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專題演講稿5分鐘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8.32K

今年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以下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專題演講稿5分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專題演講稿5分鐘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專題演講稿5分鐘一

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為了中華的崛起,為了雪恥報國,為了振興華夏,為了騰飛於世界。我們的前輩發奮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的前進、發展。

孫中山先生是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億萬中華兒女迎來了嶄新的一天。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力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付出了巨大犧牲,終於完成了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並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偉大革命家,他的奮鬥的一生留給我們很多有益的東西。作為我們民族的楷模,他的思想值得發揚光大。

我們瞭解孫中山,主要是從課本以及網路,在當時晚清時代,我們還是不能切身體會到當時國家的困難,不能想象到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有多麼的難過,但是我非常感激與敬佩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的革命先輩們,舊制度的力量在當時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然而,他們仍然團結起來做鬥爭。一次失敗了,總結經驗後又繼續新的革命,坎坷的道

路什麼時候才能結束?當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當腐朽的制度消失不在,當人民不再受到壓迫,他們的路途就結束了。不,我錯了,革命的道路永遠不會結束,一個目標實現了,就有新的目標又出現,因而,什麼是革命者?就是不斷探索更好的光明大道的人。

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堅持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並正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上共產主義社會道路,這些都和當時孫中山先生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歷年來,每個為中國革命奮鬥的人無不希望看見今天我們這樣的成果,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中國的未來的潛力不可想象。很多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回到那個革命的時代,該怎麼向偉大的革命先輩解釋今天我們祖國的輝煌成就,也許他們都不會相信,因為這個世界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對孫中山的評價歷來很多,周恩來說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有功績,也有缺點。 劉少奇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家,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現在實行的新民主主義就是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對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評價他的功過,都必須從客觀的角度出發,中山先生無疑是功大於過的人,儘管他站在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立場上,但他在革命中的付出,為後來黨的革命事業做出重大的貢獻。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向孫中山這樣的偉人,他的所作所為是想讓後人更好的評價他嗎!不是的。在他做自己想做的時候,是真真為了人民,為了我們民族,而不是為了名利,為了死後被後人的美好的讚譽,因此,他無愧於自己,即使死了,孫中山先生依然牽掛著中國未來,讓我們向這樣的偉人致敬。中國的道路並沒有結束,我們青少年肩負著偉大民族復興的艱鉅任務。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繼承者,我們都要繼續革命下去,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的任務是艱鉅的,我們要隨時銘記歷史,銘記心中的責任,為社會和國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歷史在發展。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時期。新的時代在呼喚著我們這一代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為之奮鬥。今天,我們紀念孫中山先生,不僅要記住孫中山先生的英名,更要發揚他的民族精神,繼承他的偉大事業,為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而努力奮鬥。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是非要向孫中山先生那樣,作出對國家有巨大意義的事情,我覺得,作為普通人,只要我們做好身邊的小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自己應做的事,做好自己在社會的角色中每個該盡的義務,這樣我們已經對國家給了很好的幫助,每個人都這樣做,社會也會更好的。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專題演講稿5分鐘二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接下來由我為大家帶來關於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活動的演講。

縱觀孫中山先生一生的奮鬥歷程,他的思想和實踐中,愛國主義像一根耀眼的紅線,貫穿了他一生鬥爭的每個階段和各個方面。孫中山的革命是為了愛國。1894年,山興中會在孫中山的奔走組織下成立了。他沉痛地指出,“方今列強環伺,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日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在192019年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延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在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的矛盾和爭奪,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各自扶持軍閥充當代理人,割據一方,彼此廝殺,戰亂頻繁,中國依然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反對國家分裂,維護國家的完整統一,成了孫中山一項首要和迫切的任務。他縈思探索、夢寐以求和奮鬥不止的追求,就是國家的完整統一。孫中山著重把是否維護國家統一作為衡量人們愛國與否的重要標準,強調“國家統一,實關國家之危亡”,反覆論證“統一之時就是治,不統一之時就是亂”的道理,把統一作為國家強大的前提,特別指出“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堅決反對任何分裂中國的政治方案。他在192019年和1921年進行的兩次護法運動,都是針對國家四分五裂的局勢,為打倒軍閥,削平叛亂,統一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他一再表示,要“竭志盡誠,以救民國,破除障礙,促成統一,鞏固共和基礎。”“中國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他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當前,實現祖國統一,乃是海峽兩岸人民的企盼,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凡華夏子孫、海峽兩岸的同胞,都應當深思孫中山所揭示的真理,追慕孫中山為愛國而致力於統一的榜樣,為祖國和平統一和振興中華做出積極的貢獻。

愛國必須全心全意致力於建設國家。孫中山的愛國精神不僅體現在革命與維護國家統一之上,還體現於建設國家,改變中國經濟的落後面貌,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國民素質的現代化。“為眾生謀幸福”,使中國走上富民強國之路。他指出,“要解決民生問題,一定要發達資本,振興實業。”孫中山192019年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一則是為了能和平統一祖國,免於國家形成南北分裂之局,另則是為了能夠專心從事實業救國。他提出了用2019年時間修築20萬里鐵路以奠定中國富強之基礎的巨集偉目標。為“登中國於富強之域,躋斯民於安樂之天”,他經過多方考察、總結經驗,又於1919年提出了《實業計劃》這一以國家工業化為中心的、使國民經濟全面現代化的大規模建設規劃。雖然先生的諸多計劃和主張因時局的限制而沒有得到實現,但其盼望祖國強盛,人民幸福的美好願望卻凝聚著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同時也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堅韌不拔、奮鬥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多少世紀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國的繁榮富強奮鬥不止,孫中山先生則是他們的集中代表。他一生的奮鬥歷程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多次起義失敗、他鄉被難、奸人篡權、小人背叛、他人質疑……所有這一切打擊和磨難都未能使他失去為實現救國圖強而奮鬥一生的堅強意志。反過來他還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尋找更有益於救國的道路與革命主張。就如孫中山自己所說,“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及至生命終結之時,仍不忘告誡黨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正在努力實現第三步。但是,我們仍然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有待於進一步增強,科學技術還有待於更大的飛躍,國際地位還有待於提高,等等,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還很多、很重,我們仍然需要艱苦努力,奮鬥不息。孫中山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幾十年如一日奮鬥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們今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需要堅持和發揚的。

與時俱進、緊跟歷史潮流不斷進步的精神,是孫中山的又一突出品格。他一生追求真理,不斷進步,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順歷史潮流而前進。孫中山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在愛國思想驅使下,他表現出了服從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精神。最初他幻想依靠帝國主義來助中國走向共和,為此奔走他國,多方呼籲;在南北割據時期,他又幻想依靠軍閥來維護共和,然而,陳炯明的叛變使他深刻認識到,謀求國家統一進步,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決心“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決定同代表中國新興力量的中國共產黨攜手,改組國民黨,重新解釋三民主義,一手製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其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成為其繼辛亥革命之後又一偉大的歷史貢獻。當今社會的發展變化一日千里,故步自封就等於落後,而落後就意味著捱打,只有與時俱進,緊跟世界潮流,把握世界脈搏,方能時刻以新的面孔、新的姿態展現於世介面前,昂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