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政企專題

新時期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

欄目: 政企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63W

培育開發優勢主導產業,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提升農村經濟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作為我省##城市,如何加速結構調整,構建外向型優勢農業,實現“興邊富民”目標,已成為亟需破解的重要課題。<?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新時期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

一、廓清思路,規劃引導,為農民指明調什麼

科學規劃主導產業。擴張出口果菜業。抓住俄濱海邊區2/3果菜依賴中國進口的契機,積極引進名優特品種,大力建設出口果菜反季節生產基地。2004年,果樹面積達##萬畝,發展蔬菜5萬畝,出口地產果菜5萬多噸,創匯400多萬美元。我們將根據俄市場需求,加快組建以外經貿公司為主體的果菜銷售集團,實現貯藏、保鮮、包裝、流通增值,規劃到2008年發展果菜##萬畝,產量21萬噸,成為全省沿邊最具活力的無公害出口果菜基地。提升食用菌業。提質增效,節本降耗,發展袋栽木耳##億袋,總產700萬斤,收入超億元。我們將繼續鞏固和規範專業鎮、村、戶建設,推廣優質菌種,擴大黑木耳、菇類生產規模,到2008年發展食用菌2億袋,實現耳、菇平分秋色。壯大藥材業。引進培育優質種苗,發展藥材近3000畝。我們將依託資源、氣候優勢,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全面推廣藥林、藥草間作套種,2008年發展中藥材3萬畝,成為全省醫藥工業原料供應基地。發展畜牧業。穩定豬禽生產,加快發展草食動物及特種養殖,畜牧業產值達8393萬元,佔農業產值23%。我們將大力發展草食畜禽,鼓勵興辦家庭牧場,2005年豬、牛、羊、禽、鹿、蜂、熊飼養量形成規模,建成對俄出口無特定病原和藥物殘留畜產品生產基地。

因勢調整區域佈局。組織專家會診團逐鎮摸實情、比產業、算效益,調整、培育“一鎮一業”。##兩鎮發展中藥材2000多畝,佔全市66%;##發展袋栽木耳6600萬袋,佔全市66%;##、##發展果樹10.5萬畝、蔬菜3.5萬畝,分別佔全市84%和70%,初步形成了“南藥、北菌、中果菜”的外向型優勢產業區域佈局。

積極扶持專業生產。深入開展“建爭帶”活動,實行幹部包村屯、包產業、包專案責任制,擴大各類專業村、戶生產規模,形成“一村一品”、村村聯動、戶戶行動的聚集和聯動效應。湧現專業村、一品村55個,佔村屯總數的54%。

二、創新模式,示範帶動,讓農民知道怎麼調

流通市場連結型。推行“市場+農戶(企業)”模式,使農產品直接進入市場。建市場。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原則,建設##大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和##出口果菜批發市場,規範農副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放大市場拉動作用,形成了外聯市場、內結農戶的區域性營銷網路。抓經紀人。靠政策鼓勵引導專業大戶、農技人員、下崗職工和農村能人從事加工運銷業,放手放膽搞活農產品流通,經紀人隊伍已達2500人。供資訊。建立農業資訊平臺,及時準確提供價格、生產、供需資訊和中長期市場預測,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樹品牌。整合農副產品品牌,統一包裝、銷售,擴大了市場份額。簽訂單。組織經營配套的外經貿企業、涉農企業與基地村、戶簽訂農副產品收購合同,以銷定產,承包承銷,降低了農民市場風險。

科技園區輻射型。推行“園區+農戶”模式,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園區引種、示範、育種、推廣的聚集輻射作用,促進農產品高產高效。爭取專項資金建設農業高科技試驗示範園區。建成##條萬畝無公害果樹節水灌溉示範帶,啟動建設國家級園藝產品出口示範區,重點建設對俄星火國際化示範專案、蔬菜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基地,3年內主導產業品種將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掛、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聯合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園區。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進、吸收和推廣科技成果,推動結構調整。大膽嘗試公司制、投資業主制、科技承包制、聯結農戶合同制,鼓勵農技人員留職留薪領辦、創辦示範園區及農業科技企業。引導農民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和勞力投入等形式,參與園區開發建設,培植了一批新型科技示範戶。鼓勵幹部群眾投資建設農業技術推廣示範園區。沿道、沿河、沿邊創辦農業科技示範園(點)32個,推動了先進實用技術普及推廣。##鎮幹部和農技員租賃農民土地300畝,引導示範全鎮農民集中連片種植日本圓蔥470畝,把風險留給了自己,把經驗傳給了農民。

加工企業帶動型。推行“政府+企業+農戶”模式,政府提供服務,企業負責市場調研和收購,農民只管種養,建立完善產業內部新型利益關係。政府減稅讓利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在市場介入、資質評估、專案審批、產品進出口、基礎建設、技術資訊等方面的全方位讓利,促進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成長壯大。累計投資、減免3000餘萬元,重點扶持##等百戶優加工、貯藏、包裝企業,年銷售農副產品7萬餘噸,延伸了產業鏈條。龍頭企業讓利反哺生產基地。龍頭企業設立結構調整風險基金,以保護價收購、預付定金、二次結算等方式反哺基地和農戶,實現了“利益均沾、風險共擔”。近兩年,老黑山澱粉廠出資62萬元補貼農民,馬鈴薯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積極探索增收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農民股份合作,吸引農民以土地、原料及進廠做工等形式參股分紅,由單純買賣關係變為夥伴關係,改變了一家一戶的傳統經營模式。

行業協會調控型。推行“協會+能人+農戶”模式,按產業組織龍頭企業、購銷大戶、流通組織和農民成立行業協會,統一開展生產、經營和科研活動。市食用菌、果菜、烤煙產銷協會及300多個分會通過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形成了“一家一戶為基礎,千家萬戶成規模,區域佈局作基地,龍頭組織拓市場”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市食用菌專業協會以家庭為經營單位,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食用菌科研中心為培訓示範基地,以農村經紀人為橋樑,把儘可能多的農戶生產納入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和聯合開發之中,形成了食用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產業化體系。吸納##等##家外經貿企業和63個基地村、5000多戶農戶加入市果菜專業協會,構建了外闢多元市場、內建特色基地、基地連線農戶的果菜生產新格局。

大戶群體擴張型。推行“大戶+農戶”模式,重點扶持種、養、加、運、銷和為農服務的農村大戶,使農民在結構調整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總結評比大戶。培養樹立各類大戶200多戶,運用交流經驗、參觀考察等方式推動生產,一批高效標準化果菜園、萬元效益田、50萬株苗圃、千頭豬場、500頭肥牛場、萬隻禽養殖場迅速隆起。扶持發展大戶。領導幹部和有關職能部門與大戶掛鉤,全力提供技術、資訊、資金等服務;引導大戶成立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形成技術、生產、市場、資訊聯盟;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機關事業幹部參與大戶生產經營,促其成為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的骨幹力量。宣傳表彰大戶。召開優秀大戶表彰大會,推介典型經驗,加大媒體宣傳力度,促進典型輻射到戶、帶動到戶。

勞務團組轉移型。推行“勞務團組+農戶”模式,組織農民離土離鄉從事非農生產,促進增收。大力開展對俄勞務合作。發揮地緣、勞動力及科技優勢,以##公司為龍頭,有計劃地組織勞務團組赴俄開展以種植業為主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在俄建立了一批綜合開發型農場,並向森林採伐、木材加工、建築工程承包等領域拓展。2004年執行對俄農業合作專案37項,合同派出勞務人員##人、總值##萬美元。有序組織農民外出打工經商。發揮親緣優勢,鼓勵農民到國內發達城市及國外務工經商。##鎮8000多朝鮮族人口1/3在外打工,年人均純收入萬元以上。積極鼓勵發展二、三產業。實行戶籍、經營、政策、辦事手續、子女入學“五放開”,鼓勵農民進城購房落戶、經商辦廠。全市從事二、三產業農民1.3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的29.5%。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促使土地集中到種植大戶手中,為農業生產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

三、尊重民意,維護利益,給農民保障放心調

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摒棄“一陣風”、“一嘴噘”、“一刀切”的長官意志,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財產所有權和民主權利,做到了引導不包辦,參與不干預。市鄉幹部改進作風,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營造了齊心合力推進結構調整的良好氛圍。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嚴格執行“一項制度”、“八個禁止”規定,堅決防止負擔反彈,實現了“減負促調整”。

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準確把握農產品生產規律、市場需求、價格走勢,幫助農民合理安排生產經營,增強主動性和預見性;組織鎮村幹部學習世貿規則,研究制定應對措施,學會運用保護措施有效規避風險。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落實優質優價政策,提高農產品質量。打破一己利益侷限,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損農坑農行為,強化執法監查,維護公平競爭,淨化市場環境。

尊重農民首創精神。多予、少取、放活,積極主動為農村出謀劃策。搞活土地使用權,補貼新上專案,引導股份合作和規模擴張,促進了生產要素向主導產業、優勢產品的聚集。制定調整規劃,及時提供指導,深入挖掘典型,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最大限度調動了廣大農民的調整積極性。牽線搭橋,結對掛鉤,完善服務,使農民真正在結構調整中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