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行政公文 > 意見

做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

欄目: 意見 / 釋出於: / 人氣:1.28W

關於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

做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

德安發〔20xx〕22號

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安委會,市政府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中央(省)駐德有關單位,市屬有關企業:

近年來,全市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工作不斷加快,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但各地區、各領域和各類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企業)之間仍存在任務不明確、責任不落實、進展不平衡等問題。為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保障體系,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強化市、縣、部門、企業和班組五級應急體系建設

市政府是全市事故應急處置的最高機構,對全市事故應對工作實施統一領導、統一協調,決定和部署全市安全生產領域應急工作重大事項。

縣政府要對本地區事故應對工作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和統一協調,落實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市、縣相關部門要在市、縣政府領導下,對本部門、所管行業(領域)和單位(企業)的事故應對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落實市、縣政府有關決策部署,並結合行業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推進方案。

企業是事故應急管理和處置的責任主體,要根據市、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要求,在開展隱患排查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和處置措施,全面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班組是事故處置的最根本和最關鍵環節,要加強作業過程管理,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做好危險因素辨識和現場處置工作,並通過日常培訓使一線員工在事故發生時做到措施得當、處置迅速。

二、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職責分工

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本地區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要設立由本級政府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駐地部隊有關負責人組成的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制定救援方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核實遇險、遇難及受傷人數,協調與調動應急資源,維護現場秩序,疏散轉移可能受影響人員,開展醫療救治,組織做好傷亡人員賠償和安撫善後、救援人員撫卹和榮譽認定、應急處置資訊釋出及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

各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配備專職的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

企業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要求,成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指揮機構,建立專兼職救援隊伍,做好應急物資、裝備器材儲備和維護,完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措施,加強從業人員應急培訓,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班組必須將應急工作作為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開展經常性應急教育和技能訓練。在事故發生時,班組長要根據預案賦予的權利,及時研判事故情況,做出應急處置和緊急停產撤人的決定。

三、進一步強化應急能力建設

(一)著力實現預案全覆蓋。各級、各部門應當針對本地區、本行業多發易發事故型別和風險,制定本級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並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適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應明確事故的組織指揮機制、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資訊報告、應急處置措施和隊伍物資保障及調動程式等內容,規範事故應對行動,體現應急處置的主體職能。

企業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依託,制定全面覆蓋人、機、物、環等各種要素的綜合預案、專項預案並及時修訂和備案。要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事故的點(裝置、設施和崗位等)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要明確處置步驟、處置人員、資訊上報和具體注意事項,做到簡單、具體、針對性強。

班組要對編制完成的現場處置方案進行反覆論證和演練。確保可行後張貼在明顯位置,並以應急處置卡的形式發放到每一個員工手中。

(二)強化應急預案演練。各級、各部門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組織開展人員廣泛參與、處置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各級政府的專項預案、部門預案要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企業要建立應急演練組織、評估和總結制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或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在組織演練時,要注重實戰演練,提倡無指令碼演練。應急演練要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記錄、有評估、有總結,演練結束後要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措施。涉及多個單位的預案,要通過開展聯合演練等方式,促進各單位的協調配合和職責落實。

(三)深化應急宣教培訓。各級、各部門要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內容列入安全培訓計劃,納入領導幹部安全生產培訓課程,有計劃地開展對本地區領導幹部的培訓。培訓的重點是增強應急管理意識,掌握相關預案,提高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

企業要制定應急管理和處置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標準和方式,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全員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要採取分類培訓,加強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和班組長應急管理工作和處置能力的培訓,加強對從業人員和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知識、處置技能和操作規程的培訓,強化應急管理責任意識和應急救援自救互救意識。

班組日常培訓教育的重點是熟悉企業應急預案,熟練掌握崗位事故防範措施和應急處置程式,增強安全生產和事故防範意識,提高事故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強化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一是加強現有市、縣兩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在政策和經費方面給予支援,提高裝備水平,配足配強人員,完善物資儲備,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服務功能,堅持“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範”的原則,積極參與企業的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應急演練和應急培訓等工作。

二是推進企業多種形式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根據法律法規應當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的大中型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築施工等高危行業以及具有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必須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不斷完善應急隊伍管理機制和保障制度,強化隊伍應急處置能力,建立統一排程、合理調配、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確保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小型高危企業必須建立兼職救援隊伍,並與鄰近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服務協議。其他企業要根據預案實施的需要,建立必要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應急專家隊伍。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要結合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領域不同危險因素的特點,建立涵蓋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築施工、消防、特種裝置、交通運輸等高危行業應急救援專家隊伍。組織專家平時在應急預案編制評審、安全檢查、應急演練和宣傳教育等方面發揮作用,事故應急救援時在制定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方面提供決策依據。

四是積極吸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志願者組織的建設,把具有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和裝備的民間機構、社會救援組織、志願者組織納入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之中,加強引導、推動、扶持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組織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五)加強應急物資裝備建設。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事故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堅持實物儲備與生產能力儲備相結合,社會化儲備與專業化儲備相結合,針對本地區、本行業易發事故的型別,指定有關單位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形成多層級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實施。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部門要加強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和對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工作涉及的企事業單位資訊、應急預案、救援隊伍、物資裝備等基礎資訊的管理,全面掌握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實現互聯互通,實行動態監管,做到各類應急資源資訊及時採集和更新,為妥善應對各類事故提供可靠的基礎資料。

企業要針對自身特點加大應急救援裝備及物資儲備力度,配備充足適用的應急救援裝備和器材。要建立應急物資、裝備、器材使用、檢查、維護和更新制度,定期檢查、維護和保養應急裝備器材,及時補充、更新應急物資。

四、進一步規範事故應急處置

(一)做好企業先期處置。發生事故或險情後,企業要立即啟動相關應急機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搶救遇險人員,控制危險源,封鎖危險場所,杜絕盲目施救,防止事態擴大;要明確並落實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排程人員直接處置權和指揮權,在遇到險情或事故徵兆時,必須疏散人員的,要立即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組織現場人員及時、有序撤離到安全地點。事故發生後,要依法依規及時、如實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漏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證據。

(二)加強政府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相關負責同志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有關應急預案規定,成立事故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履行事故應急處置職責,組織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作為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最高決策指揮機構,實行總指揮負責制。總指揮要認真履行指揮職責,準確下達指揮命令,明確事故救援責任、任務和紀律。指揮部會議、重大決策事項等要指定專人記錄,指揮命令、會議紀要和圖紙資料等要妥善儲存。事故現場所有人員要嚴格執行指揮部指令,對於延誤或拒絕執行命令的,要嚴肅追究責任。按照事故等級和相關規定,市政府成立指揮部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指揮部要立即移交指揮權,並繼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事故發生地有關單位、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接到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指令或有關企業的請求後,應當及時出動參加事故救援。

(三)強化救援現場管理。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專家組、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救援隊伍指揮員的作用,實行科學決策。要根據事故救援需要和現場實際劃定警戒區域,及時疏散和安置事故可能影響的周邊居民和群眾,維護現場秩序,確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必要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隔離保護,尤其是危險化學品處置區域、事故現場入口等重要部位,要實行專人值守,未經指揮部批准,任何人不準進入。同時,要對現場周邊及有關區域實行交通管制,確保應急救援通道暢通。

(四)確保安全有效施救。救援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及時排除隱患,確保救援人員安全。救援隊伍指揮員應當作為指揮部成員,參與制訂救援方案等重大決策,並根據救援方案和總指揮命令組織實施救援;在行動前要了解有關危險因素,明確防範措施,科學組織救援,積極搜救遇險人員。遇到突發情況危及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時,救援隊伍指揮員有權作出處置決定,迅速帶領救援人員撤出危險區域,並及時報告指揮部。

(五)適時把握救援暫停和終止。對於繼續救援直接威脅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極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等情況,指揮部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作出暫停救援的決定;在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後,經研究確認符合繼續施救條件時,再行組織施救,直至救援任務完成。因客觀條件導致無法實施救援或救援任務完成後,在經專家組論證並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上,指揮部要提出終止救援的意見,報本級政府批准。

五、進一步構建應急管理長效機制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應急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體制,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任務分解到最基層,把安全生產應急處置責任落實到第一線。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把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和崗位,做到“組織體系、應急預案、裝備物資、應急隊伍、監督管理”五到位。。

(二)加強督導檢查。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要求,利用10月至12月三個月的時間,對以上內容逐項、逐條細化分解,層層落實責任,全面落實各領域、各環節、各部位的應急管理責任和應急保障措施,準確、科學地排查和整改事故隱患,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指揮統一、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指揮體系。每個縣(市、區)、每個行業領域都要打造一家標杆企業,發揮典型示範和帶動作用,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工作體系。

(三)建立獎懲考核制度。各級、各部門應當結合實際制定推進發展規劃,努力形成上下銜接、完善配套、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體系。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責任制度和應急管理績效評估制度,把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情況作為全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進行考核。今年年底前,市政府將組織檢查組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工作進行現場考核,對於應急體系建設措施不落實、工作不到位的,將在全市範圍進行通報批評。

(四)完善事故倒查追究制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事故倒查追究制度,一旦發生事故,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玩忽職守、貽誤時機等行為的,要從施工資質、現場管理、培訓演練、裝備保障和制度落實方面從嚴追究責任依法追究責任,嚴肅事故處理。

(五)加強輿論宣傳。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安全生產應急法規政策和相關知識,製作通俗易懂、好記管用的知識普及材料,向公眾免費發放,努力提高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新聞單位應無償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置、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並支援社會各界發揮應急管理科普宣傳作用。

X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