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精選6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69W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1

引領青年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 。根據《關於開展20xx年吉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百基千隊服務萬村行動”》的通知精神,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決定於20xx年7月15日-7月21日到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精選6篇)

“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指導教師盛群、尹建平的帶領下,以及學生隊伍的中堅力量,黨帶團建,協同開展。通過前期調研和社會採訪,我們準確的把暑期社會實踐目標定在了洮南市橋南村。

一、活動前期調研

(一)前期調查

利用假期期間,小分隊成員劉葉、侯奉坤在指導教師盛群、尹建平帶領下前往本次社會實踐地點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進行前期的實踐調研。小分隊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調研:

1、調查洮南市及橋南村的發展史,並採集相關圖片資訊。

2、聯絡村幹部配合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

3、調查洮南市橋南村的發展歷史及風土人情。

4、與村民進行溝通,以便更好的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

5、與當地報社聯絡、洽談報紙的可行性與相關事宜。

(二)當地城市背景

1、洮南市隸屬於吉林省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21°38′-123°20′、北緯45°02′-46°01′。東鄰大安市,南接通榆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為鄰,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東北和白城市洮北區接壤。總面積5102.8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20xx年,洮南市經濟發展迅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5.8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4.16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5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26元。

2、橋南村位於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南距松原市區10公里,北面接壤北大壩,洮兒河分支穿過村子。全村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5千人。橋南村是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的村子。村內具有當地著名洮南香酒廠分廠及蒙牛旗下奶站。在改革開放後橋南村人民以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完成了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3、通過前期實地調研及收集相關資料,瞭解到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村民對田地的面積測量,田間道路的修建及村中危房該如何改造等問題存在疑惑。經過多方面考慮,土木工程系將暑期社會實踐地點定在了洮南市橋南村,並確定主題為“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

二、活動日程

(一)7月15日,召開隊員動員大會,分組編隊,分配任務,明確職責,並簽訂安全承諾書。負責人聯絡橋南村相關人員,確定具體資訊。

(二)7月16日上午,在長春火車站集合,乘坐長春白城火車,轉乘白城洮南客車。歷經7個多小時的車程,小分隊成員到達洮南市橋南村。經過了簡單的休息之後,到達橋南村村委會,在村委會做前期動員,同時聆聽村主任對本村的現狀分析及對未來的展望。

(三)7月17日上午8時30分,土木工程系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農田,與村民一起勞作。做到與村民們“同行同吃同住”,真正感受從農活中帶來的艱辛與收穫。

(四)7月18日上午,小分隊成員在當地領導的帶領下,結合專業知識,進行土地丈量和道路勘測,並提出專業化建議。

(五)7月19日上午,結合當地政府對危房的改造計劃,對村中危房進行統計並提出改造方案。下午,拜訪洮南好人代表“馬淑雲”同志,學習雷鋒精神。

(六)7月20日,開展主題為“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的座談交流會。

(七)7月21日準備離開,召開內部總結會議。

三、總結與感悟

(一)7月17日上午,小分隊深入基層幫助村民幹農活。小分隊成員分成兩組,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到農田裡,一組幫助村民採摘蔬菜,另一組則幫助除雜草,同學們積極向上的勞作精神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農活實踐活動結束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隊員蘇展超感嘆道:“我終於體會到農民的`辛苦了,我為我以前浪費糧食的行為而感到羞愧,我想這次以後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了。”此次深入田地農活實踐行動讓隊員們瞭解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同學們在付出辛苦汗水的同時也更加堅信了大學生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今後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的決心。

(二)7月18日上午8點,土木工程系社會實踐小分隊秉承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態度來到橋南村一處即將動工修建的路段進行道路勘測。勘測現場由帶隊老師盛群指揮,其他成員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測量工具的搭建和擺放,有的負責現場觀測,還有的負責記錄資料,雖然當天的氣溫很高,但是同學們毫不怠慢,測量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小分隊完成了整條路段的勘測工作,並於午間休息時將測量資料轉交給了當地政府,政府人員表示他們會充分參考我們給予的建議,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們大學生為橋南村新農村建設所作出的貢獻。

(三)土木工程系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村民那兒瞭解到,近兩年來,橋南村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之下,村裡300多處住房基本全部改造,但由於種種原因,仍有10多家土房。於是在7月19日上午,小分隊再次來到橋南村進行危房數量統計和實地照片的拍攝。統計結果顯示橋南村共有13處危房,絕大多數為土房,平日裡的大風大雨給村民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中午,小分隊召開危房改造討論大會,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為13處危房設計出了理想的改造方案。

(四)7月19日下午,帶隊老師盛群在採訪馬淑雲同志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馬淑雲,女,1946年4月生,中共黨員,洮南市洮府鄉橋南村黨支部副書記、婦女主任。18歲入黨,後來一直在大隊工作,初期任大隊保管員,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任婦女主任至今。1998年洮南市遭遇特大洪水。在抗洪搶險的日子裡,時任村長的馬淑雲天天巡邏在一線,曾同突擊隊員一道連續5天奮鬥在國堤上,成功阻止了洪水進入市區……馬淑雲,一個年近古稀之人,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她時刻將老百姓的冷暖裝在心裡,舉過頭頂,她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秉持了共產黨人的德行與操守。馬淑雲的事蹟感動了在場所有的隊員,更加激勵了大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微末小事,更多地關心身邊的親朋鄰里和陌生人。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2

社會綜合治稅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協稅護稅積極性,建立完善的社會綜合治稅網路,依靠徵管方式、徵管手段的創新,夯實稅收徵管基礎,加強稅源的源泉控管,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社會綜合治稅工作機制,營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稅收環境,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促進稅收徵管質量和效率提高,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稅收氛圍。

一、當前社會綜合治稅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會各界對綜合治稅的認識不統一、措施不紮實。

(1)思想認識不統一,在思想認識上對綜合治稅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主觀上對搞好社會綜合治稅的意義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簡單理解為綜合治稅僅是做形式,可有可無,在工作上沒有主動性,敷衍了事,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其實質所在;二是認為綜合治稅是稅務部門的事情與自身本職工作關係不大,因此在聯動中對綜合治稅工作應付了事,缺乏主動意識;三是少數基層稅務機關對綜合治稅工作依賴性過大,認為政府提出綜合治稅具體工作就應該由基層政府多做,工作上存在扯皮現象。

(2)措施落實不紮實。綜合治稅工作雖然正走向規範化,但大多數仍存在僅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的開展工作,工作措施落實力度不大,操作程式不夠規範,工作主動性不夠,沒有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創新理念。

2、社會綜合治稅氛圍不濃。

(1)宣傳工作長期性不到位。在社會綜合治稅宣傳發動上缺乏長期性,僅滿足於會上講、掛標語、黑板報,或為迎接檢查而進行的突擊應付,雖然面上宣傳有聲有勢,但沒能傳到千家萬戶深入人心。

(2)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沒有普遍形成,出現了政府部門“一頭熱”的現象。不少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只顧自己利益,對綜合治稅不聞不問,甚至少數財務人員盲目聽從於單位領導,而不顧《稅法》、《會計法》的規定,沒有形成“依法納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的意識。

3、在操作中漏洞較多,創新不夠,稅源流失日益突出。

(1)社會綜合治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具體操作中硬搬模式,沒有因地制宜形成當地形之有效工作措施,造成了稅源流失。

(2)在徵收管理中存在“唯任務”的思想。認為一些稅種比較零星,管理費時費力,形成了只看重大稅源而忽視零散稅源管理的現象等。

4、考核獎懲落實不到位,導致社會綜合治稅工作進展緩慢。

(1)獎懲措施不到位。一是由於認識的不到位影響了考核的不到位,綜合治稅工作僅做表面工作,從而嚴重影響了年度考核實績。對在社會綜合治稅中的先進個人只有口頭承諾沒有實質性的獎勵;二是由於財力限制,手續兌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協稅、護稅單位工作積極性。

(2)打擊偷逃稅力度不夠。對少數偷漏稅的企業懲罰“輕不著邊,重不到位”滋長了其漏稅惡習,也影響了主動交納稅款企業的積極性。

(3)考核力度不大。對由於涉稅資訊不準確,傳遞不及時或對稅源監控不力,不按要求代徵(扣)稅款影響財政增長的不能動真碰硬,追究具體人員執法過錯責任。

二、加強社會綜合治稅的具體工作措施

筆者結合自身幾年來社會綜合治稅工作實踐,主要從以幾方面加強社會綜合治稅網路建設,創新稅收綜合管理新模式,加強零散稅源管理,實現社會綜合治稅的制度化、規範化和責任化,優化了經濟發展稅收環境,提高了稅收徵管質量和效率,在全社會建設依法誠信納稅的濃列氛圍。

1、加強組織領導,重抓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協稅護稅網路。

地方稅收零星分散,面廣量大,隱蔽難控管,一方面單靠稅務部門稅源難以監控到位,另一方面徵收成本較大,稅務管理效益偏低。為此,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綜合治稅的工作理念,並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以縣政府名義出臺了《關於加強地方稅收管理工作意見》,對協稅護稅組織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業務流程進行規範,明確各部門綜合治稅的權利、義務,實現了部門配合協作形式由人為協調到制度規範的轉變,由單純靠協商溝通向受責任義務關係約束的轉變,以形成了“政府管稅、部門協稅、群眾護稅、稅務辦稅”的全社會綜合治稅的良好局面。

(1)加強協稅護稅工作領導。成立由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協稅護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協稅護稅工作的組織、管理、協調、督促、指導,定期召開聯席辦公會議,會商協稅護稅工作等有關重大事項。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協稅護稅的聯絡工作,做好協稅護稅聯席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以及綜合資訊的交換、反饋等工作。各組成部門做到分工協作,積極配合,資訊共享。

(2)逐級建立協稅護稅隊伍。全縣22個鎮(區)均成立了由鎮長(區

主任)任組長的協護稅工作領導小組,財政所長任各協護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協護稅組織,並通過審查聘用充實協護稅工作人員,目前,全縣在冊協護稅工作人員達180餘名。結合稅收管理員制度的推行,在穩定代徵的同時,將協管工作逐步向街鎮的協管機構進行移交併開展各項工作,使稅收的徵收環節進一步下移,成功構建了以1個縣級協稅護稅工作領導小組,8個職能部門(即建設局、運管所、交巡警大隊、國稅局、房管局、海事處、國土局和生豬辦)、縣城8大社群(即,興阜、新盛、中心、向陽、林海、東風、光明和南苑社群)、22個鎮(區)協護稅委員會和1757個企事業單位的五級協、護稅網路為載體、遍佈全縣的協稅護稅網路。

(3)認真落實業務培訓制度。強化對協護稅人員的業務輔導和“崗前培訓”,實行協稅護稅人員持證上崗。定期舉辦協護稅人員培訓班,分層次進行更新知識培訓,提高協稅、護稅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杜絕執法差錯和違法行為的發生,確保協稅護稅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2、規範工作機制,明確協稅責任,不斷完善地方稅源監管。

根據社會綜合治稅的實際情況,該局成立了社會綜合治稅專門機構,辦公室設在徵收管理科,做到有專人領導、專人負責,重點做好協護稅人員管理考核、有關工作的綜合協調、監督,以及涉稅資訊的集中、分類、整理等工作,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社會綜合治稅業務流程設定與相關業務股室的職能相結合,社會綜合治稅的資訊採集、整理、徵收反饋與日常的徵管業務相結合,社會綜合治稅的工作規範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健全完善協稅護稅工作制度,從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會綜合治稅新機制。

(1)編制《協護稅簡明業務手冊》,規範協護稅的標準、範圍和許可權,使各協護稅單位有章可循。

(2)與各協護稅單位全面簽訂《委託代徵協議書》,發放了委託代徵證書,規範協護稅單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會綜合治稅工作的執行效率。

(3)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定期召開由各成員單位參加的協稅護稅工作例會,堅持做到“五有”,即:有具體的會議內容,有會議記錄,有行動方案,有協稅護稅實效,有資訊報道。通過工作例會廣泛聽取各成員單位的意見,共同搞好資訊傳遞,通報全縣各地綜合治稅工作情況,交流經驗,協調處理各類重大問題,通報督促檢查情況,總結表彰先進典型,建立涉稅問題處理跟蹤制度,對發現的所有涉稅問題,跟蹤處理,及時反饋結果。

(4)完善稅源監管機制。一線稅收管理員通過與協稅護稅網路成員的工作聯絡,加強納稅戶籍管理,瞭解所轄納稅戶的增減變動情況,對納稅人開業以及關、停、並、轉等進行動態跟蹤監控,對異常情況的納稅人做到心中有數。開展稅源普查登記,建立完善戶籍稅源登記薄,通過部門的協調、配合,將滯後、隱蔽的稅源資訊挖掘出來,並及時體現到稅收收入的成果上來,實現了稅源的稅前、稅中和稅後的全方位監控。

3、分解落實任務,加強考核獎懲,積極營造依法納稅環境。

(1)分解協護稅工作任務,加強協護稅單位的監督檢查。在摸清稅源底數的基礎上,結合縣政府協稅護稅工作的任務要求,與綜合治稅單位簽訂責任狀,將協稅護稅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每個單位,發現不及時申報繳納代徵(扣)稅款、超越代徵(扣)許可權和範圍代徵(扣)的,及時責令限期糾正和整改,並按規定進行處理,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2)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加強協護稅單位考核。一是嚴格考核與財政部門協調按規定給付手續費,對預算撥款單位,協護稅任務完成情況與撥款進度掛鉤,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縣政府將綜合治稅工作列入各單位綜合考核和領導班子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獎優罰劣。二是對思想重視、工作得力、成績突出、提供涉稅資訊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對不依法履行義務、配合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並與部門經費掛鉤,紮實推進社會綜合治稅。

(3)健全稅收宣傳機制,營造依法納稅環境。在要求各協稅、護稅單位認真履行協稅護稅義務的基礎上,發動各協稅部門配合稅務部門開>本站:教育,達到提高納稅主體素質,改善外部治稅環境的目的。同時廣泛宣傳依法誠信納稅典型,曝光涉稅違法犯罪大案要案,強化震懾教育作用,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和稅法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實施社會綜合治稅取得地實效

通過社會綜合治稅工作的推行,不僅加強了稅源的監控管理,增加了稅收收入,而且引導了治稅理念、治稅方式和治稅機制的變革,實現了政府、稅務部門和納稅人的“三贏”。

(1)規範了稅收管理秩序,特別是規範了涉農稅收的管理。社會綜合治稅應用的基礎是建立在稅源管理的基礎上的,前提是徵收那些該收的稅並徵收到位。由於政府制訂的相關檔案、綜合治稅的各項業務規程、協稅員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都嚴格秉承依法治稅理念,從而剷除了以往因稅收問題發生侵犯農民利益行為的土壤,近年來未發生一起涉農稅收上訪事件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2)強化了稅源監控,形成了稅源管理的大格局。通過紮實推行社會綜合治稅,並逐步搭建起“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管理網路,使得稅源監控管理由原來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審批職能的少數部門,延伸到其他具有稅源控管能力的部門,由原來機關和鄉鎮延伸到社群、街道、村居,由原來的營業稅、車船稅等少數稅種延伸到所有稅種,在全縣形成了全方位的稅源監控網路,稅源監控職能得到強化。

(3)突破了一些稅源管理難點,並保證了稅款的及時足額入庫。房產交易、縣內道路、個體車輛等稅收專案,過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來、管不住的稅源,推行綜合治稅後,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實現了一步到位。

(3)優化了治稅環境,樹立了新的治稅理念。社會綜合治稅工作的推行,改變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門中普遍存在的“

徵稅就是稅務部門的事”狹隘觀念。政府從地方財力壯大和稅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處,支援稅收工作的力度明顯加大,公平的稅負環境贏取了納稅人信賴的口碑,稅務部門社會美譽度和綜合評價值也顯著提升,最終實現了政府、稅務部門和納稅人“三贏”目標。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3

近幾年來,農村信用社為了拓展業務,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在結算業務上下了一番功夫,各種結算方式不斷出臺,結算渠道逐步暢通,同時,隨之而來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日趨增大。從農村信用社在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預防和管理上來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會計結算操作風險控制質量明顯提高,發案率明顯下降,但與具有現代化的國際水平的會計結算風險管理的基本要求還相差甚遠。如何防範和化解結算風險是農村信用社當前和今後管理活動中中一個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內容。因此,樹立風險意識,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範對策,最大限度地化解結算風險,促使結算業務得以穩健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擬就如何防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問題談談自己粗淺看法。

一、會計結算工作中存在問題

一是會計結算隊伍建設落後。目前,基層農村信用社會計隊伍普遍存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文化程度偏低、操作技術落後、人員結構老化、職業道德有待加強的問題。對新的結算業務開展感到無所適從,操作方面容易出差錯,或者利用操作上的薄弱環節與外部人員相互勾結進行詐騙。從近幾年的發案情況來看,結算部門內部人員作案和與外部人員勾結作案的比較多,這與多年形成的選人、用人標準低、忽視對從業人員的道德教育、思想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有很大的關係。

二是會計結算系統存在缺陷。目前,農村信用社會計結算系統普遍存在核算體系過多,功能分散,流程複雜,清算時間較長,核算環節煩瑣,實時監督不力、監督手段落後、電子資訊化水平低、會計資訊反映情況滯後和資訊不全等問題。會計職責尚未得到強化,會計業務操作能力差,前後臺混崗嚴重,操作員和複核員一人兼辦的現象時有發生,事權劃分模糊,出現差錯後責任不清。會計監督、檢查、監管停留在口頭上,各項制度掛在牆上,各種處罰措施浮在表面層次上。會計資訊收集和會計分析工作基本是一片空白。

三是會計結算操作風險防範意識淡薄。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部分操作人員制度觀念、法制觀念淡薄,突出表現在制度執行方面隨意性較大,對會計結算風險認識不足。從近幾年案件暴露出來的原因來看,幾乎是與違章操作有關,基層信用社在抓管理和業務的同時,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為了業務,管理為業務讓路”的思想。認為一談風險控制就會犧牲業務拓展,一談業務拓展就得在某些環節為制度開綠燈。造成亂設科目、亂拉存款、亂*結算,隨意受理票據,隨意處理會計賬務的現象時有發生,使許多會計控制和業務監督處於失控狀態。會計人員遵紀守法觀念淡薄,按章操作意識低下,不僅制約了業務發展,影響了會計結算質量,同時也非常容易為犯罪分子所利用。

四是會計結算制度建設和內控手段滯後。儘管在過去的業務經營中基本形成的系統的會計結算操作制度,但由於目前核算流程變革很快,新業務發展迅猛,在制度更新方面已經落後流程更新,此外,一些基層信用社在長期的業務實踐中形成了許多的習慣做法,其中有許多的做法已經違背了現行的制度,但仍然按老一套的做法去處理各項業務,弱化了制度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有效性,以經驗代替制度的做法留下了事故隱患。

二、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防範對策

會計結算工作是農村信用社業務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操作風險也非常之大。切實提高農村信用社會計結算操作風險意識,是提高農村信用社經營效益,促進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㈠正確樹立風險管理意識,是防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前提。

一是要強化管理層的風險管理意識,確立正確的發展觀,培育全員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文化決定農村信用社經營業過程中的風險管理理念和行為模式,特別是會計結算領域點多面廣,更要把科學的會計內控管理文化作為基礎,領導層在風險管理中起著決策作用,領導者要時刻繃緊“風險管理”這根弦。

二是操作人員要嚴格按照風險管理的'要求規範化操作,來不得半點馬虎。要正確處理業務發展和業務拓展的關係,在沒有有效風險控制和管理的前提下,任何業務拓展都可能是一條不歸路,談風險控制就犧牲業務拓展或談業務拓展就忽視風險控制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事實證明,如果只注重業務發展,疏於風險管理,就容易發生各類案件,因此要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風險管理工作。

三是要建立健全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資料採集系統。通過測算的風險資訊要及時向董事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報告,確保風險管理層及時掌握風險管理狀況,從而採取多種形式化解結算風險。

㈡加強會計結算隊伍建設,是防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關鍵。

在市場快速發展的今天,風險在經濟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它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經營活動中,人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農村信用社要防範結算風險,重點加強人員的管理。

一是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定向培養風險管理人才,不斷提高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水平,使基層信用社的操作風險控制在可防範的有效範圍內。

二是要加強從業人員的會計基礎理論、操作技術、核算知識等教育和培訓。採取老師授課、自學、開闢測試中心實地操作輔導、強制訓練、業務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把他們的學習成績與年終考核、績效掛鉤。努力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提高業務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三是要加強思想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深入開展以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和優質文明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職業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消除思想雜念和隱患動機,自覺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來,自覺抵禦風險。

四是操作人員的崗位管理。要通過崗位輪換、強制休假、幹部交流、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稽核等措施,加強監管制約,消除風險隱患,從而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㈢健全會計操作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防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保證。

農村信用社應要求負責操作風險管理層管理人員、會計主管人員對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管理中應擔負的責任。由於會計主管人員所處的地位與履行的職責關係到結算體系的安全與發展,因此對各級會計主管人員的能力、品行及從業經驗進行評估,建立健全相應的考核制度,按考核業績和判斷能業務控制能力,決定其職位和崗位。

一是要應按照決策、執行和監督三個系統相互制約的會計操作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監督制約。

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內控會計制度體系,在制訂中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合理性,嚴密性,明晰性和可操作性。通過整章建制使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系統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三是要建立會計內控執行監督體系。監督工作對結算操作風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項工作,對各項工作的風險要分門別類,按風險程度大少進行排除,同時對不同的操作人員也要進行排隊,對不同的崗位使用不同的人。

㈣、建立健全會計結算監督約束機制,是防範會計結算操作風險的手段。

一是建立和落實會計檢查輔導制度。要合理調配、充實會計管理人員,配備專職會計檢查輔導員,充分發揮會計檢查輔導的規範、監督和約束作用,要實行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一般輔導與重點幫教相結合,加大檢查輔導力度,確保會計檢查輔導質量。

二是全面推行會計事後監督制度。要結合當地實際,合理配備會計事後監督人員,採取集中監督或分散監督的形式,對所有網點的業務操作人員實施全面監督。

三是加強稽核檢查力度。在全面貫徹落實會計基本制度、內控制度的同時,農村信用社要認真查擺當前制度執行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方案全面整改。對違規操作人員要從嚴從重處理,決不姑息遷就。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4

X部門: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統籌城鄉發展、保障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的惠民工程。我市在新農保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於20xx年7月開始實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截止20xx年10月,全市居民應保人數為136萬人(其中新農保應保人數為132.6萬人,城居保應保人數為3.4萬人),已參保129.3萬人(其中新農保127.3萬人,城居保2萬人),參保率達95%,為32萬60週歲以上參保物件發放養老金,發放率達100%。經過努力我市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已從養兒防老時代進入到制度養老時代。但跟一些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為進一步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提高城鄉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市政協組成課題組深入有關縣(市、區)和市直部門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組織,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把它作為為民辦實事專案來抓,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直23個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政府也相應成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並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辦法和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態勢。

(二)主動作為,增強保障。

各縣(市、區)主動作為,基本實現了機構、人員、經費、設施四個到位。各縣(市、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省各級農保經辦機構編制問題的補充通知》(閩委編辦[20xx]16號)精神,普遍增加縣、鄉農保經辦機構的人員編制。長汀、武平、漳平、永定等縣市特事特辦,縮短招聘程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市縣級新農保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新增編制45人,新增鄉鎮新農保經辦人員133人。同時,確保農保經辦工作經費和必要條件,為新農保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了人、財、物保障。

(三)加強培訓,優化服務。

為了提高新增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市農保中心及時組織業務統計和資訊系統軟體應用、檔案管理培訓。各縣(市、區)經辦機構一方面選派業務骨幹參加省、市舉辦的業務培訓,另一方面對縣、鄉、村三級經辦人員進行政策和業務培訓,培訓了一批懂政策會辦事的工作人員,真正做到送政策上門,送服務到家。

(四)注重宣傳,營造氛圍。

各縣(市、區)都能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紙等各種媒體,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宣傳新農保政策。利使用者外大型廣告牌、宣傳欄、橫幅標語進行宣傳;印製宣傳材料、宣傳年畫、傳送簡訊息;在節假日期間開展諮詢活動,擺攤設點、編排文藝節目;通過電視滾動播放相關政策;發揮村幹部、黨員示範作用,帶頭參保,利用黨員遠端教育平臺進行政策宣傳;各地舉辦基礎養老金髮放儀式,讓居民感受到實惠;召開了新聞釋出會、組織

了線上訪談、答記者問及記者追蹤等。同時,針對農民疑問多的家庭聯動機制政策專門在閩西日報、龍巖電視等媒體專欄進行宣傳和解釋答疑,有效地擴大了影響,為參保繳費奠定了基礎。

(五)建立機制,紮實推進。

1.完善政策體系框架,建立激勵機制。各縣(市、區)在執行中央、省補助政策的基礎上,普遍制定了激勵機制。武平對特困群體,在新農保政策規定為其代繳不低於50%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基礎上,再補貼50%,實現政府全額補貼。上杭、長汀對特困群體再補貼10%,減輕特困群體繳費壓力。上杭、永定對農村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和計生物件中的手術併發症人員,縣政府為其代繳100元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

2.做好合作金融機構的選擇,建立服務機制。根據省政府及省人社廳有關政策規定,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選擇新農保合作金融機構有關問題的通知》及《補充通知》(巖新農[20xx]3、5號),各縣(市、區)認真貫徹,達到了公平競爭,便民服務的良好效果。據統計,全市1813個村(居),安裝便利服務機具1731臺,開通使用率達90%以上。

3.提高居民保險待遇。為提高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障水平,今年5月市政府辦印發了《關於調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指導意見》(龍政辦〔20xx〕118號),除廈門外,我市在全省設區市率先全面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待遇從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並建立長繳多得激勵機制和喪葬金補助制度。各縣(市、區)認真貫徹,除武平、連城正在擬定提高保障標準外,其他縣(市、區)都已提高到70元,並建立了相應

的長繳多得、多繳多得和喪葬金補助制度。

(六)強化責任,注重督查。

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把城鄉居民保險工作列入年度對鄉鎮、街道(辦事處)績效管理考核的內容,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上杭、新羅、長汀、永定還建立了成員單位與鄉鎮聯絡掛鉤制度,協助鄉鎮做好工作。此外,各縣還制定了不同獎懲措施對這項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督查。連城把新農保繳費參保率與年終財政分成掛鉤;武平、永定對宣傳效果差、措施不得力、工作進展慢參保率不達標的鄉(鎮)、村責任人予以全縣通報批評,並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永定、漳平對排位後幾位的鄉鎮,縣(市)領導進行約談,限期整改;長汀將各鄉(鎮)每天的參保繳費進度編髮簡訊進行通報;新羅將各鄉鎮的進度製作成紅、黃、綠色圖示每週進行通報。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人數多、人員分佈廣,工作極具長期性、複雜性。我市在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養老金待遇偏低。

社會保險的保障水平是以滿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為標準,除了福利國家其社會保障水平相對比較高外,大多數國家是以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為依據決定的。20xx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234元,參保物件年人均領取養老金840元(每月70元),僅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2%。

(二)宣傳不夠到位,參保和續保工作有待加強。

許多居民對政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還產生了一些誤解誤讀的情況。比如,實行家庭聯動機制被許多子女認為自己交的`錢是為了讓父母領到養老金;年輕時不繳費,等到60歲時直接領取養老金;繳費標準每年只能繳100元等等。同時,對繳費不足15年的補繳政策以及養老金領取的當年仍需繳費的政策也一知半解,直接影響覆蓋面和續保率,目前城鄉居民還有5%未參保,特別是41%的城鎮居民未落實,20xx年已參保的居民中,有28%出現斷保。

(三)服務工作相對滯後。

隨著養老保險的服務物件從城鎮向基層和農村延伸,數量眾多、分佈廣泛、流動頻繁,且民眾對社會公共服務的需求日趨多層次、人性化,要求相關制度銜接順暢、相關服務方便快捷等,而我市的管理平臺建設與形勢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跨區域、流動人口的養老保障亟待銜接,基層服務網點還需加快建設,工作人員還需進一步充實,目前一個工作人員要承擔3萬人的保險任務。

(四)集體補助難度較大。

國發[20xx]32號、閩政[20xx]26號明確規定,基金籌集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要求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從我市情況看,農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村財投入拮据,空殼村數量多,比例大,20xx年除上杭縣集體補助到位205.2萬外,其他縣(市、區)的集體補助難以落實。

三、進一步做好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基層機構建設。

新政策能否落實好,關鍵在於基層對政策的落實情況,為此,必須加強基層落實能力建設。一是統籌縣、鄉、村保障工作力量,整合各類資源,明確責任目標,按工作量儘量配齊縣、鄉(鎮)、村(社群)的經辦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對基層工作人員多進行培訓,提高基層經辦人員的工作能力;

三是增加基層機構經費投入,建議對基本保障經費作制度性安排落實,確保工作正常執行所需。

四是解決社群、行政村協理員報酬低(每人每月僅100元補貼)等問題,以保證業務有人經辦、有錢經辦、有條件經辦。

(二)加強宣傳引導。

一是要提高宣傳的針對性,特別要針對城鄉居民情況複雜,入戶宣傳調查難的特點,在宣傳方式、宣傳內容、宣傳時機、宣傳物件上應有所側重,宣傳材料要簡明扼要、便於理解,宣傳方式要喜聞樂見、通俗易懂,重點要宣傳參加城鄉居民保的優惠政策,把政府補貼、補助的賬算清楚,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二是要加大宣傳經費投入,保證宣傳工作正常開展,對經濟較困難的鄉鎮,各縣(市、區)要給予專項宣傳經費保障。

(三)建立聯動機制。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涉及部門多,聯絡面廣,建立一個長效的聯動機制非常重要。建議由人社部門牽頭,相關的各部門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做好職能範圍的工作,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銜接、聯絡,定期召開各部門負責人交換意見會,及時研究

處理有關的問題和具體工作,使養老保險工作能高效率、高質量推進。

(四)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

一是加快推進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移民搬遷後期扶持、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五保供養、社會優撫、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在制度銜接方面,應確保銜接的方便、快捷和注意銜接的公平性,銜接中應避免出現轉換保障不公平現象,儘可能地遵重參保人的意願、滿足參保人的要求。

二是加快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資訊系統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資訊系統的有效整合,即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資訊納入社會保障整體資訊管理系統建設,與其他公民資訊管理系統實現資訊資源共享,通過網路系統化管理,使經辦更方便快捷、準確率更高,從而有效避免重複參保、重複開戶、重複領取待遇等問題和養老保險基金的流失,確保相關統計資料準確無誤。

(五)嚴格堅持自願參保繳費原則,避免出現強制參保繳費現象。

城鄉居民參保的根本原則是自願參保,但在下達任務時,往往習慣於提出一些指標要求,在執行中為了完成指標有可能造成強制參保、繳費現象發生,這不僅違背了施行新政策的初衷,還會給政策的推進實施帶來負面影響。不應過於看重參保率,一些地方的參保率低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外出務工人員多且聯絡不上、中青年人員相對較多(該類人員參保積極性相對低)

等。參保率只是一個參考指標,重要的是看群眾對新政策的理解程度如何,群眾對政策的實施是否積極擁護,有沒有意見,參保人員有沒有後悔,有沒有得到實惠。

(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和鞏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我市現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除上杭外仍處於二元狀態,不利於制度的覆蓋、保險關係轉移、基金管理、資訊系統管理,與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不相適應。建議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加快解決好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統一繳費標準、統一繳費檔次、補助標準、統一發放標準的有關問題,努力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

二是堅持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作為保民生、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對參保人員尤其是特殊群體的補貼標準,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每年按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幅度或財政收入增長幅度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貼,讓保障物件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市裡對各縣(市、區)的工作情況和財政補貼情況進行年度考評,並將考評情況向社會公佈,接受城鄉居民監督。

三是為滿足部分具有較高繳費能力群眾的需求,建議在原有繳費檔次的基礎上增加更高繳費檔次(如每年可繳20xx元或1500元),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在整體上提高保障水平。

(七)切實加強基金管理,確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人社部門要切實履行城鄉居民社保基金的監督職責,加強制

度建設,制定完善城鄉居民社保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範業務程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的籌集、上解、劃撥、發放進行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公佈城鄉居民社保基金籌集和支付資訊,做到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嚴禁擠佔挪用,確保基金安全完整。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5

今年是我們完成“十五”計劃最後一年,也是我市實現第一個“率先”目標的決勝之年。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格局,準確把握××城市建設的發展態勢,是引領實現可持續發展、早日實現“兩個率先”的基礎和前提。現結合建設部門的工作實際,重點彙報我們在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程序中主要實踐和幾點思考。

一、全面建設小康主要實踐

根據《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要指標》體系,全面小康社會有4大類18項衡量指標,內容涉及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四個方面。按照我市“兩個率先”規劃和市政府對“兩個率先”程序監測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結合工作實際,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3項具體指標與我們建設部門相關或直接關聯。應該說,在各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抓住××大開發、大發展的機遇,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日益優化,城市品位迅速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為我市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個亮點,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項指標均已全部達到了目標值:。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為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正呈現出令人欣喜的魅力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加快推進建設專案,打造日趨成熟的發展環境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我市抓住有利發展機遇,堅持統籌規劃、科學論證、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多方籌資的原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加快推進專案建設,城市建設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工程建設量大。去年全市新開工工程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5.4;工程總造價約億元,其中民營投資約佔47,外商投資約佔28。城市建設繼續在高位執行,民營投資幾乎佔了“半壁江山”。二是建設品位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們以實施市重點、實事工程為抓手,致力打造精品工程。等一批批基礎設施專案先後建成,水廠15萬噸級擴容工程啟用,建成了花園,實施了等重點綠化工程,全市新增綠地面積萬平方米。一批批高質量、高品位的重點、實事工程的竣工,既為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改善投資和人居環境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城市創造了更加迷人的風景。

(二)“東拓西擴”日益強化,城市空間架構初具雛形

為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我們堅持“集中投入、集中建設、集中見效”的原則,積極組織推進以路橋為重點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外環線建設和主幹道路的延伸,構築了東西便捷、南北溝通、內外銜接的交通網路,重點突出了城市骨架的拓展和城市路網的完善。拓寬改造了路延伸段工程為重點的道路橋樑、改造了西路、完成了路綠化景觀工程等。去年建成的××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拱橋,該橋的建成通車,大大拉近了老城區與未來西部生態生活區的距離。在“東拓西擴”的理念指導下,城市空間有效拓展。

(三)創新完善城市功能,城市承載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城區改造在成片化、規模化上有了新的突破。美術館的建成開放,有力帶動了周邊片區的改造;火車站廣場及周邊地段的改造,既緩解了城區環內交通的擁擠狀況,又為往來人員流通提供了新的空間。二是大批功能設施分批建設,促進城市功能完善。建成了集圖書借閱、網上查閱、下載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市圖書館,在建的新體育中心工程總面積萬餘平方米;今年又將新建市委黨校、北區消防站和青少年宮等,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功能硬體設施條件。

(四)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

作為第三產業,去年我市房地產投資達億元,比上年淨增了億元。全年新開工房產專案××個(含開發企業建設的各類動遷安置房),施工面積達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8.7。市場交易活躍,全年預售商品房套,建築面積達萬平方米,合同金額億元,平均每天銷售商品房×套、別墅×套,供需基本平衡。從購房者的身份來看,及××大市範圍內人員購房僅佔34.09,新××人成為我市購房主體。房產市場的繁榮促進了房產企業蓬勃發展,從而也拉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房產中介應運而生。全市淨增有資質的房產開發企業55家,全市房產開發企業已達家;淨增有資質的房產中介公司86家,全市房產中介公司已達家。房產市場預警預報體系初步建立。通過對有資質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個小區、建築面積萬平方米、總戶數××戶調查情況來看,我市投資性購房比例低於20的警戒線。房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另外,去年我市還有5個住宅小區被評為××市級物業管理優秀小區,這為我市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進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全面建設小康幾點思考

(一)關於住房建設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按照建設部提出的“戶均一套房,人均一間房,功能配套,裝置齊全”小康居住標準,我們在加快住房建設的同時,還要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全面小康社會,不僅要注重人均居住面積的數量,更要注重居住質量的提高。住宅建設必須從智慧化進小區逐步發展為智慧化到戶,提倡建設節能節地環保型住房,進一步提高居住品質。

(二)關於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首先是供水。“水是生命之源”。目前我市供水能力為萬噸/日,20__年最高日供水量為萬噸,供水水質合格,管網壓力合格率100。隨著城市的拓展,我們將要對水源保護進一步加強。20__年實施了水源生態保護工程,退塘還湖,拓寬清淤,湖體蓄水量增加,水源水質明顯改善。20__年要達供水能力萬噸/日,計劃分期新建萬噸/日的第三水廠,第一期將開工,供水能力為萬m3/d。同時,要加快供水機制改革,多元化籌措供水設施建設資金,切實解決建設資金“瓶頸”;水價調整與周邊城市同步。

其次是汙水處理。城區現有汙水處理廠×座,其中城市汙水處理廠規模5萬噸/日,北區汙水處理廠規模5萬噸/日,配套管網建設完成約×。20__年計劃城區汙水處理率>×,汙水處理能力累計達×萬噸/日。措施:需完成的汙水處理工程:。同時進行管網配套建設××公里。積極探索多渠道籌措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

三是燃氣。市區共有液化氣充灌場×個、天然氣公司×家、管道液化氣公司×家、人工煤氣公司×家、汽車加氣站×個、瓶裝液化氣供應站點×個。全市燃氣管網×公里(含庭院管)。城市氣化率達100,其中管道燃氣氣化率為15,管道燃氣氣化率所佔比例較小。措施:天然氣公司正式運作,開始建設天然氣接收門站、高壓儲配站、清管站各一座及高中壓天然氣管網。與此同時,要儘快出臺有利於提高管道燃氣普及率的政策,凡新建住宅小區,一律進行管道燃氣的配套建設;改革現有燃氣管理體制,改變目前三家公司各自為政的局面,減少管道重複建設,讓居民用上廉價的天然氣,以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關於生態環境問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僅要使市民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達到小康水平,還要讓市民沐浴在優美舒適的生態環境中,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綠化覆蓋率”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既要重視這一指標的增長,加強綠色生態大環境建設,更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追求指標的提升。地處江南水網地帶,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近1/3,現狀森林面積(以綠地面積替代)佔陸地總面積的10。為此,考慮從三個方面著手做好這一工作:一是從硬性規定上予以完善地方法規,嚴格保護並加強綠化系統規劃;二是保護好沿河、沿湖等周邊樹木,充分利用這些地形充分提高 綠化覆蓋率;三是根據客觀實際,合理劃定城區範圍內的綠化空間,建設公園綠地、環城綠化帶、社群居住區綠地、企事業綠地和風景林地,圍繞城市幹線和城市水系等建設綠色走廊,形成點、線、面結合,喬、灌、草互補的綠地系統。

社會調研報告彙編 篇6

為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我市社會綜合治稅深化和規範化問題,加強稅源監控,夯實稅收徵管基礎工作,促進依法治稅、社會化稅收管理。根據主席會議的統一部署,市政協於8月份組織開展了對全市社會綜合治稅情況的視察調研。調研組在對我市部分鎮、部門綜合治稅狀況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先後赴山東臨沂、蓬萊、威海學習先進做法和經驗。 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 社會綜合治稅成效顯著

我市自XX年7月份全面推行社會綜合治稅工作以來,通過建立涉稅資訊採集傳遞平臺,委託代徵平臺,考核獎懲平臺的工作機制,實現了稅收徵管向多部門,多稅種,多行業,多領域延伸,一年來共採集有關涉稅資訊5600多條,經過篩選,利用有價值的涉稅資訊2200多條,利用涉稅資訊新增稅款420萬元,簽定發票控管責任書10多份,通過強化發票控管新增稅款360萬元。

二、 我市社會綜合治稅的基本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為全面推進社會綜合治稅夯實基礎。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理解社會綜合治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去年開展社會綜合治稅以來市政府專門出臺了一個意見三個辦法,對全市社會綜合治稅進行了統一部署。市、鎮、村均專題召開了動員大會,組織宣傳發動,把實行社會綜合治稅工作作為增加財政收入,營造公平稅賦大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逐步建立起“政府領導,財稅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稅新格局。在思想認識上強調我市實行綜合治稅是基於4方面的需要:

一是保證地方

收入不斷增加的需要。近年來,我市為了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對財政收入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地稅稅源基數縮減沒有新的稅源增長點,因此最大限度的挖掘地方稅應當是保證我市可用財力持續穩定增長的方法之一。

二是目前稅收徵管形勢的要求。隨著結算方式日益多樣化,分配手段日益多渠道化,企業和個人的'收入越來越隱蔽,稅收徵管方式難度越來越大,而地稅部門稅源零星分散,易漏難管,又無充足的徵管力量,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個嚴密的稅源監控體系。

三是貫徹落實《稅收徵管法》的需要。《稅收徵管法》第5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本部門行政區域內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領導或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支援、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四是加強部門協作,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需要。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擔負著不同的職責,但是總體目標是一致的,應當相互配合、支援,形成合力,通過綜合治稅可以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2)領導重視、組織體系初步建立,確保了我市社會綜合治稅工作有序開展。為加強對全市綜合治稅的領導,根據《市政府關於開展社會綜合治稅工作的意見》,市政府建立了如皋市社會綜合治稅工作領導組,負責組織領導全市綜合治稅工作,協調處理工作中的問題,督促核查各鎮、各部門和單位開展綜合治稅工作的情況。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由財政、地稅、國稅主要負責人擔任。辦公室機構常設在地稅局,負責根據領導組的決定,具體組織實施社會綜合治稅工作,分類處置相關部門及單位提供的涉稅資訊。負責按照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各鎮和開發區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抓,並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及協調相關鎮屬單位、村(居)委會聯動開展綜合治稅工作,領導組下設社會綜合治稅辦公室,由財政所長任主任,國、地稅分局長任副主任,具體落實綜合治稅工作並配備專人明確為資訊員。相關部門、單位領導也十分重視社會綜合治稅工作,建立工作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明確專人為聯絡員,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過問、親自督察的工作機制。

整體聯動、措施紮實,為社會綜合治稅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