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科學家的演講稿(通用9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02W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科學家的演講稿(通用9篇)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許多東西,為人民做出貢獻。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一種藥,這種藥是在戰爭的時候吃的,人們吃了它就不會打杖,反而會成為好朋友,這樣天下就太平了。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一種萬能膠,在做海堤和垛牆的時候,就一點也不累了。只要輕輕的一粘就做好了,非常堅固耐用。既使一顆小行星撞到了,但是裡面的人會毫髮無損。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一種種子,農民有了它賺的錢就多,只要一種下去,就會長成有梨子,香蕉,西瓜的樹了,這樣豈不是很好嗎?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可以爬到月球的電梯,只要人站上去繫好安全帶就可以一秒鐘到那,一次10元,既省錢又方便,還可以減少地球的負擔。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還要發明一種藥,得了重病的人吃了它一天就好了。沒病的人吃了它可以變成超人,消滅不法分子。

假如我是科學家,我要發明一種水管,如果有水災,只要按一下綠色鍵水就會吸收了,火災來了還可以按紅色鍵滅火。

我想我說的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2

普通老百姓沒有機會跟科學家們接觸,也不明白科學家做什麼工作。更不瞭解科學家為了推動人類禮貌的提高所作出的貢獻。

經過國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後讓我明白了所有的科學實驗都有科學家的努力成果。比如:練習使用顯微鏡這個實驗。我們不僅僅練習使用光學顯微鏡,學習規範的操作方法。明白人類探索微觀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顯微鏡。更要懂得感恩製造和改善顯微鏡的科學家。

施萊登和施旺這兩位科學家就藉助顯微鏡創立了“細胞學說”。讓我們從巨集觀認識進入到微觀世界。達爾文創立的進化論學說,改變了人們的神創論。明白了當前的動植物都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歷程。比如:我國的國寶熊貓。都是經過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自然選擇法則而保留下來的珍貴財產。

經過對遺傳和變異知識的瞭解,讓我們懂得了農村流傳的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有必須的科學道理。

科學家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我們今日的吃、穿、住、行、玩等方面都凝聚了千千萬萬科學家的努力心血。比如:醫藥衛生的發展,提高了生活的質量,延長了人的壽命。通訊設施的改善,縮短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便捷的交通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

作為一名七年級的學生,我只在心裡道一聲:“各位科學家,您們辛苦了”。感恩你們的努力貢獻,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禮貌富強。我們僅有努力學習,將你們前輩的禮貌傳承下去。做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懂得感恩奮進、砥礪前行的新時代的中學生。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3

大家好!

如果我是科學家我會讓世界充滿和平。永遠沒有戰爭!

我會製造一些機器讓世界停止戰爭,充滿和平的世界會讓人們有充滿有和平的心!

首先說我的第一的作品:和平紙鶴。和平紙鶴的作用是:每天會飛翔天空,將發動戰爭的國家停止打仗!充滿和平!只要讓和平紙鶴對發動戰爭的國家說上幾句,那個國家就不會再發動戰爭!口頭禪:我們是地球的孩子,所以我們要保護她!歷史戰績是:將三個國家停止打仗,並將這三個國家結成同盟。

看看我的第二個作品:警察機器人。警察機器人的作用是:每天將打架、鬧事、犯罪和辱罵等破壞和諧的人拘捕,依照法律將這些人處置!口頭禪:愛護他人愛護自己,不要再犯罪了。歷史戰績:拘捕人數達到20萬人之多!經過檢查都是大部分都是反恐分子!

第三個作品是:清理戰艦。清理戰艦的作用是將海上的垃圾清理,受到清理戰艦清理的地方不會再出現垃圾。還能停止海上戰爭!口頭禪是:大海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保護她!歷史戰績是:清理了十萬多斤垃圾,停止了三十七起戰爭!

有了這些助手,地球媽媽再也用擔心啦。再也不用擔心地球受汙染啦!保護世界和平我們人人都有責任!

謝謝大家!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4

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他賜給了人們很多發明創造,讓人們過上了幸福生活,他的一生中有很多發明,比如:電燈、留聲機、投票計數機、蓄電池等兩千多個發明,無不讓人敬佩。列文虎克是顯微鏡之父。當他把他的顯微鏡對準一滴雨水時,他發現了其中的小小世界,無數微生物遊戈與其中。

他把報告給英國皇家學會,引起了轟動。達·芬奇的工作日誌裡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達·芬奇日記長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如果你此刻學習物理,不論是談到重力問題,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愛薩克·牛頓爵是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是第一個提出光是有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做出了供獻。

讀了這些科學家的故事,我更愛科學了!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精英未來學校五年級四班的一名同學。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敬佩的科學家,我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所敬佩的科學家。他的名字每個人都應該不陌生――達爾文。他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出版過《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

183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後,他的老師亨斯洛推薦他參加同年12月27日環繞世界的科學考察航行。他在環球旅行時,在船艙中種了一種名為草蘆的植物。船艙只有窗戶才透射進陽光,達爾文注意到,草的幼苗竟只向窗戶的方向彎曲並生長。由於物種起源的耽擱,他在晚年才開始對此的研究。最終,達爾文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運動力》一書中展示了這個細節讓他做出的一些試驗以及其結果。從這件事情,我能看出達爾文是個懂得細心觀察、留意周圍一切的人,連草蘆那麼細小的一點變化都能看得到並且加以仔細的研究,直到提出新的論點。

1858年,達爾文決定把一部分論稿呈交專業委員會。1859年,《物種起源》一書問世,初版1250冊當天即告售罄。以後達爾文費了二十年的時間蒐集資料,以充實他的物種通過自然選擇進化的學說,並闡述其後果和意義。達爾文已是著名的生物學家,但他對研究生物學仍抱著極為謹慎的態度,並且不滿足於一時的成果,不停的充實。不僅如此,他對研究的執著精神也值得每個人學習。比起居里夫人的三年研究,二十年這個數字更加令人震撼。二十年,如此漫長的時間,達爾文字可以去做別的研究,提出更多讓他再獲榮譽的論點,更可以依靠當時的《物種起源》而安心度日。可他卻花了這麼長時間去充實一個已經成型的蹲點,這種不斷改進充實的精神,更讓人臣服。

我們應該吸取達爾文身上的精神:嚴謹而細心、堅持不懈。我相信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哪個地方,只要有這樣的精神,一切都將不那麼困難。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6

鄧稼先,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名字。他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經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經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僅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祖國要求他製造原子彈時,他義無返顧地同意;當蘇聯單方面撕毀和約,撤除相關人員時,他自我帶頭攻關,並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之後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當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時,他並沒有因成功而放棄工作,而是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方案,最終最終制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的李鵬同志專程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中國“兩彈”之父。當他生病時,他還一向想著工作,正因為祖國有他這樣的好兒子,我們國家科技武裝技術才能如此的先進。他的精神一向鼓舞著每一箇中國人。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7

當我捧著《科學家故事100個》,讀著一個個世界著名科學家勵志的故事時,學貴有“勤”這四個字時不時地從字裡行間中跳出來,並不斷在我眼前做著放大縮小的運動。

我是個自我感覺還算有點勤奮的男孩子,在校能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在家也能翻翻課外書,每次考試都能應付自如,課餘與同學交談也有共同語言,所以,我為這點勤奮而沾沾自喜。然而,當我讀著“等一下殺我的頭”的阿基米德、“寫了二十七年鉅著的李時珍”、“從朝三暮四到專心致志”的拉馬克、“當上‘科學明星’前後的戴維”、“從徒工當科學家”的法拉弟、“必須努力工作”的巴基德等時,“自慚形穢”逐漸爬上了心頭,並慢慢擴散開來,比起他們,我的這點勤奮又算得了什麼呢?

知難而進,這又是《科學家故事100個》烙印在我心頭的一個詞。伽羅華曾數次被數學界權威人士遺忘了。然而,他依舊堅持不懈,憑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信念寫數學論文。雖然他去世得很早,但他那種“知難而進”的精神創立了“伽羅華理論”。是啊,人若有“知難”卻“而進”的精神,許許多的難題都會給你讓道!一年級時,我的字不是“喝醉酒”東倒西歪,就是“四不像”,橫不像,豎不像,捺不像,提不像,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把字寫滿格子,甚至超出,就是“頭重腳輕”,“上大下小”或“頭輕腳重”。“上小下大”。爸爸時常嘆息:“你啊,字寫得龍飛鳳舞,唉……”一向以來,我也很苦惱,想寫端正些,可寫著寫著,又重蹈覆轍——不知不覺又潦草起來。一天,表姐來我家做客,一見我的作業上字也嘮叨開了:“你呀,與其天天被舅舅指責,還不如痛下狠心,把字練好!”言之有理,於是,我買來字帖,開始刻苦練習。可是沒幾天,我又心有餘而力不足。真的想要半途而廢嗎?不能!決不能!於是,每當我想偷懶時,我就暗暗告誡自我不能放棄。一星期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最終,教師在作業本上表揚我的字有明顯提高,爸爸也不再搖頭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朋友,如果你想成為他人心目中的“天才”,那麼,請不要忘記:成功的祕訣源於“人貴勤奮”。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位科學家》。

我最敬佩的一位科學家是牛頓。我之所以敬佩他,是因為他有著做事專心、勤學勤思、堅持不懈、執著追求、刻苦鑽研的精神。

牛頓做事很專心。有一次,牛頓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忘記了吃飯時間。助手拿了幾個雞蛋讓牛頓自己煮。牛頓隨手拿了小鍋,把雞蛋放在鍋裡,開好爐子又開始做實驗。做完了實驗,他才想起鍋裡的雞蛋。開啟鍋蓋一看,裡有沒有蛋,只有一個懷錶。原來牛頓過於專心做實驗,把懷錶當成雞蛋煮了。

牛頓很善於思考。有一次,牛頓坐在鄉間的一棵蘋果樹下沉思。忽然一個蘋果掉在地上。於是,他開始了研究。他發現所有東西一旦失去支撐必然會墜下,繼而他發現任何兩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吸引力,而這引力更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從而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也非常執著追求。在他小時候,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國小裡學習好的學生還經常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遊戲,大家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同學藉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爭分奪秒,刻苦學習。經過努力,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那個曾欺侮過他的同學,名列班級前茅,為自己挽回了榮譽。

正是牛頓擁有了這些良好的品質,最終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要學習牛頓這些刻苦鑽研,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9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絡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裡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裡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影象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裡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霍金的研究物件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一個刁鑽的問題,但霍金還是以恬靜的微笑這樣回答)霍金不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鬥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勵志照亮人生,成功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