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對市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實踐的調查與思考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54W

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難在何處?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作為公有企業改革成本的主要承載群體,下崗失業黨員在改革與競爭的夾縫中負重謀生,絕大部分成為了城市隱性黨員,在基層社群黨組織管理的視野中已難找到他們的蹤跡。xx市市在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實踐說明,要破解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難題,提高思想認識是前提,突破隱性屏障是關鍵,建立教育管理機制是保障。

對市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實踐的調查與思考

一、直面現實,認識解決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的緊迫性

xx市市在全面完成公有企業、事業單位、街道體制三大改革後,隨著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趨勢,加之城市基層黨的基礎工作的相對滯後,一度出現了大量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1、“口袋”黨員比例大。全市133家公有企業和325家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後,共向街道社群整體接轉和全程接轉黨員組織關係3174人,佔街道社群黨員總數的85%。查詢黨員前手拿組織關係介紹信不到社群報到的黨員有1012人,佔接轉黨員總數的32%。“口袋”黨員中,流出黨員、在兩新組織打工黨員、個體工商戶黨員和待崗黨員分別佔12%、47%、9%、32%。

2、“花名冊”黨員正在增多。全市3174名下崗失業黨員中,長期頻繁流動而不知具體去向的黨員有723人,佔黨員總數的23%。其中xx市市內街道、城鄉間流動黨員427人,佔59%;流出xx市市外黨員296人,佔41%。這些黨員基本處於既不與流出地黨組織取得聯絡,也不參加流入地黨組織活動 ,成了名副其實的裝在檔案袋裡的“花名冊”黨員。

3、“隱蔽”黨員呈擴大趨勢。近些年來xx市市非公企業發展迅猛,總數已達3195家,從業人數1.06萬人,其中下崗再就業黨員705人。這些黨員中,有368名黨員不願在企業亮名身份,普遍存有“僱傭心理”,認為自己是“打工仔”,主要是掙錢謀生,主觀上有“不作為”思想,行動上不與企業黨組織和居住地黨組織聯絡,成為了脫離黨組織的“隱蔽”黨員。

4、“空掛”黨員的隱性時間越來越長。據統計,XX年全市“空掛”黨員中,隱性時間超過1年以上的佔“空掛”黨員總數的61%,超過兩年以上的佔26%,分別比上年增加了13%、8%。

上述這些遊離於組織管理之外的“口袋”黨員、“隱蔽”黨員、“花名冊”黨員、“空掛”黨員,不僅是黨的政治資源的流失,影響基層黨組織建設,而且不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必須清醒認識解決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充分認識到,解決隱性黨員問題,是新時期保持黨的先進性,實現黨的任務的重要前提,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的客觀需要,是促進黨的全域性工作的有效途徑。

二、突出重點,逐步構建下崗失業黨員科學管理體系

1、調整——從源頭上治理。切實防止黨員隱性化問題產生,關鍵是要從源頭上做好工作,在企業實施改革的過程中,及時調整黨組織設定,理順隸屬關係,在調整中加強黨的工作,鞏固黨的組織。xx市市委主要是做到了“兩同步一參與”,即企業在制定關、停、並、破方案時,同步考慮黨組織的設定和調整;企業正式實施改制方案時,同步進行黨組織的設定和調整;市委部門派人全程參與企業改革,指導企業及時調整黨組織設定。XX年2月,原xx市市絹麻紡織印染廠由深圳老闆左彪整體買斷後,重組為xx市市益林麻棉紡織印染廠。當新企業掛牌成立時,該廠黨總支部也批文同步下發、同時掛牌,沒有出現組織管理“斷層”,避免了黨員隱性化問題的出現。

2、組建——在發展中管理。主要針對非公有經濟迅猛發展,民營企業一統xx市經濟的形勢,在發展中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組建工作。一是根據非公有制企業變更速度較快,組織內部人員流動頻繁的特點,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派人指導組建等多種組織設定方式,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共組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32個,使黨組織的覆蓋面達到了100%。二是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係。配合公有企業關、停、並、破改制,xx市市委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於XX年5月撤消了經工委、財工委、私企工委等7個戰線黨工委,將這些企業主管部門下屬的改制企業黨組織關係,整體接轉到所在地的街道黨工委管理。公有企業改制清盤以來,全市4個街道黨工委共接收轉入公有改制企業、轉體事業單位黨組織115個,基本杜絕了組織管理“盲區”的出現。

3、延伸——在接轉中建設。公有企業改制後,街道社群已成為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的主要載體,其自身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員教育管理的質量。對此,市委主要抓了兩項建設:一是切實加強街道社群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通過選派幹部掛職鍛鍊、公開招聘幹部競爭上崗,適時選配一批年富力強、富有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幹部進入社群工作,通過實際工作的鍛鍊,造就一大批優秀的社群黨務工作者,增強了社群黨建工作力量。二是調整社群組織設定。按照“黨總支建在社群、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建在樓棟”的黨建延伸目標,全市共建立社群黨總支23個,小區黨支部68個,樓棟黨小組182個,做到了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的組織就有黨建主題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4、梳理——在查詢中跟蹤管理。市委針對下崗失業黨員數量大、分佈面廣、涉及單位多的特點,按照“普遍登記、逐人排查、跟蹤尋找”的要求,分“調查摸底、核實銜接、檢查驗收”三個階段,採取了六種方式進行查詢。一是逐戶逐人“問”。各黨支部對“隱蔽”黨員採取“拉網式”訪問,逐戶逐人瞭解黨員地點、時間、原因、聯絡電話,逐一填報流動黨員基本情況調查表,做到訪一戶、核一戶、登一戶、不留空白。二是街道、社群、機關幹部“包”。各街道、社群、機關建立幹部摸底排查“四包”責任制,即包摸底、包查訪、包登記、包臺帳,做到責任明確,不走過場。三是發動親友“找”。對一時不知去向的黨員,通過建立黨員查詢網路,動員家人走親訪友找,鄰里互相介紹找,朋友出差、旅遊找,做到不漏一人、不掉一戶。四是發函寄信“催”。對每一個“隱蔽”黨員,市委組織部通過電視臺、電臺等媒體發公告催;各街道、社群、機關統一發公函找。五是部門配合“查”。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查詢黨員3110人,其中市內黨員2755人,流出省外黨員202人、省內常德市外黨員84人、常德市內縣間黨員69人。通過全面查詢,已將所有下崗失業黨員納入基層黨組織管理,讓這些黨員都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

三、講求實效,探索創新下崗失業黨員教育長效機制

1、適應新情況,建立教育管理機制,確保黨員離崗不離黨。一是黨員下崗前,由所在企業黨組織與黨員簽定《黨員下崗責任書》,對下崗職工黨員在脫離原黨組織後提出了具體要求,保證履行應盡的義務。二是建立了下崗失業黨員登記制度。社群黨組織對每名下崗失業黨員都建立登記卡,登記卡內容包括黨員基本情況、原工作單位、現就業單位(或服務處所)、收入情況及聯絡地址和號碼,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建立定期彙報制度。要求下崗失業黨員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到所在社群黨組織口頭或書面形式彙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四是建立黨員聯絡制度。在街道和社群都設立了下崗失業黨員聯絡員,定期到下崗失業黨員家中走訪,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關注新問題,建立教育幫扶機制,確保黨員失業不失志。構建對下崗失業黨員的管理體系只是個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散在下崗失業黨員回到黨的懷抱後,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樹立起嶄新的形象。正是基於這一思考,xx市市委針對絕大部分下崗失業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差,再就業困難,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的實際情況,通過整合黨政資源,組織開展了“三聯三創”主題幫扶活動。這一活動的核心內容是市直單位聯社群,幫助建好服務平臺,共創再就業文明社群;市直單位黨組織聯社群黨組織,幫助加強對下崗失業黨員的教育管理,共創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直單位黨員聯社群下崗失業黨員,幫助培訓再就業,共創共產黨員實踐崗。目前,全市已結成聯創對子1500多個,共解決568戶特困黨員最低生活保障問題,幫扶316名下崗黨員實現了再就業,重新激活了下崗失業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3、搭建新平臺,建立教育就業機制,確保黨員下崗不失業。一是建立服務平臺。市委共向街道社群下派了8 支扶持再就業工作隊,共建立縱橫聯網的社群再就業服務平臺8個,電腦服務網路建到了每一個社群。還開闢了保安、保綠、保潔;託老、托幼、託病;家政服務、配送服務、保健服務;物業管理、車輛管理、公共管理等就業新渠道,使261名下崗黨員不出社群就找到了再就業崗位。二是建立培訓基地。為提高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的本領和能力,市委先後建立了湖南機電學院、xx市職教集團、市就業培訓中心等3個再就業培訓基地,4個街道均成立了再就業培訓學校,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再就業培訓體系。近兩年來,已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600餘人,其中下崗黨員1106人,使參訓人員都掌握了1—2門就業技能。三是建立再就業主渠道。通過開發汽車工業、鹽化工業、食品工業三大板塊,發展產業叢集推動再就業;開闢城隍廟商貿步行街、不夜城夜市一條街、豐彩超市、廣興超市等就業場所推進再就業。全市共新增就業崗位6510個,其中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2150人,為下崗失業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創造了條件。

4、探索新載體,建立教育活動機制,確保黨員無業勿無為。市委重新洗牌整合教育格局,建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社群的共享教育機制,推出了一批形式新穎的黨員教育載體。首先,普遍建立黨員教育基地。全市4 個街道都建立了社群黨校,社群居委會建立了黨員教育活動室,做到了教育硬體有活動場地,教學有電腦、電視、影碟、錄象、功放、列印等一體化設施,軟體有圖書、臺帳、考勤、考學、督學、述學等制度,滿足了常規教育的需要。其次,建立社群黨員教育講師團。去年,市委成立了由市委黨校教師、市直機關黨組織負責人、學校政治理論教員、社會名人黨員、黨員企業主等50多人組成的“社群黨員教育講師團”,義務為社群下崗失業黨員舉辦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培訓班35期,授課近百次,輪訓黨員1800多人次。第三,開展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對下崗失業黨員做到了“三講清、三結合”,即在教育內容上講清公有企業改制不可逆轉的趨勢,講清企業關停並破的原因及必要性,講清黨組織對關停並破企業黨員的要求;在教育的方式上把集中學習與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把宣傳政策和形勢教育相結合,把登門上戶和維權服務相結合,開展一對一談心,確保下崗失業黨員在思想上不掉隊。第四,創新教育活動載體。在機關黨員中,開展了市級領導聯點幫助、市直單位聯手扶助、機關黨員結對援助的“三級聯助”下崗失業黨員活動;在非公有制企業再就業黨員中,開展“為業主圖發展,為員工謀利益,為黨旗添光彩”的“三為”主題實踐活動;在下崗失業的流動務工黨員中,開展“創辦一個產業實體,引進一項致富技術,傳遞一項致富資訊,幫帶一批群眾就業”的“四個一”實踐活動;在社群下崗失業無職黨員中,開展“在社會當個好公民、在黨內做個好黨員、重新上崗做個好員工、在小區做個好鄰居、在家庭做個好家長、無論在哪裡留個好名聲”的“六個好”實踐活動。通過上述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讓社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強起來,讓社群下崗失業黨員的形象樹起來,讓社群群眾滿意的口號響起來”的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