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精選19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7W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

1999年12月20日,在香港迴歸900天后,澳門順利迴歸祖國懷抱。從分離於外的“遊子”到迴歸祖國成立特區,從博彩業“一家獨大”到制定五年規劃、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這個幾百年前的小漁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戰略步伐,成長、鉅變,演繹滄海變桑田。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精選19篇)

媽港並非我本名,漂泊無改祖國情。

一朝慈母離兒聚,再續堂堂盛世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零時,當五星紅旗在澳門夜空高高飄揚的那一刻,《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離散400多年的遊子——澳門,正式跨入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時代。

澳門作為中國最後一塊外國作為殖民地的地區,迴歸的意義不言而喻。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時許,葡萄牙國旗最後一次從澳門總督府大樓降落,中國駐澳門部隊,跨過了珠江拱北海關管理線,正式踏入澳門土地;第二天,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何厚鏵臨時辦公室所在地——大豐銀行大樓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特區區旗;《澳門日報》於凌晨1點搶發了第一份迴歸報道號外;街頭的澳門警察,全部佩戴了澳門特區新警徽和新帽徽,取代了原先帶有葡萄牙色彩的舊警徽。

那一天也預示著長達14年半的“港澳過渡時期”和西方國家統治亞洲的漫長日子完全終結,絕大部分澳門華人終於享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驕傲身份,無數個澳門人在內地與澳門的史冊中大筆揮墨,在改革開放的紅利中砥礪前行。首家“三來一補”的合資企業、首家合資酒店、首家合作客運汽車公司等專案都能看到澳門人的身影。

香港《文匯報》文章指出,迴歸以來,澳門這塊“彈丸之地”,不論是經濟總量、財政收入、生產總值或人均 GDP 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迴歸前的連續4年負增長,到迴歸後的連年跨越式增長。記者從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獲悉,199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72.87億澳門元,到20__年本地生產總值已達4135億澳門元,增長將近10倍;20__年,澳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財政收入增長超過9倍,社會保障支出增長超過了13倍,失業率逐年下降至1.7%。如今,澳門人均GDP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四;人均壽命高居世界經濟體第二位。

在一國兩制的構想下,澳門“滄海”變“桑田”,從中葡文藝小城搖身一變成世界旅遊城市,珠海與澳門也正在朝“同城化”發展趨勢邁進,形成人員跨地居住、生活、學習的交流現狀,成長為珠三角地區一朵“盛世蓮花”。19年來,澳門的成績可圈可點,治安好了、口袋有錢了、生活幸福感提升了。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指出,20__年是新中國成立74週年,也是澳門迴歸祖國24週年,特區政府要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努力實現“堅持穩定發展大局,優先民生工程,強調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施政目標。

20年來,內地與澳門的經貿關係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已經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密不可分的經貿格局,內地是澳門最大的貿易伙伴,澳門也是內地利用外資和出口的重要管道。“政府惠澳政策包括就業、學習和生活,特別是青年一代,更能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讓澳門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澳門發展擴充套件了空間,令澳門成為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崔世安深信,面向未來,澳門將積極把握“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定位,為國家改革開放再出發繼續貢獻澳門的力量,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再上新臺階。

崔世安最後表示,祖國好,澳門更好,祖國是澳門堅強的後盾。要堅決承擔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神聖使命。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2

澳門迴歸祖國二十年,彈指一揮間。20__年是特別的一年,皆因同時迎來新中國成立74週年、中葡建交24週年、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及政府換屆之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亦出臺一段日子,連串大事喜事緊接而至。筆者相信在此關鍵之年,社會各界務必團結一心,繼續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共同建設我們更美好的家園,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助力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

官民共迎回歸大事

執筆之時已是五月中,距離迴歸24週年慶典大日子不遠,相信中央有關方面乃至特區政府、社會各界,都密鑼緊鼓地開展籌備工作。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今年三月在全國“兩會”期間,特別談到今年是澳門迴歸祖國二十年,表示“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及高度自治的方針,在澳門得到全面貫徹和落實,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援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澳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居民安居樂業,多元文化得到很好的發展。透露中央層面和澳門特區政府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隆重慶祝這件盛事、喜事,令人歡欣鼓舞。

筆者作為這一代的澳門人,對當下乃至未來的社會感到樂觀,澳門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夠迴歸祖國的懷抱,見證實踐“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及高度自治,社會欣欣向榮,經濟變得更好,一切得來不易,應倍加珍惜。隨著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的出臺,區域合作將是未來大勢所趨,希望廣大青年朋友抓緊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實踐自我,開創另一番事業。

20__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區政府能積極引領廣大居民,繼續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整體社會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耕“一中心”和“一平臺”的定位,感恩中央政府對澳門的厚愛、關愛。

迎來翻天覆地變化

說實在,澳門迴歸祖國近二十年,經濟騰飛,城區高速發展,特別是特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數等皆有明顯的進步。迴歸多年以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很多民生問題亦相繼浮現。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加碼”派錢,重申政府持續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尤其增強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強化法治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立法。並多番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時至今天,博彩業一業獨大的格局仍難以轉變,導致澳門在經濟結構多元化的探索之路上屢屢碰壁,出現不少困難,未來希望能在區域合作中加快要素流通,切實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且在今後的一段日子裡,官民可以更多方式,並以不同渠道,努力講好“澳門故事”、“中國故事”。

在城市治理方面,筆者長期關注特區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轉變與自我提升。很希望能在現有基礎上,更好地簡化行政架構,積極引入頂層設計、貫徹落實推進五年發展規劃等,大力改變澳門法律制度滯後的困局,有所突破。

青年應提升競爭力

當下來看,澳門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格局,本澳青年一輩有必要時刻提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將自身與澳門乃至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尋找更大展示舞臺,不妨在大灣區以至各先進省市等展示所長,舒展抱負與理想。

說實在,筆者不希望政府“交功課”式處理各項民生問題,畢竟民生無小事,處理不好的話,分分鐘衍生更多社會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另方面,澳門人辦好澳門自己的事,塑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真實樣板,全面推進國家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活在當下,尤其生活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澳門,理應珍惜、感恩,繼而奮發圖強,有所作為。筆者作為廣東省僑聯常委,時刻銘記“僑”的角色與功能,高度關注青年成長,希望他們有“飲水不忘掘井人”之心,不可安於逸樂,要懂得居安思危,多出外闖闖,開闊視野,抓緊時代賦予的機遇,搭上祖國發展快車,融入國家,走向世界。喜見港珠澳大橋開通一段日子以來,廣獲讚譽,因有利澳門更好地融入灣區,便利居民赴灣區工作、學習及交流,開了個好頭。在此良好勢頭下,廣大青年人未來還有必要多支援參與社會建設,努力促進經濟發展,不斷學習歷史,加強認識國家和澳門的過去。展望將來,認知到眼前的幸福,來之不易。

善用灣區政策機遇

同時,青年人可理性地向政府反映意見,表達訴求。作出批評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須的。筆者鼓勵以澳門主人翁的心態建言獻策,以促進澳門長遠發展為主調。青年人絕對要關心國家、特區和社會,不可過於計較得失,眼光要放遠些,人生才會有更大的進步,豁然開朗。

有本澳主流報章報道指出,自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可為澳門多元發展提供新的契機,也為本地居民工作、創業、生活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現實角度看,多方理想創造融入大灣區就業及生活的有利條件,才是重中之重。其中,本地居民未來能否在灣區各市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備受各方關注。如可以享有醫保,會為灣區生活尤其長居內地的澳門老一輩居民提供莫大便利。行政長官近日透露,正努力構思為在廣東省生活並已申領內地居住證居民購買保險,作為居於廣東的基本醫療保障,為長遠理想生活邁開關鍵的一大步。

當下一代,應加深對近代史的瞭解,認知中國不平凡的復興之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不斷加強,發展成就得來不易,要知道澳門一直參與支援改革開放,從不缺席,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20__年剛好迎來改革開放24週年,中央特別安排“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24週年訪問團”赴京,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會見了訪問團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國家對港澳特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赴京的澳門各界人士深受鼓舞,自覺必須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時刻把握講話精神實質,深刻領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戰略部署。

筆者深信,隨著多方的共同努力,未來的大灣區會是一個制度相融、產業相依、設施相通、人心相凝、高度聚合的區域性經濟共同體、文化共同體,是理想的共同生活圈。長遠要達至這美好的願景,官民都應解放思想,打破傳統思維困局與行政地域的限制,創新思路,前瞻未來,有意識地從大灣區整體建設和發展出發,選擇更佳路徑,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與方向。

社會民生問題複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一針見血地指出,要使澳門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走得更穩、走得更好,必須注意五方面問題。尤其強調要有效改善民生,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事實上,澳門迴歸近二十年,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同時,很多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需要有序解決。包括加快內港擋潮閘,近年先後經歷了強颱風“天鴿”、“山竹”襲澳,很多基建設施被破壞,由於水淹情況較以往颱風來襲影響更嚴重,故儘快打造內港擋潮閘,而且興建一定的高度最為迫切,共同強化防災減災力度。

儘快啟用粵澳新通道、輕軌等重大民生基建,也是居民期待已久。妥善解決都市更新、房價高企、交通擁堵等熱點民生事務,不容再遲,尤其處理好閒置土地,更是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澳門迴歸近二十年,中央先後給予澳門多項惠民措施,協助澳門人解決在內地工作、生活、教育、養老、醫療、住房、交通等國民同等待遇,旨為更好引領澳門居民融入灣區,共建灣區優質生活圈,同時增強澳門人的歸屬感、認同感。

四點希望融入灣區

對於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灣區?筆者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希望參考“中國心 · 粵澳情”活動模式,推出灣區情繫列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讓澳門當代青年學生進一步走進灣區,瞭解政策,做好各方準備。“中國心 · 粵澳情”是筆者早年首創的活動,如今已交由相關青年組織策劃,多年來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前往廣東各地參訪,啟益良多。在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群中,料必有著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補空間,希望廣大青年多參加不同活動,主動走進灣區各市,力促粵港澳青年交流、學習及互動,用好政策和優勢。

二是希望特區政府切實地於灣區各市,尤其澳門人較集中居住的城市設立諮詢機構,方便居民尤其青年瞭解相關政策,做好準備,更積極地參與祖國建設,融入國家大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時刻提升個人素養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連繫起來,肩負使命。正如有學者曾言,大灣區建設是泛珠合作以至粵港澳合作的延續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屬於優勢互補,各顯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灣區建設則是一個新區域共同體的建立。

四是希望澳門青年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澳意識,提升家國情懷。在此前提上,青年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畢竟國家安全並非空泛的概念,諸如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路、生態等具體內容涵蓋其中,青年人必須弄通弄懂。安邦定國,人人有責,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時刻培養和發揚好愛國愛澳的精神,與社會各界一道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總的而言,筆者作為僑界的一份子,未來將繼續努力以“僑”搭橋,善用僑智與僑力,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僑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之中。同時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夢”,說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作出新的貢獻。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3

20xx年前的12月20日,你定會和我一樣,控制不住那份澎湃心潮。在那一天,曾“寄人籬下”幾個世紀的澳門,終於迴歸到祖國的懷抱,分散多年的親人相持兩手淚眼汪汪。那是一個光榮、揚眉吐氣的好日子,一個撼動天地的時刻如同巨石擊起了千層大浪。

不管是站在電視機前,還是立在國旗下,人們都昂首挺胸,專注地凝視著五星紅旗和蓮花圖案的區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鏡頭裡閃過一張張熱淚盈眶的臉,人們的思緒,久久地被揪著,時間彷彿也停滯下來了。鏡頭在拍攝,燈光在閃爍。瞬間是短暫的,卻在相機裡化成永恆。

幾百年的風雨,幾百年的滄桑,凝於短短一句問候:澳門啊別來無恙?從此,澳門,終於可以重新展開新的一頁。同樣也標誌著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再也沒有殖民統治。多少年來的傷口,終於可以癒合,在中國的歷,卻留下一道傷疤。

對於過去,我們無法忘記,因為看著傷痕,我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但是我們不能不釋懷、不自豪,因為我們是憑藉著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和平的手段讓國土失而復得。現在的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名望;愛好和平、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已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想起我們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而浴血奮戰的前輩們,戴著鐐銬跳起最美的舞蹈。而今,我們雖傷痕累累,也要攜著傷疤綻放燦爛的笑容。

如今,我在每天的晨曦中立於學校的操場,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也和我一樣,會滿腦不停地播映著一幅又一幅令所有中國人激動的場景:體育健兒項掛金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在奏響的國歌中對著全場、全世界唱出中國人的驕傲……我會激動不已,真的激動不已。這是我們華夏兒女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迴歸的鐘聲,將永遠迴盪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4

澳門迴歸不易,澳門迴歸__年能實現持續繁榮穩定更不易。迴歸__年,“一國兩制”之所以能在澳門取得重大成功,歸根結底是因為與祖國統一是多少年來澳門之人心所向。雖然被殖民者竊據數百年,澳門卻始終與祖國血脈相連。這不僅體現在“澳門”一名即來源於媽祖,更有《七子之歌》的深情吟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人心思歸,是澳門得以迴歸祖國的動力,同時也是__年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基礎。

由於特殊地緣位置和歷史背景,在迴歸之前,澳門已屬發達經濟體,但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曾陷入困局。而回歸之後,澳門更是藉助“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的制度優勢,__年來與祖國內地持續融合發展,非但走出困局,還使自身繁榮更上層樓。

資料顯示,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元增至20__年的4447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元躍升至20__年的67萬元,位列世界前茅;其人類發展指數為0.909,更是屬於極高範疇。可以說,無論經濟還是民生,澳門均在迴歸之後取得了巨大成就,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已成澳門民生現實。

迴歸__年,澳門的繁榮離不開中央政府的支援。這種支援既表現在政治上,也表現在經濟上。__年來,中央政府全力支援澳門居民在基本法框架下充分行使政治權利,使澳門同胞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運。經濟上的支援更數不勝數,“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中,也都有專章闡述支援香港、澳門發展的重大舉措。

而澳門自身也充分認識到,與祖國融合發展,是實現其持續繁榮穩定的保障。無論是“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還是對“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各界人士都將之視為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澳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深度融入到祖國的大發展之中,其發展也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澳人自治自強伴著祖國大力支援,政治穩定與經濟繁榮相互促進,才有今天濠江流彩、蓮花綻放的澳門盛景。第一個__年之後,澳門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但無論走多遠,澳門都是中國的兒子,中國離不開澳門,澳門的未來也離不開中國。澳門持續繁榮的背後,是一個穩定發展、持續繁榮的祖國。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5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儲存我內心的靈魂......”清純的聲音,真執的情感讓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這首旋侓優美的《七子之歌》在“澳門迴歸”事件中給我印象最深。它是1999年,澳門迴歸時,由24歲的容韻琳首次演唱的。澳門,1553年被葡萄牙人奪走,於1999年12月20迴歸祖國。

澳門迴歸已經過了20xx年,如今容韻琳已經成長為大學生。澳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以前,澳門只有賭場業,但隨著澳門的發展,現在還有了會展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還在珠海橫琴島蓋了新的澳門大學校區,這個新校區能容納一萬多大學生,使得澳門的教育事業大大跨進了一步。澳門的旅遊收入也大幅提高。

迴歸以來澳門的發展還使每個澳門人受益。澳門人兩次獲得政府發放的生活津貼每人總額接近兩萬元澳幣。所以澳門人深切領受到迴歸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深有體會的說“澳門會更好!”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6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我在心中立下了青春的誓言,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哪怕我只是一塊磚也要去構築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廈;哪怕我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為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一個年輕而又充滿希望的政黨,在新的歷史發展關口,在全國掀起“一學一做”的狂潮,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入闡釋了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科學理論,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基本遵循。

共青團員也發揮著自己的光熱,20__年4月27日下午,侯建與幾位同學來到衡陽市平湖公園訓練滑板。在看到一名懷抱嬰兒的20多歲年輕女子在湖中掙扎呼喊救命時,侯建迅速跑往湖中心吊橋上,並毫不猶豫地從5米多高的吊橋上直接跳入湖中。後在岸邊的另一名好心群眾的幫助下,最終將母嬰二人成功救起。他的看似平凡的一跳,卻跳出了不平凡的品格和風采,充分體現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見義勇為的正能量形象。

學系列講話,像醍醐灌頂,像旭日東昇,增強三個自信,堅定信仰定力,為監督員撐腰鼓勁,為守護神指點迷津,講話是大家前進的明燈。做合格團員,似春潮湧動,似萬眾歸心,踐行步調一致,嚴實與日俱增。我們不僅要在政治上合格、在品行上合格、在作為上合格,更要對黨絕對忠誠,自覺踐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好生力軍和突擊隊。

時刻將“一學一做”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勤勉敬業,歷練人生,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就一定能創造出無愧於黨和人民、無愧於這個偉大時代的業績,將做合格團員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一種實現理想的強烈情感,是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是生命潛能的充分迸發,是腳踏實地的不懈追求。願在座的所有學生黨員們,都能夠懷著這種追求,捧著這顆恆心,帶著這股力量,我將不斷向著新的目標破浪前進。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7

歷史的車輪碾過了無盡的滄桑歲月猶如一本匆匆的日曆。寫滿了奮鬥,寫滿了執著。風風雨雨的三個世紀中,今天變昨天,明天變今天,歲月,留下了一道道歷史的痕跡,刻下了種種辛酸與艱難。

中國------母親!

永遠忘不了三百年前的一次戰爭,它像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獸,殘酷地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靈。您,也因此而改變,肉體的疼痛,精神的折磨,您的極力掙扎,換來的卻是列強那狠狠的一腳!您再也沒有力氣反抗,在血泊中,您望著那揚長而去的背影,暗暗告誡自己:我不能倒下,我要奪回我的孩子!終於,您站了起來!您用震撼大地的話語向全世界宣佈:我不再退縮,不再軟弱,不再忍讓,我要把我的骨肉------澳門奪回來!

於是談判桌上,您橫眉冷對,脣槍舌劍,一次次的據理力爭一次次的拍案而起。歷史的傷痛讓這位母親堅定了奪回澳門的決心。

飽嘗骨肉分離的無限酸楚,歷經磨難的母親正在竭力爭取主權!

她,正在努力用汗水築造天堂!

邊防線上,手持鋼槍的解放軍戰士威武地扞衛著中國領土,因為他們已經深切感受到您那失去骨肉的辛酸;奧運會中,步伐矯健,身輕如燕的健兒們奮力拼搏,一展雄姿,甩掉了“東亞病夫”的恥辱,證明了中國人強壯的體魄,因為他們深知“東亞病夫”之冠的沉重;經濟潮中無數企業家一次又一次地啟用資金,不讓祖國的經濟支柱倒塌;科學潮中,科學家們兢兢業業,埋頭苦幹,製造先進的國防武器和電子裝置,為設計祖國巨集偉藍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努力;中國,發展;東方,屹立!

您,用期盼的目光遙望著遠方!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當1999年新年鐘聲敲過12下之後,您流淚了。這淚水飽含你百年的努力,百年的奮鬥,更飽含了您的辛酸與艱難。三百年來您日夜期盼的。如今,終於在這一刻得到實現。

歲月的車輪繼續沿著它的軌跡前進,澳門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這回歸24週年之際,讓我們這群與太陽同行的孩子們,用最真摯的聲音祝福祖國:明天會更好!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8

本學期,我校團總支在學校領導的指導和帶領下,圍繞上級團委安排及學校總體部署,堅持把為學生服務作為突破口,加強團總支建設,以提高共青團工作水平和活動質量為目標,大力推進團的各項活動。狠抓團的基礎建設,不斷開拓積極,努力開創我校團總支工作的新局面。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團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團的工作全面發展。不斷髮揮共青團組織的宣傳教育作用,增強共青團在青年中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團的作風建設和團組織機構及各項工作的完善,爭取以新的姿態、新的作為,開創我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強團隊組織建設,培養選拔優秀學生骨幹,推進團的組織建設加強團隊組織建設,培養選拔優秀學生骨幹

1、在各班組建團支部,組織團員民主選舉支部委員,對各支部團員情況進統計彙總。充分調動骨幹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各個工作崗位中去實踐和鍛鍊自己,為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證。

2、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青年團員思想道德素質。加強團課教育,嚴把團員入口關,發展團員程式走上規範化軌道。為了保證團組織的先進性,針對部分團員入團前後思想行為的極大反差現象,嚴把新團員入口關,對於申請入團的學生,需經個人自薦、班級團支部、班主任、德育處層層推薦,經校團總支稽核後才能接受新團員的入團申請,進行綜合考核後全校公示一星期,合格者確定為預備團員,接受全體師生的監督,合格者填寫入團志願書光榮加入共青團。這樣,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政治理論,搞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使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3、按時召開學生幹部例會。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饋,為我們制定新的工作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二、狠抓日常活動,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狠抓日常活動,

1、充分發揮了校園電視臺的宣傳媒介作用。通過對播音員、小編輯、小記者的招聘和進行集中培訓,使廣播站和校報工作很快走上正軌,學生的積極性高漲。

2、指導並檢查了各支部每兩週一期的黑板報。團委主辦了主題為“構鍵和諧社會”等的文化櫥窗。內容主要以當前形勢、新人新事、重大活動等。通過讓青少年瞭解黨、團組織史,瞭解英雄事蹟,從而逐步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意識。

3、堅持不懈的培養了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利用了共青團、學生會值勤崗,倡導全校學生“構建和諧社會,與文明同行”。同時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個人儀表檢查評比,對新生加強了校紀校規的學習,使他們儘快瞭解了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加大學生會幹部的檢查力度,進一步規範了全校學生的行為,使同學們的自律、自治、自強能力得以加強,逐步使全校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9

今天,被侵佔了四個多世紀的澳門,終於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了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中國人民的大喜事,是全世界華人的大喜事,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大喜事。

四百多年來,中國人民曾經為收復澳門作過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是,由於清朝政府、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的軟弱、腐朽、愚昧,由於國家的分裂、政局的動盪,由於中國的落後、封閉、貧弱,這些鬥爭都失敗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最終結束了列強對中國的統治。建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的改革開放,使我國國力大增,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為香港和澳門的迴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昔對比,明顯地反映出我國在兩個不同時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此揚眉吐氣、舉國歡慶澳門迴歸的日子裡,我們青少年更應當牢記住歷史的教訓刻苦頑強努力拼搏,學好文化專業知識,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各種能力,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迎接中國歷史的新曙光,跨入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新世紀。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0

100年來,青年的身影活躍在每一次影響國家民族程序的重大歷史事件裡,從“一寸山河一寸血,百萬青年百萬軍”的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反侵略戰爭,從“雷鋒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從中國女排到中國飛人,中國青年在各個領域為國家民族的解放鬥爭、發展進步和繁榮富強默默奉獻力量。青年更是已成為國家振興、民族崛起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把“五四精神”融入新時代已成為必然選擇。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五四精神”。歷史實踐證明,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青年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熱愛和情懷從未改變。在剛剛結束的紀念五四運動24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寄語廣大青年: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或許有人會有點迷茫:新時代我們該如何愛國?其實愛國可以很簡單,把不變的愛國情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五四精神”是中國青年對新時代愛國精神最美的“答案”,也是在新時代踐行“五四精神”的體現。

用“五四精神”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五四”的青春裡不僅有詩和遠方,更要有奮鬥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身處新時代的青年們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奮鬥者,也是“五四精神”的傳承者,民族復興路上青年才是核心力量。而對廣大青年來說,青春與奮鬥永遠緊密相連,所以讓青年勇敢奔跑的英姿成為民族復興路上最美的風景才是真正不負時代和人民的殷殷期望和重託。

新時代,咱們青年從未缺席。從地震中“最美逆行”的戰士到森林火災裡的消防英雄,從“最美變臉”的女警到“最美村官”秦玥飛,新時代的青年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和傳承著“五四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說:“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100年前青年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不顧身,100年後青年更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披荊斬棘。青年不僅是“五四精神”的一顆“種子”——傳承者,更是一棵“大樹”——紮根在大地、長在新時代,樹蔭可“乘涼”、樹幹為棟樑。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1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在短暫的40年間,從一個人口只有30多萬的邊陲“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管理人口超20__萬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背後祕訣可圍繞一個“人”字展開。

從創市之初,深圳就是一個對人才開放的城市,最早打破傳統的地域、體制等限制,引全國之才、集全國之力建設。早在特區創辦之初,就曾出臺不少全國矚目的引才之策。包括農村戶口入深圳戶籍,家屬沒工作的,深圳安排工作;分配工程師、高階工程師住房;高薪聘任人才,聘用期滿留去自由等等。

例如,蛇口1981年在全國公開招聘人才,打破了由上級部門調派幹部的做法,首開新中國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1983年,蛇口率先實行薪酬改革方案,不論級別職務,根據才能和貢獻確定薪酬。

一時間竟引得全國人才東南飛,不少人受特區朝氣蓬勃的生機召喚而來。放棄“鐵飯碗”闖蕩深圳的徐少春就是其中一位。

1990年,徐少春帶著368元的養老保險金前往深圳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不久後他再次辭職,借了5000元購進一臺286電腦創辦了深圳愛普電腦技術有限公司。這便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金蝶軟體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1997-1999年間,深圳人才大市場僅接待像徐少春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求職者,數量就超過了350萬。而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之初,深圳全市技術人員只有一名拖拉機維修員和一名獸醫;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200萬,40年間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數量增長了近100萬倍。

如此大攬人才,不難讓人想起“來了就是深圳人”那句膾炙人口的口號。有學者將深圳的創新氣質與其移民特色聯絡起來,解釋“移民之城”為何能夠成為創新之城。“早期到深圳的移民大多都是拋棄了原有的穩定生活,願意承受遷移帶來的不確定性,去滿足其對未來的高預期,這種文化特質尤其適合以IT為背景的高科技領域的創新。”

唐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移民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原有的階層,多元化的交往變得很正常,比如5個人湊在一起,一個是包工頭,一個懂技術,一個能辦得下貸款,一個做過處長,再來一個搞財務的,新公司就誕生了。

過去4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了約42倍。直到目前,深圳依然在採取寬鬆的戶籍政策,大專以上學歷落戶不受限制。深圳在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20__年,全市新引進人才28萬人。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2

遠離你的時間思念長長,

走近你的時刻熱淚汪汪。

四百年的榮辱,四百年的滄桑,

澳門啊,別來無恙?

燈紅酒綠不是你的模樣,

龍燈仍高高掛在你門上。

四百年的風雨,四百年的成長,

澳門啊,別來無恙?

踏著水路走近你,

水路有多長?

十里百里千里和萬里啊,親情盈滿濠江。

趕著風塵賞蓮花,

蓮花有多美?

昨天今天明天和永遠啊,蓮花美在我心上。

……

一方碧綠的清池,荷花早已鋪滿了整個池面,“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早已定格的淋漓盡致。蓮香,醉了一地殘紅。

澳門,這塊可愛的土地在今天已成為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曾經炎黃子孫聆聽倒計時的聖鍾,等待著擁抱離散多年的孩子。終於,你回來了,澳門。天安門前飄揚的紅旗,像一方手帕,輕輕為你拂去滿身的灰塵;那莊嚴的國徽又像一面盾牌,為你撐開自主繁榮的天地。

落入了屈辱和磨難的四百年的澳門,飛向母親身邊,人們翹首以盼的是它一展雄飛的英姿。從大清朝的腐敗,到新中國的成立和崛起,在到今日的“九九歸一”,揚眉吐氣的華夏子孫經歷了一次次的歷史飛躍,使中華這顆明珠在世界的東方璀璨升輝。

聽,澳門也在輕訴心言:

我是你皇冠上失落的一顆明珠

我是你被烏雲擄走的那顆星星

我是你心中一縷縈繞的嘆息

我是你杯底一粒紫色的傷疤

我是你胸膛上一朵雪潔的聖蓮花

祖國啊,媽媽——

我想回家

我該與你共有滾滾江河沸騰的熱血

我該與你共有巍巍崑崙一腔浩然正氣

我該與你共有錚錚族魂豎起的虎威

我該與你共有冬天刺穿黑暗的火把

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熊熊燃燒

祖國啊,媽媽——

我要回家

我要做你臘月天中的傲雪冬梅

我要做你南海中站起的紀念碑

我用你奮鬥的熱血洗勁百年的恥辱

我請你收下整整一籃子的

祝福和蓮花

我請你欣慰地起舞吧

我請你微笑著聆聽吧

天空中已旋起我豐翼的激伐

祖國啊,媽媽——

我就這樣回家………

如一隻矯健的雄鷹翱翔於瓦藍的晴空,孰不知這是在暴風雨洗禮之後。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在香港勝利迴歸的餘聲裡,在建國74週年的歡慶聲中,澳門的迴歸凝聚著一九九九,成為中華歷史上又一莊嚴的里程碑。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多少年了,華夏子孫默默越溝過壑,風雨兼程。終於,我們腳下的路越來越寬,地越來越硬,祖國以日益耀眼的光彩出現在世人面前。而今,香港早已依偎在母親身邊,澳門又飛向母親的胸懷,中國臺灣海峽兩岸,人們也翹首以盼。

神州大地的一片歡騰,迴歸的澳門,在母愛中,更自在更優美地飛翔吧!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3

新時代的青年人,更加努力的實現自己的夢,實現中國夢。

我們心懷夢想,目標堅定。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有了明確的定位,併為之奮鬥。我們沉默並不代表我們無話可說,只是我們相信,腳踏實地比用嘴闖天下來的更為現實和踏實。但我們也有夢,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夢,而我們共同的夢是中國夢。它是整個中華民族不斷追求的夢想,是人民的夢,是青年的夢。

青年一代作為一個巨大的群體,每個人都是有著想法和抱負的。而在如今機遇不斷增多的中國,我們希望得到認可和鼓勵,希望得到發展的機會和國家的支援。而十九大給了我們這個,它告訴我們: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4

停止奮鬥,就意味著生命也就停止了。——卡萊爾

——題記

他。一個24歲時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卻在24歲時,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奮鬥中,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他曾被老師視為最“蠢”的學生。競靠自己的奮鬥在一夜之間成了世界名人,他曾當過小職員,卻發現了相對論,成為又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猶太人,他一生充滿坎坷與奇蹟。卻用自己的拼搏與奮鬥,為全世界帶來了歡樂與進步,他就是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所以,我們不管怎樣也不要氣餒,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用的努力,不斷的拼搏,奮鬥。

如今的我們,是一群朝氣蓬勃。有遠大的'理想、有奮鬥的目標,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拼搏的年輕人。

這群少年他們懷抱這偉大的理想像未來奮鬥。他們在不懈的努力。不斷的奮鬥,在生命中迎來一次次的挑戰。他們或許成功,或許失敗

然而他們並沒有感到什麼。因為古人曾經說過,若一帆風順,你不會成功,的確,沒有失敗。沒有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何來的成功。

“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奮鬥”這群永不言敗的少年,即使有著較大的升學包袱,但也沒有讓他們放棄的理由即使是風雨

交加,只要是他們還在明亮的教室中,他們就一定會有毅力去拼搏、去奮鬥、去進取。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他們的最求並不是自己過著什麼,而是最求將自己的事做到。正如安徒生曾經說過: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鬥,才會有所成就。

如果我們都守株待兔,自己不去尋找成功。成功也絕對不會主動來找你來。

“腳跟立定之後,你必須拿你的力量於技能,自己奮鬥,”不拼搏,不奮鬥,永遠不會成功,奮鬥才有希望,奮鬥才有未來。我們這群少年,始終堅信著自己就是成功的主人,這群少年用自己的奮鬥讓生命衝開了一切,向人生中邁開了第一步,雖然這只是一步,如果沒有這一步,哪來以後的步伐呢?這就是那群在自己的青春中奮鬥,永不言敗的少年!

奮鬥的青春,最美!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5

青春,正是人的一生裡最美好的時段,它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活力,就像四季中的春夏天,萬物甦醒,草木蓬勃生長呈青蔥色,正是茂盛時期,是四季裡最充滿希望的季節。青春看似遙遠,實則離我們很近。美國詩人朗費羅說過“青春是書的第一章,是永無終結的故事。”那對我們來說,青春,到底是什麼呢?

席慕蓉在她的詩歌裡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對我們來說,大概也是一樣的吧。我們總覺得自己正處於最為美好的年華,時間充足,所以不去努力,不去為未來的日子所擔心。總覺得自己剛剛向青春邁出一小步,慢一點沒關係。可是,這是青春啊。青春它啊,像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的時候,它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青春和春天很像,都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活力。它是自然界裡的新生季節。青春,是人生的新生季節。但是阿,這一年的春天過去了,還有第二年的春天。而青春過去了,就不會再有第二個青春了。青春一去就不會回來了。它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在你不注意它的時候,轉瞬即逝。所以啊,當我們擁有青春的時候,一定要每天很好的使用它,珍惜它,否則它就會很快的消失。

青春,像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每個人生下來大概都有一張白紙,每個人的白紙看似相同卻又十分不同。每個人的白紙大概看起來外表一樣,但內容卻大相徑庭。有的人的紙上的是美好的,完整的,清晰地。但有的人的紙上卻是胡亂的,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我們每個人的畫紙一樣,但是各自的畫筆和描繪方式大為不同。每個人在自己的白紙上揮灑上不同的色彩。當每個人揮灑上自己的色彩時,每個人的影象都已經定型了。你可以畫出自己想要的色彩,它可以是美好的,模糊的,很多樣的。看你想去怎麼畫出屬於自己的色彩。所以你青春上的白紙會畫出怎麼樣的色彩,就看你怎樣去描繪。青春應該像一隻不知歸路的南雁。為了自己的追求,一個勁的向南飛,不知疲憊是什麼,後悔是什麼。為了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夢,即使是遍體鱗傷也無所謂。我們就應該像那一隻不知歸路的南雁,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去追求。更何況我們的青春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即使這一路你會走的很艱難,很累。但是路的盡頭,是你的夢想,是你所追求的。即使很累,又或者是遍體鱗傷,但是結局是好的,可以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成為一個曾經別人口中優秀的人,何嘗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你想到了自己的青春,不是後悔沒能抓住青春,而是慶幸自己很好的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並不覺得遺憾。

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在你不珍惜的時候轉瞬即逝。青春是一張白紙,你可以揮灑出自己的色彩,但畫出怎樣的色彩,全靠你自己去描繪。但青春更應該像一隻南雁,為了自己的追求不顧一切。年輕只有一次,青春不能重來。我們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別浪費你的青春和元氣。不讓自己留遺憾。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6

近日,冶金村社群黨委組織黨員幹部觀看“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4週年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並通過座談交流、互動分享的形式深化學習效果。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4週年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由“序”、“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復興”、“人間正道”五個板塊構成,按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時間順序,逐年展示取得的偉大成就。黨員們紛紛表示,“通過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4週年大型成就展,我為國家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深切意識到新時代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7

我是一節“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無”的小電池。我的家族成員可多了:有小巧玲瓏的“鈕釦”小妹妹,有身強體壯的“一號”大哥哥,還有各式各樣、身材苗條的“手機伴侶”表兄弟……我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可是在人們忙著進行環保大行動的時候,卻忽視了我們的去向和未來。忙碌的人們啊,請聽我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訊業的發展,人們使用我們的機會越來越多了:手機、學習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等,都需要我們作電源,所以我們可受歡迎了!但是,當我們身體裡的能量用盡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對待我們的呢?你們對下面的情景一定不陌生吧: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和其它的塑料瓶、玻璃罐、廢紙盒、爛菜葉、剩菜剩飯等等一起被裝在一個垃圾袋裡,然後被丟進了一個又髒又臭的垃圾箱。接著,垃圾裝運車又把我們運到了垃圾處理廠,我們在裡面被擠來擠去,壓來壓去,一個個被搞得頭破血流、穿腸破肚,身體裡的汁液也隨著我們不同的去處而流到不同的地方。大意的人們呀!你們可知道,我們對你們的危害就從此開始了。人人聽力網

我們的一個“一號”大哥爛在地裡,就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個“鈕釦”小妹妹爛在水裡,就可以使600噸水無法飲用,這可是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啊!對人類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在我們的廢舊集體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它們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汙染地下水,然後再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地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有的還能夠致癌,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和生命!

怎麼樣?沒有想到吧!我們真的不想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想避免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很多辦法的,比如:你們要養成垃圾分類處理的好習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以及金屬製品要分類放,這樣就能夠做到合理的廢物利用,記得有一位法國的哲學家說過:“垃圾是擺錯了位置的財富”,由此可見垃圾的利用價值。最好再能為我們設立一個專用的回收箱,把我們統一集中在一起,等待工人叔叔對我們的再利用處理。商店裡的叔叔阿姨,你們也可以在出售我們新夥伴的同時,收回我們的舊夥伴,為它們找回自己的家,“以舊換新”的辦法肯定會得到人們的支援。

變廢為寶,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我想這可是人類環保事業中的頭等大事。你們說,我說得對嗎?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8

共青團員是團的細胞,團組織的主體,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是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講理想,做一個仰望天空的人

周恩來總理曾說過:“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一個人無慾無求,安於現狀的人,是永遠也不會進步的。當我們有了理想,有了追求,我們便有了前進的方向。

講理想,要求我們要有目標,並要為這個目標努力奮鬥!

二、立潮頭,做一個敢於擔當的人

在21世紀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年代,身為團員的我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因此,我們要勇於挑起自身的責任,有擔當。更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幹好本職工作。

立潮頭,要求我們關鍵時刻,稚嫩的肩上也能挑起重擔!

三、不保守,做一個緊跟時代的人

時代在發展,我們也要不斷進步,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不保守,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搞標新立異,我們要有自己的個性,在保持個性的同時,還要保持一名團員應有的行為,應有的精神。嚴守紀律,勤奮學習,積極工作。

不保守,要求我們面對新事物,要用創新精神來洗滌心靈!

四、肯付出,做一個甘於奉獻的人

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可以收穫的人。要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就必須學會付出,無數革命先輩們在為了祖國的解放與發展建設中流過汗,流過血,獻出生命。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作為繼承人,要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辛勤的汗水撒遍千里鐵道線上的每一個角落。

肯付出,要求我們對待工作,要將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

要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歸納出來主要就是有理想,敢擔當,不保守,肯付出這四點。前方的路不再遙遠,讓我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優秀的共青團員吧!

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_關於澳門迴歸24週年感想 篇19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對澳門來說,要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的選擇。20__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和“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將為澳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圍繞“一中心”建設,澳門已經組成了《促進澳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聯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的構建工作。圍繞“一平臺”建設,澳門可利用國家對澳門建設葡語系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支援,發揮澳門在稅務、法律和資金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協助內地企業拓展葡語國家市場及葡語國家企業進入內地市場,促進中葡經貿雙向合作。

把握新時代新機遇,背靠祖國,放眼世界,積極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與內地省區市的互利合作,開拓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新天地,“多彩”的澳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