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對我縣農業投入的調查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68W

最近,縣政協通過對土橋、全德、侶俸等鄉鎮實地調查和召開部分涉農部門座談會的形式,就我縣五年來農業投入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此報告。 一、農業投入的基本情況。 五年來,我縣農業投入資金逐年增多,中央、市、縣三級財政投入預算內資金1998年為1885萬元、1999年1591萬元、XX年1935萬元、XX年4309萬元、XX年4455萬元,共計14175萬元,其中農村生產支出3389萬元、農業綜合開發2356萬元、農林水氣象部門事業費4466萬元、支援不發達地區287萬元、農業部門支出344萬元,基本建設支出3333萬元。而科技三項費用中用於農業支出為零,農村草場和畜禽保護補助費與農村水產補助費分別只有11萬元和58萬元。 我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產業結構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雖然經過五年的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值由9.31億元增加到10.23億元,達到年均增長2%,但總體而言,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低,特色農業不突出,商品農業步履維艱;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甚微;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度大、幅度小。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業總體規劃的科學性不強,實施不力。 一是制定農業發展規劃沒有很好堅持科學論證、民主決策,主觀臆斷、行政行為突出,致使規劃缺乏客觀性、科學性、可行性。二是規劃著力點失偏,重在追求農產品數量和品種的微觀規劃設計,忽略從巨集觀上有效整合資源、強化基礎設施、改善環境條件、提高綜合效益。三是規劃執行不能持之以恆,常常因人而易,朝令夕改,致使不少農業開發專案有頭無尾,半途而廢,成效甚微。 2、農業投入重微觀輕巨集觀、重點不突出。 目前,我縣農業投入呈兩多兩少現狀。“兩多”即向微觀層面的具體生產環節具體農業品種投入多,向每家每戶投入多。近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指揮農民種這養那,“逼民致富”。如種桑樹,投入1200萬元,由於承諾資金不能全部兌現,至今還欠農民桑苗補助款600萬元未付,而農民又受之不願、幹之不樂,前種後拔,損毀嚴重。資金撒了胡椒麵,幹群關係緊張,政府誠信下降,專案發展無果,農民受益甚微。“兩少”一是向農村基礎設施、公益專案投入少。如我縣水利設施大部分建於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村社公路量少質差,疏於管理,嚴重製約農村發展。二是向效益高的非農產業投入少。目前外出務工經商約佔農民收入的70%,但政府卻關注少投入少,幾乎處於一種農民自發自為的狀態。 由於兩多兩少,政府強為農民辦農民自主自力可以辦的小事,費力不討好;農民無力所為的大事,政府又缺位失責。農業投入抓小失大,重點不突出,效益不明顯,不能從巨集觀上、總體上、基礎上全面改善和提高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農業投入的體制不順。 目前,國家農業投入中計劃經濟的痕跡較重,指令性較強,一些政策性規定既脫離實際,又不利於引入市場機制,發展市場農業。如專案的設定、資金的投放多向微觀生產領域傾斜,不重視整個農業基礎的改造提升,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其次,農業投入權力部門化突出。由於農業投入體制以條為主,各涉農部門為爭取專案,通過“驗收”,即“各炒各的菜,各敬各的神”,形成部門決策、各自為政、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基層政府統籌協調力度弱。農業開發綜合度高,比如園區建設就涉及水利、交通、電力、農技等多方面,但投入條塊分割,基層政府難以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滿足建設需要。 三、幾點建議。 1、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規劃。 農業規劃是農業發展的指導,必須要突出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 要堅持實事求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要立足全域性,把握世情國情,切合發展趨勢,堅持市場導向,遵循客觀規律,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 制定規劃要堅持民主決策、科學論證,尊重~,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嚴格通過專家評審,建立民主決策制度,避免主觀獨斷、盲目決策、規劃失誤。 執行規劃要嚴肅持續,防止因領導更替、工作重點切換而隨意變更終止,保障堅持不懈實施,一屆接一屆,幹出成效。 2、農業投入要著力巨集觀,突出重點。 在市場經濟下,資源市場配置,微觀經濟領域活動自主自由,農業的具體生產、一家一戶的生產活動由農民自己說了算。因此,要打破計劃經濟的思維和模式,轉變職能,準確定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農業投入退出微觀,著力巨集觀,突出重點。 一是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的農業基礎設施有利於改善農業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生活質量,受益面廣、利用率高,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備條件,也是政府應著力培植打造的公共產品。要作為重點,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資訊等公眾受益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網路,提高檔次,為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搭建平臺,促進發展。 二是大力扶持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主導產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支撐,要大力培植,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生產水平較高,輻射帶動力較強,體現了當前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應該從政策、技術、資訊、融資等方面加大支援,增加投入,提供服務,積極扶持,充分發揮他們對農村經濟的帶動作用。 三是大力促進科技推廣,開發人力資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主動力,大力推廣科技,開發人力資源是改變農村原始、落後現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要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增加農業技術應用和開發的投入,大力推廣實用技術;興辦農民學校,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增強現代勞動技能,為農民就地發展商品農業、外出務工經商奠定基礎、增強實力。 3、建立科學的投入體制。 國家規劃農業開發專案,制定農業

關於對我縣農業投入的調查

投入政策,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切合基層發展實際,傾向巨集觀領域,重視農業基礎和環境改造。對投放專案的考核驗收不能宥於條條框框,堅持“戴帽”對塊,要重實際效果,給基層合理的自主空間,增加投入實效。 基層要建立農業投入管理和監督機制,增大政府統籌協調力度。打破條塊分割,加強部門合作, “同炒一盤菜,各敬各的神”,使有限的資金能打捆投入、配套使用、聯合開發,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增大效能,節約資源,實現投入效益最大化。

[1]

Tags:農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