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感恩父親的美文:不忘慈父情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4.89K

算起來,父親離開我已經十三年了,漫長的時光,從未停止過的思念,經常回憶起和父親在一起的點滴,父親待人脾氣和善,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寵愛有加。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走後,我才更加不能適應沒有父親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流逝,思念愈來愈深,有時候走在人海中,看對面走來的老人,會下意識地想,這個人眼睛像父親,那個人身形年齡和父親差不多,還有那邊走來的,神情和父親怎麼如此相似……接下來,“如果我父親還在、如果我父親還健在”的種種聯想,更是讓自己深深沉浸在遺憾、失落之中,久久難以排解。

關於感恩父親的美文:不忘慈父情

七十年代,父親在離家十多裡的鐵木廠上班,中午單位管飯,主食是一個或者兩個面卷子(就是今天的白麵饅頭),不夠的話可以吃棒子麵窩頭,管夠。那時候日子過的拮据,我們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白麵,所以父親每次都是把面卷子省下來,帶回家,給我們姊妹三個解饞。那時候,每到傍晚,我們姊妹三個,只要聽到父親自行車的鈴鐺聲,就一起從屋裡奔出來,一邊齊聲喊著“爹!爹!……”,一邊看著父親像變戲法一樣,樂呵呵地從自行車的前褡子裡面掏出誘人的面卷子。回到屋裡,給我們姊妹三個勻成三份,我們往往連加熱都等不及,就開始吃開了。父親則在一旁,抽著廉價的菸捲,慈愛的望著我們。如果碰到父親發工資的日子,又恰巧路過集市,給我們姊妹帶回幾塊水果糖,也是必不可少的。

好吃的、好用的東西先由著孩子,多年延續下來,父親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即使到了晚年,我們姊妹三個早已長大成人,生活條件好了,父親還是會在我們回家的時候,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留著一塊給孩子們分享。我們姊妹三人,不管是誰偶爾說一句父親熬的湯或是做的什麼菜好吃,等下次再回家的時候,那道菜也必定是會擺上餐桌的。

不僅在吃穿用度上,父親首先想到我們,不管日子多麼艱難,也從來沒有把一些負面情緒帶給我們。那年我大概六七歲時,外婆病重,母親已經在那裡守候好幾天了。父親請假在家照顧我們姊妹三個,大姐只比我大兩歲,小妹比我小兩歲,好幾天不見母親,開始輪流哭鬧起來。父親一看真哄不住了,就對我們說,只要不哭不鬧了,就帶你們找娘去,我們立馬都變得乖乖的。外婆家離著我家有十多裡地,父親把自行車推出來,我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橫樑上,大姐坐在後座上,父親則找出一條長圍巾,把小妹攏在後背上,一行四人就這樣出發了。在路上,引來了好多莊戶人的側目和議論,都誇我父親車技好,小妹舒舒服服又有些得意的雙手抱著父親,趴在父親後背上,現在想來,那時那刻幸福真的像花一樣。

不僅如此,在童年的時候,心靈手巧的父親還曾經利用做木器的下腳料,給我們姊妹三人做過筆筒、鄰居男孩子們才有的木頭槍。碰到每年的元宵節,更是提前為我們扎制燈籠。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費時好幾晚上,為我們扎的小汽車形狀的花燈,那時候小汽車在農村還是稀罕物。父親扎制的小汽車花燈,一米見長,車軲轆是用木頭一點點刻出來的,框架也是木條做的,周圍用玻璃透明紙圍起來,配上花花綠綠的裝飾,車頭前面拴上一根細繩,可以牽著走。等到月亮剛露頭,我們姊妹三就迫不及待的把花燈裡的蠟燭點上,輪流牽著慢慢走,不知惹來鄰居小夥伴們多少羨慕的眼神,他們還討好我們姊妹三,請求讓他們也牽著走走……

父親寵我們,有時候甚至近乎於溺愛。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父親更多時候是採取放任方式,他經常說,女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歸她娘管。所以,在記憶中,父親別說打我們,就連聲嚴厲訓都沒有過一次,這樣說可能會有人感到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就是這樣的。我們小時候,聽鄰居大娘大嬸們經常說的就是,老李家兩口子上輩子肯定沒孩子,也太稀罕了。也正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我們姊妹幾個的性格都比較溫順,直至走上社會,也開始知道了人心難測,當然也有令自己不平之時,小妹就此發過不少感慨:“都怨咱爹孃,啥心機也沒有,養了三潮巴。”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抱著感恩的心,感謝父母言傳身教,教會了我們善良正直、踏踏實實做人。

到了九十年代,生活條件逐漸好轉,我們姊妹也陸續到了出嫁的年紀。女孩子結婚前收彩禮,似乎是不成文的規矩。但父親對此是持反對意見的:“我是嫁閨女,又不是賣閨女,再說了,咱看中的是男孩子的人品,如果對方經濟寬裕,結了婚還怕閨女撈不著花?如果對方真沒有,擠兌人家東淘西借,逼得陽曆翻天、雞飛狗跳的有啥好,結了婚婆家人怎麼和閨女好好相處?真心為閨女著想,就先為女婿著想。”母親開始對此事還是有一點顧慮的:“別人家的閨女都收那麼多,咱要這麼丁點,顯得咱閨女不金貴,人家還以為咱孩子有毛病呢!”但在父親的堅持下,我們姊妹三個都是象徵性地收了對方一點禮物,就嫁了出去。直至現在和熟悉的同齡人玩笑起來,還會說自己當初是被父親處理的。唉,不管是母親要彩禮,還是父親堅持不要彩禮,初衷都是切身實地的為孩子們考慮啊。

父親退休了,終於可以閒下來,該好好歇歇了,可沒兩年功夫,母親就身患重病,變得不能自理,父親擔起了了丈夫應該做、卻不一定能做的很完美的責任。自從母親患病到父親去世,整整十年的時間,父親一人日夜照顧著母親,在父親的精心照料下,不能自理的母親沒生過一次褥瘡,反而比沒生病時胖了好多。

自從父親去世後,我們姊妹才接過了照料母親的責任,父親走後,母親又和我們一起度過了七八年的光陰,母親跟著我期間,我一邊照料母親,一邊上班,孩子那時也年小,每天加起來的睡眠時間不超過五個小時,沒三四年的功夫,我就累垮了,不得不住進了醫院。也許只有經歷過,我才更深的體會了父親十年的辛苦,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描述的。

可父親在世時,終日照顧母親,肯定也有過疲倦,也有身體不適的時候,可他從來沒守著我們發出任何怨言,和母親感情深厚是一個原因,不願給孩子們增加負擔,想法減輕孩子們的壓力,又何嘗不是父親最大的心願,所有的勞累,所有的辛苦,他一併替我們承擔了……

童年時候就知道父親對自己好,但真的不曾理解究竟好到什麼程度,鄰居嬸嬸叔叔逗引我們玩的時候,喜歡問“誰對你最好”,自己往往連考慮都不考慮,立馬脫口而出:“當然是我爹對我最好了”。“那好在哪裡呢”?“我爹給我買還吃的,我爹還給我做小手槍,我爹還給我畫仙鶴呢(父親畫的仙鶴活靈活現)”……總之,當時,在自己眼裡,父親是無所不能的,父親是山,是可以永遠依靠的山,父親是海,是終生包容自己的海。

度過了有些浮躁的青春期,也有了自己的思想,慢慢的開始理解父親,特別自己也有了女兒後,更明白了父親愛著自己,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是處處為子女著想的愛。而作為女兒的,哪怕回報給父親的不過是幾瓶白酒,一箱牛奶,甚至在他退休之後,只是陪他嘮嘮家常,就已經能讓父親欣慰好久了。

父親是在零四年春天患病,飽受病痛折磨,七個月以後離開的。父親走了,母親開始跟著我一起生活,曾經被自己認為是家的地方也換了主人,我的家沒有了……我託朋友從北京帶回來的紅星二鍋頭,父親再也喝不到了。沒有了父親,休假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可以提前做好飯菜,等我回家的人了,女兒開學的前幾天,也沒有人會問我學費夠不夠了,過年的時候,更沒有人給我壓歲錢了(父親每年都給我壓歲錢,他說過,自己的孩子是永遠都需要壓歲的,我最後一次收壓歲錢是在零三年的春節)……

千言萬語,萬語千言,這一生一世,不忘慈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