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精選19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24W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

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課堂中,不同的教學情境我們面對的教學情況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認為要想讓探究性學習發揮作用,活在化學課堂當中,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精選19篇)

首先,需要在課前抓住所有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備課。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靈機一動、節外生枝、別出心裁等,都會出現一個個新問題、新情況,如果教師課前沒有進行充分的備課準備,再加上缺乏一定應變能力,則課堂上要麼出現冷場的現象,要麼教師一言帶過,要麼避而不談,高明一點的教師可能會打起太極,將這個問題推給學生,留在課後再進行探討。這樣一些處理方式都不應該是探究性學習所要的方式,它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果。

備課實際上是在腦海裡活現上課情景,既要把講課的內容、方法、步驟仔細推敲、揣摩,又要在頭腦中想到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形成一個在腦海中上課的.過程。如果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方面考慮,不但會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而且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

所以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條件。

其次,要能夠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對即將到來的課堂的策劃,缺少現場性,當教師把事先設想的方案帶入現場時,往往會出現新情況。在面對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時,教師不能拘泥於預設的教案不放,需要獨具慧眼、善於捕捉,能夠及時對學生生髮的問題進行價值判斷,憑藉教學機智應對突發性問題,對預設的教學進度與環節、方法與手段適時地做出反應和調整,按照教學情境動態地實施教學方案。這種應變是事先意想不到的,而教師調整的決策必須完成於瞬間,容不得仔細琢磨,反覆推敲。

如果出現預料之外的情況,要思考和判斷是否有助於學生素質的培養,如有助於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教師就要及時組織學生對生成的問題進行研討,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最後,教師要學會總結、反思、積累。

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需要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深刻地反思、積累經驗。這對教師而言是一個逐漸積累和發展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默會的過程,是實踐智慧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向教育專家、學科專家和同事學習,更要學會向自己學習、向自己的教學學習。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2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發明逐漸走邁人們的生活。家用電器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方便與豐富我們生活。而與同時,一個隱形殺手的潛伏在人們的四周。它無色無味,也許在短時間內不被人們發覺。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脅到我們的生命。為此,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瞭解更多的輻射危害,尋找出可以防輻射的方法,給予更多人幫助。

二、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電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磁輻射有兩大類:一是自然界電磁輻射源,來自某些自然現象,如雷電、颱風、太陽黑子活動與黑體放射等。二是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來自人工製造的若干系統或裝置與裝置,其中又分放電型電磁輻射源、射源電磁輻射源及工型頻電磁輻射源。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1969年~1982年,美國與裡州有951名男子死於腦瘤,當時該地區在發展多項電器工業,而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電工或電器工程師。對此,得克薩州癌症醫療基金針對這一些人進行抽樣化驗,發現好多人的癌細胞比一般人的生長速度快24倍。吸收電磁輻射過多,會導致胎兒變形、骨髓早死、白內障、肺致病死性損傷。

四、有效防護電磁輻射措施

1、縮短一次接觸電磁輻射的時間

2、使用防輻射護膚霜。

3、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應用手冊,該根據指示規範,保持安全操作距離。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當電器不用時,最好將電源關閉。

五、各家用電器的輻射量。

也許這些電器的電磁輻射不是很大,然而我們卻不可忽視。電磁輻射有一個累計效應,偶爾一兩次看不出什麼毛病,但日月累積到一它程度就會慢慢對人體產生危害。

注意:對人危害三大要素

a、輻射源的強度

b、受輻射的時間

c、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

六、調查周圍人群對電磁輻射的認知程度。

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們深入周圍身邊的人們,其中多數都是我們的親人,在一次調查中,點共調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說一點都不知道。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數人不明白什麼是電磁輻射。為此,更加地堅定我們對電磁輻射的研究。

七、組員的感受

我們都認為了解電磁輻射是很緊要的,廣大的人民群眾在使用家用電器並不知道電磁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為然,並不重視,久受電磁輻射的危害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因此,我們認為是否國家可以宣傳電磁輻射的危害。這樣的話,應該可以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八、疑難問題

電器在使用過程中是否產生的電磁輻射都是相同?

每一種電器的使用是否有一個安全的距離?

九、參考文獻

1、《電磁波傳播與研究》

2、《電磁波》黃巨集嘉 著

3、《電磁波傳播原理》候傑昌 著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3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 ——開題報告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資訊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性學力,主要是通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和發現,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託,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1、什麼是研究性學習?為什麼在高中課程設定研究性學習課程?

答: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當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作為一門課程,研究性學習應當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呢?

答:研究性學生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個是開放性。第二個是探究性。第三個是實踐性。

4、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變化。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實施和組織呢?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應瞭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資訊資料;要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訊資料間的關聯;最後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

5、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老師指導作用該如何發揮?

答: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當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6、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答: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度,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當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路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開發和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广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通過評價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絡,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當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資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取得資訊,學會整理與歸納資訊,學會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資訊,來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資訊、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當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於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於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造慾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資訊、採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於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後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鑑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揮優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型別區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餘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型別

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型別。

專案(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專案的設計兩種型別。前者如一次環境保護活動的規劃,後者如某一裝置、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於一種型別,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型別。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作。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4

研究課題:海南的茶葉產地分佈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

小組組長:汪靖惠

小組成員:毛彪蔚 汪靖惠 柯維凌 餘嘉巨集 周巨集駿

指導老師:樑振峰

研究方法及步驟:1,分組,分工;分別進行上網查詢,查閱書籍,問地理老師等.

2,對查來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用的資訊 .

3,對資訊進行整編,整理出一篇報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葉眾所周知,品起來更使君感覺到絲絲清爽,蕩氣迴腸.那麼,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 海南又具備怎樣的'優越條件致使能種植出這麼好的茶葉呢 對此,我們對海南的茶葉產地分佈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報告:

在學校全面展開的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小組5人與指導老師一起提出了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側重點在於分析與取證,結合茶葉的生長環境,與海南主要種植茶葉的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相比較,得出結論.這個調查報告主要結構是:先介紹茶樹普遍的最適生長條件,再依次列舉海南茶葉主要分佈地――五指山,白沙及萬寧中的特產茶葉,及它們生長所需要的環境,通過介紹上述三地的自然條件,最終得出結論.

一,適宜茶葉生長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氣溫和熱量的基本要求 :

茶樹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對溫度和熱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茶樹才能生長良好.氣溫在10-35度之間時,茶樹通常能正常生長,在20-25度時生長最快,氣溫超過35度時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穩定在8-14度時,茶樹的越冬芽開始萌發.氣溫降到15度左右時,新梢就停止生長,但根系一般在溫度低於8度時才停止活動.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茶樹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長,處於休眠期,在某些地區由於冬季溫度過低還會造成凍害.除了對溫度要求外,茶樹對積溫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況下,一年之中大於10度的活動積溫越多,茶樹的生長時期就越長.茶樹每萌發一輪所需的大於10度的活動積溫為760-1060度.(海南島年平均氣溫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不過5度,這就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水分條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的基礎條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氣溼度太低,對茶樹生長不利.降水是茶園水分最主要來源,保證茶樹能正常生長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於100毫米.當月降水量少於50毫米時,茶樹缺水.空氣相對溼度對茶樹生長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認為,在茶樹生長期比較適合的空氣相對溼度為80%-90%,低於50%對茶樹生長髮育不利,而且使茶葉質地粗硬,品質降低.(海南島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氣溼度較溼,茶葉水分多,味道純.)

茶樹生長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樹對土壤條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特別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為適宜,PH值高於6.5的土壤不能種植茶樹.我國適合種茶的土壤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二,生長在五指山地區的茶葉

五指山市年平均氣溫22.4℃,無寒冬,無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產的主要特色茶葉是苦丁茶與水滿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屬冬青科植物,適合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矣,唐代名醫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標準藥性大辭典》亦載苦丁茶味甘苦,性寒無毒,為涼肝散風要藥可見苦丁茶具有:降血壓,血脂,消熱消炎,防齦解酒,消帶減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理療保健功效,適於日常飲用,是理想的純天然綠色保健飲品,取於天然,飲得自然.海南島五指山脈,海拔1867米,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氣候溼潤土質疏鬆肥沃,是苦丁茶最為理想的生長地區:正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獨具一格的品質.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譽海內外.

水滿茶

水滿茶也是海南綠茶中至高無上的貢品茶水滿茶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於雲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茶樹植株為喬木型,大葉種,樹姿直立,分枝部位高,葉橢圓形,葉面隆起,葉齒淺稀鈍,芽葉無毛,樹高11~12米,樹幅7~8米.主要分佈在五指山區,產量少,適宜製作綠茶.之所以是貢品,是因為水滿茶的生長條件太獨特了,置於高山雲霧之中,只有雲霧繚繞,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滿足其生長條件.

三,生長在白沙縣的特色茶葉

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產於海南省五指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黎族自治縣坐落在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為東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積佔41.9%,全縣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處,南部鸚歌嶺為最高峰,1812米,是僅次於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縣大小河流30條,其中流經境內的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縣屬熱帶季風性氣候,高溫多雨,光熱充足,全年日照20xx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區氣候特點突出.產茶區位於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這裡四面群山環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雲霧瀰漫,氣候溫和,是屬於高山雲霧區.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溫16.4~26.9℃,溫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白沙境內的國營白沙農場是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地.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雲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育,實之結成,均為區域性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質高產,1993年幹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四,生長在萬寧的特色茶葉

萬寧市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28.5℃;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鷓鴣茶

東山嶺的鷓鴣茶有名氣,那是因為茶樹吮吸了當地土壤裡酸鹼適度的豐富有機物質,受益於山川靈氣,雲霧,香露,茶葉長得綠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葉放進嘴裡品嚼,起初有一絲苦澀味;接著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經過科學加工處理後的茶葉,色澤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學分析報告證實,鷓鴣茶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9種物質和17種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鈣和鎂元素含量甚高.這也應證了萬寧實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實在海南生長的特色茶葉還是非常多的,我們在這裡只是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葉,所談到的內容還是屈指可數,肯定不能滿足讀者及學校的要求.以後的地理學中,我們將會學到更多的關於植物種植的環境,我們研究課題的中學生,海南茶葉協會,海南有關的學者也將繼續努力,為著力解決海南的茶葉種植,發展,銷售,前景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海南年鑑》

《海南省志》

《中國茶葉研究百科》

《海南省地方誌》

《中國地理》 等等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5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絡,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資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取得資訊,學會與歸納資訊,學會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資訊,來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資訊、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於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於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造慾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資訊、採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於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後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鑑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揮優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型別區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餘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型別

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型別。

專案(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專案的設計兩種型別。前者如一次環境保護活動的規劃,後者如某一裝置、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於一種型別,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型別。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作。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小組合作研究是經常採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組,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

個人獨立研究可以採用“開放式長作業”形式,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佈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範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並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

採用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後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

(二)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式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進行過程中這三個階段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互動推進的。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本階段要求學生自己調查、觀訪(也可有組織的)採訪等。目的在於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然後經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中研究題目。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確定具體的研究,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資訊、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採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實踐體驗階段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應瞭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資訊資料,要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與歸納資料,發現資訊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最後綜合資訊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採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以支援所得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資訊,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製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資訊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並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援研究結論證據,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並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科學與科學態度。

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穫進行歸納、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採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牆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發表,或通過指導老師主持的答辯。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於和善於申辯。

(三)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拭試體作用,同時,也重視老師指導作用。左右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草藥,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主體,並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資訊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和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

六、研究性學生的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度,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的一般原則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採用形成性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和在過程中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和自我改進,使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主體的多元化。者可以是教師或教師小組,可以是學生或學生小組,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與開展專案內容相關的企業、社群或有關部門等等。

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是否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採納他人的意見等。

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來反映,也可通過行為表現和學習的結果反映出來。

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要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節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如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計分析,使用新技術,對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

四是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要考察學生在一項研究活動中從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後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其發展狀態。

五是學生的學習結果。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它可以是一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教師需要靈活掌握標準。

手段、方法的多樣性。研究性學習的可以採取教師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與對組內個人的相結合,對局面材料的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性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要貫穿研究性學生的全過程。操作時可重點從三個環節,即開題、中期和結題著手。

開題要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解決問題過程中。

中期主要是檢查研究計劃的實施情況,研究中資料積累情況,以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情況等。對結果要及時反饋,對於在研究中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要通過教師指點、學生小組內部討論、學生小組間交流、尋求校外幫助等方式予以解決。

結題主要對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情況、體驗情況、資料積累情況、結題情況、研究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進行。

的具體可以由指導教師提出,也可以在師生協商的基礎上提出。鼓勵由學生個人或學生自己設計,對自己的研究情況加以,充分發揮的教育功能。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6

1.課題的來由

《紅樓夢》是我們四大名著之一,從清至今,人們對它的拜讀不但沒有減少半分,反而與日俱增。這都緣於它所描寫人物的多樣性,故事情節的曲折性使我們愛恨交加。對於寶玉,黛玉,寶釵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也許是最吸引大家的。隨著我們成長,對這個也有深入瞭解。看過劉心武的“百家講壇”,認識到這不只是三人的感情糾葛,更大的意義在於三人後的家庭,社會背景的深入。因此,我們決定去探究。也許只會是冰山一角,也許九牛一毫,但領略一番它的內涵,也並非無所收穫。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感受《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悲歡離合,體驗人生的豐富內涵,走進《紅樓夢》,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在閱讀的基礎上,鑑賞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命運走向的合理性,從而更好的把握名著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意義,更好的瞭解文學反映生活的本質特徵。

3.成員分工

指導老師: 組長 組員

4.活動步驟,內容

(1)閱讀經典名著《紅樓夢》

(2)蒐集與《紅樓夢》相關的人物評論與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種不同學說之間的主要差異。

(4)對書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對獨立的觀點。

(5)提交經驗論文,製成開題報告。

5.研究計劃

時間 內容

1-6 周 查閱資料 確定課題

7-10 周 開題報告會 上網調查、實驗調查 10-17 周 篩選資料 ,形成論文 17-20 周 展示研究成果,結題報告

6.活動步驟

內容

(1)閱讀經典名著《紅樓夢》

(2)蒐集與《紅樓夢》相關的人物評論與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種不同學說之間的主要差異。

(4)對書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對獨立的觀點。

(5)提交經驗論文,製成開題報告。 5.研究計劃

時間

1-6 周 查閱資料 確定課題

7-10 周 開題報告會 上網調查、實驗調查

10-17 周 篩選資料 ,形成論文

17-20 周 展示研究成果,結題報告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7

一、選題背景

在當代,工、農業生產活動中應用了大量機器。機器的廣泛應用,使摩擦力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節省能源的重要途徑,而摩擦力又以各種方式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因此我們選擇此課題進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為切入點,運用中學物理所學的有關摩擦力的知識,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種因素影響,力求得到一些課本所沒有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從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關力學知識。

本課題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組員實驗,研究分析生活例項,能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寫論文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而組員間的配合也是對我們的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的考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驗證滑動摩擦力受正壓力及動摩擦力因素影響,並探索其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響靜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體在流體中的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從新浪網、課外書籍中採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實驗研究法 通過動手做實驗進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計劃

[一]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此階段為理論分析階段。明確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為接下來的實驗驗證階段確定研究方向。本階段計劃用七週,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確定研究課題

2、查閱文獻資料

3、設計研究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此階段為實驗驗證階段。通過一系列實驗,結合組員間的討論定下論文初稿,再通過指導老師的指導,進行補充修改。最後形成正式的研究報告、論文。本階段計劃用十三週時間,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進行實驗研究,取得實驗資料。

2、整理、總結研究結果。

3、撰寫論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務分工

1、查閱資料:

2、準備開題報告:

3、撰寫論文:、

4、成果展示:全體組員

六、可行性分析

1、課題本身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多種書籍都曾進行探討,有較充分的資料來源,且涉及的力學知識與中學物理教材緊密相連,使我們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現實性和合理性。

2、可利用每週學校研究性學習時間,週末及寒假進行研究活動,時間充足。

3、活動所需經費不多,活動工具簡單,都能由組員自行解決。

4、全體組員對課題有濃厚的興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

七、預期成果:論文

八、成果表達形式:文字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摩擦力無處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質可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三種。不同性質的摩擦力,影響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們組選擇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進行研究,並粗略研究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對於滑動摩擦力,從課本中知道它與正壓力成正比。我們組員採取控制變數法,通過實驗準確驗證了在動摩擦因數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一結論。但因為動摩擦因數較難控制,只粗略驗證了在正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系數成正比這一結論。由此,我們仍可得出f=μN這一公式。

那麼動摩擦因數由什麼決定呢?我們知道動摩擦因數反映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反過來說就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動摩擦因數,而動摩擦力是兩個有不光滑接觸,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動摩擦因數也不是單獨由某一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決定的,而是由兩個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體的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的。

假如我們拿一支筆,一段小繩,把繩子纏繞在筆上,我們會發現繩子纏繞的圈數越多越難拉動,如果繩子之間有重疊的話,則更是難以拉動。這中間是否存在其它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呢?我們分析得到:繩子在筆上每繞一圈,繩子與筆之間就多了一圈(無數多個)接觸點,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多了無數處,即有更多的地方產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疊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繩子中有重疊,則不止繩子與筆之間,連繩子與繩子之間也會有相互作用,阻礙對方運動。且這時繩子與筆的壓力除直接與筆接觸的繩子的壓力外,也包括繩子與繩子之間的壓力,這樣摩擦力便急劇增大,以致難拉動繩子。生活中,船靠岸時總是用繩子綁住岸上的樁,也是採用多繞幾圈繩子的辦法來增大摩擦力的。但這裡面並不包括除正壓力及動摩擦因數以外的其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對於靜摩擦力,其產生原因是因為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相對運動趨勢產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產生靜摩擦力的條件不僅包括接觸面不光滑、有正壓力,還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範圍時,外力越大,靜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範圍,物體便開始運動,靜摩擦力變為滑動摩擦力。那麼最大靜摩擦力與什麼有關呢?經過實驗可知fmax=μN即最大靜摩擦力與靜摩擦因數和正壓力成正比,其中靜摩擦因數比動摩擦因數稍大,因為當外力等於動摩擦力時,物體受力還是平衡的,要使物體運動,就必須增大外力。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較少的,但其表現形式卻十分多樣化、複雜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進生產,改善生活。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8

內容提要

“國小研究性作文教學”基於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將“提出問題、觀察、讀書求知、實踐探索、產生生活與情感體驗”與學生作文時“主動蒐集、積累作文素材和體驗、產生寫作衝動與書面交際需求”統一;將“主動探究新知、有所發現、產生新體驗後主動進行表達交流、展示成果”過程與“主動作文運用書面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相統一;使“作文”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工具,有效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識”,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國小研究性作文教學 研究性學習 寫作 真實的交際

課題的提出

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當前的國小作文教學不能適應社會和教育形勢的發展要求,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作文教學觀念上,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文學性寫作”傾向,“訓練文體單一,不重視實用文體的寫作,使作文變成脫離社會需要的教學”(祝新華《從學生作文心理角度開展作文教學改革》 原載《課程.教材.教法》20xx.3p21)。在對待作文的態度上,我們的教學仍然停留在一種“為寫而寫”的層面,教師的教學為了學生“寫好作文”;學生的“寫”──包括觀察、實踐、體會生活、文字表達、讀書學習等,都是為了一個“寫好”的目的。作文教學沒有能夠為學生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學生的“作文”也沒有真正成為“交際的工具”──用語言文字的表達來交際、學習的工具。

課題假設

“國小研究性作文教學”能夠切實為國小生創設真實的、需要書面交際的情境,激發起學生書面表達慾望,促使學生在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自主從事寫作交際實踐,切實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發展。

課題的界定

“國小研究性作文教學”是一種基於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作文教學;是將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提出問題、觀察、讀書求知、實踐探索、產生生活與情感體驗”的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蒐集、積累作文素材和體驗、產生寫作衝動與書面交際需求”的過程的作文教學;是將“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探究新知、有所發現、產生新體驗後主動進行表達交流、展示成果”的過程轉化為“國小生寫作需求產生的環境和主動作文運用書面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過程的作文教學;是不但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還切實將“作文”轉化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工具、有效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識”,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 創新能力”的作文教學。

與本課題相關的國際國內研究現狀及其分析

國外

美國的國小作文教學理論提出:“寫作教學要讓學生由為自己寫逐漸轉化為為讀者而寫作”(《美國國小作文教學一瞥》張良田),提出了學生習作要考慮讀者、考慮物件的生活化要求。美國還興起了一種新的寫作實驗方案“為學習而寫作”,(《美國國小作文教學的一些特點》張孔義)把寫作作為其它課程的學習工具。該方案認為,寫作不但是寫作課上的一種練習,而且是學習其它課程的一種手段。

日本語文教學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調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僅在於觀察自然,還應以社會為物件。他指出:兒童的生活作文必須是使學生科學地認識生活現象、因而應重視觀察、調查、分析、比較、考察等方法。具體包括:自然觀察、.生活調查等,以社會科學的方法,調查農村和現實社會的關係,從中取得認識。野村芳兵衛從課程的角度考察學科教學,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擴充套件到整個學科教學,認為通過生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寫出“我們的理科”、“我們的算術”、“我們的地理”、”我們的歷史”等等的書,這是學生自身體驗、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產生的記錄。(《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 《外國教育資料》1996)

學習總結報告 ·學習工作報告 ·公司學習報告 ·交流學習報告 ·出差學習報告

國內

葉聖陶老先生在《葉聖陶論語文教學》中指出:“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強調了作文的兩個前提:一是有所積蓄,打算髮表;二是交際環境的需要。

魏佔峰在《真實的寫作:作文教學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強調:作文時“學生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為交際而寫作,為實用而寫作。

上海、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等地研究性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從理論到實踐都已經探索出成功的經驗。其中,書面表達交流是重要環節之一。

實驗的基本思路

在單元教學之初,先安排基於學生興趣、指向學生生活問題解決的“國小生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在活動當中, 指導學生觀察探究生活、解決問題,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指導學生為表達交際而完成作文。

實驗的階段性成果

一、探索出了國小生“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內容”的基本型別

我們組織學生開展的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的內容型別如下:

對感興趣事物現象基本情況的瞭解、把握。如:“我們的長輩住什麼樣的房屋?”等。這類問題多以“是什麼樣的'?”的問題形式出現,需要學生通過觀察、訪問、查閱資料等方式來完成。

對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種自然、社會和生活中各種現象的解釋。比如“彩虹為什麼是圓的?”等,問題多以“為什麼”的方式出現,研究的結果是對“疑問”的解釋,具有一定的知識探究性,一般可以通過查資料的方式來完成。

對自然、社會和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比如“怎麼樣才能去掉鋁壺裡的水垢”等,問題一般以“怎麼辦才能達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現,研究的結果是解決了自然、社會或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有一定的功利性。

對自然、社會或學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多種物件之間關係的解釋。本類問題需要對多個(至少是兩個以上的物件進行觀察、甚至反覆試驗、經過探求多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結論)如“怎樣才能讓爸爸媽媽高興?”等。

知識產生背景與過程探究。如:“是誰發明了造紙術,他是怎樣發明的?他為什麼發明造紙術?”等。這類問題多源於課堂知識,隨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也逐漸產生於學生的課外閱讀之中。

專門知識實踐應用。這類內容有幾種情況:a、學生學了課外內知識,由於對其感興趣,自覺地運用知識進行課外的試驗、製作;b、教師在引導學生學過了某些知識以後,以“實踐應用的作業的方式佈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從所佈置的多項作業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完成。”c、學生所學知識誘發了學生對解決過去問題的興趣。這幾種型別的學習結果有一定的成品性。

綜合類型。學生要解釋的現象、要解決的問題、要探求的知識背景、要應用某種知識在某一次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可能是一種甚至幾種型別的綜合。

二、探索出“國小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基本模式流程

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選擇學生能夠在短期(一般兩週)完成的“專案”,並按照分四個階段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進行指導。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按照研究性學習活動要求,在教學開始,通過開設講座,組織學習參觀訪問、進行資訊交流、介紹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啟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提供研究範圍,激發研究動機,選出全班同學或小組同學共同感興趣、有能力開展研究的問題。

解決問題,進行實踐體驗、獲取作文素材階段。

引導學生自主地查資料、閱讀、書籍、實地考察、參觀訪問、調查、動手操作實踐、記錄、比較、思考、想象、交流討論,與所制定的目的計劃進行對照,解決問題,總結整理資料,形成紀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響、製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書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

將自己或小組經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穫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實物和書面材料。

全班交流展示階段。

包括:研究報告或研究體會的張貼(在班內牆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時間的宣讀交流、出版學生個人、小組和班內的研究報告與研究體會專輯、推薦發表等。

三、摸索出了比較有效的國小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的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發揮合作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個人的觀察、資料查閱、試驗、操作、思考要以筆記的形式做好記錄,小組內各成員定期圍繞共同的專題,進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研討。

2.教師對學生的“筆記”進行隨機性的“檢查”,針對筆記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進行指導,這樣,筆記成了“求得教師指導”的一種憑藉。

3.針對學生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寫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寫作技能訓練”和個性化的指導。。

具體操作時,我們重點採取以下方式:

(1)在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資料筆記,與學生進行交談,挖掘學生活動過程中沒有記錄的閃光點,指導學生記錄下來。

(2)針對學生筆記出現的“內容與問題單一性”問題,指導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如學生過於單一地記錄試驗的現象、資料等,教師題是學生記錄以下研究過程、如何操作、態度、情感變化等。

(3)在學生進行成果加工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寫作指導。

4.採用多元評價的方式,注重過程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產生成功感。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作文的評價者有教師、學生個人、學生小組,也有家長,還有與研究性學習開展內容相關企業、社群或有關部門等。

(2)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學生作文過程中,評價的內容通常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參與研究性作文活動的態度;在研究性作文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研究和作文學習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3)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學生的作文評價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四、學生作文能力提高較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步形成

第一,豐富了學生習作的內容,作文使學生有話可說。

以國小語文第六冊《記一種小動物》。教學為例。實驗班學生用研究性作文教學的方法縣組織學生開展了研究性活動,然後寫研究報告;對比班只佈置學生觀察,然後課上指導學生作文。(兩個班均為50人)。結果,實驗班學生人均觀察筆記7篇,查資料1.8篇,對比班人均記觀察筆記0.6篇,查資料0.4篇;作文字數,實驗班在600以上的12人,400-599的26人,200-399的12人;對比班,400-599的6人,200-399的,15人,200以下的 29人。

第二,豐富了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了學生的習作慾望,學生習作表達了真情實感。

四年級實驗班教學《寫一種工具》,教師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一種工具進行調查,邱江同學專門回到農村老家調查“鎬頭的變遷”。在調查筆記中,他有這樣兩段話:“(4月13日)聽說我要調查鎬頭的變遷,老叔馬上對我說:‘現在誰還用這個,都用拖拉機了!’是啊,農村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鎬終於可以進博物館了!”“(4月14日)我不知道全中國的農村究竟有多少鎬頭,在我的老家,我發現了三種:窄刃鎬、雙叉鎬、寬刃薄鎬。他們各有各的用途。這不能不說明我們的農民祖輩是那樣的能發明,值得自豪。但是,自豪之餘,我想到了它們在種地方面的作用越來越被現代化的機器取代──我們的自豪將被外國人的發明取代。這又不能不感到一點心酸。我想對我們的同輩說──我們有責任呢!”

我們對三所學校五年級實驗班共160學生進行了這樣一項調查──從實驗開始到第六次研究性作文實驗中,作文課前,哪些學生能夠先將作文寫下來。結果如下:第一次:0;第三次,20;第六次;108。以上數字說明,僅僅經過幾個月的實驗,在研究性作文教學中,“寫”已經成了全班大半數以上的學生想做、願做,能主動來做的事情。

第三,激發起了學生讀書、探究生活和寫作的興趣。

下面一組資料是以所實驗學校國小三、四、五年級五個試驗班實驗前期和實驗四個月後幾項調查資料對比:平時自覺主動堅持寫日記:34:158;平時自覺、主動堅持堅持讀課外書:94:166;平時總能在生活中發現一些問題:68:128;發現問題以後,能夠主動思考並想辦法解決:67:123。

在實驗班級,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讀書的習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正在以良好的勢頭髮展。而且,我們所期待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也隨著研究性作文教學的開展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9

一、活動開展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學習隨之產生。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以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人與環境》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施

1、研究動員、確定課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學生對此比較陌生,所以活動的第一步即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及其優點、特點、開展的過程,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剛剛進入高一,所學知識較少,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從而選擇學生比較熟悉而又與之息息相關的水作為研究的課題。

2、制定,分組調查

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題,根據我國環境汙染的現狀,以及關於環境保護的一些熱點問題,經過師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課題細化為幾個子課題:一水汙染問題;二水的淨化問題;三飲水與健康;四珍惜水資源。班級成員自由組合分別承擔四個子課題。制定子課題的研究後,有小組成員查詢和收集相關資料,為課題的研究尋求證據。

3、材料,交流資訊,論證結果

小組成員對資料進行歸類,篩選有用的材料,從多角度,以多種方式對相關課題進行具體的研究,同時針對有關問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研討,以求對其地研究更深入。

4、稽核

(1)各課題小組彙報研究情況,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結論。

(2)撰寫實驗報告,形成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或經驗。

三、研究內容

首先進一步研究“人與環境”的基本內涵和外顯行為,再通過新一輪的教育教學實驗,探索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地理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的原則和方法。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如下:

不同的課題組採用不同的方式對本課題進行了系統地闡述

1、水汙染問題

介紹水汙染的涵義、型別,併到馬家溝進行實地考察。拍攝的照片充分體現了馬家溝的汙染狀況,並對馬家溝的水質進行測定,同時對解決水汙染問題進行了系統地闡述。

2、珍惜水資源

從身邊說出,介紹水汙染和浪費的現象,提出水危機的問題,漫畫設想未來的銀行存入的不是錢而是水,呼籲同學們珍惜和愛護水資源,強調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3、節約能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瞭解天氣預報,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會像關心天氣那樣來關心我們空氣的質量嗎?

近些年來,在我國一些主要城市實行了空氣質量公報制度,現在,就連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機會了解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狀況。

四、建立綠色社群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環保潮流正朝著社群層面深入,各個國家紛紛尋求建立社群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社群”成為一個新的時尚名詞、環境狀況的嚴峻,呼喚著人們關注環境,參與環保。公民參與環保正成為世界環保的主要特點,它與生態建設、汙染治理構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體系。

五、研究方法

系統學習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發揮本人探索性教學的特長,充分利用校園絡和個人主頁資料,藉助地理課堂教學和課外研討活動等形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培養中學生地理素養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為個案分析法、調查法和觀察法。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在於:

第一,選題富有挑戰性。培養學生地理素養,是中學地理教育中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探索其方法,是中學地理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當前中學地理教學領域的一個新穎課題。

第二,大膽打破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課題研究中,必須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採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地理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第三,手段先進。利用校園絡和個人主頁資料,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學習空間和積極思維的素材,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養。

六、研究成果及其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論文;

2、建立相關環境保護站;

3、結題報告;

4、學生課題研究論文集;

由學校組織、教師給予。

七、課題研究進度計劃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研究,閱讀文獻資料,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

2、20xx年10月:開始第一輪實驗。

3、20xx年10-12月:教學實驗,完善課題研究。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輪實驗,提交中期成果:(論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進行第二輪實驗

6、20xx年6月:完成結題報告和相關地理環境研究站建設,出版學生地理環境研究論文集。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0

【摘要】千差萬別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即“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對於中學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論文式的調查報告。本文從調查記錄、調查報告的結構與組成要素和調查報告協作的一般格式三方面闡述了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的撰寫。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格式;撰寫

調查報告是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對科技的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起著推動作用。對於中學生來講,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研究,取得了第一手素材,該撰寫調查報告了,這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調查報告是你思想的外顯形式。一方面,通過寫調查報告,可以系統地組織你所要表達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家通過報告可以瞭解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從而支援你的觀點

調查報告的格式決定於研究成果的內容。研究成果因學科不同、選題不同、性質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實驗過程、邏輯推理和結果的表現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具體撰寫時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標題

標題是對調查報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常用一個動賓片語去表達,基本要求是確切、簡潔、醒目和避免雷同。調查報告的題目可直接揭示論點,也可點明論述範圍。標題可用判斷句、陳述句,也可用疑問句。標題一般不要超過15個字,太長的標題可分出副標題來。標題的構思十分重要,好的標題能引人入勝,能使人抓住調查報告的中心議題。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二是表示作者要對文章負責;三是便於同行或讀者與作者聯絡。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實際作者才應該署名。是個人寫作的,署個人的姓名;是集體的成果,署集體的名字,也可以在集體的名義下,分署參加者個人的名字。

3、單位

單位包括作者的單位、作者的籍貫及作者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號,在括號裡寫上作者的單位,隔一個字寫上作者的籍貫,再隔一個字寫上作者單位所在地的郵編。

4、摘要

摘要是調查報告基本思想的縮影,是調查報告的簡單介紹,是濃縮了的情報資訊,目的是使其他人對全文有—個大致的瞭解。

5、關鍵詞

關鍵詞是指文章中最關鍵、起決定作用的詞語。它是文章內容、觀點、涉及的問題和類別等方面的標誌和提示。一篇文章關鍵詞的個數根據文章內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個為宜。

6、前言

前言亦稱引言、引論、緒論、序論或導論,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即開場白。主要內容是提出問題、明確中心論點或闡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紹研究的背景、範圍及意義,以使其他人對論述的內容先有個概括的.瞭解。

7、正文

正文又稱本論,即調查報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開論題,對論點進行分析論證,以表達你的見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佔調查報告的絕大篇幅。正文的內容一般包括實驗方法、理論依據、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等。一篇報告只有想法、主張是不行的,必須經過科學嚴密的論證,才能確認觀點的合理性和真實性,才能使別人信服。因此,報告主題部分的論證是極為重要的。

8、結論

結論是調查報告的結束部分,即解決問題的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整篇調查報告的歸結。但不是實驗結果的簡單重複,而是經過綜合分析,將各種資料材料連貫起來,思索判斷,邏輯推理,形成總體論點。結論是去粗存精、由表及裡、抽象出共同的、本質的規律,它與正文緊密銜接,與前言相呼應,使調查報告首尾呼應。它還要求結論寫得措詞嚴謹、準確、鮮明。

9、參考文獻

在報告最後列出重要的參考文獻目錄目的有三個:第一,表示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報告的資訊量,提高報告的學術價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為線索查閱資料原文。凡是在調查報告寫作或研究過程中起到參考作用的文獻資料,都屬於參考文獻之列。

10、附錄

各種調查表格、原始資料、研究記錄等。

就中學生的調查報告來說,必須具備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和建議、附錄這六個部分,其他不作統一要求。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1

一、課程目標

1、總目標

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與特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而設定的。它將始終緊緊圍繞“三有、四會、打基礎”(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質;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創造;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的培養目標,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充實內容,完善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目標可分解為以下幾方面:

(1)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

(2)增強主體意識;

(3)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4)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5)學會尋找資訊源;

(6)嘗試相關學科知識的綜合;

(7)學會與人交往,增強團隊精神;

(8)培養主動、清晰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2、階段目標

高一階段: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信心,培養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使學生初步具備提出問題、採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途徑與基本方法,學習構建研究模式;通過教師指導去體驗和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及一般步驟與方法;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體驗付出努力、與人交往、 合作互助的過程,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高二、高三階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採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途徑與基本方法,學習構建研究模式;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並應用到部分學科專題的研究中去,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根據我校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的現實狀況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學校開設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發展的潛能而選擇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其中包括學科學習拓展類、科技發明探索類(以實驗研究為主)、學習生活技能類、體育技能類、報告講座類、藝術類、活動類7種。

二、學習要求

1、所有年級、所有學科必須將研究性學習課程融於學科教學中,以確保學生既達到中學階段規定的基本學力,又具備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所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授課教師都必須切實做好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選題、開課及教材(方案)的準備工作。每個學期每門課(或課題)的分課時教案不得少於5個,每個學期每位教師教授該類課程應不少於5個課時。

3、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強調每門課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讓學生學有所得。也就是說,研究性學習既強調內容的豐富多樣、有較大的普適性,更注重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示範性,強調出精品。

4、在課程改革探索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發動學生,鼓勵其積極參與;各備課組、學科組應有團隊精神,群策群力。

(2)注意不同學科知識間的聯絡,要有意識地加強與其他學科間的滲透。

(3)注意運用計算機、區域網、攝影、攝像等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服務於課程改革。

三、領導組織

1、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課程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主管副校長、科研處、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相關人員組成。

2、職責與功能

(1)校主管領導負責牽頭,組織課改領導小組成員學習、研究有關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巨集觀控制課程的實施。

(2)科研處具體負責課程的行政管理,職責是保證落實,保管資料,安排活動場地,進行評比,建立課題庫。

(3)科研處負責對師生進行科研方法指導,內容包括如何選題,如何寫開題報告,常用科研方法介紹,如何撰寫科研報告,並介紹好的範例。

(4)年級組長負責提供備選課題,協調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的工作,組織集體交流,管理年級教學工作。

(5)指導教師負責組織、指導、評價和全面管理研究性學習課程。

(6)德育處、總務處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課程改革,為其實施提供各種服務。教務處協同教學處統籌安排學校圖書館、機房、實驗室、閱讀室、語音室和各專用教室的使用,以利於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四、工作流程

(1)組織輔導報告,班級(年級)佈置動員;

(2)個人選擇題目,擬訂計劃方案;

(3)教師初審、合併相近選題;

(4)公佈初審題目,同學自由組成課題小組;

(5)選舉小組長,共同設計研究方案;

(6)寫開題報告,方案評審;

(7)小組獨立研究,教師指導、監督;

(8)形成研究報告、個人或小組總結;

(9)班級(年級)展示,同學評議;

(10)召開答辯會、年級報告會;

(11)成績評定、總結。

五、具體安排

1、研究性學習一般一學期每門課(或專題)安排15學時。

2、教師在每學期一月份應準備好2-3個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題,在各備課組討論。各備課組將本年級本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題表上交到科研處;科研處將課題表彙總成“九江一中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程選單”下發給學生,供其選擇。

3、鼓勵各班自主選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課目。每學年5-6月份,各班在充分討論、醞釀的基礎上,選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課目,並填寫《九江一中研究性學習課題徵集表》上交科研處。

4、提倡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提出研究性課題讓同學們思考,並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每年寒假為學科研究性學習的結題時間,暑假為綜合研究性學習結題時間。科研處組織進行評比,並對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5、鼓勵教師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指導。對假期帶學生外出進行社會調查(九江市城區以外,九江大市以內),學校給予每天50元補助,並報銷來回車票。

6、各課題組要如實填寫《江西省九江一中研究性學習課題表》,詳細記錄研究性學習過程。各班重點課題組需將課題成果製成展板,在校慶期間展出。對每班重點課題,學校可報銷一卷膠捲的沖洗費用。

7、科研處對研究性學習結題成果評比,採取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行匿名評比。

六、課程評價

1、對學生的管理與評價

(1)研究性學習課程允許並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發展的潛能自主選擇課目,每人每學期必須選擇1~2門課。

(2)學校對研究性學習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每門課賦予1~2個學分。該學分是學生升留級、畢業、操行評定、評優的重要指標。每個學生高三畢業時至少要完成15個學分,否則不予畢業。

(3)研究性學習課程強調以發展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為主,考核內容以考勤情況和學習成果展示為主(如小論文、總結、展板、光碟、調查報告、小製作、小型表演等);缺勤1/4的學生不予記學分;一學期研究性學習課程結束後,教師應將學生上課考勤的原始記錄和學生展示的學生成果上交科研處。

2、對教師的管理與評價

(1)開設1~2門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全體教師必備的基本教學能力,能否開設該課程以及授課質量的高低直接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相聯絡。不能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教師在我校被視為不合格教師。

(2)科研處根據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案、考勤、學生關於教師授課情況的反饋表進行全面評價;對於學生意見大、教學方案設計有明顯缺陷,以及長期不參加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教師,認定其為不合格。視具體情況,可以取消其相應的中、高階職稱的聘任資格。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2

浙江省嘉興市x中學(314050)呂

本文發表在20xx年第1—2期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格式注意事項

摘要課題方案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能為研究者提供明確而可操作的程式。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課題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實施計劃、預期成果等部分。課題方案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現。撰寫課題方案時要注意科學性、可行性和過程性。

課題方案的制定是課題研究的必要條件,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可操作的程式,而且為這些程式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方法,是課題研究的“藍圖”。科學研究是一個廣泛收集資訊,並通過分析、加工、處理得出有助於認識、解決相應問題的結論過程。由於師生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素養的限制,對課題研究往往停留在經驗層次上,而忽略了科研的根本環節(資訊的即時收集、分析、加工和處理工作)。因此,重視課題方案的設計,對於保證研究的規範性,提高科學研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課題方案的內容

課題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義、成員分工、實施計劃、可行性論證、預期成果及其表達形式等,其中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職責。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複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物件、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越容易操作。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資訊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2、課題方案的格式

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現,也可用其它方式表達(詳見附件:研究性學習課題“寵物熱對社群生活的影響”的課題方案)。

3、撰寫課題方案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可行性。課題方案要詳細、明瞭,研究方法和步驟要具備可操作性。實施計劃要寫得具體、翔實,各研究階段時間安排要合理、充裕,課內時間一般用於選題、蒐集資料、交流展示,而調查、實驗、材料處理、論文撰寫儘量安排在課外;若是實驗研究要考慮重複實驗,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擾。研究方法的選擇要根據課題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及教師的指導能力來確定。資料蒐集和實驗儘量在校內完成。

二要注意科學性。課題方案要體現出立意新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等特點。提出問題和目的意義要與預期結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張冠李戴;獲得的資訊資料和提出的觀點要客觀真實,經得起推敲。

三要注意過程性。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在課題方案中體現出來,如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選題→開題→資料蒐集→實施→結題→交流展示→研究後反思)和預期結果等等。

參考文獻

[1]蔣志萍等。20__、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指導。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書)

[2]楊章巨集。20__、教育科研過程。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書)

研究課題

寵物熱對社群生活的影響

課題組成員

方卉、鄭曉辰、董曉、王宇喆、倪靚霞

課題組長

盧靜

班級

新高一夏令營

指導老師

呂柏盛

研究背景(為什麼提出研究課題,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隨著家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在閒暇空餘之時飼養起了寵物。原來飼養用於特殊用途的動物,也逐漸成為人們平日玩耍、取樂的物件。飼養寵物可以培養人與動物的情感,協調人與動物的關係,還能給人們帶來愉快、活力和希望,增添生活樂趣,可以說益處不少。

隨著寵物熱的興起,也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寵物傷人事件時有發生,狂犬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寵物隨地大小便影響市容,寵物的叫聲嚴重擾民等等。如何規範寵物管理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所以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寵物熱對社群生活影響的課題研究,探索寵物熱帶來的利與弊,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來規範城市的寵物管理。

研究內容:

1、瞭解嘉興市居民社群中寵物飼養的現狀,包括人們養寵物的原因,飼養寵物的有關事項,寵物的運動場所及時間,寵物熱帶來的負面影響(寵物所帶來的疾病、噪聲汙染等),市民對寵物熱的看法和意見。

2、瞭解嘉興市有關部門對寵物的管理,有關養寵物的通告規定,對寵物傷人事件的解決方法,寵物上證情況和疫苗注射情況,對於寵物疾病的防治。

3、向有關部門諮詢解決寵物熱帶來影響的方法,建議有關部門制定關於加強城市寵物管理的方案,以切實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研究主導課程

生物學

相關課程

社會學

研究分工:

1、撰寫調查報告:盧靜、鄭曉辰

2、外出採訪:盧靜、方卉、董曉

3、進行問卷調查;全組人員

4、資料統計及分析:盧靜、方卉、鄭曉辰

5、網路資料收集:方卉、董曉

6、課件製作:方卉、董曉

附:研究性學習“寵物熱對社群生活的影響”課題方案

課題可行性論證

我們主要進行問卷調查,並已經做好調查表,回收後進行資料統計和分析,從而得到較正確的結果,並與媒體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不同的原因。同時我們將採用典型調查與抽樣調查結合。

由於寵物熱的範圍較廣,但目前嘉興市還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對其進行系統的管理,所以我們需要調查的地方很多,而且時間有限,調查不可能很全面,碰到了以下困難:

1、由於走訪市政府需要指導老師的陪同,再加上工作人員的公務繁忙,對於我們學生的調查研究不夠重視,所以沒有訪問成功。

2、在第一次走訪秀城區公安局想了解有關寵物管理的相關法律或檔案時,由於我們考慮不周到,沒有帶上可以證明我們身份的證件或是學校的推薦信,公安局的工作人員拒絕了我們的訪問。在第二次訪問前,我們請學校開出了證明才調查成功。

3、因調查時間有限,所以我們要提高問卷的有效率。由於我們缺乏資料處理能力,所得結果不免和事實有些出入,希望老師能給予指導。在問卷調查時,大多數市民能配合,但有少數人表現出不耐煩或不合作,給我們的工作開展帶來了許多不便。

解決困難的方法:在問卷調查時,我們選擇到商場,超市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和各個社群中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總計100張,監督每個人規範填寫並及時回收,以得到翔實的原始材料。在外出採訪時,需要學校配合開出證明。

本課題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媒體的報道和社會調查。目前以收集的資料有:

1、嘉興市秀洲區公安分局

2、

3、

4、市區部分居民有關飼養寵物的事項及解決寵物熱不良影響的意見和建議

研究計劃

課題研究時間:5月17日-6月13日

研究分四個階段:

第一週:確定選題,並初步制定計劃、安排。

第二週:製作調查表格,並展開問卷調查、收集資料。

第三週:整理資料內容,並作歸納、進行資料統計,總結整個活動及課題。

第四周:通過電腦,做出圖片、文字、多媒體的研究課件,並進行展示。

具體外出活動人員安排:

①採訪疾病控制中心王主任(5月27日):瞭解寵物帶來的疾病種類、危害,寵物傷人事件人數和頻率,如何預防狂犬病等(由盧靜、方卉負責,需帶數碼相機)。

②採訪嘉興市農經局馬主任(5月27日):瞭解寵物注射疫苗、上證情況以及養寵物應當注意的事項(由盧靜、方卉負責,需帶數碼相機)。

③採訪嘉興市公安局秀城區分局治安大隊長包水韋(5月31日):瞭解

寵物傷人事件的解決辦法及寵物影響社群居民生活(由盧靜、董曉負責)。

④問卷調查

a、地點:大潤發超市及部分社群負責人;鄭曉辰、董曉倪靚霞

5月27日(星期四)下午研究性課程

b、地點:江南、戴夢得廣場及部分社群負責人:盧靜、方卉王宇吉吉

5月29日(星期六)上午

採取的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向被訪問者索取有關文獻資料。

預期的成果:論文

表達形式:多媒體展示

報告撰寫人:(簽名)

20xx年5月18日

課題組組長:(簽名)

20xx年5月18日

指導老師意見

(主要對課題的可行性、特色、研究價值等進行簡要評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飼養越來越多,將成為城市另一道風景線。但是,隨著寵物熱的盛行,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效應。本小組研究的課題試圖解決寵物飼養與環境汙染的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指導老師(簽名)呂柏盛20__年5月18日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3

課題題目 :我們身邊的水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而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

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我們身邊的水,讓同學們瞭解水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明白在我們身邊,浪費水資源,水汙染的問題日趨嚴重,需要我們從身邊做起,採取措施保護水資源。明白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繫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 發展的首要條件,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預期成果:調查附近河流水質,城區水量是否緊張,是否存在嚴重的浪費水資源的情況,並研究製作表格,反映給有關部門。

研究方法:實地考察和進行調查問卷。

活動計劃:

一、任務分工:分為三個小組

1、餘崇文和康培培負責制定調查問卷和活動計劃並進行實地考察。

2、張藝、邱夢媛、李琛發放問卷以及整理和收集資料。

3、徐亞維列印檔案及整理最終檔案。

二、活動步驟

1、全體組員進行討論、確定課題、出動全體組員收集有關資料。

2、全體組員對主要河流、水庫、自來水廠進行實地考察、發放調查問卷給小區居民並收回問卷。

3、對回收問卷和所收資料進行整理。

4、上網將活動細則及成果打印出來,便於寫論文報告和總結。

三、可行性分析:

新縣縣城主要分佈在小潢河兩岸,取其水質調查相對簡單,香山水庫是居民飲用水來源,水資源是現在人們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會得到大力支援。

總結: 通過這次研究性課題我瞭解了新縣水資源及水汙染的一些狀況,水資源相對豐富,不存在缺水狀況,但普通民眾的節水意識不強,浪費水資源時有發生。一些大型企業排出廢水也汙染了小河水資源。

教師評價:課題是當今社會的研究熱點、實踐意義強、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科學思維以及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研究性 學習活動非常有意義!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4

研究課題:

傳統與外來節日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組長、班級和指導教師:

研究背景:

世界文化豐富多彩,在節日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強,機遇與挑戰並存,借鑑與競爭並在。在中學生當中,很多學生熱衷於過“洋”節日,被冷落一旁。因此,我們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尋找中學生熱衷“洋”節日的原因,冷淡傳統節日的原因。

正確認識“洋”節日,對待傳統節日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尋找傳統節日創新的途徑,使傳統節日在新世紀世紀時期發揮應有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真正實現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共同進步。

第一組:研究內容:傳統節日,“洋節日”有哪些?中學生喜歡過的節日是哪些?為什麼?

全組調查問卷的內容,製作調查問卷(張小鳳曾維萍)

調查、分析問卷結果(連靜君邢月萍)

查閱、收集相關資料(曾慶梓)

全組成員共同討論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撰寫報告(組長)

第二組:研究內容: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表現出什麼樣的狀況,在節日方面有哪些表現,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的側重點和方式

瞭解目前國際的大背景,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衝突與競爭(陳潔琳王桂婷)

側重節日方面的交流,查閱典型的例子,說明中西節日的特色以及差異(吳玉馨林夏妃)

整理前幾個成員的資料(高靖張勇陳森源)

全組就整理資料進行討論,商議,形成最終結論

撰寫報告(李海燕)

第三組:研究內容:傳統文化在新世紀是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待“洋”文化的衝擊,傳統文化如何體現它的價值,就傳統文化的創新你能不能提出幾條可行性的建議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內容的關鍵點和方式

傳統文化在今天的表現,尋找事例(何深欣關雲舒魏琳雅)

整理尤其在節日方面的新穎之處(莊全雄陳俊傑劉丹芸)

歸納出這些傳統文化傳新的途徑,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全組成員)

撰寫報告(組長)

結合三組的研究結果,由六位組長進行最後的總結並寫出作中的報告。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5

研究小組成員 :組長:姜瑞豐

組員:李蕾 劉羽

一、 開題報告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現在正值冬季,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將至。因此安全問題更不容忽視。如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已成為當今社會最為重視的問題。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著安全隱患?人們的安全意識又究竟如何?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安全知識普及的程度又有多大的差別?帶著種種疑問,最終我們確立了我們調查與研究的課題——“關於冬季及春節安全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我們研究的目的是瞭解人們針對“安全”二字的瞭解與重視程度,也為了在實踐的同時,向人們傳授一些更加科學有效的安全知識。當我們確定了課題,就開始了以小組形式展開了漫長又艱辛的研究性的工作。

二、 活動過程記錄

1、活動計劃

時間:20xx.1.15—20xx.1.16

地點:家中

形式:小組討論

2、設計問卷調查

時間 20xx.1.16

地點:家中

形式:網路蒐集資料,提出問題

3、發放調查問卷、進行電腦投票、電話訪問

時間:20xx.1.17—20xx.1.20

地點:多個村莊、網路等

形式:發放填寫、投票、受訪

4、分析結果 時間:20xx.1.21——20xx.1.23

地點:家中

形式:小組分工統計

5、查閱相關資料 時間:20xx.1.23

地點:家中

形式:上網

6、完成結題報告

時間:20xx.1.24

地點:家中

三、 問卷調查的分析:

一)、選擇(在您認為正確的選項上打“√”)

1.您覺得針對爐子放出的煤煙,在屋內放盆水,可行嗎? A、 可行 B、 不可行

7—17歲:A:33.3% B:66.7%

18—29歲: 25% 75%

30—45歲: 50% 50%

46以後: 50% 50%

正確答案為B。

分析:以上資料可知,年輕人基本不存在這種不符合科學的誤區,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錯誤觀念也越來越少。但中年及老年人由於年代的原因,普遍對此存在錯誤認識。因此,科學的安全預防措施應該特別注重這類人。

2.您曾經有沒有過將衣物放在煤爐旁邊的經歷? A、有過 B、沒有

7—17歲 A:71% B: 29%

18—29歲: 75%25%

30—45歲 55.6% 44.4%

46以後 35.7% 64.3%

分析:有過這樣錯誤做法的又主要存在於青少年,他們認為,這些無關緊要,總是存在著僥倖心裡,因此由此引發火災的可能性大大增大。青少年應將這個問題重視起來。

3.您在購買鞭炮時有沒有仔細看過其生產廠家、日期是否達到安全要求?

7—17歲 A:41.6% B 58.4%

18—29歲 60% 40%

30—45歲 50% 50%

46以後53.3%46.7%

A、 有 B、沒有

無論哪個年齡段,都可以看出看與不看都佔半數左右。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等,都應該採取措施進行這些知識的普及。

4.您認為燃放鞭炮時觀賞者應該至少應該距離多少米之外?

A.5米 B.10米 C.15米 D. 20米

7—17歲 A: 20.8% B: 41。7% C: 8.3% 2 D:25%

18—29歲 0% 37.5%37.5% 25%

30—45歲 21.1% 26.3%10.5%42.1%

46以後 21.4%14.3%21.4%42.9%

正確答案為C。

分析:調查時,人們大多都說應該選最遠的那個,說明大家都懂得燃放鞭

炮時要有最安全的距離。

5.您冬季有沒有過將熱水袋放在被窩裡晚上抱著睡覺的經歷?

A 有過 B沒有

7—17歲 A 51.7% B 48.3%

18—29歲 50% 50%

30—45歲 52.6% 47.4%

46以後 46.7% 53.3%

分析:這種做法是極危險的,但預防程度由上可知,預防程度還是不夠的。

6.以往的春節,您出去走親訪友之前有沒有仔細檢查一下家中的電器是否存在隱患?

A 有過B沒有

7—17歲 A 58.3% B 41.7%

18—29歲71.4% 28.6%

30—45歲94.1%5.9%

46以後 100% 0%

7.以往的春節,您走親戚之前有沒有檢查過門窗是否鎖好?

A 有 B 沒有

7—17歲 A 79.2%B20.8%

18—29歲 87.5% 12.5%

30—45歲 94.7% 5.3%

46以後93%7%1

分析:6、7問題的資料,說明中、老年更注意電器安全及防盜,青年人卻沒有這種觀念。

8.以往的春節,您是否有睡懶覺、忽略早餐的時候?

A 有過 B沒有

7—17歲A 66.7%B 23.3%

18—29歲 87.5% 12。5%

30—45歲 789% 21.1%

46以後35.7% 64.3%

9.以往的春節的家庭聚餐中,您是否“沉溺”於大魚大肉之中?

A有過B沒有

7——17歲A43.5% B 56.5%

18——29歲28.6% 71.4%

30——45歲 31.6% 68.4%

46以後 66.7% 23.3%

分析: 春節飲食是個大問題,餓肚子和暴飲暴食常發生在這個時候。中、老年能有一個比較平衡的飲食。

10.春節聚餐,飲酒是必不可少,但是您知道如何飲酒才是最佳最適量。一個60公斤體重的

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多少克以下?

A 200 B80 C 60 D100

7—17歲 A 8.3% B29.2% C 37.5% D20.8%

18—29歲 0%12.5% 87.5% 0%

30—45歲 0% 25%50% 25%

46以後 7。1% 21。4% 33.3%8.3%

正確答案為C。

分析: 人們都有儘量少喝的意識。

總結:a,多數人都不太重視鞭炮的質量等問題;

b,不同年齡段的人在不同方面的安全知識瞭解程度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

二)、小問答。

您認為春節飲酒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大部分意見都如下)

1、少喝,最好不喝。

2、酒後不駕車。

3、喝好酒

4、酒後不鬧事

5、喝酒不能吃海鮮,不能空腹飲酒,喝酒時最好不要吸菸

6、注意酒的質量

7、低濃度

8、不要飲酒過量

9、最好熱熱再喝

10、不要與汽水一起喝

11、不要邊喝酒邊抽菸

12、多吃少喝

13、注意看廠家是否正規及生產日期

14、不能連續性飲酒

15、不能飲酒過猛

總結:人們對飲酒的相關方面安全意識都不錯,但是,實踐中需要切切實實的做到。

四、 研究的成果:

本次研究性學習,我們研究的是“關於冬季及春節安全的問題”。

我們研究的目的是瞭解人們針對“安全”二字的瞭解與重視程度,也為了在實踐的同時,向人們傳授一些更加科學有效的安全知識,讓人們更加重視“安全”,並且而怎樣又能涉及比較廣泛而且具有代表性的“面”,最終,我們選用了問卷調查、電腦投票、電話訪問這三種形式,對該問題進行了較為有效的調查與研究。

應該說,我們是借冬季及春節這一個比較重點的時期相關的安全問題的防範意識及其合理性,來反應其它季節(時期)其它方面人們總體的防範風險的意識如何,是否懂得用科學的方法來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築一道堅固的城牆。

而從最終的結果來分析,人們及不同的.年齡段的人們對待不同的安全問題都有其優缺點。例如:“您認為燃放鞭炮時觀賞者應該至少應該距離多少米之外”這個問題,在發放調查問卷時,我們發現,人們都有“越遠越好”的意識,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一種體現。但對於“您在購買鞭炮時有沒有仔細看過其生產廠家、日期是否達到安全要求”這個問題,無論是哪個年齡段,都很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安全隱患由此而來。也反映出人們必須要從多方面提升自我保護能力。而針對。“您覺得針對爐子放出的煤煙,在屋內放盆水,可行嗎”和“以往的春節,您出去走親訪友之前有沒有仔細檢查一下家中的電器是否存在隱患”這兩個問題,分別是青少年正確率遠大於中老年和中老年正確率遠大於青少年。這又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不同年齡段的人在不同的安全知識方面差異較為明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向他們多普及存在“缺口”的安全知識,對於國家、社會、集體及個人都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

最後,我們有以下幾點“歡度冬季,快樂過年”的建議與大家共享

一)、消防知識

三清三關:即:陽臺清、過道清、廚房清;關電源、關煤氣、關門窗。

二)、飲食衛生常識

1、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幹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淨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3、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4、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三)、燃放煙花爆竹注意事項

l、所有的煙花爆竹產品都應在室外燃放。

2、嚴格按照產品上的說明選擇符合要求的場地正確燃放。

3、消費者還應注意:燃放煙花爆竹產品要保持警覺、清醒的頭腦,思想意識不正常或喝酒後,請不要燃放煙花爆竹產品。未成年的小孩慎用煙花爆竹產品。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6

自從堅定了加入團組織的決心後,我開始系統地瞭解了黨的歷史、性質、奮鬥目標、建黨宗旨、組織制度和組織原則等基本知識,並積極投身於實踐活動中,也取得了一點微薄的成果。我對黨的認識水平有了更深一層的提高,更進一步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等的真正含義。使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首先是在學校生活中,作為班主任助理,我整日穿梭於辦公室和教室間,將老師的要求第一時間傳遞至同學處,在師生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歷史科代表的工作同樣需要專注及細心,不光是被動接活兒,還得學會主動攬活幹。學期初,在老師的安排下,我榮幸地成為了一名學習小組組長,團結小組內同學開展學習工作,共同協作提高。在不久前落幕的藝術節上,我身兼部分創作、表演工作,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榮獲年級第一名的佳績,為傳承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當然,我清楚地意識到,僅僅注重校內的工作顯然不夠。理論學習結束後,我和其他同學一同前往南京市盲人學校,共同種下花種,體驗盲人門球,深深體會到箇中不易,度過了一個充實的下午。隨後我又與好友一起在大眾書局服務了一個上午,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悉心整理,一絲不苟,看似輕鬆的工作蘊含著令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幾次活動下來,我對社會實踐的意義有了自己新的體會,瞭解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實踐固然重要,但要保證其能沿著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前進,必須不斷加強思想教育,更加明確工作和學習的目的,樹立起為社會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寫下這篇報告,我深切地知道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如果能夠加入共青團,我會更加不遺餘力投入相關工作。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7

組員:指導老師:楊昆

研究背景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組關於環境保護的文章,而且觀看了電影有很深的體會和感受。我們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次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以當前我國的環境現狀進行調查.

研究意義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調查,使我們能對我國現在環境狀況有了解,並且能意識到我們該怎樣做,怎樣進行環保工作

過程

我們小組對當前我國的環境狀況和用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人們對於環境的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研究時間:20xx.5.6-20xx.6.3

分析

資料採集在下圖:

調查問卷

親愛的朋友:

您好

我們是昆明十二中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成員,來調查關於我國環境保護的情況,請您協助完成問卷。本問卷不用署名。謝謝您的配合與幫助。

1、您覺得我國現在的環境狀況?

A、很好 B、還好C、一般

2、您覺得我國的環保工作到位嗎?

A、很合理 B、還可以 C、常常找不到或間隔太遠

3、您會支援環保活動嗎?

A、會 B、不會

4、您在看見垃圾在地上您會?

A、把它撿起來 B、有人這樣做才會 C、當作沒看見

5、您看到有人亂丟垃圾時您會上前制止,或是撿起丟到垃圾箱?

A、常常會 B、偶爾會 C、不會

6、您會經常參加一些有關環境的公益活動嗎?

A、經常 B、沒辦法時會C、偶爾

7、您會特別關心我國的環境狀況?

A、不會B、有時會C、經常會

8、您會對家人及朋友宣傳一些環保的知識嗎?

A、會 B、不會 C、偶爾會

9、您會把保護環境落實到實際行動嗎?

A 、不會B、會 C、沒辦法時才會

10、您對環境保護的看法如何?

結論:

我們共發放50份問卷,回收有效答卷48份,進行了資料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結論。

大部分人支援環保活動,對於我國的環保工作會非常支援,多我國目前的環境現狀不是很滿意.但是說到自己,很多人表示自己對於環境的保護很支援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落實的實際行動上.比如;很多人看見地上有垃圾,不會主動去撿起來.看見有人亂丟垃圾不會上前進行卻說或阻止.但是很好的是,100%的人對環境的保護是支援的,只是缺乏行動.而且,在調查時,很多人也表示在今後,會盡力把環境保護落到實處.為環保事業做一點貢獻. 收穫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得到了很多收穫:我們鍛鍊了膽量,也鍛鍊了和人交流的能力;明白了不僅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且還要有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更懂得了保護我們人間天堂人人有責的道理。然後我們又對我國目前環境的狀況和我們該怎樣做在網上進行了資料的查詢和整理.

結論;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汙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淨力;工業汙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覆。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否則人類會加速滅亡!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始終面臨和解決的問題。生態環境道德的總體要求是: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青少年要率先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植綠護綠、抵制汙染。青少年既是生態環境道德的重點教育物件,更是生態環境道德建設的積極推動者。與和諧與共的人與自然關係理想狀態和境界相適應,生態環境道德要求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於青少年來說,要首先做到:珍愛生靈。多植一棵樹、多種一片草、多養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綠色,都是青少年應盡的義務。不亂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難降解和難再生的物品、不焚燒秸稈、制止汙染等都是抵制汙染。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1、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4、酸雨蔓延5、森林銳減6、土地荒漠化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9、海洋汙染10、固體廢物汙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1、大氣汙染屬煤煙型汙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汙染程度在加劇。2、酸雨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汙染最重。3、江河湖庫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8

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涵蓋了兩種含義。即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理解,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滲透於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學習方式,同時也包括學科內的專題研究活動。從狹義上理解,它是一種專題研究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並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養成教育為歸宿的學習活動,它實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三位一體,極大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深層內涵;它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它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臺階。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目標

1.內容:

挖掘化學學科中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和資訊;

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模式;

化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

與化學教材相對應的各階段研究性課題等。

2.研究目標:

學生目標:

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教師目標:

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務,即建立問題的初始狀態。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用新穎的方式和生動的語言創設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探討發現並提出新的問題;讓他們懷著強烈的求知慾去進行研究。

學科目標:

化學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教師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調查、通過觀察實驗和奇趣事例、通過原有知識儲備、通過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來創設問題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從而獲得較為牢固的知識。

究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步驟

1.基本原則:

(1)全員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綜合性原則:由於研究性學習以問題為載體,每一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都會涉及到很多知識,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學過的知識間建立一定聯絡,並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系統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從學科的學習帶向綜合的學習,綜合應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期有所收穫。

(3)自主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探索性原則: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學習過程。

2.研究方法:實驗法

3.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 由教科室組織舉行系列講座,學習理論,設計方案。使教師和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式和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瞭解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式。引導師生及學生家長提高認識,作好研究性學習的心理準備。

(2) 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明確如何發現問題,怎樣歸類分析問題以及選擇課題的一些原則。

(3) 做一些課題研究的示範工作學科教師結合所教學科,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研究問題,通過提出問題——描述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論證——解釋結果——評價結果——問題解決的學科上展示,對學生進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指導。

(4) 培養課題研究的骨幹。通過學習,有的學生已著手開展研究,我們在各班培養一些課題研究的骨幹,以帶動全體學生。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具體任務是:

(1) 指導學生定課題。從身邊和生活中發現問題並研究課題。學校在課題選題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選題比較有特色。一是圍繞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及對人體的作用,購買小食品的消費情況的調查;二是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課題,如房屋裝修的材料與汙染情況調查、人體所需元素的調查,通過調查、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 指導學生制訂研究方案

教師對學生所選課題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指導、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具體實施的步驟等制定研究方案。(3) 以班為單位進行開題報告,選聘指導教師,高一年級共確立了82個化學課題,化學子課題組對課題進行歸類和整理。

(4) 整合各方面力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確定課題後,我們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集中活動和分散步活動相結合,重點從兩個方面讓學生實踐、體驗。一是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通過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最後得出結論。二是調查研究。學生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得調查結果,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和觀點。

(5) 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評估。對課題研究進行陳述並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動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在班級展示學生的調查報告,評估內容。重視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程式。

(6)課題組成員分工挖掘研究性學習素材,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將設計研究性情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7)開展研究性學習公開課,

四、研究成果

我組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其中上研究性公開課有:

付曉豔:《氯氣》一課獲遼寧省重點協作校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大獎賽一等獎

張玉潔先後上了兩節研究性公開課。課題分別是《鹵族元素》和《環境保護》。

效果顯著。

顧繡紅:《家庭裝飾與汙染》一課,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潛能。

陶萍和王恩成:《食品安全》別具一格。

候躍平:《環境保護》利用現代網路技術,使課堂生動活潑。

我組有關研究性學習論文有:

候躍平:《研究性學習教師》被評為遼寧省優秀論文一等獎。

王恩成:《機遇與挑戰》獲第__屆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專案

《角色轉換》獲遼寧省高中化學新教材研討會一等獎

《新課程與自學能力》獲東北地區走進新課程優秀論文一等獎

付曉豔:《淺談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獲東北地區走進新課程優秀論文一等獎

王霞寫出了《研究性學習初探》一文。

經過近一年的實驗和探索,研究性學習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一個課題組的學生認為: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研究對生產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學研究必須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掌握科學的方法,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有科學的決策,我們覺得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學生非常贊同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滲透在學科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的觀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

成員:

執筆:

研究性學習報告範文 篇19

課題名稱

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

課題編號

20xx—01702

導師:

成員:

組長:

班級: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將“衣”擺在首位。可見,“衣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交際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絢麗多彩的服飾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更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載體,不同的服飾打扮還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從遠古時代的人類用樹葉獸皮遮羞保暖,到當今社會講究時尚、潮流、個性的流行服飾,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麼?我們將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追尋我國服飾文化史,領略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與博大。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制訂出一個可行方案,宣傳服飾文化,讓服飾文化引起更多當代中學生的關注,使他們對穿著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認識與品味,讓他們的穿著打扮展現出當代中學生動人的風采。

預期成果

體驗、調查分析報告、論文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雜誌、網際網路、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基礎知識、能力,收集有關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活動

計劃

任務分工:由於人數有限,所以全組全過程參與。

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第3周):參加課題研究培訓,開好開題會,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第4—10周):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蒐集中國古今服飾文化的有關資料,並整理分析資料。

第三階段(第11周):對我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穿著打扮追求與認識的問卷調查,整理分析調查資料。

第四階段(第12—13周):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和修改課題研究報告。準備相關驗收材料,完成有關結題驗收的準備工作,申請課題鑑定、驗收。

由這個開題報告,我們可以很顯然地看出來,做這項研究時我們的選題是來源於中學歷史課本的。這說明在進行中學歷史教學時,我們應該時刻想到研究性學習。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內容是否能為成為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選題。《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

——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這個開題報告,在課題背景中就提出了“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麼?”這樣就很好地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和當今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觀點聯絡起來了。很好地解決了將課本知識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這個研究選題變得更有意義。

從學科教學中我們找到了開題的素材,然後我們怎麼將學科教學深化呢?這個任務就要交給研究性學習來完成了。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會取得什麼預期效果呢?進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選題中我們可以採取調查法、文獻研究法、訪談法等。然後再根據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學習的證題和結題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歷史教師外,其他各個科目尤其是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相關教師都可以做為該研究選題的指導教師。這樣就使得原本讓一個歷史老師花很多時間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歷史問題,變成了一項計劃周密、步驟嚴謹的集體活動。很多原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裡都迎刃而解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來,研究性學習和各學科教學不可分離和不可割裂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有很好的互補性,將兩者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將各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有意互補呢?我認為應該重點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人員配置問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涉及範圍廣,融合程度高的學科,首先要設定一個專家組來保證其師資的質量。這個專家組應該由各個科目的科組長和任教該年級的備課組長擔任。這樣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教師隊伍可以保證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有相應的專家做指導。其次全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是研究性學習教師組的成員。除了師資以外還要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才行。所以學校各行政領導要對研究性學習予以高度重視。在各個場合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還可以擔任研究性學習的名譽專家等。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成員要廣,宣傳的力度要大,畢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二.師資培訓問題

專家組的老師要定期對普通教師進行培訓,讓其在各具體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聯絡到研究性學習,用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具體學科教學,把具體學科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提供給研究性學習做開題參考。

三.合作與交流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是通過學科教學發現問題然後將問題提出來,讓研究性學習去研究達到

進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數時候是我們提出一個研究問題,該問題涉及到很多學科要求各科老師互相合作配合一起為研究性學習服務。這個時候各學科的老師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長補短,通過互相交流和學習達到共同提高。

四.評價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強化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而弱化其甄別功能。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我們要組織專家組進行集體評價。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對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價。把一些優秀的成果推薦到相關的雜誌,專刊上發表。對於發表的成果學校給予表彰和獎勵。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新的學科,雖然某些學校在該課程開設之前已經進行過類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還是第一次被列出來。對於它的探討和研究正始興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學習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如何將科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這些都是我們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