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閱讀調查報告4篇範例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14W
本文目錄閱讀調查報告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調查報告關於全國國民終閱讀調查報告解讀第12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

一、 大學生讀書現狀分析

閱讀調查報告4篇範例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往今來,無數名人對優秀的書籍推崇備至。毋庸置疑,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的發展程序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歷屆白宮主人無不嗜書如命,而且大都從學生時代就養成讀書的習慣。

就我們自身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讀換來了一張大學通行證,十二載書山攀登贏得了人生的半塊虎符。這是莘莘學子們走過的求學之路。那麼走進大學校園後的大學生們的讀書現狀又是如何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對本院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做了一份讀書類別的調查。在整個讀書過程中調查發現:文學著作及報刊雜誌是最受同學們歡迎的;由於學習需要,學科輔導書在學生中也是比較受歡迎的,而遭遇冷門的則是政治法律、哲學及軍事科學等。

這些書本的選擇是學生知識閱讀單調的體現,在一個如此豐富多彩的時代,學生閱讀的書本選擇卻缺乏多元化,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二、大學生讀書現狀原因分析

(一)學科影響,讀書“功利化”

在此次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在中文系中外名著以及與各種考證相關的參考書是比較受歡迎的,而談到中外名著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首學科的性質及老師要求使然,就我們所知,中文系的的許多課程,例如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古代文學。都需要閱讀很多作家的小說,課上老師也會要求或者介紹一些作家的作品。考試以及學習需要,作為中文系的我們或多或少的會選擇中外名著,而如果我們調查的是歷史系的閱讀書籍情況,毋庸置疑的當屬歷史文化類佔主導位置。其二各種考證,考研使然,就我們所知,不論哪個系,哪個學生,大學都要拿到英語四級,計算機一級,普通話的證書才可以畢業,所以各種證書的參考書成了我們的寵兒。中文專業的學生考研的佔多數,而考研的學科分支中的外國文學,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古代文學又是選擇的熱門,這幾科的考試需要較深的文學功底,所以我們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會朝著“功利化”發展。

(二)興趣驅動,讀書選擇化

這次的調查中,除了學科影響,造成功利化的想象嚴重,其次就是興趣造成的個性化選擇,男生就對關於歷史文化,以及軍事文化的書籍比較感興趣,而女生則對名著,以及報刊雜誌情有獨鍾,這是男女興趣差異的驅動,造成書籍選擇的不同,在生活裡我們就能發現男生比較喜歡籃球,軍事的節目,而這些是女生不感興趣的,男女生選擇書籍與其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這樣就造成了讀書具有選擇化的。

三、解決方法

拓寬閱讀途徑,激發閱讀興趣

圖書館是人類積聚知識的寶庫,是傳播、交流知識和資訊的中心,是大學生求知的第二課堂。圖書館在學生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同時我們學院的學生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情況是比較好的。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的重要性是愈來愈重要,同學們應當有效利用手中的資源,在網上搜尋有效的讀書渠道,閱讀健康有益的書籍在利用網路時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路資訊資源為自己服務;學校也應當完善學校網路資料庫的形式引學生有效利用數資源,要積極發揮校園網的功能,建立網路資訊資源目錄,為大學生讀者提供整合化的閱讀資訊檢索服務,同時提供便捷及時地網路閱讀導航,在校園網上實現書目導讀,把那些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優秀書籍推薦給大學生,有意識地對大學生的讀書方向給予引導,避免大學生盲目瀏覽,節約其時間,提高其閱讀效果。而對於手機閱讀,我們也應當看到其中的好處,由於手機的便攜性,方便隨時隨地閱讀,其實只要閱讀內容積極健康,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閱讀方法。此外,隨著人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經典著作被翻拍成電影或是電視劇,同學們進行有選擇性的觀看也是一種間接的閱讀方法,影視劇的生動效能激發我們的閱讀興趣,也能鞏固我們對書中內容的印象。當然,作為大學生,對於自己的生活費有一定的支配和規劃能力,每個月從生活費中拿出一部分來購買書籍也是一種理所應當的閱讀手段。

加強硬體設施,建立良好環境

學校是學生讀書的天堂。大學生大部分的讀書時間都是在校園內,因此學校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因此,我建議:首先,對於學校圖書館,應及時新增新的書籍,增加圖書的數量和類別,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增加圖書館中的座位數,儘量讓想在讀書館閱讀的同學能找到座位;加強圖書的館的管理,做到書隨人走,杜絕佔位卻不學習的現象;同時學校應設立電子閱覽室,方便學生查閱書籍。其次,學校應多開展關於讀書的活動,如讀書交流活動,讀書月,評選“學校讀書之星”等。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雖然讀了一些書,但很多都是淺讀,看完之後並不能深刻的理解,另外我們還發現很多同學並不喜歡讀書,不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因此學校開展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聚集喜歡讀書的同學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和讀書體會,加深對喜歡的書的理解,同時也能帶動和鼓勵平常不喜歡讀書的人,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體會讀書所帶來的快樂。再者,學校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做一個有文明有素質的大學生,在公共場所,如讀書館、自習室讀書時,每個人都應該有主人翁的意識,不大聲喧譁,保持衛生,為讀書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圖書出版方面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利於引導正確價值觀的書籍,同時,圖書的價格也應當合理,不要讓學生們為價格望而卻步。

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我知道大家都想學習一點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因此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專業、考試類和小說類等書籍來閱讀,因為這些書可能很快顯示出效果或者讀起來比較有意思,學以致用這沒有錯,但為什麼學了都一定要有立竿見影的成效呢我們對待閱讀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讀書對自己的現時作用,卻不懂得厚積薄發,讀書卷書才能行萬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壓力,各方面的誘惑也很多,在生活中保持一塊心靈的淨土。因此,我們每天都要讓自己讀書,哪怕是一篇優秀的文章,一首好詩,或者只是讀一句話,只要養成習慣,閱讀就會為你展開一個新的天地。我們也知道,大學,是大學生走向成熟的時期,是增加知識的儲備,提高自身修養的關鍵時期,而讀書是學生大學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關係到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社會生存能力的提升。社會現在需要的是十型人才,需要綜合素質整體都高的大學生。因此,我們不僅要讀書,更要多讀書,不僅要讀與專業有關的書籍,也要讀專業以外的書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的瞭解世界,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增加內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從而達到社會對十型人才的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立足於社會,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價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

四、調查總結

由於客觀條件和個人能力所限,本次調查存在一定得侷限性,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問題。首先,當代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偏少毋庸置疑,很多同學將課餘時間花在其他活動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書籍。調查中,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在休息時寧願看電影或者玩遊戲,而不是在看書本”。另一方面,電子書成為另一種書籍閱讀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由於其方便,更新速度快,價格相對較低等優點在學生閱讀人群中獨樹一幟,然而,其缺點也不容忽視。由於網路資訊龐雜,很容易產生內涵較膚淺的快餐文化,混淆視聽,對大學生思想,生活造成一定負面的影響。

我國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應該儘量多閱讀,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品質。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提高自身素質品質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不能忽視閱讀對於個人品質提高及知識儲備的重要作用,應該瞭解閱讀的重要性並付之行動,同時,大學應該加強硬體設施,比如校圖書館的建設,為學生提高良好的閱讀條件和環境,組織開展倡導閱讀的活動,鼓勵健康閱讀的良好風氣形成。相信擁有夢想,充滿朝氣同學會因為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而更加自信,品質更加高尚,相信當代大學生閱讀量會因為重視閱讀和相應的措施而大幅度提高。

組員:肖蜜張蕊吳巧萬紅陳曉敏

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調查報告閱讀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報告

自1999年9月以來,桂城中學高一年級全部12個班進行網上語文閱讀與寫作訓練,每週一次,90分鐘。

憑藉現代技術手段,利用網路資源優勢,改革語文教學,以助語文素質的養成,這是我校語文“四結合”研究又一新探索。這一探索受到全國語文“四結合”總課題組何克抗教授、李克東教授、謝幼如教授等專家的密切指導,得到南海市教育局、電教站的大力支援和鼓舞。

( 文祕範文整理)

為使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更深入有效地開展,為了研究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對培養素質型、創造型人才的影響,特於5月10日作了一次對比性檢測,現報告於後。

一、內容與要求

此次檢測的內容是學生網上作文。

要求通過測定了解網上作文與傳統型作文之區別,涉及到作文速度、內容、表達及有關的語文基礎知識。

二、方法與物件

採取對比性測定方法,即任選實驗班中的一個班與高二年級進行同時、同題作文。時間均為90分鐘。題目只確定範圍(話題)《中國加入wto之我見》。選定這個話題的原則是公平性與可行性。中國加入wto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街談巷議,各種媒體,都有涉及。這樣,即使是對比班學生也會有話可寫。

測定物件:

實驗班:高一(3)班1-30號(注:由於30號缺試,最後只統計到1-29號):

對比班:高二(3)班1-30號。高二(3)班為選修政治與歷史的班級,學生以文史見長。

實驗班執教者:王耀平老師(一級教師)

對比班執教者:鄧忠武老師(語文科組長、南海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高階教師)。

實驗班採取網上閱讀與寫作方式,對比班採取傳統的課堂作文形式。對比班作文的訓練程式是:教師談話——提出話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師生共議——學生作文。

三、評價標準

為了便於操作、採用1999年全國普通大學聯考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稍有改動。原標準中三項指標“內容”、“表達”、“書寫”各為25、30、5,由於筆寫與電腦漢輸入不易比較,故將書寫指標分加入內容指標分中,這樣內容與表達各佔50%的比例。見下表:

表一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

(30分)

一類(好)30-25分二類(較好)24-19分三類(中)18-13分四類(較差)12-7分五類(差)6-10分

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合題部分偏題嚴重偏離題意

中心突出中心明確中心較明中心不明

內容充實內容較充實內容單薄沒有內容

表二: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

 達

(30分)

一類(好)30-25分二類(較好)24-19分三類(中)18-13分四類(較差)12-7分五類(差)6-10分

表達方式運用得好表達方式運用基本合理表達方式運用較基本合理表達方式運用較差表達方式運用很差

結構嚴謹結構完整結構基本完整條理不夠清楚結構殘缺混亂

語言流暢語言通順語言基本通順語言不夠通順語言很不通順

四、評價操控

將受試卷編號(01-30號),由非執教班的四位語文教師分別評卷,評分時各教師間不作交流,採取獨立評分法,然後將四個得分相加,取平均分作統計。這樣做,可以比較客觀地進行評價。通過比較,雖然四位評卷者給分有寬嚴之別,但在各等級文章之釐定上,四位評卷者都比較統一。如對比班17號文被評為一類文,四個分為58、50、49、52,分別屬於每位評卷者評出的最高分;又如對比班01號文被評為3類文;得分為32、24、32、35,均屬低分。實驗班08號文評分為一類文,得分為44、49、50、55,均屬高分數;16號文為二類文,得分為45、45、45、47、,各評卷者所給分非常接近。我們認為,評價客觀信度比較高,能夠反映作文的真實水平。

五、評價結果分析

作文速度分析

對比班30人平均,最多的,最少;實驗班29人平均,最多的,最少的。統計結果表明,網上作文速度較快。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熟練的漢輸入者在電腦上輸入漢時,其速度會快於手書者。手書者要求跡工整,卷面美觀,速度受到較大制約;其二,電腦輸入資訊時可以運用貼上之法,有關網頁上的有用資訊可以快捷地載入到作者的文章中,這種優勢是手書者不具備的。

作文內容分析

對比班一類文多過實驗班(3篇∶1篇),三類文比實驗班也多一些(2篇∶1篇),除去這兩種類別的作文,那麼二類文都是兩個受試班的主體,對比班83.3%,實驗班93.1%。即是說絕大部分的受試者的文章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但是,內容上之差別卻是比較突出的。

對比班學生是高二年級學生,並且是選修歷史與政治的文科類學生,作文中心明確,能圍繞中心加以論述,論述過程中,理性的闡述比較多,據粗略調查,他們用到的政治經濟類語詞較多,如:“配額”、“機制”、“消費指數”等等。

但是,缺少具體事實性材料。

實驗班的學生是在網路閱讀的基礎上作文,他們的文章內容表現出具體可感性。全部29篇文章中,有22篇(佔76%)中運用到了具體的資料;有8篇文章引用了具體的人名及相關言論;有佔50%以上的文章用到具體的名稱,比如“美國”、“歐盟”、“印度”、“聯想集團”、“跨國公司”、“烏那圭回合”等等。

回頭看對比班作文,顯得比較空洞,原因是對比班受試者作文時只能從平時的視聽積累中去搜集資訊。而高中學生中有不少人偏重於對事物的結論的把握,往往忽視過程中細節的真實性。

作文表達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對比班表達水平要高於實驗班,一類文多於實驗班3.1個百分點;而三類文少3.6個百分點;二類文比較接近,但對比班仍高於實驗班。現特錄一類文各一篇作一比較。

對比班(高二級)莫沫同學:

wto·中國·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加入wto之我見

自去年年底中美雙方就中國加入wto達成協議之後,中國陸續與20多個wto成員國達成了入世協議,目前正在進行的中國與歐盟就中國入世的談判進展順利,中國有望在今年之內加入wto。一旦中國入世,必將揭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篇章,中國躋身世界經濟大國的步伐也將進一步加快。

“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報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一個擁有全球1/4人口的泱泱大國,中國經濟的發展一直都是相當引人注目的。許多經濟專家和歷史學者都一致認為,曾經是《關貿總協定》(wto前身)締約國的中國退出《關貿總協定》,不但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從歷史學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排除千難萬險,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注重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使中國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在這樣的大好前提下,中國更加應該將自身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結合起來,達到互利互惠,共同進步的目的。正如wto總幹事莫爾所說的:“沒有中國的加入,wto是不完整的”。事實上在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期間,中國就充分顯示出了它在亞洲經濟及至全球經濟運作中所起到的強大作用。中國不能離開wto,wto更不能沒有中國。中國入世之後,將大大提高全球經濟的安全性,緩解亞洲經濟的壓力,有利於東西方經濟的合作與交流,全球經濟將呈現出令人欣喜的良性迴圈的態勢。

從中國自身的發展來看,入世要求中國降低關稅,採取非關稅措施,這就意味著中國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必將從國外引入先進的市場經濟執行機制,推動中國的價格改革,有利於中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生產力的穩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然,任何事物都應以“一分為二”的的觀點加以分析。在入世帶來的數不清的利益背後也存在著不少隱患。正如有人所擔心的,中國電信業以及汽車製造業等民族工業是否會遭受巨大沖擊一樣,入世將給中國帶來什麼?是好是壞?許多人們仍然抱以謹慎的態度。但總的前景一定是好的,相信憑全國13億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中國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偉大的中華民族崛起之日即將來臨!

實驗班(高一級)盧啟斌同學:喜憂參半

中國在即將進入新禧年的時刻能夠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進入新世紀、新禧年的最大的機遇與挑戰。

中、美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已經談了xx年,然而,中國卻一直不能如願。

能否加入wto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經濟的結構將會發生根本的改變,他對中國既有利,也有弊。

先看利的方面:

首先,進出口貿易和引進外資規模的擴大,將直接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據預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進出口貿易將由1998年的3200億美元增加至600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將由1998年的450億美元增加至100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和引進外資規模的擴大,將全副珠國民生產總值在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年內增長2.94個百分點。

其次,進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將有進口增長率高於出口增長率的特徵,引進外資規模的擴大將有外資進入的部門和待業不斷增加的特徵。。據預測,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高度保護商品的進口將增加102億美元,服務進口(扣除保險與運費)將增加31億美元,分別比1997年同類進口增長18.8%和18.6%。因此,進出口貿易和引進外資規模的擴大將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因此,加入世貿在總體上來說是好的。它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不可以忽略弊的方面。

以我看來,入世以後,衝擊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一方面,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業冗員必然拋向社會,給城市帶來就業負擔;另一方面,農產品關稅的較大幅度下調,也迫使農村出現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城鄉就業的雙重壓力,將成為能否保證社會穩定的關鍵。

有人認為,中國的勞動密集行業如紡織、服裝、食品、工藝品等,以及資源密集行業如錫、鎢等金屬和煤炭等礦產品,將會出現新機遇。可是,汽車、農業、電信、金融、服務業、半導體等行業,卻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入世的的衝擊,不只是中國國內的各個行業,在人才市場方面,未來也將展現新的趨勢。據有關部門預測,“入世”之後有7類人才會在市場上走俏。教師會重新找到市場定位;熟悉國際法則的律師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懂外語又學有專長的管理人才會特別受到市場歡迎;心理醫生會是市場競爭的受惠者;口若懸河的談判人才絕對有用武之地;優秀的旅遊人才有機會為外國人指點山河;能掌握最新資訊的資訊業將受到垂青。

依我看,中國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提高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人們的競爭力。美國和英國在80年代末,隨著資訊產業的突飛猛進,美英傳統產業的從業者步入失業者行列。政府啟動成人再教育計劃,通過加大職業培訓投資,讓失業者學習新的技能。英國政府的“新政”規定,凡是25歲以下的失業者,將被強制納入“半工半讀”計劃,即地方政府幫助失業者到公司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在崗培訓,同時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工、家電維修等知識,其間工資和學費由政府支付。如果經再培訓後,政府幫助失業者找到工作而不願從業,則取消失業救濟金。這一政策的實施,使英國失業率降至28年來的最低水平,成為歐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從長遠看,中國必須徹底改革初、中級教育,把義務教育法貫徹到實處,特別要重視農村青少年的教育。

其次就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總的來看,中國入世應該是憂喜參半。 

莫沫《wto·中國·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加入wto之我見》一文結構緊湊,將標題中所提到的三者的關係作了辯證分析,語言通順,一氣呵成,充滿了激情,但是材料貧乏,缺力度。

盧啟斌《喜憂參半》一文,材料充實,這方面明顯優於莫沫一文,但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銜接不夠緊湊,尤其是第六自然段之後,各段關係鬆散,甚至出現脫離文章中心的語段。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作者不能準確地篩選有用資訊。

錯誤率統計分析

據錯誤率統計表,高一實驗班學生錯誤率高於高二對比班的錯誤率,這說明高一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不及高二學生紮實,這也說明語文基礎要靠長期訓練。高二學生多了一年學習時間,基礎自然應該紮實一些,所以,我們必須提高每節語文課的質量,逐漸夯實學生語文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實驗班別多,一部分是拼音輸入法同音所致,如“憂西參半”,“寵兒”(應作“從而”)、“只一”(應作“之一”)等等,如果改為書寫,則此類別可能不會出現。

六、小結

通過檢測分析,可以認定語文“四結合”網上閱讀與寫作,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有利於語文素質的提高,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關於全國國民終閱讀調查報告閱讀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微信讀者”人均每天超過40分鐘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於昨日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釋出。首次調查的微信閱讀指標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xx.11分鐘,其中,成年微信閱讀接觸群體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此外,數閱讀率首次超過傳統閱讀率。

數化閱讀接觸率達58.1%

據瞭解,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已持續開展了十二次。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從20xx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20xx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 58.0%,較20xx年的57.8%上升了0.2個百分點;報紙閱讀率為55.1%,較20xx年的52.7%上升了2.4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 40.3%,較20xx年的38.3%上升了2.0個百分點;受數媒介迅猛發展的影響,數化閱讀方式(網路線上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碟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58.1%,較20xx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綜合以上各媒介,20xx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8.6%,較20xx年的76.7%上升了1.9個百分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和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均表示,相關統計顯示數閱讀率首次超過傳統閱讀率。

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本4.56

此外,20xx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報紙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65.03期(份)和6.07期(份),電子書閱讀量為3.22 本。與20xx年相比,期刊和電子書的閱讀量均有所提升,紙質圖書和報紙的閱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20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56本,與20xx年的4.77本相比,減少了0.21本。人均閱讀報紙和期刊分別為65.03期(份)和 6.07期(份)。與20xx年相比,人均報紙閱讀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閱讀量增加了0.56期(份)。魏玉山表示,這與數出版、數閱讀的發展相關。

手機閱讀

成年國民接觸率

首次超過50%

調查顯示,20xx年成年國民手機閱讀接觸率首次超過50%,達到51.8%,較20xx年的41.9%上升了9.9個百分點。近年來,我國成年國民手機閱讀時長穩步增長,在20xx年首次超過了半個小時,達33.82分鐘。20xx年成年國民選擇通過手機上網的比例為56.2%,與通過電腦上網的比例(56.9%)基本持平。

聽音樂、用微信、手機qq等是我國成年國民中手機閱讀接觸群體的重點消費內容。

微信閱讀

聊天、看朋友圈

比例均超80%

資料顯示,我國成年手機閱讀群體的微信閱讀使用頻率為每天2次,成年微信閱讀接觸群體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據調查,有34.4%的成年國民在20xx年進行過微信閱讀;而在成年手機閱讀接觸者中,超過六成的人(66.4%)進行過微信閱讀。成年手機閱讀群體的微信使用頻率為每天2次。從微信閱讀時長來看,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xx.11分鐘,其中,手機閱讀接觸群體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27.22分鐘,微信閱讀接觸群體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40.98分鐘。

聊天、檢視朋友圈這兩項活動是成年微信閱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選擇比例均超過80%。而與閱讀相關的活動也是很多微信閱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看新聞、閱讀朋友圈中分享文章、閱讀公眾訂閱號釋出文章的選擇比例分別為72.9%、67.1%和20.9%。徐升國認為,社交閱讀是推動全民閱讀的有利推手,同時,內容上以碎片化、淺閱讀為主,不能取代傳統紙書閱讀在內容上深刻和系統性的需求,淺閱讀與深閱讀,碎片化閱讀與系統化閱讀協調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延伸解析

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人均閱讀量

不同國家“人均每年讀幾本書”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昨天徐升國也表示,對於此前媒體上盛行的以色列人均每年讀60多本書的說法並不準確。當然經瞭解,以色列的閱讀量確實比較高,圖書館分佈、借閱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經過他們的調查並沒有看到以色列人均閱讀量調查的有關資料。在國際上人均閱讀數量是一個比較通約的指標,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國家的資料來看,美國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韓國是11本左右。20xx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從總體上看,我們國家閱讀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

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大學生來說,旅遊已經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開闊視野的方式,然而,讀萬卷書反而變得不易。如今,有了來自網路上游戲、電影、追劇等的誘惑,或者面對更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讀書時間是否被一再壓縮?在手機上看電子書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紙質書是否還受同學們的青睞?那麼現在的大學生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讀名著讀到熱血沸騰,還是他們有了新的更廣闊的讀書領域,亦或是沉浸在網路小說中無法自拔?而對於專業方面的書籍以及現在如火如荼的暢銷書,同學們又秉持什麼態度呢?以上這些就是我這次調查報告所調查及研究的問題。

(一)調查時間:20xx年8月5日20xx年8月12日

(二)調查物件及方法:通過網上釋出問卷調查的形式,藉助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問卷連結,擴大問卷調查範圍,面向各省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將通過填寫得到的調查問卷進行資料統計,並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後共收到122份調查問卷。

(三)調查內容:從大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習慣、閱讀領域以及大學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附在本文最後的調查問卷。

(四)調查資料:

1.收到有效問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約佔45.90%),女生66人(約佔54.10%);大一學生50人(約佔40.98%),大二學生70人(約佔57.38%),大三學生2人(約佔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

2.在以最喜歡哪種途徑讀書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調查結果為:約53.11%的同學閱讀紙質書,約28.08%的同學閱讀電子書和網上讀書,約18.80%閱讀報刊雜誌。由此看出,紙質書仍然是大學生們閱讀的主要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書和網上閱讀也以迅猛的勢頭增長。

3.關於每天是否讀書的問題,只有約19.67%的同學選擇是,約55.74%的同學選擇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學選擇了不是,只是偶爾會讀。超過半數的同學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閱讀。

4.關於平均每天會花多長時間閱讀,約6.56%的同學在三小時以上,約67.21%的同學在xx小時之間,約22.95%的同學選擇少於1小時,而約3.28%的同學選擇了基本不看書。由此看來,大部分同學每天的閱讀時間在xx小時左右。

5.除課本外平均每個月會讀幾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73.77%的同學選擇xx本,約xx.75%的同學選擇46本,約4.92%的同學選擇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閱讀了多少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50.82%的同學選擇了12本(含2本),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34本(含4本),只有約8.2%的同學選擇了5本及以上。

7.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面對時間的安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傾向,他們最注重哪點,這道題給出了答案。約xx.75%的同學更喜歡學習,當學霸,約27.87%的同學更喜歡閱讀,增長知識,約xx.75%的同學更喜歡看電影,放鬆身心,約3.28%的同學更喜歡上網,享受時光,約29.51%的同學更喜歡參加社團或者兼職,鍛鍊能力,而約9.84% =的同學選擇了其他。因為很可能喜歡大學生活的許多部分,因此這道題設為單選題,由此評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學生重視。而由該樣本得到,參加社團和兼職來鍛鍊能力最為受喜歡,緊隨其後的就是閱讀。因此當代大學生還是很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的。

8.關於通常的閱讀地點的問題,約55.74%的同學選擇圖書館,36.07%的同學選擇自習教室,約73.77%的同學選擇寢室,約55.74%的同學選擇家,約22.95%的同學選擇書店,約1.64%的同學選擇食堂,約6.56%的同學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寢室、圖書館、家和自習教室還是比較大眾的讀書地點。

9.關於閱讀主要的問題,約70.49%的同學通過自己購買,約55.74%的同學通過到圖書館借閱,約42.62%的同學通過向他人借閱,約55.74%的同學通過下載到手機上閱讀,約32.79%的同學通過網上閱讀,約3.28%的人選擇其他方式。由此可見,自己購買到圖書館借閱和下載到手機上閱讀是閱讀的主要。

10.關於喜歡什麼型別的書籍,約59.02%的同學選擇了文學名著,約50.82%的同學選擇通俗小說,約34.43%的同學選擇歷史傳記,約21.31%的同學選擇經濟管理,約40.98%的同學選擇生活勵志,約xx.75%的同學選擇宗教哲學,約19.76%的同學選擇自然科學,約6.56%的同學選擇軍事,約1.64%的同學選擇法律,約32.79%的同學選擇專業書籍,約xx.75%的同學選擇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學名著通俗小說和生活勵志,而專業書籍得到的喜愛程度仍然不夠。

11.在更喜歡哪種型別的文學作品中,約%的同學選擇小說,約8.2%的同學選擇散文,約3.28%的同學選擇詩歌,約1.64%的同學選擇其他,約11.48%的同學選擇都喜歡,約3.28%的同學選擇不喜歡文學類。因此小說仍然是同學們的首選。

12.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是否積極去讀的問題,約22.95%的同學選擇通常都會找來看,約67.21%的同學選擇看一些,約9.84%的同學選擇從未。大部分的同學會看一些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籍。

xx.關於是否會做讀書筆記的問題,約19.67%的同學選擇會,約34.43%的同學選擇不會,約45.9%的同學選擇偶爾,一些。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有做一些讀書筆記的習慣,但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xx.遇到喜歡的書,通常的做法,約59.02%的同學選擇用最快的時間將它讀完,約xx.75%的同學選擇按照自己的計劃閱讀,約21.31%的同學選擇有時間就拿出來翻兩頁,約4.92%的同學選擇虎頭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過半數的同學還是對閱讀充滿興趣,但要注意是否會因為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甚至是小說),影響自己本來安排去做的事情。

15.關於對自己讀書量的評估,0%的同學認為自己讀書很多,約4.92%的同學選擇較多,約62.3%的同學選擇一般,約22.95%的同學選擇較少,約9.84%的同學選擇很少。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的讀書量還是不足,從中獲取的知識更是不夠。

16.大學生是否會關注和閱讀暢銷書,約31.15%的同學選擇會,約60.66%的同學選擇只是知道大概,不會去讀,約8.2%的同學選擇不關注。大部分大學生知道知道大概,這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一種表現,不能對於時代潮流熟視無睹,但也要仔細甄別,不能跟風而動,選擇適合自己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書。

17.關於對於網路小說的看法,約24.59%的同學認為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約22.95%的同學認為充分利用現代載體,利於傳播,約xx.75%的同學認為內容和寫作技巧有待進一步提高,約37.7%的同學認為整體品位不高,質量較差。比較多數的同學不看好網路小說,這是要在魚目混雜的書堆裡有雙明辨的慧眼,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網路小說,但不能只作為消遣的工具。

18.讀書應該是求質還是求量的問題,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寧可少讀,也要讀得有質量,約27.87%的同學選擇了泛讀,瞭解大意,能讀更多的書,約37.7%的同學選擇了努力既求質又求量,當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樣看來,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同學做出自己不同的選擇。怎樣讀得既有質又有量,值得我們的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或者做些讀書筆記,提升我們讀書的質量。

19關於閱讀動力的話題,完全出於興趣愛好這一選項被選次數佔有效問卷總數的百分率約為83.61%,提高學習成績約為16.39%,拓展知識面,跟上時代步伐約為52.46%,提高個人素養和品位約為57.38%,消遣,打發時光約為45.9%,選擇其他的約為4.92%。可見,閱讀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並非是絕對功利的,絕大多數的閱讀是出自興趣愛好。提高個人素質也是大學生閱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其對於未來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幫助的,在講究各方面素質發展的今天,大學生更應該拓寬知識面,閱讀確實是一種良好的途徑。

20關於閱讀最大困惑的問題,約21.31%的同學選擇了不知道讀什麼,約xx.75%的同學選擇不知道怎樣讀,約19.67%的同學選擇 不知道讀了有什麼意義,約57.3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記不住,約40.9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用不上或者不會用。相對來說,閱讀之後記不住和不會用成為大學生們的閱讀困惑。怎樣學以致用,也許也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思考的。

21.閱讀帶來的最大幫助,約9.84%的同學選擇學到了很多知識,有助於學業,約29.51%的同學認為閱讀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升素質,約21、31%的同學認為閱讀活用了課餘時間,使身心放鬆,約39.34%的同學認為閱讀拓展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0%的同學認為沒有幫助。由此可見,閱讀總歸是給大學生帶來了正面效應,以這些樣本來說,拓展視野和知識面尤其幫助大學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於其本身的主觀能動性。

解讀第12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閱讀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佈的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78.6%,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0—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6.6%,人均圖書閱讀量為8.45本。

本次調查從XX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調查對成年人群的調研放開了年齡上限70週歲的限制,因此,本次調查物件為我國全年齡段人口。

本次調查執行樣本城市為97個,覆蓋了我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樣本回收後,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的資料對樣本進行加權,並運用spss社會學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本次調查可推及我國人口12.57億。

(一)國民閱讀率上升0.2個百分點

XX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0%,較XX年的57.8%上升了0.2個百分點;報紙閱讀率為55.1%,較XX年上升了2.4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40.3%,較XX年上升2.0個百分點。上漲最快的是數閱讀方式接觸率,為58.1%,較XX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數化閱讀方式包括網路線上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碟閱讀、pad/pda/mp4/mp5閱讀閱讀等。

綜合以上各媒介,XX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8.6%,較XX年的76.7%上升了1.9個百分點。

(二)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微信閱讀

進一步對各類數化閱讀載體的接觸情況進行分析發現,XX年我國成年國民的網路線上閱讀、手機閱讀和光碟閱讀接觸率均有所上升,電子閱讀器閱讀接觸率略有下降。

具體來看,XX年有49.4%的成年國民進行過網路線上閱讀,較XX年的44.4%上升了5.0個百分點;51.8%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較XX年的41.9%上升了9.9個百分點;2.0%的成年國民用光碟閱讀,比XX年的0.9%上升了1.1個百分點;5.3%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較XX年的5.8%下降了0.5個百分點;9.9%的成年國民使用pad(平板電腦)進行數化閱讀。對微信使用情況的考察發現,有34.4%的成年國民在XX年進行過微信閱讀,在手機閱讀接觸者中,超過六成的人(66.4%)進行過微信閱讀。

對電子書報刊的閱讀情況考察發現,XX年我國成年國民電子書閱讀率為22.3%,較XX年的19.2%上升了3.1個百分點;電子報的閱讀率為10.0%,較XX年的8.5%上升了1.5個百分點;電子期刊的閱讀率為8.0%,較XX年的5.0%上升了3.0個百分點。

(三)人均紙質書閱讀量較XX年減少0.21本

XX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報紙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65.03期(份)和6.07期(份),電子書閱讀量為3.22本。與XX年相比,期刊和電子書的閱讀量均有所提升,紙質圖書和報紙的閱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56本,與XX年的4.77本相比,減少了0.21本。人均閱讀報紙和期刊分別為65.03期(份)和6.07期(份)。與XX年相比,人均報紙閱讀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閱讀量增加了0.56期(份)。

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閱讀電子書3.22本,較XX年的2.48本增加了0.74本。此外,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為7.78本,較XX年紙質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7.25本增加了0.53本。

(四)紙質圖書閱讀和手機閱讀時長增勢明顯

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傳統紙質媒介和新興媒介的時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傳統媒介中,紙質圖書閱讀時長增勢較為明顯;新興媒介中,手機閱讀時長增長顯著,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14.11分鐘。

在傳統紙質媒介中,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讀報時間最長,為18.80分鐘,比XX年的15.50分鐘增加了3.30了分鐘;人均每天讀書時長為18.76分鐘,比XX年的13.43分鐘增加了5.33分鐘;人均每天閱讀期刊時長為13.42分鐘,比XX年的10.05分鐘增加了3.37分鐘。

(五)調查新增pad閱讀資料

從新興媒介來看,人均每天網際網路接觸時間最長。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網際網路接觸時長為54.87分鐘,比XX年的50.78分鐘增加了4.09分鐘;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33.82分鐘,比XX年的21.70分鐘增加了12.12分鐘;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14.11分鐘;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3.79分鐘,比XX年的2.26分鐘增加了1.53分鐘。XX年新增對pad(平板電腦)接觸時長的考察,資料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在XX年人均每天接觸pad(平板電腦)的時長為10.69分鐘。

(六)“閱讀新聞”仍為主要網上活動

XX年我國成年國民上網率為65.8%,較XX年有所上升,通過手機上網的比例增幅明顯。

XX年,我國成年國民上網率為65.8%,比XX年的59.2%增加了6.6個百分點。具體來看,有超過半數(56.9%)的國民通過電腦上網,有56.2%的國民通過手機上網。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比例增幅明顯,與XX年的42.7%相比,增長了13.5個百分點。

我國成年網民上網從事的活動中,資訊獲取功能受到越來越多網民的重視,具體來說,有74.8%的網民將“閱讀新聞”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有43.6%的網民將“查詢各類資訊”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同時,網際網路的娛樂功能仍然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有64.4%的網民將“網上聊天/交友”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有53.4%的網民將“看視訊”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有46.1%的網民將“線上聽歌/下載歌曲和電影”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還有35.6%的網民將“網路遊戲”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有19.5%的網民將“閱讀網路書籍、報刊”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

(七)紙質閱讀地位未被撼動

對我國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的研究發現,57.2%的成年國民更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有14.3%的國民更傾向於“網路線上閱讀”,有23.5%的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有3.4%的人傾向於“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6%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並列印下來閱讀”。

另外,有8.0%的數閱讀接觸者表示,在閱讀過某一電子書後還購買過該書的紙質版本,較XX年的7.1%上升了0.9個百分點。

(八)超四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

超四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近七成的成年國民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舉辦閱讀活動。

XX年我國成年國民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只有2.0%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多,8.2%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比較多,有38.3%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一般,44.1%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

從成年國民對個人紙質閱讀內容和數閱讀內容的閱讀量變化情況的反饋來看,有8.9%的國民表示XX年“增加了紙質內容的閱讀”,但有11.3%的國民表示XX年“減少了紙質內容的閱讀”;有4.7%的國民表示XX年“減少了數內容的閱讀”,但有9.6%的國民表示XX年“增加了數內容的閱讀”。

(九)僅四分之一國民滿意自己閱讀情況

從成年國民對於個人總體閱讀情況的評價來看,有25.8%的國民表示滿意(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比XX年的21.0%有所上升;有16.3%的國民表示不滿意(比較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比XX年的23.5%有所下降;另有47.6%的國民表示一般。

(十)三分之二的人只看免費手機讀物

我國成年國民對圖書、期刊、電子書的價格承受能力與去年相比均有所增強。手機閱讀群體XX年手機閱讀人均花費為16.47元,較XX年有所下降。

對於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簡裝書的價格,有23.2%的國民能夠接受8—12元的價格,有30.8%的國民能夠接受12—20元的價格;11.3%能夠接受8元以下,27.4%能夠接受20元以上,另有7.4%的國民認為只要喜歡多貴都買。我國國民能夠接受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簡裝書的平均價格為16.01元,比XX年的13.68元增加了2.33元。

對期刊價格的承受能力分析發現,我國成年國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價格為7.42元,比XX年的6.80元增加了0.62元。

在接觸過數化閱讀方式的國民中,有44.3%的國民表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這一比例比XX年的38.7%上升了5.6個百分點。數化閱讀接觸者總體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1.58元,價格接受程度比XX年的1.28元略有上升。

手機閱讀群體中33.3%能夠接受付費閱讀,而有66.7%的人只看免費的手機讀物。手機閱讀群體在XX年全年人均花費在手機閱讀上的費用為16.47元,較XX年的21.43元有所下降。

(十一)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穩步上升

0—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6.6%,較XX年穩步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8.45本,較XX年提高了1.48本。

從未成年人的閱讀率來看,XX年0—8週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59.2%,低於XX年的66.0%;9—13週歲少年兒童圖書閱讀率為95.4%,較XX年的93.5%提高了1.9個百分點;14—17週歲青少年圖書閱讀率為88.3%,較XX年的79.1%提高了9.2個百分點。綜合考察來看,XX年我國0—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6.6%,較XX年的76.1%略有增加。

對未成年人圖書閱讀量的分析發現,XX年我國各年齡段未成年人群的圖書閱讀量均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我國14—17週歲未成年人課外圖書的閱讀量最大,為13.13本,比XX年的8.97本增加了4.16本;9—13週歲未成年人人均課外圖書閱讀量為8.80本,比XX年的8.26本增加了0.54本;0—8週歲兒童人均圖書閱讀量為5.56本,比XX年的5.25本略有增加。綜合以上三個年齡段,XX年我國0—17週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8.45本,比XX年的6.97本多出1.48本。

(十二)88.8%的家庭有陪兒童閱讀的習慣

在0—8週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到88.8%,這些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3.64分鐘陪孩子讀書。

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的分析發現,XX年我國0—8週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到88.8%,較XX年的86.5%提高了2.3個百分點;在這些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3.64分鐘陪孩子讀書,較XX年的23.87分鐘略有減少。

此外,XX年我國0—8週歲兒童的家長平均每年帶孩子逛書店3.52 次,比XX年的3.40次略有增加。四成多(42.3%)的0—8週歲兒童家長半年內至少會帶孩子逛一次書店,其中三成多(31.1%)的家長會在1—3個月內帶孩子逛一次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