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精選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6W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 篇1

每當站在意識的邊緣,俯瞰回憶的深谷,都有嚎啕大哭的衝動。昨天晚上和損友一塊兒看《頭腦特工隊》,儘管之前就被告知將是一部催淚之作,卻沒想到是這樣堅決的形式。總覺這兩年看的動畫片,都在講一個相似的故事,其中包含著對美好過去的無盡追懷和自我認同的不斷重建。儘管主題不同,卻有著相同的底色。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精選5篇)

《頭腦特工隊》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直接最完整地呈現這一主題的作品,沒有假託一隻玩具熊或一個童話公主,而是直接呈現了成長過程中美好記憶的一次次陷落。當小女孩拒絕迴應爸爸的玩笑時,淘氣島轟然傾塌,我身邊的陌生姑娘在啜泣,而我想要嚎啕大哭。

童年真的是在某一瞬間像爆破一樣消失的麼?小孩子可愛的瞬間,大多是不自以為可愛的,而從逐漸懂得“賣萌”開始,我們學會通過假裝來重溫童年時受到的寵愛,而童年也真正成為無法返回的孤島。

Bing Bong這個幼年幻想中的夥伴,和《玩具3》裡被拋棄的大熊,和《無敵破壞王》裡風光不再的糖果國王,甚至和《飛屋環球記》中受到質疑的冒險家有著許多共通之處,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擔心如果萊利是一個受到心理創傷的小姑娘,Bing Bong很可能會黑化為一個相似的反派人物了,然而受到呵護的萊利幻想中的夥伴是快樂而憨厚的,為了小姑娘的快樂它最終選擇消失在遺忘的深谷中。這樣的遺忘是如此地不知不覺,以至於我們幾乎從不會為忽視了某個幻想中的夥伴而愧疚。當樂樂趴在懸崖邊看到Bing Bong逐漸化為暗影,我拼命地從我的回憶的廢墟中搜尋那隻被我賦予過生命的小鹿氣球和被我想象成小馬的兒童自行車,是我拋棄了它們,還是它們離開了我?

為什麼不能永遠以過去的形式存在。為什麼每時每刻都在獲得新的記憶遺失舊的。到底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還是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天堂圖書館一般的記憶檔案館中的管理員啊,他們的銷燬記憶的時候不會難過嗎。或許皮克斯覺得回憶還是及時清理的好吧,即便是美好的回憶,留下了太多也會令人難過。《飛屋環球記》中的老人的故事,不是事情的另一幅面孔麼。人生於世何止是與童年、與舊友的不斷告別,人生於世本就是一場漫長的告別,遺忘的哀愁或許是時間的獎勵。把所有故事都戴在身上,才是旅途中最艱難的狀況吧。

然而這樣想也並不能讓我釋懷啊,真想跳進回憶的深谷中,重新看看每一個灰色的海洋球。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 篇2

這部腦洞很大的動畫片讓孩子更懂自己,我們更懂孩子

我一直很少讓小小兵看動畫片。

現在上幼兒園以後,有時老師會放一些教學的動畫短片,去接他的時候還看得津津有味,不想回家。

我發現好的片子可以給孩子很多想象力的啟發,於是也開始精心挑選一些優質的片子陪他一起看。

昨天和小小兵看了一位科學家推薦的《頭腦特工隊》,想不到一部動畫片竟然看得我老淚縱橫,不愧是皮克斯的迴歸神作。

20年,這部片子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豆瓣上評分是8.7分。

故事從小女孩萊莉出生後,第一眼見到父母開始。

她在父母的的呵護下慢慢長大,腦海中儲存著無數美好甜蜜的回憶。

當然這些記憶還與幾個萊莉未曾謀面的夥伴息息相關。

他們就是人類的五種主要情緒: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

樂樂是那個總想逗你開心的角色,自帶光圈上竄下跳,常年呼籲“嗨起來”,遇到困難口頭禪是“I can fix it”,我能搞定。

作為團隊的領導,樂樂協同其他夥伴致力於為小主人營造更多美好的珍貴回憶。

某天,萊莉隨同父母搬到了舊金山,骯髒逼仄的公寓、陌生的校園環境、逐漸失落的友情都讓萊莉無所適從,她的負面情緒逐漸累積,內心美好的世界漸次崩塌。

而這些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精彩的故事在她的大腦裡,一個有科學理論支撐,又完全虛幻的世界。

比如幻想樂園,有萊莉從小幻想中的好朋友——冰棒,帶她坐著火箭去月球。

抽象思維區,是個怪誕的地方,它能把想法、情緒統統壓成二維再到一維。

潛意識區,是個陰森的空間,關著一隻可怕的小丑。

記憶填埋場,則是深淵的記憶廢墟,掉到這裡的記憶,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為了幫助萊莉恢復正常,重新找回快樂,樂樂想方設法從遺忘區回到大腦司令部。

這個時候萊莉的個性小島逐漸崩塌,首先是淘氣島。

我們經常會責怪孩子太淘氣,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

卻不知道,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突然變得安靜了,懂事了,那是因為,他的世界裡構成個性最重要的一座島嶼被毀滅了。

調皮搗亂的時候,才是他們最快樂,最本真的自己。

個性小島是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決定因素,每個核心記憶點亮一座島嶼,映照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

溫暖的家庭生活,一起闖禍的好友,比賽得了獎——這些核心記憶組成了我們性格中的每一點。

每當失去一個核心記憶,性格中對應的那部分就會轟然消失。

這真有點讓我們這些大人細思極恐,一不留神,可能我們就毀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隨著家庭島,友誼島,誠實島......的逐漸崩塌,萊莉成了一個失去情感,離家出走的“叛逆”小孩。

隨著年齡增長,她大腦裡情緒的小人也在發生變化。

越小的時候,除了樂樂,就是怒怒最霸道,分分鐘跳出來噴火“燒死你”。

長大後,小時候不知道有什麼作用的憂憂,總是悄無聲息的出現,讓你痛哭失聲,或瞬間悲從中來。

但也是他,讓你懂得了理解與寬容。

陪孩子一起看的時候,可以引導他自己說說每個小人代表的情緒,可以很好幫助他了解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片中最驚喜的,不只五種情緒的互相作用,還有對影響性格與情感的個性之島、核心記憶、抽象思維、造夢工廠影像化的呈現。

記憶廢墟的設定太催淚,那些被遺忘的曾經和所有崩壞的島嶼,就是我們成長的代價。

本質上雖然是個兒童故事,但皮克斯的想象力讓人歎為觀止,讓孩子看了會歡喜,成人看了會悲傷。

因為我們腦裡也曾有無數個小島,只是早已被毀掉,也不會再修復。

那就讓我們保護好孩子的神奇世界,讓他長大以後,能有一座自己的城堡,永遠存在。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 篇3

10月13日晚上,我帶著女兒和兒子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頭腦特工隊》。

作為皮克斯的忠實影迷,該動畫工作室出品的每部動畫片我幾乎都陪著孩子看過至少兩遍。其中,《頭腦特工隊》幾乎是皮克斯動畫片中情節最簡單的一部,然而,卻讓我幾度流淚。

本片主人公是一個叫萊莉的11歲小女孩,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但隨著父母從明尼蘇達搬到舊金山,面對新學校的不適,面對舊閨蜜的疏遠,面對父母因為工作忙碌導致的淡漠,她的情緒變得很負面,卻一直壓抑這種負面情緒,故意做出積極樂觀正能量的樣子,最後終於某個夜晚,在怒火中爆發,在噩夢中驚醒,偷了母親的錢離家出走。走到半路上,突然醒悟,於是回家。

影片小主人公外在世界的經歷非常簡單,但小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探索卻極為複雜,細膩,微妙。萊莉大腦中有五個情緒小專員:喜樂(樂樂)、憂傷(憂憂)、憤怒(怒怒)、厭惡(厭厭)、恐懼(怕怕),它們主導著萊莉對外部世界的反應,它們之間的衝突、和解、協作,演繹得既富有科學邏輯性的真實,又富有文學戲劇性的美善,實在是難得精品。

我留意觀察到,此片之所以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與導演彼得·道格特的成長經歷,以及導演女兒艾莉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道格特讀國小五年級時,他父母舉家搬到丹麥住了一年,以方便他父親學習卡爾·尼爾森的讚美詩音樂。道格特的兩個妹妹當時都過的比較輕鬆,但他卻掉隊了。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他上高中的最後階段。

“那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光。”他說,“突然之間,砰地一聲,你童年那種田園詩一樣的肥皂泡就那麼破了。你開始意識到,你做的每件事情,你的穿衣戴帽,你說的每一句話,別人都在品頭論足……我一直覺得自己笨拙、羞澀,因此,我在某種程度上縮回了我自己的小世界。”

後來,道格特也為人父母,在20__年末,他注意到,自己11歲的女兒艾莉正在經歷類似的轉變。“她開始變得越來越安靜,越來越內向。老實說,這種情況在我自己心裡引起了很大的不安和恐懼……大家都知道,成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看到我女兒的成長,打開了我的記憶之門,讓我會想到自己成長的過程是如此艱辛,所以,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大家都有共鳴,回想成長的經歷……”

道格特的分享讓我特別感動,難怪我在本片的很多情景中,看到了《飛屋環遊記》式的溫柔懷舊,看到了《玩具總動員》式的堅貞友情,看到了《怪獸電力公司》式的價值反思----如果說,《怪獸電力公司》指出真正的電力能量不是來自恐懼,而是來自歡樂,那麼,《頭腦特工隊》就更甚一籌,指出真正的情感健康,不是來自營造膚淺的歡樂,而是直面深邃的悲傷。

不過,如果僅僅如大多影評所解讀的,認為本片的主題是“鼓勵孩子要敞開真實自我,要表達悲傷情緒,要坦然接受失喪……”,我覺得又失之片面和單薄。僅僅到此為止嗎?

我思考的問題是:在怎樣一種更深層面的人際互動下,才可以幫助孩子自由的敞開真實自我,勇敢的表達悲傷情緒?

每人都有“被忽略被遮蔽的內在小孩”

以小主人公萊莉為例,她為什麼要離家出走?其實是方方面面孤獨體驗的疊加。我們能看到,萊莉在新學校新班級做自我介紹時,從強顏歡笑(象徵“我情緒很好”)轉到失聲痛哭(象徵“我情緒不好”)時,並非沒有敞開真實的自我,也並非沒有表達悲傷的情緒。

但很可惜,當時沒有任何同學(包括老師)走上去擁抱安慰她;集體活動午餐時,沒有人搭理陪伴她;冰球比賽受挫時,沒有人鼓勵扶持她,再加上舊閨蜜有了新夥伴,對她沒有任何噓寒問暖;父母也因為工作忙碌瑣事煩亂而忽略她,最後,她只能通過離家出走的方式來懷念從前——從前父母、從前同學、從前老師的愛。

那麼,她為什麼要半路回家?因為藉助無數溫馨美好的童年點滴回憶(情感賬戶),她始終相信爸爸媽媽是愛她的。所以,她回家後才能勇敢而自由地敞開心扉:“我知道你們希望我開心,但我真的很想念明尼蘇達……”這時,她的父母反應和新同學們完全不一樣,他們緊緊將她攬入懷中,心有慼慼地說:“其實我們也和你一樣,懷念美麗的森林,懷念自家的後院,懷念你溜冰的春湖……”

在相擁而泣的愛中,萊莉所有的懷舊悲傷都化作更深的成長喜樂。

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萊莉回到家,真實表達悲傷情緒後,換來的是父母的憤怒、諷刺、冷漠或道德批判的話,萊莉還會敞開心扉嗎?

萊莉的這種離家出走經歷,在我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經歷中反覆出現。我們上一代父母是比較悲哀的,本來自身就積壓了很多百孔千瘡的負面情緒——比如我父親,童年遭遇家庭變故、青春遭遇浩劫,前途遭遇他人排擠,信仰遭遇徹底破產,婚姻遭遇激烈衝突,既不懂得如何經營夫妻關係,更不懂得如何經營親子關係,所以很多無處洩憤的怨氣和怒氣都轉向了比自己更弱勢的兒女。

大約也是在萊莉這個年齡,有一天中午,我父親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把我重重奚落了一番,平時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是忍氣吞聲、忍辱負重,也就過去了。但那一次,面對那些辱罵嘲笑之語,我實在忍無可忍,哭著跑了出去。

我家附近300米處就是長江,我在長江碼頭上一邊哭一邊徘徊,最後情緒平靜後才躡手躡腳地走回去,父親只是冷眼看著我:“還敢跑!有本事你就別回來啊!”我心頭一哆嗦,只得聽著他的嘲諷繼續唯唯諾諾,但卻暗暗發誓:“這真是自取其辱,永遠不要再哭,永遠不要當弱者,眼淚沒有任何價值!”

後來,在16歲那年夏天,和17歲那年夏天,我又分別有兩次離家出走的殘酷經歷,一次是夜半坐車私逃,一次是夜半投江自殺,但這兩次都未遂,而後果也更加慘烈,我也更加封閉。

所以,不難回答,為什麼孩童(甚至包括成人)要隱藏真實的自我,迴避悲傷情緒?因為比起喜樂,悲傷是內心最脆弱也最柔軟的情感,也是最容易被傷得體無完膚的情感。一旦坦露後,如果不被接納和理解,反而遭遇冷漠或嘲笑,自身就會不再輕易繼續坦露,而是用很多的盔甲將自己嚴嚴實實武裝起來,變得設防、強悍、冷峻、堅硬、過度獨立孤傲……

所以,孩童敞開真實自我的程度,與他們父母(包括老師、同學、親友)無條件接納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從年齡差異角度,青少年比孩童更不容易敞開一些;而從性別差異角度,男孩比女孩,男人比女人又更不容易敞開一些。在這個看似不得不帶著各種面具各種標籤各種身份生存的時代,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被遮蔽被忽略的內在小孩”。

蘇芮有一首極為風靡的歌,叫《親愛的小孩》,歌詞觸動出了無數人的成長體驗:“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經離去/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弄髒了美麗的衣服/卻找不到別人傾訴/聰明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遺失了心愛的禮物/在風中尋找從清晨到日暮/我親愛的小孩/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在黑暗中獨自漫步/親愛的小孩快快擦乾你的淚珠/我願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其實,這首歌的詞作者楊立德是一位,他說創作此歌是想提醒大家,每個人從小長到大,怎樣才能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 篇4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祕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製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揹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鬆。

從單純走向複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心得國中 篇5

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什麼決定的呢?習慣!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好習慣造就人,壞習慣毀滅人。習慣左右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決定著人的選擇和命運。專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類90%的行為出自習慣支配,對生活中無以計數的問題的處理,無不打上習慣的印痕。習慣讓人行為敏捷或行動笨拙,習慣使人聰慧靈透或者呆頭呆腦。習慣是天使,也是魔鬼。好習慣催人奮進,可以讓人插上翅膀,飛向天堂;壞習慣則一害終生,讓人銬上鎖鏈,墜入地獄。

過去我寫字越寫頭越低,握筆也喜歡抓住筆尖。這看起來是小事,但它不僅影響了我的視力,影響我寫字的質量,更養成我做事隨便,不認真的壞習慣。為此,我為自己專門規定了每天十分鐘的練字任務,練字中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子一拳遠。經過這樣反覆長久的訓練,現在我逐漸改掉了做事隨便,不認真的壞習慣,養成了對待凡事都認認真真的好習慣。

小時侯媽媽問我:“長大後想幹什麼?”上學後,老師問我:“長大後想幹什麼?”我自己也經常想:“我將來要做什麼?”“實現理想,做一名成功人士”是媽媽、老師的期望,更是我自己的`願望。怎樣實現理想,走向成功之路呢?

我從古人留下的《三字經》中受到啟發:“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天資也是相近的,但後天的學習和所形成的習慣卻讓人與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誰有好習慣,誰就能走向成功之路。

我從偉人的事蹟中受到教育。中國人民的領袖---爺爺從小酷愛讀書。他讀書養成了“四多”習慣:“多讀,多寫,多想,多問”。他的書架上藏有十多萬冊書,一本《資治通鑑》他讀了十七遍,上面寫滿了批註語和各種符號。正是這些好習慣,促成了一個知識淵博,氣度非凡的一代偉人。

每天清晨5點鐘我準時起床,揉揉的睡眼,起身打開了臥室的小窗。一股子清涼的微風吹進了小屋,夾帶著淡淡的花香,給小屋增添了幾分溫馨的氣息。在這樣一個舒適而清新的環境下,我開始了一天的晨讀。錄音機裡放著流暢的英語朗讀,我專心致志地跟讀著。每一個字母,每一個單詞都似乎成了我最親密的夥伴,使我的心情格外暢快。聽著這錄音機,讀著這單詞,我彷彿在英語知識的海洋裡暢遊。

養成晨讀的習慣,它使我系統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它將我帶進一個知識的寶庫、一條知識的長河,使我不斷地去挖掘知識的寶藏、追尋知識的源泉!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回到家第一件事完成作業,也同樣是我的好習慣,也正是因為這些好習慣,使我一直是學校的佼佼者,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好習慣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

葉聖陶爺爺說:“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轉化為好習慣。”訓練,能養成我們良好的寫字習慣,也同樣能養成我們文明禮貌,刻苦學習等其它習慣。

滴水穿石,繩鋸不斷。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習慣的力量能決定命運。薩穆爾?;斯邁爾曾說過:“播種思想,收穫行動;播種行動,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同學們,青春年華多麼美好。青春需要激情,就像油燈不能沒有綿長的燈芯一樣;青春需要挑戰,就像勇士不能沒有鋒利的鋼刀一樣;青春需要堅強與自信,就像大海不能沒有浪花一樣。但青春更需要你用好的習慣去維持它的魅力,保持它的堅毅。

同學們,拿出你們的自信,拿出你們的力量,去用心的力量擺脫壞習慣,讓好習慣來成就我們的美好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