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精選19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9W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

伍淑清在訪問中表示,香港近期風波暴露出的一大問題是年輕人的思想狀況。她指出,政府長年對年輕人國民教育的忽視,導致很多年輕人完全被社交媒體洗腦,成為反政府、反體制和反中國的人,這將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她認為,社會已經失去整整兩代年輕人。伍淑清表示:“我會放棄(這些年輕人了),不會再浪費時間去跟他們講什麼,因為他們的腦子已經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事情。”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另一方面,伍淑清亦在訪問中亦批評香港部分公務員自稱“政治中立”,所以面對社會危機什麼都不管,有些人只考慮自己的飯碗,甚至還有一些公務員參加反對政府的遊行。伍淑清認為前些天懷疑參與非法活動被捕的海關、律政司、醫生等人員,“他們既不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也不清楚什麼是合法的,(就是)一窩蜂。”

經濟下行週期至少三年

日前,香港政府公佈今年第三度本地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下降2.9%,為10年來首次下跌。伍淑清認為,今年十月香港的經濟資料只會“更慘”,而明年二三月份可能要比今年年底更差。她說,香港的旅遊高峰期是七月到十一月,但現在酒店入住率只有20%,很多店舖關門,內地、外國遊客來的人都少了。

伍淑清相信,香港經濟的“下行週期”恐怕至少要持續三年。她感嘆道,深受其害的香港商界其實應該站出來做些事情,可惜現在敢站出來講的人還太少。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精神?按理說精神這東西是不會消滅的,但為什麼要等到十幾年或者說幾十年之後,“女排精神”才再次發揮了它的魔力。這次勝利,到底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勝利,還是這批大長腿可愛姑娘們的勝利?

“女排精神就是以拼搏為核心、以實力為基礎”。這是老女排在比賽中傳達給觀眾的一種感覺,拼搏精神,尤其是面對強手不畏懼,不膽怯,放的開,能把實力發揮出來,能把對手拼的害怕自己,直到反敗為勝。”這是我在網上搜索到的女排精神的詮釋,它強調的是以實力為基礎。

對於“女排精神”,郎平在奪冠後說:“我覺得不是靠講故事或者什麼心靈雞湯能解決的,關鍵還是從平時的訓練中就嚴格要求。”她強調的,也是實力。

這次奧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勝利,不如說是中國女子排球隊硬邦邦的實力的勝利。這幫大長腿漂亮姑娘們經過刻骨的磨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如郎平所說,他們的勝利跟什麼心靈雞湯沒有半點關係,憑藉的完全是平時嚴格的訓練。

奧運會是世界頂尖的體育賽事,每一支隊伍都代表它的國家,每一支隊伍都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拼搏奮進的精神,但比賽比的從來不是口號、不是精神、不是故事,比賽比拼的從來只是實力。

中國女排在80年代五連冠之後,跟人拼精神拼了幾十年,結果經歷了中國女排精神籠罩下的長時間的混沌低谷。直到今天,才又憑藉過硬的實力走上了巔峰。恭喜中國女排,也希望女排精神永遠的傳承下去。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3

11月27日上午,縣司法局召開葉連平老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報告會,機關、司法所全體工作人員參會,報告會邀請到“全國道德模範”葉連平老師和卜陳學校校長居平樹前來宣講,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五巡迴指導組組長柯孟生、政法委副書記李慶敏同志參加。

報告會上,由居校長介紹了葉老師的學習工作經歷和先進事蹟。從在職期間三尺講臺的故事,到退休後開設“留守兒童之家”,免費為留守兒童補課,出資成立“葉連平獎學金”等等。

而後,葉連平老師則講述了他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普通的基層黨員,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的生動案例。並在會場上激動地讀起學生送的教師節祝福語。葉老說,“榮譽是什麼?是對自己的鞭策,鼓勵,是前進最大的動力!”“人不能與草木共腐,不能醉生夢死,要有所為!”,我們作為政法系統戰線上的幹警們,任務非同一般,責任重大!

報告會生動再現了葉連平同志一心為民的質樸情懷。內容生動,極富感染力,深深渲染了每一位在場的同志。

局黨組書記、局長耿廣義主持會議。要求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緊緊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將學習葉連平同志先進事蹟與當前工作相結合,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立足崗位,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為開創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4

1990年,延遲兩年退休的葉連平還是離開了講臺。在很多人看來,辛苦大半輩子,總算可以歇歇了;但葉連平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退休後,附近學校但凡有老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第一時間出現在學生們面前,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就這樣代課,一晃又是10年。20__年,葉連平正式創辦“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節假日免費給孩子們補課。19年來,1000多個孩子從這裡走出;現在還在上課的,仍有156個。

“讓學生親眼看看,比上課講多少次印象都深”

這天,葉連平特別高興,他的學生江明月來看他了。“我不叫他老師,叫他爺爺。”江明月笑著說。20__年,江明月還是卜陳學校七年級的學生,因為語文老師臨時有事,她遇到了來代課的葉連平。家訪中,葉連平發現江明月的家離學校太遠了,覺得江明月每天把大量時間花在路上,影響學習,就和她父母商量,讓孩子住到自己在學校附近的屋子去。

從此,江明月在葉連平家,一住就是兩年。“葉老師輔導我的學習、照顧我的生活,還聯絡不同科目的老師來幫忙。”江明月說,“一次家訪改變了我的人生。”如今在南京工作的她,每當有空就回來探望爺爺。

像江明月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

1993年,葉連平到縣辦中學代課。“48個人登記在冊,教室裡只有22個人,這怎麼上課?”45天,他騎自行車跑遍了48個學生的家,勸家長、勸學生,硬是把學生湊齊了。畢業那年,這個班有11個學生考上中專,而另一個平行班只有3人。“不家訪,怎麼能完全瞭解學生的情況、怎麼能把他們教好啊!”葉連平說。

將近20年,他就這樣騎著自行車,奔波在去學生家的路上,直到幾年前不慎被撞傷,查出腦溢血加腦膜炎……“現在腰有些直不起來,出不了遠門,騎不了自行車,累的時候只能坐在板凳上給孩子們講課、批作業了。”葉連平有些遺憾。

“老師的工作,絕不止在三尺講臺上。”這是葉連平堅持的理念。他還有個規矩:每年帶孩子們外出遊學兩次,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烈士陵園,花的都是自己微薄的退休金。

“有一次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很多孩子都哭了。”葉連平說,“讓學生親眼看看,比上課講多少次印象都深。”

“我沒有那麼亮,能做的微乎其微”

“曹冬霧,家庭困難,600元;王妹,父病母離異,600元……”一張鮮豔的紅紙貼在牆上,這是20__年葉連平獎學金的發放公告。

20__年,葉連平同烏江鎮政府、卜陳學校三方籌款6萬元,成立了和縣烏江愛心助教協會暨葉連平獎學金。目前,獎學金的規模已達30多萬元,發放了7屆,惠及132名學生。

“原想等我‘走了’以後把積蓄捐出來做點事,但現在就實現了,我很高興。”葉連平說,隨著自己的事蹟被傳揚開,不少學校邀請他去講課,不少人來捐款捐物,他把錢都投入到獎學金裡。

葉連平也和很多高校建立了聯絡,每年寒暑假都有大學生來。“之前有香港大學的學生來代課,他們的宗旨是快樂英語,寓教於樂,給我很大啟發。”葉連平說著,翻開了自己破舊的筆記本,檢視著記錄。

王簡是合肥市一所幼兒園的老師,20__年暑假,作為巢湖學院的一名學生,她來這兒支教過。“我以葉老師為榜樣,努力地工作。”王簡說。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牆上掛滿了錦旗和獎狀,其中一個寫著:“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葉連平搖搖頭說:“我哪是什麼燭光,我沒有那麼亮,能做的微乎其微。我充其量是隻螢火蟲,因為失去的時間太多了,怎麼也補不回來,我只想追趕時間……”

一天上課結束,葉連平倚在門口,微笑著望著孩子們蹦蹦跳跳遠去的背影,眼神裡,滿是欣慰和期許……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5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盧永根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帶領團隊研究水稻的雜種不育性,並和助手張桂權一起提出了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概念,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目前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1983年起,盧永根開始擔任華南農學院院長、華南農業大學校長,一干就是20xx年。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盧永根這樣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黨員,再校長,後教授。在20xx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

學習盧永根院士精神的愛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學習他胸懷坦蕩,做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大寫的人;學習他一生勤儉甘願奉獻,燃燒自我的蠟燭精神;學習他的愛崗敬業精神,為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的愛國情懷;要結合我們的專業實際,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無數英模前輩為榜樣,不懈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要用堅定的愛國信念武裝自己,用嚴謹的工作作風塑造自己,用樸實的生活態度修飾自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時代楷模,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銘記於心,並且以他們為榜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使命。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6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學農愛農為農,四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態度致力於科技示範扶貧、教育培訓扶智等,帶領瀾滄直過民族“拉祜族”農民走上生態脫貧致富之路、綠色發展之路。

蒿枝壩村是一個以拉祜族為主的邊境“直過民族”小村寨,那裡地處熱帶雨林區,溫度高、日照長、水資源豐富,人均可利用土地多、種植條件好。但因為沒有技術、沒有產業,當地群眾素質型貧困問題突出,良好的自然條件並沒有利用起來。20__年,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瀾滄縣,60歲的朱有勇到這兒長期駐村,他和團隊在當地推廣冬季馬鈴薯無公害超高產技術,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種、如何賣;帶領團隊根據三七的生長髮育自然規律,模仿三七生長的環境創立仿生技術,最終克服了連作障礙;開設馬鈴薯種植、林下三七種植、畜禽養殖、中草藥材種植等培訓班,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理論、教生產,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種植……5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用科技力量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成為全國科技扶貧的典範。

朱有勇說,“我不過是一名農民院士,農民在前,院士在後”。我們要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把工作幹在貧困群眾的心坎上,用切實的行動幫助困難群眾脫貧增收,早日讓各族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7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20xx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為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為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為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鬥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最佳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傳承者。本站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20xx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專案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願意為女排奪冠刷屏!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8

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漲,淮河發生20__年第1號洪水,____20日0時18分,淮河王家壩閘達保證水位,且仍處上漲態勢。________王家壩,地處河南、____兩省交界處,是淮河上中游的分界點,建在這裡的王家壩閘,被認為是淮河防汛的“風向標”,有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稱號。____20日8時32分,接國家防總命令,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蒙窪蓄洪區啟用蓄洪,這是1953年建成至今,王家壩閘第16次開閘蓄洪,千里淮河第一閘全力開閘放水,沃野千里的阜南濛窪蓄洪區瞬間變成一片澤國。濛窪地區人民為削減淮河洪峰、保衛淮河安瀾作出巨大犧牲,時隔13年,“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壩精神”再度感動眾多網友。

這就是王家壩精神!向____人民致敬,洪水無情人有情,洪水來得猛,地裡的莊稼都給衝沒了,上保河南下保江蘇,保住了整個華東地區,阜南王家壩的百姓只能連夜撤離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園,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很感動;

歷史至今,王家壩每一次開閘洩洪,都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堅固的閘基上,至今仍有洪峰通過的印記。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濛窪百姓的犧牲與奉獻。幾十年來,幾代阜南百姓用開閘蓄洪的壯舉詮釋了“舍小家為大家、舍區域性顧全域性”的偉大意義,也用奉獻、堅守、不屈與樂觀,展現出____人民的濃厚家國情懷。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9

洪水進家園,良田變汪洋。____20日8時31分,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滾滾淮河水又一次流進濛窪蓄洪區。這是濛窪蓄洪區第16次開閘蓄洪,王家壩人再一次用開閘蓄洪的壯舉,詮釋了“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面對蓄洪,王家壩人這樣說——“為了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我們王家壩人義不容辭。”“請黨和政府放心,我們絕對服從命令,顧全大局。”“我是老黨員,我帶頭撤離。”“人在堤在,洪水不退我們不退。”

王家壩閘開閘蓄洪的訊息,經中央、省、市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出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有人感慨、有人淚目,凝聚起同舟共濟的拳拳力量。

有一種感動在心頭——網友“春風十里不如你”:“舍小家為大家”,這六個字對於淮河沿岸的蓄洪區來說很沉重,從小不明白莊臺的意義,長大才明白是世代人的付出。網友“趙振宇”:每一次看到濛窪人民為了防洪撤離的場景,都久久難以平復心情,希望可以多給他們一些幫助,共同渡過難關。

有一種牽掛在縈繞——網友“假裝”:這裡是我的家,敞開胸懷的王家壩,每一次艱險來臨的時候,不計較得失代價。網友“一塊咕嚕肉”:為王家壩點贊,洪水無情王家壩有情,願洪水早日退去,願你們早日重返家園。

有一種精神在傳遞——網友“頂影”:王家壩人“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網友“善於知足”:最淳樸善良的農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淳樸的文字,厚重的情誼。王家壩精神是王家壩幾代人努力奮鬥積累的寶貴財富,是潁淮兒女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全國各地網友的關心和關注,激勵著蓄洪區人民不怕困難,戰勝洪災,守護家園、奮力前行。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0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亦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35年前,盧永根院士在名為《把青春獻給社會主義祖國》的報告中,寫下這些話。

1952年作為華南農學院的首批學生,盧永根院士在這裡遇到了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丁穎先生,從此與作物遺傳學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去世前他都依然在進行水稻研究。67年,盧院士把一生獻給了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事業,盧院士這一生的身份很多,是老師、是校長、是黨員,但是即使身兼數職,他依然對水稻研究熱情不減,在人跡罕世之處的野生稻旁邊笑得像個孩子。將一生奉獻給自己研究的事業,專注、熱情、不問結果,這是盧院士留給我們的感動。

一輩子很長,上萬份的水稻種質資源、數不清的資料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一輩子又很短,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毅然投身祖國的革命事業,為了水稻研究、農業領域人才培養鞠躬盡瘁,幾十年如一日。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的國家從貧窮落後被捱打到如今在世界大舞臺上擁有強有力的話語權,這歷史洪流中有許許多多盧院士這樣的人在默默貢獻。在感動的同時作為基層扶貧一線的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脫貧攻堅已經進入了決勝的關鍵時期,長期奮鬥在扶貧一線難免會有疲勞,想放一放、想鬆一鬆,夜深人靜時難免懷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有實效,因此學習盧院士這些前輩的事蹟,學習他們遇到困難不懈怠,不將成績掛嘴邊的精神,在扶貧事業中詮釋人生的意義,將為人民服務踐行在每一個日夜中。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1

六月份以來,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於超警戒水位,____、____、____、____、____、江蘇、浙江、貴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在關注防汛救災的新聞中,我聽說了有關王家壩的故事。____20日,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閘”的阜南縣王家壩閘的13孔閘門全部開啟,洶湧的淮河水自上游衝向淮河濛窪蓄洪區……為保淮河安瀾,自1953年建成以來,這已是王家壩第16次開閘蓄洪。使命催徵,“王家壩精神”再一次閃亮在抗洪一線,感動了全國人民。

學習“王家壩精神”,就是要學習蓄洪區群眾舍小家為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____20日8時32分,滾滾淮河水流向蒙窪蓄洪區,3.3億立方米的蓄洪量,十幾小時內將淹沒蓄洪區內4個鄉鎮,77個莊臺將變成水中孤島。“為了上下游的安全,這點苦咱願意吃。”這是蒙窪區鄉親們樸實而真切的話語,在村民們的心裡,開閘蓄洪已經習以為常,雖然也會心疼被洪水淹沒的莊稼,心疼自家魚塘裡的魚,圈舍裡的雞鴨牛羊,撤離轉移更有著諸多不便和麻煩,但一想到自己的犧牲能換來更多人的安居樂業,便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再多的付出也值得。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深厚感人的家國情懷和舍小家為大家的勇敢擔當,我們的國家才會戰勝每一個危難當頭的時刻,以奮發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學習“王家壩精神”,就是要學習蒙窪人民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由於頻繁受洪澇影響,蓄洪區傳統農業發展受阻,農民群眾收入一度成了難解之題。最初曾謀劃發展大棚蔬菜,但幾經嘗試,由於頻繁遇洪遇澇,常常是無功而返。儘管飽受水患之苦,但王家壩人並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坐等救濟,而是發動智慧努力尋求化解洪水災害的出路。王家壩人總是說“國家要管的地方太多,我們不能躺在國家的懷抱裡等米下鍋。”在經歷多次失敗後,終於巧闢蹊徑,走水路、發水財,在致富門道上念起了“水經”——大力種植喜水的杞柳,走起了柳編產業之路。除了柳編,阜南縣政府還和蓄洪區的百姓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地發展了板鴨、毛豆、蘆蒿等多種產業。面對困局,王家壩人不等不靠,不怕艱難險阻,積極探索,勇於嘗試,變劣勢為優勢,走出了一條發展特色經濟,建設美好家園的幸福之路。

學習“王家壩精神”,就是要學習幹群同心、團結奮戰的同舟共濟精神。在王家壩蓄洪區內有耕地面積19.74萬畝,區內居住人口19.5萬人,自19日接到國家防總開閘放水的命令,在短短24小時之內,要組織安排好群眾撤離,迎戰洪水,是巨大的責任和挑戰。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蓄洪區各級領導幹部靠前指揮,幹部群眾堅守一線、巡查防守,很多村民自發巡堤,幫助人員撤離和物資搬運,搶在20日凌晨之前,蓄洪區居住村民全部安全轉移。開閘蓄洪後,消防官兵、預備役部隊、通訊、醫療等部門緊急馳援,各方積極調配救災物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生活有序。

王家壩是用鋼筋水泥築就的防汛救災堤壩,更是用無私奉獻築就的強大“精神堤壩”,幾代阜南百姓用開閘蓄洪的壯舉詮釋了舍小家顧大家,舍區域性顧全域性的偉大意義。堤壩在完成著它的使命,而把王家壩精神傳承下去則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2

中國女排的這塊金牌,無疑是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塊;女排這場決賽,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多中國人觀看的比賽。不靠明星,不比段子,比賽本身就是最吸引人的看點。不分年齡和地域,多少人屏息凝神,同此歡樂。這就是體育的價值、競技的魅力。

在某種程度上被碎片化資訊和娛樂段子分流了注意力的本屆奧運會,這樣單純地享受比賽的樂趣,是久違的美好體驗。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還重新喚醒了一個詞,女排精神。也讓今天的年輕人真切體會到,體育比賽所能帶來的巨大振奮和凝聚力。女排所代表的理想主義和拼搏精神,在這一刻滿血復活。

當然,如郎平所說,單靠精神不可能贏球,實力基礎、刻苦訓練和指揮佈陣,都是必不可少的獲勝因素。但是,在進入奧運決賽圈的隊伍中,中國女排實力並無絕對優勢,隊員陣容還曾飽受質疑,能夠一路戰勝強手巴西、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臨場的那種精氣神,就顯得非常重要。敢於勝利、永不放棄、團隊協作,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女排精神。而這種精神,在今天並不過時。

對本屆奧運之旅,女排精神首先是一劑清醒劑:既然上了奧運賽場,目標就要盯著第一,就要敢於勝利。很多人都感覺到,這屆奧運會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觀眾,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有人說是歷史性的轉折:對金牌看得沒有那麼重了,不再盯著獎牌榜“金金計較”;評價一個運動員,也不再只繫於一次比賽輸贏。甚至有人說,運動員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勝過一萬枚金牌”。

我們當然理解,後者只是一種修辭手法,是出於對錦標主義、唯金牌論的逆反。不再金牌至上、運動員更加個性多元,也是一個國家自信成熟的表現。但是,由“唯金主義”到“金牌並不重要”,好像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不唯金牌不等於不要爭金牌,寬容失敗不等於寬容怯懦、懈怠。

這畢竟是奧運會,不想爭第一,就沒必要去賽場,不全力爭取勝利,是對對手和隊友的不尊重,也是對奧運精神的褻瀆。女排的奪冠之路並不輕鬆,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但要知道,在奧運這個頂尖賽場,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得第一。孤獨求敗如中國乒乓球隊,主教練劉國樑也說自己如履薄冰、夜不能寐。那些雖敗猶榮的傳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已經竭盡全力。

女排精神的另一個重要內涵,就是集體主義和團隊協作。在三大球這樣的團體專案上,集體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即便是一些賽場上“單打獨鬥”的專案,同樣離不開團隊的作用。任何一個奧運專案,都離不開教練、領隊、陪練,離不開協會和專業人員,還需要更多的後備力量和群眾基礎。不管是作為公共事業的運動員培養,還是西方一些參賽“個體戶”,其實都離不開背後的團隊和社會支援系統。

談論女排精神,繞不開的還有愛國主義。出於對舉國體制的反思,以及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很多人不喜歡把體育比賽和“愛國”掛鉤,甚至把“為國爭光”只當成套話和空話。但是,國際性體育賽事,確實是和平時期展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國民風貌的視窗,也與國家形象和榮譽息息相關。

積貧積弱和“東亞病夫”的時代自不必說,即便在很近的時代,體育比賽經常起到提振民族士氣的巨大作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希望的田野上”,老女排催生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呼喊;奧運第一金、女排五連冠,都在中國歷史上寫下濃重一筆。當今世界,體育健兒奧運賽場奪金,仍是為國家增加榮譽。

奧運會以國為單位參賽,得第一的要升國旗、奏國歌,這些儀式感,都在強化國民的歸屬感榮譽感。不僅是中國強調這些,即便在所謂“個人主義”的美國,也是如此。美國人對金牌的重視,不見得比別國遜色,金牌榜早就是第一了,還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申訴的機會。還有運動員因為奏國歌時姿勢不到位,被網友指責“不愛國”。

雖然金牌不能代表一切,但一個國家在奧運會上的成績,也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尤其是逐漸剝離舉國體制和“盆景專案”之後,奧運會成績也越來越能反映一個國家的公眾體育水平,進而反映國民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而且,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表現出的頑強拼搏、勇爭第一的精神,也會灌注到全社會,融入整個民族精神之中,成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搞競技體育,需要過關斬將爭第一,更不能少了這種精氣神。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3

葉連平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的一名鄉村教師,為鄉村教育奉獻了40多年,退休後堅持為學生義務輔導,自費開辦家庭課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如今91歲高齡的葉連平仍堅守在講臺上。

這就是葉連平在20__年創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當時村裡的留守兒童作業無人輔導,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剛退休不久的葉連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從自家30多平米的舊屋裡擠出一間房子,掛起小黑板,辦起了小課堂。

和時間賽跑 為孩子傾盡所有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受到大家歡迎,很快就由一個班變成了兩個班,村裡不同年級的學生都來這裡學習,葉連平經常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尤其是在退休後,葉連平自費開辦家庭課堂 “留守兒童之家”,堅持為學生義務輔導。20__年,還設立“葉連平獎學金”,在社會各方的支援下,累計發放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32個留守兒童。葉連平對自己卻極其節儉,目前仍然住30多年前的老平房裡,他穿的衣服中,有一些還是60多年前的。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4

____20日上午8時32分,____省____市阜南縣王家壩開閘放水,這是自1954年建成以來第16次開閘蓄洪,上一次開閘還是在20__年。開閘前當地迅速制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群眾安全撤離,群眾們服從安排、有序撤離的場景刷爆了各大視訊客戶端。阜南縣濛窪蓄洪區的群眾為了保護上下游的人民的安全,用開閘蓄洪的無畏壯舉擦亮了“舍小家為大家、舍區域性為全域性”的“王家壩精神”底色,再一次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無私無畏、勇於擔當的奉獻情懷。

蓄洪只是一個詞,對於王家壩百姓來說,卻是真真切切的付出。每當淮河抗洪進入最危急的時刻,濛窪蓄洪區的人民就會用開閘蓄洪的壯舉詮釋“舍小家為大家、舍區域性顧全域性”。在王家壩長大的網友感受更為真切,一位網友表示:我是一名濛窪地區土生土長的娃子,至今經歷過多次蓄洪,舍的是我和我的親朋的小家,損失慘重,是為了壩外人民的安居樂業。人民至上、多方協調,針對2千多人的轉移,更要做好後續的補助扶持工作。王家壩人民所作的犧牲,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黨和國家不會忘了他們,人民不會忘了他們。

今天,同樣面對肆虐的洪澇地質災害,我們有信心戰勝困難、勇往直前,我們有信心消除水患、保民平安。因為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及深切關心,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力支撐和優勢保障,我們有形成於抗洪鬥爭一線的偉大“抗洪精神”的有力鼓舞和科學指導,我們有樸素平凡但篤定團結的人民群眾的強大力量。請相信,無論無情的洪水再怎樣肆虐,都無法阻撓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的步伐,我們一定會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乘風破浪、奮力前行!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5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__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執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0__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衝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三是金融風險加大。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投資者造成嚴重干擾,導致預期不穩,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金融市場動盪。而疫情衝擊下企業、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產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資產損失,並進而威脅金融穩定。四是內外經濟失衡。疫情衝擊給進出口造成重大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疫情也會影響資本收支平衡,引起匯率波動。此外,世界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增長、負利率、負油價、負收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風險。鑑此,中央及時作出新的安排,在紮實做好“六穩”的基礎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務,形成了“六穩”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6

20xx年8月21日,相信億萬中國人都會在電視機旁為中國女排加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奪金的中國人都會一遍又一遍地欣賞著那激動人心的激戰時刻。人們興高采烈地評論著、分析著,不約而同地讚美女排精神又回來了!作為一名老青年志願者,我再一次從女排奪金中獲得了啟示,再一次從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麼?有很多。它是一種寶貴的體育精神,頑強拼搏,科學訓練,在競技比賽中永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精神更是一種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們很好地詮釋了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隨著中國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會給處於不同社會位置之中的中國人帶來更多的啟示與觸動。那麼,女排精神會給我們這些志願者帶來什麼呢?從中國女排逆轉巴西隊、荷蘭隊之後,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特別是今天中午慶祝女排奪金、下午志願實踐之後,我決定開始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把它概括為學會經受三個考驗:

首先是要學會經受時間的考驗。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種考驗更為長久,更為公正。本次中國女排奪金的靈魂人物就是主教練郎平。32年前郎平作為中國女排隊員贏得奧運冠軍;32年後,作為主教練再一次率隊奪冠。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長度的三分之一來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因為她看準了,因此無論順逆,她都義無反顧。其實,包括志願服務在內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時間是最公正的試金石,大浪淘沙見真金。20xx年前,中國青年志願者高舉起學雷鋒志願服務的旗幟,今天我們傳承著光榮的志願精神。在困境中,讓我們堅持、再堅持一下;在勝利前,讓我們前進、再前進一步。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美好社會也一定會在時光大道上等待著我們的到來。

其次是要學會經受信心的考驗。信心比黃金還要寶貴,這種考驗更為嚴峻,更為現實。這次中國女排奧運會奪金是在時隔20xx年(20xx年雅典奧運會)後,再次站上奧運最高領獎臺。這期間中國女排經歷了什麼?有成績進步的喜悅,也有墜入低谷的苦惱,但中國女排始終沒有失去寶貴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女排優秀隊員前仆後繼、繼往開來。當代中國的志願者生逢其時,黨政重視,社會支援,志願服務前途光明,這種態勢成為廣大志願者信心滿懷的強大後盾。但我們也應看到,中國的志願服務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志願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荊棘,仍然需要時時與信心相伴。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遠;對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換心;對社會有信心,相信人間正道,中華夢圓。

最後是要學會經受身體的考驗。身體是事業的根基,這種考驗更為直接,更為重要。56歲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帶領隊員重奪奧運金牌,給國人帶來了更多的鼓舞,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期待。國內很多媒體賽後都期望郎平能夠帶隊參加20xx年的東京奧運會,在東京實現中國女排輝煌的圓滿輪迴。我們都祝願郎導能夠精力充沛地為中國女排再次圓夢,同時也知道下一次她所經受的考驗會更多,最為直接的就是身體的考驗。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大家還記得我們青年志願者與共和國的偉大約會嗎?等到2049共和國百年華誕之際,我們這些當代的青年志願們將在志願服務中再次相聚,共同來見證偉大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與和諧,共同見證中國夢夢想成真的偉大時刻。因此,為了我們所忠愛的志願服務事業,為了我們的親人,為了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衷心祝福大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衷心希望我們能夠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7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國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蹟有顏色,那麼一定是中國紅”……當近10億中國觀眾聚焦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當全世界華人矚目這場意義遠超體育競賽的巔峰對決,一份久違的感動像閃電擊中億萬觀眾,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響每個中國人的心扉。

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讓人憶起曾經的光輝歲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榮獲世界冠軍。咚咚的“鐵榔頭”,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提振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支光榮的隊伍不僅是競技舞臺上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勵志榜樣。“三連冠”“五連冠”,在那個國門剛剛開啟、人民呼喚精神力量的時代,中國女排以她們無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巔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幟,讓世人看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愛國精神、自強意志,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能創造怎樣的奇蹟。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價值標籤。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正如主教練郎平所言:“中國的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要看到這些隊員努力的過程。”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內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歷史是現在跟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流。今天的中國,時代正開啟一幅全新的場景,衝頂更需要堅強的意志、精神的偉力。面對決勝全面小康的艱鉅挑戰,面對困難眾多的經濟新常態,我們依然要發揚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去解決眾多“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去化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去應對暮氣日長、銳氣漸消的挑戰,為民族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

“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勇毅去拼搏去奮鬥。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頭,涉過經濟轉型升級的險灘,都需要發揚女排精神,去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

壯哉,女排精神!加油,中華兒女!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8

____20日8時32分,王家壩閘開閘洩洪,滾滾淮河水流向蒙窪蓄洪區。這座位於____省____市阜南縣的王家壩閘被譽為“千里淮河第一閘”,自1954年至今,先後16次開閘洩洪,20__餘居民連夜撤離,用實際行動為新時代下的“王家壩精神”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名基層鄉鎮幹部,在被這種精神感動的同時,驀然發現,自己身邊也有這麼一群人,秉持著這種精神一路前行……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基層幹部舍小我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夫妻異地工作,孩子他鄉上學,一個人過著單位、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這是多少基層幹部的真實寫照。從剛出校門的稚嫩青年到兩鬢斑白的鄉鎮幹部,在農村這塊廣袤的土地上,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貢獻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他們可能缺席了孩子的家長會,忘記了愛人的生日,甚至錯過了在父母病床前最後盡孝的機會,只因為工作需要他們,群眾需要他們。“為人民服務”是基層幹部入職工作時許下的錚錚誓言,舍小我為大家便是他們無悔的選擇。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是基層幹部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超然智慧。月有陰晴圓缺,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基層工作也是如此。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工作是最講究自然規律的,何時種植水稻,如何預防家禽患病,怎樣幫助果樹提高產量,都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指導。作為基層幹部的他們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當好技術員、指導員、宣傳員,幫助群眾發展科學化現代農業,既提高農產品產量又確保農產品質量。世上萬事萬物皆離不開一個“理”字,做群眾工作也是有規可依有距可循的,處理糾紛化解矛盾,他們講“情”更講“理”,找準問題重點,抓住關鍵環節,一舉擊破。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是基層幹部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無所畏懼。庚子年初,新冠肺炎在中華大地蔓延,千家萬戶閉門不出,談“疫”色變。作為基層幹部的他們,依然沒有退縮,為群眾分發口罩,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給獨居老人和生活困難群眾送生活物資,在各個巷道路口執勤站崗、測量體溫……防疫這一仗,在中華兒女共同努力下,我們贏了,基層幹部們笑了。七月連續的暴雨天氣使得全國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汛情,他們聞“汛”而動,再次挺身而出,冒雨轉移群眾,搶修基礎設施,組織災後重建,無數次在雨中跌倒,又無數次在雨中站起,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大堤。

學習伍淑清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9

“讓農民過好一點”是朱有勇的初心,而“農民院士”是各族群眾和社會各界給朱有勇最親切、最貼切的“暱稱”。朱有勇22歲考入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從此便與“三農”結下情緣;朱有勇2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便烙上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留學澳大利亞,任國家農業生物多樣性工程中心主任、博導,任國家973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獲得國際農業磋商組織優秀成果獎、雲南省自然科學研究一等獎等國際、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4項,主持完成863、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國糧農組織、亞洲發展銀行及省部級專案20餘項,研發技術累計推廣面積1億餘畝……太多學術和科研貢獻,太多頭銜與榮譽光環,但朱有勇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他選擇脫貧攻堅最前線作為他的新戰場。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60歲之前的朱有勇已經在科研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60歲之後的他主動請纓到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扶貧。為了交流,他從頭學習拉祜話;為了“扶志”,他進村入戶去動員;為了“授漁”,他他挽起褲腳,直接跪在田地裡示範種植;為了“扶智”,他先後收了1500個農民學生。蒿枝壩組寨子是他的“工作站”,迷彩服是他的“作戰服”。五斤重的“神奇土豆”,藥企搶買的“有機三七”,“冬閒田”變“致富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他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播撒到祖國的邊疆,讓科技扶貧的花朵在千家萬戶裡綻放,“農民過得好一點”的初心碩果累累。

“會種莊稼的農民”是朱有勇對自己的定位,“農民院士”是群眾對朱有勇的褒獎。“時代楷模”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鋒兵,是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心繫“三農”的“農民院士”。打贏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啃最後硬骨頭的決戰階段,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朱有勇這樣的榜樣,讓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汗水和血水揮灑在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的戰場上,把初心和使命踐行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舞臺上,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