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與大學生談學習生活與專業成長講稿

欄目: 大學生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89W

說明:因為機緣,身為70後,做過80後、90後小同事的“師傅”,深感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特點。曾作為“考官”面試過求知的大學生,有過感慨;曾與80後幾個表親親密接觸過,有過隱憂;也曾走上大學講臺,給這些陽光學子們做過報告,曾經的真誠分享,贏得了他們的信賴,事後收到不少年輕學子的郵件或“紙條”,深感大學生其實也是迷茫的一代。所有的勸誡與擔憂,與今天直接面對家中大四侄女和大三的女兒的感觸比較,只能算隔岸觀火,隔靴搔癢而已。

與大學生談學習生活與專業成長講稿

看過兩個孩子寫的幾篇文章,總是感覺不太滿意。突然想起曾經在一師範院校給大學生做過的一次講座。翻出講稿,發給兩個孩子看。自己回讀,覺得有些話,對於處於她們這個年齡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而言,還算得上是肺腑之言。分享與此:

享受教育生活,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與大學生談學習生活與專業成長

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交流。………………現在的我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要補課的太多,而時間和精力卻有限,我想這應該是很多已走上工作崗位人們的共同難處。因此我特別羨慕你們這些年輕的學子,精力充沛、時間充裕、思維活躍,實在是積蓄能量的絕好時光。

我知道大家來自行知班預備役,咱們二師的行知班去自去年開班以來,廣泛受到關注,去年首期開班被譽為“黃埔一期”,咱們就是當之無愧的“黃埔二期”了。大家能夠自覺自願選擇進入這個預備役,說明大家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個比較明確的規劃和期許了。能夠在大學期間就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做著長足而充分的準備,真好!

在此我真誠祝福在座的各位同學。大家已經比你們的同齡人先行一步,將來你們就有可能比同齡人人把握更多的機會,因為機會永遠只屬於那些準備好的人!

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作為一名國小教師,一名國小班主任,輾轉南北,在不同地域面對不同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同職業背景的家長群體和不同生活環境的學生,自己怎樣去適應,潛心工作、享受生活,從而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的。

以下分三個方面來談:

一、以什麼心態對待我們將要從事的職業;

二、用什麼態度對待我們當下的學業;

三、面對今天的學生:我們要做哪些必要的準備。

一、 用什麼心態看待我們即將從事的職業?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為何選擇了國小教育這個專業?(提出這個話題是有一定原因的)

我有個很有趣的發現,就是身邊的很多年輕人當初選擇國小教育專業或者從事國小教學工作,很多是家長的旨意。或是因為學校專業調劑,或是大學聯考失利……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在填報志願時是否多數也是家長參與建議。但我想,大家都知道真正決定上哪類大學志願也是隨分數,實際上學更是隨分數(也有一點機緣成分)而非心願。而分數與家長有什麼關係呢?

我有個同事,XX年xx師大大學畢業分配到我們學校,教科學。但家在香港(後來知道他爸媽當年從廣東去香港做小生意,把他留給了大伯……哥哥姐姐都在香港,找個女朋友是她師大同學,由於學英語專業,畢業後也在我們南山一所學校教英語,後來應聘到香港一家外企上班……)大家可想而知,我們這位小同事很難安心。不但不安心在深圳,關鍵是不安心當老師。去年秋季他提出停薪留職一年,領導也同情並理解他(早上五點半搭車從香港來,晚上回…)但是今年四月底他卻自覺回來了……對我們說:“看著別人賺錢容易,自己真的想去嘗試真不是那回事,到什麼企業應聘,沒有資本,感覺自己畢業5年來,雖然一直不安心從教,但處處碰壁後,發現自己這些年積累的唯一資本就是還能教書,拿起教本不困難……)現在由於他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和這幾年的從業經驗只能適應教育,外出應聘經歷讓他認清了自己,開始給自己定位了,安心現在的崗位,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樣了。雖然還是每天五點半起床,往返於深圳與香港,但是他人卻陽光了,也從來不叫一聲辛苦……

我們常說: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怨天尤己,如果不能改變現實,我們就必須學會適應現實,在現實中逐步去完善自己。

大道理不需要講。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去開啟心結,精彩地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靠對現實的認可,對生活的熱情。快樂的人不是因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為她對擁有的都珍惜。

生活重要的是要學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讓自己幸福。很喜歡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稻盛先生說過的一段話:“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裡開始。”

我在身邊熟悉的年輕人身上,諸如表弟表妹侄子侄女等,看到一個可怕的共性,就是總是對現在的職業不滿意,可是一旦真給了他選擇的自由,他們卻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除了掙錢多一些,工作輕鬆一些以外,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但是天下哪有不賣力就有大收穫的好事呢?除非官二代富二代們)。

教育不是賺錢的職業,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優勢:讓人羨慕的假期;工資收入與工廠相比並不菲;職業倦怠看看醫生、警察;崗位是我們成長的舞臺……(有的崗位純粹是服務,同樣累一天同樣八小時……)

心態轉變會讓我們從心底認同並喜歡眼下的工作,也才有了“享受”的可能。熟悉我的人總說我很敬業,工作認真。我坦白,我之所以心無旁騖,認真對待每天的工作是在為自己儲能,因為我認定這是我畢生的飯碗,我珍惜它。我不知道自己如今離開教育崗位還能做什麼。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管身在何處都是一名稱職的國小語文教師,不管接手一個什麼樣的班級,我都有能力勝任班主任工作。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選擇了哪條路就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意味著你要承擔這種選擇帶來的風險與後果。對自己有正確認識的人,往往是學會了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人。

既然這個職業可能是我要終身去堅守的,或者說是我畢業後的第一選擇,那我們就應該懷著積極的心態:認同它,也看清自己。明白了這一點,工作中就會自覺擔當起相應的職責,工作再忙,學生問題再多,家長再難纏,這都是我必須面對的,是我需要解決的,有了這份責任與擔當,工作中你就會主動很多,平和很多,何況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正是提高我們教育智慧的過程。

工作做得得心應手,學生喜歡,家長認可,學校賞識,幸福自然來敲門!

二、用什麼態度對待我們當下的工作(學業)?

每走一步,我都在心底對自己說把眼前的事做好。這樣一步一步走下來,從內地到沿海,從北走到南,走到今天,不僅僅在教學,還能夠有機會經常外出交流心得……關鍵是始終對自己有要求,心中始終有個夢想,有個方向。

德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過:“我貼在地面上步行,不在雲端跳舞。”我們一線教師的工作就是“貼著地面步行”的行走狀態。教育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驚天動地,只是一件一件小事的積累。當然,我們還要認識到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

教師如果能夠腳踏實地,把日常教育中的一件件小事,都當作工作中的大事,工作中自然全心投入,用心對待每一名學生,那麼我們的教育一定能夠貼近學生的心靈,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會在這種全心投入中日臻完善。

竇桂梅,五年打雜式代課,由於她節節用心,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養,為她後來成為語文名家奠定了基礎;李吉林,一個從40歲時才開始真正研究情境教育而今擁有國際聲望的大家,也是用心對每一節課,認真研讀教材,包括每一句話的朗讀,才讀到她一個文稿,裡面講了一個細節特別打動人。《小英雄雨來》中的一句“河岸上響起了槍聲”的揣摩……她們在教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建立在她們用心對待日常的每一節課的基礎之上的。(舉例:XX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吉林文集》,一個8卷本,300多萬字,就是李老師整個情境教育的心血之作,很多文章就是日常的教育隨筆)

用心工作,作為班主任,還包括用心對待每一名學生。李鎮西是我們的楷模。大家從他的部落格裡可以看到他偶爾會貼出一些幾十年前他和學生之間的故事。最近他又貼出來了他85年、95年寫的教育故事和學生照片,觸動很深……尤其是那個任安妮(貼出他貼的老照片——不是用心有心,26前的照片不會還有存底)的故事……因此,我認為認真工作意味著對自己的成長負責,而不僅僅只是在對學生和工作負責。工作是為自己。在所有的職業中,教師是最能將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有機統一起來的職業。

XX年進修,就自己感興趣的家教領域,調研、問卷……寫了一本15萬字的家教論文集;

XX年,組織了全省教學現場會,自己講課、講座,但是二等獎給我的反思……定位。XX年,省脫產進修,全心閱讀、讀書筆記,參與課題研究……

XX年,因為有了自己這些年的積極儲備,才能外出在應聘時選單位而不是單位選你…………接手一個特差班,不抱怨,結果贏得了學校特殊貢獻獎……“優秀教師是學校一張名片”我認為:“教師的執行力是自己的通行證”!

XX年,學校11個微型課題,唯獨自己的XX年成為了省級課題,10多篇文章發表……XX年北京會上半小時發言,迎來了後來的數場報告的邀請……

XX年聖誕節意外摔傷……這段時間,自己用心反思,有了兩本書的出版(其中一本是緣於自己辛勤的部落格耕耘結出的果實……)

XX年,第一本著作出版後,緊接著有了第二本書的約稿……

————更重要的是收穫了家長和學生的信任(見資料連結)

正因為如此,我每天幸福著我的幸福,活得快樂而自在(上市公司同學的感慨……,千萬家產同學的孩子會考不得不休學……)

我不過是普通教師之一(我們學校的同事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幾年下來,差距越來越大,工作沒少做,少的是否用心,是否投入)。

很多時候,我們在不經意間忽略了日常工作中持之以恆的努力與堅持,導致我們一天一天走向平庸,尤其是像我這個年齡的中年人。一年沒有什麼感覺,幾年下來就會發現自己落後一大截,想再趕上去就很難了。同樣是班主任,都很敬業。而且常規工作都做的不錯,在這種情況下,“用心思考”成了決定班主任工作境界高下的重要因素。(舉例……)

—— 在工作中修行,還能修得副產品:“用心工作就是最好的美容”(心無旁騖,單純,內心寧靜,有成功感,愉悅,自然年輕……)。用心工作不僅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提升了心性,也增長了智慧,想不進步就不行。即使一天的進步微不足道,但若經過五年、十年的積累後,你的變化自然是驚人的。

所以, 我認為立足當下,腳踏實地做好眼前事,就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就是在接近未來想要的改變的一個小石階。相信大家一定在大腦裡都規劃過未來,也在心底對自己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未來而正在努力著。

在人的一生中,三到四年的時間不能說長。但是,一個青年在大學中的這段時光,卻不可說短。一是因為青春可貴,二是因為大學的四年,幾乎可以說是一生的基礎。

古有言:明其志,方能志知其所赴。如果大家願意承認大學是你開始選擇人生的地方的話,那麼在大學期間思考這些關乎人生、關乎未來的本質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人生因規劃而精彩”。一個人精神成熟的標誌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和應該做什麼。我用自己親身經歷是想告訴各位同學,立足當下,全心投入,大學四年你這樣做了,參與了行知班的學習,你每次認真聽講座,參加沙龍,認真學名著……幾年下來,你們一起去應聘,優勢自然顯示出來。(多年前應聘大學生的經歷……,你一張口,都知道你的水平還有你的人品。包裝不了。。。)

接下來我要和大家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三、拿什麼走近(進)今天的學生?

承接上面的觀點,我認為,一個人無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一定要對自己承擔的工作性質和未來前景以及個人發展方向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作為未來的教師(班主任),走上講臺之前,至少要對我們即將承擔的工作本質和對即將面對的工作物件要有比較科學而深刻的認識。首先說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深切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致未來的教師”一文中也談到:“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裡移到學生的頭腦裡,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

這些話語說起來簡單真正施行起來並不容易,它體現在我們與學生的交往尺度之中,蘊含在我們的管理策略中。尤其是今天的孩子。我教書21年,從內地到沿海,感覺到兩地孩子的變化,就是我到深圳所帶的兩屆孩子,兩者相差不到3歲,他們身上的共性特點就有很大差異讓我深感驚異。我的同齡同事去年秋季送走畢業班主動到一年級任教。他的感觸更深:說不僅感覺孩子們和我們有代溝,就連他們的家長與我們也有明顯的觀念上的差異。試想:這樣家長教育出來的這樣的孩子,我們拿什麼靠近他還要他們接受我們的教育?不瞭解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儲備,你會愈發覺得工作難以開展。

現在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我舉幾個小例子:

案例1:一次班幹部會,對他們反饋的問題我詢問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很多同學說“罰”,這時一小子淡淡地說:“罰,我看有時也會適得其反。”我問他有何高見,他說:“我還是欣賞美國的那種自由式教育,要靠同學們自覺,制度太多太死也不行,一味的懲罰不會有好效果。”你聽這口氣,我們不能說他對美國的自由式教育有什麼深刻的理解,正因為他這種似懂非懂卻又有著自己認為很正確的理論時,你跟他對話就更難。怎麼辦?如果你的思想你的認識不遠遠高於他,且能巧妙地給出說服他的新思路的話,不僅談話陷入僵局你今後的工作開展就是個問題。——說明現在的孩子接受的西方教育思想多,崇尚自由,民主,有個性,有思想。日常他聽的多,家長談論的多(一個家長帶孩子到了美國參加……覺得孩子去了半個月,似乎就變了……)所幸我很關注外國教育,與這樣的孩子和家長談話時,我一邊肯定他們觀點的同時,又點出這種教育方式的利與弊,作為現在的國情(班情)我們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這樣才能夠讓他們信服。否則……

案例2:看學生一個小作業:“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發明一個時空穿梭機,先去恐龍時代末期,探索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省得那些古生物學家天天爭得面紅耳赤還沒有結果;然後再去三國,槍斃呂蒙,刀斬司馬懿,力保蜀國統一天下。——這是我們班讀書大王的一個課後練習作業答案。從這裡,你看到他的知識工作豐富,歷史的——現今的,地理的,……10歲的孩子,各種版本的三國都讀遍了,也就是他在手拉手的信中就三國人物打了一個謎語:女羌人,絞絲又不難。提示:此人智勇雙全,智可破孔明之計,勇可敵趙子龍,於孔明一次北伐時降蜀………(出示學習《黑暗傳》學生自編的詩歌)

每天的新聞釋出會上,他們關注的有體育賽事、科技前沿、ufo、世界未解之謎,甚至房價走勢、還有看股票財經的……二年級娃娃,給你聊希臘羅馬神話……面對有著這樣見識和見解的孩子,我們怎麼辦?只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和這些孩子對話。

案例3:去年接手的二年級班,由於我在學校時間有限,為了瞭解他們,我想找一些機會和他們分別單獨聊一下,所以,一天下課,我說請某某到我辦公室去一下,去了,他說:“……我覺得你們大人好煩啦,總愛耽誤我們小孩兒的時間……”我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比如現在,我很想出去玩兒……”——這時你怎麼辦?生氣?發火?還是……考驗著你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你如何看待這樣一個有思想且敢於說真話的孩子。(這個孩子,一年前就在和媽媽討論什麼是政府什麼是公平了。。。。)

回看分析:案例一、要求我們要有開闊的視野;

案例二、需要我們有廣博的知識;

案例三、要求我們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

……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物件,他們個性張揚,很自我,見識廣,有思想,某些方面的見識比我們廣博的多,你稍不留意再不認真備課,常常會有捉襟見肘之感。時間久了很容易被學生“小瞧”又何談他對我們所教的學科的熱愛呢?

我們說“教育是一種喚醒”,如果我們自身還處於矇昧狀態,對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更不知道外界有哪些看法,你本身就有太多的地方向他們學習的,如果觀念比他們還滯後,何談去喚醒這樣的孩子?因此,如何儘可能的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素養是我們現今就該做的必要準備。

首先要有先進科學的現代德育理念和紮實的心理學基礎。

我想在這個問題上你們的老師講的比我要透徹和深刻的多,不需要我在這裡班門弄斧。只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作為未來的教育者,如何看待和接受我們正在接受的教育。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我們(在座的同學)所受的教育,行為上接受的多是管教式;知識上多是灌輸式(尤其是經歷了大學聯考)。我們需要追問自己的是:我們長期在這樣思想的浸泡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對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怎麼看,對教師的角色怎麼定位,我們有哪些思維方式需要改變,才能適應與現在這些民主意識維權意識自由意識強的孩子的發展,我們自己是否有批判意識和獨立精神。

有人說:教育學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現代德育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主體性。教育的價值引導體現在對人的自由、尊嚴、個體主體性的尊重上。新時期的班主任,首先要端正一個觀念,我們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拿到教材,我們不只是在單純的教,是和學生一起學,是一種觀念的分享與碰撞。

愛無等差、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是個老話題,但是今天除了民主,還有尊重,並且有學生者的姿態、欣賞的角度去走進學生,維護他們的尊嚴。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價值,都能夠在群體中有尊嚴的活著,都能以平衡而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做最好的自己。

——這些都需要有先進的德育理論去做支撐,這個沒有問題,沒有學的沒有認真學的就很有問題。你們的老師,是我見過的(見過很多,學校幾乎每週,在省進修時……(觀念和思維品質……)你們行知班的總導師,真可謂……有這樣的導師陪伴,是你們的幸運。不只是學他在這門課上教了什麼,還要善於學習他看事物的方式以及角度,怎麼教的,以什麼態度教的。你們最有發言權,感受最真切。我看過他對行知班的課程設計以及活動安排,覺得你們是何其幸。

關於心理學,我不知道大家對這門學科是什麼感覺,我最早接觸教育心理學時確實覺得它很枯燥。但是誰都會說心理學對我們,尤其對教師而言尤為重要。為什麼?我曾經寫了一篇《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心理學》,是在培訓之後所發的感慨,主要是對心理學的再認識。

第一,緣於職業角色的需要。這是最常見的認識。

老師一生接觸最多的是人,是成長中的人。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生的“性格規律、心理規律和智力規律”,有了基本規律的認識,教師就會變得寬容,就是發現每個孩子獨有的特點,而不是單一草率的去評價任意一個孩子,也不會用一把尺子去要求各異的孩子;其次,心理學研究行為。這裡強調的是通過外顯的行為推斷他的內在行為。有經驗的教師在處理外部資訊(學生的外顯行為時)因為對孩子有個比較辯證的眼光,不會簡單的從表面現象來看待問題,而是從新的角度和方面去審視,善於將與問題解決有關的資訊和無關的資訊區分開來,經過觀察和類比,重新整合,從而找到巧妙的有洞察力的解決辦法。

第二,心理學是對工作和生活以及人生有重要意義。

心理學重要目的是讓人看明白一些問題,活的很健康。現代人的心理健康標準,除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還加了一條“社會適應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心理學,這是一種內在的需求。仔細回想自己的生活以及身邊人的生活,很多生活中的矛盾和心理上的問題都是因為對某些問題看不明白,想不清楚,把握不好“度”,例如知識分子有些“理想主義”,容易產生把做學問的科學、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用來處理人際關係。工作中精益求精好,但精益求精放在人際關係上就不合適了在工作中我們從來不會提要“寬容一點、糊塗點”,但在人際關係中常聽到的是要“大度些、寬容些、難得糊塗、與人為善……”

第三.心理學還為自己服務。

我們知道工作最大的目的是好好生活。如何關懷自我?首先是關懷自己的情緒。情緒不佳,會變成你的成本,成本就是消耗。如何提高自己對心理折磨的敏感度,及時除錯心情,剔除心理汙染很重要。怎樣把工作於自己個人價值密切結合,需要心理學指導下形成的人生智慧。現在很多人都有職業倦怠,教師也不例外。我在很多講座的第一章總會談到“心態問題”,現在想來我那時所說的很多觀點是無意識中運用了心理學的思維方式在闡述問題。教師職業心理健康不是職業本身問題,而是自己心理認識問題。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

生活中多一些寬容與換位思考,工作時積極主動,休息時學會放鬆休閒,學會運動,好的身體是幸福生活的根本,而好的心情是幸福生活的體現。 這些零星的感受,讓我更加深切的認識到知識只有運用才有價值。

如何讓知識“活”起來不是知識本身,是我們這些掌握知識的人們。很早聽人說“心理學是沒有用的東西”,現在看來,沒用是因為我們沒有應用而已。因此,無論是為了我們的教育物件,還是為了我們自己,儘可能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關於心理學的知識,除了教材(很多教材很枯燥)我們還可以從很多文學名著或現代文學甚至是影視作品中吸納。文學名著,如盧梭的《愛彌兒》,馬卡連柯的《教育詩》;現代作品也不少,我想在座的是不是有很多人喜歡周國平的作品,還有畢淑敏的作品也不錯,臺灣作家《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來不累,但收穫卻不少;還可以欣賞經典的電影,如《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詩社.《心靈捕手》《街頭日記》《浪潮》等等,優秀的作品總是以深刻的教育理念影響著你的,多渠道學習和感受,總會在不經意中成長。

其次要有豐富廣博的文化知識底蘊。 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一定是教課深受歡迎的教師。你的學科要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列舉北師大畢業生同事的故事,女兒口中……因為知識淵博雖然桀驁不馴,犯了錯兒,還被家長原諒而另外的同事被家長投訴就是因為知識底蘊不深再加上教學技藝不高……值得深思,我們年輕人拿什麼走進學生……)

“教師在學校裡教的是科學基礎學科,他應當能夠分辨清楚這門科學上的最複雜的問題,能夠分辨清楚那些處於科學思想的前沿的問題。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麼你就應當對基本粒子有所瞭解,懂得一點場論,能夠哪怕是粗略地設想出將來的能源發展的前景。教生物的教師則需要懂得遺傳學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種理論,知道細胞內部發生的生化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語)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視野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因此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素養要從增加我們的文化積澱開始。增加積澱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有言:“非學無以廣才”。要把閱讀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將讀書視為心靈旅行的一種途徑。於此我們就可以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慰籍心靈,在閱讀中品味生活。

一個人的一生究竟能讀多少本書呢?我們一起計算一下:假如一個人平均三天讀一本書,一個月能讀10本書,假如他有60年的時光用來讀書,那麼他在一生中讀書的數量是:10×12×60=7200。因此,一個人即使一生盡心竭力地讀書,數量也是極其有限的,何況我們怎麼能夠保證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夠做到月平10本書,有的人年平10本也做不到。因此在合適的時候多合適的書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我認為沒有什麼階段比大學這個階段更適合博覽群書了。什麼樣的書才是好的值得閱讀的?誇美紐斯說:“這種書本要是可以正當的稱為智慧、德行與虔信的源泉的。”配合每門學科儘量讀教授給大家推薦的相關書籍,在思考中閱讀;再有,自己有意識加大文史哲的經典書籍的閱讀對提升個人素質也是必不可少。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調查:“大學期間你最遺憾的事是什麼?”“30%的人回答後悔沒有好好談一場戀愛。”後來引發了一場社會辯論。我不反對大學期間談戀愛,但你是否想清楚了為什麼會和他(她)戀愛(僅僅因為寂寞,因為外在的吸引?)你們在一起的話題是什麼?你的戀人有多高的眼界?這些決定了你們的戀愛質量,畢竟一個人在戀人之間的時間投資是最多的。我們不能不算這個成本。

今天,我要說的是:“ 如果在大學期間,你沒有潛下心來多讀一些教材之外的文學著作,看一些經典的電影的話,那才是你今後最追悔莫及的事情。”尤其我知道的是,大學聯考之前,我們讀書多限於教材,大學之前,還學了很多偽知識我是否自知?有些老師到老也不知道自己教授的那些知識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歷史……)(我有個表妹,大四實習時到我家借宿,我瞭解到,她很多生活基本常識都不懂,對於學到的很多偽知識自己也還一無所知,更重要的是她沒有讀書的熱情……這種現象真的很可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一生最終能走多遠,最終能取得怎樣的成就,恐怕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掌控的是,如果願意,我們可以始終走在通往博學的路上。博學能夠拓展我們生命的寬度,開掘我們生命的深度,提升我們生命的高度,使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純淨和厚重。

第三、自我完善,做一個有情趣有修養有品味的人。

我們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學生比較喜愛年輕的老師。原因是年輕人有朝氣有活力思維活躍,班級活動豐富形式多樣。大家回憶我們的老師,沒有哪名孩子會喜歡一個古板缺少幽默感不苟言笑的“孔夫子”的。這對從應試教育體制下走出來的我們而言的確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做到的事情。但我們要有意識朝著那個方向努力。

教師首先是人,然後再是人師。事實證明,學生喜歡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的老師,學生更喜歡對生活充滿熱情,陽光、樂觀、有情趣的老師。假如個人愛好廣泛,更增加個人人格魅力。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教師的個性會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風格不是一種處世技巧,而是他作為一個人、一名教師的真情流露。過於內向、不樂於與人打交道,不善言談、寡言少語,言語尖酸、對人過於苛刻,脾氣暴躁、缺乏耐心,這樣的個性都不適於做教師。

教師應該待人寬厚,富有耐心,善於溝通,充滿熱情和溫暖,能夠鼓舞人,激勵人。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個性上比較和諧與完美的人。如果教師缺乏積極的精神生活、好奇心和紮實的知識基礎,教室將會是智力匱乏、學生厭倦的地方。而如果教師具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能夠將戲劇性、熱情、活力、幽默、魅力、創造性和新穎性融入教學之中,那麼,他的教學一定是能夠引人入勝、妙不可言的。

在學生中能夠展示你良好的個性,有一個很大的關係就是你有工作熱情和生活熱情,你願意走進他們。有熱情也有能力有創意和他們一起搞活動、做遊戲,成為他們中間的一份子。與學生交往也具有“身體性”,平時要多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孩子會更樂意主動走進你,與你交心談心。有報道說國外某所學校,明確規定開學第一天,班主任要和學生一起跳一天的大繩,我想用意大概就在此。

首先我們要讓自己充滿活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情趣的人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熱愛運動。積極參加他們的體育活動,這個在我也是近年來才有的認識。……(與學生一起遊戲很重要),使學生認識到老師不僅嚴肅,也很活潑;不僅工作認真,也愛玩耍;不僅穩重,也有衝動;不僅平和,也有激情;年齡雖長,卻不失童心,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有形象的活生生的人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覺得你值得尊敬,值得信賴,值得親近,他們就會主動開啟心門,敞開心扉與你交朋友、說心裡話,良好的師生關係也因此漸漸形成。

人有情趣有修養還要有品味。包括穿衣服(列舉女兒講述某老師的故事……)個人形象外在的重要更要注重內在的修煉,這與前面的觀點想對應。因此,我認為好好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扮演角色是社會化必要的過程,但這並不是自我實現,你要讓自己活得瀟灑自主,獲得陽光大氣活得有尊嚴。需要標本兼顧。這一直是我近年來追求的生活方式,雖然做的還很不夠,但我活的充實而真實,有自己研究的方向勤於學習,但也有作為女人的一切愛好(愛自己愛美怕老要鍛鍊想減肥有小資情調,愛家庭學會享受生活裝點家居提高廚藝,愛孩子特別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表面上看這麼多繁雜的事情會累壞人,事實上你才感受到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樂趣,生命的活力由此而生髮。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自己不斷省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斷調整心態自我調節。

當然,一名人的成長離不開他賴以成長的環境,環境的品味決定個人的品味。我很幸運地是走到了以文化立校的新環境中。學校開展的文化培訓系列活動有利於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比如每週一次的經典影視(音樂)欣賞。(國際大片,列舉教師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期盼的例子)、每學期一次的主題大單元研討活動(相機介紹一下)讀書俱樂部、文化沙龍、專家報告……但是這一切都是外部環境,重要的是你如何善加利用,假如你把這些當做任務,當成負擔,一切對你而言有也沒有。

假如每次都能自覺自主的參與,短期內你或許看不見什麼變化,但是幾年的積澱,你的眼界和文化素養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即使沒有這樣的平臺……,現在訊息發達,你只要學習就不愁沒有資源,同時還要有意擴大自己的人際圈交流圈,與有思想的人交流你會產生更多的思維火花(只要是年輕人加我博友我基本都接納了,而且自己也主動邀請一些優秀人士為自己的好友……)。 我能夠從一所普通學校走入國際化大都市的一所名校,並在此立足紮根,得到領導同事家長認可,自己工作開心,也得益於我這些年一直很幸運的有外界的朋友給我思想加油。當年我在縣城,但我有省市裡的各界朋友、親人、同學,我一直與他們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絡,生活環境和圈子不一樣,看待事物的視角也很不同,你會從中吸納很多寶貴的人生智慧。我是國小老師,但是我有國中、高中、大學老師、專家、作家朋友,我們也一起談教育,談生活,談讀書,談人生,這些都給我無形的滋養。

因此,我認為一個人想提高自身的素質,就不要怕與比自己閱歷深資歷高的人交往。要敞開心扉,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規,勤於自我反思,有開放的胸襟和懷抱,不斷地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我一直相信這樣一句話:你追求什麼樣的生活你就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最後,我真誠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夠拋開心靈之外的東西,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目標明確地向這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而積蓄力量。真誠祝願大家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幸福的人生。

謝謝。

XX年五月二十六日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