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沂蒙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W

沂蒙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牢記黨的宗旨,增強黨性修養,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三項活動”要求,根據廳黨組、機關黨委的部署和要求,7月21―22日,廳辦公室全體黨員利用週末時間,在支部書記張祝秀帶領下,赴沂蒙革命老區蒙陰縣、沂南縣開展黨性教育活動。

沂蒙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在蒙陰縣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大家參觀了“人民子弟兵將帥紀念館”、“跟著共產黨走紀念館”、“戰地救護展室”等紀念館和專題展室,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獻了花籃,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之情。在沂南縣馬牧池全省黨員領導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大家參觀了“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認真聆聽了沂蒙紅嫂的事蹟解說。

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一篇篇文獻、一段段故事,彷彿把大家帶到了槍林彈雨、硝煙瀰漫、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在烈士墓地,陳若克烈士慷慨赴死前用血奶喂剛出生孩子的故事,讓大家一次又一次潸然淚下。“沂蒙紅嫂”明德英乳汁救傷員、“沂蒙大姐”李桂芳組織婦女們雙肩架起“火線橋”、“沂蒙母親”王換於開辦戰時託兒所等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沂蒙人民“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無私無畏英雄壯舉,真實再現了革命烈士們前赴後繼、英勇戰鬥和老區人民魚水深情、一心向黨的感人場面。

不少同志噙著眼淚說,看與不看不一樣,來與不來不一樣,身臨其境的感受特別深刻,特別感人,特別受教育,特別有收穫。大家一致表示,通過本次黨性教育活動,不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革命傳統教育,而且心靈受到了一番透心徹肺的洗禮,靈魂受到了震撼,境界得到了昇華,精神受到了激勵。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做到“三個一定要”,一定要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昂的工作激情,積極投入到“三項活動”建設中去,努力把“三項活動”融入辦公室工作方方面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到本職工作與“三項活動”開展兩不誤、兩促進;一定要以學習弘揚沂蒙革命精神為動力,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觀念,強化宗旨意識,講黨性、講奉獻,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更多些努力,更多些付出,立足崗位、用心工作,努力把辦公室支部建設成廳機關爭先創優的排頭兵;一定要多向基層群眾學習,多為老區人民服好務。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充分發揮辦公室綜合協調職能,下決心解決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多為老區基層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進一步樹立機關幹部的良好形象。

沂蒙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沂蒙山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作為極重要的根據地之一,和井岡山、延安並稱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為期四天的紅色之旅,赴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沂蒙紅嫂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學習,接受革命教育、憑弔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加強黨性觀念、提高黨性修養。

重溫光輝歷史學習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即“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是沂蒙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優秀群體意識和可貴革命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鮮明寫照。

沂蒙根據地群眾工作展館中,講解員講述著發生在沂蒙山區那一樁樁一件件的歷史,在戰爭面前,是信仰給予沂蒙人民力量和希望。也許對90後的我們來說,信仰很空很遠,但於沂蒙人民而言,是那堅信共產黨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信仰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的歲月。重溫那段光輝的歷史,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靈上得到了洗禮,對如何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尋訪沂蒙紅嫂感受擁軍力量

據統計,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軍衣122萬件,碾米碾面11716萬斤,動員參軍38萬人,救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蒙山高,沂水長,我給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伴著《沂蒙頌》的悠美旋律,我們來到了“紅嫂”的故鄉,探索和領悟紅嫂精神。

擁軍是沂蒙“紅嫂”們永恆的信念。這裡有破除封建文化束縛、輕輕解開衣襟,喂傷兵喝下救命乳汁的明德英;有精心安排、照料、安全掩護27位首長、烈士的孩子,而自己家的兩個孩子卻因此去世的“沂蒙母親”王換於;有在冰冷的河水裡用自己的肩膀扛著門板架起火線橋的32名婦女……她們是那麼的熱愛、疼惜人民子弟兵,如此的支援人民軍隊抗擊日寇,支援共產黨。她們是革命戰爭的銅牆鐵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解放的勝利之路!

致敬革命烈士堅定理想信念

參觀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講解員介紹到,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在孟良崮一舉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擊斃該師師長張靈甫,取得了不朽的勝利。看著孟良崮戰役的照片資料,聽著講解員的講解,耳邊彷彿響起了炮彈的轟炸聲和子彈的呼嘯聲,眼前彷彿出現了那些英勇的戰士同敵人在不屈不撓的廝殺。

在紀念館的後面,有一座烈士陵園,埋葬著2680名在這次戰役犧牲的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卻只有一百多名烈士有名有姓,其他人則默默無聞的長眠於這片土地下。一組組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遺物,加上解說員的深情解說,真實地展現了當年數萬革命英烈堅守信仰、對黨忠誠,拋頭顱、灑熱血的光輝歷史,先輩們壯烈事蹟深深感染和震撼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通過此次學習,深思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找到維繫黨群血肉聯絡的感情基礎。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和軍隊用鮮血和生命守衛百姓家園,人民群眾義無反顧跟黨走,黨政軍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共同信念、共同目標和共同命運將黨和群眾緊緊聯絡在一起。歷史是的教科書和營養劑,未來的工作中一定要堅定信仰,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

沂蒙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參加省局的臨沂黨性教育培訓,走進沂蒙老區,感受沂蒙精神,自己的心靈受到衝擊和震撼。在這片熱土上,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老區人民突出的奉獻品質值得自己學習。在當今社會道德規範缺失、物質主義盛行的情形下,尤為珍貴。

在電影《沂蒙六姐妹》和紅嫂王換於事跡報告中,我們認識了老區人民,特別是一群柔弱的女性,撐起了一場戰爭都後防,人們看到的是信念的力量。她們送自己的夫君兒郎上戰場,為的是一個最樸實“過好日子”的希望,因為她們相信有一天會太平會富強。但她們是質樸的女子,不懂得用大道理宣揚,所以她們忍住淚,為親人整理行囊。她們企盼著親人歸來,為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團聚對於那個動盪的年代是最奢侈的期望。而面對噩耗,她們仍舊選擇了擔當與堅強,因為那個時候她們是一個家庭的脊樑。生活還在繼續,依然有人將要離去,那些柔弱的背影依舊要撐起一個小家,同時用她們的青春與幸福去奠基一個民族興盛的希望。雖然她們沒有流血受傷,卻用強大的內心遮蔽了凜冽的痛楚。她們的笑是燦爛且美麗的,而淚是凝結了我們今日幸福的寶藏。所以,有這樣一句評論:沂蒙的女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世界上最令人動容的守候”,我認為很恰如其分。

在臨沂市委黨校教授為我們做的沂蒙精神報告中,也聯絡當今臨沂的改革發展進一步認識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被表述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定、方向明確、追求執著的崇高政治信仰。愛黨愛軍已成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範和自覺行動,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永恆主題。臨沂的不斷髮展正是沂蒙人民開拓奮進的結果。沂蒙山區是中國革命老區中最先脫貧致富的,雖然在一些偏遠山區還是貧窮的,但是相對於很多中國的革命老區已經很發展了。“艱苦創業”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麼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無私奉獻”,概括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讓走向未來的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是一個民族永生的精神財富!

通過參加這次黨性教育,自己一定學習好沂蒙精神,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做好本職工作,為山東地稅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