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在哪裡,企業執行力

欄目: HR管理 / 釋出於: / 人氣:1.76W
在哪裡,企業執行力
先講一個小故事。

一曲“敖包相會”使得內蒙古的敖包名聲遠揚。去過內蒙你就會知道,原來此“敖包”並非是蒙古包,而是一種由大小石塊堆積而成的圓形的實心的包狀“建築”。在敖包上面,豎立有木幡杆,上面還掛有一些五色彩帶。在蒙古語中,敖包就是“堆”的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頂、湖畔或者灘中醒目之處。據說在敖包旁繞三圈,然後再揀三塊石頭丟到包上,這樣就會得到神靈的庇佑;並且,每年陰曆六月舉行的“祭敖包”的宗教活動也是蒙古人最隆重的儀式之一。

然而經過考證,敖包先於神學的意義卻是一種草原中的導航標誌。按理說,建造路標是人人得益的事情,並且,牧民每每遇到路標時奉獻幾塊石頭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放牧時還要留意石塊並且一路要攜帶直到遇到路標,的確是件辛苦的活。更何況有那多人貢獻,某個人的幾塊石頭也就無足輕重了。但是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麼路標的建設成本的分擔就變得棘手了,誰都需要路標,但是誰都有讓別人去添磚加瓦自己卻坐享其成的心態,最終好事難成。

聰明的蒙古人的解決方案讓人拍案叫絕,他們賦予了功能性的路標以宗教的意義,讓路過的每個人,都自覺地對發揮路標功能的敖包進行建設,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貢獻。

敖包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信仰,制度就形同虛設;沒有信仰,就不會產生執行力。

執行力誕生於企業信仰

執行力是左右企業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企業區隔平庸與卓越的重要標記。它來自於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善於這個企業近乎教義般的企業信仰。

“企業文化”是現今時髦的詞語,也是一個被人用濫的詞語。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為數眾多的企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只是滿足於幾條新穎的口號,或寫幾篇煽情的使命宣告,或者,由總經理髮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但是,這些都是有效的嗎?這些都溶入了員工的血液了嗎?

我們見過太多諸如“求實”、“奮進”、“爭創一流”此類的詞語,但是,這些企業真的是這樣在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把標語貼在牆上,卻沒有寫進員工的心裡。

小華森在《父子同心締造IBM》一書中寫道:

這所學校的每一樣東西都意在激發忠心、熱忱和崇高的理想。IBM認為,這是成功之道。前門刻有(IBM無所不在)的座右銘“思考”二字,每一個字母有兩英尺高,一走進去,是花崗岩的樓梯間,意在讓學員踏著樓梯去上每天的課程時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心態。

IBM就是這樣一間把自己的信念象教會一樣制度化的企業,《華爾街日報》曾經指出,IBM的文化極為深入,以致於有一位任職9年後離開的人說:“離開這家企業就象移民一樣。”

我有不少朋友出身於可口可樂,儘管離開這家公司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那種對可口可樂文化可怕的信仰:堅持認為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堅持認為可口可樂的銷售技巧是最好的銷售技巧,堅持認為可樂就是可口可樂而不是百事可樂,堅持只喝4度的可樂並認為那是最好的風味。

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浸淫出充滿著對公司無限忠誠並把執行工作任務當作使命的員工。

那麼,企業文化產生於何處?

顯然,企業文化受到公司創辦者的影響是最大的,美國新港新聞造船和碼頭公司的創辦人杭亭頓曾經在1866年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話,賺點錢。如果必要的話,賠點錢。但永遠要造好船。”直到1987年,他的這段話還被他的公司的副總裁引用並銘刻在公司最顯眼的地方,成為公司的文化和信仰。

然而,僅僅是創辦者的影響是不夠的,企業文化得以成為信仰,它是吸收歷史,總結現在,立志未來所提煉出來的,它有自己企業中獨特的深深烙印。它需要靠從上而下不斷的宣導、複製、灌輸和身體力行。

而最關鍵就是身體力行的複製。

上司就是企業文化?

我們看到在很多企業,文化和信仰並沒有從上而下地滲透,而是在不同的部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每一個上司和主管完全按照自己的風格來確定部門的風格,並且都認為那是優秀的。而這些自認為優秀的結果是什麼呢?

蓋洛普曾經對一家零售企業做過一個員工工作環境的調查,結果在一項關於員工擁有的“裝置和材料”的專案中,原本硬體完全一樣的A店和B店卻有34%的差異。——這裡的一切,包括硬體環境,都打上了經理的印記。而這些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績效的差異,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創造了好的績效,不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則相反。

顯然不是每個部門都會很幸運地碰到一個能塑造好的部門文化的經理,公司的挑戰,在於在全公司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而不是變成上司就是企業文化。

很多公司空談“文化”而淪落為廢紙,就是由於他們容忍了這種“亞文化”的存在而忽視了企業真正優秀的文化信仰的宣導。

企業的文化始於招聘,我們需要招募的是認同企業文化的每一級的員工,而不僅僅是優秀的。不認同企業文化,他就不會按照公司的理念去做事,最終,也將降低執行力,導致績效的低下。

鐵杵磨成針也許是古人的看法,但是顯然是違反成本的觀念的。越是不認同企業文化的能幹的鐵杵,越不可能成為公司的針,也越對企業文化的複製過程產生巨大的殺傷力。

但凡偉大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單一的。

但凡平庸的公司,都有各色花樣的“上司文化”、“部門文化”。

執行力也是一種文化

執行力誕生於企業的文化,並且也反作用於企業文化,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執行也應當是領導者和每一層經理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個系統,溶入在企業的各個角角落落。

執行不是空談戰略,它應該是細微而現實的,它是每一個細節的探究和頂真。在大多數平庸企業的領導人在辦公室裡幻想著公司未來遠景的時候,可口可樂的總裁在上海的馬路上詢問“為什麼賣茶葉蛋的老大媽不賣可口可樂?”——儘管可口可樂的分銷網點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歐萊雅的CEO在商店裡仔細地觀察每一個競爭品牌的櫃檯陳列——儘管歐萊雅早已把這些競爭對手都全部擊敗。

執行就是每一層的經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標準去判斷和做一件事情。WALMART的老SAM的勤儉一直到他的一個店經理狹小寒酸的辦公室,無一不體現著WALMART的成本觀念,也無一不體現著它嚴格執行對成本的控制。如果你要員工“誠實守信”,你可以再繼續為逃避了政府的稅收而沾沾自喜嗎?

收起你那可笑的自己都不相信的標語吧,建立起你真正的經過時間錘鍊的企業文化的信仰,建立一套從上而下深深滲透的執行文化的系統。

首先,你要身體力行,其次,每一級別的員工都必須複製。

而不是其它。

來源:中人網
Tags:執行力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