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調研報告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55W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現代化程序的推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產生的社會問題。作為地處內陸、勞務輸出的xx市,目前我市有18萬多農村留守兒童,佔全市少年兒童總數的39.8%。為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XX]15號檔案精神,切實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最近,xx市婦聯會同市關工委、團市委、市教育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先後深入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洪江區橫巖鄉中心國小作調查,同時蒐集了其他縣(市、區)的相關情況,我們從中看到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做好工作的艱鉅性、長期性,也探討了一些作法。

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調研報告大綱

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令人堪憂

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洪江區共有未成年兒童70367人,其中留守兒童24923人,佔35.4%。芷江、通道兩縣留守兒童較多,分別佔該縣未成年兒童的44%和35.6%,而洪江區僅佔19.1%。在三個縣(區)的留守兒童中,父親外出打工的佔30%,母親外出打工的佔20.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佔39.7%,其他情況佔9.7%。這些孩子長期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親情關愛。加之他們大多以單親和隔代監護為主,單親監護的佔51.6%,隔代監護的佔42.6%,事實表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隔代監護大都軟弱無力。然而,兒童時期是人身體發育、習慣行為養成、文化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由於生活環境不穩定,缺失父母的關愛,缺乏有力的監護,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髮展受到較大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心理障礙嚴重。多數農民工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幾年不回家。孩子長時間缺乏父母的呵護和相伴,導致心理失衡,常引發諸多心理病症:有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不安、冷漠自閉、悲觀消極等。我們在通道雙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向留守兒童作調查。當談及父母外出打工掙錢,他(她)們滿腹傷感,來的10個學生,3個迷茫發呆,4個傷心流淚。在座的老師說,留守兒童雖然家庭經濟困難,但他們最缺的不是錢,而是親情;又如雙江鎮杆梓村留守兒童吳祥兵,今年7歲,剛讀國小一年級。早在XX年,祥兵才一歲零二個月,父母就去杭州打工,一連5年未回家。直到XX年春節,母親才離杭返鄉居家。至今,母子在家相處一年多了,但孩子仍然不肯叫媽媽;平陽鄉平陽村學生黃躍文,今年13歲。父親去世後,母親去廣東打工四年未回。弟妹三人由外公監護。每天放學後,黃躍文要做家務給弟妹弄吃的。忙完後,他總是手撐窗臺,含淚朝南方遠眺……;另據芷江對140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其中83.6%的人心理陰影重。

二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留守兒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較高,學習輔導使不上勁。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響,不少的兒童把自己的人生髮展方向也定為打工掙錢,學習缺乏熱情,厭學、曠課、逃學、拖欠作業,學校成績差的多數是留守兒童。如地處隴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學生389人,其中留守兒童260人,高達67%。據學校統計,全校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約75人,其中留守兒童63人,佔84%;另外,我們調查的菁蕪洲中學和臨口、下鄉中心國小,情況都相似。各校成績差的學生,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均在80%以上。

三是道德行為走偏。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和監護近乎空白,孩子們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助長了自私任性、蠻橫霸道、易衝動、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從而導致行為偏差。他們在家頂撞祖輩,在校違規違紀,有的甚至迷戀網咖、電遊室,染上說謊、吸菸、酗酒、打架等壞習氣。如通道獨坡九年一貫制學校,去年秋季開學後,有3個留兒童向老師請假回家取學習生活用品。第二天,3人假滿未歸,學校派老師四處尋人,發現他們在山上野炊作玩,險些引發山火,燒燬森林,成為“罪人”。在調查中,菁蕪洲中心學校退休老校長陸初開,向我們介紹侄孫女陸居慧連騙“三老”的痛心事兒:年滿13歲的陸居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她,今年就讀菁蕪洲中心國小五年級。3月初,她向爺爺謊稱,說父親沒給零花錢,爺爺給了20元。接著,她又如法炮製,騙外公、伯爺給錢。陸校長嘆氣說:孩子要少許零用錢無可厚非,不誠實可不得了啊!

四是安全風險大。農村留守兒童經常處於無監管、自行其事的狀態,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芷江對留守兒童作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105人中,受不同程度侵害的達20.44%,不好回答的佔8%。該縣碧湧鄉(鎮)一個四歲的幼女,遭受當地一個未成年男孩的姦淫。在外打工的媽媽得知女兒受到性侵害,當即昏倒在地。芷江一中1名15歲的姚姓女學生,家住上坪鄉八關口村。該生父母外出打工,家裡只有老爺爺。XX年10月的一個雙休日,小姚從學校回到家裡,當晚睡覺後,被鄰村一個16歲的男孩闖進屋裡xx,並慘遭殺害。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各地帶有普遍性、且事關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社會問題,它在今後一個時期內,將繼續存在並日益凸顯。因此,我們不能消極迴避,只能主動應對,大膽創新,卓有成效地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對策

怎樣以開拓創新的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諸多問題?通過由點到面的調查,由表及裡的分析比較,我們認為,各縣(市、區)比較重視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從實際出發,注重針對性,對不同年齡、存在不同問題分別採取了一些與之相適應的做法。根據通道及其他縣(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創辦“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搖籃——幼兒園。

漵浦從XX年起,利用農村學校佈局調整後的閒置校產和國小現有教師,解決辦園條件,全面啟動農村幼兒園建立工作,吸納更多的農村幼兒特別是留守幼兒,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既盤活了教育資源,又服務了學生、家長和社會。漵浦的作法,在XX年的全省學前教育工作會議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該縣農村幼兒園已發展到72所,在園幼兒12864人,佔農村同齡幼兒總數54.99%

通道採取國家、部門和個人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學前兒童教育。XX年以前,全縣僅縣城辦有3所幼兒園(其中1所公辦、2所民辦),其餘各鄉鎮尚屬空白。XX年以來,為解決農村幼兒的教育管理問題,特別是改善留守幼兒的學習、生活條件,除縣城和集鎮社群又增辦3所民辦幼兒園外,縣裡的21個鄉鎮中心學校,相繼辦起了幼兒園。到目前為止,全縣共辦幼兒園25所,其中民辦幼兒園5所,佔總數的20%。入園幼兒2685人,其中農村留守幼兒達35%以上。這些幼兒的父母雖然外出務工,但孩子們在幼兒園受到了正規的學前教育,享受到應有的預防接種和其他醫療保健服務。如座落在縣城的民辦通道實驗幼兒園創辦於XX年,現有教職員工22人,入園幼兒保持300上下,留守兒童佔1/2。為進一步發展幼兒教育,該園又於XX年秋季投入資金,維修睡床、桌椅、更新電視機、dvd,增添了小精靈隧道、蹦蹦床、大型衝氣墊床、滑滑梯等設施,購置了一批桌面玩具,為幼兒活動增加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性。同時,還聘請園外優秀老師來園為幼兒授課。在幼兒園裡,我們目睹孩子們個個文明禮貌、活潑可愛,滿臉掛著健康快樂的笑容。幾年來,該園越辦越好,贏得了社會各方好評,榮獲XX年度通道優秀民辦幼兒園稱號。

2、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規模,重點吸納“留守兒童”住校寄宿。

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規模,既是教育體制改革、調整教育佈局、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也是對“留守兒童”加強教育管理的有力措施。XX年以來,通道抓住學校佈局調整的機會,先後在江口、下鄉、木腳、縣溪、溪口等5個鄉鎮擴大寄宿制學校規模,吸納低齡“留守兒童”住校。5個鄉鎮共投入辦學資金162.79萬元,其中建設資金143萬元,學生伙食補貼19.79萬元。一年多的實踐表明,這一作法對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很管用,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如縣溪鎮中心國小從XX年下學期開始,學生住校寄宿向一、二年級延伸,實施低齡學生住校寄宿。全校寄宿生由原來的316人增加到436人,其中“留守兒童”199人,佔45.6%。學校針對低齡兒童年幼、自理能力差的情況,專門制訂了學習、生活、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同時,採取調整內部員工的辦法,安排了3名專職生活輔導老師,負責低齡兒童住宿管理工作。晚上就寢,輪流為孩子們值班監護。早晨起床,幫助或指導他們洗漱、整理內務。在學生食堂新增了5名餐飲服務人員,承擔食堂採購、衛生,為低齡寄宿生上餐具、分發飯菜、收洗餐具等。對低齡寄宿生及其他住校寄宿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學校從加強安全教育這個根本抓起,每週對學生進行一次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防火防災防毒防病教育,並籌集資金3萬多元,將學校圍牆加固加高,建了門衛,配了2名專職安全管理員,從週一到週五,對寄宿生實行封閉管理。特殊情況需要離校,經請假後憑ic卡在門衛口刷卡出入,控制學生隨意外出,減少了安全隱患。此外,每到雙休日有200多名寄宿學生回家、返校,往返要乘坐火車,學校精心監護。學生週五離校,老師護送進站上車,學生週日返校,老師進站接車。有序的管理,周到的服務,為全校學生,尤其是低齡留守兒童學生創造了安全、穩定、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家長們高興地說:送孩子住校寄宿,讀書有人教、吃住有人管、安全有人護,我們放得心!XX年春季開學,學校寄宿生由上學期的436人發展到510人,增加74名。

3、招募“家長助理”,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

從通道看,“家長助理”的招募,主要在學校內部進行,讓有條件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出任。XX年以來,全縣通過學校招募“家長助理”1000多名。許多學校為留守兒童製作了成長檔案,“家長助理”經常與“留守兒童”交流,隨時掌握其思想行為變化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解惑釋疑,開啟心結;“家長助理”對“留守兒童”定期或不定期家訪,上門與監護人溝通,反饋孩子成長資訊,幫助監護人共同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和可信,增強成長進步的自信;“家長助理”還對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幫助,如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青春期心理變化,關注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的性安全防範,妥善處理病痛、意外傷害等突發情況,讓孩子們體會到“媽媽老師”、“爸爸老師”的親子真情和“家”的歸屬感、安全感。雙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在校學生898人,其中“留守兒童”278人,佔在校學生總數的31%。該校為其中的特困“留守兒童”招募了“家長助理”。年僅8歲的三一班男生楊秀敏家居離校20多華里的純侗族寨子——羅武村。父母外出打工,靠爺爺奶奶監護。XX年秋季進入雙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國小三年級讀寄宿。小秀敏生活自理能力差,與老師、同學用漢語交流有困難。入校後,學習跟不上班,加之身體原因,晚上睡覺常尿床。學校招募楊豔娥老師出任楊秀敏的“家長助理”,楊老師盡職盡責,擠出時間為小秀敏輔導漢語拼音,幫他把日常生活用語中的侗話改成漢語;課後陪著他作作業,及時指點解難;到了雨季和寒冬,小秀敏常尿床,楊老師就為他烘墊單、洗衣褲;平日裡,還要為小秀敏代管餐票、零花錢,督促他按時服藥,治療尿床毛病。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秀敏在楊老師的真情關愛和無私幫助下,學習已能跟上班,去年期末考試成績有了提高。現在,身體狀況也有好轉,晚上尿床現象少了。目前,通道打算擴大招募範圍,從身體好、經驗豐富的離退休老師及其他“五老”中招募“家長助理”,並對前段招募工作進行規範、完善。

4、部門聯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帶教活動,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

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解決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需要全社會的支援和參與。通道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扶助“留守兒童”的行列。一是縣屬機關單位動員了60多名青年志願者,率先組建關愛“留守兒童”隊伍,XX年7月在縣城舉行啟動式,並招募64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與農村“留守兒童”開展交朋友、尋知音活動。當年11月,團縣委組織近100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到獨坡、牙屯堡等鄉鎮,走訪看望“留守兒童”,同他們談心交心,對其中的特困生還贈送1100餘元慰問金,捐贈書籍500冊,文體用品4套,受訪“留守兒童”十分感動,說“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比親哥親姐還親。二是縣婦聯、廣電局聯合在縣電視臺開辦“同在一片藍天下成長”節目專欄,反映“留守兒童”的心聲,頌揚關愛“留守兒童”的事和人,營造全社會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三是縣關工委發動“五老”以開展“十、百、千”老少交友結對活動作為平臺,為“留守兒童”獻愛心,解難題。如隴城鎮關工委組織“五老”隊伍250餘人,與200多名“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根據幫扶物件的不同,有幫教的、幫學的、幫管的和幫困的。鎮關工委委員、退休老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盧雲來,用自己省下的退休金為地處隴城的通道三中5名特困“留守兒童”一次性資助3600元,並與其中的九年級學生吳春鵬結對交友,簽訂了長期資助協議,商定每學期資助200元,直到大學畢業。吳春鵬受助後,對自己的發展前途充滿信心,讀書用功,學習成績變好,待人文明禮貌。通道三中關協會長、退休老校長龍幸福,為了“孫子”當“孫子”,三番五次向深圳多樂善慈善總會求援,籌集資金1XX多元,資助以留守兒童為主的貧困學生。隴城250多名“五老”開展老少交友結對,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四是社會力量主動參與。如新星房地產公司老總劉金平,近兩年共捐款3萬餘元,為2所國小修繕校舍,扶持“留守兒童”讀書。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領導。

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諸多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關注。在我市許多地方,一些縣(市、區)基層部門(單位)和社會力量積極行動,伸出援手,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關愛行動還是比較零散,整體力度較弱,教育管理仍然滯後,與中央、省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是關鍵。市、縣(市、區)、鄉鎮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整體推進的力度。

一是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市、縣(市、區)鄉鎮各級黨委、政府要抓緊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XX]15號檔案精神,把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擺上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儘快建立以各級黨委、政府牽頭,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並設立專門工作班子,由黨委、政府明確分管領導任聯席會議召集人,相關組織、宣傳、教育、農辦、公安、財政、民政、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司法、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聯席會議成員,黨委、政府相關副祕書長或辦公室相關副主任為專門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協調人。聯席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按照會議要求認真作好各項工作。

二是建立明確的責任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XX]15號檔案精神和有關要求,確定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職責、任務和目標。如教育部門要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規劃,作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入校入園入托工作,將其中的貧困生納入“兩免一補”範疇,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要在農村中國小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配備專門教師負責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諮詢,認真落實監護人聯絡,管理教育及寄宿優先等各項制度。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明確分管領導,安排專人負責,落實責任目標,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作,提高效能,形成推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強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列為考核基層黨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評估辦法和獎懲問責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彰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

2、立足市情,明確和落實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對策、措施

新形勢下,我市一些市直縣(市、區)直部門(單位)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採取了一些對策措施。如開辦幼兒園,吸納更多的留守兒童入園接受學前教育;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長助理”,為留守兒童彌補親情,增添家的溫暖;部門聯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等。實踐表明,這些措施對策符合市情,對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另外,還有外地市、縣在中國小校建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對留守兒童加強心理疏導及發揮城鄉社群服務功能,建立校外活動陣地,克服假期留守兒童教育空檔現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們建議市委、市政府將這些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納入政府行為,通過印發檔案、召開座談會或現場經驗交流等形式進一步加以肯定。同時,就相關對策措施訂出實施規劃,限期完成工作目標,使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真正成為黨委、政府統攬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3、進一步改善條件,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適當加大財力投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相應的財力支援。各級黨委、政府要統籌城鄉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當前,要大力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住宿條件,積極支援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擴大留守兒童寄宿規模。據市教育部門初步規劃,全市需建農村寄宿制學校364所,現已建成211所,計劃今年再建53所,明年、後年各建50所。從通道5個鄉鎮中心國小實施的結果看,平均每個鄉鎮32萬餘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後三年內,全市每年支援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需增加投入1600萬元;另外,要對農村留守兒童“陽光驛站”建設資金和職能部門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經費給予支援;還有中國小心理健康諮詢專職教師培訓需要提供必要的經費等。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財政解決。我們建議省、市、縣(市、區)按一定比例分級籌措。其次,可通過社會化運作,進一步發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基金”,做大可用財力。再次,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出資直接參與扶貧助學,興辦留守兒童托幼服務機構、校外活動陣地等,減輕公共財政負擔。

二是適當增加人員編制。今後,隨著農村寄宿制學校規模擴大,幼兒園建立工作全面啟動,入校入園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大量增加,幼兒園保育員人手不夠;中國小需要新配心理輔導老師,其中寄宿制學校還需新配生活輔導教師、增加食堂餐飲服務人員等。因此,請求市裡在教育系統內部挖掘人員潛力的基礎上,對鄉鎮幼兒園和寄宿制學校按在校在園師生比例核編,適當增加相關崗位人員編制,確保作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氣力優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境

古時“孟母三遷”,說明良好環境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新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要協調相關部門,下大氣力優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境。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大眾媒體要大力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重要性,報道各地關愛留守兒童的好經驗,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輿論環境;公安、司法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法律保護力度,建立以家庭監護為主,社群、學校或其他監護人監護為輔,國家執法機關法律保障的監護機制,提供法律援助,加強安全保護,及時辦理損害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案件,嚴厲打擊侵害他們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構建穩定、安全的生存發展環境;公安、文化等部門要經常對文化市場進行執法檢查,定期對中國小校園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淨化文化市場,形成健康和諧的校園周邊環境;文化部門還要加強公益性上網場所建設管理,在留守兒童集中的農村社群,利用文化館(站)、圖書館等場所開闢未成年人公益上網場所,建立綠色專區,滿足未成人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上網需求,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