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行政公文 > 通報

防汛工作通報(通用5篇)

欄目: 通報 / 釋出於: / 人氣:8.55K

防汛工作通報 篇1

關於全市防汛工作大檢查情況的通報

防汛工作通報(通用5篇)

文章來源:市水務局 時間:20xx-7-28 15:30:05

各縣(市)區防汛抗旱指揮部:

為切實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按照市領導的指示要求,6月26日-7月3日,市防指組織兩個防汛大檢查組,對全市7個縣(市)區的防汛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總體來看,各縣(市)區對今年防汛工作高度重視,認識統一、責任明確,在落實防汛責任制、修訂完善各類預案、檢查水庫度汛安全、開展河道清障、增加防汛物資儲備、落實專群結合的搶險隊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今年的安全度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影響度汛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防總和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要求,各地要對今年存在的度汛安全隱患進行認真梳理,及時整改到位,確保今年度汛安全。現將檢查存在的問題通報如下:

一、共性問題

一是對今年複雜的氣象形勢認識不夠。據國家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至秋季,受其影響,汛期可能出現“南澇北旱”,程度將重於去年。預計6-8月,東北大部降雨量偏多,其中黑龍江、內蒙古東北部降雨量偏多2-5成,東北北部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造成生育期推遲,如果再與厄爾尼諾可能引發的早霜“碰頭”,將對東北地區秋糧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二是對防汛工作存在麻痺僥倖思想。由於我省20xx年發生了較大的洪澇災害,個別地方認為連續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缺乏抵禦大洪水的思想和工作準備。如個別地方存在防汛責任人防汛意識不夠強、認識不到位,值班人員漏崗、脫崗時有發生,個別值班人員不懂防汛知識,不會接、發傳真等。

三是防汛物資儲備與國家定額差距大。主要表現為物資儲備數量不足、品種單一,部分縣(市)區物資採購計劃沒有落實,無法滿足抗禦搶險救災需要。儲備的物料、救生器材和搶險機具等從種類、數量與定額規定的標準相差很遠。按照江河堤防備土20xx立方米/公里,重點堤段、險工弱段備土4000立方米/公里的要求普遍備土不足。

四是防汛預案的可操作性不強。各地都按要求編制了各類應急預案,但個別應急預案不夠細化,預案中的搶險物資物料沒有落實到位,各部門之間缺少配合和協調一致的搶險機制,缺少必要的演練和宣傳。個別在建的涉水工程沒有編制汛期應急度汛預案,沒有儲備必需的應急搶險物資,存在度汛安全隱患。

五是缺少專業防汛搶險隊伍和人員。各縣(市)區普遍缺少防汛搶險技術人員,組建的防汛搶險隊沒有實戰經驗,沒有專業防汛搶險隊伍,搶險救災能力有限。

二、具體問題

一是江河防汛問題。松花江堤防存在砂基砂壩堤段,新建的黑龍江堤防未經洪水考驗。有部分中小河流堤防防洪標準低,沒有達到設計標準,有的僅為5-20xx年一遇,有些堤防斷面小、脫坡崩岸等。部分江河堤防還存在險工弱段。在氣候異常、氣象形勢越來越複雜、局地強降雨等影響下,極易引發洪澇災害。

二是山洪災害防禦問題。全市有防山洪災害任務的4個縣(區)都建設了監測預警系統,目前,設施執行正常,但存在專業管理人員少、日常管理維護專項經費沒有落實到位的問題,缺少必要的轉移演練和基礎知識培訓。

三是河道清障問題。全市部分河流存在亂採亂放砂石、圍堤造田、栽植林木、傾倒垃圾、修建魚池、建房等嚴重阻水現象,影響行洪,清理難度大。如松花江的採砂、堆放問題,鈴鐺麥河、音達木河等造林問題,阿凌達河、格節河圍堤問題等。

四是四豐山水庫度汛問題。四豐山水庫管理體制不順,漏斗溢洪道進口破損存在滲水現象,非常溢洪道下游尾水渠、閘東護岸、自動觀測裝置、排水溝量水堰等未建,下游河道未疏通,水庫壩後回水過高等問題,影響大壩安全。國家防總和省防指檢查時均提出此問題。

五是高新區防洪問題。科技大道向南延伸音達木河堤路結合段工程施工中將音達木河右堤破壞,建設單位沒有編制汛期度汛方案,未採取必要的應急度汛措施,防汛存在隱患。鈴鐺麥河與音達木河分叉處下游鈴鐺麥河左堤巨集偉村段堤防薄弱、標準低,行洪區過水路面下游栽植大片樹林,阻水嚴重。直接威脅高新產業園區的安全。鈴鐺麥河巨集偉村下游新民漁場和群力漁場兩段堤防薄弱,防汛存在隱患。

六是搶險隊伍和人員問題。各地的搶險隊伍和防汛搶險人員沒有進行專門培訓和實戰演練,部分搶險用的衝鋒舟、船隻、車輛等缺少專門的駕駛人員。

三、整改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防汛會議和領導指示精神,統一思想,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意識,紮實做好當前的備汛迎汛工作。按林市長、邱副市長指示精神,各縣(市)區將自己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逐項整改。

一是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各級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充分認識今年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任務的艱鉅性、形勢的複雜性、氣候的嚴峻性,立足於抗大汛、防大災的思想,高度戒備、嚴密防範、充分準備,認真落實陸昊省長的“五到位”,即“指揮到位、隊伍到位、物資到位、預案到位、檢查到位”,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實行動態跟蹤監督,確保發生汛情時責任人能夠迅速上崗到位,靠前指揮,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防汛工作。

二是細化完善各類預案。各縣(市)區要完善預案啟動流程、應急處置流程、應急物資、車輛呼叫流程、人員轉移避險等,增強預案的可操作性。

三是做好水庫安全度汛。完善水庫應急搶險預案,落實搶險物資、搶險隊伍,保證水庫洩洪暢通、道路暢通、通訊暢通、供電暢通。加強水庫汛期排程,水庫管理單位要嚴格執行批准的水庫汛期排程計劃,不得擅自超汛限水位蓄水。對在建和未竣工驗收的水庫,汛期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庫執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統籌考慮上下游水情變化,加強實時排程,既要充分發揮水庫的攔洪錯峰作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又要積極穩妥地利用雨洪資源,以備灌溉抗旱需要。建立上下游聯動機制,加強水庫上下游聯絡,水庫需要洩洪或加大洩量前,必須提前通知下游的所有城鎮、村屯做好避險工作。所有水庫必須建立專門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汛期堅持24小時值守,加強對水庫上游和庫區的雨情、水情監測,做好巡視檢查工作,發生汛情、險情及時處理。

四是抓好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專案法人要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制定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和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做好汛期施工,不得擅自抬高標準或降低標準,保證在建工程順利度汛。各級水務、防汛部門要跟蹤掌握在建工程進度,加強督查和度汛管理指導,督促落實度汛預案、搶險隊伍和物資。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組織開展必要的應急演練。加強汛期巡查檢查和值班值守工作,加強與相應部門的聯絡,遇重大汛情險情要第一時間報告並啟動相應預案,實施應急處理,確保安全。

五是切實做好山洪災害防禦工作。進一步加大山洪災害防範工作力度,堅持以避為主,管好用好已建縣級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設施,確保裝置執行正常,各級氣象、水文和國土部門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及時釋出災害資訊,各基層單位要落實具體措施,及時把預警資訊通知到危險區內的各村各戶。落實村屯監測預警專職人員,汛期24小時值班,發現險情,及時預警。細化防山洪應急預案,列入縣級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的縣(區)要開展防山洪災害預案演練,提高預案的實戰性和實用性。加強對受洪水威脅的學校、村莊、廠礦、旅遊區汛期管理,必要時可採取停課、停業等措施,避免發生危險。在危險地段設立警示標誌,對高危區域的群眾要在山洪災害發生前轉移安置。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防災避險意識,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六是加強河道清障整治工作。加強對河道清障工作的組織領導,與有關部門協作,開展聯合執法,依法清障。對影響行洪的圍堤、砂石、林木、垃圾、魚池、建房等障礙物,要登記造冊,逐一制定處置和清障計劃,按期清除障礙物,確保行洪暢通。

七是落實防汛搶險物資和隊伍。各防汛部門要制定物資儲備計劃和方案,做好財政部門的工作,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逐年增加物資儲備數量、品種,達到定額儲備目標。要加強對防汛搶險隊伍的培訓,充分發揮公安、施工企業等專業隊伍的作用。

八是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市防汛辦要組織專家對全市防汛工作尤其是對防汛的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再要求、再落實、再督辦,確保安全度汛。

九是市郊區要加大對四豐山水庫存在問題的整改力度,確保安全度汛。市東風區要對防汛檢查時提出的問題迅速整改,確保高新區安全。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

20xx年7月28日

防汛工作通報 篇2

澄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對各鄉鎮防汛期間值檢查情況的通 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9月份以來,我縣連續遭受中到大雨侵襲,截止9月17日晚,全縣平均降水達184.3毫米,各鄉鎮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汛情、險情,目前陰雨仍然持續,全縣防汛形勢異常嚴峻。據民政部門統計,本次降雨過程(9月13日—17日)致使全縣6個鄉鎮40多個村的群眾受災,受災人口1200餘人,因災轉移安置人口500餘人,因災倒塌房屋29戶54間(孔),損壞房屋312間,受災農作物面積20xx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500餘萬元。為了全面落實各鄉鎮防汛值班責任,準確掌握全縣危房險窯,重點防汛部位措施落實情況,按照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精神,9月17日縣政府辦公室會同縣防汛辦對各鄉鎮汛期值班、防汛責任制制的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汛情傳遞、災情上報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檢查。從檢查情況看,各鄉鎮主要領導思想高度重視,值班責任明確,人員安排到位,制度嚴格規範,主要領導都能夠堅守崗位,親自帶班值班,針對汛情精心研究部署防汛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各鄉鎮全體幹部職工放棄雙休日,除機關留守幾名值班人員外,全部深入包聯村組指導防汛工作。趙莊鎮採取得力措施,對認定危窯一律封門上鎖,對陳家醍醐村主巷道排水不暢、影響群眾出行的問題,主要領導冒雨親自帶隊,動用機械,千方百計通渠排水;安裡鄉對採煤沉陷區南堯、段莊兩個村的近100孔危窯戶300餘人進行了撤離搬遷;堯頭鎮對轄區內滑坡險段落實專人,加強巡查監測,設立警示標誌;莊頭鄉針對永內水庫防汛道路沖毀的現狀,及時設立警示標誌,嚴禁車輛通行,且防汛制度、措施、方案應建必建,規範細緻;王莊鎮嚴格實行“六到位”工作措施,即:宣傳到位,排查到位、值班到位、突發事件處理到位、汛情資訊上報到位、防汛工具佈置到位,對個別出現災情的村莊,主要領導和值班領導冒雨深入現場,檢視災情,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排除汛情隱患,並且嚴格務實村組幹部防汛責任,保證一主穩定;馮原鎮嚴格實行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包村責任制,汛期不間斷深入一線瞭解檢查各村及重點部位值班或降水情況,防汛工作秩序井然;韋莊鎮照明設施、雨具、剷車、挖掘機等物資儲備較為充分,組建了防汛突擊隊,全力排除汛情隱患;寺前鎮對危窯戶全總部予以搬遷,且樹立了警示標誌,封門加鎖,所有機關幹部24小時吃住在包聯村組,指導防汛工作;交道鎮雨前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防雨措施,對窯項處理和覆蓋率達到90%以上,成立了防汛督查組,隨時對轄區村組防汛工作進行抽查檢查,各村也以組為單位成立了防汛安全巡查隊,加強夜間巡查;城關鎮建立健全了受災戶檔案,及時瞭解災情,制定強硬措施,確保轄區安全度汛。

防汛工作通報 篇3

全縣防汛工作檢查情況通報

各鄉鎮人民政府,省市屬農鹽場:

為深入貫徹落實5月10日全縣防汛防旱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當前的防汛工作,縣防指於6月11日-12日組織部分防指成員單位組成五個檢查組對全縣防汛工作再檢查,檢查方式採取聽彙報、看現場相結合,對全縣13個鄉鎮、2個省屬農鹽場險工險段整改、防汛物資儲備、溝河清障、搶險隊伍組建、防汛預案制訂等情況進行了檢查。現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經查,從全縣面上看,各鄉鎮、各有關單位都能夠高度重視防汛工作,迅速行動,成立防汛防旱指揮機構,認真研究制定防汛預案,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各項防汛準備工作。其中完成好的單位有:連雲港監獄、灌西鹽場、南崗、伊山、同興;較好的有:侍莊、燕尾港、小伊、四隊、圩豐;一般的有:龍苴、東王集、楊集、圖河、下車。

從各項準備工作看,各鄉鎮、各有關單位防汛搶險物資儲備情況總體較好,絕大多數鄉鎮都在去年的物資儲備基礎上又增儲了一些,做到足額、超額落實到位;大部分鄉鎮都能圍繞縣防指排出的險工險段,並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加固處理,對可能出現的險情落實度汛措施; 在河道清障方面,部分鄉鎮行動較早,溝河內的阻水障礙基本清除。在搶險隊伍組建方面,各鄉鎮單位落實都很到位。

檢查中發現不少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在防汛物資儲備上。燕尾港鎮木材質量較差、數量不足;楊集鎮化纖袋儲備不足;圖河鄉、楊集鎮與有關單位簽訂木材使用協議。

二是在險工險段加固處理上。圩豐鎮車軸河閘下游違法圈圩及堆放垃圾沒有清理,已落實措施限期拆除,龍苴鎮河堆取土部位沒有加固,下車鎮河道堤防加固未處理,東王集、楊集河道堤防、涵閘橋、排澇站等險工險段沒有整改到位。

三是在溝河清障上。部分鄉鎮溝河雜草清除不徹底,特別是閘口及溝頭處雜草較多,個別鄉與鄉的界溝雜草未清,存在相互觀望現象。下車、圖河、同興、東王集、楊集、四隊、圩豐等鄉鎮部分河道雜草清除不夠徹底。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我部要求有關鄉鎮單位下一步要加大整改力度,思想上要再重視,時間上要再抓緊,進度上要再加快,確保汛期不因準備工作不充分、不落實、不到位而導致嚴重後果。

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我縣地處沂沭泗流域最下游,南有新沂河洪水威脅,北有古泊善後河高水過境,東有海潮頂託,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我縣易澇、易旱、易受颱風大潮襲擊,水旱災害十分頻繁,防汛、防颱任務十分繁重。同時,據氣象部門預測,我縣今年的防汛形勢不容樂觀,洪澇災害發生機率很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對此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警惕。

二要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各鄉鎮單位要圍繞這次檢查行動,迅速在本屬地範圍內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頭看、再排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特別是針對這次檢查出來的問題,更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確保物資儲備、險工險段整改、溝河清障、搶險隊伍組建等防汛各項準備工作萬無一失,落到實處,嚴禁在新沂河北堤迎水面、背水面平臺以內種植農作物,防汛物資不足的鄉鎮要及時購置物資補庫,為防大汛、抗大災打下堅實基礎。

三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防汛工作責任重於泰山。實踐證明,做好防汛工作關鍵在於加強領導,在於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在於真正把職責、任務落實到位。各鄉鎮單位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工作落實,為全縣防汛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確保今年汛期安全度汛。

20xx年6月16日

防汛工作通報 篇4

局屬各黨支部:

今年上半年以來,局黨工委緊緊圍繞“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這條主線,以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認真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為全區城管系統各項工作的協調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按照年初黨建工作計劃,局黨工委於7月20日至7月22日,通過聽彙報、查臺帳、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局屬7個黨支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黨員發展工作及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檢查。通過本次檢查,理清了我局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下步工作措施,現將我局上半年基層黨建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落實黨建工作情況

(一)切實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增強組織凝聚力

一是黨建制度建設趨於完善。各支部定期組織支部成員開展學習活動,建立健全了黨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黨員教育管理以及黨的群團工作四本臺帳,進一步推進了黨務公開工作,支部黨員幹部能夠積極參加組織生活和黨內活動,很好的起到了率先垂範做表率。

二是責任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把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議事日程。各支部及時對上半年黨建工作進行了認真全面的自查,對照黨建工作檢查考核表,整理臺賬,撰寫材料。主動承擔起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形成齊心協力抓黨建的良好格局。

三是抓班子帶隊伍進一步落實。各支部把深入學習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積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紮實推進“三嚴三實”,強化黨員宗旨意識

一是各支部緊緊圍繞區委組織部及局黨工委中心工作,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抓住重點,做到了精心策劃動員,組織推進落實;創新活動載體,深入開展學習;密切聯絡群眾,虛心聽取意見;切實查擺問題,主動分析不足;狠抓整改落實,促進建章立制。二是專題教育活動注重領導帶頭,體現務實作風;注重圍繞中心,解決發展問題,注重群眾參與,發揮民主作用;注重督導檢查,加強輿論宣傳;注重回頭看,促進專項整治。三是通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黨員幹部思想認識和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作風建設和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增強。

(三)積極開展黨建活動,提升黨組織的向心力

上半年以來,各黨支部把黨建工作與本部門的中心工作、業務工作結合在一起抓。局黨工委積極推進落實上級部門的要求,並組織全體黨員參與“黨員固定學習日”、“徵集微型黨課”、“黨員領導幹部冬訓”、“紀念建黨94週年系列活動”以及“徵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群眾工作法’典型案例”等主題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黨支部自身建設和部門的全面建設。同時,各支部注重抓好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在學習制度的落實上嚴格堅持每月開展一次中心組學習活動和黨員遠端教育活動,並嚴格實行學習考勤和考核制度;在學習內容的設定上,在認真落實局黨工委學習計劃的基礎上,做到聯絡本部門的工作任務和特點,進一步明確每月完成一個專題理論或業務學習;在學習形式的組織上,在組織黨員幹部積極參加局黨工委的各項主題教育活動的同時,依託“在職黨員進社群”活動,組織全體在職黨員到社群參加義務勞動,主動認領志願都崗位,極大地活躍了學習教育形式、豐富了學習教育內容、增強了學習教育效果。

二、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檢查,各支部黨建組織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整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一是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個別支部委員未履行支委分工職責,支部黨建工作聯絡人不能及時查收檔案,或未及時將檔案要求反饋支部領導,致使有些工作的完成進度受到一定影響。

二是具體工作落實的質量不高。個別支部有重製定計劃方案,輕抓實施過程的現象。如:有的支部是制定出了實施計劃,卻比較簡單空洞,實際操作性不強,效果不明顯。

三是黨員發展工作不細緻。大部分支部的《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等入黨材料未按規定填寫登記。個別支部臺帳資料管理不規範,存在漏記或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四是黨員教育、組織生活抓的不實、不細。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主動性,存在方式單一及依賴局黨工委的現象。個別支部仍存在中心組學習混同於黨員學習、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出席率不達標、甚至出現個別黨員連續6個月未參加黨組織活動的現象。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進一步健全機制抓落實。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強化落實機關黨建工作工作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制,做到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不斷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工作責任制的落實。

二是進一步強化責任抓規範。為全面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大力推進黨建工作規範化建設,進一步規範黨支部、黨小組的工作。在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上下功夫,嚴格執行組織生活會制度。

三是進一步創新辦法抓促進。各支部要積極探索務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強支部建設,不斷豐富工作內容和方法,提高支部自主開展活動的能力。特別是組織開展相互學習交流活動,借鑑先進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黨務幹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黨務幹部工作實務培訓和工作能力。

防汛工作通報 篇5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近期市督考辦會同市扶貧辦、市發改委,採取實地檢視、查閱臺賬、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各縣區、市直相關單位扶貧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現就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特困片區連片開發情況。今年以來,各縣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433”發展戰略,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著力調整工作思路,緊盯特困片區、瞄準貧困人口,強化扶貧措施,將領導力量、幫扶力量、專案資金向25個特困片區傾斜,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扶貧開發工作程序。各縣區在去年編制完成25個特困片區扶貧攻堅規劃的基礎上,今年認真編制了特困片區實施規劃和年度計劃,堅持整流域精準扶貧到片、專案扶持到村、措施落實到戶,把產業開發與勞務輸轉相結合、改善基礎條件與群眾人居環境相結合,特困片區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變。今年省政府第一批安排我市的20830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有19030萬元安排在了特困片區,佔資金總額的91.35%,相關涉農部門也將有關專案向特困片區傾斜,據統計,今年全市25個特困片區共整合各類行業專案1398個、資金總額27.3億元,惠及全市109個貧困鄉鎮、1172個貧困村、67萬人,為片區開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撐,為推進特困片區扶貧攻堅注入了活力。

(二)專項扶貧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市縣區扶貧部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實施106個整村推進專案為抓手,充分發揮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著力撬動各類資金,集中財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發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務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群眾出行條件、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全市為106個整村推進村安排專項資金15795萬元,目前整村推進專案已全面實施、有序推進,整體形象進度達到70%以上。125個扶貧互助資金社即將完成註冊登記和銀行開戶手續,預計8月底可正式放貸;9000名“兩後生”培訓任務目前已完成招生3980人;實施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培訓的1000名貧困戶“兩後生”中已有612人註冊了網店。貧困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有序推進,精準扶貧機制不斷完善,動態管理逐步規範;20xx至20xx年度財政扶貧資金審計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易地扶貧搬遷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各縣區繼續將易地搬遷作為快速推進扶貧開發、促進特殊困難地區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根本性舉措,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願、政策協調、講求實效”的原則,緊密結合城鎮化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啟動實施易地搬遷專案11個,安置點建設40個,涉及貧困人口4144戶17908人,概算總投資4.382億元。目前,宕昌縣臨江鄉菜江頭村駱駝下社、文縣中寨鎮梨樹壩社2個安置點已經建成;武都區三倉鄉樓子溝村樓子壩社、宕昌縣興化鄉子村陽山壩社、康縣陽壩鎮幹江壩村幹江壩社、西和縣洛峪鎮曹莊村川壩區、禮縣固城鄉固城村高家峽、兩當縣楊店鄉鬱莊村等25個點開工在建;武都區洛塘鎮西溝村二鍋子坪、宕昌縣賈河鄉路下村馬蓮灘、康縣平洛鎮龍壩村龍壩社、禮縣永興鄉永新村廟背後等13個點還未開工建設。截止7月底,全市易地搬遷專案累計完成投資7003.5萬元,投資完成率15.2%。

(四)社會幫扶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各縣區將“雙聯”行動作為扶貧攻堅的制度平臺,促進扶貧攻堅與雙聯行動的深度融合,找準聯村單位和聯戶幹部能做的事,著力破解發展難題,盡力幫辦為民實事,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能人大戶以多種形式幫扶農村困難群眾,實現了扶貧力量和扶貧物件的有效對接,社會各界幫扶的力度更大、措施更實,貧困村社的變化更快、群眾得到的實惠更多。實施了一批基礎性、公共性、民生性建設專案,集中解決了一批行路、吃水、住房、看病、上學等方面的難題,有效改善了貧困村的發展條件和貧困群眾的生活條件,有力地推動了特困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成效。成縣不斷深化扶貧幫扶機制,給特困村確定2個單位重點結對幫扶,去年以來,協調省市縣雙聯單位落實幫扶資金2.12億元,為155個村、4019戶貧困戶幫辦實事1083件。兩當縣主動加強與省市雙聯單位對接,謀劃啟動了一些制約發展的重大專案,並主動加強與中國太平(香港)保險集團公司的溝通銜接,建立完善了對口協作幫扶長效機制。

(五)市直單位扶貧任務落實情況。通過深入自查、聽取彙報、認真核實,我們發現今年市直相關涉農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共隴南市委隴南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扶貧攻堅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行業部門實際,不斷加強扶貧攻堅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行業扶貧任務有序推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市共實施建制村通達專案50個407公里,實施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專案594個3000公里,截止目前,整體進度52.1%;17個鄉鎮客運站和400個建制村停靠點正在建設當中;涉及22.8萬農村人口和3.7萬學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工程,已陸續開工建設;新修梯田3.5萬畝,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0.1平方公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100個以上行政村動力電供給不足的問題年底將全面解決;3萬戶的危舊房改造專案前半年啟動實施9060戶,已竣工5603戶。在富民產業培育方面,新發展特色農業基地29.34萬畝,農業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1044萬畝;核桃、花椒、油橄欖三大經濟林綜合管理得到加強,長勢良好,產量有望達到15.33萬噸,創歷史新高;累計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3984個,認定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39戶;全市上半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7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053元。以發展電子商務為平臺,不斷提高隴南農產品的知名度,促進農產品增值,目前全市開辦網店4697家,新辦和加盟網購平臺26個,實現銷售總額1.15億元,極大地促進了群眾增收。在能力素質提升方面,整合相關部門培訓資源,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0.48萬人(次),完成勞務輸轉69.6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58.67億元。在易地扶貧搬遷方面,制定下發了《隴南市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資源整合工作方案》,積極整合整村推進、危房改造、以工代賑、通暢工程、安全飲水、一事一議等專案資金,優先安排異地搬遷安置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開發等配套專案,形成合力,集中攻堅,充分發揮了資金的整體效益。在金融支撐方面,不斷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在全省率先開展以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為主的農村物權抵押貸款已突破14億元,為破解“三農”融資難題發揮了積極作用,上半年,全市累計發放雙聯惠農貸款9.57億元,新增各項貸款24.7億元,餘額331.3億元,同比增長16.4%,“三農”貸款佔比高達83%。在公共服務保障方面,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年底將達到全覆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有望實現省上下達的78%的目標;已開工建設村級標準化衛生室215所,20xx年新農合基金人均籌資標準達到390元,參合率97.99%;貧困鄉鎮基本健全了廣播、電視、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城鄉低保規範清理和五保供養整治工作有序推進,實現了低保動態管理,五保“應保盡保”,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明顯提高。

二、主要特點

(一)理念思路更加清晰,大扶貧工作機制進一步形成。今年以來,各縣區各部門圍繞深入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著力創新理念思路,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抓扶貧開發、抓小康建設的氛圍比較濃厚,從這次督檢視,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扶貧部門具體抓、相關部門合力抓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武都區、西和縣、禮縣由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包抓特困片區,研究制定了年度扶貧計劃、具體實施細則和考核獎懲辦法,靠實了各級領導幹部的抓特困片區扶貧攻堅的責任。康縣堅持群眾參與與國家扶持相結合、“造血”和“輸血”相結合、改變貧苦面貌與增加群眾收入相結合、片區開發與面上扶貧相結合,對各級領導幹部定人員、定物件、定專案、定時限、定獎罰,為扶貧開發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文縣實行黨政主要領導包片區、縣級領導包鄉、縣直部門包村、鄉村幹部包戶和領導責任落實、幫扶措施落實、專案資金落實、目標任務落實、督查問責落實的“四包、五落實”工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扶貧開發程序。徽縣建立健全扶貧工作考核激勵機制,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監察、人社、財政、審計、扶貧等單位配合,研究制定了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靠實各級責任,加強督查檢查,實現量化考核,層層傳導壓力,有力地推動了工作落實。

(二)工作重點進一步突出,特困片區扶貧攻堅深入推進。各縣區緊密結合實際,著力將扶貧專案向貧困程度深、扶貧攻堅欠賬大、工作任務重的高寒陰溼區、石山林緣區、半山乾旱區傾斜,在精準扶貧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武都區將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集中、扶貧難度最大的馬營片、隆興片、洛塘片和坪牙、磨壩兩個藏族鄉等特困片區作為集中攻堅的突破口,整合各部門歷年結餘的財政資金5000萬元集中投入特困片區,為推進特困片區扶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西和縣以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以大橋特困片區為主戰場,確定美麗鄉村示範村10個、重點村10個、達標村23個,整合專案資金1.44億元,大力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培育步伐,群眾在扶貧開發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實惠。徽縣在縣級財力吃緊的情況下,安排扶貧攻堅專項基金1000萬元,重點用於整流域連片綜合開發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為扶貧開發提供了財力支援。

(三)資源整合力度加大,合力攻堅態勢彰顯。各縣區、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將“90%以上的扶貧資金用於特困片區、80%以上的涉農專案向特困片區打捆安排”的總體要求,堅持“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整合專案、最大限度地調配資金,為扶貧攻堅聚焦發力提供了財力支援。禮縣將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村鎮建設、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勞務培訓等方面的專案資金向崖城、白河、大灘、洮坪4個特困片區傾斜,落實專案資金(含災後重建及縣際公路)12.39億元,啟動實施各類專案140個。文縣整合相關部門專案資金2.5億元,著力增強貧困村、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有效改善了貧困村社生產生活條件。宕昌縣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583萬元,整合行業部門資金2.05億元,理川片、新寨片、新城子藏族聚居區3個特困片區開發深入推進。成縣以雞峰、二郎兩個特困片區為主戰場,去年以來共整合專案資金1.32億元,落實幫扶資金2.12億元,用於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產業增收,特困片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康縣堅持整村推進打基礎,新農村建設提層次,高起點規劃,各部門聯動綜合性配套,把一個個貧困村建成了生態靚麗、宜居宜遊的新農村,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主要問題

(一)易地扶貧搬遷進展不平衡。受安置點協調難度大、農戶自籌資金能力差、部門配套資金不到位、縣區財政資金吃緊、省上下達的易地搬遷專項資金撥付較遲,加之各縣區的協調推進不平衡、工作力度不同步,導致易地搬遷進度參差不齊。如目前武都區的5個點、宕昌縣的1個點、康縣的1個點、禮縣的6個點至今沒有開工建設,影響了全市易地扶貧搬遷的整體進度。

(二)專案招投標影響建設進度。按照省上扶貧專案資金管理相關規定,單項投資10萬元以上的扶貧專案必須進行招投標,但由於招投標前期工作手續繁雜,加之扶貧專案分佈散、規模小、資金少,有實力、有資質的施工企業不願參與競標,同時由於專案招投標、監理等前期工作產生的經費沒有來源,導致專案開工相對緩慢。如苗木採購方面,由於栽植地點分散、適合品種各異,統一招標採購不僅延誤最佳栽植時限,而且品種習性是否適應區域氣候、土壤等環境均難以保證。

(三)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建設滯後。由於申請註冊手續繁雜,涉及民政、質檢、財政、公安、銀行等多個部門,正常情況按程式辦理所有手續需歷時半年時間。特別是兩當縣由於質監部門停辦機構程式碼證,導致兩年來近20個互助社沒有成立。同時,由於扶貧互助資金借款額度較少、借款期限短,受“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等金融政策的影響,貧困戶爭取扶貧互助資金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資金不能發揮應有效益。

四、幾點要求

(一)完善扶貧專案招投標管理模式。針對目前全市扶貧專案招投標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建議市政府修訂出臺全市扶貧專案招投標具體實施辦法,對單項投資總額50萬元以下的專案由各縣區自行組織招投標或採取議標方式進行。

(二)建立扶貧專案單位聯席會議制度。行業扶貧專案涉及部門多,組織協調難度大,建議各縣區學習推廣西和縣工作經驗,建立涉農專案聯席會議制度和會審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協調排程部門專案資金,對特困片區實施專案統一規劃、科學管理、統籌實施,避免專案交叉實施和分散安排,各自為政,造成資源浪費,切實提高專案資金的使用效益。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