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5.72K

20xx年11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20xx年11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20xx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20xx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篇【1】

星期三下午,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參觀“紀念孫中山先生圖片展”。於是,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不知不覺就到了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

一走進大門,一眼就望見了“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是孫中山先生的親筆寫書。從那粗壯的毛筆字中,可以看出孫中山那與眾不同的博大胸懷。

觀看了圖片展後,我對孫中山有了一定的瞭解。孫中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先驅者,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富強而奮鬥了終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的活動開拓了一個新階段:提出了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使之獲得了新的歷史特點。他的晚年活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孫中山建樹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的確,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確實是嘔心瀝血。孫中山先生出生在戰亂時代,由於西方教育的影響,使他從小萌生革命思想。他愛聽洪秀全的故事,長大立志幹一番大的事業。後來經過他的努力,興中會誕生了,同盟會不久也成立了。在他的一生中只有59年,革命起義就佔了一大半。1920xx年3月12日他因為肝癌而病逝北京。就是因為他不肯休息,才會這樣。就是因為他為了中華民國,因勞累而死去。

孫中山並沒有因為死去,而從人們心中消失。在他的葬禮上,多少學生打著學校的旗號圍在他的靈堂前,場面使人看了都會傷心。人們為孫中山製造了個巨型花圈。在上面那張遺照 上,可以看見孫中山先生慈祥的臉。雖然他的地位高高在上, 可一點也沒有貴人的架勢。他一生就為人民作了很多事,他關心學生,關心經濟,關心發展,關心所有的事,難怪人們會那麼尊敬他,愛戴他。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體系中,就可以體現一切,他什麼事都想著人民,想著國家,這真讓人難忘。

孫中山先生雖然逝世了,但我們會永遠記住這個響亮的名字。

20xx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篇【2】

孫中山在中國人民心中,在世界人民心中,都是一個偉人,他的思想豐富,他的精神崇高,是我們中華女兒的偉大典範,筆者認為,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有六大意義。

之一,利於學習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孫中山先生的靈魂,孫中山的一生就是為了讓我們中國擺脫貧窮,擺脫落後,建設現代強國。孫中山先生是愛國精神的典範。他說,吾輩即以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發展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其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之二,利於發揚他的革命意志。孫中山奮鬥一生,革命一生,他的革命意志無人能比,他說,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其革命意志之堅強讓我們佩服與點贊。

之三,利於傳播他的進取精神。孫中山的先生的一生就是奮鬥的一生,就是不斷進取的一生,他說,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鬥,甚至於在他遺書中不忘奮鬥,他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其奮鬥精神讓人震撼。

之四,利於學習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孫中山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他為了祖國的強大他無私奉獻一生,他辭讓總統,他帶病工作,他的無私奉獻書寫了中華兒女最偉大的人格。

之五,利於學習他的堅強不屈精神。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是我們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民族進步,社會前進的精神財富,不怕失敗,在失敗中奮起,永遠激勵中華民族兒女奮勇向前。

之六,利於學習他的夢想精神,孫中山的夢想就是讓中國強大,讓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他說,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其夢想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今天,我們中華民族正走在實現中國夢的邊緣,供給側改革打響了發令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吹響了衝鋒號,在這個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就是我們要傳承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意志和人格,這是我們奮戰今天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助力我們的時代,實現先生的夢想,讓我們的中國夢更精彩。

20xx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心得體會 篇【3】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巨集偉。

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鐘山的遺願,靈柩暫停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內,並決定在南京鐘山修建他的陵墓。自1920xx年春動工,至1920xx年夏建成。

南京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中山陵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

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籌備處廣泛徵集陵墓設計方案。結果,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鍾”式圖案榮獲首獎。呂彥直還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這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調和諧,從而更增強了莊嚴的氣氛。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牌坊這類建築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博愛”兩字正點出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後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它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裡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先生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

再進為碑亭,一塊高8.1米、寬4米的巨碑上刻著由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黨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闓手書的“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孫先生於”24個鎏金大字。字為顏體,遒勁有力。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動,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的傑作。像座東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蹟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著中山先生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遺囑》在這裡,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不朽勳業和艱苦鬥爭的歷程,而且也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我中華獨立、富強、大展巨集圖的建國思想。

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先生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漢白玉臥像,瞻仰者可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臥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遺體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著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後,劉伯承任市長時,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裡。

30多年來,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陵墓周圍,鬱鬱蔥蔥,景色優美。陵墓的建築,壯麗雄偉。孫中山先生雖然與世長辭,但是他浩氣長存,永遠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鐘山的雄偉形勢與各個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通過大片綠地和寬廣的通天台階,連成一個大的整體,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既有深刻的含意,又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更有巨集偉的氣勢,設計非常成功,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