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通用12篇)

欄目: 學習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2.63W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通用12篇)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1

剛開始聽到這個激動人心的訊息,我們可真謂是三把鑰匙掛胸膛——開心開心真開心啊!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同學們一路上就像一群小鳥“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一直聽聞周氏家族的子孫個個業績輝煌,但一直都沒能見到過真人,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嘛!我的一顆好奇心讓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不過一會兒,報告廳到了,大螢幕上“國際航天航空專家美國前中國區大使周嗣良博士航天科普演講”這幾個大字就映入眼簾。可我放眼望去,卻沒有看到周爺爺的身影。找好位子坐好之後,我們焦急地等待著,不時地向門口張望。一分鐘,兩分鐘……約摸十分鐘過去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在眾人的簇擁下邁著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他緩緩地走上主席臺深情地做著自我介紹

原來周爺爺的曾祖父就是曾擔任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的周馥,祖父是近代著名實業家周學熙。周爺爺出生在天津,1956年開始在香港讀中學。1963年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讀。周爺爺告訴我們在那裡一到五年級的國小生每年都要參加太空營活動,以提高兒童對航天知識的興趣。1967年,周爺爺大學畢業,又通過刻苦學習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真讓人敬佩!

“您知道為什麼宇航員一次不能多上幾個嗎?”“因為人類離開地球就失去了引力,到太空上去對身體多少是有傷害的。比如鈣質會流失,雖然我們有鍛鍊肌肉之類的,但還是不行,有的人從太空回來連路都走不了。”

“您知道在未來10年之內我們國家能否建一個太空空間站呢?”“關於這個問題嘛,美國是有經驗的,如果他們願意分享,那麼是不需要10年時間的。”

……

面對一個個小航天迷的提問,周爺爺都一一詳細地做了解答,我們更是聽得津津有味。

騰飛的中國航天事業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飛向藍天,飛向宇宙,去探索無窮無盡的奧祕!周爺爺的一席話讓我們對未知的航天領域又有了新的認識,更激勵著我們努力為夢想去拼搏。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2

今天早上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二號”的發射直播,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隨著最後的倒計時響起又結束,火箭成功發射,在這一刻,我是激動的,我是開心的,滾燙的眼淚不自覺地從眼角流了出來。

火箭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們中國科技的進步,在科學進步的背後是萬千的中國人的默默奉獻,作為國小生,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3

今天,我們老師帶我們看了“神舟十二號”的發射過程。

北京時間九點二十二分二十七秒,火箭準點發射,尤其是最後的倒計時時刻——“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讓人熱血沸騰!

遙想起以前的中國,發射火箭是一件多麼遙不可及的事情啊,可是現在,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可以自主製造火箭的大國之一。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在未來努力將中國建設成第一強國!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4

20__年12月9日,“太空出差三人組”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他們一遍又一遍向我們展示了來自天際的驕傲,這背後蘊藏著的航天精神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奇蹟。

學“神舟”啟航新事業,樹“四心”強化組工之力。沒有特別的精神,就沒有特別的業績,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助推偉大事業,“宇宙天團”憑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使我國航天事業不斷進步,成就了今天中國空間站的輝煌,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學“神舟”領航新力量,選“頭雁”續航振興之能。從楊利偉第一次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將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變為現實到翟志剛第一次出艙行走,以自己的一小步,邁出了中華民族的一大步,再到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住上了屬於中國人的“太空之家”,經過幾代航天人一張藍圖幹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的韌勁,每一次跨越都凝聚著航天員們飛天逐夢的勇敢與執著。

學“神舟”返航新徵程,續“初心”接棒發展之志。每當中國航天取得令人振奮的成就之時,一位偉大的中國人絕對不能忘記,那就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從神舟五號開始,每一位從太空回來的宇航員們,都會去拜訪錢老,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他去世。航天人那顆炙熱的初心在漫長的歲月中代代相傳,踔厲奮發,篤行致遠。

我們相信,載人航天精神,是中國航天人在建設科技強國征程上立起的一座精神豐碑,將引領我們踏上更加壯闊的征程,奔向更加璀璨的未來,將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努力進取、跨越時代、勇往直前。年輕的組工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5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大家都知道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才能取得圓滿的成功。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訊、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著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航天人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勇於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敢於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創造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載人航天精神,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建立了卓越功勳的團隊。中國航天人勇敢地肩負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聖使命,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聰明才智,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

弘揚航天精神,我們青少年要緊緊聚集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唱響愛我中華之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們心中深深紮根。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艱難曲折的奮鬥歷史,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煥發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我們要熱愛祖國文化,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我們要努力學習歷代經典著作及詩詞、美文和名家名言,這是華夏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發展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民間文化,瞭解民間藝術,要有民間文化知識、民間的情懷、情感,熱愛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為榮,肩負起發揚祖國民族文化的責任。

熱愛家鄉,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江山的情感。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面向未來,融入世界,擴大自己的視野,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從小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精神,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努力,把自己鑄就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6

失去的,還在眼前,可是畢竟已經抓不住了,回想起那一圈一圈的跑步過程,回想起那一次一次失敗或是成功的經歷,回想起那一件一件完好或損壞的裝置,回想起那邊一條一條攜手共進的路途,就感到沒來由的心慌意亂。

我常常想,如果再有一次抉擇的機會,我是不是還會毫不猶豫地踏上這條曾經陪伴我一年半載的路,在經歷勝利的歡欣與失敗的失落,再細細體會這一次次的累與傷痛。可是,在經歷一次,風景還會如此靚麗耀眼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經常聽到這句話,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可是我做不到,我只能在某個黑夜,突然想起,然後傷心,最後失眠。

可是,有一件事,讓我心情好轉,我課間站在樓道里,“嫂子”過來,我們相互調侃了幾句,讓我覺得我失去了一部分,我離開的只是“它們”,可是“它們”還在我身邊,我們還是朋友,還是隊友,永遠的,可是這種心態沒持續幾天,又感到不適。

過來幾周之後,我看書,下面寫了一段話,大概意思就是放棄昨天,把我今天,奔向明天,讓我豁然開朗,不放棄昨天,怎麼看到美好的明天,明天才會更好。

所以我決定了,嘗試忘記昨天,忘記明天的昨天,向著陽光,向著彩虹奔跑!而昨天的記憶,我要永遠保留,保留在昨天,在當我以後回想起來的時候,還記得有這麼豐盛的宴席,有這麼美好的昨天。

可是現在我要向著明天出發!

向著夢想出發!

讓我們的笑容中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更美好!

一道一道的風景線,在我們奔跑的途中,迅速往後撤,但我們不能停下腳步去欣賞過去的風景,我們應該向那個叫“明天”的目的地,出發,衝刺!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7

神舟十一號奔向天宮,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x時間10月17日7時49分,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x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後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去學習,我們更應該把這種航天精神融入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去。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那些航天英雄,他們都是通過嚴酷的訓練和殘酷的選拔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在太空中,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也依然堅持奮鬥,自強不息,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應以他們為榮,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拼搏精神和愛國精神。

要做一名合格黨員,就要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逃避,不退縮,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就像航天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各個難關。探索無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無止境的事業,學習航天精神是我們共產黨員的任務。

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航天精神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有了這種精神作支撐,我們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才能發展進步,我們的事業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航天精神,爭做合格黨員,把它轉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8

還記得八年前,航天員王亞平在神舟十號太空課堂的這番話,曾在多少人心中播下了科學夢想的種子。20__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進行首次太空授課,全國6000餘萬中國小生觀看授課直播。此次,神舟十三號三名航天員將再次化身“太空教師”,以天地協同互動的方式,獻上一堂精彩的全球直播授課。“天宮課堂”還將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實現系列化“上新”。

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這是中國航天的新高度,也是中華民族的新高度。黨員幹部要致敬“航天星”,從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之源,築牢堅定信仰、涵養堅韌意志、凝聚奮鬥偉力,逐夢新時代。

逐夢九天,從“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之源,築牢“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堅定信仰。“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有夢想才有奮鬥目標,才有勇往無前的動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勇於追夢的民族,在前進的征程中從未停下腳步。回往昔,世界航天大國風起雲湧,碩果累累,卻沒有中國的一席之地;看今朝,“北斗”指路、“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嫦娥”問月、神舟飛天等一次次刷亮眼球,令人震驚的奇蹟、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中國高度和輝煌偉業。

不懈探索,從“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之源,涵養“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堅毅品質。歸來之時,太空還是那片太空,中國人卻又一次把一個國家嶄新高度在這裡標記——神舟飛船首次快速交會對接,首次進入自己建造的空間站,最長時間的太空駐留,最長時間的出艙活動……在偉大航天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紮根枯燥艱深的科研之中,攻克一個個“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造一件件“國之重器”。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離不開中國航天人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恆心融入血脈、浸入骨髓,在“越挫越勇”中攀登高峰、百折不撓,在“屢敗屢戰”中奮鬥不止、矢志不渝,在“生死渺茫”中英勇畏懼、持之以恆。黨員幹部要從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之源,學習航天人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大無畏精神和堅毅品質,敢闖敢試、勇立潮頭,書寫新篇章,再創不朽輝煌。

精誠協作,從“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之源,凝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奮鬥偉力。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從“深潛萬米探海”到“上九天攬月”,從中國空間站到“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再到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彰顯了中國人民勇於探索奧祕的狂熱追求和勠力同心的奮鬥精神。航天工程是一項十分浩大的科學工程,技術挑戰多、實施難度大、任務風險高,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非一己之力就能如願,輝煌成就的背後是中國航天人攜手奮進、共克難關的精誠合作,是集眾人之智、聚眾人之力的非凡舉動。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舉世矚目的無畏探險,讓這番逐夢之行踏星而歸,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重大意義。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9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專案: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等等。從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中,收穫如下:

啟明之“星”,擁抱求知探索之夢。“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無邊無垠空間之宇,古往今來時間之宙,充斥著太多神祕未知,太多神話色彩,引得無數先賢學者心生嚮往,欲一探究竟。從“東方紅一號”的騰空到“神五”上天,再到“嫦娥”奔月,直至今天“神十二”遊子歸來,中國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從來不曾停止探索的腳步。從問出“中國人怎麼不行”的錢學森到“工作不講代價,就是一心一意搞航天”的孫家棟,從“我為祖國感到驕傲”首次飛天的楊利偉到秉著“強烈的願望、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挑重擔的吳偉仁,他們在中國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成功的背後隱藏的是無數次的失敗與許許多多的艱辛,但是古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有數不清的航天人以崗為家,不計代價,莫問前程,他們有的只是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只為逐夢深空,這是屬於中國的強大奮進精神。“神舟”載的是偉大航天精神,如同啟明之“星”,指引我們跨越困難與失敗的黑夜,擁抱求知探索之夢。

守護之“星”,擁抱強國復興之夢。“歷盡艱辛不流淚,頻將捷報九州傳。”航天夢也是強國夢的重要一筆。隨著逐漸邁入太空資訊時代,國防安全的陣線也逐漸擴充套件到茫茫宇宙。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空等著依靠他人,甘處下流必然為歷史所遺棄,所以我們中國人要用自己的“星星”捍衛祖國,要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祖國。面對技術的封鎖和有意的打壓,我們不爭辯,只是鼓著一口氣,從零開始,實現了中國航天的從無到有;面對國際空間站的拒絕,我們不灰心,只是抱著一個念頭,攻堅克難,實現了中國航天的從弱到強。曾經我們的航天人啃著英文教材,如今在國外的宇航員和科學家之間卻掀起一股“漢語熱”,這是因為我們的“天宮”搭載了全中文設計、自主國產的“麒麟”系統,這是屬於新時代中國的強大文化自信。“神舟”搭載的是偉大的愛國精神,如同守護之“星”,守護我們在新時代的巨浪中揚帆起航,擁抱強國復興之夢。

耀世之“星”,擁抱造福人類之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包容並蓄愛好和平的國度。“一枝獨放不是春”,面對推動世界發展,中國從來有誠意、有耐力、有行動力,始終致力於促進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共謀幸福,所以面對其他國家的“入站申請”,我們沒有獨擅其美,而是抱著公正開放的態度共同合作,這是屬於新時代中國的強大氣度。“神舟”搭載的是偉大的“大同”精神,如同耀世之“星”,為了我們驅散邪惡戰爭的陰霾,擁抱造福人類之夢。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10

近日,神州十號載人航天飛船順利升空,舉國為之歡騰。中國航天人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中國夢”的精神實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表明“中國夢”不僅僅是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夢想,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夢想。“中國夢”是一個巨集大的目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必將推動偉大的“中國夢”揚帆起航。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現“中國夢”,關鍵在行動,特別要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載人航天精神必將成為全體中華兒女奮發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最終推動“中國夢”變成現實。筆者認為,實現“中國夢”,貴在行動,貴在落實,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社會各個階層應該做好自己“份內事”,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師甘做“辛勤的園丁”,農民努力發展農業生產,公務員做好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做好“份內事”就是對實現“中國夢”的貢獻。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11

讓我們為神十二號的凱旋歸來,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成功啟航的神舟十二號,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從神五到神十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已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作為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除了歡慶、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楊利偉、費浚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裡挑一。

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

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

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在未來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學習總結 篇12

這是舉世矚目、彪炳史冊的成績,這是中國航天的新高度,也是中華民族的新高度。仰望蒼穹,逐夢星空,問鼎九天,中國航天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幾十載,無數的航天科技工作者艱難攻關、堅韌前行。年輕幹部生逢盛世,要滿懷“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無畏精神,要堅定“上九天攬月”的壯志豪情,在新時代新徵程中以身許國,在為黨為民的道路上擔當作為、勤勉敬業。

汲取“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精神。懷著對浩瀚星空的嚮往,對千年“飛天夢”的執著追求,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超越。這是中國航天人化夢想為現實的不懈奮鬥,更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時光見證。航天事業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項規模巨集大、系統複雜、高度整合的大工程。輝煌碩果的取得離不開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和攻堅克難的擔當。為了奔赴浩瀚星辰,航天員忍常人不能忍的“痛苦”,超常規的體質訓練、生存訓練、心理訓練、綜合訓練等,其無時無刻不考驗著航天員的忍耐力,儘管時間不長,但痛苦極大。然而,中國航天人卻一直初心不變、情懷不改、鬥志不減,永不氣餒、永不言敗,一如既往地為中國航天事業而奮鬥。年輕幹部要從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奮鬥力量,涵養不怕吃苦、艱苦奮鬥、攻堅克難的精神。

汲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短短几十年,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工作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的不斷跨越。這些偉大的跨越,源於中國航天人銳意進取、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歸來之時,太空還是那片太空,中國人卻又一次把一個國家的嶄新高度在這裡標記——神舟飛船首次快速交會對接,首次進入自己建造的空間站,最長時間的太空駐留、最長時間的出艙活動……中國航天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創造了卓越的“中國高度”。新時代年輕幹部要向中國航天人學習,以自律、嚴謹、刻苦的態度對待工作,不斷開拓視野、苦練內功、提升修養,學會知難而進、鍥而不捨、開拓創新。

汲取“傾情堅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飽含中國航天人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情懷和精神。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他們以苦為樂、堅持不懈、前赴後繼,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獻出了炙熱的辛酸血淚,卻依然無怨無悔。站在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的時間軸上,我們再回眸中國航天人29年來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不由得發現,一次次託舉起中華民族的民族尊嚴與自豪的正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它也成為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激勵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年輕幹部要從航天精神中汲取擔當力量、奉獻力量,把對工作的熱愛、對社會的奉獻轉變為日常習慣,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的服務理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擔當作為、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