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4.4K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有效的活動,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有目的,有計劃,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主線功能。接下來就跟著本站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吧。

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
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篇1

我校實行“三四五”課堂教學模式已有一年的時間了。“三四五”課堂教學模式的推行為課堂教學的充實和豐富增添了活力和動力,為學生素質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我通過自己的專研、與同行的探討、觀摩課以及說課彙報等形式,對該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我認為,在實施“三四五”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自學教材時三維目標要明確,自學提綱要有指導性和操作性。

深刻理解“課標”要求。認真分析教材,用精煉的語言進行高度的概括,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三維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自學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明確應該自學哪些內容,知道自學應該達到的目標。自學提綱中問題的設計要緊扣教材,引導學生鞏固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自學成果。同時,通過自學提綱發現自己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設計的題目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基礎性,題量要適中。

二、合作交流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帶著各自的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內的討論,解決學習中疑惑問題,或者對自學提綱進行組內批閱,交流,相互檢查落實的情況。小組長調控學習的狀態,並結合小組成員共同疑惑的問題,準備在班內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小組成員的身份,參加某一小組的交流討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真正地讓學生都當“演員”,學生跟著教師“導”的方向走,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有利於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展示提升要保證展示的方向性和順暢性。

教師的調控指揮下,各小組代表依次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表達小組的觀點和看法,提出小組疑惑的問題,,達到引發討論,共享成果;在班內展示,交流和評價,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聆聽,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教師注意捕捉學生對地理問題分析的新觀點,新方法,營造多維互動氣氛。同時,要給予適時引導,保證展示的方向性和順暢性。

四、擴充套件延伸要有實效性。

擴充套件延伸,引導,激勵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的分析方法,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理解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切記延伸要有度,不可漫無邊際,要有實效性。

五、反饋驗收需要老師好好的把握和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驗收題。習題設計要有層次,體現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要圍繞教學重點和緊密聯絡地理熱點問題;要注意突出疑點、難點和易錯點,習題的數量要適當,最好能夠當堂完成,並進行及時反饋與矯正,確保課堂的效益,落實“堂堂清”的教學要求。

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篇2

數學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要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方位的發展。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取得與蒐集,數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數學解題技能的形成及掌握,還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策略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體驗,等等,都必須在創設問題情境中完成。豐富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他們有極大的興趣參與到課堂中,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也體會到無比的快樂。我從事多年的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學,對他們學習的規律有一定的掌握,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點滴體會:

1 創設生活化的情境

新課程理念要求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教學中通過情景的創設,架起數學與生活橋樑,讓學生往返於數學與生活之間,在“實際生活”或“模擬生活”中自然地學習“現實的數學”,體會數學來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並讓學生感受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戰性的。一方面使學生產生動機去積極的探索和思考問題,而另一方面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侷限性,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激勵自己不探索出結果不罷休的思想 。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首先出示熟悉的五角星,讓他們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著問:“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從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 引導學生求異創新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動手實踐與操作,不是學生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打破常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多發言,允許學生“插嘴”。常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鼓勵學生多提問,發表獨特見解,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一旦學生提問,起初無論質量如何,正確與否,哪怕某些發問是可笑的、甚至錯誤的,教師也要從積極方面加以引導、鼓勵,並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如,在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後,我出示了下面一組練習,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1)4+4+4+4 (2)5+5+5+4 (3)1+1+1 (4)3+3+3+4。(1)、(3)學生很順利地改寫了,對(2)、(4)則表示否定。但通過仔細觀察,有學生說(2)還可以改寫成5×3+4、5×4-1,(4)還可以寫成3×3+4、4×4﹣3,雖然改寫的是乘加、乘減算式,但卻說明學生善於聯絡,體現了創新意識,我給予了鼓勵“你是好樣的!”、“你能用多種方法解題,真棒!”,有效的評價了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3 要關注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

在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各小組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是常採用的。教師是這種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在備課時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備學生、備教材,理解教學目標,認識教學物件,確定需要合作學習的內容,為合作學習提供可研究的問題。如在教學《分類》一課時,小組合作,利用提供的商品佈置“小商店”;在教學《立體圖形的認識》一課時,學生組內合作,利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拼出你喜歡的東西。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學生能與其他同學相互交流,大家的智慧在一起碰撞出火花,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了主動參與的意識。

4 運用激勵性的評價

這種激勵性評價實際就是對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優點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雖然學生有時回答錯誤,但教師也不要批評,而要提示用簡單的方法回答出正確的問題,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才能更有印象。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教師的一次不經意的表揚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這種評價不僅僅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表現,更在於提高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增強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獲得感受。

課堂上,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小孩子,他們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不同,基礎、性格、智力等都存在著差異,如果用同一標準去衡量那是不合適的。對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應不同。同一問題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的不同回答,也應作出不同的評價。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要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而對優等生的正確回答,除了要給予充分肯定外,還要對他們提出期待和希望,讓他們更加努力,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總之,知識來源於實踐與創新中,把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把學生引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要儘量給學生提供生活的素材,提供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機會,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既掌握知識,也有助於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高。我們在教學時平心靜氣,多多去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及時反思與評價,不斷完善,積極的落實新課標,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學實效性的途徑和方法還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多發現、多積累、多探索,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心得總結篇3

林崇德教授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運用學習策略的活動。強調和重視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作用和能動作用。正因為如此,結合學科教學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就是要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代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就沒有學習策略的獲得。

一、搭建平等愉悅的課堂平臺

1、以一顆童心對待學生。語文教師若能以一顆童心,把自己當成是學生中的一員,搭建真誠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平臺。學生不把教師當成嚴肅的另一稱謂,我想這樣的課堂是愉悅的。老師在課堂可以跟學生做比賽;老師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想;做什麼事能夠以商量的口吻和學生對話……不管做什麼事,讓學生覺得他也有決定權,讓學生信任老師,同時又不迷信老師。我想給了學生髮展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也敢說和想說,最後才能實現會說。

2、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學生。“誠信是金”,我們老師總是這樣教學生。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教自己呢?以我的實際而言,鄙者自認為是教良心書的老師。可真要談與學生之間的誠信,說來還是很慚愧的。看一些教育名家之話,無論自已有多忙,和學生約定的事總是必修課。其實學生是很認真的。也許我們會忘記了自己說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自己不以為然的承諾,可學生是不會忘記的。

3、以一顆欣賞的心對學生。學生畢竟是學生,是來學知識的。同時他們的年齡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這是老師不要對他們要求太高。試想幼兒大班的孩子說1+2=?總是想很久,可到國小一年級時他自然就懂了。我們老師若能在課堂中,對學生的低智問題,或者說在我們看來是太容易的問題,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對他們來說是會欣喜若狂的。給學生鼓勵,欣賞學生就是讓學生體驗成功感。誰不想成功?

4、以一顆平靜的心對學生。老師是成人,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總是有的。也許剛剛受了領導的罵,或者和家裡人剛剛鬧了彆扭,千萬不要把這種情緒帶進課堂。常發怒和激動的人是不易從事老師這個工作的。想想學生來學校的目的,不是聽老師的牢騷的。不管發生天大的事,課堂中我們一定要記住此時要忍,不要讓學生感覺到你的不快和不願意。雖然老師也是常人,也有喜怒哀樂,但是課堂上的老師便是一位忍者。所以,語文老師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呀。

二、創設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1、課堂氛圍是輕鬆的。在從接受教育的學生角色轉換為引導學生學習的老師角色轉換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任何人都是想耍的。我們試想如果都“耍”了也都各司其職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不是一舉兩得?辦法是有的!那就是師生把上課當成一種遊戲“耍”。語文課堂應該是有色彩的。首先教室的佈置是師生喜歡的,可以貼上各自喜歡的圖片,唱一些大家喜歡的歌曲,說一些“窩裡斗的黑話”,當然這些必須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其實就是把課堂延伸一點,活躍一點。

2、課堂氛圍是積極的。語文課堂本身就是一個無窮的資源。上小說課,我們可以分角色朗讀;上散文課,我們可以讓優生品味美句;上說明文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以文說物”;上議論文課,我們可以讓學生開辯論會,明是非。

3、課堂氛圍是有經驗可循的。葉老說“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覺得語文是博大精深,但也是有點可找的。做什麼事,都有一種新鮮感。教師當在學生“新鮮”的時候教給經驗,當學生不“新鮮”的時候讓學生自已摸到石頭過活。語文是語言,也不只是語言;語文是思維,也不只是思維。語文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獨自專有的唯一財富。

三、培養良好的語文興趣

1、語文老師的知識要多。語文老師是雜家的理論,在很多教育書上都看過。正如賈志敏所說“一位稱職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半個作家,半個評論家,半個語言學家,半個導演,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播音員……”這樣看來似乎對我們語文老師太苛刻了,可反過來看這樣的“全能王”不正是學生的偶像嗎?所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第一點還得從我們老師自身做起,不斷充電。

2、語文課堂的匯入要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老師應利用好豐富的語言文字,創設詩意的語文課堂開端。有人把語文課堂比為田野。我們的語文,我們的田野。作為耕地的語文老師,可以讓一個田裡既種花生又種玉米嘛。學生有取不完的果實,試想他們捨得休息嗎?

3、語文課堂板書要精。精言妙語,去粗存細。一堂語文課學生不可能全部個個精力集中,語文字身也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所以語文老師要敢於取捨。泛泛而談,學生必將是什麼也沒有學到。所以語文的“一課一德”就要在板書上大做文章。說簡單一點,我的理解板書完全是學生讀老師改寫的內容。板書的一點小錯誤完全可以導致學生的“謬以千里”的理解。學生的記憶型別是多種多樣的,形象記憶是其實中較重要的一種。語文老師完全可以設計好板書,將“記”寫在板書裡,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總之,語文教學是豐富的,同時也是精彩的。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應該是我們語文老師共同並一直思考的問題。做學習型的語文老師也顯得更為迫切,也應該是我們語文追求的最高理想吧。以前愛把老師比做一桶水,我想這桶水再多都是無濟於事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條河流才對,語文課堂應該是這條河沿岸的農田。語文課堂是有生命的農業勞動:原始、辛苦、平常、豐富的。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其奧妙是說不盡道不遠的,給語文老師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具體可行、易於操作的方案,特別要考慮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內容適宜採用什麼樣的活動形式,怎樣的活動過程對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有促進作用。