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通用3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29W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 篇1

5月16日上午,xx市xx國小的報告廳燈光熠熠,省級立項課題的二十六位成員齊聚一堂,進行課題中期彙報課展示暨“學講”課堂觀察活動。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通用3篇)

此項活動中,課題主持人朱以及課題組成員孟、彭x三位老師就蘇教版第十二冊《如夢令》一課進行同課異構。三位老師在“學講理念”的指引下,以學生學習過程為著眼點,以教師行為改善為手段,促進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課堂的前測與後測,更加生動立體的展現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朱衛紅老師的課堂,以學情推進教學,始終把學生立於課堂的中心,學生情緒高漲,參與度高。教師在適當處巧妙的點撥,細緻的引導,引領學生的思維一步步走向深處,為國小的詩詞教學點亮了一盞明燈,更為我們的“學講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課題組的其他成員以課堂觀察員的身份認真觀摩了三節課,從教的活動,學的活動,學到了什麼,學習效果四個維度對課堂進行了覆盤式評價。大家暢所欲言,其間不乏有思維的碰撞,討論、交流聲不絕於耳。雖然時值寒冬,但是大家真誠的話語,深刻的反思,專業的視角,研究的態度無不令人感動,心生暖意。大家收穫頗豐,更加明確了研究的方向,堅定了研究的信心,無不期待著下一次課題研討活動的到來!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 篇2

本學期,語文教研組緊緊圍繞課程改革,切實把握語文學科教改方向與重點,以課例研究和校本教研為抓手,樹立新課程環境下的教學質量觀,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現將本學期開展的主要工作彙報如下:

語文課題組的教學研究活動做到了“四有”:有目標、有內容、有組織、有效果。

一、目標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是實施新課標理念的主陣地、主渠道。“關注課堂,賦予課堂以生活的意義和生命價值。”是我們新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探索的主題。為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動。語文組的全體老師都進行新語文課堂的研究,輪流上陣,發揮集體力量,備課到聽課,再到反思和評課,通過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使每位教師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教師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

二、內容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我們通過學習教育督學段彩明導師的“板書技能訓練”的理論和教學精髓,讓板書設計的作用發揮在我們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板書的內容更體現教學內容的精華部分,重點部分和難點部分。

2、發揮週一下午業務學習的功效,確保週週有學習內容。

這個學期主要圍繞“上課和評課”為重點,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力求把所學到的知識指導於自己的教學實踐,大膽交流教學體會、心得,做好每一次業務學習記錄,集體備課,積極參加每月的研討課活動,按時按量地寫研討課記錄、評課稿、教學反思等,使老師們能夠更快地成長起來。

3、在教導處統一部署下,我們通過“理論學習研討課評課反思總結提升”的形式,完成每一個研究主題的研究工作。13位語文課題老師均上研討課,其中有《畫風》《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四個太陽》《自然之道》《驚弓之鳥》《獨具特色的民居》等等,研討活動中,我們要求老師圍繞研究主題,巧妙運用板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板書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做好反思、總結、提高工作。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工作的落實,我們制定了研究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實施計劃,做到人員、時間、效果三落實,並把課題計劃分解納入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之中。每次活動後都讓教師及時反思、不斷總結、提高。每次聽課,都要求教師認真填寫研討課記錄表和評課稿,上課老師寫教學反思。

4、我們教研組利用業務學習和課餘時間,閱讀的教育教學書籍和觀看教學錄象,開展研討活動,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認真領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宗旨,把握課程標準傳達的新的理念,新視角,新要求。

三、效果樹立課改下的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策略。

本學期來,我組課題研究在總課題組的直接指導下,進行“讓教學板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專題教學研究,樹立課改下的新教學理念。重視從新教學理念的建設上來統領教師的思想,通過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同伴互助,以課例為載體,按時開展研討課,總結提升有效的教學策略。

存在的問題:課題組教師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未能很好地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把教學中的體會及好的方法進行認真總結,使之上升為個性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雖然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但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學習,不斷探索,努力把工作做好。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 篇3

受學校的派遣,在教育局的組織下,我到北京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新課改與學校德育創新研討會。五天的時間內,先後聆聽了北京陳經綸中學德育副校長朱洪秋、德育主任李荻、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張紅的講座或報告,參觀了陳經綸中學,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德育工作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感謝教育局領導,感謝學校領導,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學習時間不長,但我深感受益匪淺。從陳經綸中學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深切感覺到我們二十六中幾年來堅持的德育模式是正確的,是實效的,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值得我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北京陳經綸中學是一所國家公立學校,地處朝陽區最繁華的商業街。學校始建於1921年,初為崇禎學園,後改為北平女子四中,1949年後更名為北京市第四女子中學,1954年被市政府定為重點中學,“文革”期間易名為朝陽中學。1991年香港企業家陳經綸先生捐資改建後,被市政府命名為北京市陳經綸中學。XX年成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此時的陳經綸中學,雖然成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但情況並不樂觀。XX年前後,正是陳經綸中學歷史上的低谷時期,陳經綸中學的教學成績,已經淪落到了朝陽區的七、八名了,以至於新上任不久的校長張德慶提出“九年三段發展規劃”的發展目標時,很多老師認為是天方夜譚。

以校長張德慶為首的領導班子,以堅定的信念,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全方面的改革,由此拉開了陳經綸中學的大跨步發展的序幕。

首先,提出九年三段發展規劃,以目標凝聚人心,引領學校發展。XX年夏,時年43歲的張德慶參加了朝陽區教委面向全區的校長擇優競聘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出任陳經綸中學校長。其人勤奮好學,有著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精深的教育專業理論水平,“治大校如烹小鮮”,在30餘年的教育生涯中,無論是一線教學工作,還是學校管理工作,無不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受命於危難之際的張德慶校長,把準陳經綸中學的病脈,力排眾議,提出了陳經綸中學九年三段發展規劃:

第一階段:按照北京市示範校建設標準,把學校建設成為辦學條件領先、育人環境優雅、師資隊伍過硬、管理方式科學、教學質量一流、示範作用顯著、參與國際交往、講求以德和依法治校的首都名校。

第二階段:要充分發揮學校自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育人和服務功能,全力建設個性化學校,成就個性化老師,培育個性化學生,用一流的質量打造出80餘年歷史積澱的教育特色,成為北京市示範校平臺上名副其實的首都名校。

第三階段:充分發揮學校辦學和育人的優勢,通過發展教育個性化、科學化、數字化、國際化、集團化,為師生的全面成長和可持續發展創設充分的條件,不斷提煉並提升自身的辦學品質和特色,全面推進並落實素質教育,成為人民最滿意的示範學校。

九年三段發展規劃從戰略高度系統勾畫了陳經綸中學的發展藍圖。仔細看看,和我校近幾年制定的兩個三年規劃內容有相似之處,我校自XX年在張鬆晨校長的帶領下,充分調研,把準學校病脈,找準發展突破口,先後制定兩個三年計劃,第一個三年計劃將學校由鄭州市直中下游學校提升到中上等學校,第二個三年計劃準備建成區域性名校的目標正在逐步落實。從陳經綸中學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足以堅定一個信念,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朝著我們的目標走下去,二十六中也會迎來輝煌的一天。

其次,以德育工作為抓手,實施全員德育,促進自管自育,重視生活德育,開展校本德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細節決定成敗。僅有巨集偉藍圖只不過是紙上談兵,要想實現目標還要有詳細的落實方案,在對學校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認真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陳經綸中學一方面從改革和創新學校管理體制和機制入手,全面啟用學校內部各種要素,大力提高學校管理效能,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現學校的穩步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狠抓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擺在了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XX年,任命教育管理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高、年富力強的朱洪秋擔任德育副校長,開始全面創設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體系。大致如下:

陳經綸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非常漂亮,人生遠足活動開展很成功,在這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向陳經綸中學學習。事實上,張鬆晨校長几年前就提出了這些理念,比如他要求校園內的黑板、櫥窗經常甚至每天更換內容,如建議政教處組織選撥部分學生帶到某個城市開展生存試驗等,只不過我們的認識不到位,像組織學生外出我們常擔心安全問題等而沒有很好的落實。但我們這兩年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我們連續三年暑假組織優秀學生舉辦“約會名校,超越夢想”夏令營活動,今年暑假組織選撥學生舉辦“激情奧運,挑戰自我,登臨嵩山,探究自然”夏令營活動,前不久舉行的八年級到新鄭基地實踐活動,七年級到科技館探究學習活動,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今後在這方面要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真正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可以說,通過這次學習,我自認為自己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思想又上了一個層次,希望這樣的學習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今後再多組織一些,讓更多的人蔘加,從而有效提升我們全鄭州市的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