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5.14K

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觀看電影《吳仁寶》,接受再教育,確實很有必要。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6篇

吳仁寶,一箇中國農村的風雲人物,在他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40多年的生涯中,始終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率領華西人民戰天鬥地,開拓創新,使華西村從貧窮落後走向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40多年的奮鬥,他卻僅僅用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來的概括:實事求是、吃苦耐勞。

現在,有的黨員幹部,特別是有的領導幹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不顧群眾的反映和當地的實際,不惜利用手中的權力,動不動就建形象工程、業績工程,這裡搞彙報、那裡談經驗,目的就一個要名要利。而吳仁寶他要來了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來的是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農村。

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好好地向吳書記學習。

學習他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氣魄。華西村的工業發展,是從“捐糧食、買磨盤、背石塊、蓋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吳仁寶,他想的是如何節約生產力,搞農副業生產、搞多種經營。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廠。80年代,他想建學校、蓋醫院,讓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裡外去看病……。沒有這種超前的思維,沒有這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的動力,沒有這種想幹事的氣魄,是不可能達到今天的生產銷售總額要過500億元目標的。

學習他致富百姓、著眼未來的胸懷。當初的華西村,總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卻被土堆和小河溝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塊。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發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愣是想用2019年的時間,開闢出800多畝的田地來。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有那麼一個信念:總有那麼一天,我們家家米缸都是滿滿的,人人兜裡都是鼓鼓的。他常說:“當幹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著,老百姓才有盼頭”、“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正是有了他這種致富百姓的想法和著眼未來的胸懷,全村的社員同志們都揮手高呼:“你們共產黨員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一步都不落下”。

學習吳仁寶,還應該學習他運籌帷幄、創新發展的膽略;學習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風範;學習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的情操;學習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結合自身工作我也一定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誠懇做人,踏實做事,與員工一起始終戰鬥在第一線,為黨的新聞宣傳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2篇

影片截取了吳仁寶一生中幾個重要段落,主要表現了他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帶領華西村一步步發展,走向繁榮的事蹟。通過影片我們看到,吳仁寶能夠帶領全村在幾十年內把一個落後的農村村莊建設成全國矚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其功績是偉大的。我認為他身上具有以下幾個特別值得學習的品質:

1、憂患意識。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吳仁寶總是走在別人前頭,特別有遠見,紅旗村的書記後來感嘆到:吳仁寶你走的太快了,我們緊趕慢趕好不容易看到你的後腦勺,你又一個跟頭翻出去老遠。吳仁寶的“總走在前面”其實來自於他的憂患意識,他從來不因為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而總是想著怎麼才能讓村民過得更好,總想著有哪些方面還限制著華西的發展,正是有著這種憂患意識,他才能不斷地從不足中找差距,從限制中求突破,“一個跟頭”接一個跟著地翻下去。

2、折騰精神。因為有憂患,所以要不斷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吳仁寶必須不斷折騰。電影中吳仁寶不斷地在試驗著各種各樣的發展辦法,從買大磨,到搞小五金廠,到賣噴霧器,這種寶貴的折騰精神是華西村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源動力。其實任何一個改革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決不能因為擔心被河水沖走而畏縮不前,只有不停折騰,才能在艱難險阻中找到出路。

3、開放心態。我們一直都有對農民有“封閉”的陳見,但在吳仁寶身上卻看不到封閉的影子。影片最後一個段落是華西村上市,所有人都贊成就吳仁寶一個反對,大家會以為吳老了,思想保守了,或者農村人畢竟在面對現代金融時會惴惴不安,但吳仁寶沒有,他的“反對”只是想讓大家做進一步論證,把問題的正面、反面都講清楚。同樣,他也一直沒把華西僅僅當作華西人的華西,一方面不斷吸引人才,一方面尋求建設“大華西”,應當說這種理念是符合任何一個組織“做大做強”的發展規律的,但在出現在農民出身的吳仁寶身上顯得特別難能可貴,也正是由此,華西村才總能走在別人前面。

電影《吳仁保》拍得很成功,美中不足在於對吳仁寶所遭遇的挫折表現不足,如果能增加一二,則會使吳的形象更加真實完美。

很早就聽說過華西村是個富饒的村子,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參觀,通過觀看電影《吳仁寶》倒是填補了我的這個遺憾。

電影《吳仁寶》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揭開序幕。在書記吳仁寶(尤勇 飾)的帶領下,華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致富道路。從開始的“2019年規劃”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購買大磨盤,再到“頂風”開辦小五金工廠,以及後來的分田到戶、農副產業兩手抓等等,時代的節點為華西人帶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和機遇,他們憑著自己的勞動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黨員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最終走出了這條華西道路。

華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別的諸多因素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與時俱進的發展帶頭人—吳仁寶。在中國的不同時期,農村有多少風雲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曇花一現。但吳仁寶卻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尤勇演得也非常到位。吳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從他的理想中,我也看到了吳書記跟一般人不一樣的人格魅力,他有寬廣的胸懷。我也在想,為什麼其他地方就不能出現一個吳仁寶書記呢,其實,關鍵一點,就是其他的人沒有像吳仁寶一樣心裡是無私的,其實,中國的事情,只要領導的心理無私,就沒有辦不了的事。吳仁寶,真是中國的“仁人”。電影《吳仁寶》最動情之處,在於吳仁寶那種始終不渝的、忘我的無私的愛民情懷。為了華西村的需要,吳仁寶可以置家中四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於不顧,而捐出米缸中僅剩的大米;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連夜跑出幾十公里;為了安撫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把自家兒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淚;頂著輿論讓小五金廠生產,吃透國家政策新增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機遇,開工廠辦企業;華西村富了,老書記始終堅持不拿村裡最高的工資,不住村裡最好的房子,在他身上,體現了共產黨員踏實肯幹、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歸根到底,集中體現了當代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總結電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以老百姓為本。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全人類人民幸福就是共產主義,這是一種很樸實的理解。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黨員帶頭幹,帶動群眾幹。三、與時俱進,永不止步。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現有的成績成果,永遠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四、實事求是。對現狀有清醒的認識,對未來有清醒的規劃,對上級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對下級宣傳有自己的辦法。能夠集合最大的力量辦事。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3篇

作為一名江蘇人,華西村的事蹟及吳仁寶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但對於一群“泥腿子”是如何創造出“一部華麗的史詩”,始終未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吳仁寶》這部拍攝精緻、細節考究的電影,不僅讓我補上了這一歷史課,更讓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深刻感受到黨和群眾緊密結合、開天闢地創造新時代的豪情。其中,幾點關於作為黨員的自我要求、關於平時做事做人的準則等感受尤為深刻。

首先,要為群眾著想,發揮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和克己奉公的精神。華西村的成功,得益於吳仁寶的敢為人先,也得益於全體華西人的共同努力,可見一切發展都和人民群眾密不可分,而要團結群眾,就必須首先為群眾著想,一切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在華西村發展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過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正是因為吳仁寶的帶頭示範、克己奉公,才使得群眾消除顧慮,團結一致。例如在買磨盤時,在開發荒地時,吳仁寶都“身先士卒”,最先拿出自家的米、帶著黨員為公家背石塊建磨坊,因為他一切行動的出發點都是群體華西人的利益,才最終感動了人民群眾,大家才會自發團結起來,在即將過年的飄雪天裡仍熱火朝天的開發荒地。而對照自身工作,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們也要發揮這樣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多為大局著想、為觀眾著想、為他人著想,促進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帶動所處的部門形成更好的向心力。

第二,夯實能力、敢於擔當,以實力樹立威信。改革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但正如吳仁寶所說,他給華西人描述的藍圖,什麼時候落空過?而這一切,都得益於他敏銳的觀察力和過硬的實力。吳仁寶在華西村的發展過程中,有幾次決定其實是與群眾的想法“背道而馳”:例如電影開篇買磨盤時,以及華西村拒絕分田到戶、乃至開辦小五金廠、噴霧器廠時,對於當時的普通百姓來說都是極大的冒險。但正是吳仁寶超人一步的決斷力和敢於擔當的精神給了華西人很大的信心,才使華西村把握住了每一次發展的機會,吳仁寶也逐步樹立了自己的威信。類比而言,作為一名研發崗位的電視工作者,我們也需要這樣紮實的業務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從而作為創新力的支撐,讓實力成為權威的最好註解。

第三,發揮無私奉獻精神,打好群眾基礎。黨員要有無私奉獻精神,吳仁寶則用他的行為做了很好的示範,這也為他推進改革奠定了群眾基礎。例如在開闢荒地得不到群眾支援時,是他揹著老鄉生病的孩子走了幾十里路、併成功啟動醫院發電機,最終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從而得到了鄉親們的支援;他忍痛將自己的親身兒子過繼給喪子的鄉鄰,讓另一個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這樣的行為早已超越了一個書記的行政職責,但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無私奉獻,讓老書記和人民群眾真正成為一家人。群眾基礎也是開展工作的基礎,注重大事上的無私,更注重生活中的細節,將成為我們這些基層黨員不斷進步和提高的動力。

吳仁寶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他也曾遭遇人生的多次挫折,也曾遭遇群眾和領導的不理解,但他仍保持著實事求是、為群眾著想的原則,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這也值得我們去學習。華西村創造的物質財富讓我們驚歎,而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華西精神更為寶貴,而這才是具有可複製性、值得我們思考學習和珍藏的精神財富。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4篇

很小的時候,通過電視就知道江蘇有個“天下第一村”,前不久父母趁著暑假到南京來探望我,還提出想去華西村看一看,在他們心中華西村締造了中國農村發展的神話,是共產黨“集體致富”理念的現實實踐版,一定要去實地看看了解,可惜由於烈日當頭時間又一直挪不開,這趟行程終究沒有去成,為了彌補遺憾,我們一起看了總檯拍的電影《吳仁寶》,本來以為這樣的主旋律電影可能“說教”意味會很濃,可沒想到我們卻聚精會神的看完了,這部電影中吳書記全心全意為百姓謀利益的愛民情懷,深深感染了我們。

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揭開序幕,在尤勇飾演的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華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致富道路。從開始的“2019年規劃”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購買大磨盤,再到“頂風”開辦小五金工廠,以及後來的分田到戶、農副產業兩手抓等等,時代的節點為華西人帶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和機遇,他們憑著自己的勞動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黨員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最終走出了這條華西道路。

影片並沒有太多的著重於華西村後期的世界之最,而是大篇幅比較細膩的演繹了早期吳仁寶這個人。從六十年代第一次帶領村民對糟心的土地大肆整改,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連夜跑出幾十公里,把自家兒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淚,再到頂著輿論讓小五金廠生產,吃透國家政策新增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機遇,開工廠辦企業,兼併周圍村莊擴大夢想,看似林林種種的不可能事情都被一一實現,吳仁寶的目標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要讓所有村民過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在於,吳仁寶不僅有理想,還把這些理想實現了,而且還在實現更多的理想。

影片雖不催人淚下,也無感人至泣的情節,但給人的信心和力量卻是無限的。影片尾聲已是85歲高齡的老書記也現身了,他講了一番話,雖然不長卻足夠點題,他說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實事求是、吃苦耐勞。也給了自己一個評價:罵我不生氣,誇講不足喜,挫折不洩氣,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所以我要為黨為國爭一口氣。

《魯豫有約》曾經做過吳書記的一期專訪,魯豫問老人:“您這麼多的創舉,一定會遇到很多阻力吧,又是如何實現的呢?”老人微笑著回答:“阻力肯定是有的,比如我們建的這個大樓,上邊來人檢查時有的說我們建的太西化,不好,又有的說我們建的太中化,也不好,那我們就把大樓外型建成中式風格,裡邊設計成西式,這樣就誰都挑不出問題了”。當時給我的感覺,好與不好不是問題,作為一名黨員,我們真的該好好地向吳書記學習。

學習他實事求是、敢想敢做的勇氣和擔當。華西村的工業發展,是從“捐糧食、買磨盤、背石塊、蓋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吳仁寶,他想的是如何節約生產力,搞農副業生產、搞多種經營。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廠。80年代,他想建學校、蓋醫院,讓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裡外去看病……。沒有這種超前的思維,沒有這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的動力,沒有這種想幹事的氣魄,是不可能達到今天的生產銷售總額要過500億元目標的。難怪鄰居紅旗村的王書記說:“也不知道他腦子裡哪來的那麼多點子,今天要幹這個事,明天要弄那個事,弄得我們跟著屁股後你追我趕的,拼了命都趕不上”。

學習他致富大家、著眼未來的胸懷。當初的華西村,總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卻被土堆和小河溝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塊。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發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愣是想用2019年的時間,開闢出800多畝的田地來。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有那麼一個信念:總有那麼一天,我們家家米缸都是滿滿的,人人兜裡都是鼓鼓的。他常說:“當幹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著,老百姓才有盼頭”、“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正是有了他這種致富百姓的想法和著眼未來的胸懷,全村的社員同志們都揮手高呼:“你們共產黨員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一步都不落下”。

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我想也要學習他敢想敢幹的精神,敢想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把想法落到現實,轉化為行動的人卻很少,今後會以老書記為標杆,努力學習、努力成長,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好黨員。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5篇

最近觀看電影《吳仁寶》後,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作為一箇中國新農村的基層領導的楷模、一個農村的村黨委書記,位不高,權不重,可吳仁寶一樣在這個崗位上對“人民公僕”這四個字作出了最好的解釋。在他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40多年的生涯中,用他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領華西群眾開拓發展,走出了一條以產業化致富農人、以城鎮化發展屯子、以產業化提升農業的特色發展之路,使華西村從貧窮落後走向率先發展、科學發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影片不同於商業大片,既無催人淚下臺詞,也無感人至泣的情節,但就是在這些普通平凡的畫面和臺詞中蘊含的精神和力量卻給人無限的遐想。每一個場面、每一次舉措、每一句話語,無不彰顯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只是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

結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展剷除“四風”孽氣的要求和我們的實際工作來看,作為一個基層黨員,在工作中,必須時刻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弘揚正氣,做群眾的表率,要立足本職,幹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甘於奉獻,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樹立先鋒戰士的形象。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就是要增強改革創新意識,立足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創造一流業績。工作中應該處處為先,想的比別人遠、做的比別人快,想在前,做在前。60年代的吳仁寶,他想的是如何節約生產力,搞農副業生產、搞多種經營。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廠。80年代,他想建學校、蓋醫院,讓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裡外去看病……。要堅持埋頭苦幹,不事張揚,重實際,說實話,幹實事,求實效,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來體現。吳仁寶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見到榮譽就讓,見到困難就上”,“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毫不含糊,毫不遮掩,觀點明確,立場堅定,斬釘切鐵,擲地有聲,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偉大胸懷。

而黨的領導幹部更是要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帶頭作用。作為一個帶頭人,衡量其政績和自身價值是否實現的標準,是看其能否努力“造福一方”,而不是“官至幾品”。當初的華西村,總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卻被土堆和小河溝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塊。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發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愣是想用2019年的時間,開闢出800多畝的田地來。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有那麼一個信念:總有那麼一天,我們家家米缸都是滿滿的,人人兜裡都是鼓鼓的。他常說:“當幹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著,老百姓才有盼頭”、“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正是有了他這種致富百姓的想法和著眼未來的胸懷,全村的社員同志們都揮手高呼:“你們共產黨員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一步都不落下”。如今,有的單位或地方為什麼人心渙散?就是因為存在“官與民爭利”、“有福官享,有難民當”的現象。而按照吳仁寶的走群眾路線、抵制“四風”的做法去做,應該是“官讓利於民”、“有福民享,有難官當”。這樣的好乾部自然凝聚力強,號召力大,有什麼艱難困苦克服不了?再說,群眾得到實惠了,幹部的政績和自身價值也從中得到了體現。

孔子《論語.季氏》雲:“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文天祥認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主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如今的堅決反對幹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這些思想都顯示了強烈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獻身精神,作為黨員幹部,更應該高標準嚴要求,發揮像吳仁寶這樣榜樣的力量,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今天,弘揚“四德”新風對於團結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地振興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不但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觀看電影《吳仁寶》心得體會6篇

20xx年10月24日,後勤黨總支組織前往德基影城觀看了電影《吳仁寶》,我有幸觀看了此部電影。

影片《吳仁寶》講述了江陰華西村老支書吳仁寶同志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帶領華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致富道路。華西人憑著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黨員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最終走出了這條華西道路。吳仁寶同志始終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信念不動搖,用他的智慧、謀略與魄力,締造了“天下第一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華西村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華西村的經驗,是“全方位”的,甚至可以說是“百科全書”,從每個方面去總結,都可以歸納若干條。我覺得,華西村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發展生產。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五句話內容,華西村都做的很好,但基礎和關鍵還是“生產發展”。只有“生產發展”,才做到了“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華西村在吳仁寶的帶領下已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家庭資產最少的超過了一百萬人民幣,最多的達到了一千萬人民幣。華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別的諸多因素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與時俱進的發展帶頭人—吳仁寶。在中國的不同時期,農村有多少風雲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曇花一現。吳仁寶,真是中國的“仁人”。我深信,當吳仁寶在農村“滿天繁星”之日,就是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成之時!

我們學習華西村,學習吳仁寶,主要是學習那種搶抓機遇的意識,那種拼搏奮鬥的精神,那種敢闖敢試的勁頭,而不是機械的模仿華西的一些具體做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檯後勤電視支部朱厚春 吳仁寶說他的成功有兩條,一是實事求是,二是埋頭苦幹。總結電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從影片一開始,就是黨員帶頭幹,帶動群眾幹。

二、以老百姓為本。吳仁寶說,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全人類人民幸福就是共產主義。這是一種很樸實的理解。

三、與時俱進,永不止步。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現有的成績成果,永遠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實事求是。對現狀有清醒的認識,對未來有清醒的規劃,對上級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對下級宣傳有自己的辦法。能夠集合最大的力量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