點選址調查業務開始,經過十三天的實查、入戶訪問、資料統計、整理分析,擬出如下調查報告。

2 品尚不是空想,而是起而行的工作!

二、新點周邊地理位置特徵表述

此次調查研究的新點位於武昌區中北路姚家嶺路東車站旁。中北路是武漢市內環路武昌段的一部分,南北走

向,連線著武昌的兩大主幹道武珞路和徐東大街,穿梭於東湖與沙湖之間,東眺東湖,西接沙湖,鄰居水果湖湖北省政治中心。中北路北瞰徐東商圈,南靠中南商圈,交通便利,生活非常便捷。

新點旁的姚家嶺車站是內環線武昌段上非常重要的公交中轉站,同時新點正處於南北兩個主要的十字路口(東湖路路口及姚家嶺路口)正中地帶,所以新點周邊交通繁忙,流量較大。我們對新點門前、馬路正對面、東湖路路口、姚家嶺路口、姚家嶺車站等地選擇了11個觀測點,進行了三天(週四—週六)的交通流量實查,實查資料及圖例分析見後

經過實查,姚家嶺路口人流總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15560、16010、12402人,自行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6954、5578、4302輛。姚家嶺路口摩托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6240、5158、4352輛,汽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54502、53272、50762輛。

從以上四個圖表可發現人流量及自行車流量在每天早晨傍晚上下班時間達到高峰,呈現雙駝峰的規律;而摩托車流量較為凌亂,無明顯規律,全天各時段比較平均;汽車流量則在傍晚出現高峰。路口西側道路正在維修,因交通管制,交通流量受到一定影響,一旦道路恢復通常,此路口交通流量會進一步提升。

經過實查,東湖路路口人流總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20xx0、17404、16732人,自行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6886、6360、5440輛。經過實查,東湖路路口摩托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5582、5708、4516輛,汽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48402、52634、48894輛。東湖路路口距姚家嶺路口不足500米,故交通流量呈現出與其相似的特點,只是東湖路路口因更靠近家樂福商圈,所以東湖路路口交通流量較之更大一些。

姚家嶺車站處於新點門前右側10米,因處於南北兩個十字路口的中間地帶,又是武漢交通內環線武昌段主要的公交中轉站,所以上下客流量較大,上客流量日均在2200人次,下客流量日均在3000人次,也呈現出雙駝峰的規律,特別是在下午下班時段達到最高值。

經過實查及訪問調查,新點門前人流量週四達5374人,其中上下班經過、購物、休閒人群佔比分別為43%、13%、44%;週五達5364人,人流類別比例為45%、18%、37%;週六達3332人,人流類別比例為30%、36%、34%。因門前有車站,故週四週五上下班路過人群佔比偏大。同時因南北路口分流,門前人流量不算大。

新點門前摩托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1568、1934、1480輛,汽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20674、22910、20948輛。因新點地處兩大十字路口正中間,門前車流量較大,且因等待紅綠燈,門前不斷出現機動車排隊現象。

此觀測點代號為2,人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達到5592、5558、5694人,週四上下班經過、購物、休閒人群佔比分 別為21%、37%、42%;週五佔比分別為19%、36%、45%;週六佔比分別為29%、41%、30%。不似新點門前有公交車 站,所以呈現出與新點門前不同的人流構成特點,上下班人群佔比明顯低於購物及休閒人群。

此觀測點摩托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1972、1862、946輛,汽車總流量週四週五週六分別為220xx、23498、23864輛。因與新點相似,地處兩大十字路口正中間,車流較大。從摩托車流量圖可看出因上下班原因週四週五流量變化呈雙駝峰規律,週六則比較平緩;而汽車流量三天無明顯變化。

三、新點周邊商業環境和競爭店情況

武昌是武漢三鎮中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聞名的智力密集區,其密集程度僅次於北京的海濱區,武昌近年來在商貿娛樂、金融服務、文化傳媒、資訊中介、高新科技等五大產業上發展迅速,第三產業佔到地區經濟總量的85%/。

新點距武昌核心區中心洪山廣場不足1000米,處於徐東和中南兩大商業圈的連線線上,北有徐東平價超市、武漢銷品茂、凱旋門購物廣場、沃爾馬、好美家、麥德龍,往南即是中商廣場、世紀廣場等武昌大型商場扎堆處,而新點所處中北路沿線本身就有國美電器、百安居、家樂福、工貿家電等大型超市和賣場,整個武昌內環線分離的中南、徐東兩大商圈已經由中北路連線貫通,形成了內環形商圈。

我們對新點周邊近1公里範圍進行了調查,發現東側南側幾家大超市(家樂福、武商量販、中百倉儲)到新點距離均在500米左右。因背靠省委省政府,500米商圈內機關單位、金融網點非常密集;商圈內主要路口也均建有大型寫字樓,租金平均在25—30元/平米,周邊商鋪租金則在35-100元/平米左右,商業環境在武昌區僅次於中南商圈。

新點東側南側1.5公里各有一家大型醫院(中南醫院、武漢市七醫院),0.5公里商圈內也遍佈社群衛生服務站、診所及藥店。我們選擇了其中四家藥店作為競爭店進行了調查分析。老百姓、九洲通、普安、同濟堂這四家藥店均處於新點0.5公里商圈弧附近,經營面積分別為老百姓240平米、九洲通55平米、普安50平米、同濟堂42平米;日均提袋客流量分別為1400、140、210、190人次;客單價分別為31、27、15、19元。老百姓大藥房經營面積最大,客流量最高,客單價也最高,通過問卷調查也發現老百姓大藥房及同濟堂藥店提及率最高,這兩家藥房將是新點最大的競爭對手。

通過對四家競爭藥店的實查及訪問調查,我們發現四家店的提袋客流量變化呈現出各自的特點,老百姓、九洲通、同濟堂三家藥店都是早晨傍晚為售藥高峰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雙駝峰特點;而普安藥房則較為平均。

老百姓大藥房在四家藥店中經營面積最大,有240平方米,日均客流量達1400人,客單價為31元,也為四店最高;而九洲通、普安、同濟堂經營面積分別為55、50、42平方米,日均客流量分別為140、210、190人,客單價分別為27、15、19元。四家店(除同濟堂無美容產品售賣外)均銷售中藥、西藥、草藥、美容、保健等產品,經營種類都很齊全。

四、新點周邊居民分佈及消費習慣

我們對新點周邊進行了小區分佈實查及入戶問卷調查,小區分佈實查範圍為半徑1.5公里商圈,抽樣問卷調查樣本284份,有效樣本為202份。調查發現新點1.5公里商圈內總戶數為55000戶,人口近20萬,其中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人、教師佔比接近一半。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為20xx—5000元/月的佔到近60%,比較武漢市1—6月份統計年鑑資料,可發現新點商圈內中等收入家庭居多,但呈現出東西差異的特點,東部因機關單位較多,居民收入較穩定;西部民房居多,收入偏低。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商圈內居民購藥主要以中青年及婦女居多,且居民大多都願意選擇去藥店購藥,但每次購藥金額在100元以下的佔比超過80%,同時購藥頻次也有較大差異,平均一個月購藥一次和三個月以上購藥一次的佔比均在40%左右,購藥頻次及客單價均不高。

五、總結

新店開業,選址異常重要,需從地理環境、商業環境、人口環境、藥店的經營與服務多方面考慮。從新點所處地理位置,商圈內的商業環境、人口特徵來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潛力較大,但新點商圈東重西輕的特點很明顯,商圈內社群藥店分佈很密,而且從居民消費習慣來看,老百姓對於藥店的品牌認知度都不強,同時購藥頻次三個月以上佔44%,平均客單價只有23元,購藥頻次及客單價均不高的特點較明顯。當然,北京同仁堂在老百姓心目中品牌知名度非常高,同時大多數居民對北京同仁堂在附近開店表示歡迎,投資者可多從此方面考慮。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20

20__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允許實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規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西夏墅鎮針對新政策出臺後,育齡群眾對二胎生育意願的看法進行了不記名調查。“全面兩孩”政策於20__年元旦起正式實施。然而,新政落地,又有多少適齡群眾打算生下自己第二個寶寶呢?

一、調查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有50人蔘加調查,調查的物件年齡:25-30週歲21人,佔42%,31-35週歲17人,佔34%,35-40週歲7人,佔14%。其中:男20人,佔40%,女30人,佔60%。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47人,佔94%,高中(中專)3人,佔6%。家庭年收入狀況5—10萬22人,佔44%,3—5萬16人,佔32%,10萬以上12人,佔24%。對如果已育有一個男孩子,願意生二胎的有9人,佔18%,64%的人選擇不願意,持無所謂態度的有9人,佔18%。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孩,願意生二胎20人,佔40%,不願意的19人,佔38%。

認為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比一個孩子的家庭相比生活更幸福與風險承受力大各佔16%,大部分認為無法比較,各有優劣。對於添一個弟弟(妹妹),孩子的看法是32%的家庭為同意,24%的認為不同意。

關於生二胎,家裡長輩的意見認為必須生為9人,佔18%,不干涉有39人,佔78%。影響生育二胎意願的主要原因是有44人認為經濟原因,佔32%,家庭環境因素31票佔20%,身體狀況和工作事業因素各佔20%。

二、調查結果分析

經過多年的計劃生育之後,“少生”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經濟發展帶來的生育遲緩,我國如今已面臨非常嚴重的人口結構的問題,總生育率不高,這將嚴重製約我國的經濟發展。

“80後”年輕人大多表示孩子教育、醫療成本過高,不會輕易考慮生育二孩。這些不願意要二孩的家庭,幾乎都提到了經濟壓力大,經濟壓力排首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支出。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觀念也發生了改變。人們認識到了在知識經濟時代重點是人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不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來越高,培養一個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種費用。高額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棄數量,轉而重視“質量”,也就傾向於優生優育。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的生育觀念是生兒生女不重要,關鍵在培養。能讓孩子從小受到好的教育,將來有出息,重男輕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不會因為生的是女孩就減少對孩子的培養和投入。居民對子女性別的偏好趨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數人理想中的家庭結構。“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在逐步被改變。而現在國家開始重視農村的養老問題,而且也在逐步地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

影響生育意願第二高的原因則是沒有精力再照顧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否生二孩,精力不夠是僅次於經濟壓力的第二個難題。正在考慮要二孩的育齡女性,擔心的是精力不夠,生二孩時雙方父母年紀也大了,能幫的忙有限;另外,即便有老人或者保姆幫帶孩子,作為負責任的家長,更希望自己能夠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部分受調查群眾認為生育二孩會對自己的工作帶來影響,甚至是嚴重的影響。因而,是不是有人幫著帶孩子也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由家中的老人幫著照顧孩子的。那麼,老人們會對子女生育二孩持什麼態度呢?受調查者反饋的資訊是,接近半數家庭的老人持積極支援的態度,希望家裡多一個孩子,畢竟現在一個小孩太孤單,多生個小孩現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歡樂,生活就會多一份保障。真正明確不支援的老人只有極少數。

拋開以上的一些顧慮,總體上受調查者對生育二孩對家庭及孩子影響的評價還是積極的。很多人認為多生一個寶寶短期內很累,但長期來看還是有必要的,它能讓家庭更和諧,生活質量更高,也有利於孩子間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學會分享與責任,有利於孩子樂觀開朗性格的養成等等。

雖然這次調查,受調查者生育意願不高,應該在意料之中。自“單獨兩孩”生育政策20__年3月全面啟動以來,“單獨兩孩”政策家庭申請率和出生率都維持在較低水平。“單獨兩孩”政策對生育兩孩的釋放作用低於預期。調查者認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想要兩孩生育意願低的問題,還是需要積極發展經濟,合理調整就業以及社會政策的配套,使廣大居民擁有更高的家庭收入,讓居民養得起;另一方面要加大社會保障力度,著力從延長生育假、就託就學、就醫、社會化帶養、婦女就業、公共服務等多方面著手完善保障機制,有效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21

調查、探索、發現並把握電子商務的內在的客觀規律,從表象和實質以及其間的關係中掌握其內在規律是協會一切工作的前提。

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會思路和指導方針,今年六月下旬,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分別委託零點調查研究集團、中國社會調查所、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這三家國內專業權威調查機構開展了“中國電子商務誠信狀況調查”、“中國電子商務成長與應用性調查”、“中國電子商務社會作用與影響調查”三項大型調查。

這三項調查分別從公眾角度、社會角度,企業專業角度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按照嚴格的專業程式,在大量樣本和深訪、調研的基礎上,對所調查領域進行了細緻、全面的調查研究,通過豐富、翔實的資料分析和綜合研究,彙總成了這份調查總結報告。

在普遍關注的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調查報告中,我們發現:

1、網上誠信成為公眾和企業普遍擔憂的問題,但自我可控措施少。

本次研究發現,有過網上交易經歷的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不信任比例高達36.3%,公眾比例稍低,為13.3%。在對“您對電子商務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的回答統計中,企業中回答“誠信”的比例為23.5%,排名第一,公眾中回答“誠信”的比例為26.34%,略低於產品質量。顯示誠信成為公眾和企業在網上交易時普遍擔憂的問題。

另外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2019年釋出的《第1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經常網上購物人數已達3000萬人,26%的網民有過網上購物體驗。在沒有購物體驗的網民中,71.1%的網民表示不放心在網上購物。顯示,網路誠信成為阻礙個人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儘管網路誠信成為公眾和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但是面對誠信危機,公眾和企業可採取的自我防範措施十分有限,並且公眾和企業也沒有積極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使用者網上交易的積極性。二、信用評價成為公眾和企業誠信評估的重要依據。

2、目前電子商務網站都推出了對賣方的信用評價服務,既由完成交易後的買方在自願的基礎上對賣方進行信用評估,評估結果將成為賣方的信用記錄供後來者參考。研究表明,買方的信用評估對賣方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賣方的貿易數量。

由於誠信問題成為公眾或企業最為擔心的問題,而信用評價就是對賣方誠信的評估,因此公眾和企業在網上交易前,特別關注賣方的信用評價。調查表明,64.2%的公眾和71.1%的企業在網上交易時會檢視賣方的信用評價,顯示信用評價的重要性。

信用評估對規範電子商務誠信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買方在交易完成後能及時對賣方行為進行評估,並形成習慣,將在很大程度上防範賣方不誠信行為的發生。但是本次調查顯示,公眾或企業雖然意識到信用評價的重要作用,但在具體的行動中,公眾和企業的表現差強人意。公眾中只有23.5%的買方“總是及時評估”賣方信用,而企業的比例僅為16.7%,40.3%的買方企業在交易完成後對賣方企業“不評估”。公眾和企業的這種行為如果持續下去,將很難建立起積極的誠信評價機制。

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公眾和企業對第三方認證機構缺乏認識,使得誠信機構的作用無法得到發揮。第三方誠信機構本身的權威性和真實性也受到使用者的質疑,進一步淡化了第三方誠信機構的作用,因此未來要加強信用評估,還必須規範第三方誠信服務市場,使其發揮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擴大對第三方誠信機構的宣傳,引起公眾和企業的注意。

3、電子商務領域市場集中度高,領導品牌誠信度高

中國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集中度高,調查顯示,無論是針對公眾個人領域的C2C、B2C電子商務,還是針對企業的B2B電子商務模式,都已經形成了優勢明顯的領導品牌網站。

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成長性調查中,我們看到:

1、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東、西部地區差距較大;

2、國有企業電子商務開展的整體水平要落後於其他性質的企業;

3、基礎設施建設同管理與人力技能兩個方面表現較好,但是西部地區在管理與人力技能上與其他地區差距最大,急需提高;

4、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應用能力很差,大部分企業無論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理念),還是實際的開展情況(內容)都不盡如人意;

可以肯定,我國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會越來越快,規模也將不斷擴大,整體水平會得到很快提高

協會的建議是:積極推動傳統企業運營的電子商務化;建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搭建企業電子商務的資訊平臺,提供示範案例;繼續培養我國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積極發展西部企業電子商務。

對企業而言我們建議:積極應用電子商務,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全國性的物流配送系統;企業需要加大IT投入和人力資源的投入;電信、航空等領先行業帶動電子商務整體水平。

中國電子商務社會作用與影響調查報告顯示:

電子商務是因特網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產物,是網路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因特網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也成為電子商務的內在特徵,並使得電子商務大大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它不僅會改變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而且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執行與結構,其產生的社會價值也是空前巨大的。它具體體現在:

1、中國電子商務已有很好的發展,對個人生活影響的很大。近70%的公眾選擇從網上獲取資訊,近40%的公眾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由此可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低成本的市場推廣工具及貿易工具,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有著龐大的市場潛量。

2、電子商務對中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近60%的公眾認為電子商務對企業生產管理中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交易成本、企業庫存、生產週期、交易機會及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市場模式、商業結構、行業結構有比較大的影響。

3、電子商務對我國社會發展的作用也很明顯。超過50%的公眾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其他方面如解決就業、國家稅收、物流、郵政、網路財務、政府職能、國家政策、國民經濟、法律制度、生活環境、大眾文化、公益慈善的影響較大。

4、總體來看,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不夠理想。目前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有安全、網上支付、法律法規及相應的認證體系、技術不健全等問題,其中安全因素更為突出,只有不到30%公眾認為上網購物比較安全。

5、調查表明,真正瞭解電子商務實質的僅有28.8%的人,說明我國電子商務的普及教育培訓仍需加強。電子商務行業的標準規範尚未統一和發展成熟,其嚴重阻礙了行業本身的發展速度和應用效率,統一標準、規範操作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次同時啟動三項全面大型專業調查活動,在目前行業協會中,尚屬首次。它充分體現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的辦會原則,也會使協會能夠按照電子商務的客觀規律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引領中國電子商務的方向。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的電子商務。

本著積極推進、正面引導的原則,協會將根據此次調查活動的結果,表彰一批優秀企業和個人。協會將通過這促活動,樹立典型和模範,並以他們的積極帶頭作用為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可以借鑑的模式和方法。

協會將擇機在全國各地通過各種方式將這批優秀企業的文化、模式、形象推介出來,讓更多的公眾瞭解、支援、參與。

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在蓬勃的發展階段,雖然目前整體應用水平較低,但是擁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通過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中國電子商務將不斷走向規範和繁榮。

三項調查結果已經(將)形成中國電子商務狀況調查報告(藍皮書),作為首個全面反映中國電子商務狀況的文獻公諸於眾。

三項調查的意義豐富而深廣,將對我國的電子商務的推廣和應用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在座的各位和所有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從中受益匪淺,希望所有的電子商務企業密切配合。

調查活動也將形成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的一項工作機制延續下去,密切地跟蹤中國電子商務的基本走勢和方向。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晴雨表。

第十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將於明年五月舉行,組委會作為協會的常設機構將繼續履行其職責,把第十屆大會辦得更好、更精彩、更實效、更引人注目。把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辦成國際化的品牌盛會。

第十屆大會的主題將是:全民參與,廣泛應用,支援奧運、面向國際。辦會方式也將更加體現電子商務的特色和優勢。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電子商務,讓國民更加廣泛地參與電子商務。十屆大會將是一個更加開放性、實用性的國際化大會,為企業提供最大的舞臺。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22

調查地點:安徽省無為縣崑山鄉澗李行政村

時 間:xx年x月x日至4月6日

調查範圍:水汙染,河流現狀

參加人員:謝紅麗 閆風雲

一、調查的內容概況:

(一)水汙染

我的家鄉在這個平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條小河,自我記事以來,這條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來灌溉,夏天的時候偶爾還有小孩子在河裡洗澡。這條小河有一條支流經過隔壁村,以前這條支流與主幹道的水一樣清澈見底,但時光荏苒,這條支流也不復原來的模樣。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汙水,生活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多。主要廢棄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糞便、白色垃圾,破舊衣物等。由於所處的地方是農村,附近沒有垃圾處理廠,人們也沒有處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將生活垃圾,廢棄物,生活汙水排放到這條支流裡,或者傾倒在岸邊。

據調查統計,澗李行政村共有160餘戶居民,其中110餘戶居民還在使用煤炭作為燃料,70餘戶居民家中飼養禽畜,40餘戶選擇將禽畜糞便用作肥料,餘下選擇將糞便傾倒在河邊。對於白色垃圾,廢舊衣物等廢棄物,60餘戶選擇將其扔到離家較遠的空地,例如河邊;其餘選擇就近燃燒處理。

時間長了,由於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質,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長植被。支流的水如今變得烏黑,隱隱發散出臭味來,而且河面生長著大量的富有藻類,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景象看起來十分不美觀,尤其是下游的汙染情況十分嚴重。如今已經沒有人在這條河裡洗衣服了。

(二)河流現狀

澗李行政村的那條河流主幹道的水體所受汙染情況並不是很嚴重,但是近年來河流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河道變寬和河床降低,而這些現象都來源於人類活動。

這條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頭和沙,幾乎不含泥土。沙是人們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於是人們為了節省造房經費,就自己到河裡去挖沙,導致河底的沙石越來越蓬鬆。到了夏天,暴雨過後便是洪水,洪水輕易就將蓬鬆的沙石沖走,河水越來越深,洪水的衝擊力增加,兩岸的沙石也被洪水沖走,如今的河道已變為原來的兩倍寬,河道彎彎曲曲,不似原來的比直美觀。

河上一直有一座橋連線著河的兩岸,這座橋到如今一共重建過五次,如今的橋是一座矮橋,橋下有洞,不發洪水的時候,水從橋下流過,發洪水時,水還漫過橋面流過,減少對橋的衝擊,這是我記事以來建的最好的一座橋。

二、實地調查後的發現:

我們調查後發現,家鄉環境汙染來源於主要是居民將生活垃圾隨意排放。而且村民對於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還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後果。村民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自覺性差,沒有嚴格控制自己行為,依法辦事,因此要採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同時地方政府不重視對環境保護,只重視當前利益,而忽視未來的發展,只重視經濟發展利益,而忽視環境利益,沒有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

三、調查後的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到,解決環境問題已成了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針對上述環境汙染現象,我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並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保護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裡要一水多用,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儘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迴圈使用的環保袋,減少白色汙染,儘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

總的來說人們、企業工廠、政府部門都應該增強環保意識,提高自覺性,經濟與環境都要兼顧,既要重視當前利益,也要重視未來發展。個人與企業工廠要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並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並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

通過這次對家鄉環境汙染的調查,我深入瞭解了家鄉環境的狀況,看到了經濟蓬勃發展為家鄉帶來不好的一面,也針對這些問題,根據我所學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今後,家鄉的人們能夠一起來改善家鄉的環境,為創造更美好的家鄉而努力!

優秀的調研報告 篇23

隨著我國進一步的教材改革,各個學科都突出強調要求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內容刪去了,或是輕描淡寫一筆,而具體的內容,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一來,給那些基礎較好,學習主動的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那些基礎較差而且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來說,卻是很不利的。

資訊科技這一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不同與其它學科的是,這門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實踐、練習,基本上每節課講授20~25分鐘,其餘的就是師生互動和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做練習,然後老師根據學生在聯絡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分析、講解。而在這20~25分鐘的練習時間裡,不給學生定一個主題或一個目標,他們的練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鐘的時間確定題目,再用10分鐘的時間查詢素材,然而,這種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與其讓他們每節課那樣漫無目的地去練習,倒不如把一些學生們很感興趣但書上輕描淡寫的主題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講,即這樣一個過程:確定主題從internet上搜索資料做成自己的講課課件同學們自己講。

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之後,我發現這種方式的講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實了學生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有目的地去實踐,更加直接地去接觸核心問題(每節課的重點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上的膚淺的知識,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儘可能從internet這個大海一般無窮的寶庫裡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適合於學生的縱向發展。

第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電腦室裡,用多媒體裝置加傳統講課方法,充分地體現出多媒體網路教學的優越性,又不失傳統教育的精髓,而通過學生自己講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此次成功的嘗試,筆者認為這種講課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根據我們資訊科技課的特點,教師講課時間和學生實際操作時間之比大約在1:1或者5:4,即:學生要有大部分的時間去自己實際操作,因為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學科,所以說,每節課學生都有20~25分鐘的時間去獨立操作,老師的每個課題都可以給學生45節課的時間去準備。

其次,有豐富的資料來源。電腦室裡的每臺計算機(學生用機)都是和internet相連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上課時)通過internet來查詢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訊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碟等那樣煩瑣了。

最後,有絕對的知識技術保證。根據我們新教材的安排,學生在入學初期就學習了word文字編輯技術,internet操作,熟練掌握了網上搜索技術,隨後緊接著學習powerpoint。因此,學生做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資料從網上搜索並下載下來,利用自己的創造思維,把資料合理的搭配起來,最後再講述出來,即便個別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老師都可以隨時指導解決。

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程的基礎上,利用internet的龐大資源庫,發展第二產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是一種很好的課堂練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