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傳統與創新演講稿3篇

欄目: 文明禮儀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79W

認識創新。“認”是一個認知,明白其表象的過程;而“識”是一個理解,探索其本質含義的過程。認識創新,我們不僅僅要“認”,更重要的是要“識”。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了傳統與創新演講稿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統與創新演講稿3篇

傳統與創新演講稿篇一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絡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傳統與創新演講稿篇二

創新,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尤其是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個詞時時撞擊我們的耳膜。但是,創新,其豐富的內涵,卻是許多人盡其一生孜孜以求,也未必可以充分了解的。

朋友,你認識創新嗎?

創新其實是一個夢想。

中國古代曾有一個人,揹負紙做的翅膀,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高高的山崖,希冀像鳥兒一樣飛翔在晴空。在粉身碎骨跳下的一瞬間,他是否隱約看到了碧空中可以自由翱翔的飛機?

英國有一位作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盡情幻想,將熱氣球、潛水艇、電報提前了幾十、甚至幾百年帶入我們的生活。在凡爾納下筆的一剎那,他是否已經預先看到了遙遠的未來?

夢想標示著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為創新提供源泉。創新從夢想中蛻變,以夢想為根,受夢想澆灌。像永不失天真的愛因斯坦吹出的肥皂泡,在空冥的大地上,不斷破滅又不斷上升。

創新需要懷疑與批判。

懷疑是創新的萌芽,批判是創新的成長。在懷疑中發現錯誤,在批判中改正錯誤,創新才能完成。然而懷疑的精神、批判的勇氣,人們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

1543年的春天,人們震驚了,一個人,他居然宣稱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上帝啊!讓這個人不得好死。人們肆意地嘲笑,詛咒。

終於,詛咒靈驗了,六十七年後的一天,在美麗的羅馬鮮花廣場,那個虔誠地捍衛並發展了太陽中心學說的布魯諾被高高地綁在十字架上。一個火把投向他,燒焦的肉體發出一陣陣異味。死亡的氣息在遊蕩。突然,一個聲音從那扭曲的身軀中迸發出來:“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

是的,火併沒有徵服他,那憤怒的火焰,那毀滅的火焰,只能把掛在偽真理臉上的面具燒焦。瀰漫在鮮花廣場的灰燼不願散去,它要告訴我們:創新,踏著用生命證明了的懷疑與批判,終究會打破傳統的桎梏,得到永生。

創新要求深刻。

我們都知道,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定律,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美談。可是我們是否還記得曹衝稱象的故事?那可愛的孩子也不自覺地運用著浮力定律。然而,後者只被當成一個睡前故事流傳於孩子們的枕邊,前者卻孕育了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原理。

有時候,創新並不是很難,說不準什麼時候,一個思想的火花閃過,創新就來到眼前。可火花不能長久,創新卻要求永恆。於是創新要求深刻的思考,追求本質的東西,要求我們更進一步地去挖掘它具有的創新意識。

然而挖掘不是最難,最難的是那意識的產生。你一定遊過泳,一定玩過水,你一定感受到過水的壓力,但你能說,你可以造出浮力定律嗎?甚至你敢說,會想到用水來稱象嗎?恐怕不敢吧?生活中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在你經歷時,就已觸控到創新的邊緣了,然而我們卻沒有那個觀念,有意識地將創新完成。

作為大學生,我們的知識仍然貧乏,也許我們不能有多少偉大的具體的創新。但是我們一定要培養我們的創新意識。這意識中包含著許多內容。首先,我們要學會夢想,學會不為現實堵塞我們的天真,不時地做一做童年的夢,想一想飛上火星的浪漫,想一想生活於外太空的美妙。不要只盯著別墅、跑車,做物質的奴隸。然後,讓我們學會懷疑與批判。不要嚇倒在老師那威嚴的面孔下,不要認為凡是印成了鉛字的東西就是真理。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相信自己,堅持懷疑,敢於批判,不懼權威,方顯英雄本色。再次,讓我們深沉一下,穩重一點,不妨壓抑一下青春的律動,多思考一些東西,多研究一些學問,不要有了一個奇特的創意,一個未聞的發現就妄自高興,而到實踐時卻束手無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尤其是對專業中新事物的敏感度。倫琴因為一張被感光了的底片,意識到X射線的存在,最終獲得第一屆諾貝爾獎,牛頓因為一隻落下的蘋果而發現萬有引力。他們對於專業的敏銳,是我們在學習中真正要掌握到手的知識。

認識創新。“認”是一個認知,明白其表象的過程;而“識”是一個理解,探索其本質含義的過程。認識創新,我們不僅僅要“認”,更重要的是要“識”。

傳統與創新演講稿篇三

廣大青年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緬懷五四青年的愛國壯舉,紀念五四運動86週年,命名錶彰鎮第二屆“十佳”青年,我代表鎮團委在此向廣大青年朋友表示節日祝賀,向榮獲表彰的團員青年表示熱烈的祝賀。

1920xx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發揚民主科學精神,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條件,從而拉開了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序幕,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回顧中國青年80多年走過的歷程,展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前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弘揚五四精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五四運動86週年,就是要繼承五四光榮傳統,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發揚創新精神。中國青年從來就有敢為天下先的傳統,五四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就是一種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既是中國青年的光榮傳統,又是時代的要求,當歷史的長河又一次流淌到新世紀的地平線,當代中國青年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形成國家創新體系。

發揚創新精神,就是要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並將其付諸於實踐。理想是人們知難而進,走向成功的動力,也是創新的動力。成就任何事業都不容易。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創造前人沒有的業績,就更不容易。沒有堅定的理想就不會有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就難以最終成就創新的n事業。而創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學習是創新的源頭。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成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取得工作權利靠學習,工作做出成績靠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而不被時代拋棄。但是,創新不是坐而論道,而是用知識開創事業,這就要求我們青年朋友要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能力,並積極實踐。

青年朋友們,在過去的歲月裡,中國青年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的光榮,我們相信在新的藍圖裡,中國青年也一定不會辜負人民的厚望,一定會繼續勇往直前,譜寫青年運動的新篇章,為祖國和人民贏得更大的光榮。

最後,我用xx同志的幾句話與大家共勉:希望你們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成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人,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成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

Tags:演講稿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