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自己的“糗事”也能為演講增彩(通用3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18W

自己的“糗事”也能為演講增彩 篇1

上國小時我數學經常考兩三分,加法馬馬虎虎,減法迷迷糊糊,乘法稀裡糊塗,除法一竅不通,甚至連29÷7都算不出來。父親叫我‘笨蛋’。後來,有小夥伴告訴我,考試的時候東看看西看看,及格很容易。(全場笑)

自己的“糗事”也能為演講增彩(通用3篇)

這是誰在自曝糗事呢?

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20xx年4月在武漢第68中學為數百名高中生做的“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演講。請聽他接下來的演講:

當時,我一聽就急了。孔夫子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同學們,偷偷瞅別人的卷子就是“非禮”!“非禮”就是小人,我要做君子,不能幹這種事情。作業不會,也不抄別人的。不懂就問,一定要自己想明白。從國小到大學,我就算成績再差,也從不抄人家的作業,後來進行專業研究,我的所有課題也是親力親為。所以,中學生做作業,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偷懶,一定要紮紮實實做好。(熱烈的掌聲)

真是把“腐朽”化為“神奇”的演講!這裡,楊叔子院士把他小時候“數學極差”的糗事用做演講材料,不僅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而且借其聯想到孔子“非禮勿視”的話,引申其義,形象地將抄作業說成是“非禮”,進而忠告同學們不做“小人”要做“君子”,要紮紮實實去學習和做事。想必同學們聽了這樣幽默風趣的演講,一定會記憶深刻。

我們再來看看被稱為“中國青年導師”的李開復是怎樣在演講中運用“糗事”,化“腐朽”為“神奇”的。20xx年10月,李開復來到浙江大學,為上千名青年學子們做了一場《成長中的十大領悟》的演講。講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時,他說:

我小時候很頑皮,喜歡胡思亂想,上課時話也特別多。有一次,竟然被忍無可忍的老師用膠帶貼住了嘴(全場笑)。那時候鄰居有個池塘,小夥伴說裡面有100條魚,但我認為沒有100條。魚兒在池塘裡游來游去,怎麼也數不過來,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100條魚。為了求證魚的數量,我想了一個“高招”,把池塘的水放幹,然後一條一條數。結果證明我是對的,池塘裡沒有100條魚,但我們再把水放回池塘的時候,魚已經死了一半(全場大笑,鼓掌)。想必同學們做了這樣的事情,你的媽媽一定會暴跳如雷,痛打你一頓。但我的媽媽很包容,她不但沒有責備我,反而給我一絲得意的微笑,這導致了我後來的自信(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可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八個字早在我童年的身上體現。同學們要想成才成功,就要有很好的靈感去創新,善於奇思妙想和進行新的創造。(熱烈的掌聲)

李開復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沒有長篇大論,更沒有晦澀的語言,而是挖掘自己童年學習生活中的“糗事”,通過“膠帶貼嘴”和“放水數魚”這兩件惹人發笑的事情,不僅使得自己的演講十分有趣,生動活潑,而且通俗地說明了自己的成功來源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善於奇思妙想的創新精神,讓人聽了頗受啟發,值得模仿和學習。

自己的“糗事”也能為演講增彩 篇2

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也是一個善於化“腐朽”為“神奇”的演講者。一次,她來到某中學,與同學們分享她“成長的故事”,她演講道:

剛做主持人時,我特別害怕看自己的影象,我不敢看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好,特別不自信,樣子也不好,我覺得看什麼都彆扭。那時候,我還常常因為鄉音難改被扣錢,有一個詞叫英雄,一開始我還分不清“英”是前鼻音還是後鼻音,我就專程打電話去問朋友,後來,我就隨身帶著一本新華字典,因為說錯一個字要扣200塊錢,有一個月最高被罰了700塊錢。當然,我現在已經很少被罰了(全場笑)。所以,我想告訴同學們,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只要你抓緊學習,提高素質,不斷完善自己,就一定能更加自信,贏得成功。(熱烈的掌聲)

王小丫的演講同樣充滿真誠,她也不吝自曝當初自卑不自信、說錯字被罰錢的糗事,通過她自嘲般的講述,不僅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她的成長經歷,也使同學們懂得了“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深刻道理。

同學們,糗事這種幽默簡短、能夠令人發笑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很多。如果我們能夠像楊叔子、李開復、王小丫等名人這樣,把一些糗事作為演講材料,巧妙運用在自己的演講中,就可以產生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不僅洋溢著美妙的情趣,而且更能打動人心。讓我們好好向他們學習一下這種演講技巧吧。

自己的“糗事”也能為演講增彩 篇3

同學們:

早上好!我是*年級的,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建立平安和諧校園,讓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燦爛!。

你知道這樣一些故事嗎?

12歲的北京女孩金易,她聽信了一名中年婦女的話:“我們阜陽可好玩了,跟阿姨去阜陽玩吧。”就這樣她被拐騙了,這“一玩”就是7年,被拐賣當了7年的童養媳?

還記得那是個有“流星雨”的夜晚,14歲的少女馬雯看見一個手提了橡膠警棍的人,便輕信他是警察,那個人問她:“你有學生證嗎?跟我上趟派出所。”馬雯就和那人走了。最後慘遭殺害。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山西大學女研究生韓捷的悲慘遭遇。那天,下午2點多,在校園裡,一個模樣文靜的陌生人上前搭話,“你好同學!我是‘學生科’的老師,你的學費為什麼不交,跟我到‘學生科’走一趟。”當韓捷被帶到外校的一個地下室時,才明白過來,等“救命”二字喊出來,為時已晚。

一樁樁悲劇,一件件慘案的發生,追根溯源,那就是孩子們的自我防範意識太差。有關人士指出,在不少教育發達的國家,孩子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有關生存的教育,如:面對壞人怎麼辦?發生火災怎麼辦,發生地震怎麼辦等。而我們在維護未成年人權益時,更多的是關注社會保護、學校保護、家庭保護和司法保護,而忽視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然而,事實告訴我們,自我保護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只有廣大未成年人增強了自護意識和能力,其他幾種保護才更具實效。

那麼孩子們怎樣做才能“自我保護”,遠離危險、防患於未然;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險情況,應採取什麼措施來“自救”,為此,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大偉教授,是這樣說的:兒童一定要堅守“不和陌生人說話”的原則。中國的許多孩子都曾被教導“別人跟你說話,你不回答就很不禮貌”,其實恰恰就是處於禮貌,才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據有關部門統計,拐賣兒童90%以上是犯罪分子以花言巧語欺騙兒童的。而在英國,“不和陌生人說話”是兒童的權利。他們沒聽說過不與陌生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只知道他有這個權利。所以,在西方發達國家平均犯罪率已達600件/萬人,比中國高出30倍以上,但兒童卻很少出事。

王大偉教授還對孩子說,如果你遭遇被搶,不論是搶錢還是搶東西,如果當時的力量相差甚遠,應遵守“生命第一”的原則,答應犯罪分子的要求,給他錢或者東西,不要用尖叫聲或者說:“我認識你,我不會放過你”之類的話,這樣很容易激怒犯罪分子,使他做出過激行為。本不想殺人,由於受到外界刺激,衝動之下就會殺人滅口。

如果你被劫持,想要逃生,一定要運用“鬥志不鬥勇”的原則。電影《小鬼當家》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這裡黃老師給大家推薦幾種自護自救方法:

1、學會識別誘惑.

孩子們,面對陌生人請求幫助或尋找失物之類的事,應該保持警惕,這是犯罪份子誘拐兒童兩種慣用的策略。如,有的人洋裝認識你,叫出你的名字,其時,他很可能是看到你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蹤你時,聽到有的人這樣稱呼你。

2、敢於大聲呼叫

小孩子身單力薄是打不過犯罪人的,但你卻能吸引周圍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聲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爸爸!”這樣會引起其他人圍觀,爭取得到救助。

3、要勇敢地說“不”在有人威逼你做無禮或危險的事情時,孩子要敢於說“不”!

4、能盡情傾訴

在日常生活中,你與父母要經常進行交流。一旦遇到不愜意的事或被人搔擾了,能夠向父母盡情傾訴。減輕心理壓力,並能及時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5、明確身體隱私部位不可能觸控

孩子們,你們應該明確,游泳衣、褲遮蓋的部位是個人隱私,任何人都無權觸控,這是你的權利。

6、注意網上安全

最後,祝願大家平安一生,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