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奶牛流行熱的調查報告重慶市獸醫防疫站:汪德珍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4W

奶牛流行熱的調查報告重慶市獸醫防疫站:汪德珍

奶牛流行熱的調查報告重慶市獸醫防疫站:汪德珍

蠶種場位於長壽縣渡舟長壽縣區,於19S2年開始建場,七十年代改為長壽縣示範繁殖農場,九十年代更名為長壽縣蠶種場。1961—l 962年開始養奶牛,逐步發辰。1991年時養牛達150頭,其中,成母牛70頭,產奶牛57頭,年產奶25萬公斤、年頭產為4407公斤。生產的鮮奶及加工製品主要是供應長壽縣的城 鎮居民飲奶的需要。

1994年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間,該場奶牛發生流行熱,並對本次發病進行了診治,詳細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供同行們參考。

一、奶牛飼養與發病情況。

全場共飼養黑白花奶牛56頭,其中成年母牛40頭,佔牛群總數的71.42%,後備牛16頭, 佔28.58%。常年以舍飼為主,冬季白天,夏季夜間放牛,犢牛、育成牛敞放飼養。精飼料以玉米、麩皮、菜子餅、骨粉、鈣、鹽、發酵抖(玉米、木薯)等為主,粗飼料全年喂幹穀草,從1987年起沒有青草、青貯、青乾草喂牛,常年缺乏青綠、多汁飼料。成母牛實行四次上槽三次不均等手工擠奶。 1 989午8月發現失明牛7頭,採血15頭, 送第三軍醫大學檢測血漿中維生素A的含量測定,其中l 0頭牛的血漿中維生素A含量低於正常值(25微克/l 00毫升), 佔測定牛頭數的66.7%,並確診該場奶牛為維生素A缺乏症。調查組人員於l 994年7一l 0月在該場進行了試驗,加新增劑的為試驗組,不新增的為對照組,各1 2頭為成年母牛,另還有試驗外組、青年、育成牛組各16頭。

l994年7—8月長壽縣天氣異常炎熱,日均氣溫在30oc,月平均氣溫7月27.8oc,8月,本月有一次大雨,全年最高的一日氣溫在8月5日達到39.2oc,牛舍內高溫、潮溼、蚊、蠅盛多,清潔衛生差, 日糧供給未按黑白花奶牛飼養標準喂,奶牛飼養管理不良,引起奶牛發病。

1994年7月15日一號牛房二排試驗組90—278號奶牛,46月齡已產2胎, 日產奶15.78公斤,該牛突然發病,體溫升高,呼吸迫促,心跳加快,鼻孔扇動、喘氣,精神沉鬱,不吃精抖,眼結膜潮紅,流眼淚,口流漿液性的呈吊線狀,產奶量下降。同日試驗外組還有87013、89264、88236 3頭產奶牛發病,試驗外組94—49號一頭牛發病,7月l5日共發病5頭。病牛的臨床症狀主要是以呼吸道的症狀明顯,體溫39℃、39.4℃、40℃,喘氣、流漿液性的口延,流淚,呼吸迫促,心跳加快,鼻孔扇動,拒吃精料,口渴飲水多等,場獸醫初診為感冒,有的病牛為中暑,並進行治療, 16日無發病牛。7月17日對照組91—298號奶牛發病一頭, 18日—21日共4天無病牛發生,22日3頭,23、24、26、27、28每天各發病2頭26日起以試驗外組發病較多共4頭,到7月底止共發病19頭,其中試驗組1 0頭,對照組4頭,試驗外組 5

頭。7月29日至8月3日共6天內無病牛發生,從8月4日起又開始發病2頭,試驗、對照組各發病1頭,從5日後, 試驗組無病牛發病進入尾聲,而對照組、試驗外組、青年、育成牛組發病頭數逐日增多,幾乎每天都有病牛發生, 5日發病4頭,6日發病3頭,7日1頭,1 0日一1 2日每天發病1頭, 13日3頭,14日一1 7日、25日試驗外組各發病1頭,28日對照組發病1頭,進入尾聲。8月共發病23頭,其中試驗組1頭,對照組7頭,試驗外組1 0頭,青年、育成牛組5頭,至8月10日發病已達高潮,病牛30頭: 佔病牛總數的71.42%,有90—43經產牛,8月5日發病,病程5天,8月1 0日因搶救無效死亡;8月1 3日94—324號,8月齡育成牛,於8月11日發病,l 3日搶救無效死亡,病程2天:8月22日93—322號中90—43奶牛乳房充血、出血,呈烏紫色,腎臟充、出血,心肌質地變硬,只有一小塊是軟的,其他的肝、脾未見異常變化

四、診斷。

首先,排除牛出敗的可能性。該場每年春季對牛出敗、炭疽”兩針”進行了預防注射。1994年3—4月曾打過出敗、炭疽預防針,密度直100%。奶牛結核病、布病“兩病” 進行過檢疫。

該場從94年7月15日到8月1 0日前,場認為這次奶牛發病是感冒和中暑,後來請示市農墾局、農業局的老師會診後,初步診斷為奶牛流行熱。

本病的流行因素:易感動物是牛,黃牛、奶牛、水牛均可感染髮病,而青年、育成的重胎牛高產奶牛病情嚴重,犢牛發病率偏低。本病的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在蚊、蠅盛行的秋季流行。

這次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在高溫、潮溼、蚊、蠅盛行的秋季7—8月發生。大群發病,傳播迅速,呈跳躍式發病,臨床症狀相似。突然發病,流淚、流涎、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喘氣,牛食慾減損或者廢絕,反芻停止,產奶量下降,懷孕母牛流產率佔發病胎牛數的66.07%o 以呼吸道的症狀明顯,全群發病率達75%,鹹母牛發病37頭,佔病牛總數的88.09%,佔鹹牛的92.5%。病死率低(無牛出敗繼發感染)。總天數為570,平均13.51天。,這次發病根據發病季節、流行病學、臨床症狀、死後解剖等診斷為奶牛的流行熱,併發奶牛中暑。但確診本病還要分離病毒,用已知血清作中和試驗,或用已知病毒作病牛雙份血清中和試驗,以確診本病o

五、治療。

本病至今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宜及早診斷,對症治療。據場患牛的臨床症狀和治療實踐,歸納為:解熱鎮痛,強心補液,平喘緩解呼吸困難,並用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和防止流產保胎等措施。

解熱鎮痛藥用:柴胡、複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或30%安乃近40一50毫升,其中任選一種進行肌注,1日2次總用2——3天。

中暑的奶牛用十滴水40—60毫升,加水一次灌服,每頭牛喂醋250毫升,灌服,3天1次; 用清熱解毒的中草藥 (金銀花、魚腥草、蘆稿筍、竹葉青、薄荷等)熬鹹大鍋湯,每頭牛2斤,3天1次。發病期間以上三種藥物任選一種,輪流餵給。

強心補液並用抗生素藥物控制繼發感染。

青黴素400萬單位,複方安基比林注射液40一50毫升,混合溶解,肌注,1日2次,連用2—3天。

鏈黴素5克,青黴素400萬單位,注射用水適量,肌注,每日2次,連用3一5天。

輸液:用4.5%鹽水500一1000毫升,1 0%葡萄糖溶液500—1 000毫升,0.5%碳酸氫鈉500毫升,四環素2.5克,以上藥物混合靜注,1日2次,連用1一3天·嚴重病牛選用下列處方:

4.5%鹽水500一1000毫升,1 0%葡萄糖500一1000毫升,0.5%碳酸氫鈉500毫升,維生素C 4克,維生素B重1克,青黴素800萬單位,鏈黴素8克,混合溶解,靜注1日 2次,連用2—3天,嚴重的病牛.1日3次輸液連用3—5天。

對孕牛注射黃體酮50—1 00毫克,肌注,間天注射一次。大群奶牛發病,獸醫白天黑夜工作很忙,對於患牛酌情治療和搶救。

六、防制:

加強奶牛的飼養管理,增強牛隻體質,儘量按照黑白花奶牛飼養標準,合理組合日糧,以滿足奶牛營養需要。

搞好牛合內外的清潔衛生掃除消毒工作:用1—2%白鹼對牛食槽消毒;用3%的來蘇爾對牛舍內消毒:5%—10%的燒鹼對牛舍四周及運動場消毒;1%敵敵畏溶液消滅牛蚊、蠅,控制傳播媒介。

喜悉中國農科院哈樂濱獸醫研究所研製了牛流行熱病毒亞單位疫苗,88、89年5月前後在山東濟南、 廣東佛山地區奶牛試用疫苗進行安全免疫實驗,效果較好。建議我市儘快、儘早地對奶牛進行疫苗注射,以減少易感動物,杜絕本病在我市發生及流行。

七、小結與討論。

1、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死後病理解剖等本次發病診斷,為奶牛流行熱併發奶牛中暑,因94年春季打過牛出敗、炭疽預防注射,為此可排除牛出敗的問題。

2、從我市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牛流行熱發病,與流行病史調查史料來看,本病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和季節性。約3—5年,常3年發生一次小流行,10年發生一次大流行之說。該場在1969年夏季發生過一次,發病役用的黃牛一頭,奶牛20頭,其中病重的15頭,病輕的4頭,發病率為28.57%。因搶救及時未死亡牛隻。但黃牛病情很重7天未進食,病癒後身上脫了一層皮。1 992年7一8月又發病,起止時間為7月27日下午3時至8月1 7日,病程22天。全場75頭,經產牛48頭,青年牛17頭,育成牛8頭,犢牛2頭,發病共35 頭(其中成母牛26頭,青年牛9頭)發病率為46.66%,成母牛,26頭佔病牛數的74.28%,佔經產牛48頭的54.16%,青年牛9頭佔病牛數25.71%, 佔青年牛17頭的52.94%,育牛、犢牛未見發病,發病的胎牛21頭,其中青年胎牛有8頭,流產、早產共5頭,佔胎牛數的23.80%,未死牛。

3、這次發病從診斷上分為兩個階段,從94年7月15日起到8月10日,場裡初期診斷為感冒、中暑,發病死牛後,曾請示市農墾局、農業局老師會診定為奶牛流行熱,併發中暑。在防治上轉為以流行熱為主的防制工作。

4、本病是由彈狀病毒科的牛流行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且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繼發感染情況除外),但引起大幅度跌奶,(據鄒莉蘿曾經調查,病後一週產奶量比病前一週下降60%,嚴重的甚至無奶); 孕牛發生早產、小產、流產,這次試驗外組流產15頭,試驗組只小產1頭,共16頭,佔發病的胎牛數24頭的66.7%,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死亡3頭,損失5618元,醫藥費6000元,牛奶減產的損失1萬元,本次共損失達2.1618萬元,並影響到當年的總產和單產水平及非正常造成的第二年的繁殖障礙.

5、這次發病從四個組比較:試驗組12頭,發病11頭,發病率91.66%,病程天數197天,平均1 7.9天,小產l頭,無死亡:對照組1 2頭,發病11頭,發病率91.66%,病程1 21天,平均11天,成母牛死亡1頭;試驗外組16頭,發病l5頭,發病率為93.75%,總病程天數227天,平均為15.13天,無死亡。流產15頭,比例很大,佔發病胎牛數的62.5%,其中胎衣不下9頭;青年、育成牛組16頭,發病5頭,發病率佔31.25%,總病程天數25天,平均5天,育成牛死亡2頭;4個組病程總天數為570天,平均為13.57天試驗外組發病率最高,流產最多,胎衣不下9頭,死亡1頭;其中試驗組、對照組發病期間的總產量、平均日產量分別為4507公斤(356天)、3965.5公斤(351天);12.66、11.29公斤,日均產奶量試驗組比對照組高1.37公斤;兩組整個試驗期總產奶量、平均日產奶量分別為:10198、8583.5公斤;13.31、11.24公斤;試驗組

高於對照組2.07公斤,說明飼料營養新增劑對奶牛增產、穩產和防止流產有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