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觀看影院熱映電影《何以為家》的心得體會五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22W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現實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或許對他們無法直接施以援手。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何以為家》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觀看影院熱映電影《何以為家》的心得體會五篇

《何以為家》觀後感

今天和同學去電影城看前兩天剛上映新片“何以為家”,我們當時在選擇看啥電影時候,就看到這部在豆瓣評分挺高就購票了,其實也不知道其中內容是什麼樣,我當時想著評分這麼高電影,應該不會太差,結果確實是如此,看完給我感覺真是一部好電影,值得肯定,很有教育意義。

電影開頭就講述了在法庭上12歲左右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卻並沒有盡到養育之責。他們親生父母生了八個孩子,贊恩是家裡長子,古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卻在贊恩身上體現淋漓盡致,一個才12歲小男孩竟然要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贊恩看到其他人上學來回樣子,贊恩很是羨慕,於是跟父母親說:‘’他想去上學,父親顯然是不想讓他去,怕他去了因此丟掉現在工作(贊恩在一家商店打工),而母親是同意他去,理由是他去學校可以解決吃飯問題而且還可以從學校帶好多東西回家,母親還說要是擔心商販發怒辭了他,可以讓贊恩多做幾個小時工,最後也不了而之,贊恩也沒有去學校讀書,我當時看到這裡時候贊恩父母親想得都是他們生存問題,我能站在道德制高點說他們做法是錯的嘛,當然我也不會說他們是對的,顯然我並沒有身處這樣環境,也沒有資格去過分評頭論足,但是我還是想發表自己意見,既然當初沒有能力養育自己的孩子時為何要生下來呢?

人生的一部分經歷和我說,這個世界本身就想惡的人或者極惡之人,唯利益之上是人的本性,但我沒有理由和立場去批判。也沒有一邊錯的體制(除了少數極端)。貧窮或許是原罪,而我也無法去責怪貧窮。所以我開始有了深深的無力感和頹感。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其實更像紀錄片,但是它比紀錄片更加具有觀看性和戲劇性。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也很豐滿,戰爭,宗教,生育權可能還有更多。但在我認為貧窮依然是原罪。

“我要起訴我父母”這句海報上驚到我的話在看完電影的時候才明白它背後的意義。可能法律永遠不能加上養不起卻一直生,生下來其實便算是犯罪這一條規定,但是在我認為它的的確確就是犯罪,相對於孩子來說的罪。也許有人反駁,說就演算法律可以加上這條,它對無知的生育癌夫妻肯定是隱形的存在,這個時候我當然也說不了什麼。但是我還是覺得這種想法需要被普及。

看的時候一直在驚歎小男主的演技,為什麼細微之處都可以那麼真實。因為看之前並沒做功課,所以在看到片尾結束才發現他演的一直是他自己這個事實對我產生暴擊。讓我本來沒出來的眼淚一下子沒控制住。

何以為家,對贊恩來說哪裡才是屬於他的家,家這個詞應該是給人溫暖,可是對於贊恩來說家是冰冷的,他沒有家。總而言之這部電影真是直擊人的心靈,影片後面註釋了該故事大部分是真實的,就是以這個小男孩親身經歷再現當時社會底層的人掠影,當生存與罪惡之間選擇,後者不見得是一種罪。有時候很多事情我們看不到,並不代表它不存在。其實在這個世界某地方或某個角落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願所有像堅強地贊恩那樣的人都能被世界呵護以待。不,我應該希望這樣類似事情可以越來越少,願世界上所有善良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熱映電影《何以為家》觀後感

故事是以回憶性手法講述的,情節很緊湊,一步步的剝開,露出事情的真相,那悲慘的身世,與他那不屈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從小的經歷讓他內心變得堅強,以至於後來發生的事都沒有令這個小男子漢流淚。

雖然日子過得窮苦,但是也樂得苦中作樂,就如用鏡子看動畫片那片段,加上自己的配音,活脫脫一部重製版的動畫,逗的娃娃不亦樂乎。一些小聰明也看得出他小時候經歷了多少事情,才成長的如同大人一般睿智,或許是狡猾。

我喜歡贊恩,喜歡他的擔當、堅毅和頑強。年僅12歲的他是個好哥哥,無時無刻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妹妹,我有個姐姐,大體能感受到那樣一種兄妹情;年僅12歲的他是個男孩,更是個未成年男人,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沒輕易向命運低頭。即使一個人帶著約納斯也沒有輕易拋下約納斯。

觀影結束以後,我回想起自己12歲的時光。12歲的時候,我在為可以合法的騎自行車上學而沾沾自喜;12歲的時候我心裡基本只有自己;12歲的時候我心中還有很多純粹的夢。

故事的結局相對完美,直到最後,贊恩在警察局拍自己的證件照,當鏡頭定格在了他的笑容時,我淚水止不住的流。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現實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或許對他們無法直接施以援手。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社會比他們不知道優越多少,願我們好好工作或創業,來回饋親人跟朋友的愛。

觀看影片《何以為家》的感悟

男主角是在拍攝電影時年僅12歲、不識字的小難民贊恩,和電影裡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很愛他。贊恩以親身經歷出演本片,天賦異稟的他在女導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調教下奉獻了影帝級的精彩表演,其實他沒有表演,只是把自己的過往再現在世人面前。

贊恩有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弱小身軀,他在鏡頭下表現出與之反差巨大的成熟和擔當,這些都是因為他遠未成年就承擔了養家活口的重擔。他和父母以及眾多的弟弟妹妹在貧民窟苟且偷生,由於他們是難民,沒有身份證,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甚至不能上醫院。作為長子,他協助媽媽製毒、帶領弟弟妹妹自制飲料並上街兜售、試圖保護妹妹,因為妹妹薩哈被父母強行“賣”給雜貨店店主做“老婆”,他憤而離家出走後還照顧過一個嬰兒一段時間;後來為了偷渡,他回家拿身份證時發現薩哈因為生產大出血、沒有身份證而得不到醫院的救治不幸身亡時,對父母的怨和對害死妹妹的男人的恨登時井噴,操刀傷人而被收押大牢……

有網友及影評指出“貧窮是原罪”,但貧窮真的不背這鍋。贊恩一家人的窘境確實和貧窮脫不了干係,而難民問題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逃到黎巴嫩定居的敘利亞難民身上放大這個問題,以贊恩一家為例,由於全家沒有身份證,找不到正式的工作,被迫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作為父母的並沒有為人父母的樣子,不節育、不努力工作賺錢,反而把未成年的子女當作給自己破爛的人生翻盤的籌碼,擺明一符“我窮我弱我有理”的樣子並附以“大家違法亂紀我跟風,別針對我也不應該抓我”的歪理。

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愚昧、低智、自私、貪婪、無責任感及盲目跟風而讓自己和親生子女在生死線上苟延殘喘,不得安生嗎?社會有錯,制度不完善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他們就能全身而退,不為自己沒能好好保護孩子而內疚、自省和身體力行地避免悲劇重演嗎?

應了贊恩扔掉他的媽媽到監獄探望他而送上的點心時一句話:“畜生!”,這是對即使失去薩哈還沒汲取教訓、居然敢再次懷孕的那對夫妻的最佳詮釋。

故事最後的高潮 ----- 贊恩把父母告上法庭,控訴他們不應該生下自己、也不應該繼續生育。他的話簡直擲地有聲!

正是這些父母的存在,使越來越多的新難民群體在歷史遺留問題裡泥足沉陷;他們對生命的兒戲態度及草菅人命讓下一代於苦海中輪迴。這種人怎麼配為人父母!!!

幸運的是,贊恩參演影片之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得以舉家移民挪威,不僅獲得了挪威護照,他還開始讀書寫字了。然而,在排山倒海的難民潮裡,幸運兒不過是鳳毛麟角,還有千千萬萬的孩子像電影裡的兒童一樣遭受著折磨,他們的家庭也在夾縫中備受煎熬,苦日子不知何時到頭。

我們應該感恩身處和平年代並擁有著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同時對國際問題給予更多關注、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他們目前享有的一切,這並非理所當然。珍惜美好生活,謝謝強大的祖國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

《何以為家》影評

1.我們的命運在我們出生時就已決定了大半。電影中的人不努力嗎?不,他們比我們更努力。結果呢,他們只有這樣起早貪黑的努力才能勉強維生,我們又有什麼立場告訴他們“越努力越幸運”。

2.底層人民的生活就像是向下的螺旋。一旦遭遇變故就會崩塌。古代時期如果太多的人生活無以為繼,就會發動起義。現在社會的低保大概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一種方法吧。

3.保持善良與命運抗爭,也許並不會成功,但這是我們生而為人的證明。電影中的小男主,想要幫助妹妹逃離,照顧給了他一絲溫暖的阿姨的孩子,雖然最後都沒能逃過宿命,但卻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4.生活在不同環境背景下的人們,如何要求他們去遵守同一套價值觀呢?讓每天食不果腹,無以為家的人依然要保持真善美,要謙遜有禮,真的是苛責。這大概是人們所說的“窮凶惡極”。

5.人性並不是非黑即白,其中的是非曲直沒有經歷過的人又怎麼能知。影中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基本生活保障卻在不斷的生育,但他們的出發點又何嘗不是愛呢?就想電影中的保潔阿姨一樣。那如果一件事,出發點是好的卻辦了壞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6.對婚姻的理解:電影中那位父親說到,“自己聽從家裡安排結婚生子,以為就能幸福美滿,沒想到會出現這麼多的變故,還不如不結婚的好。”婚姻大概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兩人願意攜手面對更多問題的勇氣。

7.對生育的理解:電影中的父母似乎認為,人就應該結婚,結了婚就應該生子,就像是完成了人生清單上一項任務。可他們只知道生,不知道育。他們的生育行為,不只是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更是決定了孩子的命運,並且這是一項不可逆的決定。

《何以為家》這個電影也許是在控訴不負責任的父母,但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在社會環境的巨壓下,對掙扎的無望和對生活的無奈。

看完電影之後,像是一塊巨石壓在胸口,透不過氣來。我不知道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下能不能和小男主一樣,保持良善,充滿希望,但是真的很難…

感謝我的父母,也許是上輩子中了頭彩,才能遇到你們,我愛你們。

關於電影《何以為家》觀後感

《何以為家》被提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黎巴嫩電影從一場法庭戲開場,通過人物口述來梳理整個故事,插敘講述了一個約12歲黎巴嫩男孩贊恩的悲慘故事。

影片根據敘利亞難民兒童贊恩的真實經歷改編,以12歲男孩的視角講述了在直線距離我們約6974公里的黎巴嫩底層民眾的生存掠影。

贊恩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兄弟姐妹7個,與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裡生活。贊恩和弟弟妹妹們沒有身份,也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毆打。

片中的這對父母把孩子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卻從未以愛的名義去保護和愛惜,反而把孩子當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責怪其為妹妹報仇的兒子。

12歲,對於孩子來說本來享受著家庭的愛護與童年的快樂。但對於弱小的贊恩來說,不僅無法上學,還要上街賺錢養家,甚至還得忍受父母不時的謾罵的毆打。

反觀這對父母呢?無力負擔起養育和教育責任的同時依舊不停生育,為了幾隻雞便拿11歲的妹妹被父母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最後懷孕慘死,徹底引爆了贊恩的憤怒。他拿起刀奔向凶手……

贊恩在監獄裡通過電話熱線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控訴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一個家,將他們告上法庭。

“我想起訴父母。”

“為什麼要起訴父母?”

“因為生了我。”

當這一幕出現的時候會有許多父母會無法理解,為什麼孩子不感恩卻反過來責備自己?

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嗎?

《何以為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贊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現狀,後半段則描述了贊恩離家出走後暫時得到了年輕黑人媽媽的憐憫庇護,可沒多久年輕黑媽被抓後贊恩不得不獨自艱辛照顧小黑娃。

一個連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歲孩子卻還時刻想著照顧一個未足歲的孩子,只因為曾經短短几天的庇護,如果連這樣的舉動都算不上感恩的話,那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感恩呢?

《何以為家》不僅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更在“生育癌患者”臉上狠狠地甩了兩巴掌。

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造就了中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和“多子多福”等傳統觀念。在壓抑了三十年之後許多中國人終於放開了肚皮,義無反顧投身進了生育浪潮。

但在這股浪潮裡我們看到了許多個為了生而生的家庭,他們無視自己的年齡、無視經濟承受能力,甚至是無視自己該有的責任就把孩子生了出來。在新生兒出世的那一天,不僅僅帶來了喜悅和希望,更伴隨著巨大的責任。可往往在養育的過程中,愛與責任時常是不到位、甚至是不對等的。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因為成為父母不需要考試,也不需要經過孩子的同意。但為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來,讓他們經歷人世間的苦難卻不給予他們愛與關懷,是何等的殘忍。

片中經歷一切苦難的贊恩,最後法庭上發出了他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生而不養”是贊恩對自己父母的控訴。贊恩在流浪時,與衣索比亞單身母親相處,深刻感受到自己父母與這位母親的強烈對比。

延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父母的責任又是什麼?

若連給孩子一個身份的證明都沒有,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周邊充斥著家暴、童工、販賣兒童,那麼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來受苦的父母,與惡魔有何區別?

贊恩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懂得用盡全力對愛的人負責,他不像父母那樣用貧窮和低賤當做身不由己的藉口,儘管生活讓他一次次紅了眼眶,但他始終堅毅,始終倔強,獨自和命運抗爭,最後獲得挪威永久居住權,兄妹開始了求學之路,一家人開啟新生活。

何以為家?唯有愛和責任才能成全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