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38K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解我鎮農村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我對大崗鎮的部分農村家庭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以此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形式與內容

本次調查,本人選取了大崗鎮的12所國小作為調查樣本,在這些學校召開師生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並深入到部分農村學生家庭進行訪問。調查中,共召開座談會12場,發放調查問卷1200份,回收1158份,訪問農戶50戶。調查內容主要為: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態度,家長的言行舉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調查的結果

1.家庭教育弱化。調查分析發現,我鎮有相當部分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模糊,他們片面地認為:孩子上學了,其思想、學業等方面的責任已轉移到學校老師,老師是孩子的“成長責任人”,從而忽略了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學了,子女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在家中度過,況且,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結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態度欠妥當。從訪問的50戶學生家庭來看,對家庭教育存在溺愛型的有15戶,佔30%;放任型的25戶,佔50%;封閉型的7戶,佔14% ;教育修養型的只有3戶,6%。可見,農村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偏向於放任型、溺愛型,約佔80%。

3.家長不注重個人言行舉止。據調查瞭解,一些家長無視自己對子女的榜樣作用,在家中不注重個人言行舉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導致家庭氣氛、家庭環境、家庭習慣差,對子女的成長十分不利。

4.教育內容與方式、方法有待改進。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學生家庭中,家長只注重給予子女物質上的滿足,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認識水平的教育,忽視對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養。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採用反詰、譏諷、用別家孩子優點與自家孩子缺點進行比較,甚至實施粗暴教育辦法來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破壞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對子女教育投入比較重視。調查發現,不少農村學生家長為了子女教育捨得投資,對子女學習需求儘量給予滿足,他們心甘情願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日後能夠出人頭地。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正在轉型,農村學生家庭經濟、結構等狀況有了較大變化,一些農村家庭教育觀念仍較落後、教育方式方法不當、經濟環境較差,他們對子女的家庭教育還對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教育觀念比較落後。一些家長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認識不到位,家庭教育觀念未轉變,他們受新“讀書無用論”和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所影響,對大、中專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不瞭解,特別是對部分普通高中、職校學生,畢業後外出打工與國中畢業外出打工,所得回報與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導致他們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關心。

(二)苦於教子無方。雖然一些學生家長也覺得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較低,不知道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學習方面,更感到無計可施,教子無方已使他們為之煩惱。

(三)家庭教育環境相對較差。一些學生家長由於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對子女的影響,他們在教育方式上帶有很強的隨意性,並且個人言行不一致,失信於子女,難以在家庭教育中樹立威信。尤其是,當前獨生子女較普遍,大多數處於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庇護,物質的滿足和行為的自由放縱,使家庭教育形同虛設。

三、強化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對家庭教育意義的宣傳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長的“港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為此,各級政府及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對教育的宣傳,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傳,使廣大群眾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會營造“重教善育”的社會氛圍。

(二)創設和諧的家庭環境。良好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家庭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學生家長,除了加倍地對孩子生活上、學習上的關愛外,還必須加強家庭成員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構建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並重視個人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創設一個有利於子女生存發展的家庭空間,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要學習一些較淺顯的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瞭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正確應對,採用比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學習,當孩子的表現未能達到家長的期望值時,作為家長,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罵孩子。同時,家長可恰當地運用獎勵和懲罰的手段,寬嚴有度,獎罰分明。

(四)家庭與學校緊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為了子女的成長,家長要加強家校聯絡,齊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長要經常與教師取得聯絡,使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與教師教育始終保持一致。當孩子有了進步,就要熱情地鼓勵、肯定,當孩子學習成績“等方面強差人意時,就要配合教師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