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通用14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2W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

經常聽到這句話: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比你年齡大的人都在奮鬥,你憑什麼不努力?是的,努力的人太多,98歲的“上班族”李桓英,在93歲才辦理退休手續,但不願離開崗位、放棄事業,98歲的毅然選擇繼續回到單位當起“上班族”。李桓英說“我不願這兩年白活著,我願竭我所能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歲”。是什麼讓鮐背期頤,遲暮之年的李桓英毅然回到工作崗位,我想這就是深深根植於她內心的那份責任、使命與擔當,催促著他努力、奮進、堅持。而作為年輕的基層黨員幹部,我們不應該向其學習嗎,我們不應該學習她那一份決心和毅力嗎。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通用14篇)

基層崗位是平凡的,也是亮麗的。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有些也許在平凡的崗位上度過了一年又一年,覺得升職無望,已經厭倦了這樣的工作,開始存在懈怠、得過且過的心理了。但是我想說,在大千世界,平凡的崗位數不勝數、環衛工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打掃城市環境衛生,他(她)們是平凡的,確也是亮麗的,因為他(她)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師也是平凡的,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課本上的內容,面對的群體也是單一的,但是他(她)們卻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她)們成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基層黨員幹部每天面對的是人民群眾,是平凡的,確也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奮鬥,我們要幹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要堅守自己的初心,要時刻回想自己最初進入這個崗位的那一份執著與堅持。是的,在一個崗位幹一年容易,可是在一個崗位幹幾十年缺不簡單。我們需要的是年輕人那一份衝勁,更需要有成年人的一份淡定,變化的是我們的年齡,而不變的是我們的心態和初心。努力是基層黨員幹部最需要的工作態度,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生命的意義不只是我們來到這個世上,而在於我們走過的路程,如何體現我們生命的價值,這才是關鍵。作為基層的年輕幹部,只有當我們在自己的崗位努力奮鬥,為群眾幹事,就算崗位在平凡,它終將會綻放光彩,基層幹部們,努力起來吧。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2

“這個獎是我碰巧‘撞’上的”

和李桓英老師的初次見面,約在了她位於友誼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的辦公室。當時,在那間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裡,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伏案認真研讀一摞英文文獻。一時間,記者很難把眼前這個衣著樸素的耄耋老人和享譽世界的麻風病專家李桓英聯絡在一起。直到老人抬起頭,中氣十足地問道:“你是記者吧?有什麼問題就問吧。”

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裡,除了靠在門口的一根柺杖和桌子上的一個玻璃杯是李老師的私人物品外,其他空間全都被各種各樣的資料檔案所“擠佔”。記者注意到,在書架下幾有個透明的大整理箱,其中一個箱子裡塞滿了各種證書和獎狀,被堆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唯獨一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獎狀被端正地掛在牆上。

面對無數榮譽,這個與麻風病菌打交道數十載,一生治癒了上萬名麻風病人的老人,卻始終保持著一顆淡然的心。“這個獎是我碰巧‘撞’上的。”看著牆上的獎狀,李桓英笑著說,當年治療麻風病的新方法不是我發明的,我只是剛好在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在最有效的時間裡取得了最大的治療效果。“沒有這些機遇,也就沒有這個獎。”

如今,已經年近九旬的李桓英依然保持著年輕時的工作習慣,每天清晨就來到辦公室,先看看國際上最近的麻風病文獻,再指導研究人員做實驗,中午累了就在辦公桌旁一個簡陋的單人沙發裡靠一會兒。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

在全世界實施聯合化療10餘年後,原麻風病高流行的國家或地區,新病人發現下降緩慢。我國的雲、貴、川三省,儘管患病率有所下降,但仍佔全國的半數。“當前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很多病人因此而躲進山溝裡,貽誤了治療。”李桓英憂心地說,“現在,我國每年仍有1500多例麻風病新發病例,其中有近30%的人在發現時已經造成殘疾了。”

20__年4月,熱研所麻風室接診了一位來自河南新蔡縣的麻風病患者馬強,他生長在一個麻風病高發家庭,家裡有5人患麻風病。由於延誤治療長達10餘年之久,病情已造成家中多名患者發生爪形手、垂足等不可逆殘疾。為了爭取解除病人疾苦,保護患者免於歧視,熱研所在李桓英教授的帶領下無條件地接收了這一家五口患者在京的免費治療。一次,這一家人來到熱研所複診時,李桓英看到患者的手已潰爛感染,並得知一家人生活艱難窘迫後,著急又心疼,當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作為生活補助捐給他們。同時還將自己的柺棍送給馬強,不斷叮囑他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李桓英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社會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我從沒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如今,李桓英教授年歲已高了,雖然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常年戰鬥在防麻第一線,但她仍然堅持每年到麻風村調研。用她自己的話說,“現在我雖已耄耋之年,但仍精力充沛,只要不是工作的累贅,就應該為消除麻風瘟神而奮鬥。”

本世紀以來,雲南省發現數又佔我國年總髮現數的四分之一。紅河州地勢山巒起伏,53%為少數民族,多為哈尼族和彝族,居住分散,發現工作極為不便。為了促進麻風病的早期發現,防止殘疾發生,李桓英又開始計劃對新確診麻風患者及其家內接觸者血清學診斷研究。

今年2月6日,88歲高齡的李桓英親自率隊再赴雲南3縣,行程20__多公里,深入到麻風病村現場,挨家挨戶給全村村民體檢和取血,開展調查研究。

這究竟是李桓英第多少次走進麻風村?連老人自己都記不清了。曾經數次翻車、翻船的遇險經歷,膝關節臏骨軟化手術後需柺杖行走的困難,都沒能擋住這位老人的足跡走遍雲貴川17個地州、59個縣的麻風病高發區。

對此,老人只是樸實而堅定地説:“人就應該帶著目標去學習和工作,確定了一個方向,就應該胸有成竹地走下去,無論途中遇到多少困難。這麼多年來,我從沒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3

人世間,貪婪的人最渴望金錢,世俗的人最倚重權力,不羈的人最看重自由。但是我想,人生最重要的應該是健康,因為沒有健康就沒有了一切。而李桓英老人,用一生的時間來為麻風患者捍衛健康,成為麻風患者的守護神,如今她已將98歲高齡,依然奮戰在工作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執著與拼搏鼓舞著身邊的人。

其實,生命的價值在於拼搏,生命的活力也在於拼搏,生命在拼搏中獲得存在與發展,生命在拼搏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李桓英老人曾這樣說:人的一生很短暫,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長,而再長的生命只為自己也將毫無意義。可以說人是不可能脫離社會、離開人類而獨自生存的。要使人生有意義,有價值就得造福於人類,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把自己的生命融進人類的發展中去。鷹擊長空,搏容乃大!如果沒有拼搏的勇氣,沒有嚮往藍天的心願,鷹就不能在天空翱翔,一展雄姿!

當然,拼搏意味著代價,不拼搏則意味著平庸。人因為拼搏而成功,也因為拼搏而充實。歸根結底,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會出於本能的需求而不停的拼搏。當進入了老年的時候,回首往事,留在腦海中的是因為拼搏而顯得珍貴和難忘的每一個日日夜夜。

苦心人,天不負。李桓英的實績得到了國際麻防界的高度讚譽。人生是有限的,但人生的事業卻是無限的。人生也只有每一分鐘都去拼搏才能獲得精彩,活得有意義,才能在拼搏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4

8月17日,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迎來了100週歲生日。北京友誼醫院舉行了簡樸的儀式,為老人慶賀生日。面對鮮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許下心願:“願人類早日消滅麻風病,願天下再無麻風病!”

李桓英,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她選用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並在全球推廣,讓數萬名麻風病人重獲新生。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全球麻風病防治事業,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於北京。1945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因成績優異,被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推薦擔任世衛組織首批官員。任職7年間,她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地區,為遏制傳染病蔓延作出艱苦努力,受到世衛組織的好評。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滿時,世界衛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然而,李桓英親眼看到不少國家由於貧窮而導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國更需要自己。

“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正是急缺人才之際。我曾在美國雜誌上看到過錢學森的名字,當聽到他毅然回國的訊息時,內心有了很深的觸動。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李桓英回憶說。

當時,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國,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國。但是,她婉言謝絕了世衛組織的邀請,瞞著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這一年,她37歲。

從此,在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交加,她都無怨無悔;無數次的親情召喚,都不能改變她報效祖國的決心……

李桓英說:“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為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調入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時任所長鍾惠瀾院士讓李桓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由世衛組織資助出國考察,其中包括訪問美國等6個國家的麻風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來到美國,為父母掃墓,並與弟弟妹妹團聚。這一次,她又堅定地拒絕了親人們的挽留。在詳細考察了美國的醫療成果後,李桓英如約返回祖國。

“只要是我認準的事,就決不回頭。”李桓英說:“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離開了祖國,我的人生還有何價值?”

李桓英認為,自己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她說:“我在國外跑了那麼多國家,漂來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沒有根。你要做事業,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她的赤誠愛國之心。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5

“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

20世紀70年代,李桓英來到蘇北農村,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當時的醫務人員頭戴防護巾,身穿隔離衣,手戴膠皮手套,場景令人恐懼……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樣子,李桓英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麻風病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不能怕病人,而要愛病人。”在日常診療中,她總是用微笑告訴人們:麻風病人不可怕。每當遇到窮困家庭的患者,李桓英總是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捐錢捐物,從不吝惜。

20__年3月,一名來自河南的麻風病患者前來就診。經瞭解,這家人中竟有5名新發麻風病患者,平時以撿拾垃圾為生。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腳部感染,又著急又心疼。她當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作為患者的生活補助。

20__年5月,一名年僅24歲的男性患者前來就診,當時他手部已感染,發生了隱匿骨髓炎,需要手術。李桓英說:“患者這麼年輕,一定要為他的將來著想。”隨後,她聯絡了醫院骨科主任會診。由於患者有綠膿桿菌,李桓英又親自幫忙聯絡,找到了能做手術的機構和醫生。很快,患者接受了擴創及死骨摘除術,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1993年,雲南省文山縣有一名高三女學生,臨近大學聯考前被診斷為麻風病。此時,李桓英正好來到文山,立即仔細為她檢查,並耐心地開導:“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面板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了,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後來,這名女學生考上了大學,併成為一名教師。

李桓英說:“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6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雲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於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歧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為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麵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群,寨子裡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裡。

李桓英聽聞,十分著急,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裡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生的是沒有恐懼的,我走遍世界,恐懼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手一下子伸進病人剛脫下來的髒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髒,就是為了教給他們防止面板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為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貧困邊遠地區,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她的努力下,雲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癒,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xx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雲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結束後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著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7

近日,媒體報道了李桓英的事蹟。李桓英放棄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聘任,幾經周折回到祖國工作,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治癒了國內萬餘例麻風病患者。直到現在,98歲高齡的李桓英仍奮戰在麻風病課題研究的一線。為了國家的抗麻風事業,她放棄了國外定居與家人相伴的機會,在雲南艱苦環境中工作多年,甚至多次遭遇車禍、骨折。回顧自己的選擇時,李桓英卻說:“下鄉我從來不叫苦,翻車我也不叫苦,生活是自己找的,但是(我)也從中得到了滿足。”李桓英的一生是幸福的,我們組工幹部們也是如此。

都知道組工幹部的辛苦,選擇了組織工作,就是選擇了寂寞清苦和夜以繼日,但是也選擇了另一種幸福。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答案各異。我們不妨細細品味李桓英式的幸福,或許會有一番新的收穫。

組工幹部,就是要在“釘釘子”中創造李桓英式幸福。李桓英一次次翻山越嶺走進麻風村,將畢生精力投入到防治麻風病的事業之中,多次車禍傷了筋骨,卻沒有挫傷她的工作幹勁,她在別人不敢問津的領域獨闢蹊徑,鍥而不捨地開展新研究,最終幫助中國走出了麻風病時代。木匠釘釘子看似簡單,可實際操作中,眼中分寸的掌控、手上力度的把握、心裡韌勁的堅持,都需要夜以繼日的努力。我們組工幹部,要具備“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對於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應想方設法迎難而上,一錘一錘接著敲,一點一點接著學,一件一件接著做,在鑽研的過程中感受自我的成長,在“釘釘子”的過程創造幸福。

組工幹部,就是要在“啃硬骨頭”中守護李桓英式幸福。98歲高齡的李桓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工作到100歲:“不願意這兩年白活著,我願意盡我所能。白坐在家裡看小說、看電視,也是浪費。不如用你有生之年,做點更有意義的事。”“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樹立奮鬥意識,就是要求我們組工幹部要做到敢為人先,敢於拼搏,敢於啃“硬骨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銳氣作風,始終保持積極作為、勇往無前的拼搏幹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以更高更嚴的標準要求自己,堅忍不拔,迎難而上,順應新時代大勢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用汗水寫擔當,用奮鬥換幸福。

組工幹部,就是要在“學雷鋒”中體悟李桓英式幸福。李桓英說,“要把我最好的年代,奉獻給祖國。”98歲的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回到她曾經戰鬥過的雲南。她心裡牽掛著那些治癒的麻風病人,更惦記著尚未的麻風病發病機制。可以說,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抗麻風事業,為人民服務是她最大的幸福,這不由讓我們想到了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當代雷鋒郭明義對於自己的幸福觀有過這樣的表述:“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湧上心頭,越做越有勁!”我們組工幹部學雷鋒不僅僅是學他做好事,更要把握好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涵,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體悟這種幸福。對我們組工幹部來說,無私奉獻不是一種強迫而是一份自覺,不是一次作秀而是一生踐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追求。所以工作即便勞累,但奉獻的果實卻是醇美甘甜的,幸福感的獲得就在這裡,個人的意義和價值也就在這裡。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8

水情巡查員、搶險施工人員、清潔員、安置點廚師、道路養護工……暴雨洪峰中,這些防汛抗洪成員來自一個特殊群體。

在安徽安慶,一批當年建檔立卡脫貧戶,懷揣著鞏固脫貧成果、保衛家園的一腔熱血,懷揣著對黨和政府、社會的感恩之心,投入這場抗洪戰鬥。

暴雨中的“吹哨人”

“這是今天早上7點的水位情況,請查收……”

暴雨泥濘中,桐城市呂亭鎮金塘窪水庫邊,一個小個子身影艱難地撐著傘,對著水庫水位標尺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向村幹部報告了最新水情。

他叫饒愛兵,是石橋村村民,今年44歲,身患殘疾,曾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20__年通過五保補助收入、農業支援性補貼、土地流轉收入、生態護林員工資等國家扶持政策,實現脫貧。

連日來,雨情水情形勢嚴峻,金塘窪水庫水位不斷上漲,防汛部門決定有計劃地組織放水,以騰出庫容。

“因此,對水庫水位的觀測很重要。”村幹部江勇說。

隨著防汛工作量不斷加大,從轉移、護堤到搶險,村裡人手捉襟見肘。住處距離水庫較近的饒愛兵主動向村委會請纓,成為水庫義務巡查員。

“饒愛兵每天定時檢視、上報水位情況,有時一天從早到晚要跑五六趟,從不間斷。”呂亭鎮鎮長殷銳說。

事實上,饒愛兵義務幫村裡做事已是家常便飯,每到秋天焚燒秸稈時,他都在田間來回巡查,看到有火情就及時報告。

“黨和政府幫助我脫了貧,今天輪到回報的時候了,我是自願的。”饒愛兵說,“這都是我能做的事,我要一直盯到雨不下為止!”

昔日被幫扶者走上一線保衛家園

持續強降雨讓長江北岸支流水體菜子湖水位不斷上漲,嚴重威脅周邊鄉鎮安全,安慶市宜秀區沿湖幹部群眾紛紛行動起來,奔向抗洪搶險一線。

“小五子,你沒防過汛,跟著大伯、大叔們多學著點,不懂要多問。”人群中,羅嶺鎮脫貧戶楊積富對兒子楊小五大喊。隨後,兩個人分別奔向自己的防汛“崗位”:楊積富上山參與運送物資到圩堤,用於擋浪防護;楊小五到東方紅圩大堤查漏排險,加固圩堤。

“黨和政府幫我脫了貧,現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應該為村裡做點事,這裡才能安心。”楊積富用手戳戳自己的胸口說。

在桐城市孔城鎮紅廟村,圩堤出現險情,急需棉被堵住涵漏,戴澤敏等16名脫貧戶捐出自家舊棉被。

在望江縣賽口鎮金堤村,脫貧戶石時結將自家房屋騰出幾間,讓堤壩巡查人員歇腳住宿。

在潛山市水吼鎮風光村,脫貧戶宋曰勝成了道路養護工,每天冒雨對村內道路進行不間斷巡查,及時清理路面垮塌泥土與落石,保障交通安全。

即使在安置點,也有脫貧戶挺身而出的身影。在桐城市雙港鎮南河村安置點楓樹國小,被安置在這裡的脫貧戶姚如意,看到村幹部忙得分身乏術,便拿起掃帚、拖把,主動承擔起安置點的衛生清潔工作。

在懷寧縣江鎮鎮模範國小安置點,案板上的魚肉、蔬菜碼得整整齊齊,一些轉移過來的村民幫著洗菜、配菜,忙碌中不時傳來笑聲。而掌勺的大廚陳文兵是模範村的脫貧戶,也是這所國小的代課老師。

從7月6日安置點設立第一天,陳文兵每天早上把家裡安排好,就上街買菜,到安置點做早飯、中飯、晚飯,深夜才回家。“這點事,同黨和政府幫我們脫貧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她說。

鞏固脫貧成果 回報社會

安慶是安徽省扶貧重點地區,國家層面的重點貧困縣和片區縣佔全省的25%,貧困村佔全省的12%,貧困人口占全省的14%。

據安慶市扶貧辦統計,歷經幾年攻堅克難,全市貧困人口由20__年建檔立卡時的67.63萬人降至2020__年底的1.0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__年的15.28%降至2020__年底的0.3%。

“現在我們375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5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脫貧人口人均年收入由20__年的4394元增加到20__年的12679元。”安慶市扶貧辦副調研員陽操說。

鞏固脫貧成果,是廣大脫貧戶的心聲。

望江縣華陽閘附近,幾十名村民正在全力準備抗洪物資、搶險護堤,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8點多,吃飯都在江堤上。20__年脫貧的大號村村民顏德友說:“大夥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脫貧產業,不能讓大水吞了。”

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安慶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組織部17日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在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的同時,針對貧困戶、貧困村切實開展聚力幫扶行動。

“昔日的被幫扶者,今天走上一線保衛家園、幫扶他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黨和政府,反哺社會,這是扶貧先扶志成果的真實寫照。”安慶市委副祕書長、扶貧辦主任童巨集葵說。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9

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桂梅同志執著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永遠忠誠於黨和人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要將學習活動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相結合,與慶祝第36個教師節相結合,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及報刊、展板櫥窗等宣傳陣地,線上線下和校內校外聯動,迅速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的熱潮。要把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要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誠情懷,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0

那是大約20年前的一天。山路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她手裡拿著鐮刀,身邊放著一個破草筐,呆呆地望著另一座山頭。張桂梅看見了,走過去問她:“你怎麼了?”女孩回答:“我想讀書,但是家裡沒錢,給我訂婚了,收了彩禮要讓我嫁人。”張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試著勸返,說:“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管了。”可即使這樣,女孩的母親仍堅決不同意孩子回校讀書,甚至以死相逼。張桂梅無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來。

怎麼樣才能救救這樣的女孩子呢?這個難題久久縈繞在張桂梅心頭。

當時的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出了名的“好老師”,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是數十名孤兒的“媽媽”。

當老師,張桂梅發現“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她們不讀書的理由多種多樣:為了給弟弟交學費,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幹農活或外出打工;因為收了彩禮,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要準備嫁人了。當“媽媽”後,張桂梅又瞭解到兒童之家孩子們的身世,他們的母親有的因殺死家暴的丈夫而獲刑,有的因落後錯誤的分娩觀念而死亡,留下孤苦無助的孩子。

“培養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能培養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裡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一個現在看來依然有些“瘋狂”的想法在張桂梅心中越來越清晰:“我想為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

為了這個“瘋狂”的夢想,她開始四處奔走籌款,風吹雨淋,被冷落,被唾罵,卻只籌得一兩萬元。直到20__年,張桂梅當選黨的xx大代表,赴京參會期間,一篇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採訪報道讓更多人理解了張桂梅的女高夢。

20__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援下,華坪女子高階中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生100人。她們大都來自山區,多數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一些孤兒殘疾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父母殘疾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還想上學,華坪女高都向她們敞開懷抱。三年後,她們中有96人堅持到最後參加大學聯考,全部考上了大學。自20__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學校綜合排名連續10年位列麗江市一區四縣榜首。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1

通過觀看直播,我被他們的事蹟深深震撼,10位最美鐵路人正是千千萬萬默默奉獻的鐵路人的縮影,他們在鐵路建設發展中的付出和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從追趕到超越的浴火重生。一代代鐵路人用堅守與付出書寫著追夢的奮鬥歷程。人民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皎龍號”深潛船創造了“中國深度”;“嫦娥號”飛船創造了“中國高度”;“復興號”動車組創造了“中國速度”。“最美鐵路人”是平凡的英雄,是無數鐵路職工的縮影,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勤勞的雙手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絢麗的人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來自格爾木工務段的於本蕃,他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鐵路人和新時代的鐵路榜樣。

他的美在於奉獻。他立足雪域高原13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艱苦的地方默默奉獻著自己;他的美在於堅持。24歲的他就踏入青藏線,在高海拔的青藏鐵路默默堅守,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標準更高,風沙強意志更強”的頑強作風,守護著青藏鐵路的安全暢通。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他們是我們心中的座標,榜樣是一種力量,它不斷激勵我們前行,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新時代的鐵路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在自己崗位上發光發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2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建立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說,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減農藥控病害

遺傳多樣性研究世界難題

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為了解答這道題,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作物品種單一化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蟲害爆發流行,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難題。如何既減少農藥用量又控制病蟲害?這個命題難倒了全球的農科專家。

人類的智慧往往從“問號”開始。如果換一種思路,在栽培上實現品種多樣性,是否會簡單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紀80年代,雲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嚴重。一次,正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過石屏縣,路邊田野裡一個奇異的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有些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兩種水稻的田裡患病現象很輕微。“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與水稻間栽有關?帶著疑問,朱有勇展開了近千次的試驗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這條途徑需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機理是什麼?三是能否推廣應用?

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攻克病蟲害的“細節”慢慢勾勒出來,效果越來越明顯了。經過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逐漸掌握了作物多樣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學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作為封面文章在《自然》雜誌發表。如今,這項成果已大面積推廣到了滇、黔、川、湘、贛等省份,及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天拉長、地拉寬、站好隊、換好位。”為了能把這些複雜的機理簡單化,讓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樣性抗病害的機理,編成了十二字簡單的順口溜。“其實就是改變播種節令,打破傳統的農業結構;以前都是散種,現在排好隊,科學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這裡種這樣,明年就種另外一樣,利用植物間的相剋相生減少病害,達到優質高產。”朱有勇笑著說。

推廣間作套種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引起作物病害發生的寄主品種、病菌和氣象因子“三要素”入手,朱有勇摸清了控病的主要機理,並且在幾萬畝面積的田地也試驗成功了。但能否推廣到更大面積的田裡,更大的範圍?為此,他帶領團隊在傳統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品種搭配、空間配置和時間優化的技術創新,發明了馬鈴薯間套玉米、玉米間套辣椒、煙套糧(豆)等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新技術。

把成果奉獻給大地,造福雲嶺千萬農戶,是朱有勇的心願。20__年,朱有勇將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推廣應用到昭通,為昭通市糧食生產開創了新的時代。種植玉米、馬鈴薯、蔬菜、蠶桑、烤煙等各類作物,試驗示範馬鈴薯間套玉米、水稻多樣性間栽、煙套豆類等多種間套種模式……間套種技術在昭通陸續推廣開來。“我每次到昭通,都能感受到那裡泥土的芳香,物種的呼吸,大地的律動,人民的歡笑。”朱有勇常常對他的團隊成員這樣說。

“每次來,他總是第一個下到地裡,先是仔細檢視作物長勢及病蟲害情況,然後再用鏟子撬開土壤,看看土壤土質、肥力、墒情及農作物根系發育情況。”魯甸縣農技中心糧作站站長鬍興祥說道。“昭通是雲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朱有勇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示範推廣的主戰場。”昭通市農業局副局長趙高慧介紹,在昭通推廣新技術3年中,朱有勇教授團隊近20__人次到昭通市開展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

自20__年以來,這一被國內外專家鑑定為處於國際同類研究前沿的技術成果,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等省(市)累計應用面積3億多畝,降低馬鈴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魔芋軟腐病等主要病蟲害33.7%至62.1%,減少農藥用量51.6%,促進糧食增產270餘億千克,農民增收300餘億元,為全球應用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提供了成功範例,並被列為我省重大技術成果推廣應用。

注入科研成果

促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是今年冬季馬鈴薯種植的時節,連日來,在石屏縣、建水縣10萬畝冬季馬鈴薯地裡,村民們正忙碌著種下種薯,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冬春季節,北京各地餐桌上的洋芋絲,5盤中有4盤是雲南產的。”提起冬季馬鈴薯,朱有勇很自豪。“每年春節過後至5月中旬,國內市場都沒有馬鈴薯鮮薯,雲南發展冬季馬鈴薯可填補市場空白,提高產品效益。”朱有勇說,利用雲南“冬無嚴寒”的特殊氣候條件,避開降雨導致的病害多發期,種植冬季馬鈴薯。從20__年開始,朱有勇帶領團隊在雲南種植冬季馬鈴薯,並迅速推廣了1000多萬畝。由於氣候條件要求嚴格,可種植產地較少,因此冬季馬鈴薯鮮薯的價格是正季價格的5倍左右。種植冬季馬鈴薯逐漸發展成為山區農民的一大致富產業。

無獨有偶。10月9日,在朱有勇的院士扶貧點,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大塘子村舉行了林下有機三七競賣。當天,聞訊趕來的商家現場激烈競拍,最終以高價拍走剛挖出土的有機鮮三七。

“三七種植有個難題,就是種完一茬後,十幾年都不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種植三七,農業上稱這種現象為‘連作障礙’。”朱有勇說,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不停地探索解決“連作障礙”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他表示,大肥、大水的高產栽培才是導致“連作障礙”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改變生產方式。朱有勇帶領團隊模仿三七生長最適合的溫度、光照條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條件,形成了一套克服連作障礙的人工仿生技術,20__年以來已在石林、尋甸、文山、瀾滄等地示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中藥材種植中連作障礙難題。

近年來,朱有勇結合雲南多樣化的氣候地理特點,將生境多樣性研究成果“注入”特色農業中,葡萄“打傘”的避雨栽培技術,解決了我省葡萄成熟時節與雨季重疊導致減產的關鍵難題;他帶領團隊在香格里拉乾冷河谷區建立葡萄優質高產化標準種植示範基地,推動打造世界級高階優質葡萄酒產業;帶領團隊實現紅河谷檸檬黃龍病的生態防控……一步一個腳印地穿行在田野間,一滴滴汗水撒在農作物上,一份份實惠送到農民手中,朱有勇正用實際行動將一篇篇論文實實在在地寫在雲嶺大地。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裡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說。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3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脫飢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儘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資料的分析整理,又經過8年曆經磨難的“過五關”,到1974年配製種子成功,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裡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

李桓英先進事蹟學習心得2023 篇14

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建校100週年賀信精神為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不負龍江大地的養育之恩,不負龍江百姓的熱忱期待,不負黨和人民的莊嚴囑託,在新百年卓越之路上再立新功,再展擔當。

劉永坦院士是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也是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劉永坦院士“時代楷模”稱號,是對劉永坦院士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質的充分肯定,體現了我們黨始終重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援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一校三區全體師生備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