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03W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本質是前進是對周邊事物積極的探索,一個國家只有不斷前進才能國富民強,企業也是如此。今天本站小編整理了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篇一

通過這一期的企業戰略管理及經營創新課程的學習,對管理的定義、組織形式、企業戰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經營創新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對優秀企業經營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學習,使我對管理和創新有了從理到感性的認識,得到了很多的啟發。這些都對我以後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今後,還應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論實踐水平。

戰略對於企業的發展成敗至關重要,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對內外部環境的分析,確定企業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和實施企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動態過程。近幾年來,全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環境也越來越複雜,競爭異常激烈,不僅對大企業提出了挑戰,更對眾多的中小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須要走規模化道路、要有品牌優勢和產品、技術優勢,否則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備了這些優勢,也不一定就不會被淘汰,關鍵還需要有正確的戰略和決策,要運用戰略的眼光和思維,正確地分析內外部環境的優劣勢,正確把握市場發展的動向,合理佈局自己的優勢資源和產品,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充分發揮優勢、規避弱項,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企業戰略已成為企業家所關心的首要問題,制定戰略和實施戰略已成為企業核心的管理職能,強有力地執行一個科學、縝密的戰略已是企業競爭制勝、經營成功的重要保證。觀念產生於企業以往的歷史與經驗,這此觀念就是企業的經營風格,它一旦形成,就會根植於企業成員的思想之中,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戰略也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反映,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戰略。如果制定的戰略與企業文化不相相容,則要麼戰略不能成功,要麼需要對企業文化進行變革,可見企業文化也是關鍵所在,可以說它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戰略實施的成敗。

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學習對管理的認識上升了一個層次,現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資訊化,學習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都至關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增強競爭能力。最先進的組織是學習型的組織,只有不斷學習,做到與時俱進,全面普及管理及專業知識,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為企業提供全面的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決方案,只有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綜合競爭能力的加強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企業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這是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執行能力也是的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企業的活動大致可分為經營與管理兩大部分,經營活動主要在“市場機會”與“內部能力”間求取最大的平衡與發展, 戰略制定好後,主要是在管理上貫徹執行,當然也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管理活動是為了支援和確保經營活動的決策能正確執行。我們很多企業不是沒有決策、戰略及制度,而是決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貫徹執行,各企業、企業各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職能,而且制度在落實過程中隨著層面的增加偏離程度越遠,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企業的戰略思想和經營決策沒有被組織內所有成員所瞭解和支援,存在溝通渠道不暢通與溝通方式、方法不合理,企業戰略決策與發展目標不光是決策層與管理層的事,企業所有成員都應該要有所瞭解,否則將導致組織成員不明確企業戰略發展方向,對企業前景不瞭解,無法形成合力,影響企業決策的執行力度與效果。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篇二

參加了集團總公司舉辦的青年人才培訓,這次培訓涉及了企業經營管理中創新思維和決策的問題,尤其在創新思維方面,很符合我們企業的管理需求,對於我們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法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提醒和幫助作用,我個人也受益匪淺,結合分公司管理實際,我個人有以下心得:

創新用很簡單的話說就是多積累把前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在前人的基礎上下功夫。要敢於想象要敢於探索多使用發散思維儘量避免慣性思維條件允許的可以多想一想嘗試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蘇源泉教授從企業與創新思維、多樣性思維等不同側面藉助一系列智力問題、遊戲和案例闡述了思維創新的全新理論研究成果,既生動又有趣。通過學習使我對創新思維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我結合本職工作淺顯地談談學習心得

一、要善於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強觀察能力。我作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者,對於運作方式和工程施工流程是最熟悉的,如何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我覺得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善於從工藝流程入手,看一看企業的運作方式是否準確、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二是要善於從工程施工流程入手,看一看施工過程是否符合規範要求,各施工程式能否達到精準;三是要在整體運作過程中掌握各項環節,檢查各環節是否在技術創新、質量控制、成本節約、以及綠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創新空間。這樣一來,問題就不難被發現。

我個人認識到現階段建築市場就如同任南鵬當年經營如家一樣,即將接近瓶頸階段,國內從央企中建、中鐵等到地市級建築企業、私營建築公司,管理水平差異、技術層次差異、資金差異等造成市場佔有比例逐漸失衡。我覺得我們所在的企業應該逐步與國內外大型建築企業接軌,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應該加強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在經營管理創新的同時擴大企業影響力,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分一杯羹。

二、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我們單位目前的管理模式比較死板,一直以來都是依靠主要領導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等進行決策,導致員工個人思想僵硬化,如同操作機械一樣,最終導致企業管理的整體僵化。蘇源泉教授所講的“不去管理”、“群策群力”、以及“高效溝通”是目前我們企業所最需要突破的。

我認為,所謂的“不去管理”,應該是要讓企業領導學會組織企業內在、外在的所有相關資源,並不是單純的直接、集中地參與到實際管理操作當中,而是要利用一切有效資源,激勵和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人翁意識,為企業做出貢獻;“群策群力”應該是要將領導的個人決策權轉變為採納權,把日常經營管理存在的各類問題逐一開會研討,讓所有參與人員發散性思維,群體決策後形成最終採納意見,這樣不僅會使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可以增強員工的個人歸屬感,使其樂於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出謀獻策;“高效溝通”是我們企業領導目前急需突破的難點,由於我們建築行業分散性的特點,致使企業內部溝通不盡理想。在企業日常管理中,我經常深入施工專案,瞭解專案進展的同時與員工個人進行溝通,但通過今天的講座,我才意識到我個人以及企業管理層並未與員工之間實現“高效溝通”,應當在經營管理的同時,降低姿態傾聽員工提出的個人問題、對企業的建議和心聲,而後及時付諸行動,形成長效。目前,我們正在新專案進行管理、決策、溝通等方面的試點,期望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謝集團總公司領導舉辦的這次培訓,並感謝蘇教授的辛苦準備與講座,讓我們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又拓展了新的視野,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積攢了新的管理方式,希望集團總公司以後多舉辦這樣的培訓,同時我們也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為集團的繁榮發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篇三

中國企業一路高歌三十年,在收穫成長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全新挑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裡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比問題本身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主動變革、突破瓶頸、實現重生,已成為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潘誠老師結合20xx年企業研究實踐心得,用兩天的時間,向我們深度解析了企業運營的內在規律,理性反思中國企業成長曆程,從巨集觀、中觀到微觀,剖析當前企業面臨困局,系統探討了中國企業變革創新之道,從戰略到執行,為企業對“成長的麻煩”提供了實戰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後危機時代,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

第一、未來綜合競爭力的重點在於企業的軟實力,軟實力就是價值觀念、管理模式、知識創造等等,素質決定未來、能力決定成敗。企業經營將由“機會導向”轉為“能力導向”;從“規模至上”轉為“效益至上”;從“穩態經營”走向“轉折經營”;從“企業價值”延升向“社會價值”。

第二、就是標杆學習,標杆學習首先要尋找標杆,再界定差距,跟最好的比我在哪;與行業的世界最高與平均水平接軌對標或者與類似企業經營的他業借鑑;找出企業能力的時空標準,知道最好的,做到平均的。然後實行變革創新,最後是最佳實踐。

第三、就是差異優勢,要明白我們的使命宗旨、終極追求是什麼?我們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超出客戶期望的服務才能讓客戶滿意,優質服務的前提是對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客戶的滿意不是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客戶感知到了什麼,要讓服務標準化、流程化、常態化,而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力量,最好的服務是真情、用心。還要明白我們的動力來源於哪裡?我們的能力與對手有什麼區別?我們能為客戶提供的獨到價值有哪些?人們對我們的品牌聯想到的是什麼?

第四、系統競爭,過程好結果才會好,慎防顧此失彼,防止短板效應;學習華為集團鼓勵人人當雷鋒,但決不讓一個雷鋒吃虧的企業文化。核心劣勢,防止乘零效應;系統優化,防止摩擦效應。

第五、知行合一,想的與做的一樣好。一個企業有了發展的戰略,只是說明定出了做正確的事情的方向,而要把事情做好就要靠執行。執行力等於職責的理解力、管理的操作力、方法的創新力、高層的理念、中層的技能與基層的習慣之和。執行力是組織的系統工程,那麼,靠什麼來提高執行力呢?靠的是信念和信仰、培訓和工具。“工具”包括目標科學、職責清晰、制度、流程、考核、激勵、能力的提高等等。

第六、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能力,笑到最後剩者為王。例如:價值觀共識,講誠信是關鍵;再如:機制的保證,民營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將一個民營企業家族化的公司轉型為規範化的公司。持續發展另外的關鍵點在於學習與適應,要與時俱進。

第七、研究過往企業失敗的原因,研究失敗更有價值。現代企業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現金斷流式;

2、自然衰老式(無疾而終);

3、信譽毀壞式(如三鹿、雙匯、味千和達芬奇等);

4、四面楚歌式(盲目多元化、小有成就就盲目自大,如春蘭空調、春都火腿腸)

5、環境突變式(如“小靈通”);

6、揮刀自宮式(自身犯錯而導致公司滅亡)。

第八、運營之道,也就是企業戰勝危機之法。

首先,要“正”,即合法、合德;然後要“實”,實實在在、低調務實;

再要“強”,要有核心競爭力,有獨門絕技;

最後要“久”,基業長青,學會堅持、忍耐,剩者為王,鄧小平曾說“發展是硬道理”,潘老師說:我們做企業不死才是硬道理。

第二點,我們要探討的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裡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企業的變革轉型有被動和主動兩種,例如: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政府的新政策;客戶的潛在需求變化等促使企業在危機中變革轉型,稱為“被動轉型”。無論是主動轉型還是被動轉型,我們堅決要系統規劃、結構思考出變革的方式,過程是關鍵。要避免兩大誤區:

1、盲目多元化;

2、輕易去核化。

企業轉型有三種選擇:

1、整容:區域性調整,優化組合,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和改良,實現效益提升;

2、變性:基因改造,脫胎換骨,從原來的業態跨越到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升級;

3、自殺:壯士斷臂,另起爐灶,大破大立,用休克療法在戰略方向上實現大轉移。

往往在變革過程中都會遇到一系列的麻煩而阻礙變革,我們要分析出原因,讓變革順利進行。首先,領導的心態堅決不能急躁,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狂躁,不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還不能煩躁,不能疏於組織管理;再就是不能焦躁,遇事要沉得住氣;最後就是不能暴躁,犯錯就要反省。變革過程中企業的領導者還不能有“三分鐘熱情”、“懷疑印證”、“灰色|情緒”、“看客心理”、“賭博心理”這些文化方面的原因;還不能出現管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計劃太大,資源分散、變革目的不清晰、沒有專門組織的規劃、變革和經營不相關、舊利益團體的影響、變革的方式太迅猛缺乏節奏、無法容忍混亂期等等。

企業持久變革需要行動、方向、帶頭人、歸屬感、解決方案和結果。沒有行動,就沒有變革的需要;沒有方向,就沒有清晰的願景共識;沒有帶頭人,就沒有決策層的支援和行動;沒有歸屬感就不會有員工的參與;沒有解決方案就沒有相應的組織和流程;沒有結果就沒有績效評估,那麼持久的變革就不能成功。一個領導者要具備科學、藝術、宗教這三種要素,科學能讓人辯別真假,他是人的理性所在;藝術能讓人辯別美醜,是人的感性所在;宗教能讓人辯別善惡,是人的靈性所在。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

無論哪一種轉型方式,都離不開戰略、資本、產業、人力、管理這五個環節的合理匹配和良性迴圈。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企業實施利基戰略走向強大,利基戰略就是企業選擇一個較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併成為第一,從當地市場到全國再到全球,同時建立各種進入壁壘,逐漸形成穩定、持久的地位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