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鎮調查報告3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4.25K
本文目錄鄉鎮調查報告關於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調查報告關於我市鄉鎮衛生院調查報告

xxx鎮地處xx南麓,xx河中游,位於xxx區西北部,距城區69公里,全鎮轄41個行政村和1個社群,220個村民小組,5420戶22478人。“xx”期間,xxx鎮黨委政府結合鎮域實際情況,把畜牧產業列入鎮域經濟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提出了“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這非常符合xxx鎮

鄉鎮調查報告3篇

的實際。就xxx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範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於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xxx鎮畜牧業生產發展現狀

畜牧業是xxx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該鎮的基礎產業。多年來,x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 XX年4月,全鎮畜禽存欄量達6599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8760頭,牛存欄1546頭,羊存欄2867只,家禽存欄52820只,各類養殖大戶(場)59戶,預計畜牧業半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600餘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xxx鎮發展畜牧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畜牧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第一,具有較好的群眾養畜基礎。畜牧產業是xxx鎮的一項傳統產業,農戶對從事畜牧養殖的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全鎮5420戶農戶中,養殖畜禽的農戶高達4563戶,佔農戶總數的84.2%,廣大養殖戶在長期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畜禽養殖經驗;第二,草料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之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蕪,為飼草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xxx鎮林業部門的統計,全鎮共有宜牧草場面積30000餘畝,這為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優越的飼料資源;第三,氣候適宜。光、熱、水、土充足,立體氣候明顯,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長繁殖,適合生態養殖的發展。第四,政策機遇好。國家為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獎扶政策,加之連年來市、區黨委政府一直把畜牧養殖作為富民產業來抓,為該鎮發展畜牧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以散養戶為主,畜禽養殖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汙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第二,認識不足,觀念落後。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仍沿襲著傳統的養豬為過年,養牛為耕田的落後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三,牧業結構不合理。該鎮畜牧業仍以生豬為主,豐富的草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第四,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在打響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及其產品也沒能走出xxx,贏得更大的市場。第五,缺乏龍頭加工企業,缺少專業合作組織,廣大養殖戶規模小,層次低,市場開拓力差,拿不出拳頭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種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老齡化,待遇報酬低,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積極性不高。

三、推進xxx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制訂規劃,引導全鎮畜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佈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戶的扶持力度,合理佈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戶退戶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後,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汙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戶;繼續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範—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迴圈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

2、引導農戶調整牧業產業結構,在養殖條件優越、經濟效益明顯的專案上多下功夫。xxx鎮屬典型淺山丘陵地區,氣候溼潤,飼草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加之牛、羊等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大有上漲的勢頭,因此,在穩定發展生豬產業的同時,突破發展山羊、牛等飼草資源豐富、經濟效益明顯的養殖專案。

3、突出區域優勢,做強唱響生態品牌。xxx鎮地處恆河中上游,氣候溼潤,山青水秀,全鎮xxx平方公里的面積,還是未被廠礦企業汙染的處女地,在xxx鎮境內養殖的畜禽,可以說吃的是山野菜,喝的是山泉水,只要嚴把飼料關,應該可以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機食品認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贏得市場,更可以贏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力度。可依關坪村李詩全生豬二級繁育場為軸心,積極推廣pic、約克、杜洛克等優良生豬品種;以松林村鑫森生態羊場為軸心,大力推廣佈爾山羊等優良山羊品種,力爭在“xx”末,實現全鎮畜禽良種普及率100%。

5、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積極探索“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扶持畜禽產品深加工企業在本鎮落戶,要在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前提下,嘗試“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實行定單養殖,降低養殖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改變一貫的農產品買方市場的慣例,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養殖戶的利益。

6、切實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加大動物防疫工作體系建設力度。畜禽養殖,疫病風險大於市場風險,做好防疫工作是從事畜禽養殖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要在動物防疫及其體系建設工作中加大力度,鎮財政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對基層動物防疫員的科技培訓,配備必要的防疫器械,增加防疫員工資報酬,從而調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力爭動物防疫工作規範化、程式化。

關於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調查報告鄉鎮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前段時間省效能辦組織了兩個調研組,就全省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進行了調研。在20天的調查研究中,調研組採取聽取彙報與實地走訪、座談了解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分別走訪了寧波、湖州、嘉興、衢州、舟山、台州等6個市及所屬江山等10個縣(市、區)的18個鄉鎮,召開了22次不同層面的座談會,近200名市、縣、鄉鎮、村居幹部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企業經營者參加了座談;對6個市進行了分層分類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983份,回收1977份(問卷調查情況分析附後);實地踏看了一些鄉鎮、街道,查閱了有關檔案資料,對今年2月以來6個市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基本情況作了初步瞭解。現報告如下:

一、前一階段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基本情況

全省開展機關效能建設以來,各市、縣(市、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抓好鄉鎮機關效能建設,工作進展順利,社會反映較好。問卷調查中,對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總體評價好和較好的佔83.1%,充分說明幹部群眾對鄉鎮機關效能建設是比較滿意的。前一階段鄉鎮機關效能建設取得的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統一了思想認識,形成了推進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良好氛圍。各鄉鎮普遍建立了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廣泛動員,認真部署,措施有力,初步形成了推進機關效能建設的良好氛圍。二是提高了便民服務質量,方便了群眾辦事。以制度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強鄉鎮便民服務視窗建設,積極構建便民、為民、利民服務工作體系,提高了為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三是深化了政務公開,增加了鄉鎮工作透明度。規範政務公開的物件、內容和形式,通過建立招投標中心、推廣財務公開報審制等,接受群眾的監督,進一步深化了政務公開。四是加強了聯絡群眾工作,推動了幹部作風的轉變。結合派駐農村工作指導員,進一步加強與農村群眾的聯絡,改進聯絡方式,提高聯絡效果,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五是辦了一批實事好事,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各鄉鎮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服務平臺,採取具體措施,為群眾排憂解難,解決了一些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問題。

在機關效能建設中,各鄉鎮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力求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在工作創新上下功夫,在注重實效上下功夫,在機關效能建設中湧現出不少創新舉措:

1、效能聽證制度。常山縣宋畈鄉推行效能聽證制度,半年來召開效能聽證會4次,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機關日常工作。其主要做法:一是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由駐村指導員、村級宣傳員等將有關問題上報鄉效能辦,效能辦彙總後確定聽證議題、參加物件、時間地點等。二是聽證議題確定後,制定工作計劃,提前一週把聽證會的議題、時間和地點通過廣播、公告等途徑向廣大幹部群眾公佈。三是通過群眾自願報名和鄉邀請兩種方法產生聽證代表,聽證員主要由鄉黨委班子成員和幹部組成。四是由鄉黨委政府組織召開聽證會,採勸聽證代表提問—聽證員釋疑”的互動方式,由聽證代表陳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證員就有關內容即時與聽證代表進行討論,解釋說明有關情況。對形成一致意見的問題,可宣佈聽證結論,未形成比較一致意見的問題,不作結論,由鄉黨委政府再進行研究。五是效能聽證會後,對效能聽證會上反映的問題確定落實措施。對暫時不能落實的,作出限時承諾。落實情況通過政務公開欄、告知說明書以及會議通報等形式及時向群眾反潰

2、機關幹部月承諾制。嘉善縣惠民鎮以機關幹部月承諾製為抓手,著力解決幹部行為不規範問題。該鎮要求每位幹部根據本職工作,每月以書面和會議表態發言相結合的形式,對本月工作的重點內容、工作措施、工作目標等作出承諾。鎮裡統一印製工作月承諾表,每人每月填寫表格;同時,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承諾報告會,開展“月析月評”,隨機抽取幾名幹部,報告承諾內容。效能監督員對機關幹部每月工作進行監督,鎮裡核實情況後,對完不成任務的下發通知書,分別責令說明情況、進行誡勉談話或限期整改。

3、機關績效複式考評制度。玉環縣珠港鎮城關辦事處試行機關績效複式考評制度,其具體做法:一是分級層評。“一把手”對班子成員,班子成員對分管中層幹部,中層幹部對下屬幹部進行評定。主要是採取記錄工作情況冊、本人日記帳冊和填寫測評表的評定方式,半年初評,年底總評。二是日常積評。由效能辦組織對幹部日常行為進行量化打分,每月公佈一次,年終累評。三是效能抽評。效能辦採取查閱工作日記、服務物件走訪等方式進行抽評。四是群眾測評。由機關內部互評和效能監督員等外部測評兩塊組成,對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的還要到所駐村測評。五是目標核評。根據年度目標責任完成情況核定分值。年終,根據以上五類考評得分和附加分、硬性扣分情況,擬定機關部門和幹部考評得分、名次,報效能建設領導小組通過後,逐一反饋,接受複評。複評後,績效考評結果公示一週,接受幹部群眾監督。

4、便民服務體系。東陽市巍山鎮以“擴大規模、深化內涵、連動各片、覆蓋各村、延伸到戶”為目標,從十個方面深化365便民服務,積極構建便民服務體系。其主要做法:一是構建三級服務體系。在鎮服務視窗基礎上,在中心工作片和其餘5個工作片均建立“365便民服務站”,在偏遠村建立“365便民服務點”。二是擴大服務視窗規模。鎮365便民服務視窗面積擴大一倍。三是深化服務內涵。鎮服務視窗由原來的5個視窗擴充套件為9個視窗。四是規範辦事程式。印製了365便民服務辦事指南和工作流程表,發放給群眾。五是配強服務人員。鎮服務視窗工作人員14名,各工作片服務站確定2名工作人員,各村服務點確定1名全程代辦員,由鎮發給一定補貼。六是加強組織建設。明確由鎮黨委政工副書記分管,組織委員具體抓。七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辦事代理制等有關制度,健全完善365便民服務制度和實施細則。八是強化業務培訓。九是規範文明用語。十是嚴格監督與獎懲。設立便民服務意見箱,把反饋意見作

為考核的重要依據。有的鄉鎮還整合資源,鎮便民服務中心下設行政服務、綜治司法信訪聯動服務和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三個分中心,協調互動,方便群眾。

5、政務監督平臺。德清縣武康鎮建立“政務監督平臺”:一是公開政府行為。在鎮機關宣傳窗、鎮政府網站上開設政務公開專欄,公佈全鎮機關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承諾工作事項、投訴電話,確保政務資訊公開、透明、充分、完整,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實行重大工程和採購物品招投標。嚴格把好“接標關”、“開標關”、“評標關”和“定標關”。今年前4個月,順利完成4項招標,涉及金額228萬元,群眾反響較好。三是健全監督制度。鎮裡每天確定一名黨政班子成員進行效能監督,負責檢查事項辦理、承諾情況和填寫廉政勤政報表等。四是加強投訴處理。進一步整合意見箱、投訴電話、信訪室等,規範投訴處理和考核機制。

6、“民情三制”。平陽縣麻步鎮推出“民情三制”:一是政情通報制度。鎮黨委、政府在做出重大決策和確定重點工作之前,不定期召開政情通報會,對事關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專案、重點工程和重點工作,及時向群眾代表通報,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民主決策。二是民情答疑制度。每月召開一次民情答疑聽證會,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現場給予答覆和解釋。急案採取即來即聽,重大事件則實行查案專聽。三是民事督辦制度。不定期召開民事聯合督辦會,邀請有關職能部門聯合辦公,互相監督,現場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於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到限時督辦,按時報結。

7、“聯村訪戶”制度。義烏市在鄉鎮街道開展“聯村訪戶”活動,專門成立了“聯村訪戶”領導小組和督查小組,下發實施方案,發放“百姓卡”,制定詳細的考核辦法,結合每月重點工作、信訪問題、訪貧問苦來開展這項活動。該市佛堂鎮確定每月15日為信訪接待日,每月5日前,由各聯村幹部對所聯絡村的潛在信訪物件進行走訪和排查,在15日前解決好可能上訪的問題。每月15日後,重點走訪和解決信訪接待日中受理的問題,對暫時不能解決或按政策法規不能解決的,上門解釋,避免重複上訪。常山縣在所有鄉鎮開展“雙聯雙帶”活動,要求機關幹部聯村聯戶,帶著責任進村,帶著感情入戶。該縣球川鎮開展“上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增收到專案、服務到農家”活動,要求每位機關幹部走訪100戶農戶,還發放農戶基本情況調查表,建立每戶農戶家庭收入基本情況檔案,瞭解每年增收專案和需提供的服務內容。江山市長臺鎮在“走千家、訪萬戶”活動中,把鎮主要職能科室責任人的姓名、電話和服務內容印製成“連心卡”發給群眾。有的鄉鎮還試行聯村幹部由村和幹部“雙向選擇”,沒選上的待崗。桐鄉市專門制定農村工作指導員有關管理制度,就加強與群眾的聯絡作出規定。

8、“選單式”培訓體系和幹部學習積分制。奉化市建立了“選單式”學習培訓體系,針對鄉鎮幹部的學習需要,有針對性地開設培訓班,用請進來、走出去、專題輔導、集中辦班、現場示範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政策理論教育和業務培訓,鄉鎮幹部可根據個人需要按“選單”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和方式。平湖市黃姑鎮推行幹部學習積分制,把幹部的學習情況量化,累加積分,並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部分。

二、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鄉鎮機關效能建設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進展不夠平衡、措施不夠紮實和群眾滿意度不夠高等問題,與鄉鎮機關在推進“八八戰略”、建設“平安浙江”程序中承擔的責任還有相當的差距。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提高鄉鎮幹部素質能力問題。通過近年來的幹部調整充實和加強學習培訓,鄉鎮幹部隊伍的素質能力有了一定改善,但鄉鎮幹部“素質不高、本領恐慌”現象依然比較突出,專業技術人員相當缺乏。從問卷調查來看,認為“部分鄉鎮幹部素質不高、作風不實”是影響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首要因素的佔49.8%。具體表現為:一是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不夠強。一些鄉鎮幹部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認識不夠,理想信念淡化,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有所疏遠,缺乏為農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熱情。二是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現為缺乏“三種能力”: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一些鄉鎮幹部有為群眾辦事的願望,但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政策把握和依法行政能力欠缺,難以開創工作局面。部分年輕幹部沒有掌握面對面做群眾工作的方法。三是幹部人才資源匱乏。目前,鄉鎮非常缺乏農技、資訊、經貿、城鎮建設、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從鄉鎮幹部隊伍的結構來看,存在嚴重的青黃不接問題。年紀輕、文化程度高的鄉鎮幹部數量少,少數素質好的年輕幹部往往錄用不久即被縣級機關挖走。一批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幹部仍是鄉鎮機關的主體,他們主要靠“吃老本”,雖有實踐經驗,但知識更新不夠,開拓創新精神不強。四是學習培訓質量需要提高。近年來,幹部學習培訓較多,但學習培訓的實效性不夠。一些培訓形式主義嚴重,如何通過學習培訓,真正提高鄉鎮幹部為“三農”服務的知識和水平,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2、進一步轉變鄉鎮幹部工作作風問題。從問卷調查來看,認為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重點應抓好“轉變工作作風,改善黨群幹群關係”的意見居首位,佔63.5%。目前,鄉鎮機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聯絡群眾上“沉不下去”、“深不進去”。有的鄉鎮幹部習慣於“坐堂門診”,不搞上門服務,群眾對此十分不滿。鄉鎮幹部進村少入戶少,到村主要是去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主要負責人家裡,蜻蜓點水,與普通村民接觸很少,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更少。二是工作停留在忙於應付、敷衍了事上。一些鄉鎮機關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的現象比較普遍,對上級佈置的工作表面上應付一下,滿足於走過場,工作落實不夠。縣(市、區)和鄉鎮本級“文山會海”相當嚴重,鄉鎮領導幹部成天忙於開會,疲於應付,用於抓工作的時間和精

力不足。一些鄉鎮幹部工作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對群眾利益不夠關心。部分鄉鎮幹部缺少群眾觀念,擺官架子,打官腔,盛氣凌人,群眾非常反感。三是“事難辦”現象比較突出。群眾反映,部分鄉鎮機關辦事拖拉推諉,工作效率低下。有些事項需由鄉鎮送縣審批,但縣級機關稽核太慢,週期太長,鄉鎮“代人受過”,有苦難言。四是工作紀律不嚴。一些鄉鎮幹部經常遲到早退,無事離崗。鄉鎮幹部“走讀”現象普遍,不僅鄉鎮領導走讀,一般幹部走讀現象也日趨增多。一些鄉鎮值班制度沒有落實到位。

3、進一步規範鄉鎮機關行政行為問題。鄉鎮機關行政行為不規範,不作為、亂作為現象比較突出,是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之一。一是部分鄉鎮幹部依法行政、照章辦事意識不強。一些鄉鎮幹部對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不適應,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沒有及時調整,習慣於憑經驗、靠感覺辦事。有的鄉鎮黨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職責分工不明確,存在以班子聯席會議包攬事務的現象。在對待村級事務上,少數鄉鎮幹部指導方式不妥,包辦代替一些本應由村級組織自行決定的事務。二是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不夠。由於主客觀條件限制,鄉鎮在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方面不作為問題比較突出。問卷調查中,認為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重點應抓好“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的佔57.4%。三是鄉鎮機關工作制度不夠完善,執行不夠嚴格。大多數鄉鎮都建立了便民服務視窗,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但一些鄉鎮銜接配套不夠,辦事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現象依然存在。群眾到鄉鎮辦事,往往不知找哪個部門,按什麼程式,多少時間可以辦好。少數幹部規則意識不強,工作隨意性較大,“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現象還有發生。四是政務公開不夠規範。鄉鎮政務公開雖已推行多年,但由於公開內容有限,形式比較單一,時效性較差,與群眾的要求還有不少距離。尤其是對建設工程專案招投標和鄉鎮財務開支情況,幹部群眾知之甚少,希望進一步公開事項,公開程式,公開結果。

4、進一步完善鄉鎮績效考核機制問題。在問卷調查中,有46%的人認為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影響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重要因素。績效考核,包括對鄉鎮機關的考核和對幹部個人的考核兩部分。目前,對鄉鎮機關的年度考核,往往無所不包,而且有名目繁多的目標責任制,動輒“一票否決”。考核機制的不完善,帶來鄉鎮行政行為的無序化,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鄉鎮機關效能的提高。目前,鄉鎮機關還存在著人員過多、人浮於事的問題。對鄉鎮幹部的考核,各地雖然作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經驗,但總的來說,量化程度不夠,科學性和操作性仍然比較低。考核欠客觀公正,沒有說服力,加上鄉鎮幹部交流不多、“出口”不暢,幹部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好的人才也很難留祝

5、進一步理順鄉鎮管理體制問題。問卷調查中,45.3%的人認為“鄉鎮職能界定不清晰、體制機制不順”影響了鄉鎮機關效能建設;66.8%的人認為“建立健全各類制度,形成管理規範、效能良好的鄉鎮工作執行機制”是鄉鎮機關提高效能的有效辦法,居首位。鄉鎮普遍反映,現在鄉鎮職能呈弱化趨勢,責權不相對稱,經常面臨有責無權、有事難管的窘境。如土地管理、交通管理、衛生和工商管理等,都是由縣級機關派駐鄉鎮的站所負責。這些站所由於人員限制等原因,工作不能完全到位,但出了問題,上級和群眾往往指責鄉鎮。比如,農村違章建築很多,建設局執法大隊限於人力無法處理,而鄉鎮熟悉情況,但限於職權無法處理。縣級主管行政機關與鄉鎮之間溝通不夠,沒有建立運轉順暢、職能明確的協調互動機制,對站所的管理監督也不嚴,從而導致互相扯皮,辦事效率低下。鄉鎮自身的機構設定、職能分工等不盡合理,也影響了辦事效率。農村稅費改革後,受現有財政體制的制約,有些鄉鎮財政赤比較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機關效能的提高。經濟欠發達的鄉鎮財政困難,主要是財政來源少。經濟發達的鄉鎮財政困難,主要是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過大。

三、關於抓好下階段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建議

下一階段的鄉鎮機關效能建設,應根據全省機關效能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鄉鎮實際,以抓效能、強服務、促小康為主題,明確重點,加大力度,整體推進,務求實效。

1、深化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要對鄉鎮及幹部進行機關效能建設的再教育再發動,進一步引導廣大鄉鎮和鄉鎮幹部增強對開展機關效能建設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有針對性地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一要注意把握好機關效能建設的特點,防止和克服效能建設與“xxxx”重要思想學教活動、xx大精神主題教育等思想教育活動“差不多”的思想,做到動真、抓實、過硬;二要注意統籌兼顧、全面推動各項工作,防止和克服“單打一”、遊離中心“兩張皮”的思想,做到“兩促進、兩不誤”;三要注意教育廣大鄉鎮幹部增強服務意識,防止和克服鄉鎮“失權”、“無權”的思想,做到執政為民、服務第一;四要注意狠抓工作落實,防止和克服轟轟烈烈走過嘗冷冷清清無所謂和先緊後鬆等收場的思想,真正把效能建設抓實抓好。要落實領導責任制,層層抓落實。市、縣(市、區)要運用總結推廣典型、~引導、召開現場會和定期督查等方式,加強工作指導。各鄉鎮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大力度,紮實做好組織實施工作。鄉鎮領導班子成員要明確任務,各負其責,把效能建設的有關要求落到實處。

2、多辦實事好事,解決突出問題。下一階段,要重點解決一批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一是繼續開門徵求意見。有條件的鄉鎮可以推廣和借鑑“效能聽證會”制度,定期聽取群眾對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建議。已建立“民情懇談會”等制度的地方,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要充分運用前一階段問卷調查、徵集“金點子”等多種形式徵求意見建議的成果,進一步進行梳理歸納,找出那些群眾關注、影響較大、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二是在全省集中開展一次“為民辦實事月”活動。建議將9月份定為全省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為民辦實事月”,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

突出問題。從調研情況來看,農村普遍存在農產品銷售難、農村實用技術輔導缺乏、農村勞動力轉移難、失地農民保障不落實、建房審批難、就醫難等突出問題。各鄉鎮要大力實施“民心工程”,重點解決好當地存在的若干熱點難點問題,辦實事辦好事,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排憂解難。三是抓好相關重點工作。要根據盛市、縣的部署,採取具體措施,提高工作效能,抓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雙整治雙建設”等重點工作,幫助農民致富奔小康。

3、規範工作載體,密切聯絡群眾。要創新載體,建立聯絡群眾的各項制度,逐步使聯絡群眾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推動鄉鎮機關及鄉鎮幹部進一步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一是抓“三聯”。即聯片、聯村、聯戶。要求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管片聯村,農村工作指導員駐村訪戶,定期考核督查。建立包戶制度,按照總戶數確定幹部包戶數量,做到村村有鄉鎮領導聯絡,戶戶有鄉鎮幹部服務,月月有幹部上門訪問。二是知“三情”。即村情、民情、社情。每位聯村幹部要填制村居、農戶、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表,建立村情、民情、社情檔案,瞭解聯絡村居、農戶和企業情況。通過走訪,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要求,掌握社情~和信訪動態。三是創“三到”。即服務到農家,幫忙到企業,增收到村居。通過建立每週定期服務日等制度,落實幫民富民的具體措施,著重在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問題上下功夫,在服務企業發展、村居集體經濟發展上下功夫。四是推“三進”。即政策法規進萬家,文化活動進萬家,科技衛生進萬家。通過“三進”,增強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4、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要根據省裡的有關規定,抓緊建立鄉鎮工作的相關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便民服務制度。完善各類便民服務措施,在全省所有鄉鎮建立全程辦事代理制、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ab崗工作制等制度,簡化辦事程式,縮短辦事週期,提高辦事效率。已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視窗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為群眾辦事提速提效。沒有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視窗的鄉鎮,要抓緊建立便民服務視窗。有條件的鄉鎮,要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建設新型辦事平臺。二是完善政務公開制度。要根據《浙江省政務公開辦法》,抓緊研究制定鄉鎮政務公開的具體規定,規範鄉鎮政務公開的物件、內容和形式。重大工程專案、採購物品都要實行招投標,有條件的鄉鎮要建立招投標中心。建立財務公開報審制,增強鄉鎮財務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建立績效考核制度。要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量化考核標準,嚴格考核程式,進一步提高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可操作性。通過建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操作性強的績效考核機制,更好地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約束作用,倡導正確的政績觀,形成鄉鎮機關和鄉鎮幹部的正確導向。四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要通過部門和幹部自評、領導點評、群眾和效能監督員測評相結合的機關評議,對機關幹部的工作進行監督。同時,要抓緊建立效能告誡、誡勉教育、責任追究等制度。

5、提~部素質,增強服務本領。鄉鎮幹部是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主體,要象抓“百萬農民素質工程”一樣,抓“鄉鎮幹部素質工程”。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幹部學習培訓。鄉鎮幹部的學習培訓,要做到年度有規劃,季度有計劃,每月有安排。要結合幹部培訓和領導幹部“三樹一創”活動,安排鄉鎮幹部參加盛市、縣舉辦的各種培訓班、學習會。加強鄉鎮幹部專題培訓,確保五年內使全體鄉鎮在職幹部輪訓一遍。對鄉鎮幹部的全員培訓,要以短期培訓為主,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多渠道分層次進行,著重提高鄉鎮幹部發展經濟、依法行政、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鼓勵鄉鎮幹部利用中心組學習、網上遠端教育、電大、函授、在職自學等多種形式,學習農村實用技術、管理、法律等知識,提高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二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競爭上崗、雙向選擇、辭職辭退等制度,加大鄉鎮幹部的交流輪崗力度,建立待崗和淘汰制度。三是調整充實鄉鎮幹部隊伍。拓寬鄉鎮幹部隊伍來源,既要繼續選拔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到鄉鎮機關工作,又要從優秀的村兩委幹部中定向選拔鄉鎮機關公務員,著力解決鄉鎮機關人才緊缺、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關於我市鄉鎮衛生院調查報告鄉鎮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鄉鎮衛生院是農村衛生服務網路的樞紐,直接擔負著農村的預防保健、衛生監督、基本醫療、衛生管理等任務。近年來,我市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和各項工作均有較大改觀,但要真正做好基層醫改、衛生民生工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等工作,有效緩解農民“看病難、住院難、看病不在本地”等問題,就必須進一步推進全市鄉鎮衛生院的規範化建設。

為深入瞭解我市鄉鎮衛生院的建設情況,民盟阜陽市委組織了調研組分別到阜南的三塔鎮、田集鎮,潁泉的周棚鎮、伍明鎮等地衛生院進行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建設現狀

全市衛生系統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全力推進“農村健康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一、基層衛生服務網路逐步健全。自XX年實施民生工程6年來,全市投入鄉鎮衛生院建設資金1.09億元、村衛生室建設資金1.05億元,共建成157所鄉鎮衛生院和1758個村衛生室,實現了“每一個鄉鎮有一所政府辦衛生院、每一個行政村有一所村衛生室”的目標。全市共有個體診所221家,基本形成了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依託的覆蓋全市、服務農村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第二、基層衛生院整體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所建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全部開通新農合門診統籌,藥品集中採購及零差率銷售;村衛生室全部實行標準化、一體化、資訊化“三化”管理,全部落實一般診療費收費標準,省財政下達的藥品零差率補助資金已全部下撥到村衛生室,基層醫療機構規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組織15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18所鄉鎮衛生院,“雙千工程”支援和進修人員達142人,通過傳幫帶,使基層衛生人員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第三、公共衛生服務穩步開展。鄉鎮社群衛生院已納入財政全額撥款範圍。全市制定了“縣包到鄉、鄉包到村、每名村醫包一千名農民”的三級包保責任制,圓滿完成了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和8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的年度工作任務,服務內容得到拓展,服務標準穩步提升。衛生院大力開展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和實施免費健康體檢,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實施預防接種,配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群眾的衛生安全保障逐步增強,近900萬農民群眾得到了實惠。

第四、基本藥物制度得到落實。鄉鎮衛生院均按規定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安徽省補充藥品,執行省中標掛網採購目錄和價格,大部分衛生院配備和使用的品規數為300種左右。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均實行網上採購,配備的專職人員均能熟練掌握網上採購藥品操作。

二、存在問題

我市鄉鎮衛生院目前仍然面臨著諸多困境,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裝置陳舊老化。近年來,隨著基層衛生院改擴建專案的建成,基層衛生院的院舍環境和辦公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但全市鄉鎮衛生院依然普遍存在醫療裝置簡陋陳舊老化,很難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診,已不能適應醫療業務發展的需求。

2、人才流失嚴重。通過調查發現,我市大部分鄉鎮衛生院近幾年來招聘了一些大學畢業生,但是由於鄉鎮衛生院的生活條件艱苦,工作壓力大,待遇低,缺乏進修學習的機會,職稱晉升困難,人才流失嚴重。

3、鄉村醫生老齡化現象普遍。對醫改一體化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新生事物接受不夠深入,實行了計算機網路管理,部分鄉村醫生不懂電腦,制約了各項工作的推進和開展。

4、救護車使用存在問題。部分鄉鎮中心衛生院地處集鎮中心大街,逢集日救護車無法出入;有些按上級要求成立急救中心,但一直未得到解決。

5、藥品配送有問題。執行藥品零差價率後,部分品種配送不及時,甚至不配送,造成臨床醫生和村衛生室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時受到很大限制,也造成了患者的很大誤解。

6、村衛生室基礎建設欠賬問題未得到解決。很多地方嚴格按上級的要求組建村衛生室,但當時財政撥付部分資金只能勉強滿足土建建設,牆壁粉刷、地面平整以及廁所、院牆等附屬設施均由村衛生人員自籌,導致目前部分縣區村衛生室欠賬。

7、鄉村醫生養老保險、退出機制尚不健全。村衛生室執行鄉村一體化管理以來,養老保險、退出機制尚不健全,大部分縣退休村醫每人每月300補助遲遲沒有到位。

8、發展不均衡。一些服務人口多、輻射範圍廣的鄉鎮衛生院尤其是中心衛生院發展迅速,已逐步成為醫療水平較高、醫療裝置較為先進的綜合性醫院,具備了一定的提供非基本醫療服務的能力。而有的鄉鎮衛生院由於距離城區較近,受到城區醫療衛生機構輻射,病源大量流失,業務量不斷萎縮,難以為繼,職能也在逐漸弱化。

9、合理使用基本藥物水平亟待提高。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不合理用藥現象比較突出。部分醫療服務能力較強的中心衛生院反映基本藥物不能滿足部分臨床用藥需求,主要表現在兒科和婦產科用藥上。

三、幾點建議

1、繼續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硬體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要積極扶持基層醫療裝置購買b超、dr、實驗室裝置等適應功能定位需求的醫療裝置,同時,基層衛生醫療機構也要多渠道籌集資金,改進裝置設施,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質量,進一步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

2、進一步加強村級衛生所建設。要確保零差率和人均門診費用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退休村醫每人每月300補助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加大免費培訓力度,逐步改善村衛生室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

3、制定基層衛生院事業經費補償機制。雖然目前全市鄉鎮衛生院施行了財政全額拔款,但隨著我市開始實施基本藥物零差價制度,基層衛生院收益大幅下降,建議適當加大基層事業經費投入,支援和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

4、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院的管理水平。通過培訓增強農村衛生院領導的管理素質,建立健全診療流程管理、醫護人員管理、藥品管理、病房管理、衛生防疫等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創新適合鄉鎮衛生院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5、繼續加大打擊非法行醫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大衛生執法力度,堅持對農村和鄉鎮巡迴監督、集中整治相結合的辦法,並組織開展聯合執法,重點打擊,徹底清除散佈在鄉鎮、農村違法違規行醫以及個別村醫一邊在村衛生室上班一邊在傢俬開診所的行為,特別對在打擊過程中死灰復燃的“黑診所”要一查到底。

6、進一步研究藥品招標和配送工作。使配送企業能更合理、及時、有效的把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配送到位。

7、進一步促進鄉鎮衛生院均衡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基礎條件薄弱衛生院的投入,在醫療裝置購置、衛生專業人才配置等方面採取切實措施,促進其改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對一些基礎條件較好、服務人口多、輻射範圍廣、醫療裝置較為先進、醫療水平較高的地方,除保留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確保履行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外,可以設立綜合性醫院,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性的醫療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