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如何評價一堂課——參加全區教研活動感想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9W

這次參加了全區“三三三”工程的部分教研活動,雖然是“外行看熱鬧”,但還是認為外行也應積極參與研究,所以決定借這個機會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讓大家覺得外行的視角也是值得重視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如何評價一堂課——參加全區教研活動感想

我一直認為,教研活動的主要價值在於促進教師的成長,所以其重點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不論“教”得成功或失敗,“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能成為“研”的成果。事實上,一堂課的成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通過一堂課的研磨,發現舉一反三的規律——我不主張將在教研活動中的表現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依據,就是因為這樣做往往導致在純淨的研究活動中摻雜多餘的東西,束縛大家的思維,影響對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們又紮紮實實玷汙了一次學術精神——為避免某些不應有的影響,我不想對所聽的課逐節加以評述,只想圍繞課堂評價標準,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舉的一些案例,也只是為了證明某個觀點,並不代表對整堂課的評價。那麼,到底該怎樣評價一堂課呢?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業內也不乏新穎、時髦的理論,而我還是喜歡用最原始的方法對課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講求“美”與“和”,要變“牽牛”為“放羊”。角色即人,即教師和學生。“美”是形象性標準,課堂上教者與學生的儀態、行為、語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跡如板書、作業、作品,乃至營造的場景氛圍,都可以成為美的元素,都是課堂教學藝術性的直接體現,教者應想方設法挖掘、展現一切美的元素。這次活動中,我聽各位優秀教師上課,感覺如坐春風,美不勝收。“和”是協調性標準,主要看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關係的處理。我主張變傳統的“牽牛式”的師生關係為“放羊式”的關係,關鍵就在一個“放”字,要讓學生儘可能地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掌握知識,甚至自行探索、總結方法。生活中,我們看到放羊娃放羊,並沒有給每一頭羊拴一根繩子,但從不會走失一隻羊,其中的奧妙至少有三:一是豐草環境的吸引效應,二是羊群集體的同化效應,三是對特殊個體的關注效應,將類似的效應引入課堂,我以為就構成了教師主導作用的應有之義。我個人並不十分欣賞老師像一個強勢的導演來控制情節的發展,我以為教師只是學生的柺杖,柺杖存在的價值是為了最終被丟掉的,在課堂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將孩子們引到一片廣闊的求知天地,激發班級、小組等各種團體的學習活力,並對可能掉隊的一些特殊個體給予足夠的關注。在徐衛老師的語文課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強化學生主體作用的有益探索,但總體而言,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二看道具,講求“實”與“巧”,要變“時裝”為“武裝”。道具即教學裝置與技術。“實”是選擇性標準,即是否從實際情況及需要出發使用合適的裝置與手段。這次活動中許多老師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坦率地講,還是有一些老師為了展示圖片而展示圖片,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我認為這就是典型的裝飾做作,甚至是畫蛇添足。“巧”是功效性標準,講的是使用效果。我們曾經用過的道具很多,從最初的粉筆、機械教具,到後來電化教具、多媒體,及至今天的電腦、網路等現代資訊科技設施與手段,形式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先進。關於道具的使用,我並不主張見了西瓜就丟了玉米,我認為用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用得巧,要產生教學效益,不能只是擺設,而應成為“武器”,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克敵致勝的作用,其中的“敵”就是通往教學目標路上的障礙。王璐老師上美術課,巧妙利用多媒體,融入體育、音樂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我主張積極地使用現代資訊科技,推進教學過程的資訊化,以教育資訊化促進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以及之前的教育資訊工作調研,我非常遺憾的感覺,我們有一些學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學校,對教育資訊化的認識比我預想的要淺薄,應用探索也不夠深入,基本還停留在多媒體層面,沒有將網路手段引入教育教學過程。

三看過程,講求“順”與“活”,要變“捉迷藏”為“破迷宮”。過程即教學活動的推進與層遞,常常表現為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我認為教學過程是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的有機結合,其中教應服從於學,學應服從於認知規律。在我看來,人類最基本的學習方式無外乎三種,一是“依葫蘆畫瓢”——模仿性學習,二是“想葫蘆畫瓢”——理解性學習,三是“沒葫蘆畫瓢”——探究性學習,其中模仿學習可能最具實效性,理解學習可能最具廣泛性,探究學習可能最具創造性。教學模式的設計需要根據學生、學科、教材等各種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學習活動,我主張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學習的活動。“順”是流暢性標準,要求教學活動的起承轉合要遵循教學規律,做到銜接自然有序。“捉迷藏”與“破迷宮”都有一個迷字,都有紛繁複雜的意思在內,但有一個最重要的區別,即前者的目標與方向不明確,後者則反之。“破迷宮”雖然看起來有點難,卻因為目標明確能引人入勝,“捉迷藏”則可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這次教研活動中,郭滿花老師上的數學課,猶如帶領孩子們登山,層層深入,最後勢如破竹,一氣呵成,給人痛快淋漓的感覺。“活”是生動性標準,要求充分利用演練、討論、競賽、評比各種手段,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合作探究,促進師生互動,熱烈課堂氣氛,突破學習難關。這次活動中,何如老師上心理輔導課,匯入方式新巧,很快激發了孩子們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效果很好。許世群老師、廖建政老師、何翠薇老師上英語課,抓住學科特點,在巧妙創設的情景中強化語言能力訓練,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四看內容,講求“準”與“深”,要變“學教材”為“用教材”。我這裡講的“內容”,廣泛地涵蓋了教育目標的明確、教學重點的確定、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學材料的拓展等方面,內容的物化就是教材。“準”是適合性標準,要求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準確把學生學情、課標要求、教材特點、課堂容量等要素,做到不離本——以學生為本,既要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也要關注學情的個體差異性,堅持因材施教;做到不離綱——以課標為綱,特別要防止悖離課標盲目拔高學習要求,增加學習難度;做到不離譜——簡明而不虛空、充實而不草率才算靠譜。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有些課堂學生的有效參與面不廣,參與度不高,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內容處理上或者離本,或者離綱。“深”是程度性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深入理清知識內部、認識與實踐、學習與個性發展等邏輯關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材的把握上,我主張要變“學教材”為“用教材”,這是拓寬孩子視野的需要,在資訊化時代,一本教材帶給孩子的知識是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的;也是注重個性的需要,說到底,教材只是知識的載體,是用來發展個性的“工具”,不是“學習”的“目標”,我們的教學需要從書本講讀拓寬到孩子的社會生活實踐。這次活動中,唐靈燕老師上語文課,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個性特點整體把握教材,邏輯合理,思路清晰;王全勝老師上地理課,著眼於讓孩子掌握自然規律,在教材處理上作了大膽調整與補充,值得肯定。需要指出的是,變“學教材”為“用教材”,拓寬孩子學習課堂,前提是遵循教學規律,重點是關注社會生活實踐,不能以此為藉口盲目大搞課外培訓,甚至出於功利為孩子統一徵訂教輔資料,增加孩子學習負擔。

五看理念,講求“正”與“新”,要變“考試第一”為“天人合一”。理念是一堂課的靈魂,它不是獨立於角色、道具、過程、內容之外存在,而是滲透在上述各個要素之中。“正”是價值性標準,要求教育理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教育內在規律,我認為最基本的課堂理念一是“人”的理念,二是“天”的理念。“人”的理念就是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堅持不放棄、不拋棄;要堅持學生為本,以人的個性發展為核心,促進人的健康成長;要關注人的各個方面,促進全面發展;要從孩子的學情出發,切實關注孩子的個性差異。天道自然,“天”的理念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現有條件出發,遵循人的身體心理髮展規律,遵循知識傳播規律,遵循團體管理規律,有序推進教學活動。“新”是發展性標準,要在課堂裡融入學科以外的元素、教育以外的元素、時代的元素,保持與時俱進。保持理念的“正”與“新”,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摒棄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變“考試第一”為“天人合一”——現時的教育改革,我們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行政化的考核管理可能對我們工作模式的變革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所以教育人需要有更強的獨立人格、更深的職業情懷、更大的創新勇氣來推動這種變革。

需要說明的是,我這樣解剖一堂課,完全是為了立體地審視它,並不意味著我認為一堂課可以以這樣離析的方式存在;事實上,任何一堂課,它的各種構件都是有機地結合起來的,需要整體設計,整體把握,並不能肢解。另外,以上各論點的排序,是基於聽課者的認識規律而形成的由外及內、由形式及內容的排序,如果要參照以上來備課,思維模式可能剛好要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