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7K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道德。醫生有醫師,商人有商德,老師有師德。不管是哪個行業,我們都得熱愛自己的工作物件。作為教師,我們最主要的服務物件是學生,當然也有家長等等。我們的教育應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實,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堅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外化要轉為內化,才能成為真正的師德。理論上:什麼是師德?李老師講道,內化師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內在有張力,潛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三力合一”內化師德法的內涵,李老師概括為四點,即啟迪自我心靈;完善人格素質;追求人性完美;把真、善、美與品行情操、境界有機整合;通過“錘鍊自我、修養自我、超越自我”來提升“三力”。教師要啟迪學生的心靈,先得啟迪自己的心靈;教師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先得主動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質;教師要實施好人性化教育,自己先得主動追求人性完美。現代教育倡導建立“雙向主體和諧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交心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居高臨下,處處以師威壓之,亦不能只求學生髮展而忽視老師自己的成長,我們應與學生一同成長。教師是心靈感知的輸出者,學生是敞開心扉的接受者,老師教育學生應該是兩顆心靈愉快的碰撞,實現感情的交流、融合、昇華。李老師說“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其中必須要滲透一個“愛”字。愛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應能力支援的,愛必須得之於心寓之於行。

實踐上:李老師舉了很多例項,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以專家身份造訪一所學校時,恰巧遇到一個學生由於上學沒遵守紀律被老師在外罰站,李老師既沒驚動陪同領導,也沒打擾那位老師的上課,巧妙真誠的與犯錯學生談話,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五個優點三個缺點的方式,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錯誤,過後那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真誠的向老師道了歉。老師要學會寬容學生,接納學生。學生就是在不斷犯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長大的,而作為老師應該學會“賞識有度,批評得法”。

李曉凡老師提出“賞識有度,批評得法”,賞識要準確,如果賞識的不準,學生就會感到受了欺騙,認為老師在故意誇他,也就起不到激勵作用。賞識就是放大他的優點,“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一張暗示的嘴,還要學會傾聽”。有些老師現在一提到“批評”就諱莫如深,唯恐“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以至於不分是非的肯定和表揚。一味的表揚,正如一味懲罰一樣並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稱讚沒有誰會珍惜。賞識要有度。符合學生理性預期的賞識是事半功倍的“四兩撥千斤”。

批評也是如此,李老師的觀點是批評要用“中性語言”,批評時不宜尖銳刻薄,窮追不放,應該婉轉的指出學生的錯,而又盡少的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的老師出於一時之氣,在對學生批評教育時常常會不注意語言“出口傷人”,想讓學生牢記以便改正,但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這會使他們認為:你一直在蒐集他們的錯誤缺點,這次是在和他算總帳。這對他們強烈而又敏感的自尊來講,無疑是極大的傷害。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老師學習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得虛心向學生學習。我們應多一些具有高度、深度和前瞻性的理性化認識。不能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入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尤其是課堂教學;對學生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批評教育的話,一定要先作理性思考,做到“賞識要有度,批評要得法”。做一名人師是我們當老師的理想追求。人師是教育家與心理學家的結合體。李老師講,要成為一名人師,一定要做到三點: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心貼心的交流。具體來說,就是“用人師的思想,培育學生的思想;用人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人師的意志增強學生的意志;用人師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人師的心靈喚醒學生的心靈;用人師的靈魂鑄就學生的靈魂;用人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能之不存,德之焉附?師德與能力是脣齒相依的,有師德無能力或是有能力無師德都是不行的。你整天與學生朝夕相處,甚至是吃、住、娛都在一起,如果沒有相應能力予以支撐,那學生就會在你頭上“動土”耍威風了,最終還是沒有育人效果。

我們對學生一定要有寬容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中思考問題,允許學生犯錯,我們的學生都是在犯錯與改錯的螺旋式中長大的。教育很多時候就是要“小題大做”,從小事在去教育引導,在細節教育上下功夫。一言一行皆教育,我們不能動不動就對學生髮脾氣“滾出去”“不要臉”“去死吧”等話來辱罵學生;老師的一句不理性的、傷自尊的話很有可能會成為扼殺學生和諧發展的“凶器”。要做到內心有寬度,李老師認為要做到三點:一是以書養清心;二是以情育德行;三是以誠導人生。我們學校是個環境清幽之地,有“世外桃源”之感,是個讀書、修學、儲能的理想之所。環境靜,心不一定靜。閒暇之時,千萬不可忘了讀書,通過讀書來淨心、靜心、提素。我們要有真誠、美好的行為,用最美好的言行去交流和感染學生。

教師要熱愛事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理論說說是容易的,然而,用在教育實踐中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努力把感性教育上升為理性教育,用理性來控制感性和衝動,不能沒經過大腦判斷或調整就實施在學生身上了。否則,就會中了“衝動魔鬼”的毒。我們現在的教育已向現代文明邁進,文明時代的特點是“公正而和諧”,我們的教育也要高揚這一主旋律,不斷追求科學和諧發展。我們一定

要弘揚傳統文化中的精粹部分,並將其與時代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而不能照搬照套。其實,傳統文化並不是“撿到籃子裡的都是菜”;傳統文化亦有其負作用,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對待。師生的心靈教化是相互的。關鍵是如何能互相走進對方的心靈,做到以師心教化生心,以生心影響師生。

在如今大力提倡師生平等、和諧師生關係的教育觀下,我們也努力在倡導“賞識教育”,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時“你真棒”!“回答得很好”等等評價似乎顯得很空洞,隨著我們學生個性的發展,年齡的增長,會對這些表揚方式語言不以為然甚至感到反感,因此我們如何開展賞識教育不得不讓人思考。

在中國,聽話、懂事的孩子往往會為認為是乖孩子、好孩子,而在美國可能會認為是有問題的孩子。一味聽話,自主創新的能力就弱化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重在“三化”,即思維方式立體化、想象思維多元化、創造過程獨特化。李老師說,教師應該具備這樣的內功:追求人性完美是內化師德之本;形成個性優化是內化師德之源;力求厚德懿行是內化師德之美。張力是拉不斷的,教育無邊際,內心的張力亦是無邊無際的。每位學生都是可愛的。不論是優生,還是後進生,甚至是頑劣不化的學生,都是可愛的,都是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我們要學會容納每個孩子的個性,並學會順性而育。“十個手指有長短”,同在一個班上課,學生就會參差不齊。作為老師的我們,重要的是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促進集體中的每位成員幸福、和諧成長。

作為老師要不斷追求道德的“上線”,不能僅僅穩住“下線”,絕不能突破“底線”。我們老師很難成為物質上的富有者,但應努力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應從學生髮來的祝福卡片、祝賀簡訊、路上問好中感到榮光與幸福。我們要時刻用“鞭策自己,心策他人”八個字來警醒自己,用心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學會心靈換位,努力使成為魅力教師。魅力教師從何而來?李老師認為是從“八字渠道”中來,即“提高素質,完善自我”。如何修養自己,激發潛在的魅力呢?李老師認為有三個基本辦法:健康的心理是內化師德的基石;健康的人格是內化師德的靈魂;提升人師的境界是內化師德的目標。有時老師犯錯了,不如真誠地向學生道歉、檢討。要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自己的心理一定要健康。因為“健康的心理是內化師德的基石”那怎樣做這一點呢?李老師認為有三條,一是學會把快樂的人生傳遞給學生;二是給學生的心靈發展留足空間;三是學會放飛孩子的心靈。

活力是通過內化而產生多種能力;活力需要張力與潛力作鋪墊。孩子們沒有悅納你的教育思想和行為,意味著你的教育是失敗的。如何實現“自我超越”?李老師認為應做到三方面,即建立起超越自然,又溶於自然的完美人生;不斷地學習,掌握超前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廣博的知識,成為能力型人格教師。在終身學習時代,我們老師的學習應該是有準備的、主動的、自覺的、有個性的。學校對學習的“逼勢”不能過緊,但又不能放任自由,重在創設寬鬆、向上、真誠、互動、和諧的學習型氛圍。要讓學生優秀起來,我們老師注意“培養孩子卓越精力的能力”。那這種能力又是怎樣培養呢?李老師認為要做到四點:一是在學生心裡埋下高水平成就動機的種子;二是啟發、暗示、激發、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三是挖掘內在潛力,培養優秀個性;四是創造寬鬆環境,寬鬆地對待學生的“超越性”。

最終,李老師用一句話來概括講座主題“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這“喚醒”中務必要滲透一個“愛”字,還得注意“喚醒”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愛是需要力量的”,愛是需要相應能力支撐的,愛必須得之心而寓之於行。沒有愛,教育也就名存實亡。報告結束,李老師和我們所有聽課學子一起做了一套李老師自創的《隱性的翅膀》手語操,互動效果非常好。

聽了李曉凡老師的講座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正如李老師自己說的:聽了我的報告,你一定不會忘記我所講的,你一定會有所收穫,記憶深刻。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2

5月24日我們迎來了何校長的師德培訓課,聽後我感慨頗深。

我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已經是第11個年頭了。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我抱怨,不滿,覺得付出與收穫不平衡,從未規劃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教師只是我生存的一種技能。而何校長的培訓改變了我的想法,讓我懂得把教育當成一項事業來追求。熱愛自己的教師工作,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在培訓中何校長指出,在播種和收穫之間有一段時間叫做等待。教師要擁有理想,熱愛教育;瞭解學生,學會溝通;簡單的教,快樂的學;規範教學,充滿激情;加強學習,學會研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心裡健康,自我調適。抱怨沒有用,不滿沒有用,只有端正自己的態度,把教育當做自己的事業來追求,熱愛教育事業,才能在教師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敞,越走越順。由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把簡單的機械的工作做的更有意義。為此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愛,是成為智慧型老師的前提。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充分說明,愛,是教育的前提。智慧型老師必須是懂得愛,懂得施愛,懂得用愛潤澤學生心靈的聖者。當代社會,孩子的家境非常複雜,尤其是獨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單親家庭多,老師的愛就尤其重要,懂得愛的作用,那麼工作就有了源泉,教育就有了憑藉。以愛作法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工作自然會事半功倍。新型的師生的關係帶來的是師生合作,交流、民主和平等,這為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了強大保障。

二、勤總結,多反思從理論上提高自己的水平,並有效地指導我們的教學。從今天起,我要多多練習,筆耕不輟,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守住自己心靈的淨土,躬耕精神的園圃,把困惑變成收穫,把收穫變成經驗,讓不懈的寫作成為精神的自覺;筆耕不輟,對教育現象進行思索,對教育問題進行研究,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爭取成為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行走在學習的路上,越發覺得自身的不足,細細梳理著收穫與思考的同時,有個想法在心中越發明確。那就是:在深感差距中追求自己的希望,在明確方向中堅定自己的信念——專業素養,好好修煉,筆耕不輟,厚積薄發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爭取成為一個研究型的老師。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作為教師,我們的師德就應當是這裡所說的“榜樣”和“陽光”吧。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你自己都不具有那樣的“榜樣”和“陽光”,那你又如何在你的學生心中散播這些東西呢?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一個光喊破嗓子而不做出樣子的教師是永遠無法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旗幟,樹立路標的。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職責首先是傳道,其次才是授業、解惑。如果教師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則,那你又如何對你的學生進行傳道呢?教師若不是路標,那不管你道理講得多透,教育形式多好,藝術性多強,這些終究都只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雲、無光之燈!教師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裡、心光屏上,都在有意無意的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著指引。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有高尚的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學生至誠至真的愛,因為只有那樣你才能讓自己的言行在學生內心深處產生一股排山倒海的內化力。“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師的“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意味著無私的奉獻。

從學生轉變為老師,當我面對那麼多同學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著他們還有些稚氣的眼神,感覺自己仍和他們一樣年輕,他們的朝氣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20__師德師風演講稿:(3)篇20__師德師風演講稿:(3)篇。他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身為一名工作在高校行政的人民教師,雖然我不能站在講臺上為學生傳道授業、不能工作在教學的第一線、不能和學生作零距離的接觸,但我仍將竭力做好本職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努力架設學生與學校緊密聯絡的橋樑,奉行“育人者先自律”的宗旨,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在真實的道德衝突中實現自身道德的不斷提升;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和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下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順利開展。

歲月匆匆,轉眼間我在高校行政崗位上已經工作了3年。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各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各單位部門的科研工作動態等等,這都是做為一名校辦資訊工作者所要採集報道的,辛勤的工作得來同事們愉悅的讚揚,勤勞的碩果換來領導們微笑的認可,同樣重要的是,工作的艱辛與完成之後,換來的是對自身的認可與肯定,進而獲得更加前行的動力與勇氣。經過這麼多個日日夜夜,我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身上所負的責任。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我們作為培養未來社會建設人才的高校教師,更應守住自己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為了一切的學生不懈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桃李不成、下自成蹊”,教師的幸福中永遠都有清香的花朵和肥碩的果實。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興衰,繫於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師風。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嶄新的教育觀念,先進的教育思想,現代的教學手段,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尚師德、嚴謹師風、新時期的教師隊伍,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教師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傳道授業解惑”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規範,教師的觀點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為人師表,率先垂範,為全體學生作出表率作用,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構建和諧的師生人際關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我認為素質教育事實上是應該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因此更要不斷的完善自己,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是要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過去一年裡,本人在教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未能真正走入學生中間,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方法簡單,還存在一些不妥之處等。基於以上原因,便於未來能更好的工作,對自己的師德師風作出更高的要求:

1、不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表面,屏棄“師道尊嚴”更多的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

2、克服心理失衡,避免偏激行為,如訓斥學生,向學生髮火,體罰或變相體罰。

3、排除社會影響、環境逆化,杜絕不健康的行為習慣及作為普通社會成員的不良習氣帶入課堂。

4、注意“尊師愛生”師生關係的定位,作為教師應重點關注“愛生”的一面,愛護學生,平等待人,尤其對差生,更應給予較多的關懷。

5、放下架子,以自己的學識水平、人格魅力來影響、感化學生,平等交流,善於包容學生的缺點,因材施教,讓學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6、以誠相待,交換心理,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善於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7、言傳身教相結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舉止文雅。善於通過多種渠道、方式,靈活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目標。

8、進行師德師風評估。建立個人評估檔案,量化評估標準。家長評估、學生評估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評估的公平、公正、實事求是。

以上是一個教師得到學生信任的最大法寶,要使學生健康成長就必須克服自己的不足,通過學習師德師風認識了自己的不足,就有目標完善自己,在學校的英名領導下,自己一定完善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因此今後的改進方向是:從思想上到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為一切學生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使自己在政治和業務上都過硬。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小時候,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講臺上,手中的粉筆吟唱出一曲曲動人的歌謠,知識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瘋長。如今,夢想終於成真,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的心情如此激動。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為,我是教師,是塑造靈魂的使者呀!多少責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

我深知,沒有辛勤澆灌,哪來春色滿園,桃李芬芳?沒有筆耕墨耘,哪來祖國昌盛,千萬棟樑。一批批學子,由黃口小兒成長為時代的弄潮兒,浸透了師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飽含了師者幾許欣慰,幾許期盼。曾幾何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已成為辛勤園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園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驀然回首,青絲已染霜花,他們的青春已在鈴聲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們可敬的先輩們,無怨無悔,只是在埋頭苦幹,默默奉獻,用自己的知識和品德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澆灌那飢渴的心靈,他們的青春已化為永恆,他們的精神為萬人稱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正是他們,用青春和熱情詮釋了最崇高的師魂,譜寫了一曲曲雄壯的師者之歌。

教師為何如此神聖,他們的激情源自何方,冥冥中經常默默的思考。不經意間,一位老師給了我啟示。他給我講述了給他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的一件往事。20多年前,他當了教師時間不長,就得了腎炎,一下子住進了醫院。他所負責得那個班沒有了自己的老師,於是,學校就只好把他的學生分散到年級的其他班裡去上課。有一天,他覺得病情好轉了一些,就從醫院跑了出來,到學校去看看。一進教室,他一下子呆住了,以往生機勃勃的課堂,此刻已空無一人,連桌椅板凳也不見了。他還未從失落的心境中擺脫出來,就聽到了孩子們驚喜的叫喊聲。原來,學生們發現自己的老師回來了,立刻從各個教室裡跑出來,一下子團團圍住了他,一起喊道:”老師,您快回來吧!”那一刻,當著所有孩子的面,他的眼淚奪眶而出。因為,他無法在世界上最真誠的呼喚面前抑制住自己的淚水。

這呼喚永遠的留在了他的心裡,變成了他的信仰,影響了他的一生。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他真的不簡單,教師的職責之外,他還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東西,母性的愛,最純潔的感情。

於是,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我認可了,愛是維繫師生情的紐帶。的確,一個積極熱情,工作卓越的教師,總能將愛源源不斷的注入學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去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貴的靈魂。

第三期師德大講堂網路直播學習心得體會5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臺,我正為實現這一切而努力著,我帶著一顆為學生服務的心走上講臺,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噓寒問暖,不僅關注他們的學習,也關注他們的生活,我也經常提醒學生:“要勞逸結合,活而不亂,注重效率”,犯錯了,老師與之談心,有難了,老師幫助解決,我不斷地向學生“提醒幸福”,而我的學生也不斷地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顆服務心,才會有一張微笑臉。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給學生一張笑臉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給學生一張微笑的臉,會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知道怎樣去笑看世界。笑對人生。微笑著,欣賞學生做慧眼的伯樂,給其成功感;微笑著,鼓勵學生,做其成長的幫手,助其信心感,微笑著,寬容學生,做大肚的彌勒,育其自責感,是啊!笑臉下才有欣賞,才有鼓勵,才有寬容,才有愛。

在短短數年教書生涯中,雖然辛苦,雖然清貧,雖然也有過急躁,彷徨,甚至想放棄,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誠所至,一心一意頑石開,愛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將春風化雨暖人心。在這裡,我想到了這樣兩句詩:“生命的遠景,艱難而穩重,美麗而動人,道路的伸展,都是給時間的方向,從腳下開始,從腳下結束。

我們擁有充實的教師人生,我相信,當我們的生命走向盡頭時,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天空沒有留下我痕跡,但我已飛過。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師風;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撒播這希望……”初為人師的我曾把它深深地印在心底,二十幾年來一直都在參悟著它蘊含的真諦,踐行著它永恆的理念。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師風”,其核心是熱愛學生,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師風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師風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師風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師風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等

儘管社會環境、家庭等因素對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品德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教師的作用最大。教師的影響主要通過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通過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徵、言行舉止等對學生的影響,要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師德師風,我想除了需要認真學習師德師風規範、準則外,更需要將師德師風規範內化為師德師風行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感悟到這個職業動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幸福感。對於我在師德師風踐行中的經歷和感悟,概括起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精心培育學生

光陰荏苒,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度過了二十多個春秋,回首這許許多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在不斷的磨練中我熟悉了教師這個行業。一切為了學生,教育實踐使我懂得了“累”的內涵,懂得了“愛的真諦”,懂得了該怎樣去教我的學生。我成了學生生活的朋友、學習的導師,把更多的精力傾注在學生們的身上。我用真誠換取學生們的信任,用愛心呵護他們的成長。用知識滋潤他們的心田,學生們不斷成長,我看到差生的不斷轉化,優生的不斷進步,一個個走向重點名牌大學,是我最大的人生快樂。一次乘公共汽車,車上很擁擠沒有座位了,忽然聽到一個親切的聲音說到“王老師坐我這裡”,她自我介紹是我曾經的學生,而我已不記得她的名字了,她竟然還能記得我,那份感動讓我深深地感悟到當教師的光榮和自豪。

(2)不斷完善自己

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現代社會、現代教育的急劇變革向教師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具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能力。因此,我樹立起“終身學習”、“不斷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實踐中,潛心學習理論,專研業務,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能,發揚探索和創新精神,為教育事業不斷攀登。作為一個普教工作者,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政治修養,處處為人師表,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來到遂寧中學已經二十多年了,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關懷和幫助下,我和全校老師團結協作,我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樂觀的情緒,盡心竭力地認真工作,不斷完善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通過吸取別人的經驗來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以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求實的精神無私的奉獻著,並無限的快樂著......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我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佈置,開展黃金國小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個人自學和集中培訓,自己對師德師風的認識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毫不誇張的說,一個民族的希望,是通過教師托起的。教師不但教人以知識,使人從無知到文明,教師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學會如何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民族的素質直接折射出這個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質就必須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隊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內在修養一樣重要。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必須“鑄師魂、倡師德、練內功、樹形象”。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根本,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能說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做為教師,還應加強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有著良好素質的人,這樣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學生,美化他們的心靈。

一、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二、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三、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裡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四、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五、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此次師德師風第一階段學習時間只有二十五天,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學完學透,今後還應該繼續深入學習有關師德師風方面的各種理論知識,通過學習——反思——再學習,找出自身的不足,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師風素養,做一個合格的國小教師。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8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表達形容概括,是啊,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詮釋,教育的本質是上施下效,長善救失。教者也,長善而救失者也。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們要教育學生學做人,做中國人。同時教育學生區分善惡,善就是有益於人,惡就是有益於己。教育的主軸是長善、救失。失是孩子的缺點,我們教師要言教明理,反求諸己,以身作則,將孩子的缺點轉變成優點。長善也需要我們教師以身作則,與學生共學弟子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下午,老師的講座同樣強調了教育的本質,並且告訴了我們如何引導孩子有效地學習。國小階段我們要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學生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生活中,以鼓勵為基礎,因時施教,因材施教,不給孩子壓力,啟發孩子自己覺悟,同時注意與家長的聯絡,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協調一致共同教育關注孩子的成長。

經過一天的上課學習,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教育的真諦,“上施下效,長善救失”對我們而言是那麼的重要。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抓住教育的本質,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個有心的人,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9

大家好!我是公共社科支部的教師代表##,很榮幸今天能夠站在這裡參加這個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學高為師,德高為範”。

作為一名資歷淺薄的年輕教師,在這麼多有經驗的老師面前做師德師風演講,我感到非常緊張。記得__年的7月,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由遙遠的北方來到了美麗的綠城南寧,這裡的風景令人陶醉,水電學院老師們的熱情好客、團結進取更令人鼓舞與振奮!在這裡,我的收穫很大,在我不但很快地適應了新環境,而且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種全新的教育。在這個上下一心,團結向上,共同進取的大家庭裡,通過“結對子”、“手拉手”、示範課、公開課等活動,我很快成長,順利地完成了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而且良好的工作氛圍也使我的心靈得到了進一步淨化。老師們兢兢業業,勤於奉獻的精神更為讓我感動。有的老師甚至加班到晚上9點、10點!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敬業呢?是愛,是人民教師對事業執著的熱愛與追求!是啊!這是我們每一位年輕教師都要有的信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通過認真參加“塑師德 正師風 強師能 鑄師魂”師德建設專題教育活動,我受到很大的啟發,現將我的認識和體會作以總結和彙報,請大家批評指正。

古人云:傳道授業,千古為師,師之所在,道之所在。身為教師的我們矗立在知識的神壇上,師德就是籠罩在我們身上的光環,照亮了千千萬萬名學子前進的路途。“你是一個好教師嗎?聽聽學生們怎麼說吧!”這不是什麼名人說的話,這是一個普通教師留下的師德格言。當我們立足於三尺講臺,面對臺下一雙雙專注而信賴的眼睛,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當我們行走在校園小道,面對身旁學生投來飽含尊敬的目光,一種自豪感悄然而起,在所有學生心裡,老師是神聖的,而支撐這種神聖意識的就是良好而崇高的師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人民教師的天職。一名合格的教師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我認為,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加強:

首先,要熱愛教師職業,對待工作必須要有激情。課堂是教師的舞臺,試想,一個心如止水、沒有激情的教師,他的課堂永遠不會有活力。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能夠時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能夠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啟發學生,如同太陽,吸引著無數的小行星圍繞著你,這樣的課堂才是鮮活的,教學效果才能真正實現。那麼,如何成為一個有激情的教師師呢?必須要打心眼裡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理解教師這個職業,要深刻認識到傳授知識是一種樂趣,內心裡能夠湧起自豪感。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樸素的,但卻孕育著偉大和無限的力量。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來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安靜的綠蔓。”讓我們用語言來播種、用知識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

其次,對待學生要充滿深情,要熱愛學生。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 “是什麼呢?”“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師愛是師德之魂。教育部部長賙濟曾說過: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熱愛學生。為人師者,要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崇高品質。“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沒有理由讓學生露出失望的眼神,也不該責備學生的淺陋與無知?更不能讓愛永遠傳遞的步伐停歇?我們要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會成功。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不要埋怨學生的基礎薄弱,而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教好他們、塑造他們。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再次,努力提高知識素養,做一個有“才情”的老師。當學生叫我老師的時候,我會被這兩個字感動,這裡麵包含著一種博大的愛,因為這份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有了這份責任,就應該有工作上的動力;就應該認真瞭解他們,細心觀察他們,耐心引導他們;就應該不斷努力學習尋求更多的方法提高自己。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是一條清澈的,不斷流動的小溪,吸引著學生到你身邊來汲水。“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教師必須是一個終生學習、始終站在知識前沿的人。因此,教師必須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社會見聞。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要嚴謹治學,重視教育規律,深入瞭解學生,因材施教,靈活地運用教育原則和教育教學技巧,把握教育契機,採用靈活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髮展。可見,只有把教師這一職業看作是發揮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參與社會歷史創造的途徑,看作是個人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師職業便成為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無法捨棄的部分,成為個人幸福生活和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此外,教師還應有高尚的師德教風。德行立天下。現代社會文明萎縮、道德衰落,各位,難道這不值得我們思考嗎,教師不僅僅承擔著知識傳播的重任,更肩負著社會道德淨化的責任,這是我們不容推託的使命,也是我們走上講臺後就揹負的天職!站在三尺講臺,日復一日地講授知識,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風範正是在這平凡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出來。莎士比亞說過:“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在學生眼裡教師是神聖的,是值得尊敬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謂“見賢思齊”,他們潛意識裡會去模仿教師,向教師看齊,“以德立教”、“以德育德”,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影響著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品德要高尚,身要直,心要正,說話要有修養,行為要光明磊落,這樣才能塑造一個立體的人民教師的形象,做一個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後,合作創新、共同進取、奠基未來。上海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曾說過:“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是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吐痰;我可以叫學生勤奮學習,我還應該創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置身其間不學覺得有愧,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一直以來,人們總是將教師比做“紅燭”、“春蠶”,然而,新時代的教師不應該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悲涼形象,教師也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教師的生命力在於創造,創造生產力,創造文明。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在知識的海洋裡衝浪,在教育的殿堂裡耕耘,更要注重科研,注重應用,合作進取,團結奮進,在付出艱辛勞動的同時也在收穫,而且是巨大的收穫,不僅在教學活動中享受著學生進步帶來的幸福,而且在職業活動中感覺著自我發展帶來的幸福,最大限度地體驗自我價值

方永剛、孟二冬,百家講壇裡的學者教授,多少仁人志士為教育事業前赴後繼,李大釗先生說:“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我願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因為,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我願意在平凡的崗位上,以高度的責任感不斷錘鍊和提升自己,從小事做起,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讓我們大家一起攜手,辛勤耕耘,努力拼搏,相信葉更綠、花更紅,學院發展壯大,桃李滿園芬芳,明天更美好!

2023師德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從進入學校工作的第一天開始,聽的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而且學校還把這句話寫在了學校最醒目的地方,用來時時提醒從事教育事業的每一個人,不要忘了我們的職責,更不要忘了我們的身份——教師。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教師產生質疑的時候,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重新的認識一下什麼是師德?

一、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春蠶”、“人梯”、“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之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像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的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身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臺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

“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四、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裡,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紮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麼都知道,並認為教師什麼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珍惜它,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裡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五、育好人是師德的歸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五育並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