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階段總結(通用3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64W

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階段總結 篇1

安陽鄉五一中心國小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202人,教職工12人。自20xx年6月參與由區教育局教研室宋玉紅主任主持的《農村國小課外閱讀活動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研究工作以來,學校以貫徹落實區教育局“師生讀書成長工程”為契機,以“營造書香校園,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切入點,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課外閱讀的探索研究活動,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國小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階段總結(通用3篇)

一、統一思想,更新觀念,讓書香瀰漫校園

1、加大讀書宣傳力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及認識,學校組織召開由全校師生及家長參加的課外閱讀動員大會,宣講課外閱讀及終生學習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性,並對學生及家長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讓家長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行動上大力支援。其次,在“紅領巾廣播站”中設定“書香心語”、“明星檔案”等欄目,將古今中外名人明星的讀書事蹟、讀書體會、好書推薦等相關文章通過廣播展示出來。

2、制訂了學校課外讀書活動安排意見

為了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制訂了《五一中心國小課外讀書活動安排意見》,明確了師生課外閱讀的目標,並分年級分段對學生生的讀書工程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實施措施,教導處牽頭成立了由語文教師組成的課外閱讀實施小組,各班也制定了相應的學生讀書計劃。

3、建設教室小環境和校園大環境

圍繞書香校園建設,各班都設計了自己的讀書口號,“讀一流書,做一流人”、“讀一本好書,交一個好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聲朗朗,伴我成長”每個書架都設計了自己響亮而動人的名字,“智慧泉”、“墨海”、“金鑰匙”、“品味”每個書架的名字都意蘊深刻,飽含著

濃濃的書香,充分顯示了小書架的大作用。同時,利用學校牆壁、走廊、宣傳版等資源,懸掛催人奮進的讀書名言,書寫賞心悅目的書畫作品,讓無聲的牆壁也開始與學生有心靈的交流。在校園的走廊我們讓師生自行設計了一些讀書標語與圖案,在宣傳櫥窗裡開設“讀書明星”展示臺,展示評選的“讀書明星”的個人檔案和讀書心得,還利用校報等宣傳媒體及時將學生的讀書體會文章刊登出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

二、拓寬渠道,多方籌書,提供良好書源

加強課外閱讀,書源是關鍵問題。良好的書源是師生獲取精神食糧的基礎,為了我們把好書源關,我們在現有條件下,做了以下工作。

1、開放學校圖書室。

我們不斷加強圖書室建設,想方設法有針對性地添置圖書,豐富了圖書門類,同時積極與宋慶齡基金會張掖市流動圖書館協調,加大圖書館對我校的圖書流動量,並及時做好整理上架工作。學校圖書室由專人負責,全天開放。學生可以隨時以班級或個人為單位到圖書室借閱圖書,發揮了圖書室在學生課外中的作用。

2、建設班級圖書角。

為每個班級配備一個圖書櫃,每班圖書櫃內有文學、歷史、天文、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圖書一百多冊,供學生在學習各科課本內容時參考閱讀。班級圖書架的籌書由兩部分組成:一小部分是學校圖書室定期提供給各班;大部分是各自班級的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捐出來,收交班級統一管理。在班裡選出負責任的學生進行管理、借閱的登記,各班建立了圖書登記冊、圖書借閱登記冊和圖書管理制度,保證圖書角的全天開放。

3、開展圖書集體交流活動

開展校園“圖書集體交流”活動,以“知識因傳播而美麗”為主題,根據各班圖書資源有限的實際,在不同階段各個年級之間開展圖書集體傳閱活動,同學們都踴躍將自己的課外書包上書皮,貼上標籤,參與到集體交流活動中來,增加了學生課外書籍的擁有量,使圖書角靈活增容,如有源活水。

三、創新形式,保證時間,開創閱讀天地

1、創設“三讀”,保證時間。

①晨間交流讀。農村孩子早晨到校時間一般都較早,而學校組織正式上課要到8:00才開始,除了必要的打掃和鍛鍊外,我校積極倡導學生在晨間相互自由地交流讀書體會,暢談讀書感受。交流可以是兩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幾人“同讀一本書”後的專題討論,也可以是“各讀各的書”後的大雜談;內容可以是說說書中的主要內容、印象最深的情節等,也可以講講自己讀書的收穫。同時每個星期至少兩天,教師到班級對學生進行晨誦指導。

②午間休閒讀。每天午飯過後是學生們最開心的午間休閒時間,此時,我們將所有的讀書陣地全都向學生開放,學生喜歡到哪兒就到哪兒,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讀書已成為孩子們午間最好的休閒方式。同時每個星期至少兩天,教師到班級對學生進行午讀指導。

③睡前放鬆讀。我們建議每個孩子都在家中的床頭放一本自己喜愛的書。每晚睡覺之前輕輕開啟書本,慢慢品嚐一番,這既是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又能放鬆一天緊張的心情,讓書香伴著孩子入眠。

2、必讀、選讀,注重個性

首先要在教師和學生中進行調查,摸清閱讀意向,圖書室再根據藏書情況作出書源報告。班級讀書會在圖書室提供的書源報告中確定集體閱讀的書本。一般一學期重點讀34本書為宜。其餘時間的讀本可由學生自由選擇。

3、三個“共讀”,豐富形式。

①同伴共讀。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式,同伴閱讀的經驗對孩子很重要,可以產生良性競爭的作用,專家指出,因與朋友處於平等位置,是朋友,故想提出自己意見及想法的慾望會較強,孩子會變得比更有批判性。

②師生共讀。強化閱讀氛圍,營造書香班級。為此,開展了師生共讀活動。我們提出每個教師人人都是學生讀書的指導者,如各科教師能結合自己所教學科教學指導學生讀好書,好讀書,共讀一本書。

③親子共讀。親子共讀,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於我們農村國小來說,開展卻是非常困難的。我校積極倡導親子共讀,內容包括父母與孩子一起讀書、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與孩子一起玩讀書遊戲等。為了讓家長更好的配合,為了更好的促進孩子“精神糧食的”成長,我們學校多次傳發“致家長的一封信”,定期召開家長會,多次不定期的組織教師家訪的途徑,來促進親子共讀的開展。

四、寓教於樂,注重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加強常規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習慣

(1)每天“兩個一”常規。

①每天“放羊吃草”一小時。除了老師推薦的文章或書籍之外,規定每天一小時的閱讀時間。早操前、午飯後以及回家以後的自由閱讀,老師稱其為“放羊吃草”,我們可以從書架上獲取自己喜歡的書進行自由的閱讀,任意徜徉。

②每天“自讀自寫”一記錄。除了讀書,老師還給我們建立讀書筆記的常規,在自由閱讀的同時記錄下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摘下一些名家或寫作的知識,還有留下自己讀書的感受。

(2)每週“三個一”任務

①每週一張“讀書交流卡”。學生在週末的時候寫下一張“讀書交流卡”,介紹書的內容,寫下讀書的感言,以便在週一的時候交到同學手裡相互進行交流和賞析,並能產生一週最佳的圖書推薦。

②每週誦讀一篇經典美文。無論古詩文還是精短現代美文,每週我們都會自覺到規定的同學那裡進行一次背誦,美文背誦也成為我們每節課前特別喜歡的事情。

③每週必讀一本推薦書。每週,語文老師都會根據大家的推薦,給每個組安排一本推薦書,讓大家一起去看,去評析和交流,甚至有時給同學測試卷,以更好的理解內容,看懂書的寫作意圖。

(3)每月“四個一”評比。即每月進行一次讀書小報的評比、一次讀書筆記的評比、一次“讀書交流卡”的評比、一次讀後感言的評比。

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在班級中利用語文課的時間,每月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低年級開展“我喜愛的詩歌朗誦會”、“我喜愛的故事”,評選班級“故事大王”等。三四年級開展普通話演講比賽、成語接龍和“好書伴我成長”主題中隊會。高年級開展“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最打動我的一個人物”“新書推介會”等活動。

3、開展班級“讀書明星”評比活動,每月評出“閱讀之星”,加星獎勵。對獲得“讀書星”和“閱讀之星”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定,選出班級和學校的“讀書明星”。

4、創辦了以展示讀書成果為主題的校刊。選編三至六年級優秀作文、優秀讀書筆記、經典名人名言等收整合冊,共全校同學在校內傳閱,供全校同學學習交流。

5、每學期舉行一次作文競賽和全校優秀讀書筆記展評活動,並將活動中的優秀作品向《張掖日報》等報刊雜誌投稿,為學生建立展示自已的平臺。

6、每學期創辦一期以“美文欣賞”“優秀作文”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長廊專刊和兩期黑板報。

7、每週開展一次班級讀書交流會

班級讀書會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全班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而後由教師提供一定的時間、空間與學生共同交流、分享讀書體驗的一種讀書方式。雖然說班級讀書會讀書的數量不是太多,但是整個過程班級師生共同、全程、全部參與,便於師生在閱讀中對話和溝通,促進了思維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

五、取得的成效

1、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顯著進步,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課題研究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與潛能,提高了學生群體的人文綜合素養,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斷地查詢資料,接觸一些新知識,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了知識領域,培養了廣泛涉獵知識的興趣,豐富了親自參與的實踐體驗和直接經驗,創造力也有了發展和表現的機會,學習潛能也能得以開發。學生的閱讀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都有很大的發展,讓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倍增,真正開始自主閱讀,閱讀量明顯增加。使學生的閱讀具有真實性和實效性,真正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亮麗的精神底色。

2、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課外閱讀是農村學校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學生經常因為課外閱讀水平差而影響語文成績。自開展該課題研究以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明顯增強,語文考試中的閱讀分析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優秀率由原來的15%提高到40%。

3、改變了教師的行走方式,形成了教師專業自主成長文化。課題研究改變了教學觀念與行動之間的距離,使新的理念真正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使教師的專業成長變成可實現的現實,具有本校特點“自覺、自主、自創”的教師專業發展文化已經形成。不僅讓教師找到了自我的價值認同,也豐厚了教師的文化底蘊,更是豐富了教師的思想,真正轉變教師的觀念與文化背景,促進教師精神面貌的改變。徐傑老師《探究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在《甘肅教育》20xx年第六期上發表,《學校管理現代化之我見》在《張掖教研》20xx年第2期上發表,韋雪梅老師《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探討》在《張掖教研》20xx年第5期上發表,楊海燕老師《農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析談》在《張掖教研》20xx年第3期發表,楊麗紅老師《培養國小生閱讀能力的幾點做法》在《張掖教研》20xx年第4期上發表。

4、改變了學校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學校的發展文化。通過建立書香班級,營造書香校園,構建自己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踐行文化,積澱了文化底蘊,提升學校的品牌和品位,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國小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階段總結 篇2

劉金婷《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以上的這些文字無非是為了說明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我針對《國小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研究》這一課題,經過一年的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俗話講得好:你能把馬牽到河邊,卻並不能強迫它喝水。確實是這樣,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點燃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變“被動讀”為“主動讀”,“要我讀”為“我要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開發學生的課餘生活,激發閱讀興趣。

我校是寄宿制學校,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校住宿,他們的學習、生活環境相對較封閉,除了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外,課外讀物是他們最好的課餘生活休閒、娛樂的途徑,同時使學生的課餘生活向著素質化方向,因此課外讀書可以成為學生們課餘生活的一部分,為他們帶來莫大的樂趣。

二、創設濃郁的書香班級文化氛圍,促進學生閱讀。

讓閱讀成為伴隨孩子終生的生活方式,我們要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

1.保證讀物。“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首先要供給學生讀物。

(1)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為學生家長講解閱讀的好處與重要性,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提議家長定期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並倡導親子閱讀

(2)藉助班級圖書角積極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中年級段的學生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已開始形成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他們的閱讀動機開始由低年級段的被動型逐漸轉成一種向自身興趣愛好過渡的主動型,對於小時候看過的一些拼音讀物被他們視為“太幼稚了”,他們除對中外童話感興趣外,還偏愛一些短小精悍的中外幽默故事、探險故事、IQ益智類書籍等,而且需要量越來越大。為此積極倡導學生積極為班級捐書(當然指導學生要捐一些好書,經典書),在班裡選出負責任的學生進行管理、借閱的登記,同時隨時可以增添調換借閱,營造了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為學生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讓孩子們在輕鬆自然的閱讀環境中對讀書產生興趣,促使學生養成主動、有效閱讀的習慣。

(3)作為班主任,根據學生的需要定期以班級為單位到圖書館借閱一定數量的圖書,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歸還,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也可以充實班級圖書角,使圖書角靈活增容,有了源源活水。

2.保證時間。“君子不可一日無書。”建立閱讀制度,固定課外閱讀時間,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

(1)首先我們學校每週有一節課外經典閱讀課和每週日的晚間閱讀大比拼活動課,有共同的閱讀書目,為我們的課外閱讀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這樣我就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另外可以藉助我校的讀書節,開展一些讀書活動,評比讀書明星等。

(2)其次,要有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儘量減少機械重複的作業,把課外閱讀作為回家作業,並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規定閱讀的量和要求。即使我們的教學任務非常緊張,也要保證學生有課外閱讀的時間,課外閱讀交流活動也不能因教學任務緊張而受排擠。

(3)平時,學生隨時可以到圖書角借書,保證每天手中都有一本課外讀物,隨時可以閱讀,另外還特別規定:凡是課堂作業做好了,允許學生取出自己喜愛的圖書閱讀;

每天放學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出校門,佈置30分鐘閱讀等作業。班內閱讀熱情會空前高漲。

3.推薦讀物,學會選擇閱讀。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但辨別力有限,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實現閱讀的有效性,為此根據學生的能力、思想、年齡和興趣的不同,以及課堂教學需要的不同,認真幫助他們選擇適當的讀物。選擇時應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內容的廣泛性。國小生大都偏好閱讀故事性強的戰鬥故事書,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選擇這類書外,還應有計劃有目的的介紹和鼓勵學生閱讀歷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讀物,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範圍,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廣泛的閱讀興趣。高爾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可見,課外閱讀對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極大的影響。在指導時,要注意對學生優良品格的形成產生不同影響的書籍進行搭配,促使學生能從中獲得品格發展的健康與完善。

第二,主體的層次性。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因個性方面的差異,指導時,我常根據情況分層次指導,低層次的學生著重看以圖為主的書籍,初步培養起愛書愛讀書的習慣,中等層次的學生著重看以文為主,輔之以圖的童話、神話、寓言等書籍,對高層次的學生,則開始指導其閱讀中外著名的童話集、短篇小說集,並引導其進行探究性學習。這樣注重層次的指導,能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步提高。

第三,閱讀的相關性。課內閱讀是學生的主戰場,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必要擴充套件與補充,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協調好課內外閱讀的關係。為此,我常結合課文學習,以課內帶動課外。

三、指導課外閱讀的有效閱讀。

指導閱讀必須做到質和量相統一:既要讓他們完成量的規定,更要讓他們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

內容選定後,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閱讀效果的保證。有了科學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時一般根據篇幅長短與精美程度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利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效仿。大致可以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瀏覽法。當今社會處於知識爆炸的時期,資訊含量大、變化快,決不可能對所有篇目詳加研究。對於那些篇幅較長或內容不是很重要,但學生又必須瞭解的文章,採用此法。一般只要求瞭解內容概況、文章主題、主要的寫作方法等。

(2)篩選法。這是一種快速查閱資料、選取所需資訊的讀書方法,可按照“目的—檢索—瀏覽—精讀—摘記”的程式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分步篩選,獲取所需知識。讓學生學會抉擇自己最需要的東西為自己的學習服務。

(3)精讀法。對於那些文質兼美、篇幅又不長的文章,可以採用此法。這類文章可以通過對語言的品味,構思的揣摩,進而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寫作的特點,從而獲得知識和受到情感的薰陶。

(4)讀思結合法。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知識。"閱讀並不是僅僅把書看一遍,還必須要求學生對書中或文中的內容有整體把握,對文章的遣詞用句、中心思想、寫作方法、人生啟迪等有比較細緻的思考。因此,教師還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疑,並能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5)讀記結合法:古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摘記本,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摘錄優美的詞句或新問題、新知識,新感受,以便以後查閱,養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

(6)讀寫結合法。這是一種深化閱讀,是讓讀直接為寫服務,讓寫提高閱讀的效果。把讀與寫結合起來的一種閱讀方法。可以採用此法。可以在運用上述二種方法之後來進行,也可以通過閱讀專門研討寫作方法之後,指導學生寫出讀書筆記。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展示。

一池清水,只要擊拍,就會產生陣陣漣漪,孩子的課外閱讀,也只有不斷地尋找一個個啟用點,才能產生一次次新的激勵,形成一個個新的臺階。定期組織各項平實而豐富的活動作為孩子們課外閱讀的“啟用點”,給予學生展示課外閱讀的舞臺,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讓學生髮展自我,實現自我,讓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歡悅,在活動中形成新的激勵。

1.開展筆記展評——讀書筆記

學生踏實認真的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習慣,提高效果,我們的做法就是:定期進行展評。這既是一個鑑定又是自我成果的一個展示,更是互相學習,互相督促的好機會。它起到互為欣賞,互為鞭策,互為激勵的好作用,對階段性學習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2.進行閱讀交流——讀書報告會

閱讀交流是同學間互相交流讀書心得、介紹讀書方法、推介新書的重要途徑。交流活動中,同學們在推薦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或講或演、或出手抄報或故事會,或讀一文說感想,這類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過程活躍,孩子們樂於參與。

3.組織各項競賽——演講比賽

以各種生動有趣的競賽方式開展各類閱讀展示活動可產生強烈的讀書刺激。可採用講故事、朗誦比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激勵孩子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外書的閱讀活動中。這樣一來,鞏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了孩子的內心原動力,使孩子深深感受到課外書的用處真多。

4.舉行多項表演或遊戲

孩子是最喜歡遊戲和表演的,我們可以藉助相聲、小品、童話表演或成語接龍等這些生動的載體加快課外閱讀程序的推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鞏固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學生書讀得越多,就越會讀書,越喜歡讀書,形成一種良性迴圈,最終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問渠清得哪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激趣——促讀——指導——展示”。課外閱讀指導四部曲已經淺顯了它的效應,孩子們已經自覺不自覺地跨進了書香世界,愛上了課外書,養成了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不僅拓寬了孩子的視野,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對提高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達到了潤澤孩子心靈的效能。

國小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階段總結 篇3

重陽節是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優良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校根據上級指示精神,舉行了主題為“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慶祝活動。現將活動具體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活動時間

10月5日—10月11日;

二、參加人員

全體師生、退休老教師

三、活動過程

(一)學校各類主題活動

1、深入開展敬老宣傳,唱響尊老敬老主弦律

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廣泛宣傳了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同時進一步大力宣傳了廣大老年人對社會、對家庭、對當地經濟建設所作的貢獻和老有所為的先進典型,提高人們對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認識。

2 、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敬老愛老活動

(1)、開展“清茶表孝心”活動:讓學生回家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獻上一杯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2)、開展“重九共登山”活動:利用週末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登山。

(3)、開展“禮讓老人”活動:外出乘車時,為老人讓座;在其他有老人在的活動場所,讓老人先活動。

我校通過上述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敬老主題活動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渲染,展現了我校師生尊老敬老的精神風貌,營造出了敬老、親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增強了對老人的敬愛之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激發起全體師生孝老愛親的內在自覺,並由愛家、愛老推及到愛國、愛社會,進一步樹立起了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使大家自覺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中來。

(二)學校領導走訪慰問退休教師

我們學校退休教師只有一人。10月10日上午9:30,學校領導來到退休教師龔曉輝家,向他們祝賀節日,還詳細瞭解了老人的生活狀況。

我校通過一週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不僅能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自己爺爺奶奶、爸爸情感,更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特別,我校開展的這次活動,充分體現出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不但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和關懷,更讓他們真實地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的重陽節。我們衷心希望這些老人們,以及天下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