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黨在農村執政能力的調查與思考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65W

關於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黨在農村執政能力的調查與思考

關於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黨在農村執政能力的調查與思考

葉德鬆朱永良崔學文郭雲虹牛紅峰徐巨集傑

一、正確認識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對提高黨在農村執政能力的重要意義

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必須從大力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入手。

第一,班子建設在黨的建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決定了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是加強黨在農村執政能力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縣(市)區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在抓基層、打基礎,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方面負有直接的領導責任,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只有縣(市)區領導班子執政能力提高了,才能領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普通黨員幹部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進而全面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

第二,各級班子在加快地區發展、推進農村小康社會目標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決定了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是加強黨在農村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環節。各縣(市)區領導班子是本地區"三個文明"建設的領導核心,其執政水平的高低,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只有努力提高執政能力,提高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實施巨集觀管理和調控的水平,才能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

第三,縣(市)區在黨的組織結構、國家政權結構以及全域性工作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決定了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是加強黨在農村執政能力建設的有效抓手。縣(市)區領導班子向下負責貫徹中央、省、市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向上負責反映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位置十分關鍵。古人說,"郡縣治,天下安",抓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能夠產生一系列良性連鎖反應。

二、科學把握加強縣(市)區領導班子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圍繞提高黨的總體執政能力,即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這"五個方面能力",要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堅強領導集體。

按照這個總要求,縣(市)區領導班子具體來講要在提高"十種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政治和業務能力。要能正確判斷和預見事物發展方向和一般規律,準確把握工作主動權,熟練掌握分管工作的專業及相關知識,實施有效的組織領導。

第二,學習思考能力。能夠自覺做到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具有寬廣的視野和開闊的思路,考慮問題既能高瞻遠矚、放眼世界,又能找準一時一地工作與大局、大勢的結合點。

第三,適應和實踐能力。自覺完善和改進思維方式及工作方法,較好融入到社會的大舞臺和各自的小環境,善於應對複雜局面,善於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發展中摸索規律。

第四,競爭發展能力。敏銳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敢於和善於參與競爭,能夠在競爭中圍繞發展問題謀良策、求突破。

第五,開拓創新能力。能夠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突破陳規,大膽創造,不斷吸取科學的新經驗、新思想、新成果,關注新變化,研究新問題,拿出新辦法。

第六,團結協作能力。工作中,既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又善於照顧全盤,協調各方面力量;在領導班子內部,自覺用大局來統一思想,協調行動,處理矛盾。

第七,科學決策能力。堅決維護和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既能夠集思廣益,擇善而從,又能夠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方法,保證決策的正確和順利實施。

第八,知人善任能力。選賢任能既不拘一格,又科學規範,善於培養人才、發現人才、團結人才和使用人才,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環境。

第九,依法辦事能力。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法治意識,實施的領導活動符合法律規定,領導方式符合法定的程式要求。

第十,自我淨化能力。縣(市)區領導班子對黨員領導幹部要"敢管、嚴管、善管",建立健全教育、監督、制度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同時班子成員自身要增強自我約束力和"免疫力",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保持浩然正氣。

以上"十種能力"既各有不同的含義,又相互聯絡、互為補充,一同構成了縣(市)區領導班子執政能力的基本要素。

三、我市縣(市)區領導班子能力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市委高度重視並加強了縣(市)區領導班子建設,使黨在農村的能力建設得到了顯著加強。主要體現是:狠抓教育培訓,縣(市)區領導班子的政治、業務素質有了新提高;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縣(市)區領導班子結構得到新改善;積極推進幹部制度改革,縣(市)區領導班子活力得到新增強;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縣(市)區領導班子整體合力得到新提高。但與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比,與新形勢下加快發展、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的客觀需要比,還存在著不符合、不適應的方面,主要表現在:

第一,從政治和業務能力看,有的不善於探索規律、認識規律、運用規律,造成工作被動;有的工作不分主次,工作缺乏原則性、系統性;有的缺乏現代經濟、管理、科技知識,面對新形勢出現了"本領恐慌"。

第二,從學習思考能力看,有的領導幹部學習興趣不濃,學風不端正,缺乏紮實的理論功底;有的領導班子學習研究氛圍不濃,中心組學習流於形式;有的工作中視野不寬,不能從"五個統籌"的高度思考問題、指導工作;有的缺乏長遠眼光和鑽研精神,工作缺乏預見性。

第三,從適應和實踐能力看,有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經濟生活不能夠與時俱進;有的領導幹部基層鍛鍊少,缺乏解決具體問題的本領;有的工作浮於表面,拿老模式套用新問題;有的缺乏下基層吃苦精神,關鍵時刻畏難退縮。

第四,從競爭發展能力看,有的領導幹部對市場經濟的執行規則不熟悉,仍習慣於沿用計劃經濟的工作方法來抓經濟工作;有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搶抓機遇的意識不強,不能夠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有的對市場競爭的應變能力不強,或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或是消極觀望、束手無策。

第五,從開拓創新能力看,有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思想解放不徹底,缺乏臨沂那種大氣魄、大思路、大手筆;有的領導班子貫徹執行上級政策墨守成規,工作缺乏創造性;有的幹工作求穩怕亂,小成即滿、小富即安,執政幾年變化不大;還有的不善於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不能創造條件,加快發展。

第六,從團結協作能力看,有的一把手個人說了算,忽視班子成員積極性的調動和班子整體作用的發揮;個別班子成員過分強調分工負責,造成"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還有個別班子不團結、不協調,班子成員間潛在著不團結因素。

第七,從科學決策能力看,有的領導班子不注重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作出的發展規劃不符合本地實際;有的縣(市)區委對重大問題範圍界定不是很明確,出現了常委會研究決定問題事無鉅細,工作量加大等現象;在個別決策過程中存在會前準備不充分,論證不夠充分的問題。

第八,從知人善任能力看,縣(市)區領導班子在選好人、用好人的機制建設上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領導班子求才若渴的緊迫感不強;有的領導幹部在選人用人上還受到論資排輩、求全責備、平衡照顧等傳統觀念的束縛。

第九,從依法辦事能力看,有的班子成員習慣於經驗管理,搞行政命令,不善於運用法律和市場調控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個別領導幹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地方保護主義;有的不善於用法,不能很好地處理堅持黨的領導與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的關係。

第十,從自我淨化能力看,縣(市)區領導班子對自身廉政建設抓得不緊、降低要求的現象仍然存在。

以上問題需要在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四、我市縣(市)區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建設應採取的措施

(一)加強培養鍛鍊,提高執政素質

第一,創新教育培養機制,強化評估和激勵手段。一是科學制定教育培養規劃。結合"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中、長期教育培養規劃,並紮實組織實施。二是建立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體系。根據縣(市)區領導班子成員的不同職級、不同崗位特點,分別制定崗位素質標準說明書,明確不同崗位的素質能力要求。三是完善述學、評學、考學、督學制度。全面考察幹部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特別是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拓寬幹部培訓渠道,全方位提高素質。一是開展大規模培訓幹部。堅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黨性教育,一手抓知識更新,爭取5年內把各縣(市)區領導班子成員輪訓一遍。二是創新干部培訓方式。選派一批政治素質好的優秀幹部到新加坡學習現代公共管理和經濟管理;選派一批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幹部到東北財經大學MBA班脫產學習;選派一批群眾認可的縣級後備幹部到無錫培訓基地考察學習;還要選派一批經濟欠發展的縣(市)區領導幹部,藉助瀋陽經濟區人才培訓資源進行強化培訓。三是堅持完善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制度。要以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為載體,提高學習效果。四是引導幹部搞好自學。糾正重脫產培訓、輕在職自學的傾向,幫助幹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第三,搞好輪崗交流,加強實踐鍛鍊。進一步加大在關鍵崗位和在一個崗位上任職時間較長的領導幹部交流的力度,逐步加大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之間的幹部交流。還要有計劃地選派一批幹部到經濟發達地區、省直機關掛職以及艱苦複雜環境和基層一線對口交流或鍛鍊。

(二)提升整體功能,優化執政載體

第一,把選準用好乾部作為增強班子整體功能的前提。一是端正選人用人導向。立足事業發展需要,用人所長,用當其時,不拘一格地把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選拔到縣(市)區領導班子中。二是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指導目標考評工作,與"十一五"規劃緊密銜接,注重突出統籌性、務實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堅持用群眾公論衡量和評價幹部政績,把"民考官"、"民評官"制度化。三是改進幹部考察方式。做到"三個結合",即:集會考察與經常性考察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歷史評價與現實評價相結合。推動"三個轉變",即:變封閉式考察為開放式考察,變在少數人會考察為在多數人會考察,變驗證性考察為求證性考察。四是擴大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認真落實考察預告、差額考察、考察結果反饋制度、全委會票決制、任前公示制,暢通民主渠道。特別是嚴格執行民主推薦程式,規範個人推薦行為,正確運用推薦結果。

第二,把優化班子結構作為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的關鍵。一是遵循用人規律,改善班子整體結構。在班子配備時,要注重班子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經歷結構、氣質結構,優勢互補,增強合力。二是注重職能協調,科學配置"四大班子"。通過探索"四大班子"交叉任職,協調"四大班子"執政行為,促進"四大班子"科學配置。三是保持相對穩定,實現動態平衡。嚴格控制任期內職務變動,從而保持工作連續性,強化目標責任。疏通領導幹部"下"的渠道,形成吐故納新的有效機制。

第三,把加強團結作為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的保證。一是把加強團結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奮鬥目標團結班子,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凝聚班子。注意關心愛護幹部,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把加強團結作為一把手的重要政治責任。一把手要擺正位置,發揚民主,協調好"四大班子"之間、班子內部的關係。三是把加強團結作為制度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增強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執政意識,提高執政水平

第一,創新執政理念,改革和完善執政方式。一是強化科學執政理念。在準確把握縣情、鄉情、民情的基礎上,以科學的巨集觀決策、制度安排和執政行為,推動本地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強化民主執政理念。健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評議等各項民主制度,充分保障和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質詢權和監督權。三是強化依法執政理念。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注意把經濟社會生活導向法律化執行的軌道。

第二,找準角色定位,整合班子職能。縣(市)區黨委要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研究帶有全域性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協調好"四大班子"之間的關係。縣(市)區人大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保證國家法律的貫徹落實,切實加強對政府的法律監督,支援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縣(市)區政府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委重大決策,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聽取政協的意見建議,緊緊圍繞第一要務,切實把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事務上來。縣(市)區政協要在黨委的領導、支援下,支援和監督政府勤政優政,把社會各方面、各階層力量統一到加快發展上來。

第三,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執政效率。一是健全目標責任機制。將總體目標科學分解到班子、到人頭,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群策群力、共謀發展的大好局面。二是健全分工協作機制。落實溝通協調機制,使"四大班子"工作步調協調一致,互相支援配合。三是健全議事決策機制。按照既民主又集中的要求,抓住關鍵環節,確保議事具有廣泛性、決策具有民主性、決議具有權威性。四是健全工作推進機制。要合理劃分工作層次,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點,明確工作責任,形成分類推進的有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