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與人生有關的美文欣賞:人生的蒼茫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98W

編者按:人生是一段長長的旅程,行走在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會歷經磨難,看透人生的蒼茫,願我們找到方向,把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加寬廣。

與人生有關的美文欣賞:人生的蒼茫

儘管時間磨蝕了我的面龐,但它沖洗不掉留在我腦子裡的記憶。有些事情一旦我們經歷了,是怎麼樣都不會忘記的。

記得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好的別人 都說我倆是穿同一條褲子的。我和他相識於孩提時代,那時侯的我們相約長大後一起闖蕩這個世界。我們每天都想入非非,我們甚至都有了不成家的荒唐想法,那時父母以為我倆是鬧著玩的,並沒有當真,也任由我們一味的混鬧,誰知十年後我們說的話卻應驗了。這可急壞了父母,他們最大的心願是看著我們成家立業,豈料我們不僅沒有女朋友,也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甚至連找女朋友的想法都沒有。不是我們不願意找,而是我們很迷茫,假如我們有了女朋友,該如何和她相處?該如何去和她組建一個家庭?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給一個女孩子幸福,我們滿腦子都是自由、事業、價值觀。我們整天想著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結果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反而是這個世界終結了我們的夢想。

我們這代人活在父輩的羽翼之下,像溫水裡的青蛙。沒有經歷過苦難的洗禮,根本就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只是一味的得過且過。困難一旦來臨,只會抱頭痛哭,一個勁的埋怨生活太苦,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黴。從來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想想自己到底付出過什麼,憑什麼向父母向生活索要這個要求那個。

父母溺愛我們,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我們的父母吃了太多的苦,飽受了許多難以想象的艱辛。他們只是希望我們不要走他們的老路,誰料這樣,反而是害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直到現在我們馬上快三十歲的人了,還沒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在銀行裡也沒有積蓄。只是一直在吸允父母的血汗,我們美其名曰替父母花他們用不了的錢。我們花著父母的錢,住著父母辛苦買的房子,難道我們的內心就沒有一絲的愧疚感嗎?還是喜歡把它歸咎為父母對我們應盡的義務嗎?

我們從一生下來,父母就為我們吃了數不清的苦,如果我們是夏天出生的,父母還好受一點,假如是寒冬臘月出生的。那可苦了我們的父母,他們一邊要忍受我們的吵鬧,一邊還要忍受刺骨的寒風,做過父母的朋友應該能明白我所說的話,小時候父母總擔心我們長不大,怕我們凍著餓著,怕我們在學校被別的同學欺負,長大了又為我們的工作擔憂,再過兩三年又為我們的婚姻操心。他們把自己的大半輩子青春都無私的奉獻在了我們身上。

我和朋友有過一次深刻的交談,我們商量,要麼我們隨便結個婚,給父母一個交代,讓他們少操點心,可一看身邊的異性朋友,有涵養的溫柔的女孩人家早就名花有主了,條件差的我們又看不上。轉了一圈我們又回到單身的行列,並對所有人,包括父母說自由萬歲,單身有理。氣的父母幾天都沒有睡好覺。可我們也沒有辦法,社會就是如此現實,眼下都是這種狀況,父母一看,也不再說什麼,還是祈盼我們能早日成家立業。可我們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價值觀。什麼時候不用家裡人擔心就能解決困擾我們多年的個人問題?那時我們會毫不猶豫的對父母說,爸媽你們可以放心了,我們結婚了。

後來我和我的朋友也分道揚鑣,起因竟是一個困難,我找他幫個忙,他答應了,但他沒有履行對我的承諾,我在電話裡質問他,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他還會不會認我這個朋友,他說他會,我問他如果你當我是你最好的朋友,那個忙你還要不要幫我,他很直接的說不幫。我很生氣,並對他說如果日落之前你還能幫我,我還當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很乾脆的說那你就當從來沒有我這個朋友。我們來了一次思想上的對決。結果我們是兩敗俱傷,他失去了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而我認清了一個人。

那天我掛掉電話,我一個人偷偷的大哭了一場,我不是哭他也不是哭我,而是在哭我們的友誼,我們十幾年的關係還比不上一個困難,是我們的心冷漠了,還是我們的身上欠缺了什麼,

那天我是逆著風而行,我想看看風能不能把我身上的憂愁吹散。那天我一直躺在床上發呆,直到很晚才休息。休息時我才懂得放棄有時也是一種境界。

我走路時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回頭向後看。後來我從他家門前走過沒有回頭,因為我知道回頭意味著對曾經的一切割捨不開。我清楚的懂得,一份感情不會那麼輕易的放開。只有當彼此漠視對方,對方才會慢慢把生命裡曾經最重要那個人遺忘。

當我們某天偶遇,彼此的面龐也許會在對方的記憶裡模糊。但曾經的那份堅守會止不住彼此的思念,從靈魂的最深處噴湧而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忘記一個人很容易,但忘記一份感情太難,人們常常用淡忘這個詞來給一份感情做歸納。

其實有些事情當我們經歷過,就不會輕易忘記,因為人的記憶像一張白紙,一旦紙的上面有東西,再怎麼塗抹,也會留下痕跡,更別說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那些刻骨銘心的故事了。

作者|潘振榮

公眾號:西南當代作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