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機關幹部下鄉日記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2.62W

下鄉日記一

機關幹部下鄉日記

7月13日,今天是來縣政府督室的第二天,沒想到領導就要安排我去下鄉,以深入瞭解百姓生產生活情況。上午就被領導叫去開會,希望能夠深入學習與領會此次會議的精神,明確會議的目的。

首先官方的傳達一下會議的內容: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機關幹部下基層聯農戶活動督查方案”,聯農戶活動以“一幫一”或“一幫幾”形式結對,全縣1100餘副科級以上領導、重要股級幹部,進入300個村委(社群),與2400餘貧困戶實現有效對接,聯戶幹部駐戶蹲點,宣傳國家和地方優惠政策,幫助群眾轉變觀念,為農戶提供勞動力就業轉移、農戶產品銷售資訊服務。手把手傳授種植,養殖、家禽防疫維修技術,幫助困難物件選準家庭種養專案,實現自主創業,尋找脫貧致富門路(此次是“聯農戶”活動是我們臨武縣為民辦實事工程的一個重點專案,也是頗具特色的活動)。而此次下鄉的目的,正是督查機關幹部聯農戶的情況,深入瞭解活動的成效。督查的形式:聽取鄉鎮情況彙報,檢視資訊檔案資料,訪問農戶幫扶情況等。

下午三點半,我們一行四人,包括我的兩位頂頭上司督查室的主任與副主任,一位聯農辦的領導驅車來到了花塘鄉花塘村,在村子的祠堂等待支書的到來。一個村子的祠堂可以說代表了一個村的形象,同時也是這方土地人民的精神象徵,往往也是村子裡最好的建築,因為人們就算在窮也希望自己村子裡有一個金壁輝煌祠堂。這個村子的祠堂雖是白磚砌成的,但是相比旁邊的灰磚瓦房也已十分顯眼了。不久村子的駱支書來了,領我們進入了祠堂內部。跟我想像中的一樣,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會議室,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可供全村人在這裡開會使用。四周貼了很多歌功頌德的對聯。在前頭的主席臺上還供了一個很大的菩薩。不由的讓我想起了我們村子裡的祠堂,不過它不是全村最好的建築。支書領我們來到了進門的右手邊的一個小房間,門外一塊金色小扁寫著“農家書屋”,聽說這是我們縣為民辦實事工程的一個重點的專案。進去後裡面只有一個大的書架,一張桌子和幾張較陳舊的椅子。四周的白石灰已經開始掉落,露出了斑駁的痕跡。雖書架不大,但是裡面書類繁多,有少兒讀物、社會自然類書籍、種植養殖技術。其中種植養殖技術的書籍特別的多,切實的滿足了農民最迫切需要,務必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這個工作的開展實施個人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是我縣一個重要的文化建設。特別重要的是定期還會往這裡送一些報紙,讓村子裡的人與外面的人保持著聯絡,不至於脫軌。其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我看到那些書時,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本《打工皇帝唐駿》,這位近來深陷學歷門的風雲人物,不知道他的傳奇是否能激起農民百姓發家致富。隨後我們來到了一位聯農戶的村民家,可惜的是他並不在家中。但是通過支書的介紹他家裡並不貧困,來聯絡他的機關幹部也並沒有給予物資上與技術上的支援,而是給予了一些資金上的幫助。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個形象工程,很形式化,沒有實質的內涵。

我們馬不停啼又來到了楚江鄉,來到了楚江鄉中學,學校正在修建教學樓,聽說原來是危房了,所以縣財政撥發大量的資金進行改進,同樣屬於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校長熱情的給我們切西瓜,講述著建設的情況。然後提前了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中學擴建將一條通鄉的道路佔用了,所以許多農民都趕著牛從學校裡過,這樣將十分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安全。因而鄉鎮府與學校提出了一個改道的方案,但是資金是一個大問題,資金最主要是用在建設一堵與道路相隔絕的牆上,所需資金是十萬。頓時,我就懵了,怎麼一面圍牆都要十萬呀,突然有一種不當家不知材米油鹽貴的感覺。離開學校,我們又來到了一個水庫。遠遠就看見有許多臨武鴨,鴨子多了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排山倒海的大腹便便的走來。這時領導說:“鴨子的聲音跟世界盃人們的叫喊聲一”,頓時,我們都笑了。在水庫修建防洪大壩的負責人又向我們講述了一下工程的進展。一個數字又深深記入腦中“200多萬”,這個防洪大堤要這個數。哎,沒想到小小的大壩也要這麼多錢,不就一些水泥嗎?不得不感嘆一句難怪中國的房價也這樣的貴,水泥都這樣的貴。

走上一條崎嶇的路,我們趕往大山深處,去武源鄉,早聽說這是一個較窮的鄉鎮,不過沒有來過。看到了幾座大山包圍下的平窪地帶的村莊,村子中有一個很大的湖。還真是依山傍水啊,風景好極了。遠遠的也可以看見座座小山,青山如黛,蒼勁有力,有稜有角,崛地突起,可愛極了。不由想起去年去北京的時候,在河北地區時,在火車上遠遠望去只有一帶平原,沒有起伏,感覺平淡。所以很慶幸自己處在南方的丘陵,人生或許也是如此吧,有一些小起伏似乎才精彩,有一些小困難才會更投入吧。到了鄉鎮府了,比我想象中要好,至少鄉政府的辦公樓不破敗。查看了一下聯農戶的資料,沒有什麼驚喜,一切都有它固的的路子。

快七點了,我們又回到了楚江鄉鎮府。鄉里的書記親自給我們彙報此次聯農戶的情況。如接到任務後迅速成立領導小組,調查農戶的情況等,給予了廣大農民技術指導,生活救濟,物資幫助等,完成了由“輸血”向“造血”的轉換。而頗值得一提的是聯合郴州農校在鄉里開起了養殖技術培訓班,加強對百姓的技術指導;還有解決了楚江鄉老師宿舍樓建設的問題,因為老師一直沒有住房(錢書記的發言很有領導範)。餓死了,終於開飯了。跟領導吃飯,在酒桌上,我也不免說幾句客套話,敬了一杯酒。

晚上八點,終於要回家了。上司在開車之餘還關心起我的感情生活了,頓時覺得自己真的已走入社會了。不是在象牙塔裡了,所要談論的話題也是這些事俗的東西了。

下鄉日記二

7月19日,今天又要下鄉,搞完今天此次下鄉督查活動就圓滿結束了。今天任務很重,要去四個鄉,而且路程也遠。

太陽依舊那麼熾熱,一路顛簸。我們將要去在"臨武屋脊"之稱的香花嶺.其得名於它處在崇山之巔,每年的冬天都會下雪.香花嶺面積不大,所管轄的村子也不多。但是這個小鎮曾繁華一時,因為它有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許多人都到那裡去開採礦物,發財後就住在那裡。同時吸引著許多外來老闆,因此,服務行業也迅速發展起來,有許多大酒店、大飯店、歌廳,檔次與消費水平不比縣城差。但是小鎮的城市建設比較差,垃圾到處都是,顯得比較贓,這也是我對香花嶺最初的印象。其實會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因為我爸曾在這裡長期工作過,我叔叔們也來這兒淘過金,我舅在這裡工作,我外公外婆現在也住在這裡。半年沒有來過了,今天又來到這裡,有兩點真的讓我十分驚奇。第一是它們的鄉政府大樓,新建的鄉政府大樓十分氣派,是我這次下鄉看過最氣宇軒昂的大樓了。想想我爸當年在這工作的時候,住的是石灰瓦房,十分破敗,與現在真的是不能同日而語。第二點是鄉政府領導班子,真的是日趨年輕化啊,鄉鎮一把手的書記竟然是80後的,才三十歲,已經成為了一個鄉的領頭羊了。這又不禁讓我想起我老爸來,想他做一把手時也快奔四十了吧,看來這們蔣書記還真可稱為當代青年才俊,所謂前途不可限量也,可能就是指這樣的人吧,在而立之年,不僅志向已立,而且已經大展拳腳了。

在去香花嶺之前,我們來到了鎮南鄉,雖然經常從這經過,因為這是上香花嶺的必經之路。但是我真的沒有進過他們的鄉鎮府,來到這裡,看到了國寶,就是被譽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的“紅豆杉”,就是歌詞裡唱的那相思豆了,孤陋寡聞的我還以為王菲的“紅豆”是指我們平時吃的紅豆呢。不是他們書記一語驚醒,我還真的不知道,“小周,以後要送男朋友就到我們這裡來摘啊!”可惜的是,現在不是它結果的季節,不然的話我真的要摘幾個回去。

今天這次下鄉主要是在鄉鎮府聽各位領導彙報他們鄉里聯農戶的情況,瞭解到了現在我們縣許多農民已經走上了副業致富的道路。如鎮南鄉佛祖村的養豬場,規模比較大,養殖了有600多頭豬呢,還有其鄉伍裡村的小水果冬棗種植加工,種植面積也有600多畝。其它的鄉也有養牛、驢、魚的,同時也有水果的種植,烤煙種植。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許多農戶想要擴大規模,但是資金缺口大,也缺少籌集資金的門路。又如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長年也得不到解決,而此次機關幹部聯農戶的活動正給他們帶來了福音。給百姓解決了貸款上的問題,加強了對其的技術指導。在聽取鄉鎮領導彙報的同時,他們也給這次聯農戶活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香花嶺的蔣書記就提出機關單位可在農戶當中開展一些專題會議,專題培訓。讓農民群眾瞭解當前供求關係,種植適銷對路的產品,解決技術難題等。

之後來到了我們縣裡比較大的兩個鄉,麥市鄉與萬水鄉,這裡不僅因為人口多,面積大;而且也因民風彪悍而出名。與許多地方純樸的民風不同,這兒時常會有一些打架鬥毆事件,而往往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兩個村子的大大出手,場面不比香港的黑社會幫派之爭遜色。因而確保社會的安定是這裡鄉幹部最主要的職責,也是他們最頭痛的問題。在萬水鄉書記的辦公室,他向我們說起了近期的兩個村子的打架事件。感到慚愧的是,其中一個就是我們村,我們村子的後生素來愛打架,而且很好面子,為面子不惜大大出手。跟那個村也是多年的樹敵,結下不少恩怨。記得有一年除夕,兩個村子還比起誰在新年鐘聲響起時,放的煙花大,放的煙花多,持續時間長。那年也不知為煙花廠做了多少貢獻,付出了多少血汗,而這些他們全然不顧,只為爭得面子。更有一年竟鬧得許多人都不敢回家,因為有一村子的竟在路上堵截巴士,只要是對面村子的人就脫下來打一頓,甚是誇張。這時,我們陳主任說:“面子,是中國最大的國情啊!”真的是精闢啊,農民有時真的只顧面子,不顧其它。

下午四點,回到縣城,此次下鄉督查活動就圓滿結束了。雖有許多成果,也有一些缺陷。如有許多地方鄉鎮都真實的在開展為民辦實事的工程,為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在搞形象工程,如楚江鄉中學危房的改造,香花嶺鄉為花石龍村解決飲水問題,保證一百多口人正常的飲用水。同時我們也得到不少好的意見,建議。為抓典型,樹特色提供了許多的材料,也正是我們此行的最大目的。不足之處就是,每到一個鄉,我們就往鄉鎮府跑,欣賞參觀了許多鄉鎮大樓,聽了許多鄉鎮領導的彙報,但是沒有深入到農戶家瞭解最最真實的情況。從中,我獲益良多,也成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