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5W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中醫藥是一門源於臨床實踐的科學。臨床實踐對於中醫藥人才培養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中醫藥傳承、人才培養更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問題。在中醫藥幾千年的發展史上,名師傳承的培養方式確實造就了不少名家大師和一大批中醫藥普通人才,其顯著性優點是個性化培養,傳承性強。《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總結中醫藥師承教育經驗,制定師承教育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師承教育模式,豐富中醫藥人才培養方式和途徑。”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從1991年開展了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至今已進行總結圓滿完成了四批繼承工作;20xx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專案,20xx年甘肅省又啟動了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試點工作。作為第二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人,跟隨宋貴傑教授學習了數年;今又作為第五批省級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指導老師,其中體會感想頗多,現就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淺談幾點認識。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一、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需解決好幾個因素

近年來,國家在中醫政策上、在中醫教育模式上都進行了專門調整和一系列改革。傳統的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是不同時代中醫師的培養模式,二者各自有優點與不足,在我國中醫教育歷史上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若將兩種教育模式揚長避短、互為補充、相互融合,必將促進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師承教育是培養中醫人才的重要模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其表現形式就是師傅帶徒弟,跟師學習是一項智力投資工程,需要解決好導師的遴選、繼承人的選拔以及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援等幾個因素。一是導師的遴選,導師應當是當地的名醫、名師,即實踐經驗豐富,學術思想的指導者;學習者在成長成才過程中得到名師指導,對深刻領會和牢牢掌握中醫獨到的方法論,縮短實踐領悟和探索解惑的過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要選拔出一批學術經驗深厚、德藝雙馨的名中醫擔當指導教師,不能徒有虛名;要規定導師的“傳、幫、帶”職責,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優良的職業道德影響青年醫師,系統指導繼承人進行醫療業務工作

和教學科研基礎方面的訓練;結合自身從醫經歷,傳授臨床工作中的思維方式、診療經驗、用藥心得及學習方法,以博大胸懷做好“傳道、授業、解惑”。二是繼承人的選拔,師承教育工作的重點是要選擇好徒弟,這是一個重要保證,沒有好苗子再好的老師也沒有用;從目前看,繼承人多已經過正規院校教育培養、或已成為各級醫院臨床科室的骨幹、甚至是科主任,平時業務繁忙,跟師時間難以保證?如何保證跟師診療實踐學習,唯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做到制度制約、自律自強,使師徒之間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師承關係,還有現代社會中同志之間的真摯友誼,更有醫院管理及協議的制度約束,從而為師徒之間建立健康、有序又具有時代氣息的關係打下和諧相處的基礎。三是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援,師承教育工作作為一項政府與衛生行業的重大智力投資工程,需在組織領導、管理機制上高度重視,加強師承協議的考核力度與相關制度落實,因地制宜,各級領導要給予跟師人員時間和精力上的寬鬆政策,保證師承人員的經濟待遇,實行在科研選題立項資助、進修培養、晉升職務和改善工作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優先措施”,並利用媒體加強宣傳力度,激發師徒的榮譽感、責任感、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並不斷髮揚光大。

二、師承教育工作要做好相應準備

師承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繼承者要學得生動、學得深入、學得有效,就要“不打無準備之仗”,師生在思想上、行動上預先做好相應準備很重要。指導教師要制定完善的帶教計劃,如臨床實踐的具體安排、學術專題講座的具體內容、閱讀學習經典醫籍與學術著作的範圍、科研工作的開展等方面,都要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落實。對於繼承者更要在跟師前做好以下幾方面準備,一是在思想上必須做好吃苦耐勞的精神準備,因隨師診療每半天時間病人多達30~50人次,從望、聞、問、切四診諸項檢查的實施,到病例書寫記錄及診療各項措施的完成,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全心投入,若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三年的學習是難以堅持下來的。二是要全面熟悉閱讀導師已出版的學術著作與臨床經驗集、已發表的學術論文,從中領會導師的學術思想與診療經驗、臨床研究主攻方向及擅長診治的病種。三是做好預習,依照老師的要求要精讀經典著作、熟背常用方劑和中藥,每次隨診前要溫故而知新,應診時跟上老師的診療思維和看病的節奏,力求和老師達到“心有靈犀”的境界,如此師承學習既減少障礙,又提高學習興趣,成效也好。

三、 錘鍊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學風

縱覽歷代名中醫的“成才史”,結合自己兩次跟師學習的歷程與在高校任教20xx年的教學實踐工作,深深體會到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的學風是做好師承教育工作的關鍵。治學之道雖無捷徑可走,卻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還要勤奮,勤而得法,勤中有巧,勤字當頭;在跟師學習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閱讀,就是反覆閱讀,把書讀熟。中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古醫籍和近現代中醫著作堪稱卷帙浩瀚,汗牛充棟。繼承人要依據從事的學科,按照老師的要求,精選精讀各類書籍,在系統學習中醫教科書的基礎上,務必熟讀古今重要的中醫典籍;閱讀與本學科相關的現代醫學書籍,熟練掌握中西醫理論,將知識加以融會貫通;還要閱讀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瞭解醫學源流與診療新進展;更要對老師發表的論文、著述以及其臨證診病的主治大法方藥等要多看,反覆體會其學術思想在臨床上的應用。總之,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閱讀,逐步積累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多聆聽,即注重老師的講解。在隨師診療工作中時刻聆聽老師對疾病的講述分析,此外也要多聽所開展學術專題活動的看法和想法。從中掌握其診療思維方法、治學思想和學術觀點,摸清學術淵源,辨證綱要,遣方用藥規律,適宜技術技巧等,這也是師承學習獲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多發問,即勤學好問,交流溝通。學問者,學必問也,學而不問不稱其為學問;《禮記》曾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期節目。”意思是說善於提問者,猶如攻克難題,先提容易的,後提難度大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提問題的方式方法,作了形象的說明。作為繼承人,在診療業務上尚處於成長階段,對常碰到難點需解決;或師承教育工作中遇到一些學習上的關鍵性問題需請教,經過老師指點和點撥,才能少走彎路,才能長知識、增才幹。如開一張處方,要問一下這是什麼方劑的加減,配伍特點是什麼,遵循什麼法則立方,如何病症結合加減化裁,用量用法有何要求,有何禁忌,切忌想當然或懵愣不解。學習者要常提出疑問,向老師請教,向自己發問,把問題儘量搞清楚。在此過程中,掌握了老師哪些經驗,臨床是否會用;更要勤於向患者發問:服用藥物後症狀是否改善、有何不適反應,這樣才能細緻地體會到老師診療經驗的精妙之處。總之,

多問的過程也是溝通交流、分享知識的過程,這對增進師生關係、優化醫患關係、促進同事關係是有益的補充,是值得提倡的優良學風。

多記錄,也就是做好筆記,留存資料。跟師診療活動要將聽到、看到、感悟到的內容,認真詳細地記錄下來,這是蒐集資料的重要手段;記錄的方式有即時記錄與回憶記錄兩種,記憶的原則是能詳則詳,該略則略。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於慢性病、罕見病、疑難病則要詳細記錄;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的最好途徑,也利於從盤根錯節的證情中探尋疾病的本質,確立運用中醫藥理論指導診療方案。良好的記錄,不僅留存了跟師學習的資料,也利於撰寫跟師心得體會,利於總結撰寫發表學術論文,利於科研課題的選定與申報。

多使用,即學以致用,身體力行。中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臨證經驗積累是理論聯絡實際、反覆不斷的提高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學與用的結合。跟師期間,每位跟師者均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在獨立診療時可將隨師學習的診療經驗、理法方藥加以使用,在臨床實踐中領悟中醫藥理論的內涵,在解決臨床難題中錘鍊提高辨證論治的能力,在療效判定上檢驗處方用藥的合理性。師承教育工作的重點在於臨床,其最大特點是重視實踐,將教學寓於臨床實踐中;學習的成效只有通過臨床實踐檢驗,是否得到患者和社會的廣泛認同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多思考,就是勤于思考,昇華提高。思考是治學的重要方法,發揮獨立思考的過程,即是消化吸收、自省感悟、總結提高的過程。《論語·為政》明確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師承學習,必須在“學”和“思”上下工夫,若將上述讀、聽、問、記、用的內容分門別類,有條理、有系統、分層次地進行分析歸納和綜合,則可領悟出老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而充分繼承加以發揚光大。

師承教育工作要求繼承人必須掌握指導老師的學術經驗和技術特長,基本達到指導老師的臨床療效或技能技藝水平。因此,繼承人要善於學習總結老師在臨床的診療思維、辨證論治技巧、用藥規律,善於領悟和總結老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錘鍊師承學習的治學態度和優良學風,更重要的是學習“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的責任心和愛心。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這幾天有歷史學、文學、哲學博士來拜訪趙老師,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都頗有研究,且非常相信中醫,他們都問趙老師,以他們的文化底蘊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中醫?因為“秀才學醫,如籠中捉雞”呀!趙老師說不可能,因為中醫不是學結果,而是學過程。少了跟師的過程,哪怕是中醫學院的博士也永遠與中醫無緣。

這種機緣得有多大的福報才能獲得?於我而言,便是自己多年的病痛和女兒弱不禁風的身體。所以說疾病是功德無量的。

一、進入習醫狀態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

《我的“醫托”故事》寫於20xx年11月,那是我接觸中醫也就是認識趙老師兩年半後寫下的與中醫有關的文字,那時我才誠惶誠恐、忐忑不安地跟趙老師學四診不到半年。並且患者不多,都是我的親朋好友及同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習醫的衝動得益於20xx~20xx年間每天晚上在公園太極完後聽趙老師聊中醫,得益於親朋好友們對中醫的認可和接受趙老師的調理。我自己及親朋好友們服藥期間身體上的反應為我提供了大量的醫案素材,讓我有機會聆聽趙老師的高見。這種最本真的中醫文化薰陶,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醫的種子就這樣慢慢地種在我心裡,生根發芽。

中醫這粒種子撒在我心田時,我已屆不惑之年,習醫、自醫或醫人這些念想連影子都沒有。然而,女兒決定長大後要學醫要跟她心目中的神醫趙伯伯學的願景猶如一股神力不斷地將我往前推。女兒國小時成績不冒尖,我常常自責是由於自己太放縱她輕慢作業的態度,還經常在她的作業本上寫上“同意不做完作業”的家長意見,更不可能像其他家長一樣自己先把孩子的課本學一遍作業做一遍,然後再輔導他們。這種自責讓我總想找機會補償。

中國人喜歡說“走著瞧”,“走著瞧”的意思應該是比時間的長度,誰能走到最後誰才是勝者。女兒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但是沒關係,會加減乘除和拼音識字查字典已經夠了,其他的都是多餘的,重要的是她要訓練好“走著瞧”的身體素質和擁有“走著瞧”的動力。她相信中醫喜歡中醫選擇中醫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我想,如果能先替她學學中醫那倒是一舉多得的樂事呀!

女兒想學中醫的想法讓趙老師很是欣慰。中醫百年來的生存環境一直遭受限制和打壓,並且現在的中醫已離傳統中醫越來越遠。民間中醫哪怕是再有本事也時刻處於被取締或被剷除的境遇中。每每談到中醫當下的景況,趙老師都是無奈地嘆氣。有次,趙老師悲觀地說:“國人不認可中醫,那我以後就傳給日本人或韓國人。反正他們不嫌棄他們會當寶貝一樣學習發揚。”我在旁邊聽後如被電擊一樣。習醫的念想開始在我心中萌動。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為什麼要流落他鄉?

有了念想,便有了行動。我那原本輕視中醫崇拜西醫的大腦像行動硬碟似的迅速清空,然後是不加篩選地複製趙老師有關中醫的所有經典話語。經常地,打完太極或帶親朋好友給趙老師四診完回到家,我都會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師對中醫的見地記錄下來。每當此時,家裡任何人要與我說話都會被我拒絕,我生怕我40歲的記憶力不夠用呀。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我幾乎天天都以這種方式在接受中醫文化的洗禮。這種方式非常自然輕鬆,沒有任何壓力,當這種知識積攢到相當程度時,便有了望聞問切的衝動。習醫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一種行為。

二、傳大道往往就在喝茶聊天中

20xx年女兒報考中醫學院時,許多朋友都說學中醫好辛苦,要背大量的藥性歌訣、湯頭歌訣。更痛苦的是,背了一堆,臨證時還往往不會或不敢用。然而,趙老師從來沒有要求我們背過這些,反而要求我們暫時不要看任何醫書,建議我們在前期先廣泛涉獵傳統文化和哲學類書藉。所以女兒明白,靠背書成不了明醫,學歷不等於學識,文憑不等於醫術,名醫不等於療效。花五年的時間在學校只是按體制要求的程式走走以期被體制承認,更多的時間是要跟師跟趙老師學。

但是,幾年後,趙老師便開始鼓勵我們自由挑選醫書閱讀,並強調經典在行醫時的作用。這時,我才發現,當自己已積累了足夠的辨證施治能力時,再對照《道德經》《內經》《傷寒論》裡面的“道”,我們便常常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文字、概念反解出它的思維內涵,能將文字元號所指代的意義和現實對應起來,從而加深自己對經典的認知和理解。之後,如果你再走進書店,你對醫書便有了辨別能力,知道哪些是“真書”,哪些是“偽書”或“偽方”,更不會被所謂的專家們的書評所左右。也因此,每當自己在書店瀏覽時,便亦有葉天士當年所說“讀書十年,無可醫之病;診病十年,無可讀之書”的感慨!前幾年,我拜訪國內多名老中醫欲策劃出版他們的醫案,趙老師當時說了一句,“書店裡的醫案類圖書多得可以用車拉,如果看醫案能看成一名中醫大夫,那中醫就不是這種狀況了。再好的醫案也好不過《傷寒論》,可多少能把《傷寒論》倒背如流的人面對各種證時卻束手無策。”後來我明白了,中醫在傳承當中存在著大量的非語言符號,文字元號、語音符號屬於語言符號,而身教的示範符號卻只有在跟師的過程中才有可能獲得。所以,唯經典是從、唯醫書是從的人有時真的會很悲哀,因為葉天士的話告訴我們,醫書的作者不一定是一位醫術精良、經驗豐富的人。再者,如果醫者自己具備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良醫術,那麼醫書的指導意義也就黯然失色。所以在臨診上,書本理論往往不切實用。

因此,女兒在中醫學院上學,我們要求她大量閱讀課外書,教科書考試混個及格就行。鄧(鐵濤)老也曾說過,僅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的經驗,學歷再高也不過是個“文字醫”,“文字醫”往往下筆千言,遇到臨床實際問題時卻胸無一策,解決不了問題。

死摳經典是讀不出中醫大家的。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問我怎麼樣才能學會中醫,能否推薦幾本入門醫書。很抱歉的是,我的入門就是直接地跟師望聞問切,直接地面對病人。那時,趙老師好像只給我推薦過一本劉力紅老師的《思考中醫》,但因看不懂便被我丟置一邊。我所有的經驗和臨床能力都來自於跟師時的感悟、積累,更多的中醫文化知識則受益於平日的聊天,當趙老師與眾多朋友如馬原、韓東和朱文等各界智者談天說地時,那些精彩的對話,那怕只是片言隻語,都能如醍醐灌頂般讓我恍然大悟。

今天,想起趙老師常說的“學醫在醫外”這句話,感觸頗深。因為,中醫是道器合一的一種文化,“道”靠“器”來展示,“器”要靠“道”來承載。而“道”與“器”之間的介質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不同,所以在面對一個病人時,除了隨證施治外,還得隨其秉性進行互動以達“信則救”的最佳效果。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具備很多醫以外的素質,這種素質包括一個人的文化積澱、人生閱歷、社會經驗、處事風格等等,因為中醫的載體是活生生的人,人的習慣、信仰、文化背景、主觀意識形態等,必將在技術的選擇、應用中體現出來。所以你的一聲嘆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你的任何一個肢體語言都有可能影響病人的情緒或對自己病症輕重的猜測。

因此,在跟師過程中,我們體會更多的是醫以外的無形的內容。這種內容不可能在書本上、課堂上學到。這種內容在教科書中也是無法寫出來的,比如能力、才華、信念等無形內容,它的傳遞過程都是無形的,是難以表達、難以傳播的,但對學醫成功與否卻起到關鍵作用。但是,通過師承,可以把無形的內容調製到有形的內容上去,這是無形傳遞的最主要的方式。

無形的內容需要經過無形的傳遞,並要經過多次重複,反覆練習,才能逐漸積累、掌握。並且,師父的心理、思維、知趣認同等,在平日的交往和訓練中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徒弟。

有些問題靠知識是不會有明確答案的,所以需要以開放的心去接觸智慧。智慧可超越感性限制,超越知識,從而達到一種境界,而這個境界和個人的覺悟和體驗有關。因為,醫以外的東西,看似輕描淡寫,無關緊要,好像在辨證施治中的作用不大,所以常常被忽視。

曾有一位朋友去中醫院掛專家號,大夫一摸他的脈便搖著頭說:“陽氣外洩呀陽氣外洩,難整、難整。”然後接著問,“開點好藥如何?”我那朋友是從西醫手術室裡逃出來慕名而去求診的,結果專家的表情和言語讓他幾近崩潰。這位專家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搖頭、話語會給我朋友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趙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病人一踏進診室的門,治療就已經開始,診室裡的氣氛、環境、大夫的面容、說話的語氣都在影響著患者的心緒。因此,治療不是患者坐在你跟前伸手給你摸脈、張嘴給你看舌象才開始的。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等倡導下,廣東省中醫院實施名醫工程以來,先後聘請了20餘位國家級名老中醫來羊城帶徒,傳遞岐黃薪火。上世紀80年代我是名中醫張學文教授的碩士研究生,近年我又有幸拜國家首批名中醫李振華教授為師,通過老師口傳心授,精心指導,耳濡目染,在步入不惑之年更悟出中醫學博大精深,學無止境,深感拜名師是我醫學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願將點滴跟師體會,與中青年同道共享。

一、堅信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中醫學術的發展千萬不能離開中醫理論

李老經常強調要從思想上樹立中醫科學性的認識問題,解決思想問題是關乎中醫發展的大方向問題,不可等閒視之。記得去鄭州首次拜訪,他的第一節課就是講述中醫學的科學性,中醫學的歷史與現狀及發展前景,以及對中西醫結合如何認識等一些關鍵性問題。他雖已八十多歲高齡,仍然時刻關注中醫學的發展,參與中醫高層論壇,今年四月應邀為河南中醫學院青年骨幹教師做關於中醫科學性與發展中醫事業造福世界人民的學術報告,長達三小時,三四百名青年中醫深有感悟,受益匪淺。

繼承名老中醫的經驗首先要繼承老中醫的學術思想,沒有學術思想就沒有靈魂。一位中醫藥學者評價到:“當今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是他們的學術研究、臨床實踐與中醫藥理論、前人經驗相結合的智慧結晶,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與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它更鮮活生動,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性。”高度概括了名老中醫的學術價值,因而繼承名老中醫經驗決不是治療某個疾病的幾個方、幾個法的問題。李老教導徒弟們要做擔當起弘揚中醫事業的大任,要做蒼生大醫。

科學即是對事物不同思維的見解知識,所以中西醫都是科學的。他認為中醫學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其理論核心是整體觀、對立統一觀、恆動觀、辨證觀、取類比象等。中醫學理論不但是東方科學的綜合體現,而且符合新興的複雜科學即當代科學的理論核心。

二、李老治學經歷“五字訣”為後學指明路徑

李老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少年即堅定了學醫志向,並繼承了家傳的診治經驗,回憶治學經歷,最根本在於“認真”二字,熟讀《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及歷代醫學名著,力求作到勤、恆、精、博、悟。所謂勤即學在於勤,勤學不輟,嚴於思索,勤求古訓,能者為師,尤其名師口傳心授指示要點;恆即學持以恆,學無止境,到老堅持不懈;精即對經典著作、醫學名著、學術理論、診治經驗做到精研細讀,銘記醫理,多臨床實踐,謹

慎診治,實踐出真知,知在於行:博即博學多聞,涉獵廣泛,博採眾方,讀有關醫學書籍,力求文理、醫理、哲理三通;悟即達悟,也是以上四步的結晶,即通過中醫辨證論治,在長期臨床實踐產生心得體會的基礎上,方可心有所悟。達到臨證通變以知常,執常以應變,學古不泥,隨證施藥,以至有所創新。李老在上世紀70年代親自編著的《常見病辨證治療》中,每個病的治療方法均師古不泥古,是其臨床經驗的總結。我在拜師後一直在內科門診工作,堅持白天應診,其他時間反覆研讀四大經典及《脾胃論》等歷代醫著,遇到疑難病例經常電話請示先生會診。李老在我的學習筆記中批註:“讀《金匱》可善治內科一般疑難雜病,讀《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辯》除可精確樹立辨證論治觀點外,並可長於治療一般熱性病和熱性傳染病,切不可等閒視之。”李老經過畢生研究溫病、《傷寒論》提出“損陰傷正是溫病的病理基礎,損陽傷正是傷寒的病理基礎”這一學術思想,用於指導流腦、乙腦等多種屬於溫病性質的熱性傳染病以及傷寒病證的治療,取得卓效。他的治學經歷為我們成就名醫指明瞭路徑,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三、脾胃學說為指導,健脾疏肝和胃是治療脾胃病的大法

李老晚年致力於脾胃病研究,指導十屆脾胃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李老是中醫內科的大家,擅長脾胃肝膽病的診治,從他關於脾胃病的學術思想可以窺見其治學嚴謹、精研醫理、善於辨證施治、擅用中醫理論解決疑難危重症的大醫境界。他的脾胃病的學術思想和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脾本虛證,無實證,胃多實證。

2.脾虛是氣虛,甚則陽虛,脾無陰虛而胃有陰虛。

3.治脾胃病必須緊密聯絡肝。

4.重視溼熱互結。

5.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

6.對肝腎陰虛並有脾胃氣虛的證治。

7.脾胃病胃陰虛證治。

8.承擔“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案“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虛證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通過五年300例患者住院治療總結,經國家衛生部驗收並通過鑑定,其有效率為98.7%,治癒率為32%,屬國內外先進水平。

四、善於尋找四診資訊的“關鍵點”,精於辨證論治是臨證的法寶

中醫四診是醫者調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現的各種資訊昇華成的四種大法,蒐集的資訊在綜合歸納時應四診合參。對脾胃病及其他病證舌診脈診非常重要,必要時亦有舍脈從證和舍證從脈之法。跟師後體會到要認識症候準確,才能提高療效,在李老指點下對舌診、脈診有了更精確的認識。比如脾虛舌象,舌體胖大舌質淡苔薄白為脾胃虛寒之證;舌體胖大舌苔白膩為脾胃氣虛、陽虛寒溼阻滯;舌體胖大舌質淡苔膩則為脾虛溼阻;舌體胖大舌苔黃膩則為溼熱蘊結,並據苔黃之輕重、舌質顏色的紅絳與淡白以辨其溼或熱的偏盛。在診脈上,若舌體胖大苔膩診得脾胃脈弦,系逆脈,為木鬱克土脾胃病久不愈之證;若脈弦細舌質淡舌體肥,則多屬脾虛肝鬱日久,化熱傷陰易出現婦女更年期綜合徵等等。

今年八月我專程去鄭州跟師臨證,在與李老的討論中認識到學習老中醫經驗的關鍵在於落實到提高辨證論治的水平,李老精於辨證論治的要訣在於善於尋找四診資訊與症候的“敏感點”。由於中醫學屬於複雜科學,中醫臨床辨證複雜,有時會遇到無證可辨的境地,臨證時要善於尋找複雜性機體的“關鍵點”或者說“敏感點”,從複雜的四診資訊中提取核心的資訊,以使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改變機體的狀態。他將中國科技大學朱清時校長論述的複雜事物的研究方法引入中醫的辨證論治,對於研究辨證論治的規律很有意義。對於疑難雜證和急危重證更要善於尋找症狀資訊的“敏感點”,以截斷或逆轉病機。例如李老曾回憶年青時患急性闌尾炎出現高熱、劇烈腹痛、四肢冰涼、脈搏微弱的周圍迴圈衰竭的危象,他想到陳修園醫書中所說“絞腸痧,刺委中穴出血則不死”,急讓家人用碎碗片刺其委中穴,黑血直流,幾分鐘後四肢溫暖,絞痛緩解,生命得到挽救。臨床中辨證論治的“關鍵點”不勝列舉,又如跟診時有一舌麻半月女性病例,徒弟們無證可辨,經李老詳細問診,伴有胸悶症狀,從“舌為心之苗“入手,與生脈散加味,三劑藥後症狀消失痊癒,體現了尋找四診“關鍵點”的重要性。

五、跟診和病案整理是繼承老中醫經驗的有效途徑

跟隨老中醫應診,面對臨床病例,要從寫病例、四診入手,反覆體會老師的辨證思想、用藥經驗,包括如何抓主症、辨證分析、治法、用藥經驗及診療技巧。歷史上中醫師承教育的優勢在於臨證,師徒面對面,切磋提高,這是中醫教育培養名醫的必由之路。

醫案可以反映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李老認為整理好一份完整的醫案比上幾節課的收穫還要大。如何整理老中醫的醫案呢?我認為:1.最好親自診治病人。2.考慮辨證,找出病理。3.

認真體會治法、方藥及隨證加減。4.按語要高度寫出疾病的要點,加深對該類疾病的認

識。

綜合以上體會,我認為傳承名老中醫經驗是學好中醫的捷徑;名師心傳口授、臨證指導是學好中醫的最好方法;學好中醫必須多臨床、早臨床、反覆臨床,要在“悟”字上下功夫。名老中醫專家以對中醫事業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毫無保留地提攜後學,他們的精神時刻激勵著中青年醫生為岐黃醫術的興旺昌盛而努力奮鬥!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一)深究醫理,循序漸進

祖國醫學浩如煙海,必須持之以恆,勤奮苦讀,才能學到中醫的真髓。要從淺處起步,妙在淺而易知,從易處入門,從基礎開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發展,要有計劃地學習經典著作,如《內經》、《難經》、《傷寒》、《金匱》、《溫病條辨》等,先是粗讀、泛讀,瞭解全貌,找出重點,然後更精細地將誦、釋、體會三者互用,深諳醫理,探求經旨,最後客觀地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施於臨床,指導實踐。這種由淺入深,從源到流,呈階梯式遞增的學習方法,深為任氏所推崇,他說:“循序漸進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個不能違背的客觀規律,遵循一規律,則必有所獲,若反之則欲速而不達。”

(二)熟讀精思,妙識通圓

醫乃活人之術,學不熟何以知醫?術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對醫者最起碼的要求。任氏強調,醫者對醫理要博熟精深,對醫技要熟練精湛,運用要靈活、準確、精當,因此,要求我們要精勤不倦,深入鑽研,對中醫重要的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要熟讀背誦,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領神會,窺其奧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領,妙識通圓。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圓活!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應常變而法不窮,明其理而更顯其妙。

堅持讀書,虛心學習,字斟句酌,熟讀精思,

醫理精熟,醫技精湛,我們是我們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學,每於臨證之中,常根據實際病例,熟練準確地引經據典。如有一患者每夜發燒二小時許,歷經數醫,久治不愈。然任繼學診畢,曰:“此有瘀血。”並明確指出《醫林改錯》有記載,遂遣方投藥,一藥而癒。事後,經查閱,才深為其準確無誤而驚歎。對中醫的重要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已能熟練的成誦和正確的解釋,這只是登上了一個階梯,尚需進一步努力,刻苦鑽研,不斷強化,並強調堅持反思,總結規律,才能鞏固。他說:“讀書最忌不求甚解,博雜不精,隨學隨忘,不加總結。”他主張:溫故而知新。溫故就是逐句玩味,反覆研討,有所得輒記之,並驗之於臨床,只有這樣,才能由熟而精,妙識圓通,有所創見,推陳出新。

(三)研究諸家,知常達變

要進一步開拓中醫理論的知識面,就要善於研究諸家,因此,要求我們博覽群書,博採廣蓄,並細心揣摩,反覆研究,攝其精要,主張採眾家之長補自家之不足,取眾家之精華為我所用。他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研究諸家學術,不可因循守舊,要圓機活法,知常達變,師古而不泥古。師古,是先學習,不可不知其說;不泥古,是重取捨,不可盡依其說,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義。臨證最忌執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應萬變。他對經方的研究造詣頗深。每臨證時,既能執持,又能方圓,十分重視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傷寒論》的方劑,治療各種雜病,其中的小柴胡湯,原為少陽和解之劑,但他加減化裁後,則用於治療胃脘痛、嘔吐、脅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種內科雜證,均能取效。而烏雞白鳳丸是婦科之良藥,用於治療內科病,亦屢獲良效。研究諸家,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研究諸家之學說,要辨清是非,舍非從是,以求完善,這就告誡我們,讀書議論必詳審其所以然,而後精思熟慮,方能不被謬說所誤。因為精通了醫理,詳審了眾家之短長,融匯剖析,取其精華,剔其謬誤,才不囿於一家之見。其中對“腎風”的治療,運用內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重用“千金鯉魚湯”治癒數十例。對急性中風的治療,更是獨樹一幟,完全採用中藥,療效可靠,飲譽全國;對於肝硬化腹水的治療,則用生瓦楞、生牡蠣各200克、生鱉甲50克、水紅花子50克,功專力巨集,力起沉痾。用外治法於內科雜證,更獨具匠心。外治可補內治之不足,使藥力直達病所,提高療效。如各種頭痛者,外敷透頂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於神闕穴;結核性腦膜炎則用呂祖一枝梅使其發泡;而膽脹者,用消痛外敷膏等,無一不效。

(四)涉獵廣泛,擇善而從

不僅要精於醫道,對其它學科的知識,也要有研究,用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指導自己的臨床實踐,所以在臨證治病時,周密精實,主次有序,遣方用藥,靈活有效。

研究中醫學術,不僅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高超的醫療技術,還要有廣泛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才能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古人云:“善讀者,始乎博,終乎約。”所以,學習中醫,不僅要掌握書內的知識,更要了解書外的知識,他說:“往往書內難以解釋之處,卻被書外的知識給予點破,使之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人之所以有病,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多與氣象學,時間醫學,地理環境有關,與飲食方土,人情關係密切。因此,古醫家認為,人體內環境的變化,同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天人合一,謂人體是一個小天地,這是很有道理的。許多資料表明,某些疾病發生的週期性和太陽活動週期在時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陽活動期和太陽寧靜期,心血管疾病發作和猝死的例數相差懸殊,太陽色斑強烈爆發時,心血管病發作和猝死更為頻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繼承總結,發揚光大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歷代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發掘,促進了中醫的發展,對人類作出了貢獻。面對豐富的醫學遺產,只有繼承總結,才能發揚光大,繼承的途徑有二。其一,是先學習,充實自己,然後是文獻醫籍的整理、研究,祖國醫學文獻醫籍,汗牛充棟,而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經驗,大多散見於各種醫籍文獻中,所以學習、研究、整理這些醫籍文獻,是繼承的關鍵,是提高的過程,也是發揚光大的前提。對醫籍文獻的整理,主要是對古醫籍的校正疏義和註釋,併發揮其學說,其代表醫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億《素問補註》、龐安時《難經解義》;元代滑壽《讀素問鈔》、《難經本義》;明代王九思《難經集註》,吳?《內經吳注》,馬蒔《素問》、《靈樞》注證發微;清代張志聰《素問》、《靈樞》集註;現代《中風專輯》、《黃疸專輯》等。

其二,是理論研究要結合臨床實際,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研究中醫理論,必須聯絡實際,總結提高,才能發揚光大。從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到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歷代醫家承前啟後,在繼承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內經》中提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就是啟示後人,要善於研究繼承,要善於總結創新,發揚 光大,從而豐富中醫理論,如《通俗傷寒論》、《疫痧草》及溼溫時疫治療法,乃至今人發表的新見解、新經驗,都豐富了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是推動中醫發展的動力,其中包括認真學習總結當代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將他們畢生之精華,總結繼承下來,傳播下去。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5

中醫院 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總結 我院自 20xx 年 10 月被確定為五級師承教育試點單位以來, 在縣衛生局的關心和指導下,醫院領導重視,創新進取、繼承發 揚組織管理,落實帶教任務,對推進我院中醫藥繼承與創新、提 升中醫藥整體服務能力與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將今年的 五級師承教育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組織管理 師徒傳授方式是中醫藥學重要的繼承方式,是培養中醫 藥人才的一個有效途徑。醫院領導深知師承工作的重要性,結合 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管理部門,確定專人管理。由醫務科 負責日常的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圍繞師承教育,督導學術繼承 人跟師筆記、月記、臨床醫案、論文、平時考核表和階段考核表 等的完成,保證了師承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

二、帶教情況 根據縣鄉村三級師承教育的相關檔案,我院有 4 名帶教老 師,12 名學術繼承人。按照《甘肅省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帶教 日誌》《甘肅省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月記》的要求,做好每次跟 、 師隨診或實際操作記錄,及時整理和總結跟師學習心得體會,認 真寫好月記。我院跟師學生 12 名,每位學生每年完成導師臨床 醫案總結 24 份,學習心得 24 篇,跟師筆記 96 篇。公開發表 臨床經驗的論文 1 篇,在省級、市級進行學術交流論文 6 篇。

其中較為突出的有:顧燕、王承芳、韓燕、王順琴、屈小琴、王 曉紅,帶教日誌共完成 576 篇,其中顧燕在中國保健雜誌發表論 文 1 篇。不斷創新師承教育工作,保證繼承人在學習期間學習的 連續性。

一是帶教老師根據自身的多年學術經驗認真對學生的日 志、臨床醫案、跟師筆記進行批閱、修正,提出修改意見,指出 辨證或用藥的不足,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使學 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診治疾病的能力。

二是開展專題講 座和病案討論,學生通過整理病案討論,對疾病的病因、病機、 診斷、 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詳細的記錄, 真正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 兩年的師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不足。個 別繼承人思想上不積極,態度不能始終如一,致使師承教學時間 和繼承人學習質量不高。

在抽查或考核中發現有的學生一開始時 很認真負責,完成的跟師材料質量較高,到後期就出現為了完成 任務而應付了事,形成虎頭蛇尾的情況。個別學術繼承人學習態 度不端正等原因。

四、今後的打算:

1.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完善教學計劃,規範跟師 筆記、月記等材料的書寫和整理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2.落實師承教育既定的優惠措施,提高中醫藥師承教育指 導老師和繼承人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平時考核、階段考核和年度 考核,提高管理質量。

師承學習心得體會 篇6

7月,筆者有幸成為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的學術繼承人,師從中醫耳鼻咽喉科名家熊大經教授。回顧跟師學習經歷,感觸頗深。

領導重視,嚴格管理

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啟動以來,得到了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成都中醫藥大學等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各級領導經常現場檢查、督導師承工作,並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師承學習的日常管理,形成了導師和學生時間交叉、背靠背等等嚴格的階段與年終考核機制。雖然管理考核嚴格,但管理部門也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跟師條件、跟師氛圍。

精於學術,勤于思考

在入師之前,筆者曾作為博士研究生跟隨熊大經教授學習三年。但跟師學習則完全不同,其特點是使繼承人在整理、繼承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的基礎上,發展、創新中醫藥學術,使中醫藥學術得以傳承發揚。

筆者在老師的帶領下,反覆經歷“跟師臨床實踐—中醫理論學習—總結提高—獨立臨床實踐”的過程,在反覆的臨床歷練和體會總結中不斷提高、不斷進步,這一階段的學習是博士學習經歷的基礎上“擇一點而精”的昇華。筆者領悟到博士階段的學習重在“全而博”,師承的學習重在“精而深”。因此在跟師期間,筆者才能逐步學會帶著問題去思考、領悟老師的思路,進而融入自己的臨證思維當中。

言傳身教,體悟中醫

進入師承學習以來,老師為人處事的點點滴滴、豁達開闊的胸襟、大醫精誠的醫德,都使筆者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學好中醫,首先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事”,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做到“仁心、仁德、仁術”,這也是中醫學的核心精神。

老師經常告誡:“中醫是文化,需要感悟、需要思考、需要踐行。”筆者按老師的要求,重新學習《古文觀止》等著述,嘗試著從多方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學會了在提高自身文化底蘊的同時體悟和享受中醫之魅力。

在學習中,筆者還感受到,中醫同中國的其它傳統文化一樣,強調“大智慧,大胸襟”,是在不斷吸收、不斷融合、不斷髮展的。在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做一個純純粹粹的中醫人,不等於排斥其它醫學,只要是有用的、能促進中醫學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我們都應該吸收,但吸收絕不等於全盤接受,吸收的前提是不能動搖中醫的根本,而是應該以中醫的核心準則、基本理論去融合、運用這些新知識、新手段。

尊崇經典,融會貫通

尊崇經典、重視經典,是中醫教育的傳統,歷史上的中醫教育,不論是私人授徒,還是官辦學校,四大經典等醫學名著始終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材。師承學習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讀經典、誦經典”。在跟師期間,筆者發現“經典”和“臨床”之間有一道很好的橋樑,那就是我們的指導老師,準確地說是指導老師的臨床思維——運用經典理論分析老師臨床思路,或透過老師的醫案可加深對經典條文的理解。

堅持臨證,保證質量

跟師期間,筆者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堅持每週3個半天的跟師臨床學習和2個半天的獨立門診臨床實踐及3個半天獨立病房臨床實踐,邊學習、邊體會、邊應用,在臨床中學習、體會、分析、總結老師的臨床經驗。

論文的撰寫、心得收穫都離不開跟師臨床實踐,只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跟師,才能有所得。而且,跟師不僅僅是簡單的上門診、抄抄方,還必須在思路上緊跟老師,隨時比較老師處理和自己思考的不同之處,想到問題,隨時記錄,下來之後反覆揣摩,實在理不清頭緒時再請教老師,老師一點撥,頓覺茅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